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趣味哲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小学优质课件生活中处处有哲学课件.ppt

中小学优质课件生活中处处有哲学课件.ppt
3、爱因斯坦的这段话表明( C )
①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是相互区别的 ②哲学既是世界观又 是方法论 ③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又对具体科学研究起 指导作用 ④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爱因斯坦上段话中的科学指具体科学,那么哲学
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区别在于( D)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D
3.恩格斯的名言:“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
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说明
A.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哲学的智慧是人们主观产生的
C.哲学观点都是正确的
A
D.学习哲学使人聪明
4.马克思说,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意思是
A.只有现世才有智慧 B.人人都有智慧
A前者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共同性质和共同规律,后者 是世界某一特定领域的知识 B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前者是后者的概括和总结 C前者随后者的发展而发展,后者对前者起着指导作用 D二者的研究对象不同,回答的问题不同
B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 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 据此回答3一4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
是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新阶段。
世界观也是 科学的?
世界观就是哲学?
①含义不同。
②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人人都有,是零
哲 区别 散的、朴素的、缺乏理论论证的;而哲学

则把零散的朴素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

化,具有严密的逻辑和完整的理论体系。

界 观
①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课堂练习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

1-1-1生活处处有哲学课件PPT

1-1-1生活处处有哲学课件PPT
唯物论 物质、意识及其关系
第4-5课
辩证法 认识论
世界的状态怎么样
主要讲联系、发展、 第7-10课 矛盾、创新
实践与认识 真理与谬误
第6课
社会历史观(第11课)
价值观(第12课) 人生观(综合探究)
第11-12课
哲学概论: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1-3课

证 唯物论
第4-5课

马物 克主 思义 主
教材P5“探究问题2” 提示:(1)由于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等主观世界的不同,不同的人对待 同一问题往往会有不同的思维方法和解决 方式。而哲学对于人们思维方法的形成起 着重要的作用。
(2)思维方法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的 作用,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程度 和效果至关重要。正确的、科学的、创造 性的思维方法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具有促 进作用。
毕达哥拉斯
卢梭
笛卡尔
叔本华
尼采
黑格尔
康德
杜威
萨特
马克思
胡塞尔
罗素
毛泽东
小结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
哲学就在 动
生 我们身边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
活 处
世界的思考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
学 哲学是指 人聪明的学问
导人们生
活得更好 的艺术
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 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教材P4“探究问题” 提示:(1)孔子认为,颜回、子贡、子路都
哲学在哪里?哲学从何而来?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认识世界
生产实践
改造世界
科学实验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生活处处有哲学PPT精品课件

生活处处有哲学PPT精品课件

➢刀刀狗的哲学
看似简单的问 题却触及了哲 学方面的东西
结论3:
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会自觉不自觉地 思考世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并用自己 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生命和 实践。因此,我们说,哲学源于人们对实 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为什么要学哲学呢?
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1、哲学的本义
圆锥的结构特征
如何描述下图的几何结构特征?
圆锥
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
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 转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叫做 圆锥.
S
母 线
顶点
轴 侧 面
A
O
底面
B
圆柱的结构特征
如何描述下图的几何结构特征?

圆柱
A′
O′
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直线为旋
转轴,其余三边旋转形成的面所
围成的旋转体叫做圆柱.
A . 只有两个面平行 B . 所有的棱都相等 C . 所有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 D . 两底面平行,并且各侧棱也平行
棱台用表示上、下底面各顶点的字母
来表示,如右图,棱台ABCD-A1B1C1D1 。
A1 D1
C B1 1
几何体的分类
柱体
锥体
台体

多面体
旋转体
练习
3.下图中不可能围成正方体的是( B )
A
B
C
D
练习
1、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 A 以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为轴 旋转所得的几何体为圆锥;
答:四对平行平面;只有一对可以作为棱柱的底 面.
④棱柱的任何两个平行平面都可以作为棱柱的底 面吗?
答:不是.
棱柱的表示法
用平行的两底面多边形的字母表示棱 柱,如:棱柱ABCDE- A1B1C1D1E1 。

《生活中的哲学》课件

《生活中的哲学》课件
《生活中的哲学》ppt课件
• 哲学简介 • 生活中的哲学 • 哲学对生活的影响 • 如何运用哲学思考解决问题 • 生活中的哲学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哲学简介
哲学的定义
哲学是一门探究人类存在、意义、价值、知识和真理等根本性问题的学科,旨在追 寻智慧和真理。
哲学思考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个体到社会,从自然到宇宙,无所不包。
现代哲学
以分析哲学、存在主义、后现 代主义等为代表,主要探讨语 言、意义、价值和社会建构等
问题。
哲学的分类
本体论
探讨存在的本质和意 义,研究实体和现实 世界的本质。
认识论
探讨知识的本质和来 源,研究人类的认识 能力和认识过程。
伦理学
探讨道德和价值观的 本质和来源,研究道 德原则和行为准则。
政治哲学
总结词
社会问题案例是关于社会现象、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的案例。
详细描述
社会问题案例可以包括各种社会热点问题,如贫困、教育、环保等,以及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的措施和 解决方案。这些案例可以帮助观众了解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激发他们关注社会、参与公益事 业的热情,同时也可以引导他们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做出贡献。
生活中的智慧
智慧的来源
生活中的智慧来源于经验 、学习和反思,通过不断 地积累和实践,我们能够 变得更加明智。
智慧的应用
智慧的应用体现在如何处 理复杂的问题,如何处理 人际关系,以及如何做出 明智的决策等方面。
智慧的境界
智慧的境界是不断追求的 过程,它没有终点,只有 不断地学习和进步。
03
哲学对生活的影响
冲突解决
通过哲学思考,我们可以更理性 地处理人际冲突,寻找双方都能

11生活处处有哲学精品课件(共24张PPT)

11生活处处有哲学精品课件(共24张PPT)

× 1.哲学产生于人类的主观思考。
实践活动
2.哲学起源于哲学家的灵感。 ×
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3.人们创造哲学最终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哲学可以帮我们解决一切具体问题。 ×
5.哲学的任务是使我们正确的看待自然。 ×
练一练
1.(2016·上海卷)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也是关于 方法论的学说。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 )
课堂小结
Philosophy
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生 哲学就在我们
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
活 处
身边
(哲学离不开生活)
哲学的 实践活动
从何而来?

产生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
有 哲
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学 哲学是指导人生 哲学的本义
活得更好的艺术 真正哲学的意义 为什么?
(生活离不开哲学) 哲学的任务
易错易混点:
不如他。” • 又问:“子路是个怎样的人?” • 孔子回答说:“是个勇敢的人。我不如
他。”
• 那位客人就说了:“他们三个人都比你 行,可是都成为你的学生,听你教诲, 这又是为什么呢?”
• 孔子说:“但我孔丘是既能仁慈又能下 决断的,既善于辩说又有时显得嘴笨, 既勇敢又胆怯的。拿他们三个人的长处 换我这种处世之道,我还不情愿呢。”
A.世界观践行方法论 B.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C.世界观反映方法论 D.方法论指导世界观
22
2.“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 思考了。”这说明( )
A、辩证法是本来就客观存在的 B、哲学思想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C、思考的力量是巨大的 D、哲学就是辩证法
3.马克思说:“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这句话主要

生活处处有哲学教学 PPT课件.ppt

生活处处有哲学教学 PPT课件.ppt
哲学并不是高高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
影响着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
看漫画和成语并思考说明了什么?
案 如果每个技术最出色的球员组成一支足球队, 例 - 在比赛中一定能获胜吗?为什么?
球队是个整体,个人单 打独斗不可能战胜对手, 必须发挥每个成员的作 用。从哲学角度看,树 立整体观念,关系到全 局发展。
生活处处有哲学
“攻”与“守” ——矛盾双方对立统一
生活处处有哲学
揠苗助长
为牛把脉
你的脉怎摸不着?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 意志为转移的。违背客观规 律会受到惩罚。
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同的现象共同的本质
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 但若合作不好, 再小的障碍也要翻船
• 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需要哲学 的智慧。
考了哪些问题? 望
为什么?

如“我是谁?”“世界是怎么来的?”“我是什么样的人?我由 什么原因获得我的存在?”“世界是否因为我的存在而存在?是 因为有我才有了世界,还是因为有了世界才有了我?”“世界和 我相比哪个更‘厉害’?”“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世界、思考周围 的人和事,并用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 在这些思考中,会触及这样或那样的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
学家《家 与哲说渔学:夫继家“续那与交你船谈就夫时失,去》一了哲阵一大学半风以寓将上小的意船生:掀命翻。,”哲正学当家哲和学
船哲认夫学都家识被在、抛水改进中造河挣里扎世。着界这回是时答,道人船:类夫“的说不两:会“。项你 ”基会船本游夫泳说活吗:动?“,” 那 - 你但就认失去识了世你界的整的个目生的命则。”在于改造世界。

生活处处有哲学ppt演示文稿

生活处处有哲学ppt演示文稿
时,发现哲学家在书的最后补上了这样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
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让灵魂无纷扰,唯一的办法,就 是让美德占据心灵。
第19页,共24页。
知识总结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来源于生活)
(1)哲学的智慧和思想产生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活动
(改造世界)
(2)哲学起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D.哲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D
第22页,共24页。
3.恩格斯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
2、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 考
第15页,共24页。
知识总结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来源于生活)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改造 世界)
2、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
考(认识世界)
第16页,共24页。
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的更好的艺术
1、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第9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共24页。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哲学的产生 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第10页,共24页。
名言
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
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
来。
—— 恩格斯
哲学智慧
A.源自于古典文献的流传
B.源自于哲学家充满智慧的头脑 C.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D.产生于人们的惊异、困惑
C
第21页,共24页。
2.马克思说:“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

1.1生活处处有哲学-(共44张)PPT课件

1.1生活处处有哲学-(共44张)PPT课件

2021
22
仰望星空
2007年5月14日,前国家总理温家宝在同济大学建 筑城规学院钟厅向师生们作了一个即席演讲,其中讲 到:“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 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我 们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我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 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 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社会发展的规律 社会历史的主体
(第11课)
价值观
价值观的含义和作用
(第四单元) 价值观的判断标准
(第12课) 价值的实现
2021
6
2021
7
2021
8
2021
9
2021
10
一位小女孩趴在窗台上,看窗外的人 正埋葬她心爱的小狗,不禁泪流满面,悲 恸不已。她的外祖父见状,连忙引她到另 外一个窗口,让她欣赏他的玫瑰花园。果 然小女孩的心情顿时明朗。老人托起外孙 女的下巴说:“孩子,你开错了窗户。”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 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这些哲理与人们的生活与实践有什么关系?
2021
18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哲学的产生
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 一是认识世界;
一是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
(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2021 的实践活动
19
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 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2021
11
2021
12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第一框 生活处处有哲学
2021
13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这笔账本来是很清楚的。大家之所以感到糊涂, 是因为没有弄清出题者在两个地方搞了诡。第一, 五角四分加上四分的计算是荒唐的,因为买茶水 的四分钱已经包含在顾客买瓜所付的五角四分之 中了:第二,拿五角八分去对六角也是荒唐的, 因为六角钱早已不存在了。
小偷使锁日臻完善 ———谈矛盾推动事物发展
• 也许,有些读者朋友对矛盾存在着斗争性还能理解, 但对矛盾同时存在着同一性就有些迷惑了——— 既然矛盾双方是彼此对立的,为什么又说它们相互 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肯定呢?
• 的确,承认矛盾的存在不是一件易事,“是则是,否 则否,除此之外,都是鬼话”的思维方式因其符合传 统逻辑而顽固地纠缠着我们的头脑。但是,如果我 们比较一下生活中彼此相反且具有内在联系的两 类现象,那么就会发现,矛盾双方的的确确是相互依 存、相互吸引、相互肯定的。我国古代的哲学家 们曾把这种倾向概括为“相反而相成”。
二分钱哪儿去了? 谈静止性思考习惯造成的认识误区
• 某老汉卖瓜标价买一个二角、买三个五角。有 三位顾客结伴而来,各买了ー个,每人付给老 汉二角。顾客走后,老汉猛然想起,他们三人 是一起来的按照他的规定,他们买去的三个瓜 总共收五角钱オ对。于是,便让小孙子拿一角 钱去追还。小孙子耐不住干渴,中途花四分钱 买了两杯茶水,等赶上顾客时只剩六分钱了。 小孙子向顾客讲明了原委,三位顾客哈哈大笑, 每人各自收下了二分。有个小伙子知道这件事 后编了一道智力试题,让同院的孩子们回答: 老汉起初收每位顾客二角钱,总共六角。但是, 每位顾客后来又被退回了ニ分,实际上只花了 一角八分。这样,三位顾客买瓜共花了五角四 分小孙子喝茶水花了四分,二者之和为五角八 角。这和原来的六角是对不上账的。所差的二 分钱啷儿去了?在谁的手里?
替猫说话” ———谈认识的角度
• 听了朋友的讲述,我不由陷入沉思。倘若站在小鸟 的立场上看问题,答案诚如老师所说;但如果站在猫 的立场上看问题,小明的答法颇有道理。我知道这 孩子是非常喜欢猫的。
• 寓言只是寓言。假如我们不了解寓言作者的真实 意图,那就很难断定上述两种答案哪一种更为合理。 显然,猫吃小鸟既可以譬喻成坏人作恶,也可以譬喻 成人们为了某种目的(如获取生存资料)而采取的正 当行动。
二分钱哪儿去了? 谈静止性思考习惯造成的认识误区
• 孩子们听完题目后想了好久,始终弄不清二分钱 在谁的手里。大家只好去问老师。老师略加思索 笑着说:二分钱并不存在这是一道诡辩题。不错, 最初老汉是收了六角钱,可是,当老汉拿出一角 钱让小孩子追还顾客时,六角钱就不再存在了。 小孙子退给每位顾客二分钱,顾客共花了五角四 分。这些钱中的五角,在老汉手里;余下的四分, 小孙子买了茶水。
• “作料。”厨师一本正经地回答。
• “这么说,您很会用作料了?”
• “作料我们也有分工。有管姜的,有管蒜的,有管花 椒的,有管大料的。我只管葱。”
• “您就管葱?”财主惊讶地叫道。
• “葱也不全管,我们还有分工。有管剥的,有管洗的, 有管切的。我只负责从剥葱到洗葱的传递。”
只管传葱的御厨 ———谈适度
• 这是一个笑话。它告诉我们,分工如果过细以至超 过应有的限度也会引起麻烦。举一反三,做任何事 情都要适度。
• “度”是哲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质和量的统 一,是事物的质所能容纳的量的活动范围。在该范 围以内,事物的变化不会引起质变,一旦超出这一范 围,事物就会走向自身的反面。
• 唯物辩证法坚持适度的原则。所谓适度,就是要 “恰到好处”,既不偏左,也不偏右。孔夫子主张 “过犹不及”、“允执其中”,这颇有道理。“过” 同“不及”一样,都会把事情办糟。名厨师炒菜的 时候,很注意“火候”:“火候”不够,菜生;“火候” 过了,菜老。
• 在马克思看来,锁的制造日臻完善,钞票的印刷日臻 精美,固然取决于生产者的努力,但引起这一努力的 根源却应该到事物的反面去寻找。正是由于贼们 变着法的偷盗,所以才有了人们变着法的防盗;正是 由于骗子手们变着法的伪造,所以才有了人们变着 法的防伪。
• 这种“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现象揭示着辩证法 的一个重要道理,即事物的矛盾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矛盾是由彼此对立的双方构成的。矛盾双方的相 互分离、相互排斥、相互否定,谓之矛盾的斗争性; 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肯定,谓之 矛盾的同一性。
完整优秀的教学课件PPT模板-2021年
程前 陈蕾 李思勉 贡悦
生活中的• 朋友告诉我,他那上小学的宝贝儿子小明前些日子 挨了老师一顿批评。期末考试时,语文试卷给出了 一篇寓言:“小鸟病了,猫化装成医生想去吃小鸟, 小鸟发现了猫露在口罩边的胡子,识破了猫的伪装 而不肯上当,猫只得扫兴而归。”试卷要求学生写 出这篇寓言的主题思想。小明写道:“要想达到目 的,就应该努力把事情做得更仔细。”老师阅后十 分生气,对小明说道:“这篇寓言的主题思想是不要 被敌人的花言巧语所欺骗,要善于识破敌人的伪装。 你答得毫不切题,只能得零分。”小明不服气,分辩 道:“您喜欢小鸟,当然替小鸟说话,可我喜欢猫 呀。”老师听后极为恼怒:“你怎么是非不分,替坏 蛋出谋划策?”小明说道:“凭什么说猫是环蛋?就 因为它要吃小鸟吗?猫为了生存要寻找食物,这是它 的天性。您不是也告诉过我们,原始人为了活下去, 也要想尽办法捕捉小鸟和其它小动物,原始人也是 坏蛋吗?”
只管传葱的御厨 ———谈适度
• 有个财主,一天请到了一位给皇帝做饭的厨师。他 很高兴,以为在明天为自己祝寿的筵席上可以使客 人们尝到美味佳肴。
• “请您来造厨,我们可真是口福不浅哪!”财主恭维 道。
• “当然愿意效力。不过在皇宫里,我们厨子之间是 有分工的,我也只能完成我所负责的那道工序。”
• “那您负责哪道工序?”财主赶忙问道。
• 不过,这件有趣的事情毕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启示, 那就是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总和认识的角度有关。 角度不同,认识不同。或者,对同一事物作出不同的 解释;或者,对不同事物作出相同的解释。
小偷使锁日臻完善 ———谈矛盾推动事物发展
“假如没有小偷,锁会达到今天这样的完善吗?假如没 有假钞票,钞票的制造会有这样精美吗?”这话,出自 马克思之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