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科院自然地理学考研参考书

合集下载

中科院自然地理学考研(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参考书、历年真题、报录比、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分数线

中科院自然地理学考研(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参考书、历年真题、报录比、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分数线

是湖北省地球物理学会、湖北省天文学会、湖北省自然资源研究会挂靠单位。与二十多 个欧、美和亚洲地区国家的研究所或大学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
该研究所承担了国家大型科学工程、863、973、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国家其它部 委和地方的大量科研项目,已经获得 71 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包括国家奖 8 项),为 航空航天、重大科学工程、地学前沿领域和地方需求做出了重要贡献。研究所在解决地球科 学的大地测量问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高等数学或 668 生态学或 669 地理信息 选一门 系统④835 自然地理学 同上 同上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1 ④中任
数学一④810 理论力学或 826 地球物理 选一门
学或 970 大地测量学 同上 同上 同上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1
④中任 数学一④810 理论力学或 826 地球物理
选一门 学或 975 地震勘探原理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1 ④中任
数学一④970 大地测量学或 974 测量平 选一门
差基础 同上 同上 同上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1
④中任 数学一④856 电子线路或 970 大地测量
选一门 学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4 英语二③302 ④中任
例,由高到低确定复试名单,进行差额复试。生源充足的单位可适当扩大差额比例。具体差
额比例和初试、复试成绩所占权重由各培养单位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及生源状况在复试前确


(三)复试名单以及复试时间、地点、科目、方式等由各培养单位在复试前通过培养单
位网页等形式向考生公布。
(四)报考的培养单位在复试前对复试考生的有效身份证件、学历证书、学生证等报名

中科院各所自然地理考研真题

中科院各所自然地理考研真题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1号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专自然地理学6554 8814一、分析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

课二、分析植被对水循环影响的主要途径。

院三、根据蓄库不同,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主要可以分为几种主要类型?每种类型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业四、举例分析地方气候对地域分异的意义。

200092五、分析人类活动对地球表层环境的作用与影响。

2010年纬度对流层季风河流地下水矿化度地貌土壤质地生物群落生态平衡地域分异规律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土壤的一般形态自然区划的原则气候变化的原因水循环气候系统的五个组成部分(25)土壤圈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25)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所研究生试题自然地理学试题2003年一名词解释大气环流洪积扇土壤结构沙漠化植物群落定振波俯冲型板块干洁空气雪线潜水二简答1 简述地球的圈层构造。

2 图示大气的垂直分层。

3 简述地貌的成因。

4 简述主要的成土过程。

5 简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三论述1 试述影响流域水量平衡的因素及水量平衡方程?2 论述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未来气候可能的变化?2004年一名词解释承压水雅丹林德曼效率准平原3S ENSO 生物圈种群土地流量干燥度泥石流非地带性牛轭湖二简答题1、简述气候变化的原因2、简述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简述自然区划的原则4、简述大气中水汽凝结的基本条件5、简述风蚀作用的过程6、影响土壤发育的因素三综述题1、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调节作用2、论述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在水土开发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调控对策中科院地理所自然地理2004年名词:1.生物圈2.气候3.太阳辐射4.降水5.径流6.风蚀作用7.植物群落8.土地退化9.土壤剖面10.地域分异规律简答:1.气候变化2.基本地貌类型3.水量平衡4.成土学说5生态系统的组分与结构论述:1.试述地带性学说2.试述中国自然界的最基本特征2005年名词:1.矿物2.地下水的总矿化度3.季风4.河流5.地域分异规律6.生物群落7.对流层8.土壤9.(忘了)10.(忘了)简答: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2.自然区划原则3.土壤的物质组成4.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5.影响地貌形成因素论述:1.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自然地理学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自然地理学

*************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2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自然地理学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 180 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50 分)
1.矿物
2.太阳辐射
3.洪积扇
4.季风
5.降水强度
6.水位
7.植被演替顶级
8.土壤
9.生物多样性
10.土地
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50 分)
1.水情要素
2.气候形成的地理因子
3.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4.生态系统的组分
5.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三、论述题(每题 25 分,共 50 分)
1.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
2.试论气候系统的五个组成部分
科目名称:自然地理第1 页共1 页。

《自然地理学》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自然地理学》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自然地理学》主要参考文献目录1、《地理调查研究方法(第二版)》,过宝兴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自然地理学(第二版)》,潘裕生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自然地理学(第三版)》,伍光和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地球概论(第三版)》,金祖孟、陈自悟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5、《综合自然地理学》,刘南威等主编,科学出版社,1998。

6、《地球科学》,沈克琦主编,陈传康、黎勇奇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第2版),1997(第6次印刷)。

7、《地球概论实习指导》,应振华主编,王多文、彭清玲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8、《综合自然地理学(第二版)》,刘南威等主编,科学出版社,2004。

9、《现代自然地理》,黄秉维、郑度、赵名茶等著,科学出版社,1999。

10、《华南海岸风沙地貌研究》,吴正等著,科学出版社,1995。

11、《地貌学导论》,吴正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2、《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王飞燕主编,高教出版社,1991。

13、《海岸地貌学》,王颖,高教出版社,1994。

14、《自然地理基础》,丁登山等,高教出版社,1992。

15、《地貌学》,严钦尚,高教出版社,1996。

16、《自然地理基础》,武吉华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7、《普通水文学》,邓缓林,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19、《水文与地貌》,周泽松,华东师大出版社,1992。

20、《水文测验学》,李世镇,水利水电出版社,1993,21、《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王飞燕,高教出版社,1991。

22、《气象学与气候学》,周淑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3、《城市气候学导论》,周淑贞、张超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24、《气象学基础》,丁登山,高等教育出版社。

25、《现代天气学原理》,伍荣生,高等教育出版社。

26、《气候学》,罗汉民,气象出版社。

27、《东亚季风的若干问题》,高由禧等,科学出版社,1976。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然地理学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然地理学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然地理学》考试大纲本《自然地理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及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城乡规划等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在大气、水、生物等圈层系统相互作用下的结构、功能、形成、演化以及区域分异规律的科学,是地球科学的基础学科。

它的主要包括地球概述、地理环境要素(气候、水文、地貌、植物、动物、土壤)、自然地理基本规律和人与自然地理环境关系等四大部分内容。

要求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较深入的了解,熟悉地球的宇宙环境以及宇宙中的地球,掌握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基本概念、结构功能、演化机制及相互关系。

运用地理分异规律对自然环境或自然现象进行分析;对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

一、考试内容(一)地球概述1.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2.恒星的基本概念及演化,银河系、总星系基本概念3.太阳及太阳系,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月球概况及日、月食4.行星的分类和特征5.地球自转、公转规律及地理效应、地理坐标、天球坐标6.地球的圈层结构、表面结构、地壳的结构与类型7.矿物的概念、形态、物化性质及分类,8.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概念、结构及类型,变质作用9.矿床的概念,矿产资源的特点及合理利用10.地壳运动的基本形式,成层构造、褶皱构造、断裂构造11.地槽-地台学说、地质力学学说、板块构造学说基本概念12.地质年代表、地球上生物演化概况(二)地理环境要素1.气候、气象和基本概念,气候的类型及其分类方法2.大气组成和结构,主要天气现象的基本概念及其形成过程3.气候形成的辐射、热力、环流和下垫面因素4.地面辐射、大气辐射、有效辐射、净辐射基本概念5.气压、等压线、等压面、气压梯度力、气团、锋、气旋、反气旋、热带气旋、锋面气旋、副热带高压的定义6.气候变化及其原因,气候资源及其利用7.水文、水体、大循环、小循环、河流、水系、流域、分水岭、水位、流速脉动现象、流量、河流补给、径流、河川径流特征值、湖泊、沼泽、地下水、冰川、海洋、盐度的以及各种水文现象的基本概念8.地球上水分循环成因、类型及地理意义,水量平衡方程9.河川径流的形成及变化,河流分类及改造利用10.湖泊、沼泽的形成与分类11.地下水流系统基本特征、地下水理化性质与运动、类型及其形成12.冰川的形成、运动、类型以及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13.海水的运动及理化性质,波浪、潮汐、洋流的分类、成因及作用。

2017年中科院遥感概论考研参考书

2017年中科院遥感概论考研参考书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遥感概论》考试大纲本《遥感概论》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自然地理学、环境科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遥感概论》的主要内容包括遥感的物理基础与成像原理、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和遥感应用等。

要求考生对遥感的基本概念有较深入的了解,能够系统地掌握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典型地物的电磁波谱特性以及遥感图像处理的基本内容,掌握遥感对地观测技术和方法,并具有应用遥感技术综合分析地理现象和特征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一)遥感的基本概念1、遥感的概念、特点、类型2、遥感系统的组成3、遥感的发展概况及趋势(二)遥感的物理基础1、电磁波谱与电磁辐射2、太阳辐射、大气对辐射的影响3、地球辐射与地物波谱(三)遥感成像原理与图像特征1、遥感平台、摄影成像、扫描成像及微波成像的原理及图像特征2、常用遥感图像(TM、ETM+、OLI、SPOT、CBERS、HJ-1、MODIS、RADARSAT等)的基本技术参数、各波段的特点及主要应用范围等3、遥感图像的特征(空间、时间、光谱、辐射分辨率)(四)遥感信息提取1、遥感图像的基础知识2、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原理、解译标志及解译方法3、遥感图像的校正与增强处理方法4、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五)遥感的应用1、理解遥感应用的基本原理2、了解遥感在资源调查、环境与灾害监测与管理方面的应用2、3S技术的综合应用二.考试要求(一)遥感的基本概念理解并熟练掌握遥感的基本概念、特点、类型,了解遥感过程及其技术系统;了解遥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二)遥感的物理基础理解并掌握电磁波、电磁波谱及电磁辐射等基本概念与专业术语;理解并掌握太阳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影响;理解并掌握地球辐射与地物波谱;掌握地物反射率、反射波谱及反照率等基本概念,掌握常见地物反射波谱基本特征,理解环境因素对地物光谱特性的影响。

(三)遥感平台与遥感成像了解遥感平台;理解并掌握光学遥感和微波遥感的基本成像原理和图像特征;了解目前常用的国内外遥感器及其主要技术参数、各波段的特点及主要应用范围等;熟练掌握遥感图像的特征。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政治、英语 单科成绩

序号
专业名称
业务课一、二成绩


1
自然地理学 其中:水文与水资源 其中:气候变化 其中:环境演变 其中:植物地理 其中:生态水文过程 不低于 40 不低于 40 不低于 40 不低于 37 不低于 40 不低于 40 不低于 40 不低于 40 不低于 40 不低于 80 不低于 80 不低于 80 不低于 80 不低于 80 不低于 80 不低于 80 不低于 80 不低于 80 不低于 310 不低于 310 不低于 310 不低于 310 不低于 320 不低于 315 不低于 340 不低于 300 不低于 300
2 3 4 5 6
人文地理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植物学 生态学 环境科学 其中:土壤化学 其中:环境评价 其中:环境生物修复
不低于 37 不低于 40 不低于 40 不低于 40
不低于 80 不低于 80 不低于 80 不低于 70
不低于 300 不低于 330 不低于 310 不低于 290
7
03 环境演变
04 生态水文过程
穆桂金 吉力力 冯兆东 于瑞德 郑宏伟 陈亚宁 杨 井 李新功 陈亚鹏 郝兴明 杨兆萍
070502 人文地理学 01 旅游地理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③603 高等数学(丙)④ 836 经济地理学
02 城市与区域规划 03 区域发展
雷 军 董 雯 杨德刚 王 强

上 同 上
070503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 系统 01 遥感应用
包安明 刘 铁 吴世新 艾里西尔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③603 高等数学(丙)④ 839 地理信息系统或 843 遥感概论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③603 高等数学(丙)④ 839 地理信息系统或 835 自然地理学

813自然地理学参考书

813自然地理学参考书

813自然地理学参考书(实用版)目录1.813 自然地理学的概述2.813 自然地理学的参考书目3.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参考书正文【813 自然地理学的概述】813 自然地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涉及到地貌、气候、生态系统等多个领域。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地球表层的自然现象,如山脉、河流、气候、植被等,以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在我国,自然地理学在研究生考试中通常以 813 为代号,因此被称为 813 自然地理学。

【813 自然地理学的参考书目】对于学习 813 自然地理学的同学来说,选择合适的参考书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 813 自然地理学参考书:1.《自然地理学》(第四版):作者为陈永,该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自然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

2.《自然地理学教程》:作者为吴志刚,该书以地球表层自然环境为研究对象,系统地介绍了自然地理学的各个分支领域。

3.《自然地理学基础》:作者为陈学雷,该书以地理学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实践能力。

4.《自然地理学实验教程》:作者为孙永平,该书以实验教学为主要手段,旨在提高学生的地理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参考书】面对众多的 813 自然地理学参考书,如何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参考书呢?这里给大家提供几点建议:1.了解自己的基础水平。

选择参考书时,首先要对自己的基础水平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如果你是初学者,可以选择一些入门级别的参考书,如《自然地理学教程》;如果你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可以选择一些进阶的参考书,如《自然地理学》(第四版)。

2.关注书籍的出版时间和版本。

尽量选择最新版次的书籍,因为最新版次的书籍通常会更新和补充最新的研究成果,更有利于你把握学科的前沿动态。

3.考虑书籍的编写风格和结构。

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编写风格,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参考书,可以让你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

此外,书籍的结构也很重要,好的结构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掌握知识的体系和脉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自然地理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科目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
自然地理学是地理科学的主要分支学科,是许多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地球与地质基础、大气与气候、海洋与陆地水、地貌、土壤基础与土壤地理、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综合自然地理研究。

要求考生具备以下能力:对自然地理学的基本概念有较深入了解,掌握自然地理各分支部门的研究内容,并理解其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掌握自然地理学综合分析的基本方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某一熟悉区域自然地理现象并解决实际问题。

本《自然地理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自然地理学及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等相关分支专业,同时也适用于土地科学、生态学等相邻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二、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80分钟,总分150分)和试卷结构(题型)
《自然地理学》考试为闭卷形式,考试时间总共为180分钟,满分为150分。

试卷结构包括三个部分:
1)名词解释,共10题,每题5分,总分50分。

2)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总分50分。

3)论述题,共2题,每题25分,总分50分
三、考试内容
(一)地球与地质基础
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3.地球的运转
4.地理坐标
5.地球的圈层构造
6.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7.地壳的物质组成
8.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9.大地构造学说
10.火山与地震
11.地壳的演变
(二)大气与气候
1.大气的组成与热能
2.大气水分和降水
3.大气运动和天气系统
4.气候形成因子分析
5.气候变化
6.气候变化的影响与响应(三)海洋与陆地水
1.地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
2.海洋起源与海水物理化学性质
3.海水的运动
4.海平面变化
5.海洋资源与海洋环境保护
6.河流,包括流域
7.湖泊与沼泽
8.地下水
9.冰川
(四)地貌
1.地貌的成因与类型
2.风化作用与块体运动
3.流水地貌
4.喀斯特地貌
5.冰川与冰缘地貌
6.风沙地貌与黄土地貌
7.海岸与海底地貌
(五)土壤基础与土壤地理
1.土壤圈的物质组成及特性
2.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
3.土壤分类及空间分布规律
4.土壤类型特征
5.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六)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
1.地球上的生物界
2.生物与环境
3.生物种群与生物群落
4.生态系统
5.陆地和水域生态系统
6.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7.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七)自然地理综合研究
1.自然地理的整体性
2.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3.自然区划
4.土地类型研究
5.人地关系研究
四、考试要求
(一)地球与地质基础
1.了解地球在天体中的位置
2.了解地球的自转、公转、岁差和极移的基本概念
3.理解地球形状、位置和运动的地理意义
4.理解经线与经度、纬线与纬度的概念
5.了解地球圈层分化、内部构造和外部构造
6.理解海陆分布、海陆起伏曲线、岛屿和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7.了解地壳的组成物质,理解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成因、类型及特征
8.了解构造运动的特点与基本方式,理解构造运动与岩相、建造和地层的接触关系,掌握地质构造的含义及类型
9.掌握板块构造学说、槽台学说、地洼学说和地质力学学说
10.了解火山与地震的概念及成因
11.了解地质年代和地壳演化简史
(二)大气与气候
1.理解大气成分、大气结构、大气热能和气温的概念
2.理解大气湿度、蒸发和水汽凝结的概念,掌握大气降水的概念及成因3.掌握大气的水平运动、环流和主要天气系统
4.掌握气候与气候系统的概念、气候形成、气候带与气候型
5.熟练掌握气候变化的历史、原因和未来趋势
6.熟练掌握气候变化的影响、适应性和脆弱性
(三)海洋与陆地水
1.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理解水循环与水量平衡的含义
2.了解海洋起源、大洋及其区分、海及其分类、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3.理解潮汐与潮流、波浪、洋面流与水团运动
4.掌握七万年和近百年来的海平面变化、二十一世纪海平面上升预测
5.理解海洋资源、海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海洋环境保护
6.掌握河流、水系与流域、水情要素、河川径流、河流补给的含义,理解流域水量平衡、河流分类和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7.了解湖泊与沼泽的成因及分类
8.了解地下水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理解岩石的水理性质,掌握地下水的动态和运动以及埋藏分类
9.掌握冰川成冰作用与冰川类型、冰川分布、冰川对环境的影响(四)地貌
1.掌握地貌的成因、基本类型及其在环境中的作用
2.理解风化作用与块体运动的含义
3.理解流水作用、坡面流水与沟谷流水地貌、河流地貌、准平原与山麓面
4.理解喀斯特地貌的含义、发育过程与地域分异
5.理解冰川与冰缘地貌、冻土地貌
6.理解风沙地貌与黄土地貌
7.理解海岸与海底地貌、海岸分类海底沉积
(五)土壤基础与土壤地理
1.理解土壤及土壤肥力概念,掌握土壤圈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
土壤形态;物质组成及相互作用
2.掌握成土因素学说、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和主要成土过程
3.了解土壤分类、空间分布;了解耕作土壤分布;世界土壤分布
4.了解有机土、人为土、灰土、火山灰土、铁铝土、变性土、干旱土、盐成土、潜育土、均腐土、富铁土、淋溶土、雏形土、和新成土等的
特征
5.掌握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六)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
1.了解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的概念
2.理解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点,掌握生态因子与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3.掌握生物种群与生物群落
4.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组分与结构和功能
5.了解陆地和水域生态系统
6.了解农业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
7.掌握生物多样性概念、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全球生物多样性概况及受威胁现状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七)自然地理综合研究
1.掌握自然综合体、地理系统、地理耗散结构;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与能量基础;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物质交换
2.熟练掌握地带性分异规律、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地域分异尺度、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
3.熟练掌握自然区划的原则;方法;等级系统
4.掌握土地的含义和土地分级;土地分类;土地评价
5.熟练掌握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理环境对人类不合理行为的反馈;
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
五、主要参考书目
1.伍光和、王乃昂、胡双熙、田连恕、张建明,自然地理学(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黄秉维等,现代自然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