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情景模式微课程设计”教学新模式研究

合集下载

巧设情境,创建小学语文课堂新模式

巧设情境,创建小学语文课堂新模式

巧设情境,创建小学语文课堂新模式场景一:小小作者情境设定:小学生们通过课外阅读,自己创作小故事,并在课堂上分享、朗读。

老师角色: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引导他们用丰富的想象力创作故事。

学生角色:通过阅读和写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作品。

教学步骤:1. 老师在课前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类型,完成一篇小故事的创作。

2. 在课堂上,老师先让几名学生逐个分享自己的小故事,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评价和提问。

3. 老师根据学生们分享的故事,引导他们讨论故事的情节、人物设定、背景等方面,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4. 老师选取几篇优秀的小故事,在课堂上进行朗读,让全班同学共同欣赏。

场景二:华语演讲比赛情境设定:小学生参与华语演讲比赛,通过演讲的方式展现自己对不同主题的见解。

老师角色:激发学生对华语表达的兴趣,鼓励他们多练习演讲,提高说话能力。

学生角色:通过准备和参与演讲比赛,培养自己的演讲能力和表达能力。

1. 老师组织全班同学参与华语演讲比赛,每个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演讲准备。

2.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安排每周一次的练习时间,让学生们在同学面前进行短暂的演讲,并互相给予建议和反馈。

3. 在比赛的前一周,老师可以安排专门的练习时间,帮助学生们提升演讲技巧和表达能力。

4. 比赛当天,全班同学参与观看演讲比赛,每个学生轮流上台进行演讲,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评价和投票。

效果评价: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在课堂上锻炼演讲能力,增强了自己的表达和说话技巧,同时培养了自信心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场景三:课外阅读分享会情境设定:每个学生都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中文书籍,在课堂上进行阅读和分享。

老师角色: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他们对中文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2. 在课堂上,学生轮流分享自己选择的书籍,并简要介绍书籍的内容、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会。

3. 其他同学可以就分享的书籍进行提问和讨论,拓展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景教学模式

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景教学模式

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景教学模式语文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语言表达、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和学习兴趣,教师们逐渐引入了情景教学模式。

本文将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景教学模式,分析其特点和优势,以及如何有效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一、情景教学模式的概述情景教学模式是指通过创设各种真实、虚拟或模拟情境,给予学生参与体验和感知的机会,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促进语文能力全面发展的教学方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模式通过真实的情境复原、情感渗透、思维拓展等手段,将学习环境和真实生活情境结合起来,使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并且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情景教学模式的特点1. 真实性:情景教学模式通过真实的情境复原,使学生感受到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的关联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 体验性:情景教学模式注重让学生亲身体验、感知、观察,并通过多种多样的参与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3. 情感渗透:情景教学模式注重情感的培养,通过创设情境,渗透情感,让学生情感参与其中,进而对学习内容产生情感共鸣和体验。

4. 批判思维:情景教学模式通过情境创设,鼓励学生开展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情景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 课文情境还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真实或虚拟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从而更好地理解、感知和体验文本中的情景和情感。

2. 角色扮演:通过安排学生扮演文本角色,进行情境模拟,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效果。

3. 情景创设: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或学习目标,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和现实意义,提高学习效果。

4. 文本解读与创作:情景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意义和背后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提高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巧设情境,创建小学语文课堂新模式

巧设情境,创建小学语文课堂新模式

巧设情境,创建小学语文课堂新模式语文课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既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知识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语文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关键阶段。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往往以灌输知识为主,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和抵触情绪。

如何巧设情境,打造小学语文课堂新模式,成为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巧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巧设情境是指在语文课堂中利用真实或虚拟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故事情节、角色扮演、游戏互动等方式,让学生参与渗透到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

这种教学方式既有助于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认知认识,又能够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巧设情境的语文课堂中,老师可以选取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或课文,设计情境,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和感受,达到言传身教的目的。

在讲解《刘三姐》故事时,可以让一些学生扮演刘三姐、齐姑娘、刘大庄等角色,穿着装扮、搭配道具,然后进行剧场演出,让全班同学们沉浸在故事情境中,感受到故事的魅力。

在角色扮演中,学生们不仅能了解故事内容,还能体验到故事情节的真实性和人物形象的立体性,从而更有感情地理解和领会作品的意蕴。

还可以通过情景再现、情景模拟等方式,使学生们沉浸感受到语文知识的美妙和生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讲解古文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些古代场景,让学生们穿上古装,体验古代文化,感受文学魅力,探索汉字的演变和历史的沉淀,从而对古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创造情境,促进学生语文应用创造情境是指在语文课堂中营造各种实际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运用和实践所学的语文知识和技能。

通过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在创设情境的语文课堂中,老师可以利用日常生活、课外阅读、书信交际等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语文实践。

在学习《周郎走粮》时,可以设计一个购物情境,让学生们在家长的带领下,去超市购买食品、日用品,亲身体验购物的过程,并在购物后制作购物清单、编写购物日记,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掌握写作技巧和语文表达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实践动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景教学案例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景教学案例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景教学案例研究一、引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情景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

本文通过研究不同情景教学案例,探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情景教学方法。

二、情景教学案例研究1. 案例一:小说阅读情景教学在进行小说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创建情景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在教学《红楼梦》时,教师可以将教室布置成贾府的场景,学生可以扮演书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

通过情景的营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增强阅读的乐趣和理解能力。

2. 案例二:诗歌创作情景教学在进行诗歌创作教学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具有特色的场景作为创作背景。

例如,在教学《静夜思》时,教师可以选择夜晚的校园作为创作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感受来创作自己的诗歌作品。

通过情景的设置,学生的创作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也增强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案例三:游戏情景教学在进行课文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来进行教学。

例如,在教学《聪明的一休》时,教师可以设计一场迷宫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根据课文中的情节与问题进行解谜,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游戏情景的设置使得学生更加主动参与,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

4. 案例四:电影欣赏情景教学在进行影视欣赏教学时,教师可以选择适当的电影作为教学材料,并结合课堂情景进行教学。

例如,在教学电影《大鱼海棠》时,教师可以邀请学生观看电影并分析电影中的情感、人物形象等要素,从而提高学生对电影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电影欣赏情景教学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提升了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

三、结论通过研究上述情景教学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情景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情景教学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情景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情景教学 小学语文课的创新教学模式

 情景教学 小学语文课的创新教学模式

情景教学小学语文课的创新教学模式情景教学是一种创新的小学语文课教学模式,通过营造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体验与运用语文知识。

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培养他们的语文运用能力。

情景教学的核心是让学生参与其中,让他们成为教学的主体。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往往只是单向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只需要被动接受。

然而,在情景教学中,学生成为了角色扮演者,他们需要在真实的情境中扮演各种角色,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比如,在学习写作文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身边的事物,然后根据观察到的情景来写作文。

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情景教学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学生在情景教学过程中不再是个体,而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

他们需要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合作,学生不仅能够完成任务,还能够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小组活动中,学生还能够从彼此的优点中学习,互相促进。

情景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开放性。

在情景教学中,没有固定的答案,学生可以从自己的思考和创意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灵活和多样化,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而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是机械地背诵知识点,缺乏创造性思维。

当然,情景教学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难点。

首先,情景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知识储备,才能够设计出有趣、符合实际的情境。

其次,情景教学需要教师有效地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索。

最后,情景教学需要学校提供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支持,如实地考察的机会、角色扮演的道具等。

总之,情景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小学语文课教学模式,通过营造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以及强调开放性思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运用能力。

尽管情景教学存在一些挑战和难点,但通过教师的努力和学校的支持,相信情景教学会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景教学方法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景教学方法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景教学方法研究语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小学教育中的重点和难点。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素养,教师们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其中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方法就是情景教学方法。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景教学方法的研究,并分析其优势和不足之处。

情景教学是指通过营造情境,创设现实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交流和实践。

情景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培养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传统的教师授课模式相比,情景教学方法更具实用性和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

首先,情景教学方法通过给学生创设真实的语境,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情景教学中,学生可以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沟通和交流,有机会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实践。

例如,在学习写作时,教师可以通过模拟真实的写作场景,如写信、写日记等,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写作练习。

这种方式使学生更容易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提高写作的实际效果。

其次,情景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合作能力。

在情景教学中,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情境化的角色扮演,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通过表演和互动来理解和运用语言知识。

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然而,情景教学方法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情景教学过于注重语境的塑造,可能会忽略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语言知识的有机整合,使之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规律。

其次,情景教学方法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在情景教学中,教师需要设计并组织各种情境和活动,这对于教师来说需要相当的准备工作。

同时,情景教学还需要较大的班级规模和资源投入,这对于一些学校来说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巧设情境,创建小学语文课堂新模式

巧设情境,创建小学语文课堂新模式

巧设情境,创建小学语文课堂新模式小学语文课堂新模式:文学之旅情境设定:假设这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小学语文课堂,老师们以创造性的方式带领学生们走进文学世界。

他们巧妙地将课堂布置成一个充满奇幻和惊喜的场景,为学生们塑造了一个鼓励思考和创作的环境。

教学内容:1. 拓展课堂阅读在这个课堂新模式中,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个个人的好书角落,里面装满了各种类型的书籍,包括乐园中魔法故事书、自然界探索故事书等。

学生在每节课前,都可以自由挑选一本感兴趣的书来阅读。

这样做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2. 启发性作文老师会以一位作家的身份进入课堂,他们会鼓励学生们运用想象力和创意来写作。

通过一段小故事的导入,学生们会被启发,从中学习故事结构、情节设置和角色塑造等写作技巧。

之后,学生们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写下他们故事的续篇或者创作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

老师们会提供个别指导,激发学生们的写作潜力。

3. 集体朗读和角色扮演每个星期五的语文课上,整个班级会进行集体朗读和角色扮演。

学生们既可以自由选择朗读故事中的一个人物,也可以组合成小组,通过扮演故事中不同的角色来展示自己的表演能力。

这样做可以提升学生们的表达能力,增强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4. 主题展览为了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作家和文学作品,每个学期末,学生们会组织一次主题展览。

展览中,他们可以展示自己读过的作品、自己的创作和一些有趣的故事背后的文化知识。

老师们也会邀请一些作家或学者来学校进行讲座,与学生们分享他们的写作经验和文学见解。

通过这种情境设定,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创新,激发了学生们去探索和创造的欲望。

学生们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书籍,培养阅读的习惯;通过启发性作文和集体朗读,学生们可以提升自己的写作和表达能力;而主题展览则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学习成果和创造力的平台。

这种小学语文课堂新模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们爱上语文,还能够培养他们阅读、写作和表达能力,为他们的未来成长和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巧设情境,创建小学语文课堂新模式

巧设情境,创建小学语文课堂新模式

巧设情境,创建小学语文课堂新模式新模式:探索式学习情境设定: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堂上,老师想要引入一种新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探索中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

为此,老师决定组织一个小组活动,让学生们在小组内进行合作探索,从而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实施步骤:1. 小组分组:老师将学生们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人数大致相等,确保每个小组都有一名负责人。

2. 探索主题:每个小组都将得到一份探索主题,如“记叙文的特点”、“诗歌的表达方式”等。

主题是老师事先准备好的。

3. 探索任务:每个小组需要根据探索主题进行相关探索任务。

在“记叙文的特点”主题下,小组成员需要找出至少三篇记叙文,读后分析其特点,如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并形成一份小组报告。

4. 探索过程:小组内成员可以互相讨论、协作,并分享自己对主题的理解和收获。

他们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参考其他文学作品、搜索资料等不同途径来完成任务。

5. 教师引导:老师作为学习的导师,会引导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提供帮助和支持。

老师还会做一些辅助性的讲解,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给学生们。

6. 学习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在探索任务完成后,需要向全班呈现他们的学习成果,可以通过展示报告、演讲、讨论等形式,让其他小组成员了解并学习。

7. 经验总结:学生们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可以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感悟,并与全班分享。

老师也会对学生们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效果与意义:通过这种探索式学习的模式,学生们能够在自主、合作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创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他们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这种新模式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使他们更加喜欢学习语文。

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学生们还能学习到沟通技巧和表达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社交打下基础。

通过经验总结的过程,学生们能够互相借鉴和学习,提高语文学习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学“情景模式微课程设计”教学新模式研究
作者:常永斌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中旬刊》 2017年第8期
【摘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科技的发展,形式各异的电子设备随处可见,日益渗透进了人们
的生活,这种渗透遍布于生活的各个角落,从日常生活到社会交往的领域,“微”这个词已
经不足为奇,如打开手机就有的微博与微信。

“微”在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是简洁与便利,它
在教育的领域内所充当的角色又是什么?对于教育界,“微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是一个新
鲜的事物,这种新的教学方式为教育普及带了新的途径,但也正是因为其新,因此在实际的运
用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老的教学模式所没有的问题。

【关键词】
小学语文微课教学模式互联网
随着“微课程”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采取互联网教学的模式,这种新模式在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挑战都是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根据“微课程”所具有的特点来探索新模式下实现教学任务的途径也成了小学语文教师所
必须深思的问题。

一、“情景模式微课程设计”教学的特点
“微课”相对比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它的特征主要是有目的性的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某一
个具体的难点进行分析与讲解,或者是解析教学环节中的某一个部分,这种课程的设计的新颖
之处或者说是独特之处在于能够使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自由的进行学习,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
进度存在着差异,传统模式的教学不能够满足个体的发展,通过“微课程”的学习,他们能够
自由自主的对自己所欠缺以及学习不足的课程进行进—步的学习。

一“情景模式微课程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互联网支撑力不足
小学语文的“情景模式微课程设计”相比其他学科而言,局限性较大,语文教学对纸质教
科书的依赖以及语文教师的技术能力都对这种教学模式构成了较大的阻碍。

就像我们之前所探
讨过的“微课程”的特点与特殊之处就在于它的技术性,既然如此,一个好的网络平台就是必
须的,怎样判定这个网络是好是环,关键就在于便捷与否以及功能是否齐全。

网络平台与微课
程设计之间的关系就如同土壤与种子之间的关系,互联网的支撑是微课程教学方式存活的土壤,如果土壤营养不足,那么种子就无法发芽生长。

从对很多教学地点中的教学设施的调查中得知,目前支撑微课程的平台普遍具有两个明显的缺陷与不足,一方面是这种平台的数量很少,另一
方面仅有的平台开发的功能又相对单一,据考察,这些功能仅仅是在很大的程度上满足教学者
对自身视频的加工,这种加工包括:上传、修改以及发布,对于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
之间深入交流这方面的设置寥寥无几,
(二)教师缺乏相关技术知识
互联网时代教师最重要的能力,是学习的能力。

就小学语文这一学科而言,“微课程设计”是一种打破传统的新型的教学模式,对于一直处于传统教学模式之中的教师来说是陌生的。

由于这种教学设计需要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来完成,因此对语文教师的计算机技术有着一定程度
的考验。

语文教学通常依赖纸质书籍,我们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也是源于此,不管是小学语
文教师还是中学语文教师,在从事教师之前,很大一部分是文学方面的专业生,对纸质书籍与
电子书的态度以及熟练程度有很大的差别。

三、“情景模式微课程设计”教学的出路(一)实现“微课程设计”互联网平台的多元化
“微课程设计”这种教学方式的实现主要依靠的是网络平台,但是目前的网络支撑平台存
在着很多问题,比较典型的就是在之前讲到的两点:平台数量少以及平台功能单一,作为“微
课程设计”教学方式的“土壤”,不仅要遍布全网,更为重要的是要完善每一个所存在的功能。

在加强与完善网络平台的过程中,各方面的力量都必须得以充分发挥,首先,政府必须加大对
网站的投资力度,既要安排熟悉网络平台构建的技术人员,也要对学校的教育工作者进行咨询
与反馈,争取在功能构建这一问题上达到统一,由于网站的设计是为了“微课程设计”的正常
进行及推广,因此这种平台的构建必须简洁与高效并存;而学校及教学工作者作为这种平台的
使用者,必须参与到平台的构建和反馈过程中来,学校应该在平台构建的全过程中实施监督并
提出意见,在平台展开运营之前必须由教学任务的完成者来进行体验,从而实现“微课程设计”互联网平台的多元化以及功能的简洁与高效;作为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者,任务不仅仅在于帮
助网站的构建,更为重要的是积极使用这些平台,使小学语文这门学科的“微课程设计”新教
学模式得到落实并广泛传播。

(二)小学语文教师计算机技术的学习与提升
由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必须由教师本人来进行,那么“微课程”的设计也必须凝结着教师自
身的知识与阅历,可以说,语文教学是最具有个性的学科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也是如此,在
“微课程设计”教学方式日益普及的科技时代,教师更应该与时俱进,以更好的更简洁的方式
来传授更加深刻的内涵。

我们在要求政府甚至是学校对平台进行构建与完善的时候,更加应该
注重的是对教师本人使用这种平台能力的培养,让教师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之下,能够通过自己
的学习与研究,探索出实施“微课程设计”教学方式的最佳途径。

“情景模式微课程设计“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已经开始不断的普及,这种模式对于小学语文
这门学科来说既充满了新意,也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这些挑战有来自外界的支撑力,也有来
自于教师本身的技术能力,尽管有着很大的阻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新模式为教学工作
增添了活力,对于师生之间的互动起了良好的作用,为知识的传授也提供了更为简便的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