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防治科普知识

精神病防治科普知识
精神病防治科普知识

精神病防治知识

1、什么叫精神病?

精神病是一种疾病,发病时有害因素侵犯的部位是人的大脑,使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表现为:人的精神生活异常,如思维混乱、情感失常、意志和行为的异常。

2、什么是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最常见的疾病,本病开始发病于青少年阶段,以16~30岁为最多。病因不明,其临床特点是病人的情感、思维和行为与现实脱节。一般没有意识和智能障碍。

4、精神分裂症有什么表现?

起病常潜隐,开始表现懒散,不修边幅。对各种日常活动失去兴趣,情感淡漠,对外界事物无动于衷,逐渐丧失了与亲人和外界的正常联系。思维贫乏,联想松散,讲话内容杂乱无章,或令人费解。常有各种妄想,无端猜疑别人用各种方式害他(她),配偶对他(她)不忠实,周围的人和事都与他(她)有关联,对他(她)不利。或怀疑自己想的事情别人都知道,被人控制。常有幻觉,以幻听多见,总以为周围的人在议论他(她)。有时由于妄想幻觉支配做出攻击性行为。

5、精神病复发有什么征兆?

(1)突然无故睡眠不好。

(2)在无其他疾病的情况下出现头晕、头疼。

(3)无故出现情绪低落或特别高兴,或脑子想问题困难,或突然脑

子里涌现出许多事情。

6、患精神病后应怎么办?

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果是急性期,应该到相关机构进行就诊,经过治疗症状缓解后,遵医嘱,可回家进行后期康复,但必须终身服药。

什么是重度精神病

重度精神病指由于丘脑、大脑功能紊乱及病变而发生的感觉、记忆、思维、感情、行为等方面表现严重异常的病。

重度精神病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显得古怪、与众不同;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有程度不等的自制力缺陷,患者往往对自己的精神症状丧失判断力,认为自己的心理与行为是正常的,拒绝治疗.

一、家属怎样照顾精神病人?

1、坚持系统的药物治疗。

一方面注意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掌握其发病的特点,复发的苗头,药物副反应。其次督促病人遵照医嘱按时按量坚持服药,切忌随意减药停药,药物由家属妥善保管。同时,定期陪同病人到专科门诊复查,并作有关辅助检查。

2、合理安排好日常生活。

督促病人按时起床、刷牙、洗脸、更衣、整理房间、购物、听音

乐、做户外活动等,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合理安排病人的衣、食、住、行,饮食应当易于消化、营养合理,忌酒、咖啡、浓茶和盲目吃补品。

3、营造适合康复的家庭环境。

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是慢性精神病人康复的重要外部条件。·家属应以和蔼、耐心的态度对待病人·尊重病人人格·生活上关心、体帖他·帮助病人正确认识对待疾病·消除悲观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督促病人参加适当的活动。

尽量安排病人与社会环境接触的机会,不仅让他们参与家庭事务,还要鼓励多与朋友交往,督促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和社会活动,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结合病人身体状况、病情许可和兴趣爱好,安排一些文体活动,愉悦身心。

二、如何防止病情复发?

精神病的复发预兆有哪些?

精神病的复发率高,病情复发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为了防止复发,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家属要定期带患者来专科医院门诊复查。一般情况下,应个月复查一次,如果有特殊情况,可随时就诊。

2、坚持物维持治疗。

3帮助患者认识疾病的症状表现,理解预防复发的重要意义。

4、注意发现复发的先兆,及时处理。患者家属如能在早期识别精神病复发的迹象,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常能显著改善疾病的预后。

常见的复发预兆有:

1、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易醒、多梦。

2、情绪变化。如病人。情绪不稳定,烦燥不安、易发脾气、无故担心等。

3、发呆,语言增多或减少、反应迟钝,活动减少、不爱理事、生活懒散。

4、头痛、头昏、疲乏无力、食欲减退、消瘦等。

5、原有的精神症状重新出现。

6、病人原来主动服药治疗,突然不承认自已有病拒绝服药治疗。

三、什么是精神病残疾?精神残疾是如何产生的?

精神残疾是指精神病人的病情持续一年以上未痊愈,并且影响到病人的社交能力和在家庭、社会应尽职能上出现一定程度的紊乱和障碍。因此,那些病情有波动、间歇期社会功能完好的人,不能划归精神残疾的范畴。

精神残疾是以下几种情况产生的:

1、治疗不及时:有些患者缓慢起病,不易被发现,加上家属缺乏这方面的知识,使患者长年得不到系统、彻底的规范治疗。

2、病情久治不俞愈:约1 O%的患者在使用现有的抗精神病药疗效不佳,往往需要长时间较大剂量的药物治疗,因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但也有些患者久治不愈是因为治疗方法不当所致,如选药不当、剂量不足等等。

3、病情反复发作:病情复发的次数越多,治疗就越困难,患者社

会功能的恢复也就愈加不容易。

4、对患者缺乏科学地照顾:过分迁就、事事包办代替,或过分指责、不尊重他人的态度都不利于精神疾病的治疗与康复。

精神病防治康复知识

一、什么是精神病?

精神病是一组严重的精神障碍,常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而病人自己却不能认识精神症状本身是不正常的,不知道自己有哪些精神症状,与此同时,工作、学习、社会交往和生活自理能力也严重下降。就如民间说的一些哭笑无常、无端发怒、胡言乱语、行为怪异等精神不正常的“发神经”、“神经病”,它包括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等等。

精神病多在青壮年时期发病,常呈慢性病程,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如不积极治疗,可出现精神衰退和人格改变,不能适应社会生活,难以完成对家庭和社会应担负的责任。但是,如果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患者也可以完全痊愈,正常地生活、学习和工作。

精神病同“感冒”、“肺炎”、“胃溃疡”一样,是一种疾病,而且,并非是一种少见的疾病。我国约有1600多万精神病人。

二、如何早期发现精神病人?

有些精神病人早期常不易被周围人发现。如出现以下症状,请尽早咨询:

1、性格改变:如活泼、开朗、热情好客变得沉默少语,孤僻独处不与人交往;由注意整洁变得不修边幅,不讲卫生,不洗澡,不理发、不更换衣服等等。

2、情感变化:如变得冷淡,与朋友疏远,无故自笑等。

3、敏感多疑:如认为周围人们互相谈笑是在议论他,讥笑他,一举一动都是针对他的等。

4、脱离实际、沉湎于幻想之中:如“白日梦”。

5、行为怪异:如独自发呆,对空自语,侧耳倾听等。

6、莫名其妙的身体不舒服:过度强调自己头痛、失眠、易用疲劳等。

三、家中有精神病人应该怎么办?

1、承认现实:由于世俗偏见,家属往往怕丢面子,怕影响病人的前途而不予承认这一客观现实。其实这样既耽误病人诊疗良机,廷误病情,同时也加重家庭负担。

2、正确对待: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一方面给病人以情感上的支持和帮助,另一方面采取积极主动求医行动。

3、尽早医治:应尽早到精神病专科医院诊治,积极配合医生,对病人进行系统、彻底的治疗,争取理想的疗效。

四、精神病人不肯就医怎么办?

1、劝慰法:请平时在病人心目中有一定威望的人或与其关系

密切的人,劝其到医院就诊。

2、激将法:当病人不听劝告,甚至发生对抗时,旁人不妨激他句:“既然你说没病,为什么不敢去医院检查?”,病人可能为证实自己没病或赌气而来医院。

3、会诊法:请精神科医生上门进行会诊。

4、强制法:必须经由其法定监护人(如配偶、父母等)的同意和委托,或者由公安机关执行,以免产生法律纠纷。

总之,对不肯就医的病人千万不能迁就,只有采取断然措施,才能使病人的病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五、哪些精神病人需要住院治疗?

1、首次发病的确诊为精神病的患者。

2、精神症状明显,病情较重的患者,如兴奋躁动、有丰富的幻觉妄想、言谈举止异常。

3、患者的病情严重影响他人或自身安全,如伤人、毁物;自伤、自杀;或到处乱跑,不听家人劝阻和管理,拒绝治疗等情况。

4、病人神志不清、抽搐,或合并脑炎、肝炎、心脏病等躯体疾患的。

5、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需要系统调整药物时。

精神病院健康知识宣传栏——抑郁症

什么是抑郁症?

●它是最常见的心理问题

●它影响着数百万人的工作、学习和家庭生活

●它是一种对人的躯体、思维、感受和行为均产生负面影响的疾病

●它使患者承受着巨大的情感痛苦,并且也给他们的家人和朋友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它是一种能够治疗的疾病,但大多数人不知道

●它可以影响到任何人,包括我们自己

什么原因会导致抑郁症?

确切的原因尚不清楚,但绝大多数专家认为当一个人同时存在以下多个社会、心理和躯体方面的问题时,脑内会发生某种生物化学改变,就出现了抑郁:

●长期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

●人际关系问题

●经济问题

●突发的、严重的损失

●悲观厌世

●自尊心差

●处理问题的能力有限

●酒精或药物滥用

●慢性躯体疾病

●抑郁症家族史

怎么能知鉴我是否患了抑郁症?

如果你认为自己患了抑郁症,最好去看精神科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员,他们有资格评估这类疾病。不过,下面的自我测试可以帮助你决定要不要去看专业人员。

抑郁症的自我测试

检查一下你过去两周或更长时间内是否出现以下抑郁症状:

——绝大多数时间感到悲伤或情绪低落

——对多数活动或性生活失去了兴趣

——体重或食欲发生变化

——睡眠不好

——坐立不安、急躁或易激惹

——易出现疲劳感

——内疚、无价值感或无助感

——记忆或集中注意力困难,做事犹豫不决——反复出现死亡或自杀的想法,觉得活着还不如死了好

如果你同时存在几个上述症状,最好尽快看专业人员,不要再拖延。这样会使你避免更多的痛苦和损失。

抑郁症的注意事项

●要意识到自己的疲惫感、无价值感、无助感和无望感是疾

病的症状,是可以治疗的

●尽量减轻生活中出现的压力,保持身体健康,有规律地锻炼身体,参加社交活动。

●向精神科医生或资深心理治疗师寻求帮助

●不要试着用自己服药、饮酒或吸毒的方式来解决目前的困境

●在抑郁症缓解之前,不要做重大的决定

●不要被自己消极的思想所左右,如结束自己的生命

为什么抑郁症患者没有得到他们所需的治疗?

●不了解抑郁症的症状和治疗方面的知识

●难以找到精神科医生或训练有素的心理治疗师

●治疗费用问题

●认为自己的问题应该自己解决

●因害怕被歧视而不愿寻求治疗

●家人不鼓励他们去寻求治疗

●非专业医务人员用处理躯体问题的方式来治疗抑郁症状

如何治疗抑郁症?

严重的抑郁症通常需要抗抑药物治疗,同时也可以配合心理治疗。轻、中度的抑郁症,通过单纯的心理治疗可以恢复。但在国内,有时难以找到合格的心理治疗专家。

抗抑郁药物:

●能够减轻抑郁症状,但不能解决导致抑郁的潜在问题

●要想获得有效的疗效,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坚持规律服药4-6周,并且随后应继续服药6-12个月以预防复发

●常有轻微的副作用,但不会成瘾

由经过专业训练的心理治疗师提供心理治疗:

●给予情感上的支持

●鼓励你认清并探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与你一起分析导致抑郁的原因

●与你共同找到处理问题的新办法

●通常至少需要6次治疗,每周的治疗时间为30-60分钟

每个人是否有时也会感到情绪低落?

是的,一个人偶尔感到悲伤、疲劳或气馁,这不是抑郁症。一个人患抑郁症后是难以凭借自己的力量摆脱的

重性精神病科普常识

1、什么是重性精神病?

重性精神疾病是指临床表现有幻觉、妄想、严重思维障碍、行为紊乱等精神病性症状,

且患者社会生活能力严重受损的一组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六种。

、重性精神病危险等级评估

6级是怎么分的?

0级:无符合以下1 ~ 5级中的任何行为;

1级: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

2级: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

3级: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4级: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

停止。包括自伤、自杀。

5级:持管制性危险武器的针对人的任何暴力行为,或者纵火、爆炸等行为,无论在家里还是公共场合。

3、重性精神病患者为什么不承认自己有病?

不承认自己有病是绝大多数精神病人的共同特点。有些患者发病早期,尚能认识到自己的精神状况和以前不一样,会感到奇怪,有的患者可有会到医院就诊,此时,患者病情较轻,治疗也比较容易,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咨询、诊治。一旦诊治不及时,病情严重了,患者会完

全不承认自己有病,坚持拒绝就诊治疗,家属(监护人)只能采取哄、二骗、三强制”,但效果也有限。

4、怎样识别早期精神病?

精神病早期症状主要有:⑴懒散:不讲个人卫生、工作不认真、不遵守劳动纪律;⑵淡漠:对人冷淡、回避社交、寡言少语、呆坐或无目的漫游;⑶自语、自笑:喃喃自语但不知所云、或独自发笑而令人不解;⑷猜疑:无端猜疑他人对自己有恶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