世界三大涌潮奇观你了解多少

合集下载

海宁潮导游词

海宁潮导游词

海宁潮导游词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海宁潮导游词世界上有两大涌潮现象:一处在南美洲亚马逊河的入海口;另一处则在中国钱塘江北岸的海宁市.海宁潮,又称钱江潮,由来已久,是世界一大自然奇观.据传观潮之风,始于汉而盛于宋,南宋起便把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定为观潮节.海宁潮之所以特大,民间传说是因吴国大夫伍子胥怒不可遏,乘着素车白马在钱塘江中奔腾吼叫.而钱江涌潮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从东汉哲学家于充开始.人们就开始探寻科学的答案.根据现代科学家们的研究,除了这个时候太阳、月亮、地球都在一条直线上,海水受到引力最大这个原因外还有其独特的原因——杭州湾和钱塘江的地形影响.钱塘江入海口呈喇叭形,江口大而江身小.潮起的时候海水从宽达100公里的江口涌人,而溯江而上到达海宁的盐官已不足3公里,可这时江潮却以每秒10米的流速向前推进.由于两岸逐渐收窄,湾内水面迅速提高出现涌潮.而此时钱塘江流出的河水因受潮水阻挡难于外泄,反而提高了湾内的水位,加强了潮势.加上浙江沿海一带夏秋季节常刮东南风,风向与潮水方向大体一致这也助长了潮水的声势.潮头便形如立墙,势若冲天,举世闻名的海宁潮便由此形成.“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海宁潮一日两次,白天称潮,夜间称汐,中间间隔12小时,农历初一、十五子午潮,半月循环一周,潮头最高时达米,潮差可达8-9米,尤以每月农历初一至初五,十五至二十为大,故一年有一百二十个观潮佳日,“海宁天天可观潮,月月有大潮”.海宁观潮最佳地段在海宁市盐官镇海塘镇海塔下观潮亭一带.在这里可看到“宝塔一线潮”的雄奇壮丽景象.涌潮未来之前,钱塘江平静又浩瀚.但见江流茫茫,秋水共长天一色.当江潮初起时,东方天际处,隐约传来阵阵急骤的细雨声,极目望去远处显出一条长长的银线.那银线变得愈粗愈近,化作一条横卧江面的白练,那骤雨声也渐响渐近,变作瓢泼暴雨声,且越来越响,犹如闷雷似地滚来.尔后,潮头临近,沧海横流,江水猛涨,万顷波涛,顷刻一线白练变成了一道数米高的矗立水墙,潮声犹如万马奔腾,惊雷贯耳.刹时间,潮峰从眼前呼啸闪过,向西面去.除了盐官海塘是观潮最佳点外,盐官以东7公里的八堡和盐官以西11公里的老盐仓也成了新的观潮佳处.在八堡海塘,可以八堡“碰头潮”, 东南两潮汇合,双龙相扑,天崩地裂,潮峰突起叠成冰山雪峰,令人惊心动魄;老盐仓地段有座9米高、650米长的丁字坝,江潮来到这里猛冲丁字坝时,一声霹雳,如蛟龙脱锁,怒吼回首,潮头突兀竖起,返身扑向十八层石阶的鱼鳞石塘,霎时扬起银色暴雨,冲向天际,煞是惊险,人称“返头潮”;而观赏半夜潮更是月影银涛,十万奇军.一潮三看赏四景,令人荡气回肠.宋苏东坡赞曰:“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天下第一潮海宁潮

天下第一潮海宁潮

品 牌 特 色 潮 水
一 线 潮
品牌文化
特色活动——庙会
海宁海神庙——也称庙宫
陈阁老宅
潮乡文化(品牌文化)
海宁人也像海宁潮一样
积极进取,猛进如潮
请最后再欣赏一下
谢谢观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形成原理
海宁潮雄奇壮观,这是由于太阳、月球对地球的吸引 力和杭州湾特殊的喇叭口地 海宁潮图3 形所形成的。当月球面向地球时,月球产生的引力使 海水抬起,形成涌潮,当月球背向地球时,地球自转 的离心力大于吸引力,而使海水再次外鼓,再加上太 阳的吸引力,就形成农历每月初一、十五日的大潮日。 又由于潮水与河流的摩擦作用,一般最大涌潮日要推 迟二至三天,所以初三、十八日的潮水最大。另外, 当潮波能量愈来愈大,到海宁时,就形成特有的涌潮 现象。
海天 宁下 潮第 一
介绍
世界上有两大涌潮现象: 一处在南美洲亚马逊河的入海口; 另一处,则在中国钱塘江北岸的海宁市。 海宁潮,又称钱江潮,由来已久,是世界一大 自然奇观。是本品牌的利益所在。
历史
今古奇观的钱江潮,先秦汉晋时就已扬名四方,庄子、 枚乘、顾恺之等对江潮有过生动描述。钱江观潮始于 唐,盛于宋,海宁观潮自明清以来也有400多年历史。 古之观潮以杭州江干三郎庙一带为最盛,宋代以后, 由于河道的变迁,观潮最佳点逐渐东移至海宁境内。 海宁潮以其潮高、多变、汹猛、惊险而饮誉海内外, 海宁潮一日二次,昼夜间隔12小时,一年有150多个观 潮佳日。自明清以来,海宁民间一直都有农历八月十 八观潮的传统习俗,这一日,游客云集,热闹非凡, 海塘上更是出现“江潮人潮两相涌”的壮观;现在每 年农历八月十八期间都举办中国国际钱江(海宁)观 潮节。

涌潮巨无霸

涌潮巨无霸

涌潮巨无霸[转载]钱塘江大潮指发生在浙江省钱塘江流域,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作用,使海洋水面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的潮汐现象。

每年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涌潮最大,潮头可达数米。

以前这一天在钱塘江上检阅水军,以后沿袭成节。

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三大涌潮之一,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

“钱塘一望浪波连,顷刻狂澜横眼前;看似平常江水里,蕴藏能量可惊天”。

“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的钱塘江大潮,被誉为天下奇观。

近日,近年来最大钱江潮引得万人争睹,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镜头让人记忆深刻。

但你可曾想到,这阵阵大潮背后,蕴藏着多大的能量。

潮汐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今天,不仅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更成为装备制造企业进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商机。

据上世纪80年代普查成果统计,浙江省可开发的潮汐能资源的装机容量为879.8万千瓦,约占全国总量的四成。

新出炉的《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明确,将综合开发包括潮汐能在内的清洁能源。

就拿杭州湾钱江潮水来说,由于潮波破碎所释放出的巨大能量,使涌潮的推进速度很快,一般大潮汛时可达每秒5至7米,最大可达每秒12米。

根据测算,巨大的涌潮可以达到每平方米7吨的压力。

不过,潮汐发电对自然条件的要求比较高。

潮汐发电是利用海湾、河口等有利地形,建筑水堤,形成水库,以便大量蓄积海水,并在坝中或坝旁建造水力发电厂房,通过水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

“上世纪80年代,浙江沿海地区就曾经出现过潮汐能利用的高潮。

”浙江省能源局有关专家介绍,那时候建成的温岭江厦潮汐试验电站,其规模依然排在全国第一。

从发电原理来说,潮汐发电和水力发电并无根本差别,但潮汐能源还有许多特殊之处。

“潮汐电站以海水为工作介质,设备常年浸泡在海水中,对设备防腐蚀、防海生物附着的问题,都需要特别考虑。

”杭州要建水电及潮汐能设备制造基地“潮汐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杭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中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钱塘江大潮资料

关于钱塘江大潮资料

关于钱塘江大潮资料钱塘潮是指中国浙江省钱塘江在入海口杭州湾海宁、萧山地区形成的海潮,是世界三大涌潮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处涌潮地之一。

钱塘潮的形成是由天文、气候、地质地貌以及水文耦合等因素综合所致,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产生潮汐,亚热带季风气候在秋季使江水流量增大,加上东南季风助推潮流,以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使潮头受阻、层层堆叠形成钱塘江涌潮。

钱塘潮潮景具有形态多变、峰高量大、周期性强的特征。

当潮水自东向西涌入时,江面会先出现一条白色水线并伴随隆隆的潮声,然后因滩高水浅,前面浪涛受限减速,后面浪涛紧追而上,层层浪涛向内翻滚,浪头涌起直冲海塘,最终掀起高数丈的巨浪。

褚云皎编著的《天下奇观钱江潮》一书中,把涌潮分为五类共二十八种,主要包括交叉潮、一线潮和回头潮等代表性潮景,以及远景潮、中景潮、近景潮、咫尺潮和奇观潮五类潮景。

观赏钱塘潮始于汉魏,盛于唐宋,历经2000余年,已成为当地的习俗。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前后,是观潮的最佳时段,嘉兴市海宁盐官镇为观潮第一胜地。

20世纪90年代以来,海宁开始举办观潮节。

2009年,钱江观潮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0年,钱塘潮入选首批“浙江省文化印记”名单。

天文条件钱塘潮形成的其中一个条件是潮汐作用。

受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离心力等天文因素影响,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太阳、地球和月球几乎在一条直线上时,太阳与月球引力的耦合力[a]增强,容易形成大潮,而每逢中秋节前后,太阳、地球和月球位置不仅连起来接近直线,且是一年中地球较近太阳之际,所以八月十八前后钱塘潮就特别壮观,是最佳观潮时间。

气候影响钱塘江流域邻近中国东南沿海,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因此春季盛行西北风,天气晴冷干燥,钱塘江是枯水期,风向与潮位方向也相反,潮势被削弱,故春潮不显著;而在秋分前后,是东南风季节,多台风,江水流量大,风助潮流,与江水顶托,因而秋季钱塘江涌潮最为壮观。

地质地貌背景钱塘江河口杭州湾是外宽内窄的喇叭状海湾,属于典型的强潮型河口,河口两岸南北相距大约为100km,至起潮地澈浦急剧变窄为21km,至盐官和杭州则就只有2.5km和1km,且自钱塘江乍浦以上,河道隆起庞大的钱塘江沙坎,河床大幅抬高,容量剧降,大量潮水涌入变浅的河道,潮头受阻,而后面的潮水又急速推进,后浪连续推前浪,潮波由于浅水效应致使非线性变形加剧,形成钱塘江水位骤升的涨潮波前锋线,这就是钱塘潮,钱塘潮是强潮型河口杭州湾、钱塘江河口段和江道巨大沙坎等特殊地貌地形条件下,东海潮波变形形成的结果。

四年级上册观潮的课文讲解

四年级上册观潮的课文讲解

四年级上册观潮的课文讲解一、课文背景。

1. 钱塘江大潮。

- 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三大涌潮之一,另外两个是印度恒河潮和巴西亚马孙潮。

钱塘江大潮的形成与它独特的地理条件有关。

钱塘江入海口呈喇叭形,江口大而江身小。

起潮时,海水从宽达100千米的江口涌入,受两旁渐狭的江岸约束,形成涌潮。

而且钱塘江水下多沉沙,这些沉沙对潮流起阻挡和摩擦作用,使潮水前坡变陡,速度减缓,从而形成后浪赶前浪,一浪叠一浪,一浪高一浪的涌潮。

二、生字词学习。

1. 会认字。

- “鼎”(dǐng):注意字形,上半部分是“目”,中间有一横,下半部分是“丌”。

这个字在文中形容潮水来时的声势浩大,如“人声鼎沸”。

- “沸”(fèi):左右结构,左边是“氵”,右边是“弗”。

表示水开的样子,“沸腾”一词写出了观潮人群的热闹以及潮水即将到来时的那种紧张气氛。

- “贯”(guàn):上下结构,上面是“毌”,下面是“贝”。

有连贯、贯穿的意思,“横贯江面”描绘出潮水的气势。

- “浩”(hào):左右结构,左边是“氵”,右边是“告”。

“浩浩荡荡”形容潮水规模宏大,水势汹涌。

- “崩”(bēng):上下结构,上面是“山”,下面是“朋”。

表示倒塌、崩裂,“山崩地裂”生动地写出了潮水来时的巨大声响和震撼力。

- “震”(zhèn):上下结构,上面是“雨”,下面是“辰”。

有震动、震惊的意思,“震动”一词表现出潮水的力量之大。

2. 会写字。

- “潮”:左右结构,左边是“氵”,右边是“朝”。

书写时注意右边“朝”字的笔画顺序。

这个字是课文的关键字,围绕钱塘江大潮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展开描写。

- “据”:左右结构,左边是“扌”,右边是“居”。

有依据、根据的意思,文中“据说”一词引出关于钱塘江大潮的传说等内容。

- “堤”(dī):左右结构,左边是“土”,右边是“是”。

指的是沿江、河、湖、海的边岸修筑的防水建筑物,如“大堤”。

- “阔”:半包围结构,外面是“门”,里面是“活”。

世界奇观钱塘潮

世界奇观钱塘潮

世界奇观钱塘潮——《江南行》之十七国际地理学界将中国钱塘江与南美亚马逊河、南亚恒河并列为“世界三大强涌潮河流”。

钱塘潮以其磅礴的气势和壮观的景象闻名于世,以“一线横江”被誉为“天下奇观”。

钱塘潮之壮观传统的最佳观潮日是农历八月十八,海宁市盐官镇是观潮的最佳地点,所以又称“海宁潮”。

这次游浙江是暑期,没赶上“钱江秋涛”,好在20年前考察江南一月有余,时间充裕,曾专程择农历八月十八由杭州驱车盐官,目睹钱塘潮之壮观,至今记忆犹新。

抵达盐官镇的当天上午,钱塘江平静而浩瀚,江流茫茫,秋水共长天一色。

镇海塔、海神庙、中山亭、观潮台等屹立江边,远处几座小山若隐若现。

尽管钱江潮还没涌来,然而已出现数十万观潮大军聚集的人潮,热闹非凡。

午后一点钟左右,沿着钱塘江两岸聚集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在等待潮水从眼前经过的那一刻。

有的老人向小辈们介绍钱塘潮的成因,并绘声绘色地描述曾经目睹过的大潮气势,引得那些没见过大潮的人们急于一睹大潮真容。

“潮来了!”不知是谁叫了一声,人们仿佛听到了一声号令,齐刷刷地把期待的眼神投向了东方。

看,在钱塘江出海的喇叭口出现了一条长长的银线。

那银线变得愈粗愈近,化作一条横卧江面的白练。

尔后,潮头临近,沧海横流,江水猛涨,万顷波涛,好像千万匹白色的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向上游挺进,势如破竹,蔚为壮观。

潮浪掀起3——5米高,潮差竟达10米。

听,潮声犹如万马奔腾,惊雷贯耳。

势不可挡的浪潮唱着凯歌,气势压过了众人发出的欢呼。

真有“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可摧”之势。

刹时间,潮峰从眼前呼啸闪过,向西面去。

明代文学家张舆曾写下这样的诗句:“罗刹江头八月潮,吞山挟海势雄豪。

六鳌倒卷银河阔,万马横奔雪嶂高。

”钱塘潮之特色钱塘江曾称浙江、罗刹江、之江,全长虽然才660公里,但是变化多端,可以概括为“由小变大,由清变浊,由清丽变得汹涌”。

富春江和钱塘江是同一条江。

富春江最旖丽之处离汹涌澎湃的涌潮,只有一两百公里。

钱塘江发源于雄丽的黄山,穿行于山明水秀的富春江,最后,化成惊天动地的涌潮,这是很奇妙的。

浙江潮ppt课件

浙江潮ppt课件

02
浙江潮的形成原因
地质构造
海岸地貌
浙江地区拥有曲折的海岸线,这种地 貌特征为潮汐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和条 件,使得潮汐现象尤为显著。
海底地形
浙江沿海的海底地形复杂,有多个深 水湾和浅水湾,这些地形对潮汐的形 成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气候条件
季风气候
浙江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区,夏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冬季受西北季风的影响。 这种气候条件有利于潮汐的形成和变化。
涌潮景观
01
02
03
04
涌潮是指海水受到月球和太阳 引力的共同作用,形成周期性
的涨落现象。
在浙江沿海地区,涌潮景观较 为常见,其中以宁波市象山县
的南田岛最为著名。
南田岛的涌潮高度和气势均较 大,与周围的礁石、沙滩等景
观形成独特的自然风光。
涌潮景观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和科学意义,是海洋旅游的重
要组成部分。
钱塘江大潮
钱塘江大潮是浙江省杭州市著名的自 然景观,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
观赏钱塘江大潮的最佳地点是海宁市 的盐官镇,这里建有观潮胜地公园, 提供观赏平台和解说服务。
大潮通常在农历八月十八前后达到高 潮,此时江面波涛汹涌,气势磅礴, 蔚为壮观。
为了确保安全,观赏大潮时应注意防 潮、防溺水等安全措施,听从景区工 作人员的安排。
浙江潮与当地民俗文化紧密相连 ,潮水涨落的节奏与当地人的生
活习俗相融合。
在浙江地区,人们会根据潮水的 变化来安排渔业生产和农事活动 ,形成了独特的时间观念和生产
方式。
此外,浙江潮还对当地的音乐、 舞蹈、戏曲等民间艺术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丰富了民俗文化的内
涵。
浙江潮的旅游价值
浙江潮作为独特的自然景观, 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涨潮的原理和规律

涨潮的原理和规律

涨潮的原理与规律:海洋中的奇妙舞蹈
引言:
涨潮是大海的宏伟表演,一幕古老而神秘的舞蹈。

在这个美丽的过程中,海水从远处滚滚而来,覆盖岸边,将沙滩浸泡,如同大自然的独特交响乐。

本文将深入探讨涨潮的原理和规律,带您领略这场壮观的自然景观,了解它背后的科学奥秘。

主体部分:
一、引力的神奇魔力
涨潮的原因之一是地球的引力。

地球和月球相互间的引力相互作用,同时也影响着海洋。

月球对地球的引力更强,因此海水受到月球的吸引而发生潮汐现象。

除了月球,太阳也对地球产生引力,但其引力相对较弱,对潮汐的影响较小。

二、潮汐周期的规律
1.大潮和小潮
涨潮有两种状态:大潮和小潮。

当地球、月
球和太阳处于一条直线上时,它们的引力相互叠加,产生最大的潮汐差,称为大潮。

当月球与太阳之间形成直角时,它们的引力相互抵消,产生最小的潮汐差,称为小潮。

2.潮汐日和潮汐月
潮汐周期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在一个潮汐日(24小时50分钟)内,通常会发生两次大潮和两次小潮,它们互相交替。

而一个潮汐月(约29.5天)则是指从一个大潮到下一个大潮的时间间隔。

结语:
涨潮是地球和月球之间的一场无声对话,它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通过了解涨潮的原理和规律,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了这个神奇的世界。

希望在未来的探索中,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共同见证这场自然奇迹的延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三大涌潮奇观你了解多少涌潮本来是一种自然现象,世界上有涌潮的河流很多,如南美的亚马孙河、北美的科罗拉多河、中国钱塘江海宁潮、法国的塞纳河、英国的塞汶河、法国的塞纳河、印度呼格里河等,其中南美洲的亚马逊潮、南亚的恒河潮与中国钱塘潮,并称为世界三大强涌潮河流。

钱塘江一线潮世界三大涌潮奇观钱塘江一线潮涌潮本来是一种自然现象,世界上有涌潮的河流很多,如南美的亚马孙河、北美的科罗拉多河、中国钱塘江海宁潮、法国的塞纳河、英国的塞汶河、法国的塞纳河、印度呼格里河等,其中南美洲的亚马逊潮、南亚的恒河潮与中国钱塘潮,并称为世界三大强涌潮河流。

钱塘江涌潮的强度和壮观现象,除亚马逊河外,其它河流均无法与之媲美。

亚马孙河的涌潮强度与钱塘江虽可一比,但钱塘江河口江道摆动频繁,涌潮潮景变化万千。

钱塘江涌潮因杭州湾特殊的东边宽西边窄的喇叭形地型而越往西潮涌越快越高,潮高多变,举世无双。

而最壮观、最有野性美的是亚马孙潮,它也是最神秘的。

从2013年4月4日至4月12日,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频道、中文国际频道及多个外语频道首次对这一世界奇观进行现场直播。

世界三大涌潮奇观钱塘江一线潮涌潮本来是一种自然现象,世界上有涌潮的河流很多,如南美的亚马孙河、北美的科罗拉多河、中国钱塘江海宁潮、法国的塞纳河、英国的塞汶河、法国的塞纳河、印度呼格里河等,其中南美洲的亚马逊潮、南亚的恒河潮与中国钱塘潮,并称为世界三大强涌潮河流。

钱塘江涌潮的强度和壮观现象,除亚马逊河外,其它河流均无法与之媲美。

亚马孙河的涌潮强度与钱塘江虽可一比,但钱塘江河口江道摆动频繁,涌潮潮景变化万千。

钱塘江涌潮因杭州湾特殊的东边宽西边窄的喇叭形地型而越往西潮涌越快越高,潮高多变,举世无双。

而最壮观、最有野性美的是亚马孙潮,它也是最神秘的。

从2013年4月4 日至4 月12 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频道、中文国际频道及多个外语频道首次对这一世界奇观进行现场直播。

钱塘江涌潮的强度和壮观现象,除亚马逊河外,其它河流均无法与之媲美。

亚马孙河的涌潮强度与钱塘江虽可一比,但钱塘江河口江道摆动频繁,涌潮潮景变化万千。

钱塘江涌潮因杭州湾特殊的东边宽西边窄的喇叭形地型而越往西潮涌越快越高,潮高多变,举世无双。

而最壮观、最有野性美的是亚马孙潮,它也是最神秘的。

从2013年4月4日至4月12 日,** 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频道、中文国际频道及多个外语频道首次对这一世界奇观进行现场直播。

一、亚马逊潮亚马孙河(英语:Amazon River ;葡萄牙语:Rio Amazonas;西班牙语:Rio Amazonas,又译“亚马逊河”), 位于南美洲北部,是世界上流量、流域最大、支流最多的河流,长度位居世界第二。

亚马逊河流量达每秒21.9 万立方米,流量比其他三条大河尼罗河(非洲) 、长江(中国) 、密西西比河(美国)的总和还要大几倍,大约相当于7 条长江的流量,占世界河流流量的20%;流域面积达6,915,000 平方公里,占南美州面积的40% ;支流数超过15000 条。

亚马逊河全长6992.6 公里,流域面积705 万平方公里,约占南美大陆总面积的40%;为世界第二长河,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

亚马孙河干支流蜿蜒流经南美洲7 个国家。

亚马孙河从秘鲁的伊基托斯(Iquitos) 至巴西的马瑙斯(Manaus) 叫索利默伊斯(Solimoes) 河,内格罗河河口至大西洋段才称亚马孙河。

它最西端的发源地是距太平洋不到160 公里高耸的安第斯山,入在大西洋,每年注入大西洋的水量约66000 亿立方米,相当于世界河流注入大洋总水量的1/6。

河口宽达240 公里,泛滥期流量达每秒28万立方米,泻水量如此之大,使距岸边160 公里内的海水变淡。

由于赤道附近多雨地区,亚马逊水量终年充沛,亚马逊河口年平均流量为每秒22 万立方米,使它成为世界上流域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巴西人自豪地称之为“河海” 。

据估计,所有在地球表面流动的水约有20-25%在亚马逊河。

亚马孙河水量终年充沛,为世界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

上源地区山高谷深,坡陡流急,平均比降约5.2%。

进入平原后比降微小。

中下游平均流速为0.7-1.7 米/秒。

水深河宽,巴西境内河深大部分在45 米以上,马瑙斯附近深达99 米。

下游河宽达20-80 公里,河口呈喇叭状,宽240 公里,浅滩沙洲罗列。

海潮可涌至河口以上960 公里的奥比多斯。

亚马孙河亚马逊河上游约长2500 公里,分为上、下两段。

上段长约1000 公里,落差达5000 米,山高谷深、坡陡流急,形成一条系列急流瀑布;下段为两条巨大支流注入亚马逊河的两个河口之间的河段,因为进入亚马逊平原,流速缓慢、曲流发达,至末端河宽约2000 米。

亚马逊河中游流经秘鲁、哥伦比亚、巴西、全长约为2200 公里。

在巴西北部,亚马逊河水深45 米,河宽3000 米,流速缓慢;河中岛洲错列、河道呈网状分布,两岸河漫滩宽30〜100公里,地势低下,湖沿密布,排水不畅;河流两侧支流众多,都发源于安第斯山东坡,呈羽状分布。

至中游末端,河宽至11 公里,河深99米。

下游长达1600公里,时而水深河宽,两岸阶地分明,地势地低平,河漫滩上水网如织,湖泊星罗棋布,时而水面紧束,水流加快。

入海河口宽达330 公里,大西洋海潮可溯河直上,最远可深入1600公里。

亚马孙河涌潮亚马孙河有一个世界自然奇观--涌潮,它可以和我国的钱塘江大潮相媲美。

在穿越了辽阔的南美洲大陆以后,亚马逊在巴西马拉若岛附近注入大西洋。

亚马逊河的入海口呈巨大的喇叭状,海潮进入这一喇叭口之后不断受到挤近而抬升成壁立潮头,可以上溯600〜1000公里。

一般潮头高 1 米〜2 米,大潮时可达5 米。

巴西人把亚马逊海潮称为“波波罗卡(Pororoco)”,涌潮时游人争相前往。

每逢涨潮,涛声震耳,声传数里,气势磅礴。

亚马逊河全长6400 公里,在世界河流中位居第二。

亚马孙河河口漏斗状的强潮河口,横亘于巴西东北部,注入大西洋。

是由亚马孙河和托坎廷斯河这两条不同水系的河口汇合而成的。

径流量大,涌潮汹涌。

感潮河段长约1400 多公里,口门处宽约300 公里,古鲁帕附近束狭至40 公里左右。

潮汐属半日潮型,最大潮差约11.8 米,在马拉卡岛附近,自此向海和向上游均逐渐减小。

潮流流速为 2.5 米/秒。

由于口门宽阔,向上束狭的河势,及河道中沙岛众多,阻力大,导致涌潮现象(当地称Pororoco),潮高约1〜2米,枯水时可达5米左右。

其势甚为壮观,在离岸1〜2公里处可闻其声。

洪水大潮若与强风相遇,水位大幅度上涨,可达15〜30 米,致使两岸低地严重泛滥。

亚马逊河河口地区,由于近期下沉作用的影响,河水带入海洋的泥沙被沿岸海浪冲走,所以未出现三角洲,河口呈喇叭型海湾,宽达320 公里,为海潮上溯提供了有利条件,每当大西洋海潮入侵时,海水逆流而上,堵截了顺流而下的河水,形成 1.5〜2.44 米(有时高达4 米)的潮头,潮水之大有时还能深入距河口965.6公里的奥比多斯。

大潮时,常形成5米高的水墙逆流而上,其声传至数公里之外,气势磅礴,景色壮观。

曾有许多爱探奇览胜的摄影师,为了摄下这大自然的奇观,曾作过多次尝试,有的还现出了宝贵的生命。

日本电视记者改乘直升机拍摄才告成功,使更多的人可以欣赏到“波罗罗卡”发生的壮景。

二、恒河潮恒河GangesRiver (梵文:Ganga)位于印度北部,是南亚的一条主要河流。

自远古以来一直是印度教徒的圣河。

其大部流程为宽阔、缓慢的水流,流经世界上土壤最肥沃和人口最稠密地区之一。

尽管地位重要,但其2,510 公里(1,560 哩)的长度使其无论以世界标准还是亚洲标准衡量都显得短了一些。

恒河源出喜马拉雅山南麓,全长2700 千米,流域面积106 万平方千米(不包括支流贾木纳河及其以上部分);河口处的年平均流量为2.51 万立方米/秒;其中在印度境内长2071 千米,流域面积95万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为1.25 万立方米/秒。

恒河分为多条支流注入孟加拉湾。

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注入孟加拉湾,流域面积占印度领土1/4,养育著高度密集的人口。

恒河流经恒河平原,这是印度斯坦地区的中心,亦是从西元前 3 世纪阿育王的王国至16 世纪建立的蒙兀儿帝国为止一系列文明的摇篮。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曾经创造了人类历史上著名的“恒河文明” 。

恒河这条世界名川,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河”和“印度的母亲” 。

众多的神话故事和宗教传说构成了恒河两岸独特的风土人情。

恒河是印度的圣河,历史悠久,有着浓厚的民俗和文化色彩,即使经过千年的文明洗礼,恒河两岸的人们仍然保持着古老的**俗。

许多自古流传的神话,使印度人民对恒河母亲生起无限的怀想,烙下一个不可磨灭的情结。

这一生中至少要在恒河中沐浴一次,让圣河洗净生生世世所有的罪业。

在印度,大多数印度教信徒终生怀有4 大乐趣:敬仰湿婆神、到恒河洗圣水澡并饮用恒河圣水、结交圣人朋友和居住在瓦拉纳西(Varanasi)圣城。

恒河用甘甜的乳汁哺育着两岸人民,加上他们虔诚的宗教信仰,被视为“圣河” 。

恒河有两个较大的源头,即阿勒格嫩达河和帕吉勒提河。

两河上游急流汹涌,奔腾于喜马拉雅山间,地势由3150 米急降至300 米。

两河在代沃布勒亚格附近汇合后始称恒河。

进入孟加拉国后,恒被称为帕德玛(意为荷花)河,分成数条支流,并汇合大拉马普特拉河,形成“丫”字形,最后注入孟加拉湾。

就在这里,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恒河三角洲。

它的面积达56980 平方公里,地势低平,海拔仅10 米。

这里河网密布,土壤肥沃,农业发达,是南亚次大陆水稻、小麦、玉米、黄麻、甘蔗等重要种植区。

布拉马普特拉河长约2900 公里,水量充沛,河道亦极其稳定,上游即雅鲁藏布江。

恒河涌潮恒河口在孟加拉国境内,孟加拉国南濒孟加拉湾,常受孟加拉湾气旋影响,会带来风暴潮,在瞬间可使平均水位增加 5 米之上。

由于风暴中心气压较低,在移动过程中引起了海潮上涨。

当潮水被挤进一个狭窄通道时,便形成了一道高高的水墙,铺天盖地而下,冲击着河堤、树木等。

强风、暴雨、风暴潮一起来到孟加拉湾沿岸,汹涌地进入恒河的喇叭状海岸、风急浪高,层层迭加,涌浪高达近10 米。

而且孟加拉国沿海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加剧了风暴潮的危害。

地形作用是恒河涌潮的形成主要的因素,由于恒河口呈喇叭口型,使得倒灌的海水进入河道时受到越来越窄的河岸作用,产生较大的浪高,且恒河河流水量较大,尤其是雨季,每当天文大潮和热带气旋登陆时,倒灌的海水使得河水无法顺利流出,而堆积在河道中,进一步提升了倒灌海水的浪高。

恒河涌潮的原因:1、恒河河口为口大内小的三角形海湾,海潮涌起时,海水由外海进入湾中,抬高了潮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