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新人教版课题:《我的第一本书》课型:预习·展示编写人:姜丽梨

班级:八()姓名:日期:月号

学习目标:

1、速读并复述课文,把握本文的主要内容;

2、分析本文的重点语句,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通过分析重点的语句,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

德育目标:教育学生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用心感悟生活中深蕴的人间真情。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一、交流资料,检查预习

1、介绍作者:牛汉,原名史成汉,1923年出生,山西定襄县人。20世纪40年代开始诗歌

创作,是“七月诗社”的重要成员。1955年由于受胡风事件的牵连,遭到两年的拘捕囚禁。“文革”期间,又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20世纪70年代初,创作了不少诗歌作品,其中比较著名的《华南虎》、《悼念一棵枫树》、《半棵树》等。已出版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爱与歌》、《温泉》、《海上蝴蝶》及自选集《蚯蚓和羽毛》等。

2、文章时代背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贫穷、饥饿、寒冷,读书在当时是有钱人的

事情。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探讨下面的问题:

1、五分钟内默读课文,准备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

复述要求:a 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故事发生的过程。 b 语言简练生动,表达流畅自然。

2、再读课文,揣摩、理解课文内容。

思考:作者回忆的仅仅是“一本书”吗?“一本书”可以蕴涵许多感情,请阅读相关语段,用“从____中,我感受到_____”的句式,说说你从文中品读到了哪些感情。(结合具体的文中内容来谈自己感悟到的情感)

3、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意。研讨:

(1)文题“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三、细读课文,探究内涵:

1、品味文中的重点语句,饱含感情地朗读全文,思考: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怎样的?联系上下文看“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是什么?

(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怎样理解“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的“本”在这里指什么?

2、情感丰富是本文的主要的特色,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遥远的乡村荒寒、苍凉的生活境况和作者对生活的那份独特的感受。请同学们联系生活体验,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具体深入的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父亲也认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还特意补叙了乔元贞的“出息”:“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这算得什么“出息”呢?作者为什么要作这样的交代?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