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物治疗学 第一章 绪论
《药物治疗学》练习册参考答案

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医学院分院《药物治疗学》课程练习册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药物(P1)2.药物治疗学(P1)3.合理用药(P2)二、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D 2.A三、多项选择题(请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1.ABCDE 2.ABCDE 3.ABC四、简答题1.临床药物治疗学和临床药理学的关系。
(P4)2.临床药物治疗学和内科学的关注点差异。
(P4)第二章药物治疗的一般原则一、名词解释1.药物过度治疗(P7)2.药物治疗的依从性(P9)3.药物治疗的经济性(P10)二、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A 2.B 3. D 4. D 5. D 6. B 7. A三、多项选择题(请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1.ABCD 2.ABCD 3.ABCD 4. AB 5. BCD 6.ABD 7. ABC 8. ABCD 9. BCD10. ABCD 11. ABCD四、简答题1.药物治疗产生安全性问题的原因。
(P8)2.影响药物治疗有效性的因素。
(P9)3.药物治疗不依从性的定义以及不依从性的主要原因有哪些?(P9-10)4.药物治疗方案制定的一般原则。
(P12)第三章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一、名词解释1.治疗窗(P20)2.处方(P26)3.TDM(P24)二、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A 2.B 3. A 4. A 5. D 6. C 7. B 8. B 9. D 10. D 三、多项选择题(请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1.ABCD 2.ABCDE 3.ABD 4. ABCDE 5. ABCDE 6.ABCDE 7. BDE 8. ABCDE9. ABCDE四、简答题1.简述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
(P14-16)2.试述药物处方的书写规则和注意事项。
(P27-28)3.什么情况下适用TDM?(P24)4. 患者不依从性的主要类型和常见原因(P28)5. 向患者提供用药指导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P29)第四章药物不良反应一、名词解释1.药物不良反应(P32)2.药物不良事件(P32)3.非预期不良反应(P33)4.药源性疾病(P32)5.药物警戒(P40)二、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A 2.C 3. A 4. D 5. C 6. B 7. D 8. B 9. B三、多项选择题(请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1.CD 2.AB 3.ABCDE 4. ABC 5. ABCDE 6.ABCDE 7. ABCDE四、简答题1.简述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
《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第一章绪论

6)耐受性和耐药性
耐受性:连续用药后人体对药物反应性降低, 必须加大剂量方可达到原有的效应。 耐药性(抗药性):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 物的敏感性降低的现象。
7)药物依赖性 长期连续应用某些药物后,停药后发生心理或生理不 适,甚至出现严重的戒断症状,导致强迫性觅药行 为。
✎生理依赖性/躯体依赖性 成瘾性 ✎心理依赖性/精神依赖性 麻醉药品 《麻醉药品管理办法》
二、药物作用的方式
1. 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 2. 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3.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4. 防治作用和不良反应
1. 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
(1) 局部作用:药物被吸收入血之前,在用 药部位出现的作用称为局部作用。 如:酒精皮肤消毒 (2)吸收作用: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 环分布到机体相应的组织器官而产生的作用 称为吸收作用。 如口服阿司匹林产生解热镇痛作用
2.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1) 直接作用又称原发作用:是指药物在所分布的 组织器官直接产生的作用。 (2)间接作用又称继发作用:是指由由药物的直接 作用通过机体的反射机制或生理性调节而引发的相 关作用。
3. 选择性(选择作用)
(1)概念:在一定剂量下药物对某些组织或器官作 用特别明显,而对其他组织或器官的作用不明显或 没有作用,此为药物的选择作用或选择性。 (2)意义:药物分类的基础,临床选择用药的依据, 大多数药物都有各自的选择作用。在临床选择用药 时,尽可能选用那些选择性高的药物。 (3)特点:药物的选择作用是相对的,随给药剂量 的增加,其作用范围逐渐扩大,选择性逐渐下降。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心血管系统药物 呼吸系统药物 消化系统药物 泌尿生殖系统药物 内分泌和代谢系统药物 抗微生物药物
(完整word版)药理学重点知识归纳吐血整理

(完整word版)药理学重点知识归纳吐血整理药理学第一章绪论药物: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第二章药效学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生物资源科学。
药物作用:是指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是动因。
药理效应: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
治疗效果:也称疗效,是指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病人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病的机体恢复正常。
对因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
对症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
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
1、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可以预知但是难以避免。
2、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机体发生的危害性反应,比较严重,可以预知避免。
3、后遗效应:停药后机体血药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量残存的药理效应。
4、停药反应: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现象,双称反跳反应。
5、变态反应:机体接受药物刺激后发生的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又称过敏反应。
6、特异性反应:以效应强度为纵坐标,药物剂量或药物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可得量-效曲线。
最小有效量:最低有效浓度,即刚能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
最大效应:随着剂量或浓度的增加,效应也增加,当效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若继续增加药物浓度或剂量而效应不再继续增强,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称为最大效应,也称效能。
效价强度:能引起等效反应(一般采用50%的效应量)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质反应:药理效应不是随着药物剂量或浓度的增减呈连续性量的变化,而表现为反应性质的变化。
治疗指数:LD50/ED50,治疗指数大的比小的药物安全。
受体:一类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蛋白质,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息放大系统,出发后续的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
药理学章节重点知识归纳

药理学章节重点知识归纳第一章绪论1.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机制的学科。
2.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3.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
包括药物在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及血药浓度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
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1、不良反应:(1)副作用:药物在治疗量时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称为副作用。
(2)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时,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引起的危害性反应称为毒性反应。
(3)变态反应:药物作为抗原或半抗原,经接触致敏后所引发的病理性免疫反应称为变态反应,又称过敏反应。
常见于过敏体质患者。
如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4)停药反应:长期应用某些药物,突然停药使原有疾病症状重新出现或加剧的现象称停药反应,或称反跳现象。
(5)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留的药理效应称后遗效应。
后遗效应长短不一。
短的如服用催眠药后,次晨出现的乏力、困倦现象;长的如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出现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症状。
(6)续发反应:续发反应是药物的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又称治疗矛盾。
如广谱抗生素。
(7)依赖性:长期应用某些药物后,患者对药物产生主观和客观上连续用药的现象,称为依赖性。
如镇静催眠药和镇痛药。
(8)特异质反应:少数特异体质患者对某些药物产生的反应与常人不同,这种现象称为特异质反应。
如蚕豆病。
2、效能:药物所能产生的最大效应称为该药物的效能。
效能反映了药物内在活性的大小,效能大活性大。
3、效价强度:指能引起等效反应所需要的药物剂量,简称效价。
药物剂量越小,药价的效价越大。
4、评价药物的安全性:治疗指数(TI)可用来评价药物的安全性,是药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与半数有效量(ED50)的比值。
这仅用于治疗效应和致死效应的量效曲线平行的药物。
治疗指数越大,药物安全性越高。
两条曲线不平行:LD1/ED99或LD5和ED95之间的距离来评估药物的安全性。
第一章; 绪论 药剂学的概念及重要性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简称《中国药典》 1953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国药典》。目前正在实 施的是2005年版。分一,二部,一部专门收载中 药,二部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物制品及其 制剂。
3 国外药典 世界上有40个国家编制了药典,另外还有3种区 域药典和WHO装置编制的《国际药典》。如美 国药典简称UP,英国药典简称BP,日本药局方 简称JP,国际药典简称Ph.Int。
界面化学等。 2﹑新剂型及新制剂的开发研究
2.1 常规药物剂型及制剂 2.2 药物传递系统 • 药物传递系统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晶,在临 床治疗中正在发挥重要作用。缓释及控释系统、 靶向给药系统是发展的主流。 2.2.1 缓释和控制系统
实用文档
2.2.2 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 靶向给药系统(TDDS)是本世纪后期医药
实用文档
3 按给药途径分类: • 经胃肠道给药剂型:溶液剂,乳剂,混悬剂,散
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等。 • 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注射给药: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皮内 注射,穴位注射等。 呼吸道给药:喷雾剂,气雾剂,粉雾剂 皮肤给药:洗剂,搽剂,软膏剂,贴剂等。 粘膜给药:滴眼剂,滴鼻剂,含漱剂,眼用软膏, 舌下片剂等。 腔道给药:如软膏剂,栓剂,气雾剂等,用于直 肠,尿道,耳道,鼻腔等。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药剂学的概念及重要性
一﹑药剂学概念 药物剂型(dosage form): 适合于临床应用的最佳给药形式。 制剂的含义:1.以剂型制成的具体药品;2.制剂的研制过程。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剂型的科学,包括: ➢ 基本理论(缓控释、透皮理论等) ➢ 生产技术(处方设计、制备工艺等) ➢ 质量控制(“制备”与“检测”的关系) ➢ 合理使用(剂型和制剂的选择等) 因此,药剂学知识贯穿整个药品研发、生产、销售、监控、使用等 领域→药学的主干课程
绪论第一节药物分析在药学领域中的地位和任务

红外光谱法(IR)
IR可用于药物的定性鉴别和结构解析,通过比较药物的红外光谱图与标准品或文献数据,可以确 定药物的化学结构。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
AAS主要用于药物中金属元素的定量分析,如钙、镁、铁等,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等优点。
鉴别试验
通过化学反应、光谱分析等手段, 对制剂中的成分进行定性鉴别, 确保其真实性。
杂质检查
采用色谱法、光谱法等方法,对 制剂中的杂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 析,控制其质量。
性状检查
观察制剂的外观、颜色、气味等 性状,判断其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含量测定
运用滴定法、比色法、色谱法等 手段,准确测定制剂中有效成分 的含量,保证其符合质量标准。
药物分析在制剂生产过程中,通过对制剂的性状、鉴别、含量测定等 方面的研究,确保制剂的质量稳定可控,保障用药安全有效。
药品贮藏过程中的质量监控
药物分析通过对药品在贮藏过程中的稳定性、降解产物等方面 的研究,为药品的贮藏条件和使用期限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03 药物分析任务与方法
原料药物质量控制任务及方法
药物分析目的
确保药物质量,保障用药安全,促进 药物研发与创新,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药物分析历史与发展
药物分析历史
自古以来,人们就有对药物进行鉴别和质量控制的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药物分析方法不断改 进和完善,从传统的感官鉴别、物理和化学方法,逐渐发展到现代仪器分析和生物分析方法。
药物分析发展
近年来,药物分析领域发展迅速,新方法、新技术不断涌现。例如,色谱法、光谱法、质谱法、生物 芯片技术等在药物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药物分析的自 动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药物分析第一章绪论练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药物分析绪论练习题一、填空题1.“精密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取用量为“约”若干时,系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
2药物分析主要是采用或等方法与技术,研究化学结构已知的合成药物与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组成、理化性质、真伪鉴别、纯度检查以及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等。
所以,药物分析是一门的方法性学科。
3.判断一个药物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必须全面考虑______、______、______三者的检验结果。
4.药物分析的基本任务是检验药品质量,保障人民用药_____、_____、____的重要方面。
5. 药物分析的任务是(药品质量常规检查)、(治疗药物监测)、(新药质量研究)。
1、千分之一百分之一±10%2、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研究与发展药品质量控制3、鉴别,检查,含量测定4、安全,合理,有效二最佳选择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关于中国药典,最恰当的说法是( D )。
A.关于药物分析的书B.收载我国生产的所有药物的书C.关于药物的词典D.国家监督管理药品质量的法定技术标准E.关于中草药与中成药的技术规范2.美国药典的英文缩写是( C )。
A.BP B.JP C.USPD.ChPE.以上都不是3.中国药典中既对药品具有鉴别意义,又能反映药品的纯杂程度的项目是( B )。
A.外观B.物理常数C.鉴别D.检查E.含量测定4.中国药典规定取某药2.0g,系指称取的质量应为( C )。
A.1~3g B.1.5~2.5g C.1.95~2.05gD.1.995~2.005g E.1.9995~2.0005g5.中国药典规定,乙醇未指明浓度时,是指浓度为( C )。
A.100%(mL/mL) B.99.5%(mL/mL) C.95%(mL/mL)D.75%(mL/mL) E.50%(mL/mL)6.中国药典规定,“精密称定”时,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质量的( C )。
完整word版临床药理学教学大纲

临床药理学教学大纲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药物、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临床药理学、药效动力学、临床药代动力学的概念。
2.熟悉临床药理学的学科任务,了解临床药理学的发展概况及药理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内容】一、临床药理学的学科任务1.临床药理学( clinical pharmacology)是一门以基础药理学和临床医学为基础,主要以人体为研究对象,研究药物的治疗作用、不良反应、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变化规律等,包括临床药效学、临床药代学、新药的临床实验、临床疗效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及药物的相互作用等内容。
2.药物(drug)是用以防治及诊断疾病的物质,在理论上指凡能影响机体器官生理功能及(或)细胞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都属于药物的范畴。
3.药效动力学 ( 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 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作用规律及作用机制。
4.药代动力学( 药代学, pharmacokinetics)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及作用规律。
5.临床药理学的学科任务(1)新药的临床研究与评价;(2)上市药物的再评价;(3)药物不良反应监察;(4)教学与培训;(5)临床药理服务;(6)技术与咨询服务二、临床药理学的发展概况及药理学的学习方法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目的要求】1.掌握药物效应的量效关系和构效关系、时效关系与时效曲线。
2.熟悉药物的效应和作用、受体学说及其临床意义。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一、药物的效应和作用药物效应是在机体原有生理、生化基础上产生的,有多种多样的表现,但其基本上有两种结果,不是增强,就是减弱原有的功能。
机体增强,称为兴奋(excitation),机体减弱,称为抑制(inhibition)二、药物效应的量效关系和构效关系1、量反应的量效曲线( graded dose-response curve )呈对称的 S型曲线。
2、质反应的量效曲线( quantal dose-respone curv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药错误与不足
---
公司临床药学服务
➢ 市场部经理 ➢ 产品经理 ➢ 医学部经理 ➢ CRO中CA
---
一、临床药物治疗学的历史沿革
➢ 药物治疗仍是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手段:
效果确切:抗生素挽救了上亿人的生命 历史悠久:传统医药(中医中药) 过程简便:患者接受 种类齐全:成千上万
停止不适当药物,取代之以新药物治疗方案 提高或减少剂量 增加新药物 中止所有药物治疗手段,采用其它医疗手段
---
总结
➢ 药师的每一工作环节都与合理用药有关 ➢ 促进合理用药是每位药师的职责
---
(二)、药物治疗的过程与作用
➢ 一般过程:
体外过程:
• 药物剂型;给药方式等
体内过程:
1. 药动学阶段:药量 2. 药效学阶段:受体 3. 治疗学阶段:病生
---
(三)、临床药物治疗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 与药理学的关系:更加侧重临床 ➢ 与药物学的关系:更加侧重疾病 ➢ 与临床医学的关系:更加侧重治疗
而医生更加侧重于诊断
---
二、内容与任务
➢ 合理用药 ➢ 实现途径:综合三方面的因素
药物
机体
疾病
➢ 目标: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使用药物
---
药物的选择及应用
---
➢ 基本原则
安全、有效、经济、方便 患者冒较小风险,获得最大效益和最小经济负担
---
合理用药生物医学标准
➢ WHO/MSH(美国卫生管理科学中心)
药物正确无误、用药指征适宜; 疗效、安全性、作用途径、价格对患者适宜; 用药对象适宜、无禁忌症; 调剂无误(包括信息提供):剂量、用法、疗程妥当; 病人能针对疾病的病因和病理生理 改变
副作用小,即使有不良反应亦容易纠正
➢ 注意药物的适应证及禁忌证(对自己负责)
---
三、药学服务
➢ 提供直接的、负责的、与药物治疗有关的 服务,目的是获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确 定结果
➢ 合理用药与医生、护士、药师、患者、药品质量、 管理、社会环境等多因素有关
---
2、合理用药影响因素
➢ 正确诊断 ➢ 患者机体状态、年龄、性别及良好的顺应性
心、 肝、肾、神经系统功能等病理生理基础 ➢ 用药史、过敏史、遗传因素(酶缺陷、酶异常)
个体化用药 ➢ 药物剂型、给药途径、方法,使药物在病变部
---
1.药动学阶段(pharmncokinehcs)
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到达病变部位
---
2.药效动力学阶段 (pharmacodynamics)
药物与受体或靶位结合,产生药理作用
---
3.治疗学阶段:药物发挥治疗作用的机制
➢ 单纯利用药物的理化性质 ➢ 作用于受体 ➢ 作用于酶活性 ➢ 影响生物活性物质或激素的合成及释放 ➢ 阻滞细胞DNA合成、复制、细胞分裂及发育 ➢ 影响生物膜的功能 ➢ 影响免疫系统 ➢ 替代补充
经主义经验验主义
19世纪
实实验验基基础础
20世纪
深深入入研研究究
---
(一)临床药物治疗学概念
➢ 应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与药学的基本理 论与知识,利用患者疾病的临床资料,研 究临床药物治疗实践中合理选用药物进行 治疗的策略,其目的是指导临床医学工作
者制定和实施合理的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
以获得最佳疗效和最低治疗风险。
➢ 药物供应:无资质供应商、假药、劣药、药品 短缺、同品牌品种过多、无序竞争、不正当推 销、误导消费者
➢ 药品管理:法规执行不力、宏观调控不足
---
3、合理用药中药师的作用
➢ 合理选药 合理用药
药师应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处方管理、用药评 估,提供药物信息、血药浓度监测、临床与医生护士 合作、直接为患者服务、咨询,及时发现问题,提供 解决策略
---
核心:合理用药
具体而言:依据临床治疗原则, 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
---
合理用药
1 合理用药基本原则 2 合理用药影响因素
3
WHO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建议
4
合理用药中药师的作用
---
1、合理用药基本原则
➢ 合理用药定义
合理用药要求患者接受的药物适合他们的 临床需求,药物剂量符合他们的个体需要, 疗程足够,药价对患者及其社区最为低廉。
---
但是,
➢ 现代的药物治疗已不再是仅凭临床经验的 对症下药,而是要有“根据”:
以药理学为基础,根据临床表现,将病因、病 理、病理生理与药物治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从而辩证地把“药”用得恰到好处,“以小搏 大”,使病人早日恢复健康
---
历史沿革
3个阶段:经验主义→实验基础→深入研究 1个趋势:循证医学与循证药学
3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
3
血液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 3 病的药物治疗
---
第一章 绪 论
-
---
药品:
➢ 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 目的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 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
课程目的
➢ 初步了解合理药物治疗的基本知识和重要原则 ➢ 初步掌握科学的思维和学习方法,能对罹患特定疾病的
特定病人,能根据复杂多变的病情,制定和实施合理的
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并承受最
低的治疗风险
能够直接参与临床治疗、具有药学专长 能够自行设计或完善具体的药物治疗方案。
➢ 为将来工作中开展临床药学服务或药学知识的综合应用
打下基础
---
医院临床药学服务
➢ 书上定义P4:负责的用药 ➢ 更直白的说法:与医生一同为患者提供更
临床药物治疗学
-
---
内容安排
绪论;药物治疗的临床用药原则;药物治疗的 临床药理学基础;药物治疗与合理用药
3
心血管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泌尿系统常见疾 病的药物治疗
3
恶性肿瘤的药物治疗
3
外科感染的治疗;皮肤病的药物治疗
3
药物经济学原理与方法;药物不良反应与相互 作用;新药的临床评价
3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
位发挥治疗作用,PK、PD满足治疗需求 ➢ 药物和机体间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
---
造成不合理用药主要原因
➢ 医生、药师:缺少药物相关知识和信息,缺少 定期教育、培训;患者太多,开处方、检查、 调剂压力太大;受药品推销影响,经济利益驱 动。
➢ 患者:接受不良医药广告宣传和错误信息,文 化程度、心理状态、家庭环境、经济条件等影 响其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