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病(课堂PPT)
地方病课件

地方病课件一、引言地方病是指在一定地区内相对稳定并经常发生的疾病。
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地方病在全球各地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地方病种类繁多,对人民群众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地方病,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本课件将对我国常见的地方病进行介绍,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二、地方病的种类及特点1.地方性甲状腺肿:又称大脖子病,主要发生在我国内陆山区和沿海地区。
由于土壤、饮水和食物中缺乏碘元素,导致人体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引起甲状腺肿大。
该病多见于成年人,女性多于男性。
2.地方性氟中毒:主要发生在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山西、内蒙古等地。
由于饮水和食物中氟元素含量过高,长期摄入可导致氟中毒,表现为牙齿、骨骼损害,严重时可影响生长发育和神经系统功能。
3.地方性砷中毒:主要发生在我国南方地区,如湖南、江西等地。
由于饮水和食物中砷元素含量过高,长期摄入可导致砷中毒,表现为皮肤损害、神经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病变等。
4.克山病:主要发生在我国东北地区,尤其是黑龙江省。
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病毒感染、遗传因素、营养不良等有关。
该病表现为心脏增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症状。
5.癌症村: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出现了癌症高发现象,被称为“癌症村”。
原因可能与环境污染、生活习惯、遗传因素等有关。
癌症村多发生在农村地区,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三、地方病的防治措施1.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地方病的防治力度,制定相关政策,保障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例如,实施碘盐政策,推广无砷饮水工程,加强环境保护等。
2.健康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普及地方病防治知识。
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开展义诊活动等方式,让群众了解地方病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3.预防措施:针对不同地方病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例如,加强碘盐监管,确保碘盐质量;改善饮水条件,降低氟、砷含量;加强营养摄入,提高身体抵抗力等。
预防医学地方病ppt课件

2019
-
20
2.临床分型 ①弥漫型:甲状腺均匀增大,摸不到结 节。 ②结节型:在甲状腺上可摸到一个或几 个结节。 ③混合型:在弥漫肿大的甲状腺上,可 摸到一个或几个结节。
2019
-
21
3.分度标准 0度:甲状腺摸不着,看不见。 l度:颈部端正时,甲状腺摸得着看不见。此 外,甲状腺虽不大但能摸到结节者,也应 判为l度。 2度:颈部端正时,甲状腺摸得着、看得见。
2019
-
22
地方性甲状腺肿(弥漫型)1度
2019 -
地方性甲状腺肿(弥漫型)2度
23
地方性甲状腺肿(弥漫型)
2019 -
地方性甲状腺肿(弥漫型)
24
地方性甲状腺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节型)
2019 -
地方性甲状腺肿(结节型)
25
地方性甲状腺肿(结节型)
2019 26
地方性克汀病(endemic cretinism) 是在碘缺乏地区出现的一种比较严重的碘缺 乏病的表现形式。患者生后即有不同程度的智力 低下,体格矮小,听力障碍,神经运动障碍和甲
2019
-
3
地方性砷中毒的临床表现
1、末梢神经炎 2、四肢肌肉疼痛 3、毛发干枯,易断、脱落 4、皮肤损害:皮肤色素异常、皮肤角化、 皲裂、皮肤癌 5、毛细血管毒物:乌脚病
2019
-
4
2019
-
5
2019
-
6
2019
-
7
二、地方病的特点
1.地方性,即地域的特异性。 2.当地居住的人群均可患病,患病率一般随年龄而 升高。 3.非病区迁入的健康人与病区居民同样生活一定时 间后也会发病。 4.迁出病区的病人,病情可逐渐减轻或自愈。 5.病区易感动物也可发生和人类相似的地方病。 6.病区根除致病因子后可转变为非病区。
地方病课件(2024)

全、心脏扩大、心律失常以及脑、肺和肾等脏器的栓塞。
02
克山病的危害
严重危害患者的心脏功能,甚至导致死亡。
2024/1/28
03
克山病的防治
改善营养状况是防治克山病的主要措施,包括改善膳食结构、增加蛋白
质和维生素的摄入等;同时,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治疗患
者也是非常重要的。
10
大骨节病
大骨节病的定义
19
05
社会影响与心理干预策略
2024/1/28
20
社会经济影响分析
2024/1/28
生产力损失
01
地方病导致大量人口丧失劳动能力,减少社会生产力,影响经
济发展。
医疗资源负担
02
地方病患者的治疗与康复需要占用大量医疗资源,加剧医疗系
统负担。
社会稳定
03
地方病可能引发社会恐慌和不安,影响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
21
心理干预措施制定
2024/1/28
心理咨询与支持
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他们缓解焦虑、恐惧 等负面情绪。
心理教育与培训
开展心理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素质和应对 能力。
心理危机干预
针对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制定应急预案和干预措施,及时提供 心理援助。
22
提高公众认知度和参与度
由于环境缺碘导致人体摄入碘不足所引起的 一系列疾病的总称。
碘缺乏病的危害
影响胎儿和婴幼儿的脑发育,造成不同程度 的智力损害;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 克汀病。
碘缺乏病的防治
补碘是防治碘缺乏病的最有效方法,包括食 盐加碘、口服碘油丸、注射碘化油等。
2024/1/28
流行病学--地方病 ppt课件

皮肤角化
ppt课件
色素沉着
花肚皮-腹部色素沉着与脱失
ppt课件
背部色素沉着
皮肤癌
ppt课件
主要流行特征
地区分布
全球许多国家有地砷病的流行
如智利、阿根廷、墨西哥、美国、加拿大、孟加拉国、印度、中国、 泰国等国家。我国新疆、山西、内蒙、宁夏、吉林、青海、甘肃、 安徽、江苏、湖北、云南、四川、贵州、陕西和台湾15个省(自治 区、直辖市)有地砷病病区或高砷区的存在
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检出)率、缺损型氟斑牙检出 率和氟斑牙指数等指标;
成人临床氟骨症与X线氟骨症患病(检出)率; 人群尿氟水平 环境含氟量。
防治措施落实进度及防治措施的使用管理情况
ppt课件
预防
饮水型 改换水源:低氟深层地下水;低氟地面水; 天然降水 饮水除氟:无低氟水源病区 铝盐混凝沉淀法、活性氧化铝吸附过滤法 羟基磷灰石及骨炭过滤法、电渗析法等
病名 碘缺乏病 地方性氟中毒
饮水型 燃煤型 克山病 大骨节病
流行县数
受威胁人口数 (百万)
现患病例数(千)
1,807
727.9(病区县 7998.62(地方性甲状腺肿)
人口数)
187.52(地方性克汀病)
1,066
199
323 321
75.68
32.94
55.38 36.13
27521.70(氟斑牙) 1310.90(氟骨症) 18430.60(氟斑牙) 1419.30(氟骨症)
云南等省区
ppt课件
时间分布
氟斑牙白垩样改变
该病的发生与季节年份无明显相关
人群分布
氟斑牙 无明显的性别、种族差异 婴幼儿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白垩样改变
地方病课件

04
诊断与治疗原则
临床表现及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地方病通常具有地域性、季节性和人群性的特点,其临床表 现因病原体和感染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常见的症状包括 发热、头痛、乏力、皮疹、关节疼痛等。
诊断依据
地方病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 查结果。医生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旅行史和接触史, 结合当地流行病学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 判断。
应急处置措施演示及实践操作
应急处置流程介绍
讲解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流程和 注意事项,使学员了解应急处置的
整体框架。
个人防护装备使用演示
演示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佩戴和使 用方法,包括口罩、手套、防护服 等,确保学员掌握正确的防护技能
。
消毒与隔离措施实践
指导学员进行环境消毒和病例隔离 的实践操作,培养学员在实际工作 中运用消毒和隔离措施的能力。
并发症处理及预后评估
并发症处理
地方病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如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医生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 处理并发症,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改善预后。
预后评估
地方病的预后因病原体、感染部位和治疗方案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效果,进行 定期随访和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同时,加强地方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降 低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紧急医疗救治演练
组织学员进行紧急医疗救治演练, 提高学员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中的医疗救治能力。
总结回顾与考核评估
课程总结回顾
对本次培训课程进行总结回顾, 强调现场调查和应急处置能力在
地方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性。
学员考核评估
通过问卷调查、实践操作考核等 方式对学员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 ,了解学员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
预防医学课件7地方病

人群聚集性
地方病往往在特定人群中 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 生活习惯、环境暴露等因 素有关。
长期稳定性
地方病在特定地区长期存 在,并持续影响当地居民 的健康。
地方病的流行因素
地理环境
地方病的流行与地理环境密切 相关,如气候、地形、土壤、
水源等。
遗传因素
某些地方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 有关,如地中海贫血、镰状细 胞贫血等。
防治工作的展望
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地方病的认知将更加深 入,为防治工作提供更多科学依据。
社区参与和健康教育
加强社区参与和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治意识 和自我保护能力。
ABCD
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
政府和社会将更加重视地方病的防治工作,提供 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研究防治策略和方法, 分享防治经验。
地方病往往局限于某些特定地区,防治工作需要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 采取不同的策略,增加了防治的难度。
缺乏科学认知
部分地方病的成因和传播途径仍不明确,导致防治工作缺乏科学依据。
资源分配问题
防治工作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而资源的分配往往不均,影响 了防治效果。
社会认知不足
由于地方病多发生在偏远地区,人们对这些疾病的认知不足,防治意 识薄弱。
详细描述
地方性砷中毒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地方病,主要影响皮肤、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等。预 防地方性砷中毒的主要措施是加强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同时避免使用高砷水源和食物。
布鲁氏菌病
总结词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传 染病,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或食用感 染动物制品而传播。
VS
详细描述
《预防医学》第8章地方病 PPT课件

医学
15
19:46
(三) 我国地方病的流行状况及防治策略
1、我国地方病的流行状况 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不同程度的存 在地方病的流行,主要有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 地方性砷中毒、大骨节病及克山病等,重病区主要 集中在西部偏远、贫困地区 。 2、地方病的防治策略 ⑴改革地方病管理体制,健全专业队伍
医学 20
19:46
四、临床表现
(一)地方性甲状腺肿 患者一般表现除颈下部肿大外,无其他明 显症状。一般增长缓慢,中晚期严重肿大者, 可压迫气管、食管及周围神经,出现呼吸、吞 咽困难及声音嘶哑等症状。体检早期甲状腺轻 度肿大,可随吞咽活动,质软、常伴有大小不 等的结节,晚期质地变硬。如甲状腺肿发生囊 性变或囊内出血可在短期内迅速增大。
19:46
第八章 地方病预防与控制
医学
1
19:46
☉定义
是指局限于某些特定地区发生或流行的 疾病,或是在某些地区相对稳定无需外 地输入传染源就经常发生的疾病 地方病在我国病种多,覆盖面广,受 威胁的人口数量大
医学 2
19:46
特 点
1
即地域的特异性。由于不同地区不同的 地方性 致病因素决定了地方病的种类。病区才 有发病,非病区不发病 当地居住的人均可患病,且患病率及严重程 度一般随年龄增大而递增。因为年龄越大, 在病区接触的时间越长,接触致病因子越多
19:46
二、病因、发病机制
地质因素 水质因素 膳食因素 致甲肿物质
1、碘摄入量减少 2、抑制甲状腺对碘的摄取能力 甲状腺素激素合成减少 甲状腺肿大 克汀病
医学 19
高碘
19:46
三、碘缺乏病的流行特征 (一)地区分布
世界性分布,我国除上海外其他省、市、 自治区、都有该病流行,一般流行规律是:山 区>丘陵>平原>沿海,农村高于城市。 (二)人群分布 发生在任何年龄,地甲肿多发生在儿童、 青少年及育龄妇女,女性的最高患病率多在 12~18岁,男性在9~15岁。一般女性患病率明 显高于男性,而地克病的男女患病率无显著差 别,多发生在地甲肿严重流行地区,有家族多 发倾向。
预防医学-地方病课件

地方病可能引发社会不 公和歧视,影响当地居 民的社会地位和尊严。
04
地方病可能增加当地政 府的财政负担,影响公 共卫生资源的分配和利 用。
公共卫生意义
01
02
03
04
地方病的预防和控制对于保障 当地居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具
有重要意义。
地方病的预防和控制有助于提 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
感。
地方病的预防和控制有助于促 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遗传因素
某些地方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如地中海贫血、镰状细 胞贫血等。这些疾病在特定地区的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与遗 传基因的变异有关。
04
CHAPTER
地方病的预防与控制策略
预防策略
建立地方病监测系统
通过建立和完善地方病监测系 统,及时发现和掌握地方病的 发病情况,为预防和控制提供
科学依据。
健康教育
。
地方病的预防和控制有助于提 升公共卫生系统的整体效能和
服务水平。
THANKS
谢谢
限制病区人口流动
对地方病流行地区实行限制人口流动措施, 减少病原体传播范围。
强化治疗和康复
加强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工作,提高治愈率, 降低致残率。
开展科学研究
加强地方病防治的科学研究,探索有效的预 防和控制措施。
05
CHAPTER
地方病的诊疗与治疗
诊疗方法
01
02
03
临床诊断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流 行病学资料和实验室检查 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确定 疾病类型和病因。
按疾病类型分类
根据地方病的疾病类型,可分为营养缺乏性地方病、 中毒性地方病和传染性地方病。营养缺乏性地方病是 由于环境中某些营养素缺乏,导致特定人群中出现的 疾病,如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等;中毒性地方病是 由于环境中某些有毒物质过量,导致特定人群中出现 的疾病,如痛痛病等;传染性地方病是由于某些病原 体在特定地区传播,导致特定人群中出现的疾病,如 炭疽、鼠疫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碘缺乏疾病
• 碘缺乏疾病(iodine deficienecy disorders,IDD)是指 机体在不同的发育时期,由于碘的摄取不足而导致的一 组疾病。危害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甲肿)、地方性 克汀病(地克病)、以智力低下为主要特点亚克汀病、 胎儿流产、早产、死胎、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机能低下、 先天性聋哑等等。地甲肿是IDD最明显的表现形式,而 克汀病是IDD最严重的表现形式。在缺碘地区,由于个 体缺碘程度不同,临床表现呈现一个由轻到重的谱带, 而且根据缺碘发生在不同时期,其相应的临床表现也不 同。智力损害是碘缺乏病的隐匿性危害,在我国北方 IDD地区曾流传“一代傻、二代甲、三代四代断根芽” 的民谣,在我国被列为重点地方病之一。
• 1、地方性甲状腺肿 • 主要临床表现为甲状腺肿大,颈部增粗,
多无其他明显症状。当腺体肿大压迫到 周围器官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 声音嘶哑、颜面浮肿的症状。按腺体肿 大的性质可分为三型,见表1。按肿大的 程度,国际统一分度法可分为三度
14
临床表现
• 地方性甲状腺肿临床分型 ①弥漫型:甲状腺均匀增大,摸不到结节。 ②结节型:在甲状腺上可摸到一个或几个结节。 ③混合型:在弥漫肿大的甲状腺上,可摸到一个或几个结节。
6
地方病的防治策略
• ⑴改革地方病管理体制,健全专业队伍 • ⑵建立地方病监测系统,加强地方病的监测工作 • ⑶加强第一级预防(加强病因预防,)补充缺乏元素,
限制摄入过多的元素,对自然疫源性地方病的控制应 通过消、杀、灭等工作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并通过预防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 ⑷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群防群治 • ⑸建立健全地方病防制法制体系
病率往往高于当地居民水平,属于高危人群。 • 4.迁出病区的病人病情会逐渐减轻或自愈。 • 5.病区的某些易感动物也会发生和人类相似的地
方病。 • 6.病区控制或根除致病因子后可转变为非病区。
5
我国地方病的流行状况
• 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不同程 度的存在地方病的流行,主要有碘缺乏 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大 骨节病及克山病等,重病区主要集中在 西部偏远、贫困地区 。
地方性甲状腺肿(结节型)18
地方性甲状腺肿(结节型)
19
临床表现
8
地区分布
• 世界性分布,我国除上海外其他省、市、 自治区、都有该病流行,一般流行规律 是:山区>丘陵>平原>沿海,农村高 于城市。
9
时间分布
• 解放初期全国地甲肿患者人数可达两千万人, 1959~1977年,28个省、市、区的2600余 万人口中,地甲肿患病率为8.3%;经过在病 区实行以食盐加碘、投服碘油等综合防治措施, 到1988年,尚有地甲肿765万,患病率约为 2%,除新疆、西藏等西部省份外,其他省市 区已得到控制。全民食盐加碘后,到2005 年, 8~10岁儿童甲状腺触诊肿大率为5.0%,达到 了国家标准。但仍有5个省份甲肿率在10%以 上,12个省份在5%~10%之间。
砷中毒等。 • 2.自然疫源性地方病:也称生物源性地方病。病原体是微
生物和寄生虫,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 3.病因未明的地方病:如大骨节病、克山病的致病因素至
今尚未有确切的定论。
4
地方病的特征
• 1.地方性特征 即地域的特异性。 • 2.当地居住人群患病率高。 • 3.迁入病区的健康人群同样有可能发病,而且患
分度标准 0度:甲状腺摸不着,看不见。 l度:颈部端正时,甲状腺摸得着看不见。此外,甲状腺虽不大但能
摸到结节者,也应判为l度。 2度:颈部端正时,甲状腺摸得着、看得见。
15
地方性甲状腺肿(弥漫型)1度 地方性甲状腺肿(弥漫型)16 2度
地方性甲状腺肿(弥漫型)
地方性甲状腺肿(弥漫型) 17
地方性甲状腺肿(结节型)
• 2、膳食因素 机体中的碘主要从食物中 获得。
• 3、饮水因素 机体中的碘有10%~20% 来自于饮用水,IDD的发生与饮用水中 碘的含量呈负相关。
12
发病机制
地质因素 水质因素 膳食因素 致甲肿物质
1、碘摄入量减少 2、抑制甲状腺对碘的摄取能力
肿大 克汀病
13
临床表现
地方病的预防与控制
地病慢病科 刘丽梅
2013年4月8日
1
一、地方病概述
• 地方病(endemic diseases)也称为地方性疾病。从 广义上来说,地方病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具有地方性 发病特点的疾病,包括一些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等。从 狭义上来讲,地方病是指其发生与流行同病区中的某 种或某些地球化学、生物因素密切相关的地方病。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地方病学卷》将地方病定义为在 某些特定地区相对稳定并经常发生的疾病。地方病不 需从其他地区输入。长期居住在病区的人群均有可能 发病。其发病与否取决于个体暴露时间、暴露程度以 及对相应病因的易感性。
3
地方病的分类
• 1.地球化学性地方病:在地球漫长的演变过程中,逐渐形 成了地壳表面化学元素的分布不均匀。如果环境中某些化 学元素的过多、过少或比例失调,影响到人体的总摄入量, 致使当地人群中出现的特异性疾病,称为地球化学性地方 病。
• 这种类型的地方病主要有两种: • ①元素缺乏性疾病:如碘缺乏病或称碘缺乏障碍。 • ②元素中毒性(过剩性)疾病:如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
10
人群分布
• 发生在任何年龄,地甲肿多发生在儿童、 青少年及育龄妇女,女性的最高患病率 多在12~18岁,男性在9~15岁。一般 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而地克病的 男女患病率无显著差别,多发生在地甲 肿严重流行地区,有家族多发倾向。
11
发病原因
• 1、环境缺碘导致碘的摄入不足,是IDD 发生的最主要的原因。
2
地方病的判断依据
• (1) 该地区的各类居民,任何民族其发病率均高。 • (2) 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相似的人群中,该病的发病频
率均低,甚至不发病。 • (3) 迁入该地区的人经一段时间后,其发病率和当地
居民一致。 • (4) 人群迁出该地区后,发病率下降或患病症状减轻
或自愈。 • (5) 除人之外,当地的易感动物也可发生同样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