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议论文阅读(论证方法、论证结构)学案

合集下载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议论文阅读——论证方法》讲义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议论文阅读——论证方法》讲义

2024届中考语文六大文体阅读精讲练——2.论证方法一、考点解读论证是议论文三要素之一,它是指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与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

如果说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那么论证则用来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

初中阶段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道理)论证等。

二、解题思路第一步,指出论证方法。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例证法或摆事实)、道理论证(讲道理)、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1、举例论证: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

因为“事实胜于雄辩”,所以举出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论点,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道理论证:是用经过验证的真理,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及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等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因为这些道理具有权威性,所以这种方法使用得当就有很强的论证力量。

3、对比论证:是一种常用的、有说服力的论证方法。

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也称比较法。

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在对比中最容易露出来,特别是正反相互对立的事物的比较,具有极大的鲜明性,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经过对比,正确的论点更加稳固。

4、比喻论证: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从这个角度讲,议论文中运用比喻,是以具体的事物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地表达出来,借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这种方法可深入浅出地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第二步,分析论证。

要具体说明,如:举例论证,要指出举什么例子,证明什么观点;道理论证,要指出用什么道理,证明什么观点;正反对比论证,要指出什么和什么进行对比,从而证明什么观点;比喻论证,要指出用什么比什么,证明什么观点。

第三步,分析使用该种论证方法的作用。

要把握不同论证方法的特殊作用,如:举例论证的特殊作用——增强文章的说服力;道理论证的特殊作用——具有权威性,有很强的论证力量;对比论证的特殊作用——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鲜明深刻,正确的观点更容易被读者接受;比喻论证的特殊作用——或生动形象证明了……,或深入浅出证明了……(要根据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来确定)。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议论文阅读专项复习导学案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议论文阅读专项复习导学案

中考二轮复习教案—议论文阅读专项复习(一)复习目标1.回顾有关议论文的知识点。

2.了解议论文的考点及常见题型。

3.掌握答题的技巧,从容应对中考。

重点:以议论文三要素为切入点,掌握议论文的阅读方法。

难点:议论文阅读题的答题技巧应用教法:1.启发引导法;2、整理归纳法。

学法:“自主——合作——归纳——应用”教学设想利用多媒体课件,目标点击,示例精析,突破重难点;专项练习,及时巩固。

课时安排:1教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子曰:“温故而知新。

”只要我们在复习中善于思考,探寻规律,总结方法,就一定会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会有更大的收获。

今天,我们就来进行议论文阅读的专项复习。

★二、出示目标★三、预习检测:议论文知识小测试(出示幻灯片)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

2. 和是论据的两种基本形式。

3.常见的论证方法有、、、等。

4.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是、、。

5.议论文语言的特点是、等。

6.议论文的论证方式有、。

★四、考点导航中考议论文阅读的要求比较明确,《南通市中考语文考试大纲》对议论文阅读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幻灯片(显示)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之间的关系,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和阐述。

议论文阅读是中考难点。

了解考什么、怎样考,复习方法得当,就会化难为易。

★五.经典回顾、归纳考点★六、知识梳理(一)、准确找出论点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论题是有待于证明的命题,它仅是议论的问题或对象。

1.请判断以下各句哪是论点,哪是论题。

(1)敬业与乐业()(2)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3)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5)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6)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议论文阅读?论证方法”专题复习教案

“议论文阅读?论证方法”专题复习教案

“议论文阅读•论证方法”专题复习教案“议论文阅读•论证方法”专题复习教案一、导入复习简要回顾议论文的主要特点: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

它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直接表达作者的见解和主张。

议论文有三个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二、重点复习论证方法的辨别、理解与运用:(一)回顾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二)典型考题演练:学生边做练习边思考:1.这几种论证方法有什么特点?2.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有没有什么规律?题一:一次只专心地做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并积极地希望它成功,这样你的心里就不会感到筋疲力尽。

不要让你的思维转到别的事情、别的需要或别的想法上去。

专心于你已经决定去做的那个重要项目,放弃其他所有的事。

把你需要做的事想像成是一大排抽屉中的一个小抽屉。

你的工作只是一次拉开一个抽屉,令人满意地完成抽屉内的工作,然后将抽屉推回去。

不要总想着所有的抽屉,而将精力集中于你已经打开的那个抽屉,一旦你把一个抽屉推回去了,就不要再去想它。

了解你在每次任务中所需担负的责任,了解你的极限。

如果你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和失去控制,那就是在浪费你的效率、健康和快乐。

语段中画线的部分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题二:要取得成功,首先要学会低头。

这恰如演奏一支高昂的曲子,起首往往是低调的。

低头,既是正确认识自己,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

什么时候都高昂着头,实际上是抬高自己,看低别人,你瞧不起别人,人家干吗要瞧得起你呢?因此,你再优秀,再有名,也没有人愿意与你合作。

语段中画线的部分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题三:任何一种物种身上都存在弱点,但这并不影响“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大规律。

善用“弱点”者不仅不弱,反而会成为强中强。

以老鼠为例,其相貌卑琐,鬼鬼崇崇,无犬之忠,无猫之乖,无牛羊之肉香,无鸟禽之美丽。

正因为它的“弱点”,人不仅不驯化它,还要打杀之而后快。

兵法上说“置于死地而后生”,这老鼠在千百年的厄运中反而存活,鼠的家族绝对数量超过人的数量。

中考复习专题---论证方法导学案

中考复习专题---论证方法导学案

中考复习专题----论证方法【教学目标】复习初中常用论证方法及其作用一、回顾教材,寻找源点请参考7-9年级教材相关单元的“单元说明”、课后“思考探究”和“阅读提示”中有关论证方法的题目,梳理下表。

(一)以文析法案例1:议论性文章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

阅读《敬业与乐业》,本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试举例说明。

归纳要点:案例2:说说《敬业与乐业》2----5段的论证思路。

归纳要点:三、以法析文,巩固策略1.阅读《最苦与最乐》第三段,说说从具体的生活情境开始论述,有什么作用?2.阅读《九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文章的后半部分围绕着“两个强盗”的比喻展开,这样写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四、以文测法,内化能力1.阅读《“轻”阅读的分量并不轻》回答问题。

①如今的“轻”阅读,其实分量并不轻,能为人生“增重”,能为心灵赋彩,也能为衡量成功的标尺添加更多刻度。

②数字时代,信息如海。

不知不觉间,人们开始觉得,读书变“轻”了。

③厚重典籍浓缩于方寸之间,指尖滑动取代了书页翻动。

行囊里不必随身携带图书,书房中也不至于因为汗牛充栋而变得拥挤逼仄。

阅读的载体变轻薄了。

④书桌台灯让位给指尖掌上,移动阅读、零碎阅读成为日常。

拿出阅读器,无论身处何地,都可以品读好文、遇见书香。

阅读的场景变轻松了。

⑤电子书、有声书、立体书,在技术与设计的改变下,册页打通视觉、听觉的区隔,以更灵活多样的形态融入生活,感受读书之变、体验读书之美。

阅读的方式变轻巧了。

⑥不同时代,都会产生每个时代独有的阅读体验与记忆。

曾经翰墨书香,如今电子触屏,从纸上到“指上”,阅读一直在变“轻”,选择也更加个性、更加多元,这是社会与科技的进步。

变“轻”,是潮流,不可逆,当然也无需逆。

⑦有人说,“轻”阅读固然有轻量、便捷的优势,也有轻浅、碎片之弊。

言下之意,阅读还是应该“重”一点,在有限的时间里多读经典,以“重”阅读、深阅读来抵抗片段化阅读、碎片化思考。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中考《议论文阅读——论证思路及结构》专题复习教案(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中考《议论文阅读——论证思路及结构》专题复习教案(含答案)

议论文阅读2——论证思路及结构教学目的1、明确把握议论文考点(论证思路及结构)及相应答题格式;2、真题演练,知识点学以致用,提升阅读能力。

重难点1、熟练掌握议论文考点;2、灵活运用答题格式。

一、论证思路作者在具体论述某个观点时的思维过程(三段论式)提出问题(是什么)引论分析问题(为什么)本论解决问题(怎么办)结论二、议论文结构①并列式:Ⅰ总分总;Ⅱ总分;Ⅲ分总。

②递进式。

1常考题型1:论证思路1.作者是如何证明论点的?2.作者第X段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3.文章/段落的论证过程是怎样的?分析思路:1.通读全文/段落,明确结构层次。

2.逐层分析(论点是什么?用了哪些论据?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最后的结论是什么?)3.结合议论文三要素进行回答,对于观点、结论之类的文字,直接引用。

答题方法:首先作者提出/表明观点......,然后.......,接着.......,最后得出......的结论。

[练习]分析下面两段话的论证思路。

1、古今中外,凡是获得重大成就的人,都具有坚持精神。

马克思为了撰写《资本论》,不顾疾病折磨、生活窘迫和反动势力的迫害,坚持写作四十年,终于完成这部辉煌居住。

数学家陈景润在攻克“哥德巴赫猜想”这个数学堡垒的过程中,不怕讽刺挖苦,忍受着疾病的痛苦,在工作环境很差的条件下,夜以继日的钻研,仅他运算的稿纸就有几麻袋,有个英国数学家称赞他在数学上“移动了群山”。

由此可见,坚持是取得一切成就的必由之路。

首先,作者表明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找准)然后,列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事例来证明观点;(具体明了)最后,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找准)22、个人应该懂得畏惧。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天命就是老天爷赐予的命运;大人是指有地位、有号召力的人;圣人之言,是指古往今来那些道德高尚的人所发表的言论。

中考语文复习--议论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语文复习--议论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

议论文阅读专题复习(第一讲)教案一、教学目标:(一)教学重点:1.复习议论文的基本知识。

2.了解议论文的常见题型,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

(二)教学难点:学习议论文的一般解题思路,掌握答题技巧。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运用圈点、勾画、批注等学习方法,掌握基础知识,初步感知教学内容。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议论文是我们九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我们考试的难点,我们今天一起来回顾一下前期所学内容,掌握一些答题技巧,以便应对即将到来的中考。

(二):知识讲解1.议论文的定义: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阐明自己观点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2.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需要证明什么;论据——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怎样证明。

3.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论点:是作者在文中加以阐述和证明的主张、看法,是文章的灵魂。

5.论点形式:什么是(不是)什么6.议论文论据的类型:事实论据、道理论据7.常见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8.论证的方式:立论,驳论。

(三):常见考题类型1A、准确把握文段的观点1.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分别概括各段的分论点或段意。

B、解题思路:1.找出论点:如何找中心论点呢?第一,看文章的标题。

议论文的标题分论点型和论题型两种类型。

第二,在正文中找体现作者主要观点的句子。

此法适用于论题型的议论文。

2.例题分析常见考题类型2A、确定论据,分析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

1.文段主要使用了哪种论据?2.把某论据换为另一个论据好不好?3.列举某个例子或引用某句话有什么作用?4.为文段选择一个论据,并说明理由。

B、解题思路:1.议论文的论据有两类:一类是用有代表性的事例、可靠的事实和确凿的统计数字来充当,叫事实论据;另一类是人们公认的道理、原理、定律、格言、谚语等,叫道理论据。

阅读议论文,不仅要弄清论据的类型,而且要弄清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看看论据能否证明论点,两者是否一致。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议论文阅读教学目标:1.能够概括文章或文段的中心论点。

2.能够分析四种常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3.能够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4.能够筛选议论文的重要信息,完成选择题和部分主观题。

5.能够欣赏议论文语言的特点。

直击中考:议论文是中考必考的内容。

从近三年的题型来看,题型结构相对稳定,一般以选择题和主观题兼而有之的形式来考查信息筛选、内容理解和概括、观点分析和论证方法。

考查的形式与高考有所接近,但不过分拔高,文段较为浅显,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解、分析和点评能力。

明师指津:针对中考对议论文的考查内容及侧重,我将主要从五个题型入手,让同学掌握解题方法。

题型一:观点分析(概括中心论点,评价作者观点)论点定义:一个陈述观点的句子。

(简略定义)论点位置:有的文章标题就是论点,有的文章开头提出论点,有的文章末尾得出论点,有的文章在论述过程中提出论点,也有的文章对论点的表述不太集中,需要汇集概括。

注意:有的标题不是论点,而是论题。

评价观点:注意结合文本内容,仔细读题,表述流畅。

题型二:论证方法(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常用的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论证方法的作用:1.举例论证:列举了……事例来证明……观点,生动具体,增强说服力。

2.道理论证: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俗话谚语)来证明……观点,使作者的观点更具权威性,增强说服力。

3.比喻论证:把……(观点)比作……,使抽象的道理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4.对比论证:把……和……从正反两方面作对比,更为突出地论证了……观点,增强说服力。

例题解析:相貌和心灵XXX世上很少有人完全不在乎自己的相貌。

一般来说,年轻人比年长者更在乎。

年轻人入世还浅,不免看重人际关系较浅的层面,留意别人对于自己的表面印象,所以在容貌上也比较敏感。

与关心名声相比,关心容貌更是一种虚荣,因为与名声相比,容貌离一个人的真实价值更远。

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学案(成)

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学案(成)

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学案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复习目标:1.复习巩固议论文的文体知识2. 熟悉议论文阅读中有关论证方法的题型,探究解题的技巧3.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与表述能力。

复习重点难点:掌握论证方法及作用。

一、知题型:展示2012年至2013年中考议论文阅读题2012年中考议论文阅读题18、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分)19、结合全文,理解画线句子的深刻含义。

(2分)人的容颜往往和磨难成反比,人的魅力往往和磨难成正比。

20、文章第③自然段采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请就其中的一种,简要分析其作用。

(4分)21、在历史和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因经受磨难而获得成功。

请为上文补充一个这样的实例。

(2分)2013年中考议论文阅读题19、第③段要论证的观点是什么?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20、请简要说说第○4段的论证过程。

21、文章结尾说:“只有抱着崇高的生活目的,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并自觉地在挫折中磨练,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追求的人,才有希望成为生活的强者。

”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或感想。

二、忆旧知: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1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

()○2引用具有权威性的言论证明论点的方法。

()○3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4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和道理进行鲜明对比,从而证明论点的方法。

()三、析例题1、速读材料,指出划线部分运用的论证方法(一)大的智慧,不等于万事通,事事通。

有些有大智慧的人,在某件小事上可能冒傻气。

比如牛顿,为了便于家里一大一小两只猫出人,要求木匠在大门上凿出大小两个猫洞;因为着迷做实验,煮鸡蛋时却心不在焉地把怀表放进了锅里。

()(二)向最讨厌的人学习,学会借鉴、欣赏、接纳对方,就容易让你取得成功。

例如苏东坡曾问佛印禅师:“你看你像谁?”佛印说:“像佛”。

苏东坡讥笑:“我看你像一堆牛粪。

”佛印不语。

苏东坡回家说给苏小妹听,苏小妹说:“哥哥,你输了,你看别人是什么,你的看法是内心的投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专题复习——议论文阅读(论证方法、论证结构)一、复习目标:1.掌握议论文知识。

2.学习答题技巧,提高答题能力。

二、知识点梳理:(三)论证方法部分议论文主要有立论和驳论两种论证方式。

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同时要用充足的有说服力的论据来证明所提出的论点。

驳论是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和主张,发表、确立自己的看法和主张。

1.论证方法的类别及作用(1)举例论证:举……(概括事例)证明了……的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道理论证:引用……(填论据),证明了……的观点,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3)对比论证:将……和……加以比较(填论据),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4)比喻论证: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刻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四)论证结构部分1.基本结构:引论——开头部分,提出问题;本论——主体部分,分析问题;结论——结尾部分,解决问题2.论证结构:并列式:文章的层次、段落之间、论据之间是平行的、并重的。

层进式:论述的层次一层比一层推进、深入。

总分式:先总后分、先分后总、先总再分后总。

3.考点基本形式及答题思路:(1)作者是如何证明论点的?作者为了证明……的观点,首先使用了……论据,然后对……论据进行了……的分析(论证方法),从而证明了……的观点。

(2)分析论证过程:分析第三段的论证思路。

(《成功的秘诀》)答案示例:首先提出“自信是对目标执着的追求”这一分论点,然后采用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进行证明,最后收束本段,强化这一分论点。

(3)第二段与划线的三个句子句序能否互换?为什么?(《当一匹被鞭打的马》)答案示例:不能。

因为这三个句子是按照由轻到重的逻辑顺序组织语序的。

(4)引论、结论部分有什么作用?引论:引出论题或论点;充当论据,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

结论:总结全文、号召、勉励、警示等作用。

(5)选文第四段有什么作用?(《成功的秘诀》)答案示例:论证了“盲目的自信是自负,要不得”,对上文进行补充论证,使论点更明确,论证更严谨。

三、真题演练(一)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2分)①现代西方教育中有“尝试错误”的理论;五百年前,明朝人沈君烈就提出“终日学终日误,终日误终日学”的观点。

可见,在错误中学习,勇于尝试,就有机会获得成功。

②楚汉相争时,项羽的失败,就在于他不知道在错误中学习。

每当他有所主张,左右总是连声称“善”,钦佩拜伏。

一直到死他还错误地认为是“天之亡我,非战之罪”。

平时在百战百胜中,他愈来愈自负。

大难临头了,还在高唱“力拔山兮气盖世”。

项羽难以放下身段,从自负的巅峰走下来,弄到无颜回江东去的地步,结果只有死路一条。

③刘邦的成功,得益于在错误处注意学习。

有人当面指责他,不应该一面洗脚一面和长者说话;有人暗暗提示他,不应该在韩信求封齐王的使者面前发脾气;有人忠告他,不应该迷恋各国佳丽,要赶快迁都回关中去……他总会幡然醒悟,在错误中学到很多,终于获得事业的成功。

④由此想起《潜虚》上的一句名言:“项羽日胜而亡,高祖日败而王。

”因为缺少学习改进的机会,自始至终固守一套僵化的战略,所以日胜反而灭亡;因为在失败之中善于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所以日败反而称王。

⑤古语也有“学书纸费,学医人费”的说法。

不费纸,学不好写字;不费人,学不好医术。

一位成名的书法家,送你一幅字,在背后不知他撕毁了多少张纸,才成就这一幅字。

更不要去细数他当年学习过程中墨池皆黑、废纸成堆的境况了。

一位医术精湛的大夫,必然诊治得多、观察得多,也累积了许多误诊的教训。

古谚说“巧者不过习者之门”。

只要不怕错误,反复学习,便能达到巧妙的境地。

⑤“逐日淘沙定有金,成功的金砖就是从淘洗错误的沙砾中诞生的。

有志者,不但不应为错误、失败而气馁,反而应该以失败为师,在错误中汲取教训,从而走向成功的彼岸。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2.选文②③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请说出理由。

(3分)★3.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⑤段的论证思路。

(3分)4.请为选文补充一个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

(3分)(二)一个人就是一本书①读人,比读其他文字写就的书更难。

我认认真真地读,读了大半辈子,至今还没有读懂这本“人之书”。

②有的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愿意把伞借给你,而下雨的时候,他却打伞悄悄地先走了。

你读他时,千万别埋怨他。

因为他自己不愿意被雨淋着(况且是人家的伞),也不愿意分担别人的困难,你能说什么呢?还是自己常备一把伞吧。

③有的人,在面对你倾诉深情的时候,语言的表述像流淌一条清凉、甜美的大河,而在河床的底下,却潜藏着一股污浊的暗流。

你读他时,千万别憎恨他。

因为凡是以虚伪的假面来欺骗别人的人,人前人后活得也挺难的,弄不好还会被同类的虚伪所惩罚,你应该体谅他的这种人生方式。

等待他的人性的回归和自省吧。

④有的人,在你辛勤播种的时候,他袖手旁观,不肯洒一滴汗水,而当你收获的时候,他却毫无愧色地以各种理由来分享你的果实。

你读他时,千万别反感他。

因为有人肯于分享你丰收的甜蜜,不管他怀着什么样的心理,都应该保持欢迎的态度。

你做出一点牺牲,却成全了一个人的业绩欲,慢慢地,会让他学会一些自尊和自爱。

⑤有的人,注重外表的修饰,且穿着显示出一种华贵,而内心深处却充满着虚伪,充满了无知和愚昧,那种文化的形态,常常不自觉地流露在他的言语行动中。

你读他时,千万别鄙视他。

因为他不懂得服装是裁缝师制作的,仅仅是货币的标志,而人的知识、品德和气质,却是一个人的真正的人生价值。

对于庸俗的人,你可以反观对照一下自己的行为。

⑥读别人,其实也在读自己。

读真、读善、读美的同时,也读道貌岸然背后的伪善,也读美丽背后的丑恶,也读微笑背后的狡诈。

⑦读人,最重要是读懂怎样为人。

⑧读人,是为了要做一个真正的人。

⑨因此,读人时,要学会宽容与大度,才能读出一些有益的东西,才能读出高尚、欢乐和幸福。

⑩尽管我还没有读完这本“人之书”,但我会一直努力从各方面去阅读。

★5.本文采用了什么论证方式?(2分)★6.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试举一例,分析其作用。

7.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3分)8.“读人”的“读”在文中多次出现,结合语境,解释“读”的意思是什么?(字数不多于6个字)(2分)9.文中说“读别人,其实也是在读自己。

”请你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3分)10.请你围绕本文的中心论点,补写一则事实论据。

(字数不超过50字)(4分)(三)谈慎独曾彦彦①何谓“慎独”?《大学》有言: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中庸》也有表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两部儒家典籍都不约而同提及的一个君子品行——慎独,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呢?②依我看,“正其心”是慎独,“诚其意”是慎独,表里如一,毋自欺也,就是慎独。

③慎独是一种气度,是杨震面临重金时,那铿锵有力的“四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如此话语,坚定得无力可撼,这是对生活的彻悟,更是对人生的真诚。

④,是许衡面对满树香梨时泰然自若的感慨: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即使梨子再怎么好吃,也不能吃,因为它不是自己的,虽然这梨树种在路旁,看似无主,但依旧,我心有主,因为有主,所以心正,因为心正,所以知君子有所为亦有所不为。

⑤慎独是一种哲学。

因为慎独,所以身修,因为身修,所以家齐,因为家齐,所以国治,因为国治,才终得以平天下。

尧舜者,慎其独也,虽无人在旁,亦恪守礼教,不逾矩,终得以天下仁,桀纣者,凡事依照个人喜恶而定,率天下以暴,终难免亡国。

⑥是故君子慎其独也。

⑦然小人反是,“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品行低下的人,独自一人时常做坏事,见到品行好的人便竭力掩饰,那又有什么用呢?素养、品行的高低是一种由内及外体现出来的东西,无法表里如一的小人们,平日里散漫惯了,又怎能伪装成功呢?倒是更让人觉虚伪与造作,而毫无益处。

⑧有人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何必要在独处时过分克制呢?可是,要知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一个人,连自己都管不了,又怎能管好别人,怎能有所作为?⑨所以,不要为自己找借口开脱,要想有所为,必先做到慎独。

⑩做到表里如一,毋自欺也,做到克己复礼,诚意处世,做到敏于事而慎于言,那么,离慎独的境界,也就不远了,离君子之道,也就不远了,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因为——(11)慎其独也,方能成其大业。

(选自《人民日报》2014年6月6日24版)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12.简要梳理本文的论证过程。

(3分)13.阅读第④段、第⑤段,思考:(1)在第④段的横线处填写一句话,使其能够统率全段的论证内容。

(1分)★(2)第⑤段画“”线部分在段中起什么作用?(2分)14.联系生活,举一实例谈谈如何做到“慎独”。

(2分)答案:1.在错误中学习,勇于尝试,就有机会获得成功。

2.不能:因为第②段写项羽,第③段写刘邦,第④段引用名言和论述的内容与②③段的顺序相对应,体现了议论文的结构的严谨。

3.先用古语作为道理论据,接着用学书、学医两个事例进行阐释并作为事实论据,论证中心论点;最后以古谚作精道理论据,再一次论证中心论点。

4.示例一:爱迪生在发明电灯过程中,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在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最后才获得了成功。

示例二:失败是成功之母。

5.采用了立论的论证方式。

6.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会宽容与大度,才能读出一些有益的东西,才能读出高尚、欢乐和幸福。

8.答:“读”在文中的意思是了解、观察、研究。

(答出其中一词,即可得分)9.答:这句话的含义是读出别人的缺点,引以为戒;读出别人的优点来认真学习,使自己成为真善美的人。

10.围绕中心论点,从“宽容、大度”的角度,选取事实论据进行叙述,表达恰当,语言流畅,即可得分。

11(2分)中心论点是“要想有所作为,必先做到慎独”或“慎其独也,方能成其大业”。

12.(3分)论证过程:开宗明义提出什么是“慎独”,然后从三个角度下面论述“慎独”,再从反面分两层论述,不迅猛则无益,最后得出结论:“慎其独也,方能成其大业”。

13.(3分)(1)慎独是一种信念。

(1分)(2)举尧舜者慎独得天下,桀纣者不能慎独而致亡国两个例子,从正反两方面证明慎独是一种哲学。

(2分)14.(2分)例如独自一人过马路时遇上红灯要耐心等待,不要没有交警或没有车辆通过而闯红灯。

(只要是生活中的实例,能够体现“慎独”即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