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试管苗壮苗培养基的筛选

合集下载

关于马铃薯微型薯生产培养基质的筛选研究

关于马铃薯微型薯生产培养基质的筛选研究

关于马铃薯微型薯生产培养基质的筛选研究论文关键词马铃薯微型薯培养基质论文摘要对马铃薯微型薯生产培养基质进行了筛选研究。

结果表明用棉籽皮和河砂作基质,并按2∶1比例混合均匀,扦插后成活率、单株块茎数、块茎总数、单株块茎重和产量均高于蛭石、珍珠岩、草炭作基质,并且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为两季作地区特别是棉产区生产马铃薯微型薯找到一种更经济、资源更丰富的基质。

培养基质的选择是马铃薯微型薯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现在生产中普遍采用蛭石、珍珠岩、草炭等。

但在一些地区蛭石、珍珠岩、草炭资源匮乏,长途调运价格昂贵,影响了微型薯的生产和推广应用。

所以筛选资源相对丰富的原材料作为培养微型薯的基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棉籽皮是棉花的副产品,在棉产区有着丰富的资源,多作为栽培食用菌的原料,而栽培食用菌后多为废弃物,生产食用菌后的棉籽皮,已经充分发酵,其结构疏松,保水吸湿力强,与河砂按比例混合能够固定植物的根系,并且仍然有一定的营养供植物生长利用。

为此,我们选用了栽培食用菌后的棉籽皮与河砂按不同配比作基质,以蛭石、珍珠岩、草炭为对照,进行试验研究,旨在为微型薯生产筛选出一种资源丰富、成本低、效果好的培养基质。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供试品种为费乌瑞它、中薯2号、郑薯5号脱毒苗;供试基质为生产食用菌废弃的棉籽皮及河砂、蛭石、珍珠岩、草炭。

1.2 试验方法试验在廊坊市农林科学院试验场防虫温室中进行,脱毒苗移栽时间3月18日,扦插时间4月10日。

设5组处理(见表1)。

每处理扦插100株,重复3次,行距5cm,株距4cm。

将栽培食用菌(平菇)后废弃的棉籽皮进行充分发酵,并经灭菌和杀虫处理。

砂子为直径1mm的粗砂子。

各处理基质混合均匀后,按每立方米加入2kg复合肥(N、P、K各15%)搅拌均匀。

基质厚度7cm。

扦插时,剪下单节带1~2个叶片的主茎,立即浸泡于20mL/L的吲哚丁酸水溶液处理20min,扦插深度1.5~2cm,扦插后覆盖小拱棚保温,温室上覆盖遮阳网。

马铃薯种质资源组培苗耐盐性评价与耐盐种质筛选

马铃薯种质资源组培苗耐盐性评价与耐盐种质筛选

电石运输合同模板甲方:(委托方) 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乙方:(承运方) 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鉴于甲方有电石需运输至指定地点,且乙方具备运输能力,双方经友好协商达成以下合同:第一条运输货物1.1 甲方将向乙方提供电石货物,包括数量、规格、质量等具体要求。

1.2 乙方应按照甲方提供的要求,安全、准确地运输电石货物至指定地点。

1.3 乙方应保证运输货物的安全性,不得损坏货物及其包装,并确保货物完好无损地送达目的地。

第二条运输期限2.1 乙方应按照约定期限完成货物的运输任务,确保准时送达。

2.2 若因任何不可抗力原因导致运输时间延误,双方可协商延长运输期限。

第三条运输费用及支付方式3.1 甲方应支付乙方运输费用,具体金额双方协商确定。

3.2 运输费用应在货物交付时一次性支付给乙方。

第四条运输风险和责任4.1 在货物运输过程中,若出现损坏或遗失,责任由乙方承担,乙方应尽快赔偿甲方损失。

4.2 如因不可抗力原因导致货物损失,双方均免除责任。

第五条保密条款5.1 双方在履行本合同过程中所知悉的商业秘密及其他保密信息,应保密并不得向第三方泄露。

第六条合同解除6.1 在不违反合同规定的条件下,双方均可协商解除本合同。

6.2 若一方未履行合同义务或违反合同规定,另一方有权解除合同并追究违约方责任。

第七条其他约定7.1 本合同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确定。

第八条合同变更8.1 本合同的修改或补充,应由双方共同协商确定,并须经双方签字确认后生效。

第九条争议解决9.1 若在执行本合同过程中发生争议,双方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应提交人民法院诉讼解决。

第十条生效和履行10.1 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生效,至双方履行完毕终止。

甲方(盖章):______________ 乙方(盖章):______________签订日期:__________________以上为电石运输合同模板,如有需要,请双方认真阅读并签字确认后生效。

脱毒马铃薯扩繁培养基的筛选

脱毒马铃薯扩繁培养基的筛选

脱毒马铃薯扩繁培养基的筛选陈敏敏;周志疆;陈权;肖建梅【摘要】@@%在马铃薯品种荷兰15号、荷兰3号和紫色马铃薯脱毒苗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6-BA、NAA及矮壮素,观察植入茎段的生长分化情况,并统计株高、增殖系数、总重量、茎重、根数、根长、是否结球及分化愈伤组织,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及使用浓度对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繁殖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马铃薯试管苗工厂化繁殖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 100 mg/L矮壮素+3%蔗糖+8 g/L 卡拉胶.【期刊名称】《江苏农业科学》【年(卷),期】2012(040)011【总页数】2页(P45-46)【关键词】植物生长调节剂;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矮壮素【作者】陈敏敏;周志疆;陈权;肖建梅【作者单位】上海孙桥现代农业联合发展有限公司,上海201210;上海孙桥现代农业联合发展有限公司,上海201210;上海孙桥现代温室种子种苗有限公司,上海201210;上海孙桥现代温室种子种苗有限公司,上海201210;上海孙桥现代温室种子种苗有限公司,上海2012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32.043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为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也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粮食、蔬菜、饲料及工业原料兼用的农作物。

中国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及总产量均居世界第一[1],但马铃薯单产却很低,这成为严重制约我国马铃薯生产发展的瓶颈[2],而单产低的根本原因为种薯质量差,优质种薯应用推广范围小。

因此,大力发展组培脱毒快繁技术,提高组培生产效率,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成为我国马铃薯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脱毒试管苗的工厂化扩繁是优质马铃薯生产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之一,试管苗的健壮生长和快速繁殖保证了其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达到较高的繁殖倍数,对马铃薯种薯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

同时,快繁技术和成本问题已引起国内外科研工作者的关注。

本研究将马铃薯茎节切段接种于含不同浓度激素的1/2MS培养基中培养,以期找到一种最适宜的配方,一方面降低生产成本,一方面提高繁苗效率,为工厂化生产优质、低成本的马铃薯试管苗提供科学依据。

马铃薯种质资源组培苗耐盐性评价与耐盐种质筛选

马铃薯种质资源组培苗耐盐性评价与耐盐种质筛选

马铃薯种质资源组培苗耐盐性评价与耐盐种质筛选马铃薯是世界上重要的主食作物之一,但其产量和质量常受到环境胁迫的影响,其中包括盐胁迫。

盐胁迫是指土壤中的盐分浓度超过了作物耐受范围,对生长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评价马铃薯种质资源的耐盐性,并筛选出耐盐性较强的种质,对于提高马铃薯的盐胁迫适应能力和抗性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马铃薯的耐盐性评价通常包括生理生化指标和生长发育指标两个方面的测定。

生理生化指标主要包括离子浓度、渗透调节物和抗氧化酶活性等的测定。

离子浓度是评价马铃薯耐盐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主要测定盐胁迫下根、茎和叶片中的离子含量,包括Na+、K+、Ca2+和Mg2+等。

渗透调节物如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在盐胁迫下可积累,起到维持细胞渗透平衡的作用。

抗氧化酶活性和非酶抗氧化物质的测定可以评价植物对氧化损伤的抵抗能力。

生长发育指标主要包括地上部干重、根系生物量和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盐胁迫会抑制植物的生长,在地上部干重和根系生物量方面会表现出明显的减少。

叶绿素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含量的变化可以反映植物的光合能力和叶片的营养状况。

通过上述指标的测定和比较,可以评价不同马铃薯种质资源的耐盐性水平。

耐盐性较强的种质可以进一步用于耐盐性育种工作。

常用的筛选方法包括盐刻蚀法和盐浸法。

盐刻蚀法是将马铃薯种子或组培苗直接浸泡在含有一定浓度盐水的培养基中,通过观察其发芽率、生长情况和离子浓度等指标来筛选出耐盐性较强的种质。

而盐浸法则是将马铃薯幼苗的根部浸泡在含有一定浓度盐水的培养液中,通过观察其生长情况和根系形态等指标来筛选耐盐性强的种质。

马铃薯种质资源的耐盐性评价和耐盐种质筛选不仅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有益信息,同时也为马铃薯抗性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通过培育耐盐性强的马铃薯品种,可以提高马铃薯在盐碱地上的适应能力,提高产量和质量,进一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马铃薯种质资源组培苗耐盐性评价与耐盐种质筛选

马铃薯种质资源组培苗耐盐性评价与耐盐种质筛选

马铃薯种质资源组培苗耐盐性评价与耐盐种质筛选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压力增大,土地退化和盐碱化问题日益突出,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马铃薯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广泛的耐逆性,适应于不同的生态环境,但是在盐碱土地上其产量受到了很大限制。

因此,研究马铃薯品种的耐盐性和筛选耐盐种质对于促进马铃薯的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马铃薯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组培苗的生理生化指标和根系形态等方面对种质资源的耐盐性进行评价,并筛选出具有较强耐盐性的种质。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实验选取了6个马铃薯品种,包括青割王、红荷高、蒙台利、吉黄一号、薯涝1号、长丝丝。

通过组培苗的方法进行耐盐性评价和筛选。

1. 培养基的制备MS培养基配制如下:1.0 g NH4NO3、0.5 g KH2PO4、0.5 g KNO3、0.25 gMgSO4·7H2O、0.01 g MnSO4、0.01 g ZnSO4、0.005 g CuSO4、0.005 g FeSO4、10 g蔗糖、8 g琼脂。

pH值调整为5.8-6.0,无菌高压灭菌。

2. 组培苗培养将种子表皮消毒后,用MS培养基进行组培苗培养。

在组培苗生长至1.5cm左右时,分别将其移植到含有0、50、100、150、200、250 mmol/L NaCl的MS培养基中培养。

培养周期为14天。

3. 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1)相对含水量(RWC)的测定将组培苗移植到不含NaCl的MS培养基上恢复3天,然后将其移植到含NaCl的培养基中培养。

在培养结束后,取出组培苗,快速测定其鲜重和干重,计算出其干重和鲜重的比值,得到相对含水量(RWC)的值。

2)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取组培苗0.5g,加入5 mL冷NaOH,震荡混匀,置于60℃恒温水浴中加热15min,然后移于冰上冷却,加10%磷酸,加入0.5 mL硫腺苷,离心5000r/min 10 min后,取上清液在紫外光下比色,测定在532 nm处吸光度值。

马铃薯种质资源组培苗耐盐性评价与耐盐种质筛选

马铃薯种质资源组培苗耐盐性评价与耐盐种质筛选

马铃薯种质资源组培苗耐盐性评价与耐盐种质筛选
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主食作物,但其生长和产量受到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
盐胁迫。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土地盐碱化的加剧,盐碱地上种植马铃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评价和筛选耐盐马铃薯种质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铃薯的耐盐性评价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来进行。

最常见的方法是浸种法和萌发法。

在浸种法中,将马铃薯种子在不同盐浓度的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观察种子的萌发率
和幼苗的生长情况。

萌发法是在含不同盐浓度的培养基上培养马铃薯种子,然后观察种子
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情况。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评估种子和幼苗对盐胁迫的敏感程度。

还可
以使用生理和生化指标来评价马铃薯对盐胁迫的响应,如叶绿素含量、叶片相对电导率
等。

在耐盐性评价的基础上,可以进行耐盐种质的筛选。

通过筛选耐盐马铃薯种质,可以
获得适应盐碱地生长的优良品种。

在筛选过程中,可以采用逐级筛选的方法,即先将种质
资源暴露于低浓度的盐溶液中,选择适应性较强的种质进行下一轮筛选,逐渐增加盐浓度,最终得到耐盐性较强的种质。

还可以通过分子标记等方法筛选耐盐性基因,从而加快筛选
过程。

通过评价和筛选耐盐种质资源,可以为培育适应盐碱地条件的马铃薯新品种提供理论
依据和实验基础。

也可以为盐碱地的开垦和利用提供技术支持,促进盐碱地的可持续利用
和农业发展。

马铃薯品种Favorita试管苗培养基的优化筛选

马铃薯品种Favorita试管苗培养基的优化筛选

l 材料与方法
1 试验材 料 . 1
低廉 又能保证试管苗正常生长 的固化剂 ;( ) 3 降低
化学试 剂 级别 。
Fvra试 管 苗 , D S— LS 检 测 P X、 aoi t A E IA V
P Y、P R V L V和 P S均 为阴性 。 V 1 试 验方法 . 2

如李 明 福 等 用 MS B g L + 5m ・ 培 养 试 管苗 ;
连勇 认 为 ,B 5, gL 一 0 m ・- 1 对试管苗壮苗最有利 ; 陈芝兰等 和赵克蓉【分 别在培养基 中加入B 2 】 0 m ・ 和 3 g L gL 0m ・ 来控制试管苗徒长。本试验进 行 以前 ,内蒙古 正丰 马铃 薯种业 股份 有 限公 司生物
白糖 + ・-琼脂 加 入 5 ~ . n ・ 显 著 抑 制 根 的 伸 长 ,但 不影 响根 的发 生 , 同时 能使 试 管 苗地 上 部 健 壮 生 长 46gL- . 8 gL 0 0一 尤其 是 能显 著 或 极 显 著增 加 见 展 叶 片数 。
关键词 :马铃 薯 ;离体培养 ;培养基 ;固化 齐;B 。
郝文胜 ,田文锋 ,张 富荣。 ,杨海鹰
(1 内蒙古 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内蒙古 . 呼和浩特 0 0 3 :2 武川县马铃 薯种薯繁 育中心,内蒙古 10 1 . 包头 040 1 10) 武川 O 10 ; 1 0 7
3内蒙古农业 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

要:为筛选质优 、价廉之 固化 剂以降低马铃薯试管苗 生产成本 ,在培 养基 中加 入适 宜浓度 B 以培 养健壮 。
内蒙古是我国主要的马铃薯生产省区之一 ,马
铃 薯 已成 为 内蒙 古 仅 次 于 玉 米 、大 豆 的 主 要 农 作 物 。而 从 马 铃 薯 脱 毒 种薯 在 内蒙 古 的推 广 情 况 来 看 ,“ 九五 ” 间 普 及 率 仅 为 1% ;到 目前 仍 仅 为 期 5 3 %t。要 想 推 动 内蒙 古地 区马铃 薯种 薯 脱 毒化 进 5 ”

马铃薯试管薯综合诱导技术的研究

马铃薯试管薯综合诱导技术的研究
表 3 不 同温 度 培 养 对 试 管 薯诱 导 的 影 响
温 度应 掌握 在 1 ℃~ 9 7 1 ℃。早 熟 品种 的结薯 时 间平 均 茎 段 , 根 前 叶片 无 黄化 现 象 , 扎 其培 养 的 脱 毒 马铃 薯
叶色浓 绿 , 苗健 壮 。由测 定 可知 , 因 为 3 5d 同 时 结 薯 数 多 ,诱 导 2 ~ , 5 d鲜 薯 重 增 加 较 对 照 叶片增 大 ,
产量 有 所提 高 , 但结 薯 数有 所 下 降 , 添 加矮 壮 素 的 科 薯 6号 为 材 料进 行 诱 导 试 验 .0 9年 1 不 2O 2月 3 1日 培养基 结薯数 量 和鲜薯 产量均 有所 下 降 : 同时我们 还 倒 入诱 导液 ,设 弱光 、全黑 暗和 8h光 照 3个处 理 , 0 0年 1 2 月 8日和 2月 2 日分 别 调 查 结 薯 情 况 , 5 发现液 体培养 基优 于 固体培养 基 , 液体培 养基 试管 薯 2 1 形 成早 , 间短 , 时 效率 高 。考虑 到成 本 因素 , 活性炭 以 3月 1 2日收获称 量薯 重 , 果如 表 2所示 。 结 05 蔗糖 以 8 . %, %为宜 。同时还应 注意 , 暗培养 需要 在 由表 2可 以看 出来 。科 薯 6号在 弱光 条 件下 培 无菌 室 内更 换 培养 基 . 以防污 染 , 把原 液 体 培养 基 倒 养 4周 , 薯率 为 4 %, 黑 暗条 件 的结薯 率 为5 %, 结 8 全 0 2 这 掉, 加入 诱导 培养基 . 口后放 人 暗培养 室 中培养 , 封 暗 而 8h光 照 的结薯率 为 2 %, 说 明黑 暗是诱 导试 管 培养 的温度保 持在 l℃~ 0 ,5 7 8 2 ℃ 5 ~ 0d即可 收获 。 22 光 照对 试 管薯结 薯状 况的 影响 . 薯 和增 加 结 薯 率 的必 要 条 件 .但 在 2月 2 日调 查 5 时 , 处理 的结 薯 率分 别达 到 9 % 、 1 3个 2 9 %和 9 %, 0 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铃薯试管苗壮苗培养基的筛选摘要为了培育马铃薯健壮试管苗,提高其移栽成活率,该文用by-14和zh 2个马铃薯品种(系)的脱毒试管苗为材料,以ms培养基添加0.2 mg/l 6-ba和1.0 mg/l naa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蔗糖含量对马铃薯试管苗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0.2 mg/l 6-ba和1.0 mg/l naa的浓度配比能使苗矮化、叶片浓绿,尤其能促进根粗壮和根数增多,有一定的壮苗作用。

在有生长素存在的条件下,调整蔗糖的用量为20~40 g/l(用量差异与品种不同有关),其壮苗效果则更好,主要表现在促进根系发育和增加了茎叶干物质的含量,促进试管苗组织老化,进而提高其移栽抗逆性。

关键词马铃薯;试管苗;壮苗;培养;糖分含量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2-0065-02在马铃薯品种资源试管种苗的保存过程中,存在种苗弱化和移栽到室外成活率低等现象,即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继代时间的延长和外源生长延缓剂等在植物体内的累积,马铃薯试管苗发生严重退化。

其表现为苗的生长势减弱、茎叶嫩黄、纤细瘦弱、繁殖系数减小等,不仅影响了试管苗的质量,也使试管苗在移栽到室外时成活率难以保证,从而影响了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的产量和质量。

已有学者在马铃薯试管苗壮苗培养上做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如采用不同的措施促使马铃薯试管苗植株矮壮、茎杆变粗、叶片变浓绿、根系变发达等[1-4]。

也有学者认为,在马铃薯试管苗的组织培养快繁中,蔗糖不仅是较为常用的碳源,而且它对调节培养基的渗透势也具有重要作用,与甘露醇和山梨醇等外部渗压剂的作用相似[5]。

该试验以云南师范大学薯类作物研究所保存的by-14和zh 2个马铃薯品种(系)的脱毒试管苗为材料,以ms培养基添加0.2 mg/l 6-ba和1.0 mg/l naa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蔗糖含量对马铃薯试管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从中能筛选出较适宜的试管苗壮苗培养基及培养方法,从而为提高马铃薯试管苗移栽成活率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供试材料为云南师范大学薯类作物研究所保存的by-14和zh 2个马铃薯品种(系)的脱毒试管苗。

1.2 试验方法1.2.1 培养基的设计及培养。

试验以ms培养基添加0.2 mg/l 6-ba和1.0 mg/l naa为基本培养基,琼脂用量为6 g/l,ph值调至5.8左右,采用常规高温高压湿热灭菌方法。

试验中培养基蔗糖浓度设5个水平,分别为20、30、40、50、60 g/l,另设不加激素的ms培养基(蔗糖浓度为30 g/l)为对照。

各试验处理,分别用代号m1、m2、m3、m4、m5和ms表示。

培养容器为500 ml罐头瓶,每个处理2次重复。

每个处理接种10瓶,每瓶接种20株苗(带1片嫩叶的0.5~1.0 cm长的单节茎段)。

培养室温度为21~23 ℃,光照2 000 lx,光照时间12 h/d。

1.2.2 观察记录。

接种30 d后,从各个处理中随机抽取10瓶试管苗,每瓶中随机抽取8株试管苗测定其株高、茎粗、叶片数、根数、根长等生理指标,详细记录后,进行生物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2.1 激素对试管苗生长的影响由表1可以看出,对于by-14的试管苗来说,m2培养基培养的试管苗与ms培养基培养的试管苗的根生长情况有显著差异,尤其是m2培养基上的试管苗根长显著较短。

对于zh品种(系)的试管苗来说,m2培养基的试管苗在根数方面与ms处理的试管苗无明显差异,而根长却显著较短。

虽然2个处理的根数相差不大,但m2培养基的试管苗的根长却明显较短,且通过观察可明显比较出m2培养基的试管苗的根比ms培养基试管苗的根要粗壮很多,而且表面根毛也较多,这更符合室外移栽对健壮苗的要求。

由此表明,0.2 mg/l 6-ba和1.0 mg/l naa的浓度配比确实有利于生根和使根粗壮。

由表2可以看出,m2培养基中的试管苗与ms培养基里的试管苗的茎粗无明显差异,而叶片数则有极显著的差异,但均值差异不大,为1~2片叶。

zh的试管苗在ms培养基和m2培养基中培养30 d后株高并没有明显差异;by-14的试管苗在ms培养基和m2培养基中培养30 d后株高却有极显著差异,均值相差1.60 cm。

由此表明,在ms培养基里添加0.2 mg/l 6-ba和1.0 mg/l naa对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地上部分即茎叶的影响不是很大,尤其是对株高和茎粗的影响较小,这种情况或许与品种不同和起始试管苗的状态不同有关。

此外,通过观测表明:不加激素的ms培养基中的试管苗生长很快,30 d就顶盖弯曲,根系细弱且长,基本没有表面根毛,茎杆嫩绿,叶片较大,但却较薄弱。

而添加0.2 mg/l 6-ba+1.0 mg/l naa 的m2培养基中的试管苗根系都明显比ms培养基中的试管苗粗壮发达得多,且有表面根毛,但株高和叶片大小却不及ms培养基中的试管苗。

由此可见,添加了高浓度的生长素和较低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时,有利于试管苗生根,却不利于茎叶部分的生长。

不添加激素的ms培养基中的试管苗茎叶水嫩,而添加激素的培养基中的苗更显老壮。

2.2 不同蔗糖浓度处理对试管苗根和茎叶的影响由表3可以看出,不同蔗糖用量确实对根的发育有显著影响。

m1培养基的试管苗根短粗,但数量较少,m2、m3、m4、m5培养基的试管苗根系较发达,数量多,较长且粗壮。

综合而言,0.2 mg/l 6-ba和1.0 mg/l naa的浓度配比和蔗糖的共同作用对试管苗根的影响较大,能促进根系发达,根长且粗壮。

由表4可以看出,不同蔗糖用量对茎粗的影响很小,但却对叶片数和株高有较显著的影响,当蔗糖用量为20~30 g/l时,试管苗长势较快,株高较高,叶片数也稍多;当蔗糖用量较高时,株高明显比蔗糖用量低时矮化,叶片数也减少1~2片。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随着蔗糖用量的增加,虽然试管苗可以获得更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同时也促进了维管组织的分化和发育;但培养基的水势也随着蔗糖浓度的增加而相应提高,致使试管苗组织内部的水势相对变低,这限制了试管苗对水分的吸收,使试管苗的长势缓慢,株高和叶片数略有减少。

另外,zh和by-14 2个品种在不同蔗糖浓度的培养基中,其试管苗的长势有所差异。

因此,对于不同品种的试管苗,在大规模壮苗培养之前要进行相关试验,以找出该品种的试管苗壮苗较适宜的蔗糖用量。

在该试验中,在有上述激素组合的情况下,对zh试管苗壮苗培养较适宜的蔗糖浓度为20 g/l;而对by-14试管苗而言,则40 g/l的蔗糖用量较适宜。

蔗糖浓度过高,则会造成培养苗过于老化,从而既不利于试管苗的快速生长和繁殖,也不利于繁育成本的降低。

3 结论与讨论该试验初步筛选出了适宜by-14和zh 2个马铃薯品种脱毒试管苗的壮苗培养基为:在ms培养基中添加较高浓度的生长素和较低浓度的细胞分裂素的组合,即0.2 mg/l 6-ba和1.0 mg/l naa的浓度配比设计,并附加有20 g/l(对zh)或40 g/l(对by-14)的蔗糖,对试管苗健壮和根系发达均有利。

6-ba和naa适宜的浓度配比,及较高浓度的蔗糖用量,为试管苗提供了充足的碳水化合物,从而利于生根。

这与在有生长素存在的条件下,选择合适的蔗糖浓度,能较大程度地影响维管组织的分化和发育有关[5]。

根的维管系统发达,根会长得更粗壮,运输营养物质和水分的能力也会更强,相应的就会促进试管苗长得更好更健壮。

试管苗根的长势可以反映出试管苗的健壮程度,根的长度、粗细和根毛的多少都是重要的衡量指标。

根比较长和粗壮,同时根毛多等,均有利于营养物质和水分的吸收。

但是若根特别长却细小时则易折断,移栽时也不易成活[6]。

该试验同时还开展了使用透气封口膜和不透气膜及辅以太阳散射光照射的对比。

最明显的差异就是用密封膜的试管苗的长势较使用透气膜的要弱很多,茎叶更为水嫩、黄绿,顶芽枯萎且腋生枝条更多。

这是因为在使用密封膜封口的培养条件下,培养瓶的透气性不足,有害气体积累,空气湿度过高,这既影响试管苗对水分的吸收,又会影响透光度,减弱了叶片的光合作用。

另外,顶芽枯萎的状况减弱了顶端优势,进而促进较多腋芽萌发。

这些结果均不利于试管苗移栽到室外时成活率的提高。

让试管苗接受日光灯照射的同时接受一定量的太阳散射光的照射,可使幼苗从嫩绿色渐渐转变为正常绿色,有利于试管苗叶绿素的形成[7],让试管苗逐步从营异养生活向营自养生活过渡。

因此,选用透气封口膜和辅以适当的太阳散射光照射,培育壮苗的效果会更好。

4 参考文献[1] 许端祥,陈文辉,陈庚.b9对马铃薯试管苗培养的效应研究初报[j].福建农业科技,2004(6):19.[2] 许泳清.naa、6-ba、s-3307对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复壮效应的研究[j].湖南农机,2010,37(6):231-232.[3] 艾辛,夏志兰,刘明月.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试管苗生长和保存的影响[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1(5):514-517.[4] 陆春霞,梁贵秋,唐燕梅.马铃薯茎尖脱毒、复壮及病毒检测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5(1):111-114.[5] 李浚明,朱登云.植物组织培养教程[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33,49-51,55-56,259.[6] 郑萍,朱淑婉,王火旭.马铃薯脱毒试管苗促壮研究[j].北方园艺,2008(1):186-188.[7] 辛国斌,陈远达.马铃薯脱毒试管苗液体静置培养过程中玻璃化的预防及壮苗措施[j].中国马铃薯,2003(17):95-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