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克隆动物研究大事记
中国首例克隆小猪揭秘

中国首例克隆小猪揭秘中国农业大学李宁教授领导的课题组经过一年多的科技攻关,终于在2006年8月5日这一天得到了回报,在河北省三河市明慧养猪公司,中国首例自主完成的体细胞克隆小猪顺利诞生了,它的诞生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中国是第七个获得过猪的体细胞克隆后代的国家8月5日上午10时50分,在河北省三河市明慧养猪公司,一头体重1130克,毛色油黑发亮的克隆小猪顺利诞生了。
当时在场的人无不欢欣喜悦,李宁教授领导潘登科和张运海两位博士经过一年多的辛勤耕耘,终于在这一天看到了期盼已久的硕果。
据河北省三河市明慧养猪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克隆小猪身体状况很好,该养猪公司就是它以后的家,它正和它的“代孕母亲”愉快地生活,它现在主要还是以喝“代孕母亲”的奶维生,每次喝完奶还在“代孕母亲”的身上爬来爬去的十分可爱。
克隆小猪出生时就已经会跑了,它以后将和它的异族同伴们一起生活一起玩耍,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食物都与其他小猪一样,不会有什么区别。
克隆小猪的诞生,表明我国在此项研究上已经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据了解,此前仅有英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韩国及德国获得过猪的体细胞克隆后代。
我国是第七个获得过猪的体细胞克隆后代的国家。
三批试验孕育一头克隆小猪从生物学的角度看,克隆是一种人工诱导的无性繁殖方式或者是植物的无性繁殖方式。
一个克隆就是一个多细胞生物在遗传上与另外一种生物完全一样。
体细胞克隆是指利用一定的设备和技术手段,将动物的体细胞与已经去除细胞核遗传物质的卵母细胞体外重组胚胎,然后再于特定的发育时期将重组胚植到代孕的母体的子宫内完成发育,生产与体细胞供核体遗传上同质后代的过程。
据负责该项目的主要科研攻关人员潘登科博士回忆,当时李宁教授把这个具有相当难度的课题交给他和张运海的时候,他们没有想到能有今天的结果,因为当时国内已经有几家实验室都在做克隆猪的试验,而且已经有实验室做到了移植这一步但是没有做到怀孕这一步,囊胚率达到20%这在国内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体细胞克隆猴诞生

体细胞克隆猴诞生简介近年来,体细胞克隆技术在科学领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世界各地的实验室纷纷尝试着使用这一技术克隆不同种类的动物。
最近传来的消息引起了广大科学家的瞩目,中国科学家成功克隆出了第一只体细胞克隆猴。
这一突破性的进展为生物学研究、医学以及保护濒危物种等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希望和潜力。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体细胞克隆猴的意义、影响和前景。
1. 体细胞克隆技术的发展历程体细胞克隆技术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首次成功克隆出的动物是羊。
此后的几十年间,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索和改进克隆技术。
通过这些努力,成功克隆出了多种动物,包括猴。
2. 体细胞克隆猴的意义体细胞克隆猴的成功为科学界带来了许多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证明了体细胞克隆技术的可行性,为以后更广泛地应用该技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克隆猴可以成为一种研究模型,用于研究人类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为医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和途径。
此外,体细胞克隆猴还可以用于保护濒危物种,复制珍稀物种并增加其种群数量。
3. 体细胞克隆猴的科学挑战尽管体细胞克隆猴是科学上的重大突破,但在实践中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
其中之一是技术难题,包括对细胞核移植过程的精确控制和体细胞核对卵母细胞的重新编程。
此外,仍然存在着许多未知的风险和限制,如克隆动物的寿命和健康问题。
为了充分发挥体细胞克隆猴的潜力,科学家们需要继续深入研究,解决这些难题。
4. 体细胞克隆猴对人类未来的影响体细胞克隆猴的成功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为人类未来带来了许多影响。
首先,它有望为医学领域的疾病治疗和基因疗法提供新的突破口,有助于开发更精确、个性化的治疗方法。
其次,体细胞克隆猴也可能对人类生殖技术产生影响,重新定义人类繁衍的方式。
然而,同时也需要谨慎对待,避免滥用和伦理问题的产生。
5. 体细胞克隆猴的未来前景体细胞克隆猴的成功为克隆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未来克隆技术可能得到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将来可以克隆出更多种类的动物,并且提高克隆成功率。
女教授开创克隆牛产业

83 |科学之友1我国首例体细胞克隆牛“康康”“康康”是我国首例体细胞克隆牛,董雅娟就是赋予它生命的人。
董雅娟一直在做牛方面的研究,对牛非常感兴趣。
1996年她开始进行体细胞克隆的研究,1997年做出胚胎,在2000年的时候进行了胚胎的移植。
一只叫“桂花”的黑白花奶牛经过了283天妊娠,产出了我国第一头体细胞克隆牛“康康”。
“康康”是一头肉牛,它的妈妈却是一头叫“桂花”的黑白花奶牛,科技的魔力真让人感叹!“康康”最初是一头雌性良种肉牛正常繁殖的胎儿皮肤上的一个细胞,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克隆技术,这个细胞与“桂花”的卵细胞融合并发育,之后被植入“桂花”的子宫,由胚胎开始一点点长大,最后从一个细胞变成了一个健康活泼的克隆牛。
不过克隆出“康康”只是董雅娟第一步的工作,如何将技术转化为实用价值才是她科学研究的重心。
她通过高科技手段,花了十几年的心血杂交选育,培育出了我国没有的新品种,叫做布莱凯特高档肉牛新品系。
董雅娟做的工作是用科技来培育新品种,然后用新品种为社会创造价值。
而在这之前,有的牛肉价格竟高达每公斤1 800元,我们要想吃高级牛排就要花上几百块钱。
现在,我们有了自己培育的高档优质肉牛,老百姓就能享受到价格实惠的牛肉大餐了。
这个过程的实现,很重要的一步就是技术产业化。
2从学校走到农村把新品种做成产业,首先要有资金。
董雅娟在做产业化之初,最先想到的是能有一块属于她自己的场地,能够让她通过高科技产生更多的布莱凯特黑牛。
因此,她做了大胆的决定,从学校走到农村!在山东省高青县委县政府和淄博市委市政府支持下,她得到了一块面积约7公顷的地,又买了一些仪器设备,在高青县的农村开始创业。
最开始她用养的奶牛产奶,把牛奶卖了钱养小黑牛。
后来黑牛的群体扩大之后,她就干脆把奶牛淘汰掉了,拿卖了奶牛的钱又来养黑牛。
到目前为女教授开创克隆牛产业她是青岛农业大学的一位女教授,主持山东省教育厅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克隆牛技术的研究”,成功地克隆出我国首例和第二例健康成活的体细胞克隆牛“康康”和“双双”。
克隆技术大事记

克隆技术大事记
1938年:德国科学家首次提出克隆设想。 1952年:科学家开始用青蛙进行克隆实验。
1970年:克隆青蛙实验取得突破,青蛙卵发育 成了蝌蚪,但是在开始进食以后死亡。 1981年:科学家进行克隆鼠实验,据称用鼠胚 胎细胞培育出了正常的鼠。
1984年:第一只胚胎克隆羊诞生。 1997年2月24日:英国罗斯林研究所宣布克隆羊 培育成功。科学家用取自一只6岁成年羊的乳腺细 胞培育成功一只克隆羊。
1999年5月31日:美国夏威夷大学的科学家,利 用成年体细胞克隆出第一只雄性老鼠。
克隆技术大事记
1999年6月17日:以美藉华人科学家杨向中为首 的研究小组利用一头 13 岁高龄的母牛耳朵上取出 的细胞克隆出小牛。
2000 年 1 月 3 日:美国著名华人杨向中,用体外 长期培养后的公牛耳皮细胞成功克隆出6头牛犊。
2000年1月:美国科学家宣布克隆猴成功,这只 恒河猴被命名“泰特拉”。 2000年3月14日:曾参与克隆小羊“多利”的英 国PPL公司宣布,他们98 年 2 月 23 日:英国 PPL 医疗公司宣布,该公 司克隆出一头牛犊“杰弗逊先生”。
1998 年 7 月 5 日:日本科学家宣布,他们利用成 年动物体细胞克隆的两头牛犊诞生。 1998年7月22日:科学家采用一种新克隆技术, 用成年鼠的体细胞成功地培育出了第三代共 50 多 只克隆鼠,这是人类第一次用克隆动物克隆出克 隆动物。
中国第一只克隆警犬等4则

中国第一只克隆警犬等4则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国在克隆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克隆技术不仅在医学、农业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甚至连警犬也可以克隆成功。
近期,中国成功克隆出了第一只警犬,并且在各地克隆了另外三只警犬,为中国的公安工作增添了新的力量。
这四只克隆警犬是通过先进的克隆技术繁育而成。
克隆警犬与传统的繁育方式不同,它们的遗传基因是通过体细胞克隆的方法获得的。
科学家从一只优秀的警犬身上提取出细胞样本,然后将这些细胞样本与一个不完整的卵细胞进行结合,形成一个克隆胚胎。
接下来,这个克隆胚胎被植入一只母犬的子宫中进行孕育,最终成功诞生一只克隆警犬。
这四只克隆警犬在性格和才能上与传统警犬没有太大的区别。
它们经过严格的训练,具备了良好的听觉、嗅觉和运动能力,能够在各种环境下执行任务。
与此克隆警犬还具备更好的稳定性和耐力,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压力和环境。
克隆警犬的问世给中国的公安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好处。
克隆警犬具备了优秀的遗传基因,能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传统警犬的优点。
克隆警犬拥有更高的智商和反应能力,能够更快地接收指令并做出反应。
克隆警犬还可以大大减少对训练资源的消耗,提高训练的效率和质量。
克隆警犬也面临一些挑战和争议。
克隆技术并非完全成熟,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失败率。
克隆警犬的养殖成本较高,对经济的投入较大。
克隆警犬的道德和伦理问题也备受争议,一些人认为克隆是对动物权益的侵犯。
中国成功克隆出了第一只警犬,并且在各地克隆了另外三只警犬。
克隆警犬的出现对中国的公安工作带来了更好的服务和保障,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争议。
在以后的发展中,科学家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克隆技术,解决相关问题,并确保克隆技术在合适的范围内应用,为人类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克隆动物研究大事记

4 发展 有 机 食 品 , 突破 绿 色 壁垒 的 一条 出路
全 球 有 机 食 品 市 场 正 在 年 2 % ~ 3 % 的 速 度 增 0 0
长 . 年 内将 达 到 1 0 几 0 0亿 美 元 。 如果 我 们 能 在 其 中 占 到 1 ~2 的话 , % % 每年 就可 以增 加 l 0亿 美 元 的 外 汇 收 入 。许 多 专家 和 企业 家对 有 机食 品 很 有 信 心 。 这 首 先 在 于 , 界 的有 机 化 潮 流 为 中 国提 供 了 市 场 机 遇 。 西 世 方 发达 国家有 机 市 场在 不 断 发 展 , 且 供 不 应 求 , 本 并 基 靠从 发 展 中 国 家 进 口。 同 时 , 国际 上 对 我 国 的 有 机 食
19 9 9年 , 国有 机食 品 的 出 口 额是 1 0 我 5 0万 美 元 。
这 比之 19 9 5年 的 3 0万 美 元 , 然 已 经 有 了 极 大 的 增 显
应该 引起 我 们 的高 度 重 视 , 分 认 识 相 关 问题 , 究 和 充 研
采取 相应 对 策 。
克 隆 动 物 研 究 大 事 记
及 环 保 、 业 食 品 加 工 、 品 检 查 、 费 者 利 益 、 贸 等 农 商 消 外
豆、 稻米 、 花生 、 菜 、 叶 、 品 、 蜜 、 材 等 。 目前 , 蔬 茶 果 蜂 药 我 国 现有 的有机 食 品 的生 产还 远 远不 能满 足 国 内 外 市
场 的 需要 。
品 的需 求 也 越 来 越 大 , 少 外 商 想 进 口我 们 的 有 机 大 不
有 机农 业 种 种 问题 的 症 结 根 本 在 于 , 们 还 没 有 我
全球首次!中国科学家成功克隆灵长类动物

全球首次!中国科学家成功克隆灵长类动物1月24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宣布,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体细胞克隆,两只克隆猴“中中”、“华华”分别于2017年11月27日及12月5日诞生。
克隆猴的成功,是中国生命科学界、乃至科学界过去几年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该成果发表于今日的Cell期刊。
撰文 | 《环球科学》记者方行苇本世纪初,又一次在非人灵长类动物克隆上遭遇失败后,匹兹堡大学的科研人员在《科学》上发表文章,声称用体细胞克隆非人灵长类动物的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当时,克隆羊多莉还是全球焦点,克隆技术正在一日千里的飞速发展中。
针对这一论调,俄勒冈大学的著名科学家米塔利波夫撰文指出,科学家更应该从人迹罕至的科学道路上发现不寻常的风景。
但在2011年,米塔利波夫也遭遇了重大失败:他制备的克隆猴在怀孕81天后流产。
也是在这一年,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在乌镇召开会议,研究脑疾病的诊治。
在这次会议上,神经所所长蒲慕明提出,科学界要想突破脑疾病诊治和脑科学研究的困境,就必须开发出新的实验动物,与人类最为接近的灵长类动物正是最合适的选择。
考虑到猕猴漫长的生育周期——每28天有一次月经、完整的怀孕周期长达160天、性成熟时间长达5年,以及猴类复杂的遗传背景,蒲慕明认为走通这条路的惟一可能就是让克隆猴变成现实。
接下来五年时间中,孙强领导着一个包括兽医、护士、硕士、博士在内的十几人团队,其中的核心人员、也是本次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博士后刘真。
在承担其他任务的同时,这个团队最终以渐进性的方式开始向突破性成果的实现发力。
他们全方面改进了与克隆猴有关的显微操作技术,将从卵细胞中提取细胞核的技术提升到10秒之内,并将向卵细胞中注入体细胞的操作时间限制在15秒之内,从而将卵细胞在克隆过程中的伤害降低到了最小限度。
通过SCNT技术,使用胎儿猴的成纤维细胞培育克隆猴的过程。
图片来源:Cell, Liu et al., 2018。
28 奇妙的克隆

4.课文使用了四个小标题,有什么作用?四个小标 题分别说明了什么内容?体现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作用: 形式上看,小标题使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内容上看,小标题有统领有关内容,给人一目了然的
感觉,更利于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的脉络也 因此更加分明。
四个小标题分别说明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克隆的含义、克隆的实验、 克隆的发展、克隆的应用。
唐 山
分所因体 胞花市
,产,内日胎奶芦
刚出生不久的双胞胎克隆牛犊 具 牛 这 导 摄 克 牛 台
。
世上首例胚胎克隆波尔山羊成功来 到人间(2005年11月3日摄 )
我国克隆成功世界顶 级牛(2004年)
中国首例克隆猪诞生 为器官移植研究供材料 (2005-8-5出生 )
中国第一头体细胞克隆 猪诞生(2005-8)
1、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作者运 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举例子:列举人们熟悉的生物现象来说明, 把艰深的科学知识说得简明易懂。
作诠释:对克隆一词溯源并解释。
作引用:引《西游记》中拔毛变猴的故事, 生 动形象说明。
2、“克隆鲫鱼出世前后” 这部分作者是按照什 么顺序进行说明的?有什么好处?
文中按生物顺序来安排的,是由低级到高级。 这样的顺序符合人们认知的规律。这一顺序说明 了克隆技术在不断地发展。 作者用两条线索来组织材料:一条是以中外科学 实验为线索,这样写突出了中国科学家在克隆实 验方面的成果和贡献;一条是以实验对象即由鱼 类、两栖类到哺乳类为线索来安排材料,这样写 便于认清克隆技术发展的脉络。
正方:Yes!!
克隆人在这个世界进入新世纪之 后似乎正款款向人类走来,意美权威 科学家相继宣布携手共同展开克隆 人的努力,英国政府也解除了克隆 人类最初级胚胎的禁令,从而打开 了一个神秘的克隆人的禁区。那么, 你赞成克隆人技术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克隆动物研究大事记
60年代,生物学家童第周对金鱼、鲫鱼进行细胞核移植。
1990年5月,西北农业大学畜牧所克隆一只山羊。
1992年,江苏农科院克隆一只兔子。
1993年,中科院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与扬州大学农学院合作,克隆一只山羊。
1995年7月,华南师大与广西农大合作,克隆一头奶牛、黄牛杂种牛。
1995年10月,西北农大克隆6头猪。
1996年12月,湖南医大克隆6只老鼠。
同年中国农科院畜牧所克隆一头公牛犊。
(以上为胚胎细胞克隆研究)
1997年3月,陈大元率先提出了克隆大熊猫的设想。
1999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大元领导的小组将大熊猫的体细胞植入去核后的兔卵细胞中,成功地培育出了大熊猫的早期胚胎。
克隆大熊猫面临的两个关键问题中的一个已经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