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高接换种技术

合集下载

东魁杨梅高接换种技术杨梅

东魁杨梅高接换种技术杨梅

东魁杨梅高接换种技术杨梅浙江省云和县云坛乡现有杨梅120.6公顷,东魁杨梅只占30%左右,水梅和炭梅分别占20%和50%,水梅和炭梅因果实小,产量低,品质不佳,缺乏市场竞争力。

为此,我们从XX年开始对10~XX 年生炭梅、水梅进行东魁杨梅高接换种试验。

据云坛乡麻车岗村的试验结果,高接后第2年开始结果,每667平方米产量200kg,第3、4、5年产量分别为410、850和1550kg,高接后第5年比高接前增产20%,单果重25~30g,售价比水梅高出5~10倍,比炭梅高出3~5倍,每667平方米产值达8600元,比高接换种前提高3倍。

现将高接换种技术简介如下。

1接穗采集和贮藏接穗应选自7~XX年生健壮的良种母树,嫁接容易成活,以后发芽快,生长迅速。

采下接穗应立即剪去叶片,放置1~2天,蒸发一部分水分,接穗稍干后再行高接能提高成活率。

据我们多年试验结果,接穗随采随接成活率最高。

2高接换种方法高接时间在春季的3月下旬至4月上旬,采用切接和腹接两种方法,每株砧树一般在3~4个骨干枝上,每枝嫁接1~2个接穗(接芽),接枝部位为杨梅树主枝距主干20~30cm处。

3接后管理春季嫁接后应及时抹除砧木萌芽,对接穗没有成活的枝条上萌发的嫩枝,留1~2个粗壮的枝条,次年再进行补接。

接穗新梢长20~30cm时解除包扎薄膜。

在嫁接部位以下绑缚支柱,将接穗新梢固定在支柱上,以防风折。

接穗新梢往往直立生长,应多次摘心,以促生分枝,使高接树尽早形成树冠。

高接后应在剪口或锯口创面涂1%硫酸铜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消毒,待药液干后再涂保护剂,以免创口腐烂。

高接后杨梅树新梢嫩芽很多,病虫害发生严重,必须特别注意防治松毛虫、蓑蛾、卷叶蛾、蚜虫和癌肿病等病虫害。

第1页共1页。

提高杨梅嫁接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提高杨梅嫁接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提高杨梅嫁接成活率的技术措施摘要从砧木选择、接穗选择、嫁接时间、嫁接方法、接后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提高杨梅嫁接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杨梅;砧木;接穗;嫁接;成活率;形成层;接位杨梅是我国著名的特产水果,其果实色泽鲜艳、汁液多、酸甜可口、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且果实初夏成熟,正值水果淡季,因此深受人们喜爱。

杨梅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蜜饯、罐头、果汁、果酱、果干、果酒等。

贵州省野生杨梅资源丰富,分布范围广,可就地嫁接改造成杨梅园,还可采集大量优良杨梅种子。

因此在该省发展杨梅的产业化生产,具有广阔的前景。

但果农在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杨梅嫁接成活率不高的问题。

为解决这个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提高杨梅嫁接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1 砧木选择1.1 树种选择要求用杨梅种(Myrica rubra),其中又以野生杨梅种子的实生树为好,其不仅嫁接后亲和愈合良好,且抗性、适应性均较强。

1.2 树龄选择一般选用培养2~3年的树苗为好,若是高接换种,则树龄要在15年以内。

2 接穗选择要选择生长强健、进入盛果期的丰产树的树冠中上部外围的1~2年生枝,高接则要待枝条已退绿转为灰色或灰褐色。

另外,还要求在未施用过多效唑的地块选择接穗。

3 嫁接时间一般在春季萌芽前进行,适当早接更为有利。

一般在2月上旬至3月下旬,且选择气温较高的晴天。

过迟则因伤流而影响接口成活。

4 嫁接方法一般采用枝接,且以切接为主,具体操作时,还可分别采用以下方法:4.1 就地嫁接,切断根系嫁接后从砧木两侧深挖,以切断部分主侧根。

4.2 异地嫁接嫁接前挖起砧木,剪去部分主、侧根,换地栽植后再嫁接。

4.3 室内嫁接将砧木挖起,嫁接后假植或直接栽在定植穴内。

4.4 放水嫁接在嫁接前15~20 d,剪去砧木顶瑞,待伤流停止后,再剪去伤流面进行嫁接。

或先在砧木嫁接部位以下的基部进行刻伤处理,抑制伤流上移。

选择砧木萌芽生长伤流少的时期嫁接,也可提高成活率。

5 对齐形成层一定要对准穗砧的形成层,只有形成层对接良好,土壤中水分、养分才能顺畅地沿砧木输送到接穗,利于成活。

杨梅高接换种技术

杨梅高接换种技术

杨梅高接换种技术摘要总结了杨梅高接换种技术,包括材料准备、高接时期、高接树和接穗选择、嫁接部位、整树形、嫁接方法、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为杨梅的高接换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杨梅;高接;换种技术我国杨梅栽培发展迅速,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杨梅进入世界市场已成现实,其市场需求量日益增长。

将劣质低产或野生杨梅树,在适当部位进行嫁接,以改换优良品种,可提高产量、品质及市场竞争力,增加经济效益[1]。

现将杨梅高接换种技术总结如下。

1材料准备嫁接刀或雕花凿、整枝剪、手锯、磨石、丝薄膜模(剪成4~6 cm宽的薄膜带)、薄膜袋。

2高接时期春接掌握在树液大量流动之前,自2月上旬至4月上旬均可进行,往北地区适当延迟,往南地区可适当提早。

天气以晴天为好,如果下雨天或天气闷热,切口有树液流出或盈满,则成活率低;天气晴燥,切口树液有黏性,则成活率高。

3高接树和接穗选择3.1高接树选择高接树选择树龄在15年生以下,树体无病虫害或伤残,高接部位树皮光滑,未施过多效唑[2]。

若树龄过大,愈合能力弱,高接成活率低。

可在距地30~50 cm 处锯掉大枝,让隐芽萌发抽枝,选留7~8个枝条任其生长,其余抹除。

于翌年春季选4~6个枝再进行嫁接,其余留作“拔水枝”,待成活后再剪去。

3.2接穗选择选择品质优良、丰产、稳产母树树冠中上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二至三年生枝条,粗0.8~1.2 cm、长10 cm以上,剪下后及时去除叶片、细枝,并做好保湿工作。

接穗随采、随接成活率高,但野生大砧就地高接,以贮藏1~2 d为好。

4嫁接部位杨梅嫁接要求宜低不宜高,兼顾树形结构,适当分散均匀。

嫁接部位和接头数视原树大小确定,一般二年生幼树离地面15~20 cm处嫁接1个接穗,三至四年生树,在40 cm处的主枝、副主枝上嫁接3~5个,五至七年生在1.0 m下接10~15个,八至十三年生在树冠1.2 m下接15~20个。

5整树形先根据树形原有结构,按照自然开心形,把过多的枝条锯掉,留下的枝条要求错落均匀、不重叠[3]。

东魁杨梅高接换种技术

东魁杨梅高接换种技术

东魁杨梅高接换种技术作者:李鸿飞来源:《现代园艺》2009年第07期杨梅是浙江的主要果树,其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柑桔。

东魁杨梅树势强健,病害较轻,盛产期平均株产70-125千克,果形特大。

单果重20-25克,最大可达45克,为优良的鲜食品种。

商品性特好,在临海及周围边地区,近年来大量发展的杨梅品种均为东魁杨梅。

但老杨梅果园中,有一定面积的杨梅为经济效益不佳的劣质品种。

为加速杨梅品种结构调整,改造低产果园,提高经济效益,我们在2003-2005年间在邵家渡街道的茶山、石年村对本地杨梅(刺梅、水梅)大树用东魁扬梅进行多头高接换种,摸索出了高接换种的技术要点和完善的树体管理技术。

1高接技术1.1基砧杨梅砧木主要为实生场梅或劣质种扬梅。

1.2高接时期春夏秋三季均可进行高接,但最适时期在春季的3月中旬至4月上旬。

1.3砧穗选取基砧应选取根系良好,无严重瘤种病,枝皮表面平光的部位进行高接。

接穗应选有把握的株系良种。

不带病毒的母树,选择树冠外围二年生枝作为高接的接穗。

粗度为0.8—1.2厘米最适。

选择树冠内膛2年生枝条作接穗成活率高,但挂果要晚。

1.4高接方法1.4.1马蹄形切接春季我们采用马蹄形切接,用薄膜封口(接穗口哦、接口)。

空档枝干上插复接也可以,但必须全接穗用薄膜密抱,待芽充分饱满后从芽处破膜,让芽枝抽出。

高接时要结合树体整形,要求树体呈立体结构,对大枝或侧枝过多、过密的要去除一部分。

其原则是去直留斜,去强留中庸,去粗留适中。

嫁接时的接穗应留有白线,利于愈合,接面也光滑。

各接芽应相距50厘米以上,以免高接后抽枝密集,树冠提早郁闭。

接芽方位要选在枝的外侧或两侧的斜生枝上。

所有果树的共性是“角度越大,结果性能越好”。

1.4.2眉刀口插复接夏、秋季高接应以插复接为宜,因夏季高温干旱、空气湿度低,接穗和嫁接口水份蒸发快;秋季沿海地区多台风,天气时雨时晴,风又大。

这两季节嫁接。

果木如不全接穗密抱,成活率明显下降,有可能一穗也不抽芽。

杨梅高接换种

杨梅高接换种

杨梅高接换种何敏娟(浙江省临海市大田农业综合服务中心317004)保证一边的形成层对准。

接穗与切口之间露白2mm 左右,以利更好愈合。

4.1.4缚伤口。

用准备好的薄膜带自下向上将接穗与砧木绑紧,并用薄膜带的一端反包接穗顶部,砧木断面也要用薄膜全部包住;如断面大,接口多,先用薄膜条扎几圈把接穗固定,然后用另一块薄膜将整个接口盖住,有接穗的部位将薄膜捅破后自上而下盖住接口,然后逐个接穗用薄膜条缠过去,特别是接穗顶部要用薄膜裹住,或用薄膜袋将高接部位套住。

这样可保持接口和接穗有一定的湿度,且可防止雨水进入,提高成活率。

4.2腹接法腹接步骤与切接法一样,其接穗削取、接穗插入、伤口绑缚的要求都与切接法相似。

腹接时,选择枝条合适部位,用嫁接刀斜切砧木,深入木质部,操作叶,不必剪去枝条上部。

5高接后的管护措施5.1检查成活高接后20d 右左,可以检查成活率,如接穗仍保持新鲜,或形成愈伤组织,即为成活;如已干枯,即为死亡。

没有成活的则可当年补接,或留出1~2个生长强壮的萌枝,在次年春季时进行补接。

5.2除萌在接芽萌发前,所抽萌蘖要全部抹除。

接芽开始萌芽后,接口下部的蘖不要全部抹除,对过长的萌蘖进行摘心,以起到辅养和遮荫作用,待9月份新梢长到一定长度后才全部抹除,过早抹除新梢易枯死或生长缓慢。

5.3去袋破膜接穗萌芽后,去掉薄膜袋,接芽被薄膜包裹着的,应用刀头小心地将薄膜挑破,让新梢伸出膜外生长。

去袋、破膜时要选择在阴天或毛毛雨的天气进行,有阳光的天气破膜新梢易枯死。

5.4摘心高接后,新梢抽发旺盛,要通过摘心促发分枝加快新树冠的形成。

一般新梢长到15~20cm 反复摘心,增加分枝级数,晚秋梢一律抹除。

5.5立支柱杨梅高接成活以后,因根系吸收力强,使接穗生长旺盛,此时,经常遭到大风大雨的袭击,同时接口愈合尚不牢固,很容易造成折断。

因此,夏梢抽生以后,针对生长旺的枝条应立支柱,以防断裂。

杨梅是浙江的主要果树,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柑桔,是浙江的第二大水果产业,但杨梅品种之间价格差异很大,果农同样的管理,同样的投入,因品种不同,效益相差很大,因此将本地杨梅高接换种,进行品种改良,是提高杨梅效益,促进果农增收最快速、最有效的方法,现将高接换种技术总结如下:1嫁接工具准备嫁接刀、整枝剪、手锯、磨石、薄膜带(剪成4~6cm 宽薄膜)、薄膜袋。

杨梅高位嫁接的技术要领

杨梅高位嫁接的技术要领

杨梅高位嫁接的技术要领杨梅高位嫁接技术主要应用于老龄杨梅的更新换种和劣种杨梅的更新换种。

由于杨梅木质坚硬,富含单宁物质,在老龄或劣种杨梅的主干、主枝上嫁接,一般成活率都很低,但若方法得当(如:采纳马蹄形、长穗和全包膜切接),成活率可达80%以上,高接后经合理管护,树冠可快速恢复生长,3年即能投产。

一、技术要领1.截干时间以8月间进行为相宜,此时发生的秋梢可以平安越冬;而在9月以后更新,发生的枝梢幼嫩,越冬时简单受冻。

若在春季进行更新,伤流过大,不利抽枝。

2.嫁接时间以惊蛰前后为宜,过早因温、湿度较低,接后不易成活;过迟则高温高湿,接活率也不高。

迟嫁接时间不能超过“清明”后十天。

3.接穗选择国家规定,凡通过鉴定、认定的品种均可作高位嫁接品种。

我市应以之前推举的乌酥梅、凹蒂乌酥梅、青蒂梅、酥核梅四个乡土品种为主,适当引种浙江的优质大粒种,如东魁、荸荠等。

用于高位嫁接的接穗,多选自高产优质壮年树,树冠外围2~3年生的充实枝条,径粗0.8~1.5厘米,长5~6厘米,视砧木大小而增减。

接穗枝条的段次不同,其接活率的凹凸也有所不同。

一般上部顶段比下段的接活率较高。

留意:要选择没有使用过多效唑的母株,否则嫁接后生长停顿。

4.嫁接方法采纳马蹄形、长穗和全包膜的切接法。

其接穗长度:7~10厘米,接穗削面:正面2~3厘米,背面0.5~1厘米,并且要求平滑。

在树冠上选高度2米以内,粗度3~4厘米的侧校进行高接,树冠下部留5%左右的辅养枝(又称“引水枝”或“忽水枝”)。

一般10年生以上的结果树,每树可高接20~25个接穗;10年生以下的幼树,每树可高接10~15个接穗;接头之间的距离应在50厘米以上,以免枝条过多而造成树冠过早郁闭。

嫁接以后,用薄膜包扎全部伤口;成活后,接穗从膜缝处抽出。

二、接后的主要管护措施1.检查成活高接后20天左右,可以检查成活率。

如接穗仍保持新奇,或形成愈伤组织,即为成活。

接穗的芽一般可以从膜缝处钻出,长成新枝;如被膜裹住,应当心用刀破膜露芽。

浅谈杨梅高接换种技术

浅谈杨梅高接换种技术

浅谈杨梅高接换种技术论文关键词杨梅;高接换种;论文摘要从高接树种的选择、高接时间、高接方法、高接后的管护以及生产管理等方面了杨梅高接换种技术。

高接换种能大幅度提高杨梅的产量和品质,增加效益。

杨梅原产我国南部,距今有2 000多年的栽培,是我镇的第2大宗水果(仅次于高橙、柑桔),种植面积约533hm 2,其中1995年以来种植的占半数以上。

但所种品种往往是果农自售的商品苗,不但品种杂乱,而且投产迟,产量低,价格低廉,导致果农杨梅种植的积极性不高,局部近十年生树,成为“雄”株,出现捞树现象。

为调整种植业产品结构,推广“一优二高”技术栽培,提高果农经济收益,我站同市有关技术部门联系,积极争取科技立项。

1998年春季,首先在下洞桥村组织实施了杨梅成年树大枝高接换种,对13hm 2劣级杨梅进行高接换种获得成功。

高接后第2年投产,第3年盛产,单株高产达50kg左右,每千克售价在10元以上,经济收入佳,深受果农欢送。

自2000年至今,我镇已推广高接换种良种“荸荠种、东魁、本地炭梅”约133hm 2,计6万多株,经济效益明显增加,给山区果农拓宽了致富门路。

现将杨梅高接换种技术介绍如下。

1高接树种的选择杨梅高接树种一般选择五至十年生树,以切接,即枝接为主,接穗选择生长强健、进入盛果期的丰产优良母树,剪取树冠上部向阳面的一至二年生枝条,一般是直径1cm上下的强健枝。

接穗采集后,可存放在薄膜袋保湿储用,高接时最好随采随接,可提高成活率。

2高接时间因各地气候而异,一般选择在春季萌芽前。

因杨梅树液流动旺盛,以早接为好,气温升高后会因伤流冲动接口,降低成活率。

我地适宜在2月下旬至4月上旬(清明前后)进行高接,成活率在90%以上。

3高接方法采用切接法,锯大枝高度在1.0~1.5m部位,选择2~5cm的直径为宜。

锯枝时必须留下1/3大枝。

采用双芽、多芽切接法和切腹接,一般果农都叫枝接法。

掌握培养凹凸形丰产树冠,一般高接20~30根接穗,穗长10cm,随身携带手锯、枝剪、切接锐刀,并做到随锯随接。

杨梅高接换优技术实践总结

杨梅高接换优技术实践总结

3 接穗采集

落 果严重等 。为顺利 开展大 门镇 的老杨梅 林 的改造 ,我 们 于2 0 0 9年从温 州科 技职业学 院 ( 温 州市农科 院 )引进 杨梅 高接 换种 、 ‘ 东魁 ’杨 梅化 学促花 、‘ 东魁 ’杨梅 人工保 花 保果和 ‘ 东魁 ’杨梅人工疏果等先进 生产管理技术 ,对 现有
剪去枝条上段 ,用刀削平剪 口,选 择砧 木树皮光滑平直 的一
侧 ,用切接刀稍带木质部向下作垂直切 口,深约 2~ 3 c m 。 接 穗则在正面推 削长 2~ 3 c m的削面 ,要求 深达木质
部,切 削面要平滑 ;再转过接穗 ,在背 面斜 削长约 1 C l I l 的 短削面 。整根接穗 留长 7~ 8 c m剪 下插 入砧木中,形成层
CHI NE SE H OR T I CUL _ T UR E AB S T RA C T S
杨梅高接换优技术实践总结
朱 明义 ,林 春。 ,马春 烈 ,谢志亮 ,吴振 旺 ,曾光辉 '
( 1 . 浙江省洞 头县农 业技 术推广站 ,浙江 洞头 3 2 5 7 0 0 , 2 . 浙江省 洞头县大 门镇人 民政府 ,浙江 洞 头 3 2 5 7 0 0 3 . 浙江省 洞头县乒 乓杨 梅专业合作社 ,浙 江 洞头 3 2 5 7 0 1 ;4 . 温州科技 职业学院 ,浙江 温 州 3 2 5 0 0 6 ; 5 . 浙江省温州市农科 院,浙江 温州 3 2 5 0 0 6 )
要对准 ,接穗削面不要全部插入砧木切 口,上方要 留 0 . 5 c m 的空档 ,接 口用 薄膜带扎紧 ,接穗和 剪 口用薄膜带全 密封 。
成 活 后 ,接 穗 从 膜 缝 处抽 出 。
在 直接锯 干高接 时 ,由于杨 梅老树 的愈 合能 力差、砧 木锯 口较 大,为加 速伤 口的愈 合,可 同时高接 2~ 3个接 穗 ,在嫁 接成 活 后, 留 1个接 穗根 据 整形 需 要促 使生 长 , 其余接穗则通过 多次摘心、抹芽等修剪措施抑制其 生长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普资讯
3 2
柑桔- 热带 果树 信息 5亚

20 年 第 1 卷 第 1 期 02 8 0
提 高杨 梅 种植 成 活 率 的 关键 技 术
杨 梅对 种 植技 术 要 求 较 高 , 采 用 与 其 他 果 树 如
相 同 的种植 技 术 成 活 率 很 低 , 般 只有 5 %左 右 。 一 0 根据 我 们 的经 验 , 高 杨 梅 种 植 成 活 率 的 关 键 应 抓 提
5 种 植 宜深
杨梅 种植 宜 深不 宜 浅 , 将根 颈 部 以 应
上 lc O m的 主干及 其上 的枝 梢 都埋 入土 中 ( 土分 层 填 踏实) 。这样 既 能使 主干 少受 烈 日暴 晒 , 又能使 入土 的接穗 和 主干 发 生新根 。 6 浇 水 遮荫 杨 梅性 喜 阴湿 , 高 温干 燥 。定 植 后 忌 随 即 浇施 稀薄 人粪 尿 5~l 。 遇 旱 时 及 时 浇 水 抗 0 旱 。为 了使 幼 苗免 受 烈 日曝 晒 , 植 后 应 随 即 搭 棚 定 或插 树 枝 遮荫 。种 植穴 周 围 的灌木 或 小 乔木 不 宜立
不 少 于 5 ( 0 或饼 肥 3g 焦 泥灰 不 少 于 2 k , k ), 0 g 肥与
壮树 , 一般 以 l 0年生 左 右 的树 最好 , 接成 活率 高 , 嫁
树冠 恢 复快 。
3 接穗 的选 择 与贮 藏
土拌均 填 穴 。避 免 未 腐 熟 的有 机 肥 与 苗 木 根 系接
以降 低地 表 温度 , 少土 壤 水分 蒸 发 。 减
浙江 省龙泉 市林 业局 (270 周 慧 娟 330 )
4 2 接 口与接 穗 .
接 口应 选在 光 滑 无病 斑 处 , 面 截
要平 滑 , 用嫁 接 刀 纵 向切 约 3 m切 口。接 穗 长 lc c Om 以上 。 下 部 略带 木 质 斜 削 3~3 5m长 切 面 , 切 沿 .c 将 面 的背 面皮层 平 削 掉 3 m, 接穗 切 面 贴 切 口木 质 c 把
距 5c 0 m以上 , 免抽 枝 密 集 , 早 郁 闭 。高 接 枝 方 以 过
位应选 在 基枝 外 侧斜 生 枝上 。 高接 时要 结合 整形 修 剪, 使树 体呈 立 体结 果 , 对大 枝 或侧枝 过 多过 密 的要 去除 一部 分 。
即除 去 , 待苗 木成 活后 逐 渐 去 除 。高 温 干 旱 期 即 应 将 开始 时 , 青草 、 草 等 覆 盖 种 植 墩 ( 压 泥 土 ) 用 稻 上 ,
触, 以防伤 根 。 2 适 时种 植 在冰 冻期 已过 的前提 下 及早 种 植 , 具 体时 间为 2月 中下 旬 至 3月 上 旬。 如 能选 择 阴天或 小 雨 天种植 , 对提 高成 活率 更 为有 利 。
3 1 良种 选择 .
选择 东魁 和 水 晶 品种 , 因东 魁 果形
解 除嫁 接 口的薄膜 。
用 不完 , 可用微 湿 的细沙 进 行分 层保 湿贮 藏 , 藏时 贮 间一般 不超 过 1 。时 间过 长影 响成 活率 。 同时应 周 注意控 制湿 度 , 以免 接穗 过 湿霉 烂 , 干 失水 。 过
4 高接换 种 关键 技 术 41 方 法 . 采 用 切接 法 , 即采 用 多 头 、 穗 、 蹄形 长 马 切 接法 , 用薄 膜包 扎 接穗 和 接 口。高 接 高 度 控 制在 2 m以下 , 在 直径 3~6 m的侧 枝 上 高接 , 留一 定 选 c 保 数量 的辅养 枝 , 接芽 在树 冠 内分 布要 均 匀 , 芽应 相 每
3 选 用壮 苗
选 生 长健 壮 、 系 发 达 的 苗 木 栽 植 。 根
采 集接 穗 , 树冠 外 围 中上部 粗 度 0 8—15m、 眼 选 . .c 芽 饱 满 、 育成熟 的两 年生 枝 条 , 叶后 , 湿 布包 好 , 发 去 用
外 用薄 膜袋 包 装 , 以随采 随 接为 好 。 3 3 接穗 贮 藏 . 若高 接 时 间较长 , 下 的接 穗 一时 剪
远途 运 输 的苗 木应用 泥 浆蘸 根 , 部 用薄 膜 包裹 好 , 根
以防 苗木 脱水 影 响成活 。
4 整 枝 剪叶
种植 时 剪除 过密 、 方位 不 当和 不 充 实
的枝 梢 , 剪去 全部 叶 片 ( 留叶柄 ) 以减 少 水 分 损 耗 。 , 同时 , 剪伤 残 的粗 根 , 利 伤 口愈 合 并 促 发 新 根 。 修 以
杨 梅 高接 换 种 技 术
浙 江 省慈 溪 市 是 全 国著 名 的杨 梅 之 乡 , 主栽 品 种 为 荸荠 种杨 梅 , 占杨 梅 总 面 积 的 9 % 以上 。但 由 5 于品 种单 一 、 熟期 过分 集 中 , 一定 程 度上 影 响 了 成 在 供 应 和 采收 , 影 响 了销 售 和经 济 效 益 。为此 , 也 我们
较大 , 成熟 期 在 6月 底 至 7月 初 , 好 在 荸荠 种 杨梅 恰 采 收结 束后 上市 , 延 长 杨 梅 上 市 季 节 。而水 晶杨 可 梅作 为 珍稀 花 色品 种 , 丰 富杨 梅销 售市 场 。 可 32 接 穗 采 集 . 在 健 壮 、 病虫 害 的 盛 产杨 梅 树上 无
1 挖穴改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宜在每年年底完成 , 以利 土壤 熟 化 、
22 树 龄 .
树 龄在 2 2 0年 生 、 系生 长 良好 的健 根
有 机 肥腐 熟 和减 少病 虫 害 。种植 穴长 x宽 x深 不少 于 lO mxlOm 8 c , 穴 施腐 熟 栏 肥或 垃 圾肥 O c Oc x 0 m 每
好 以 下几 点 :
般 选在 春 季 3 —4月 间 , 最适 在 “ 明 ” 清 前后 5
天左 右 , 时气 温 不 高 , 液 开 始 流 动 , 利 于 接 口 此 树 有 愈合 成 活 , 过早 或 过迟 嫁接 都 会影 响 成活 率 。
2 高接 基砧 的选 择 2 1 品种 . 杨梅 树 。 选 择普 通 品种 、 劣质 品 质 及 实生 品 种 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