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18秋[0303]《学前心理学》作业答案

1、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是()。

1.婴儿期

2.青春期

3.先学前期

4.学前期

2、下列不属于师幼关系的一般表现的是()。

1.差异性

2.双向性

3.双重性

4.游戏性

3、提出“儿童中心主义”思想的人是()。

1.杜威

2.皮亚杰

3.夸美纽斯

4.赫尔巴特

4、小明边说边用手比划说:大象的鼻子长又弯,小明思维的工具是()。

1.概念、判断、推理

2.具体形象

3.语词概括

4.感知、动作

5、婴幼儿出现最多的焦虑是陌生人焦虑和()。

1.一般焦虑

2.潜伏焦虑

3.特定焦虑

4.分离焦虑

6、华生认为心理学是一门()的科学。

1.实例性的

2.实质性的

3.实用性的

4.实验性的

7、智力分化论的代表人物是()。

1.斯皮尔曼

2.加德纳

3.瑟斯顿

4.格雷特

8、下列不属于儿童的基本情绪的是()。

1.恐惧

2.快乐

3.痛苦

4.内疚

9、埃里克森把人的一生的发展划分为()个阶段。

1. 5

2. 8

3. 4

4. 6

10、1岁半的儿童想给妈妈饼干时,会说:“妈妈”“饼”“吃”,并把饼干递过去,这表明该阶段儿童语言发展的

1. F. 单词句

2.电报句

3.完整句

4.简单句

11、根据科尔伯格的性别认知发展理论,3~6岁是儿童的()。

1.基本性别认同阶段

2.性别稳定阶段

3.性别恒定阶段

4.性别波动阶段

12、思维逻辑性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语言()。

1.连贯性

2.整体性

3.实用性

4.清晰性

13、一名从未见过飞机的幼儿,看到蓝天上飞过的一架飞机说“看,一只很大的鸟!”从语言发展的角度来看

1.过度规范化

2.扩展不足

3.电报句式

4.过度泛化

14、下列属于水平关系的是()。

1.师幼关系

2.同伴关系

3.亲子关系

4.依恋关系

15、下列不属于攻击行为特点的是()。

1.中班儿童的攻击行为明显少于小班和大班

2.以工具性攻击行为为主

3.以身体动作为主

4.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16、自我认识不包括()。

1.对自己行动的认识

2.对自己心理活动的认识

3.对自己身体的认识

4.自我调节

多项选择题

17、儿童身体发育符合哪些规律?()

1.大小律

2.远近律

3.整体局部律

4.小大律

5.头尾律

18、皮亚杰认为“感知运动阶段”的特点有哪些()。

1.逐渐以自己的动作和身体为中心

2.逐渐形成有目的的行动

3.逐渐形成各种感官的协调活动

4.逐渐形成对“客体永久性”的认识

5.逐渐形成有组织的行动

19、桑代克提出关于学习的三大基本规律是( )。

1.准备律

2.重复律

3.效果律

4.练习律

5.结果律

20、空间知觉包括()。

1.形状知觉

2.时间知觉

3.距离知觉

4.大小知觉

5.角度知觉

21、下列属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常见问题有()。

1.口吃

2.自闭症

3.情绪障碍

4.多动症

5.肥胖

判断题

22、婴幼儿对物体的触觉探索最早是通过口腔的活动进行的。

1. A.√

2. B.×

23、美感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

1. A.√

2. B.×

24、民主型的父母的教养方式不利于幼儿情绪的表达。

1. A.√

2. B.×

25、在男女平等的社会中,由于教育、生产劳动、经济收入等方面的平等权利,男女性别角色的分化正在增

1. A.√

2. B.×

26、注意对象、任务过于复杂或者过于简单都不利于注意的集中。

1. A.√

2. B.×

27、智力呈先慢后快的发展趋势

1. A.√

2. B.×

28、心理发展过程只有连续性没有阶段性。

1. A.√

2. B.×

29、按照焦虑的跨情境程度,可以分为一般焦虑和特定焦虑。

1. A.√

2. B.×

30、一岁以前的儿童没有抽象思维活动。

1. A.√

2. B.×

31、幼儿想象的内容依赖于视觉形象。

1. A.√

2. B.×

32、由于幼儿是以自我为中心辨别左右方向,教师在动作示范时应该背对幼儿,采用镜面示范。

1. A.√

2. B.×

33、幼儿能准确地理解一个人同时拥有的两种不一样的情绪。

1. A.√

2. B.×

34、性别角色是指在某一社会文化传统中公认男性或女性应有的行为。

1. A.√

2. B.×

35、生成语言理论因过分强调先天而忽略了语言学习中的背景文化而受到争议。

1. A.√

2. B.×

36、儿童最早出现的是运动记忆。

1. A.√

2. B.×

37、性格主要是先天形成的。

1. A.√

2. B.×

38、“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这句话是高尔顿说的。

1. A.√

2. B.×

主观题

39、对学前儿童听力的保护和培养,应注意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保护婴幼儿的听力是很重要的。学前教育机构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减少噪声,避免超过度用耳,保护儿童的健康。(2分)

(2)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孩子听力方面问题。早发现、早治疗。(2分)

(3)食物保持清淡,注意规律饮食,或体育锻炼等。(1分)

40、简述学龄前幼儿美感的发展主要特点。

参考答案:

(1)受事物的外部特征所吸引,比如色彩鲜艳、新奇性、形状等等;(2分)(2)事物的真实感,与实际生活相贴近;(2分)

(3)常常与想象的夸张性相融合。(1分)

41、简述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趋势。

参考答案: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1分)

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趋势是:

(1)从轻信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独立评价;(1分)

(2)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心理品质的评价;(1分)

(3)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到比较细致的评价;(1分)

(4)从带有主观情绪的评价到相对客观的评价。(1分)

42、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包括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包括:

(1)亲子关系的发展;(1分)

(2)同伴关系的发展;(1分)

(3)性别角色的发展;(1分)

(4)亲社会行为的发展;(1分)

(5)攻击性行为的发展。(1分)

43、1—3个月的婴儿注意选择性发展的主要规律与特点有哪些?

参考答案:

(1)偏好复杂的刺激物;(2)偏好曲线多于直线;(3)偏好不规则的图形多于规则的图形;(4)偏好轮廓密度有同一中心的刺激物多于无同心的刺激物;(6)偏好对称的刺激物多于不对称的刺激物。

44、简述焦虑具体表现。

参考答案:

(1)行为上的表现:例如语无伦次,结结巴巴等;

(2)是生理上的表现,如肌肉僵硬,寒颤,出汗等;

(3)是心理上的体验,如烦躁,不安,恐惧等。

45、简述3-6岁幼儿记忆的发展的一般趋势。

参考答案:

(1)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

(2)机械记忆用得多意义记忆效果好。

(3)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4)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

46、简述学前儿童情绪调控的作用。

参考答案:

儿童的情绪调控具有促进其情绪适应性的作用,而不只是简单地减轻或抑制情绪。情绪调控能力好的儿童能做出被最佳的调控。情绪调控在某些方面并不是自发的,如果环境支持儿童的自主性、能力和关系的需要,就会促进内在

47、科尔伯格将儿童性别守恒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参考答案:

第一阶段:性别标志;

第二阶段:性别固定;

第三阶段:性别一致性。

48、简述学前儿童情绪调控能力的培养。

参考答案:

(1)为幼儿营造安全的心理环境;

(2)提高幼儿觉察自身情绪变化的能力;

(3)引导幼儿学会宣泄自己的情绪。

49、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参考答案:

(1)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2)发展的方向性与顺序性

(3)发展的整体性和不平衡性

(4)发展的易感性和差异性

50、简述听觉发展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答案:

(1)听觉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依靠听觉辨认周围事物的特点;(2分)

(2)依靠听觉感受音乐,学唱歌曲,欣赏乐曲,从而还得到美育的熏陶;(2分)

(3)儿童与成人交往,特别是学习口语,必须依靠听觉,听觉对智力、个性发展也有影响。(1分)

51、简述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参考答案:

遗传决定论强调遗传因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主张心理发展是由先天的、不变的遗传基因所决定的,心理发暴露的过程,儿童心理的发展主要是生理成熟的结果,外界环境和教育所起的作用甚微。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儿已经被决定了,环境的作用仅在于引发、促进或延缓先天素质的自我展开,并不能改变其本质。

52、注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注意主要有三种作用:

(1)选择功用。注意使儿童心理活动能够选择有用信息,排除无用及干扰信息。

(2)保持功用。注意使儿童心理活动选择的对象,保持在意识当中,直到达到活动目的为止。

(3)调节功用。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注意会发动自身调节的功能,应付外界环境,使心理活动处于一种积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