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中的流变学与表面化学
涂料中的流变学与表面化学

润湿性是指涂料能够完全覆盖被涂物 表面的能力。良好的润湿性可以提高 涂料的附着力和覆盖力,使涂层更加 均匀。
涂料的表面张力
涂料的表面张力决定了其润湿性和流 平性。低表面张力的涂料能够更好地 润湿被涂物表面,而高表面张力的涂 料则容易形成缩孔或桔皮现象。
表面化学在涂料中的应用
提高附着力
通过降低被涂物表面的能级,增加涂层与被涂物之 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提高涂料的附着力。
涂料中的流变学与表面化学
目
CONTENCT
录
• 引言 • 涂料中的流变学 • 表面化学在涂料中的作用 • 涂料中的流变学与表面化学的关系 • 案例分析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研究涂料中流变学与表面化学的相互作用,旨在深 入了解涂料的性能和应用。
随着涂料行业的不断发展,对涂料性能的要求也越 来越高,因此需要从多个角度研究涂料的性能。
表面化学特性
UV涂料的表面能较低,这有助于提高涂层的抗水性和抗化学 品性能。同时,UV涂料的表面较为粗糙,这有助于提高涂层 的附着力。
案例三:高固含涂料的流变学与表面化学特性
流变学特性
高固含涂料具有较高的固体含量,粘度较大。其流变行为受固体颗粒的大小、分 布和相互作用的影响。在制备和施工过程中,高固含涂料的流变性需要特别关注 以防止涂层缺陷。
03
表面化学在涂料中的作用
表面化学基本概念
表面张力
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所受到的垂直于液面方向的作用力,它使得 液体表面尽可能收缩。表面张力的大小取决于液体的性质和温度 。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是一种能够显著降低液体表面张力的物质,它具有亲 水基团和疏水基团,可以吸附在液体表面,降低表面张力。
第五章 涂料中的流变学与表面化学.

5.1.4分散体系的粘度
以上粘度与浓度的关系式仅适用于采用有机溶剂的溶液 体系。乳胶和加有颜料的溶剂型涂料都是分散体系。乳胶体 系的粘度与分子质量无关。可用Mooney公式来表示:
ln ln 0 K eVi Vi 1
η为体系粘度,η0为体系外相粘度,如乳胶中水相的粘度, 色漆中树脂溶液的粘度。Ke为爱因斯坦因子,与分散体的 形状有关,当分散体为球形时,其值为2.5;Vi为分散相 (内相)在体系中所占的体积分数; 为堆积因子,当分 散体为大小相同的球体时,其值为0.639,但当球形分散体 大小不同时,其值将增大。分散体的大小分布越宽时,越 大。 此公式本来用于分散体是刚硬粒子,且无相互作用的 情况下,但可定性解释一些涂料的现象。
5.1.3 温度对粘度的影响
按分子热运动的孔穴理论,低分子液体的粘温关系可用 Andrad方程表示:
E RT
(T ) Ae
(E—流动活化能 ) 对某种液体,在适当的温度变化范围内,E近似为定值
lg (T ) lg A B T
对于高分子的浓溶液,上式同样适用。对于分子量不同 的同种聚合物溶液,因E极其相近,有相似的粘温关系。 粘度是受很多因素影响而变化的,在一定条件下测得的粘 度值称为表观粘度。
5.1流变学问题
5.1.1流体的类型 粘度的定义和牛顿型流体
D
通常用和重力下落有关的粘度计测量的粘度, 都是动力学粘度。
单位,1Pa· s=10P(dyn· s/cm2)
动力学粘度 =
第五章涂料中的流变学与表面化学

Wa LG (1 cos ) Wi LG cos S LG (cos 1)
1800,可沾湿; <900,可浸湿; =00,可完全铺展。
表面张力低得液体有向表张力高得固体表面铺展得倾向。
16
5、2用、i表3粗示糙其粗表糙面度得: 润i 湿AALi
Ai为真实得表面积,AL为Ai得投影面积,对于液体i=1,对 于固体,i≥1。
以铺展情况为例:
E1 SGi E2 SLa LG (i a) i LG SG (i a) S E1 E2 (a i)[( SG SL )i LG (a 2i) a]
P85 18
SG SL LG cos
当界面完全接触时,即a=i,再引入本征接触角得概念,可 得
G SL ( SG LG )
粘附功 Wa G 若 Wa 0 此过程可自发进行。 若将上述过程得固体改为液体,则:
G 0 ( LG LG ) 2 LG
内聚功,反映液体自身结合得牢固度,就是液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大小得表征。
13
2、浸湿 指得就是固体浸入液体得过程,如颜料置入漆料过程。
24
5、3流平与流挂
涂料施工后能否达到平整光滑得特性,称为流平性。
当涂料涂布于一个垂直表面时,由于重力,涂料有向下流动得倾 向,可能引起表面不平整得情况,称为流挂。
5、3、1流平性 当涂料涂刷在基材上时,会留下刷痕,刷痕可因涂料干燥前得流 动而减轻。当涂料流平性差时,肉眼可以观测到表面不平得现 象。刷痕有如一个波形。 流平用Orchard公式评价:
4
5、1、3 温度对粘度得影响
按分子热运动得孔穴理论,低分子液体得粘温关系可用 Andrad方程表示:
E
(T ) Ae RT
(E—流动活化能 ) 对某种液体,在适当得温度变化范围内,E近似为定值
涂料中的流变学

(2)、丙烯酸类增稠机理 聚丙烯酸类增稠剂其增稠机理是增稠剂溶于水中,通
过羧酸根离子的同性静电斥力,分子链由螺旋状伸展为棒
状,从而提高了水相的黏度。另外它还通过在乳胶粒与颜 料之间架桥形成网状结构,增加了体系的黏度。
(3)、缔合增稠机理 这类增稠剂的分子结构中引入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使
其呈现出一定的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当它的水溶液浓度超过
1、动力黏度(η ):
=
D
式中:τ为剪切力;D为剪切速率。 在流体中取两面积各为1m2 ,相距1m,相对移动速度为 1m/s时所产生的阻力称为动力黏度。单位Pa· S(帕· 秒)。 过去使用的动力黏度单位为泊或厘泊,泊(Poise)或厘泊 为非法定计量单位。 1Pa· S=1N· 2=10P泊=103cp S/m
流体的类型与黏度密切相关,黏度是涂料流变学的 一个重要指标。
黏度的定义
黏度就是抗拒液体流动的一种量度。 黏度一般是动力黏度的简称,其单位是帕秒(Pa· S)或毫帕
秒(mPa· S)。
黏度的度量方法分为绝对黏度和相对黏度两大类。绝对黏 度分为动力黏度和运动黏度两种;相对黏度(条件黏度) 有恩氏黏度、赛氏黏度和雷氏黏度等几种表示方法。
三、流变性与涂膜弊病
1、流平不良与流挂
把不平整的湿膜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产生流动,最后达到完全平整
的过程叫做湿膜的流平。如果湿膜处于垂直于地面的被涂面上,它 在表面张力和重力合力的作用下,产生向下流淌或湿膜下部厚度远
大于上部的现象,叫做流挂。
2、缩孔
缩孔的形成取决于涂料本身的流动性,当涂膜上形成表面 张力梯度时,流体由一点到另一点流动,若流动量大,就 会形成露底缩孔。要减少缩孔,就应使涂料流动性减小,
光固化涂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光固化涂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光固化涂料是一种新型的涂料,它可以在紫外线或可见光的照射下进行快速固化。
光固化涂料在减轻环境污染、提高生产效率、保证施工质量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物理和化学两个方面分析光固化涂料的性质。
一、物理性质1.光学特性光固化涂料的光学特性比传统涂料更为特殊。
它可以通过紫外线或可见光照射下引起光聚合反应,然后在短时间内完成固化。
同时,由于光固化涂料具有可逆性,可以通过紫外线或可见光的照射将其变为液态,从而向表面上渗透的涂料也变得松弛,并被移除。
2.流变学特性流变学是一种研究物质形变和流动规律的学科,在涂料行业中也是一个重要的分支。
光固化涂料在流变学方面的特性可以影响它的施工性能和持续时间。
它的物理性质具有可控性,在不同的加工条件下可以控制其明黏性、热力学、介电性等特性。
3.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光固化涂料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是其物理性质的两个主要方面。
在工业领域中,光固化涂料可以替代传统的加工、烤漆等方式,用于保护金属、木材等工业维护项目的表面。
光固化涂料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都是通过其电化学特性以及诸如表面张力低,化学键合强等物理特性来实现的。
二、化学性质1.光聚合反应光固化涂料可以通过紫外线或可见光照射下引起光聚合反应的特性,是其化学性质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它的化学反应过程是通过光子和被吸收的光子能量来释放电子对,促成化学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并生成新的分子。
在涂料工业中,这种化学反应用于涂料的固化过程。
2.低挥发性光固化涂料的低挥发性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特性,它使得光固化涂料能够成为一种更加环保的选择。
相比于溶剂型涂料,光固化涂料可以更加容易地在施工时进行管理和控制。
3.分子筛效应光固化涂料可通过其分子筛效应对防护措施达到持久的效果。
这种效应是通过给涂膜上颗粒物和气体孔隙设置慢离子通道,使分子进入其内部,而防止分子从其中逃逸。
从而实现了对涂膜的持久保护。
总体来看,光固化涂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特殊性质和优越性质已经被充分的证明。
第五章涂膜的基本性质及涂膜的形成2

第二次课堂讨论内容 1、谈一谈你对涂料的认识, 2、查阅资料谈一谈目前涂料的现状和 发展趋势, 3、查阅文献介绍功能涂料 功能涂膜 时间:5月18日-26日,两次课
W 溶剂挥发速率,kg/(m2) D 溶剂的扩散系数,m2/s, M 溶剂的分子量,kg/kmol R 气体常数, T 温度,K; C 空气边界层厚度; Pb1,Pb2边界层两边的部分空气压; P 外界压力,Pa。 第一阶段主要取决于挥发速率
第二阶段: 溶剂挥发,粘度增加,自由体积减小, Tg(混合)增加,趋向于聚合物的Tg 此时,溶剂的挥发速度取决于溶剂分 子达到膜表面的速度, 受溶剂通过膜的扩散速度所控制 第三阶段 随着溶剂的进—步挥发,聚合物溶液 的Tg接近成膜温度,自由体积空穴很 少,在涂膜中有残余溶剂的挥发,直 至成膜。
2、触变程度测定
触变程度可由递增剪切速率和 递减剪切速率在流动曲线中绘 出的,用滞后环所包围的面积 来衡量,面积大触变程度就大。
上面介绍的是第六章涂料的流变学 与表面化学中的流变学, 流变行为,
用黏度、屈服值、 触变程度、剪切速率的表达 及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下一节介绍涂料中的表面化学。
注意:5月5日老师出差不上课 顺延 5月12日照常 。
聚壳糖与丙烯酸的缩聚交联
2、氧化成膜
含干性油或半干性油的涂料如不饱和聚酯 涂料、醇酸树脂涂料、酚醛树脂涂料等都 是氧化成膜。 通过空气中的氧发生氧化交联反应, 生成网状大分子结构。 O2攻击C= C或α-位的亚甲基, 其氧化交联速度与树脂分子中C= C双键的 数目、 C = C共扼双键和非共轭双键体系 数目(亚甲基基团数目) 有关。 用金属盐作催干剂
塑性流体 假塑性流体
牛顿流体
膨胀流体
第六章涂料的流变学与表面化学

临界表面张 成膜物质 力mN/m
40 3740-45 57 41 36 环氧树脂 脲醛树脂 三聚氰胺树 脂
临界表面 张力mN/m 45-60 45 42-58 39 20
6.2. 4涂料施工中的表面张力问题
1、流平与流挂 流平和流挂是涂料应用中非常重要的 问题 如何看流 平性的好 涂料施工后能否达到平整光滑的特性, 与坏? 称为流平性. 当涂料涂刷在基材上时,将留下刷痕, 干燥后基本消失.流平性好。 是什么作用使涂料 在基材表面流平? 当干燥后用肉眼便可以看出涂层表面不 平的情形,涂料流平性差时 .
( p h ) g r c
m
2
Pm —气泡内最大压力 ρ —液体的密度 h —毛细管口上方的液柱高度 rc —毛细管内经 g —重力常数
动态表面张力
如果改变鼓泡频率, 测定一系列的Pm, 表面张力(mN/m)---鼓泡频率(泡/s) 作动态表面张力图
3、固体的临界表面张力的测定
可以用已知表面张力的液滴在固体上 的接触角来表征。 可用倾斜平板法和平板法测定
sL
SG
令 G Wi
Wi 称粘附张力.Wi>0,固体可被浸 湿
sL
SG
3、铺展
将涂料涂于基材上,涂料流动,附于 其上,过程实质是以固/液界面代替 固/气界面,同时液体表面也扩展.当
G (
铺展面积为单位面积时,自由能 变化为:
sL
LG
)
SG
, 令 G S
6.2表面化学
体积一定的几何形体中,球体的表面 积最小,如果没有外力的影响或影响 不大时,液体趋向于成为球状,如水 存在什 么作用 银球和荷叶上的水珠。液体的这种变 力? 化会引起液体表面自动收缩的趋势。 存在收缩力f和抵抗收缩的力 因此若把液体做成液膜,为保持表面 平衡就需要有一适当的与液面相切的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f作用于宽度为l 的液膜上。
涂料中的流变学与表面化学

流变学基础
关于流变的名词和含义
Rheological Viscoelastic
Performance Property
Characteristic Behavior Response
试料少,易装料 弹性测定(法向应力) 剪切速率沿径向均一 低剪切速率范围 高技巧
流变学基础
流变学基础
静态流变测试
● 毛细管或转矩流变仪 (流动曲线——线性加和率的偏离现象)
● 连续形变 (体系形态结构的变化甚至破坏)
流变学基础
HAAKE Polylab System
流变学基础
Rheoflixer
流变学基础
动态流变测试
● 周期性小形变 (体系形态结构不受影响)
● 线性粘弹响应 (对形态结构的变化十分敏感)
流变学基础
流变学基础
流变学
● 不仅是一重要的学科领域 ● 同时也是一重要的研究方法
流变学基础
多相/多组分体系与均相体系比较
对象极大丰富,研究多样化
迄今没有系统、成熟的理论
涂料流变学
频率低
——时间(t)长时,spring的弹性形变已经回复,
应变主要来自dashpot, G ()很低。
频率高
——时间(t)短时,dashpot还来不及响应,应变由
spring贡献, G ()就相当于spring的模量。
在极高、极低频率区域
G"() 0
1. 高,dashpot来不及运动 2. 低,dashpot剪切小导致损耗小
高低剪切速率下的粘度配合,使涂料有一个符合储存和施工所需 的流变性能。例如在涂料贮存中,希望体系有较高的粘度,防止颜料和 填料的沉淀;在施工时开始要求体系粘度较低,有利于涂膜流平,但要 求涂膜粘度在一定时间达到较高粘度,以免涂膜产生流挂和流淌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液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其关系可用下
式表示:
lg(T)lgAB
T
实际应用中涂料的粘度与聚合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可用下式表示:
lg
Ka
w Kb
为相对粘度,w为溶质的质量分数,Ka和kb为常数,
Ka和kb 可以通过作图或者计算求出,该式适用于
低分子量聚合物的溶液。
h
12
对于聚合物良溶剂的稀溶液,可以用MarkHouwink方程(马克-霍温克公式)表示:
5.1.2 分散体系的黏度
黏度可用Mooney公式表示(穆尼黏度公式)
ln
ln0
KeVi 1 Vi
Ke爱因斯坦因子,分散体系为球形时,其值为2.5
Vi为分散体(内相)在体系中所占的体积分数
φ是堆积因子,当分散体大小相同时的球体,其 值为0.639
此公式只有在分散体是刚性的粒子,并无相互作 用的情况下适用。
施工后,剪切速率即下降到1 s-1以下,为此涂料 总被设计和配制成非牛顿流体,以满足性能要求。
h
14
下图是三种典型涂料的剪切速率与粘度的关系
以涂料生产、施工中剪切速率的对数为横坐标,粘 度为纵坐标作图描述涂料的流变性能,图表示三种 涂料在不同剪切速率下的粘度变化情况。
h
15
涂料1的配方不合理,它在施工时粘度过低,施工 后粘度过高,导致流平性较差。
第五章 涂料中的流变学与表面化学
涂料一般为粘稠液体,可以用不同的施工工艺涂 覆在物体表面,干燥后能形成粘附牢固、具有一 定的强度、连续的固态漆膜。
流变学是研究流体流动和变形的科学。 涂料在涂装的过程中,一定要经过流体这个阶段,
涂料的流变性能对涂料的生产、贮存、施工和成 膜有很大的影响。 研究涂料的流变性对涂料选择、配方设计、生产、 施工,提高涂膜性能具有指导意义。
2
5.1.1 流体的类型
粘度不随剪切速率变化的流体称为牛顿流体,粘 度随剪切速率变化的流体称为非牛顿流动。
非牛顿流体又可分成假塑性流体,胀流性流体和 触变性流体。
假塑性流体的粘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减小 (即切力变稀的流体),
胀流性流体的粘度随着剪切的速率的增加而增大, 触变性流体的粘度随着剪切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涂料大都为非牛顿流体。
γSL:固体、液体之间的界面张力
θ:固体、液体之间的接触角
h
27
将含接触角的润湿方程用于上述各式,可得
Wa=γLG(1+cosθ) Wi=γLGcosθ S=γLG(cosθ-1) Dr.A.Capelle 等指出:润湿效率BS=γ固-气—γ固-液 ,
即
BS = γ液-气cosθ
由此得出:接触角越小,润湿效率越高。
h
22
1、沾湿 如涂料液滴有效的附着在基材表面。
自由能变化是△G=γSL-(γSG+γLG) 令-△G= Wa Wa称为黏附功,若Wa>0,此过程可进行。 若上述过程的固体改为液体,则可得另一公式,即
△G=0-(γLG+γLG)=-2γLG 令Wc=-△G Wc称为内聚功,反映液体自身结合的牢固度,是液
维持液体成膜,需要有与液面相切的力f作用于液膜 上。表面张力大小与f相等,方向相反。
F=γ×l×2 γ表面张力系数,单位N/m,表示为垂直通过液面上
任意长度与液面相切的收缩表面的力。 表面张力系数通常简称表面张力。
h
19
2、表面张力也可看作是表面自由能
见图5.7表面自由能示意图 表面张力的第二定律
KMw a
h
13
三、涂料流动方程
涂料在制备、贮存、施工和成膜阶段经受不同的 剪切速率的作用。
分散过程中搅拌下的剪切速率约为103~104s-1,而 器壁经受到的剪切速率只有1~10s-1,物料放出后, 剪切速率可立即下降到10-3 -0.5s-1的范围,颜料有 可能沉降下来;
在施工中,刷涂、喷涂或辊涂的剪切速率至少在 103 s-1以上,甚至达到105 s-1;
h
8
触变性起因是在静止时体系内有某种很弱的网状 结构形成,在剪切力作用下被破坏,一旦力被撤 去,网状结构恢复。
触变性在涂料中起到很好的作用,如在高剪切速 率时(刷涂时),黏度低,可方便地涂刷并使涂 料有很好的流动性,低剪切速率时,(静止或刷 涂后),具有较高的黏度,防止流挂和颜料的沉 淀。
h
9
膨胀性流体:液体黏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增 加。
屈服值:剪切应力必须超过某一最低点A,液体才 开始流动,A点称为屈服值或塑变点。剪切应力低 于屈服值时,液体如同弹性固体,仅变形而不流 动,通常称为宾汉流体。剪切应力一旦超过屈服 值,液体开始流动,可以是假塑型,也可以是膨 胀型的。
表观黏度:在某一剪切条件下测得的黏度称表观 黏度。
当固液接触面积为a时,气液界面的面积是(i-a)/I,
W aa i[(SG SL )LG ], W黏 a 附功
Wia i[(SG SL )iLG (i aa)],粘附张力
Sa i[(SG S)LiLG (2ia a)], S铺展系数
h
30
当界面完全接触时, 即a=i时,可得黏附功,粘附张力和铺展系数关系
4)φ是堆积因子,当分散体大小相同时的球体,其值为 0.639。在剪切力的作用下,可以变形,φ值增加,Ke 值减少,式中第二项减少,黏度下降。
涂料中的颜料外面吸附一层树脂,剪切力作用下可以变 形,使黏度下降。外力撤去,恢复原状,黏度恢复。
h
11
影响涂料粘度的主要因素有温度、聚合物浓度, 分子量大小及其分布,溶剂粘度等。
W=mg·δ=γ·l·2·δ=γ·a γ表面张力系数,也称表面张力,a收缩的表面面
积,单位J/m2,
w a
上述两种定义的单位可互换,即 N/m=N/m2/m=J/m2
表面张力f是液体的基本物理性质,一般在0.1N/M 以下,随着温度的上升而降低,表面活性剂加入
水中,可大大降低f。
h
20
5.2.2 润湿作用与接触角
△G=(γSL+γLG)- γSG,令-△G=S S为铺展系数,若S>0,在恒温恒压下液体可在固体表
面自动展开。若式中采用黏附功和内聚功概念.
S=γSG-γSL+γLG-2γLG=Wa-Wc
即固液黏附力大于液体内聚力时,液体可自行铺展,
凡能铺展的必能沾湿与浸湿。
h
25
(2)固体表面张力常数常难以测定,能否润湿,常 用接触角做标准,接触角是三相交界处在液体中 量得的角,以θ表示。
h
16
高剪切速率区,涂料的流动行为主要受基 料、溶剂和颜料的影响;
在低剪切速率区,涂料的流动行为主要由 流变剂,颜料的絮凝性质和基料的胶体性 质所决定。
h
17
当涂料施工后,不可避免地产生条痕, 如果流平得很快,条痕就能够消失,
流平过程的推动力是涂料的表面张力。
当涂料在垂直底材表面上施工时,由于重力作用, 涂料会向下流动,过度向下流动会造成涂料的流挂。
式中表明:配方固定后,降低基料粘度和使用润 湿剂来降低颜料和基料之间的界面张力以缩小接 触角可以提高润湿效率,但基料粘度的降低有一 定限度,所以使用润湿剂是常用的手段。
h
28
5.2.3 粗糙表面的润湿
杨氏方程反映了表面化学组成对接触角的影响, 但是忽略了表面围观形貌对接触角的影响。
当固体为非平滑表面时,其润湿性能有很大的变
例:常见的液体和固体接触,会形成界面夹角, 称为接触角,它是衡量液体对固体润湿程度的一 个标志。
(a)润湿式
(b)不润湿
h
26
当液滴在固体表面上平衡时,平衡接触角与固/气, 固/液,液/气界面自由能有如下关系。
杨氏方程:γSG-γSL=γLGcosθ
式中 γLG:液体、气体之间的界面张力
γSG:固体、气体之间的界面张力
润湿作用:固体表面上的气体(或液体)被液体 (或另一种液体)取代的现象。
如固体表面的气体被液体所代替。 润湿作用分三类,即沾湿、浸湿和铺展。
h
21
•沾湿
沾湿过程就是当液体与固体接触后,将液—气 和固—气界面变为固—液界面的过程。
大气中的露珠附着在植物的 叶子上,雨滴粘附在塑料雨 衣上等,均是粘湿过程。
h
1
5.1 涂料中的流变学问题
流体按大类可以分为牛顿型和非牛顿型,非牛顿 型流体又分为剪切速率依存型和时间依存型。
剪切速率依存型是指流体的流动行为随剪切速率 的变化而变化,包括假塑型、胀流型和塑型。
时间依存型是指一定剪切速率下流体随时间而变 化的流动特性,实际中的涂料大多数是触变型流 体。
h
应用此公式定性地解释涂料的现象。
h
10
1)Ke爱因斯坦因子,分散体系为球形时,其值为2.5。
2)涂料黏度和聚合物本身性质及溶剂性质有关。确定 的高聚物和使用溶剂,η0不变。
3)Vi为分散体(内相)在体系中所占的体积分数,乳 胶粒子外层吸附一层乳化剂和水,颜料外层吸附一层 树脂,增加了内相的体积,粒子越细,吸附量越多, Vi大大增加。所以体积相同时,粒子越细,黏度越大。
h
4
牛顿流体的流动示意图
D
牛顿型液体:能够在一定温度下保持一定的黏度, 并且在剪切速率变化时,黏度保持恒定。
水、溶剂、矿物油和某些低相对分子质量树脂溶液 都是牛顿型液体。 涂料产品很少是牛顿型液体。
பைடு நூலகம்
h
5
牛顿流体的流动和粘度特性曲线如图所示。
h
6
2、非牛顿型液体
假塑性流体:液体黏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减 少。(涂料)
体分子间作用力大小的表征。
h
23
2、浸湿: 浸湿是指固体浸入液体中的过程,其
实质是固—气界面被固—液界面所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