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5 自然地理学

合集下载

考试科目考试范围340艺术基础《艺术学概论》彭吉象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考试科目考试范围340艺术基础《艺术学概论》彭吉象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340艺术基础《艺术学概论》彭吉象著,北京大学出版社343汉语基础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汉语应用能力;汉语语言分析360高等数学A《高等数学》(少学时本)同济大学编,高教出版社,2006年第三版361高等数学B(含线性代数)《高等数学》盛祥耀主编,高教出版社;《高等代数》北京大学数学几何教研室代数小组编,高教出版社701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李秀林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五版702法学基本理论《法理学》张文显著,法律出版社,2007年三版703政治学原理《现代政治学》李爱华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704中国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田克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705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陈万柏、张耀灿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二版。

706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学》,黎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707传媒学理论《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媒介管理学》邵培仁主编,高教出版社708文艺基本理论《艺术学概论》,彭吉象著,北京大学出版社;《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著,高教出版社709教育技术理论(含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设计《教育技术学》尹俊华主编,高教出版社,第二版;《教学系统设计》何克抗等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研究方法》袁振国主编,高教出版社,2000年版710体育学综合(含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人《学校体育学》潘绍伟等主编,2005年7月版;《体育心理学》马启伟主编,1996年4月第1版;《人体生理学》王步标主编,1995年版。

以上均为高教出版社。

711文学理论与写作《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高教出版社,1998年修订版或2004年修订二版712语言学理论与写作《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713新闻史论《中国新闻事业史》丁凎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童兵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714基础英语水平能力测试,无参考教材715基础俄语《大学俄语》(东方,1-8册),外研社716基础日语水平能力测试,无参考教材717艺术学与中外美术史《艺术学概论》彭吉象著,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美术简史》薛永年等著,中国青年出版社;《外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718音乐基础理论《曲式与作品分析》吴祖强著,人民音乐出版社;《和声基础教程》张准、李志伟著,山东大学出版社;《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孙继南等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西方音乐简史与欣赏》宋莉莉著,山东大学出版社719舞蹈基础与作品分析《舞蹈艺术概论》隆荫培徐尔充著;《中外舞蹈作品赏析》(1-5册)刘青弋,上海音乐出版社720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高等代数》北京大学代数几何教研室编,高教出版社,2003年版;《解析几何》吕林根、许子道编,高教出版社,2001年版721普通物理A(含电磁学、光学)《电磁学》梁灿彬、秦光戎、梁竹健编,高教出版社;《光学教程》姚启钧原著,华东师大改编,2002年第三版722无机化学《无机化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合编,高教出版社,第三版723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王镜岩主编,高教出版社,2002年第三版724高等数学A《高等数学》(少学时本)同济大学编,高教出版社,2006年第三版801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史》张志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802中外法律思想史《西方法律思想史》谷春德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中国法律思想史》武树臣著,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803环境法学理论《环境法学基本理论》陈泉生等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804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简明马克思主义史》,庄福龄主编,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三版805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史《近现代中国社会》许庆朴、张福记主编,齐鲁书社,2002年版806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概论》王慧媞,韩玉贵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国际经济政治概论》程毅,韩玉贵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807行政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夏书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三版808传媒技术基础《摄影技艺教程》颜志刚著,复旦大学出版社;《电视数字制作技术》孟群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计算机文化基础》郝兴伟等著,高教出版社809数字电视技术与写作《电视艺术学》高鑫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Adobe数字艺术中心PhotoshopCS标准教材》人民邮电出版社;《电视数字制作技术》孟群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现代写作教程》董小玉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810软件设计(含C语言程序设计、网络技术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谭浩强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洪志全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811美学《美学基本原理》刘叔成、夏之放、楼昔勇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美学概论》李戎主编,齐鲁书社,1999年修订版812汉语(含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古代汉语》郭锡良主编,商务印书馆,1999年修订版;《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教出版社,2007年版813古文阅读《古代汉语》郭锡良主编,商务印书馆,1999年修订版;《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814中国古代文学(含中国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或《中国文学史》(第二版),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袁世硕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815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史实用教程》朱德发主编,齐鲁书社;《中国当代文学50年》王万森、吴义勤、房福贤主编,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816外国文学史《西方文学经典导论》王化学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817新闻实务(含新闻写作、编辑、评论)《新闻写作教程》方延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报纸编辑学》,郑兴东等主编,中国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新闻评论学教程》,秦珪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818影视学概论《影视艺术新论》张凤铸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再版819综合考试A(含英美概况、文学常识、现代汉《英美概况》(新版)莱安方编,大象出版社;《外国文学史(欧美部分)》朱维之等编,南开大学出版社,第三版;《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教出版社,增订版820综合考试C(含俄语语言文化知识、19世纪俄《俄国文学史》曹靖华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俄罗斯国情》金亚娜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俄语与俄罗斯文化》吴国华主编,军事谊文出版社;《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教出版社,增订版821综合考试B(含日本概况、文学常识、现代汉《日本》(上、下册)大森和夫编著,外研社,1999年版;《日本近代文学史》(修订版)--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教材,谭晶华编,上海外语出版社,2008年7月版;《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822美学基本原理《美学导论》张法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823素描与专业技能美术学专业技能01方向为工笔写生;02、03方向为色彩写生;设计艺术学专业技能01方向为命题基础;02方向为命题摄影824西方音乐史《西方音乐通史》于润洋主编,上海音乐出版社825中国音乐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汪毓著,人民音乐出版社826音乐美学《音乐美学基础》张前、王次昭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音乐美学基础》冯长春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827和声《和声学教程》斯波索宾等著,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创作与作品分析》杨儒怀著,人民音乐出版社828声乐无829钢琴无830手风琴无831扬琴无832视唱练耳无833舞蹈表演无834数学分析《数学分析》华东师大编,高教出版社,1991年版835量子力学《量子力学简明教程》周世勋著,高教出版社,1999年版836物理光学《物理光学》梁铨廷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第三版837普通物理B《普通物理》(二、三册)程守株编,第五版838电子线路基础《电子线路基础》,万嘉若编,高教出版社839信号与系统《线性系统分析》吴大正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840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傅献彩编,高教出版社,第五版841分析化学《分析化学》(不含仪器分析)武汉大学编,高教出版社,四版842有机化学《有机化学》邢其毅编,高教出版社843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吴殿廷主编,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844经济地理《中国经济地理》华东师大出版社;《世界经济地理》陈才主编,北京师大出版社845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伍光和等编,高教出版社,2008年第四版846人文地理学(含经导)《人文地理学》赵荣、王恩涌等编,高教出版社第二版;《经济地理学导论》高师合编,华东师大出版社847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黄杏元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848环境学概论《环境学概论》刘培桐等编,高教出版社1995年第二版849旅游学基础(含旅游学、旅游经济学)《旅游学》李天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旅游经济学》林南枝、陶汉军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850土地管理学《土地管理学》陈红生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管理学原理》余秀江、张光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851植物学(植物形态、解剖学)《植物学》王全喜等编,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852动物学《普通动物学》刘凌云、郑光美主编,高教出版社,1997年第三版853微生物学《微生物学》(第二版)周德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微生物学》沈萍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854植物生理与遗传《植物生理学》潘瑞炽主编;《遗传学》刘祖洞主编,高教出版社,第四版855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翟中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三版856分子生物学《现代分子生物学》朱玉贤编,高教出版社857普通生态学《生态学》林育真主编,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858食品卫生学《食品卫生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859西方经济学《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程》(前十四章)张宗斌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860中外政治思想史《中国政治思想史》曹德本编,高教出版社,1999年版;《西方政治思想史纲》马啸原著,高教出版社1997年版861数据结构《数据结构》(C语言或PASCAL版均可)严蔚敏编,清华大学出版社862离散数学《离散数学》左孝凌编,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863资源与环境学《环境学概论》刘培桐主编,1995年第二版864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国哲学史》(上、下)冯达文、郭齐勇主编,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865管理学《管理学》周三多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第四版901思想政治教学论《中学德育课程与教学研究》卢少军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考研地理学自然地理学重点内容梳理

考研地理学自然地理学重点内容梳理

考研地理学自然地理学重点内容梳理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现象及其相互联系与演变的学科。

作为自然科学的一支,地理学有着广泛的研究内容。

在考研地理学中,自然地理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主要研究自然环境的各个方面,包括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和土壤等。

本文将对考研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

一、地貌学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形态和其形成与演变规律的学科。

在考研地理学中,地貌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

在地貌学中,地表形貌是最直观的地理现象,因此也是考研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地貌学包括地形类型与成因、地貌分类与区划、地貌演化等方面的内容。

1.1 地形类型与成因地形类型是指地表形貌的基本种类,包括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台地等。

地形成因则指导致地表形貌产生的原因和过程。

常见的地形成因包括构造变动、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和风化作用等。

在考研地理学中,我们需要了解各种地貌类型的特征和形成机制。

1.2 地貌分类与区划地貌分类是指对地球表面形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归纳和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我们可以对地貌进行不同的划分。

常见的地貌分类包括地貌基准面划分、地貌类型划分、地貌单位划分等。

地貌区划则是将地表形态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具有相对独立的地貌类型和演化特征。

1.3 地貌演化地貌演化是指地表形态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变化。

地貌演化是地貌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考研地理学自然地理学重点关注的内容。

地球表面的地貌形态在长期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化,主要包括构造变动、侵蚀作用和沉积作用等。

不同地区的地貌演化过程不尽相同,我们需要掌握其演化规律和特点。

二、水文学水文学是研究地球陆面上各种水文现象及其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在考研地理学中,水文学是另一个重要的分支。

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了解水文学的内容对于研究地表水循环、水资源和水环境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1 水文循环水文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分在不同储存介质间的迁移和循环过程。

综合自然地理学第三版

综合自然地理学第三版

综合自然地理学第三版综合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及其与大气、水体、生物等自然要素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通过对地球上各种自然要素的分析和研究,揭示地球表层形成和演化的规律,探讨地球自然系统的运行机制,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自然地理学研究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陆地、海洋、大气等各个领域。

首先,自然地理学关注地球表层的构成和特征。

它研究地球的地壳构造、地貌形态、土壤类型等,分析不同地区的地质和地貌演化过程。

同时,自然地理学还研究地球的气候和气象现象,包括气温、降水、风速等气候要素的变化规律,以及气候变化对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的水体系统。

它研究地球上的江河湖泊、湿地和海洋,探讨水循环过程和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

在研究水体系统的过程中,自然地理学还关注水质和水污染问题,以及海洋生物多样性和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

自然地理学还研究地球的生物系统。

它关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研究不同地区的植被类型、动物种类和生物地理分布规律。

自然地理学还研究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探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恢复的策略。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多样,包括实地调查、遥感技术、数学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等。

实地调查是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基础,通过对地球上不同地区的野外考察和样品收集,获取地质、地貌、气候和生物等信息。

遥感技术则利用卫星或飞机获取地球表层的图像和数据,可以快速获取大范围的地理信息。

数学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则可以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帮助研究人员揭示地球自然系统的规律和机制。

综合自然地理学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地球的基础知识,还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通过研究地球表层的形成和演化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变化和发展,为资源开发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指导。

同时,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也帮助我们认识到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地理学各专业研究生课程一览表

地理学各专业研究生课程一览表
区域自然条件评价
学分
3 3 3 3 3
1
3 3 3
主讲教师
朱启疆 方修琦 陈晋 刘宝元 王锦地 哈斯 张宏等 阎广建 巢俊民
王静爱
适用专业
地理学各专业 地理学各专业 地理学各专业 地理学各专业 地理学各专业 地理学、生态学各专
业 地理学各专业 地理学各专业 自然地理学、人文地 理学
0705110 城市生态学
李京 李京 张文生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 系统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 系统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 系统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 系统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 统
地理学各专业 地理学、生态学、第 四纪地质学各专业 地理学、生态学、第 四纪地质学各专业 地理学、生态学、第 四纪地质学各专业 地理学、生态学、区 域经济学各专业 地理学、生态学、四 纪地质学、区域经济 学各专业 地理学、生态学、四 纪地质学、区域经济 学各专业 地理学、生态学各专 业 地理学、生态学各专 业 地理学、生态学各专 业 地理学、生态学、四 纪地质学、区域经济 学各专业 地理学、生态学、四 纪地质学各专业 地理学、生态学、四 纪地质学各专业 地理学、生态学各专 业
3
0705111 资源与环境法
3
0705112 自然灾害学原理
3
0705113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
3
0705114 水土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3
资源与生态资产评估研究方法与
0705115
3
实践
0705116 资源利用与环境工程技术
3
0705117 生态系统模拟研究
3
0705118 环境监测原理
3
0705119 环境演变原理
3
0705139 区域气候资源与应用气候学

2020-2021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丹学院环境科学考研招生情况、分数线、参考书目及备考经验

2020-2021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丹学院环境科学考研招生情况、分数线、参考书目及备考经验

一、中丹学院简介中丹学院(Sino-Danish Colleg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成立于2011年9月,是经教育部批准的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承担着中丹科研教育中心(Sino-Danish Centre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简称中丹中心)的教育功能。

中丹学院遵循中丹两国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和中丹相关协议,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教结合、院所融合的优势和特色,积极开展高等教育深入合作,探索培养高新技术学科领域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人才的模式。

2019年中丹学院拟在水与环境项目(环境科学专业)、神经科学与神经影像项目(神经生物学/认知神经科学专业)、组学项目(基因组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物信息学/细胞生物学专业)、纳米科学与技术项目(纳米科学与技术专业)、化学与生物化学工程项目(生物化工/化学工程专业)、创新管理项目(创新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公共管理与社会发展项目(行政管理专业)等学科招收中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00名(含推荐免试生(不接收专项计划的考生))。

二、中国科学院大学环境科学招生情况、考试科目三、中国科学院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分数线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四、中国科学院大学环境科学专业考研参考书目838环境化学《环境化学》,南京大学出版社,王晓蓉编著,1993。

《环境化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戴树桂,2006年10月。

841生态学1.戈峰主编,现代生态学(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2.李博主编,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842土壤学1、黄昌勇主编.土壤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2、黄昌勇、徐建明主编.土壤学(第三版).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851微生物学1.闵航主编微生物学(第一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2.张利平主编微生物学(生物科学专业6+X简明教程系列), 科学出版社, 2012.835自然地理学1. 伍光和、王乃昂、胡双熙、田连恕、张建明,自然地理学(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重庆师范大学考研参考书目

重庆师范大学考研参考书目

据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6年重庆师范大学考研参考书目与考试科目已发布,详情如下:101思想政治理论全国指定大纲和教材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全国指定大纲和教材201英语一全国指定大纲和教材204英语二全国指定大纲和教材211翻译硕士英语参见有关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编制的考试大纲240自命题俄语《大学俄语简明教程》张宝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41自命题法语《法语》(1-3册),马晓宏编著,商务印书馆出版242自命题日语1.《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中级(上册前10课),人民教育出版社2.《新世纪日本语教程》(自学用),清华大学外语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43自命题英语任选一套大学英语教材301数学一全国指定大纲和教材302数学二全国指定大纲和教材303数学三全国指定大纲和教材333教育综合1.《教育学基础》(第二版)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版2.《中国教育史》孙培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版3.《外国教育史》张斌贤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版4.《教育心理学》(第二版)张大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版341农业知识综合三1.《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网络技术部分)张高亮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2.《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谭华山等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342农业知识综合四《管理学》(第四版),杨文士,人民大学出版社。

348文博综合1.《中国考古学通论》(修订版)张之恒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中国博物馆学基础》王宏均著,上海古籍出版社354汉语基础参见有关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编制的考试大纲357英语翻译基础1.《英汉翻译教程》张培基等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汉英翻译教程》吕瑞昌等编,陕西人民出版社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参见有关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编制的考试大纲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参见有关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编制的考试大纲510素描《设计素描》(第2版)黄作林、杨悦、李育,重庆大学出版社610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第五版,李秀林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611教育学基础综合1.《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2.《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外国教育史》张斌贤,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4.《教育心理学》陈琦,高教出版社,20115.《教育科研方法》陈时见,高教出版社,2007612基础心理学《心理学导论》(第二版)黄希庭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8月613高等数学Ⅱ《高等数学》(第六版)(上、下册),同济大学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614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学》何克抗、李文光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615文学1.《中国文学史》(四册)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北京大学出版社616基础英语一《高级英语》(第一、二册)(第三版),张汉熙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835自然地理学考试大纲

835自然地理学考试大纲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然地理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科目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自然地理学是地理科学的主要分支学科,是许多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地球与地质基础、大气与气候、海洋与陆地水、地貌、土壤基础与土壤地理、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综合自然地理研究。

要求考生具备以下能力:对自然地理学的基本概念有较深入了解,掌握自然地理各分支部门的研究内容,并理解其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掌握自然地理学综合分析的基本方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某一熟悉区域自然地理现象并解决实际问题。

本《自然地理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自然地理学及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等相关分支专业,同时也适用于土地科学、生态学等相邻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二、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80分钟,总分150分)和试卷结构(题型)《自然地理学》考试为闭卷形式,考试时间总共为180分钟,满分为150分。

试卷结构包括三个部分:1)名词解释,共10题,每题5分,总分50分。

2)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总分50分。

3)论述题,共2题,每题25分,总分50分三、考试内容(一)地球与地质基础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2.地球的形状和大小3.地球的运转4.地理坐标5.地球的圈层构造6.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7.地壳的物质组成8.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9.大地构造学说10.火山与地震11.地壳的演变(二)大气与气候1.大气的组成与热能2.大气水分和降水3.大气运动和天气系统4.气候形成因子分析5.气候变化6.气候变化的影响与响应(三)海洋与陆地水1.地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2.海洋起源与海水物理化学性质3.海水的运动4.海平面变化5.海洋资源与海洋环境保护6.河流,包括流域7.湖泊与沼泽8.地下水9.冰川(四)地貌1.地貌的成因与类型2.风化作用与块体运动3.流水地貌4.喀斯特地貌5.冰川与冰缘地貌6.风沙地貌与黄土地貌7.海岸与海底地貌(五)土壤基础与土壤地理1.土壤圈的物质组成及特性2.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3.土壤分类及空间分布规律4.土壤类型特征5.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六)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1.地球上的生物界2.生物与环境3.生物种群与生物群落4.生态系统5.陆地和水域生态系统6.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7.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七)自然地理综合研究1.自然地理的整体性2.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3.自然区划4.土地类型研究5.人地关系研究四、考试要求(一)地球与地质基础1.了解地球在天体中的位置2.了解地球的自转、公转、岁差和极移的基本概念3.理解地球形状、位置和运动的地理意义4.理解经线与经度、纬线与纬度的概念5.了解地球圈层分化、内部构造和外部构造6.理解海陆分布、海陆起伏曲线、岛屿和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7.了解地壳的组成物质,理解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成因、类型及特征8.了解构造运动的特点与基本方式,理解构造运动与岩相、建造和地层的接触关系,掌握地质构造的含义及类型9.掌握板块构造学说、槽台学说、地洼学说和地质力学学说10.了解火山与地震的概念及成因11.了解地质年代和地壳演化简史(二)大气与气候1.理解大气成分、大气结构、大气热能和气温的概念2.理解大气湿度、蒸发和水汽凝结的概念,掌握大气降水的概念及成因3.掌握大气的水平运动、环流和主要天气系统4.掌握气候与气候系统的概念、气候形成、气候带与气候型5.熟练掌握气候变化的历史、原因和未来趋势6.熟练掌握气候变化的影响、适应性和脆弱性(三)海洋与陆地水1.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理解水循环与水量平衡的含义2.了解海洋起源、大洋及其区分、海及其分类、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3.理解潮汐与潮流、波浪、洋面流与水团运动4.掌握七万年和近百年来的海平面变化、二十一世纪海平面上升预测5.理解海洋资源、海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海洋环境保护6.掌握河流、水系与流域、水情要素、河川径流、河流补给的含义,理解流域水量平衡、河流分类和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7.了解湖泊与沼泽的成因及分类8.了解地下水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理解岩石的水理性质,掌握地下水的动态和运动以及埋藏分类9.掌握冰川成冰作用与冰川类型、冰川分布、冰川对环境的影响(四)地貌1.掌握地貌的成因、基本类型及其在环境中的作用2.理解风化作用与块体运动的含义3.理解流水作用、坡面流水与沟谷流水地貌、河流地貌、准平原与山麓面4.理解喀斯特地貌的含义、发育过程与地域分异5.理解冰川与冰缘地貌、冻土地貌6.理解风沙地貌与黄土地貌7.理解海岸与海底地貌、海岸分类海底沉积(五)土壤基础与土壤地理1.理解土壤及土壤肥力概念,掌握土壤圈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土壤形态;物质组成及相互作用2.掌握成土因素学说、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和主要成土过程3.了解土壤分类、空间分布;了解耕作土壤分布;世界土壤分布4.了解有机土、人为土、灰土、火山灰土、铁铝土、变性土、干旱土、盐成土、潜育土、均腐土、富铁土、淋溶土、雏形土、和新成土等的特征5.掌握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六)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1.了解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的概念2.理解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点,掌握生态因子与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3.掌握生物种群与生物群落4.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组分与结构和功能5.了解陆地和水域生态系统6.了解农业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7.掌握生物多样性概念、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全球生物多样性概况及受威胁现状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七)自然地理综合研究1.掌握自然综合体、地理系统、地理耗散结构;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与能量基础;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物质交换2.熟练掌握地带性分异规律、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地域分异尺度、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3.熟练掌握自然区划的原则;方法;等级系统4.掌握土地的含义和土地分级;土地分类;土地评价5.熟练掌握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理环境对人类不合理行为的反馈;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五、主要参考书目1.伍光和、王乃昂、胡双熙、田连恕、张建明,自然地理学(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西大考试科目代码

西大考试科目代码
647中国近代史
817西方哲学史
818西方社会学理论
81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含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论)
专硕:
331社会工作原理
437社会工作实务
11、丝绸之路研究院
313历史学基础
12、中东研究所
631国际关系概论
702世界史
820国际关系史
13、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
615宗教学概论
628中国哲学史
703中国思想文化史
808中外文化史
817西方哲学史
14、数学学院
632数学分析
637科技写作——新增科目
821高等代数
822数学史(含科技期刊史、自然科学史)
15、物理学院
633普通物理
823量子力学
824固体物理
825光学
833激光原理
16、化学与材料学院
学硕:
634有机化学
845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与数据结构,各占50%)——科目改变
23、地质学系
601数学乙
643地史学
846地球科学概论
停招的科目代码:
337美术理论
642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
644新闻传播基础
645艺术概论
648文学基础
845教育技术学
850数字电路
853广播电视概论(新闻学院)
854广播电视概论(文学院)
专硕:
431金融学综合
3、艺术学院
学硕:
613美术理论(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
501专业基础(素描、色彩)
专硕:
336艺术基础
502造型基础(素描、色彩)
4、文学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科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自然地理学》考试大纲
本《自然地理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自然地理学及相关分支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自然地理学是地理科学的主要分支学科,是许多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地球与地质基础、大气与气候、海洋与陆地水、地貌、土壤基础与土壤地理、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综合自然地理研究。

要求考生对基本概念有较深入的了解,熟悉自然地理各分支部门的研究内容,对自然地理研究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自然地理的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
(一)地球与地质基础
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3.地球的运转
4.地理坐标
5.地球的圈层构造
6.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7.地壳的物质组成
8.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9.大地构造学说
10.火山与地震
11.地壳的演变
(二)大气与气候
1.大气的组成与热能;
2.大气水分和降水
3.大气运动和天气系统
4.气候形成因子分析
5.气候变化
6. 气候变化的影响与响应
(三)海洋与陆地水
1.地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
2.海洋起源与海水物理化学性质
3.海水的运动
4.海平面变化
5.海洋资源与海洋环境保护
6.河流,包括河流
7.湖泊与沼泽
8.地下水
9.冰川
(四)地貌
1.地貌的成因与类型
2.风化作用与块体运动
3.流水地貌
4.喀斯特地貌
5.冰川与冰缘地貌
6.风沙地貌与黄土地貌
7.海岸与海底地貌
(五)土壤基础与土壤地理
1.土壤圈的物质组成及特性
2.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
3.土壤分类及空间分布规律
4.土壤类型特征
5.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六)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
1.地球上的生物界
2.生物与环境
3.生物种群与生物群落
4.生态系统
5.陆地和水域生态系统
6.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7.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七)自然地理综合研究
1.自然地理的整体性
2.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3.自然区划
4.土地类型研究
5.人地关系研究
二、考试要求
(一)地球与地质基础
1.宇宙和天体;太阳和太阳系;地球在天体中的位置
2.地球的自转;公转;岁差;极移
3.地球形状、位置和运动的地理意义
4.经线与经度;纬线与纬度
5.地球圈层分化;内部构造和外部构造
6.海陆分布;海陆起伏曲线;岛屿;表面基本特征
7.化学成分与矿物质;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8.构造运动的特点与基本方式;构造运动与岩相、建造和地层的接触关系;地质构造
9.板块构造学说;槽台学说;地洼学说;地质力学学说
10.火山与地震
11.地质年代;地壳演化简史
(二)大气与气候
1.大气成分;大气结构;大气热能;气温
2.大气湿度;蒸发和凝结;水汽凝结现象;大气降水
3.水平运动;环流;主要天气系统
4.气候与气候系统;形成;气候带与气候型
5.变化历史;变化原因;未来趋势
6. 气候变化的影响、适应、脆弱性
(三)海洋与陆地水
1.地球上水的分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2.海洋起源;大洋及其区分;海及其分类;海水的温度、密度和透明度
3.潮汐与潮流;波浪;洋面流与水团运动
4.七万年来的变化;近百年的变化;二十一世纪海平面上升预测
5.海洋资源;海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海洋环境保护
6.河流、水系与流域;水情要素;河川径流;河流补给;流域水量平衡;
河流分类;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
7.湖泊与沼泽
8.地下水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岩石的水理性质;地下水的动态和运动;
埋藏分类
9.冰川成冰作用与冰川类型;冰川分布;冰川对环境的影响
(四)地貌
1.地貌的成因;基本类型;在环境中的作用
2.风化作用与块体运动
3.流水作用;坡面流水与沟谷流水地貌;河流地貌;准平原与山麓面
4.喀斯特地貌,包括岩溶作用;喀斯特;发育过程与地域分异
5.冰川与冰缘地貌,冻土地貌
6.风沙地貌与黄土地貌
7.海岸与海底地貌;海岸分类海底沉积
(五)土壤基础与土壤地理
1.土壤及土壤肥力概念;土壤圈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土壤形态;
物质组成及相互作用
2.成土因素学说;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
主要成土过程
3.土壤分类;空间分布;耕作土壤分布;世界土壤分布
4.有机土;人为土;灰土;火山灰土;铁铝土;变性土;干旱土;盐成土;潜育土;均腐土;富铁土;淋溶土;雏形土;新成土的特征5.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六)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
1.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动物界
2.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点;生态因子与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3.生物种群与生物群落
4.生态系统的概念;组分与结构;功能
5.陆地和水域生态系统
6.农业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7.生物多样性概念;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全球生物多样性概况及受威胁现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七)自然地理综合研究
1.自然综合体、地理系统、地理耗散结构;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与能量基础;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物质交换
2.地带性分异规律;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地域分异尺度;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
3.自然区划的原则;方法;等级系统
4.土地的含义和土地分级;土地分类;土地评价
5.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理环境对人类不合理行为的反馈;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
三、主要参考书目
1 伍光和、王乃昂、胡双熙、田连恕、张建明,自然地理学(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黄秉维等,现代自然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编制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编制日期:2011年7月1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