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令流程讲义(1)

合集下载

信令流程讲义

信令流程讲义

1、GSM网络拓扑结构
2、GSM齢信令协议ftrt®
3、NO. 7信令网简介
4、各层协议介绍
6、TUP协议介绍
6、JSUP协议介绍
7、GSM信令流複
8、信令流程中H 妥定时暮介紹
9、・?*信令消电内容详解
10、常用信令分析软件
11、基本信令分析方法
1、GSM网络拓扑结构
TMSC1
UM

AMSC功能与作用
为其服务区内的移动用户提供交换和信令功能
0呼叫处理
•呼叫建立、连接与清除
•切换过程
•移动性管理
位置更新过程
归用户身份识别
移动设备识别
操作与维护
•数据库管理
•测量
•人机接口(MMI)0网间互通
计费
AHLR功能与作用
0 HLR:Home Location Register
0 用户识别号(IMSI,MSISDN) U :
0当前用户的VLR (当前位置)HLR 0业务能力、业务限制信息
0用户申请的补充业务
AVLR功能与作用
0补充业务信息(例:当前转移的电话号码)0 用户状态(registered/deregistered)
0移动用户漫游号(MSRN)传递
AVLR功能与作用
0 VLR: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0移动台状态
0部分补充业务数据
0移动站的位置登记(LAI)
0临时移动用户识别号(TMSI)管理
a MSRN管理
VLR
AAUC功能与作用
/。

流程管理-信令流程讲义1 精品

流程管理-信令流程讲义1 精品

Layer N-1 header
Data
Introduction to protocols
端到端协议
Layer 4 Layer 3 Layer 2 Layer 1
Peer-to-peer protocols
Layer 4 Layer 3 Layer 2 Layer 1
Introduction to protocols
是利用包含在各帧中的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来加以区别; b) 帧的定界和透明性,从而允许识别在D信道上以帧形式发送的
一串比特; c) 顺序控制,以保持通过数据链路连接的各帧的次序; d) 检测一数据链路连接上的传输差错,格式差错和操作差错; e) 根据检测到的传输差错,格式差错和操作差错进行恢复; f) 把不能修复的差错通知管理实体; g) 流量控制
OSI 参考模型
Layer 7 Layer 6 Layer 5 Layer 4 Layer 3 Layer 2 Layer 1
应用 表达 对话 传输 网络 数据链路 物理
Network Data Link Physical Layer 0
应用 表达 对话 传输 网络 数据链路 物理
Introduction to protocols
帧结构
LAPD、MTP2、LAPDm
LAPD 的帧结构(一)
LAPD的帧结构 FCS:帧校验序列
FLAG
HDLC:高级数据链路协议, 8 7 6 5 4 3 2 1
主要用于定界。 LAPD的消息长度限制在 260个Byte。
3、检测和纠错
检测手段: LAPD和MTP:16位CRC校验;BER>4*10E-3时 LAPDm:物理层已提供这一功能;
用途: 1、检测错误,请求重发; 2、监视链路质量,通知OMC。

LTE主要信令和流程讲义(PPT 86页)

LTE主要信令和流程讲义(PPT 86页)

• TD-SCDMA和TD-LTE协议栈比较
TD-SCDMA
C-plane signalling
U-plane information
RRC
control PDCP
PDCP
L3
Radio Bearers
用户平面
L2/PDCP
BMC
L2/BMC
RLC RLC RLC
RLC
RLC
RLC RLC RLC
MAC PHY
• 网络接口
– S1接口:eNodeB与EPC – X2接口:eNodeB之间
NOTE: 和UMTS相比,由于NodeB 和 RNC 融 合为网元eNodeB ,所以TD-LTE少了Iub接口。 X2接口类似于Iur接口,S1接口类似于Iu接口
– Uu接口:eNodeB与UE
空中接口协议栈
control control control control
Logical Channels
Scheduling / Priority Handling
BCCH PCCH
Multiplexing UE1 HARQ
Multiplexing UEn
Transport Channels
HARQ
下行层2结构
• Radio Bearers与Logical channels一一对应 • MAC子层负责将多个Logical channels复用到一个Transport channel(TB)
LTE控制面RRC层介绍
• RRC协议的功能可划分为三大类:
• 对NAS层提供连接管理、消息传递
根据RRC连接建立与否,划分为两个
• 寻呼、系统信息的发送
RRC状态

信令流程教程

信令流程教程

第2章信令流程2.1 基本概念下面简要介绍信令流程涉及的几个基本概念。

1. RNS(Radio Network Subsystem,无线网络子系统)RNS是一个UTRAN或者只是UTRAN的一部分,它通过分配、释放特定无线资源,建立UE和UTRAN之间的连接。

RNS包含一个RNC,负责管理一个小区集内的资源,及其数据发射和接收。

2. SRNS(Serving RNC,服务RNS)SRNS是负责维护UE和UTRAN之间某个连接的RNS。

对于UE,若与UTRAN之间存在一条RRC连接,则存在一个SRNS管理UE和UTRAN之间的RRC连接。

SRNS内部的RNC就是SRNC。

3. DRNS(Drift RNS,漂移RNS),DRNC(Drift RNC,漂移RNC)DRNS是负责维持UE和UTRAN之间某个连接的RNS。

当UTRAN和UE之间的连接需要使用由非SRNS控制的小区时,这种能够向SRNS提供无线资源的RNS称为DRNS。

此时,DRNS内部的RNC就是DRNC。

说明:SRNC与DRNC之间一个很重要的区别是:SRNC与CN之间存在Iu连接,而DRNC与CN之间没有。

从这个角度讲,迁移的过程,也就是删除SRNC与CN之间的Iu连接,建立起DRNC与CN之间的Iu连接,从而使SRNC的功能向DRNC转移的过程。

4. CRNC(Controlling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控制RNC)CRNC是负责控制特定UTRAN接入点的RNC。

任何UTRAN接入点都存在且只存在一个控制RNC,控制RNC对UTRAN接入点的逻辑资源进行总体控制。

5. RNTI(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当存在RRC连接时,用RNTI标识UE。

例如,MAC协议在公共传输信道(RACH, FACH, PCH)上采用RNTI来标识UE。

有以下几种RNTI:●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用于在小区内唯一标识有RRC信令连接的UE。

GSM信令流程(中文版1).ppt课件

GSM信令流程(中文版1).ppt课件
*发射功率等级 *支持的加密算法 *伪同步能力 *短消息能力等
• Mobile Identity
完整最新ppt14
研究开发部
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鉴权请求、鉴权响应
鉴权请求(Authentication request)
• Ciphering key sequence number • Authentication parameter RAND
加密模式完成(Cipher mode complete)
•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 (可选项) • Chosen Encryption Algorithm (可选项)
完整最新ppt16
研究开发部
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建立(Setup)
建立(Setup)
• Bearer capability
: 信息传送能力、方式 : 编码标准等
• Called party BCD number • CC capabilities(移动台是否支持DTMF)
完整最新ppt17
研究开发部
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指配请求、指配命令
指配请求(Assignment Request)
• Channel Type
UA
切换完成
清除命令
清除完成
切换请求
BSS2
切换请求确认
切换检测到
切换完成
完整最新ppt10
研究开发部
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信道请求、 信道要求
信道请求(Channel Request)
• ESTABLISHMENT CAUSE(3~6bit) • RANDOM REFERENCE(5~2bit)

信令流程讲解-寻呼流程

信令流程讲解-寻呼流程

提升网络覆盖范围
优化基站布局
合理规划基站位置和数量,提高网络 覆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引入新型网络技术
如采用MIMO、Massive MIMO等新 型技术,提高信号传输质量和覆盖范 围。
加强设备维护和故障处理能力
定期巡检和维护
对基站、交换机等设备进行定期巡检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建立快速响应机制
寻呼响应可以通过单向或双向的 方式发送。
寻呼结果处理
寻呼结果通知
01
当网络收到用户的寻呼响应后,会根据用户的响应内容进行处
理,例如向用户发送新消息、更新用户状态等。
未接收到响应的处理
02
如果网络在一定时间内未收到用户的寻呼响应,网络会采取相
应的措施,例如发送提醒消息或进行再次寻呼。
寻呼结果记录
03
寻呼请求通过无线信令网络发送,并由基站接收和转发给移 动用户。
寻呼类型
立即寻呼
当移动用户处于空闲状态时,立 即寻呼用于通知用户有来电或消 息。
状态寻呼
当移动用户处于通话状态时,状 态寻呼用于通知用户有来电或紧 急消息。
寻呼流程的重要性
保障通信服务质量
寻呼流程是移动通信网络中不可 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及时地将 来电或消息传递给用户,保障了 通信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网络会对每次寻呼的结果进行记录,用于后续的分析和处理。
03
寻呼流程中的关键信令
Paging Request
用于请求特定移动台响应的信令。
当网络需要与一个或多个移动台通信时,它会向相关的基站发送寻呼请求。这个请 求会包含要寻呼的移动台的标识信息,例如IMSI(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基站会 根据这些信息向相应的移动台发送寻呼消息。

中国移动LTE信令流程讲义(PPT95张)

中国移动LTE信令流程讲义(PPT95张)

控制面协议栈
• 没有RNC,空中接口的控制平面(RRC)功能由eNB进行管理和控制
网元间用户面整体协议栈
基 本 概 念 协议栈结构
用户面协议栈


用户面和控制面协议栈均包含PHY,MAC,RLC和PDCP层,控制面向上还包含 RRC层和NAS层
没有了RNC,空中接口的用户平面(MAC/RLC)功能由eNB进行管理和控制
Radio Bearer Setup (无线承载建立) Radio Bearer Release (无线承载释放) Radio Bearer Reconfiguration (无线承载重配置) Transport Channel Reconfiguration (传输信道重配置) TransportFormatCombinationControl (传输格式组合控制) Physical Channel Reconfiguration (物理信道重配置) Measurement Control (测量控制)
LTE用户面
• 安全方面的功能,用户面 的加密和解密功能由 PDCP子层完成 仅存在一个MAC实体

E-UTRAN接口通用协议模型
基 本 概 念 接口功能
LTE接口通用模型
• • • • 适用于E-UTRAN相关的所有接口,即S1和X2接口 控制面和用户面相分离,无线网络层与传输网络层相分离 无线网络层:实现E-UTRAN的通信功能 传输网络层:采用IP传输技术对用户面和控制面数据进行传输
LTE信令流程
研究院无线所
2010年12月
主要内容
• 基本概念
• • • • • • • 网络架构 协议栈结构 接口功能 无线网系统消息 UE的工作模式与状态 无线承载的分类 UE标识

信令流程(图+介绍)

信令流程(图+介绍)

信令流程(图+介绍)GSM 信令流程(菜鸟多看看,不要到处跑)GSM 系统使用类似OSI 协议模型的简化协议,包括物理层(L1)、数据链路层(L2)和应用层(L3)。

L1是协议模型最底层,提供物理媒介传输比特流所需的全部功能。

L2保证正确传递消息及识别单个呼叫。

在GSM 系统中,无线接口(Um )上的L1和L2分别是TDMA 帧和LAPDm 协议。

在网络侧,Abis 接口和A 接口使用的L1均为E1传输方式,L2分别为LAPD 和MTP 协议。

在Um 接口,MS 每次呼叫时都有一个L1和L2层的建立过程,在此基础上再与网络侧建立L3上的通信。

在网络侧(A 和Abis 接口),其L1和L2(SCCP 除外)始终处于连接状态。

L3层的通信消息按阶段和功能的不同,分为无线资源管理(RR )、G C H )C C H )H )移动性管理(MM)和呼叫控制(CC)三部分。

1、建立RR连接RR的功能包括物理信道管理和逻辑信道的数据链路层连接等。

在任何情况下,MS向系统发出的第一条消息都是CH-REQ(信道请求),要求系统提供一条通信信道,所提供的信道类型则由网络决定。

CH-REQ有两个参数:建立原因和随机参考值(RAND)。

建立原因是指MS发起这次请求的原因,本例的原因是MS发起呼叫,其它原因有紧急呼叫、呼叫重建和寻呼响应等。

RAND是由MS确定的一个随机值,使网络能区别不同MS所发起的请求。

RAND有5位,最多可同时区分32个MS,但不保证两个同时发起呼叫的MS的RAND值一定不同。

要进一步区别同时发起请求的MS,还要根据Um 接口上的应答消息。

CH-REQ消息在BSS内部进行处理。

BSC收到这一请求后,根据对现有系统中无线资源的判断,分配一条信道供MS使用。

该信道是否能正常使用,还需BTS作应答证实,Abis接口上的一对应答消息CHACT(信道激活)和CHACK(信道激活证实)完成这一功能。

CHACT指明激活信道工作所需的全部属性,包括信道类型、工作模式、物理特性和时间提前量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个用户的消息同时存在时,如何区别?
•实际路由(用户路由信息) •用户复用
Introduction to protocols
Layer 3 - 网络
L2消息头
连接参考
Layer 3 数据 Layer 4 数据
Introduction to protocols
Layer 2 寻址
Higher layers
➢GSM系统专用协议群
MS
CM MM
RR
Sig. layer 2 (LAPDm) Layer 1 (air)
BTS
(CM)
(CM)
(MM)
(MM)
(RR)
(RR)
RR'
BTSM
Sig. layer 2 Sig. layer 2 (LAPDm) (LAPD)
Layer 1(air) Sig. layer 1
帧结构
LAPD、MTP2、LAPDm
LAPD 的帧结构(一)
/LAPD的帧结构 FCS:帧校验序列
FLAG
HDLC:高级数据链路协议, 8 7 6 5 4 3 2 1
主要用于定界。 LAPD的消息长度限制在 260个Byte。
0111111 0地址(高8位) 地址(低8位)
控制
FCS(高8位) FCS(低8位)
操作与维护
数据库管理
测量
人机接口(MMI)
网间互通
计费Βιβλιοθήκη MSC➢HLR功能与作用HLR:Home Location Register
用户识别号(IMSI,MSISDN)
当前用户的VLR(当前位置)
HLR
业务能力、业务限制信息
用户申请的补充业务
补充业务信息(例:当前转移的电话号码)
鉴权和加密数据
Ki,RAND A3,A8算法 Kc,Sres
C
D H
BTS
A
BTS
MSC
E
BTS
MSC
F
➢鉴权(Authentication)
SIM
Sres Ki A3
A8 Kc
VLR
=? Sres Kc RAND
AUC
Sres A3 Ki
Kc
A8
RAND
➢ 加密(Ciphering )
SIM
MS
数字移动系统7号信令网结构
A平面
HSTP1
B平面
HSTP1
HSTP2
HSTP2
LSTP
LSTP
SP
SP
SP
LSTP
LSTP
SP
SP
数字蜂窝PLMN信令网
信令网组成
SP(信令点)、SL(信令链路)和STP(信令转接点)
SP:MSC/VLR、EIR、HLR/AUC SL:两接点间的PCM链路的一个或多个时隙 STP:转接信令
BTS
Speech,
Speech,
Sres Data
Data
Ki A3
无线通路
A8
A5
A5
Kc
VLR
Sres Kc RAND
2、 GSM的信令协议结构
BTS
BSC
MSC /VLR
HLR
GMSC
CM
MM RR Transmission
HLR GSM的协议结构
MS BTS
BSC MSC/VLR
➢ 两个主要协议群
BSC
(CM)
DTAP
(MM) (CM+MM)
RR BTSM Sig. layer 2 (LAPD)
Sig. layer 1
BSSMAP SCCP
MTP
MSC
CM MM
BSSMAP SCCP
I S MAP U TCAP P
SCCP
MTP
MTP
Um Interface
Abis Interface
A-interface
OSI 参考模型
Layer 7 Layer 6 Layer 5 Layer 4 Layer 3 Layer 2 Layer 1
应用 表达 对话 传输 网络 数据链路 物理
Network Data Link Physical Layer 0
应用 表达 对话 传输 网络 数据链路 物理
Introduction to protocols
原因
:无线定时
2、分段和重组
帧长度
A接口:272字节,直接沿用于SS7,能满足所有信 令需要,不用分段;
Abis接口:264字节,对应于上层消息的260字节; LAPDm:需要分段,受限于无线接口最大帧长(23
字节)。
重组
利用帧中的附加信息,该信息表示当前帧是否是最 后一段。
3、检测和纠错
用户状态(registered/deregistered)
移动用户漫游号(MSRN)传递
➢VLR功能与作用
VLR: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移动台状态 部分补充业务数据 移动站的位置登记(LAI) 临时移动用户识别号(TMSI)管理 MSRN管理
VLR
➢AUC功能与作用
– 1、7号信令协议群
• A接口 • NSS内部接口 • GSM与其余网络接口
– 2、GSM专用协议群:
• Abis接口、Um接口
➢ 移动 C7 信令协议群
OSI Layers
SS#7
Application 7
MAP
BSSAP
Presentation Session
6 5 电话用户 ISDN用户
TCAP
4.2 L2层协议介绍
UM口 LAPDm ABIS口 LAPD A口以上 MTP2
1、基本帧结构
信息比特
起始标志
终止标志

:将要传送的信息构造成比单个比 特大的单位
关键问题:比特的起止位置
插“0”技术,帧长度可变,头尾标志可共用。
基本帧结构
信息比特
起始标志
终止标志
LAPDm的特点:不需要头尾标志
TMSC1
C口
TMSC2
H口
HLR
AUC
NO.7信令网
VLR MSC1
B口
BSC1
E口
BSC2 A口
BTS
ABIS口
BTS
MSC2 BSC3 BTS
UM口
ms
VLR
PSTN
➢MSC功能与作用
为其服务区内的移动用户提供交换和信令功能
呼叫处理
呼叫建立、连接与清除 切换过程 移动性管理
位置更新过程 用户身份识别 移动设备识别
DTAP Direct Transfer Application Part BSSMAP BSS Management Application Part CM Call Management MM Mobile Management RR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BTSM BTS Management
Layer 1 - 物理层
信息交互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数据流如何传递?利用什么
媒介,以什么方式? •比特流的传输
Introduction to protocols
Layer 2 - 数据链路层
问题2:一连串的数据流中,哪里是开始,哪里是结束 ? •从比特流中正确地识别出消息(报文),并尽量减少 未识别出的差错
害。
方法:向信息流的实际源通知出错情况; 简化处理:延迟发送确认; 停-走控制:只LAPD和MTP有此功能。
真正的控制是通过高层对呼叫的控制,达到减少 系统流量。
L2链路层协议分析 LAPD、LAPDm、MTP2
LAPD 功能
LAPD包括下列功能 /a) 在D信道上提供一个或多个数据链路连接。数据链路连接之间是 利用包含在各帧中的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来加以区别; /b) 帧的定界和透明性,从而允许识别在D信道上以帧形式发送的一 串比特; /c) 顺序控制,以保持通过数据链路连接的各帧的次序; /d) 检测一数据链路连接上的传输差错,格式差错和操作差错; /e) 根据检测到的传输差错,格式差错和操作差错进行恢复; /f) 把不能修复的差错通知管理实体; /g) 流量控制
4、复用
功能不同而又相互独立的消息流在同一条数据链路上 传递的可能性。
SAPI:业务接入点识别 源于ISDN DLCI:数据链路连接识别 OSI的正式术语 LAPD
SAPI=0、62、63 TEI:对应不同的TRX单元 LAPDm SAPI=0、3
5、流量控制
目的: 控制每个信息流,使局部过载不会导致全局灾
循环计数器:检测帧重复和丢失 发送窗长:K,应答足够大。 Lapdm:K=1,即发送-等待。不会造成过大影响。无线信道是交
替编排,信令帧通常一次只有一帧。(在FACCH情况下有影响)。
检测和纠错
LAPD/LADPm 如何进入确认操作方式:
SABM、UA
LAPD/LADPm 如何退出确认操作方式:
DISC、UA
SCCP Signalling Connection Control Part MAP Mobile Application Part TCAP Transaction Capability Application Part ISUP ISDN User Part MTP Message Transfer Part
操作维护
信令消息
Layer 2
地址
Introduction to protocols
Layer 3 寻址
Higher layers Layer 3
MS # 1
MS # 2
连接 参考
Introduction to protocol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