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逢李龟年》原文和翻译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全诗译文及鉴赏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全诗译文及鉴赏这首《江南逢李龟年》是由唐代诗人杜牧所创作,这首诗跨越了几十年的时代苍桑,社会变迁,景物的描写寄寓了诗人对世道衰落的感慨。
全诗情韵深厚,内蕴丰富,举重若轻,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江南逢李龟年》唐代: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译文及注释译文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暮春季节再次遇见了你。
注释李龟年: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著名乐师,擅长唱歌。
因为受到皇帝唐玄宗的宠幸而红极一时。
“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江南,卖艺为生。
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名叫李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
寻常:经常。
崔九: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湜的弟弟。
玄宗时,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得玄宗宠幸。
崔姓,是当时一家大姓,以此表明李龟年原来受赏识。
江南: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
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
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
君:指李龟年。
《江南逢李龟年》创作背景此诗大概作于公元770年(大历五年)杜甫在长沙的时候。
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
《江南逢李龟年》赏析诗是感伤世态炎凉的。
李龟年是唐玄宗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贵族豪门歌唱。
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艺术。
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
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注:开元时期为713年—741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
语极平淡,却无限丰满。
李龟年是开元时期“特承顾遇”的著名歌唱家。
杜甫初逢李龟年,正是在意气风发的少年时期,正值“开元盛世”。
初中语文文言文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原文和译文(含赏析)原文: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译文:歧王府第里经常看见您,也在崔九的家里多次听到您的唱歌。
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暮春季节再次遇见了你。
赏析: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是杜甫绝句中最有情韵、最富含蕴的一篇。
只二十八字,却包含着丰富的时代生活内容。
如果诗人当年围绕安史之乱的前前后后写一部回忆录,是不妨用它来题卷的。
李龟年是开元时期“特承顾遇”的著名歌唱家。
杜甫初逢李龟年,是在“开口咏凤凰”的少年时期,正值所谓“开元全盛日”。
当时王公贵族普遍爱好文艺,杜甫即因才华早著而受到岐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延接,得以在他们的府邸欣赏李龟年的歌唱。
而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既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也往往是特定时代的标志和象征。
在杜甫心目中,李龟年正是和鼎盛的开元时代、也和自己充满浪漫情调的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紧紧联结在一起的。
几十年之后,他们又在江南重逢。
这时,遭受了八年动乱的唐王朝业已从繁荣昌盛的顶峰跌落下来,陷入重重矛盾之中;杜甫辗转漂泊到潭州,“疏布缠枯骨,奔走苦不暖”,晚境极为凄凉;李龟年也流落江南,“每逢良辰胜景,为人歌数阕,座中闻之,莫不掩泣罢酒”(《明皇杂录》)。
这种会见,自然很容易触发杜甫胸中本就郁积着的无限沧桑之感。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诗人虽然是在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流露的却是对“开元全盛日”的深情怀念。
这两句下语似乎很轻,含蕴的感情却深沉而凝重。
“岐王宅里”、“崔九堂前”,仿佛信口道出,但在当事者心目中,这两个文艺名流经常雅集之处,无疑是鼎盛的开元时期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的渊薮,它们的名字就足以勾起对“全盛日”的美好回忆。
当年出入其间,接触李龟年这样的艺术明星,是“寻常”而不难“几度”的,现在回想起来,简直是不可企及的梦境了。
这里所蕴含的天上人间之隔的感慨,是要结合下两句才能品味出来的。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古诗词翻译赏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古诗词翻译赏析本文是关于杜甫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江南逢李龟年》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是唐朝文学家杜甫。
其全文古诗如下: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前言】《江南逢李龟年》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
此诗是杜甫绝句中最有情韵、最富含蕴的一篇,只有二十八字,却包含着丰富的时代生活内容。
诗中抚今思昔,世境的离乱,年华的盛衰,人情的聚散,彼此的凄凉流落,都浓缩在这短短的二十八字中。
语言极平易,而含意极深远,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表达了出时世凋零丧乱与人生凄凉飘零之感。
那种昔盛今衰,构成了尖锐的对比,使读者感到诗情的深沉与凝重。
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
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吧,表达了作者当时的态度。
【注释】李龟年: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著名乐师,擅长唱歌。
因为受到皇帝唐玄宗的宠幸而红极一时。
“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江南,卖艺为生。
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名叫李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
寻常:经常。
崔九: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湜的弟弟。
玄宗时,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得玄宗宠幸。
崔姓,是当时一家大姓,以此表明李龟年原来受赏识。
江南: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
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
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
君:指李龟年。
【翻译】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听到你的演唱,欣赏到你的艺术。
眼下正是江南暮春的落花时节,没有想到能在这时巧遇你这位老相识。
【赏析】《江南逢李龟年》此诗作于公元770年(大历五年)杜甫在长沙的时候。
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
《江南逢李龟年》原文翻译及分析

《江南逢李龟年》原文翻译及分析关键信息项:1、诗词原文: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作者:杜甫3、诗词体裁:七言绝句4、创作背景:安史之乱后5、主题:感慨时世和人生无常11 原文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11 翻译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如今正是江南的大好风景,在这落花时节,没想到能巧遇你这位老相识。
112 诗句解析“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这两句诗回忆了诗人与李龟年在往昔的交往。
岐王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李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
崔九即崔涤,中书令崔湜的弟弟,是唐玄宗的宠臣。
诗人通过“寻常见”和“几度闻”,表现出当年李龟年经常出入达官贵人的府邸,其艺术才华备受推崇,自己也有幸多次领略。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前两句是对过去的回忆,这两句则回到现实。
江南风景秀丽,但此刻却是落花飘零的时节。
“落花时节”不仅点明了时令,还象征着大唐盛世的衰落和人生的无常。
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与李龟年重逢,其中蕴含着无尽的感慨。
12 创作背景这首诗大概作于大历五年(770 年)杜甫在长沙的时候。
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
李龟年是开元、天宝时期的著名歌唱家,曾受到唐玄宗的赏识。
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江南,卖艺为生。
杜甫与李龟年在这样的境遇中重逢,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121 安史之乱的影响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这场战乱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人民流离失所,经济衰退,文化艺术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许多文人墨客的命运因此改变,杜甫和李龟年就是其中的代表。
122 诗人与李龟年的身世之悲杜甫一生坎坷,经历了战乱、流亡和贫困,他的诗作中常常反映出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的关注。
李龟年原本是宫廷中的红人,战乱后失去了昔日的荣耀,只能流落民间。
他们的重逢,不仅仅是两个故人的相遇,更是时代悲剧的一个缩影。
《江南逢李龟年》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高中.doc

《江南逢李龟年》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小编给各位考生筛选整理了:唐诗三百中《江南逢李龟年》原文,《江南逢李龟年》原文翻译,《江南逢李龟年》作者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
一、《江南逢李龟年》原文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二、《江南逢李龟年》原文翻译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三、《江南逢李龟年》作者介绍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提示:以上是唐诗三百中《江南逢李龟年》原文,《江南逢李龟年》原文翻译,《江南逢李龟年》作者介绍,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江畔独步寻花》“恰恰”注释|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大全-《江畔独步寻花》以人们熟知的充满春天气息的繁花、戏蝶、啼莺展示了明媚的春光,抒写了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健康情调,其意境优美、音韵和谐,深受人们喜爱,教材对诗中恰恰一词的注释似觉不妥。
《江南逢李龟年》原文及翻译赏析

《江南逢李龟年》原文及翻译赏析关键信息:1、诗词名称:《江南逢李龟年》2、作者:杜甫3、诗词原文4、诗词翻译5、诗词赏析要点11 诗词原文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11 诗词翻译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如今正是江南的大好风景,在这落花时节,又有幸与你重逢。
112 诗词赏析1121 历史背景与情感寄托这首诗大概作于公元 770 年(大历五年)杜甫在长沙的时候。
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感慨万千。
诗中蕴含着对开元盛世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时代沧桑的深沉叹息。
1122 今昔对比的艺术手法诗的前两句通过回忆往昔在岐王和崔九家中与李龟年的交往,展现出当时的繁华和欢乐。
而后两句则描绘当下在江南落花时节的重逢,形成强烈的今昔对比。
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时代的变迁,也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
1123 含蓄深沉的情感表达全诗没有直接抒发悲伤或哀怨之情,而是通过对过去的追忆和当下重逢场景的描绘,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
“落花时节”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写,更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消逝和人生的衰落。
1124 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杜甫以简洁而质朴的语言,勾勒出一幅跨越时空的画面。
短短四句诗,却包含了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给人留下无尽的遐想和思索空间。
12 作者杜甫的创作风格与特色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沉郁顿挫,关注社会现实,反映民生疾苦。
其作品常常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121 在《江南逢李龟年》中,杜甫依然保持了其对现实和人生的敏锐洞察力,通过与李龟年的重逢,折射出整个时代的兴衰。
13 诗词的文学价值与影响《江南逢李龟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历史内涵,成为唐诗中的经典之作。
131 它不仅展现了杜甫高超的诗歌创作技巧,也为后人研究唐代社会和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江南逢李龟年译文

江南逢李龟年译文引言《江南逢李龟年》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思念之情。
本文将为大家翻译并解读这首诗。
原文江南逢李龟年,江南逢李龟年。
公瑾既没我,拔剑四顾心茫然。
我生不逢时,将息异若乘兼。
开元之前,历历在目。
木兰辞、白马篇,唱将挟旌旃。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冲门响应萧萧笙。
风头如刀面如割,白日依山尽。
黄花女儿胆软尽,春日暮,依门东灯寒梅雪。
露薄未受稻粱谋,让国旁皇儿去卒业。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帝城高急流下,黄金合汉铁未销。
将军挥白羽,两翅如雪雕。
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老?拔刃欲赴国亲,至乃心如死灰。
天公不作美,空令度春宵。
融化出南北血,飘零作日边遥。
白旗勾马弯弯曲,儿女无添加恙。
六国尽枝折,龙城敌人猖。
离别杳不可闻,辞言惟一曰:“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江南遇到李龟年,江南遇到李龟年。
我的朋友既然离开了我,我拔剑四处寻找,心里空茫茫。
我生来就逢不上时运,像一匹不合拍的骏马。
开元之前的事情,历历在我眼前。
《木兰辞》、《白马篇》,唱将们挟带着旌旗。
将军穿着金甲,夜晚也不脱下,半夜冲击大门,响起凄凉的箫声。
风头像刀刃一样锋利,阳光照在山头尽头。
黄花女儿的胆子软了尽,春天的夜晚,站在门口看东边的灯光,感受着寒梅和雪的寂寞。
清晨的露水还没有收到稻谷和粮食的滋润,却让国家的壮丁们去卒业了。
感受当时的花儿都溅了泪水,怨恨别离的鸟儿惊动我的心。
烽火已经燃烧了整整三个月,家书抵达我手中,价值万贯。
白帝城高高耸立,急流咆哮而下,黄金和汉铁还未销损。
将军挥动着白羽,它们的两翅像雪雕一样美丽。
人生有多少时光,忧虑困扰我度过了整个年华?拔出刀剑想去为国家报仇,却发现心情犹如死灰一般。
上天不给予美好,让我度过了孤寂的春宵。
融化出南北两地的血液,飘零在边境如远方的陌生。
白旗飘扬曲曲折折,儿女们没有添加恙疾。
六国篡位,尽都支离破碎,龙城的敌人们猖狂。
离别的消息难以寻觅,辞言中只有一句:“有情人终成眷属。
《江南逢李龟年》翻译及赏析

《江南逢李龟年》翻译及赏析《江南逢李龟年》翻译及赏析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前言】《江南逢李龟年》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
此诗是杜甫绝句中最有情韵、最富含蕴的一篇,只有二十八字,却包含着丰富的时代内容。
诗中抚今思昔,世境的离乱,年华的盛衰,人情的聚散,彼此的凄凉流落,都浓缩在这短短的二十八字中。
语言极平易,而含意极深远,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表达了出时世凋零丧乱与人生凄凉飘零之感。
那种昔盛今衰,构成了尖锐的对比,使读者感到诗情的深沉与凝重。
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
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吧,表达了作者当时的态度。
【注释】李龟年: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著名乐师,擅长唱歌。
因为受到皇帝唐玄宗的宠幸而红极一时。
“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江南,卖艺为生。
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名叫李范,以好学才著称,雅善音律。
寻常:经常。
崔九: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湜的弟弟。
玄宗时,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得玄宗宠幸。
崔姓,是当时一家大姓,以此表明李龟年原来受赏识。
江南: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
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
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
君:指李龟年。
【翻译】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听到你的演唱,欣赏到你的艺术。
眼下正是江南暮春的落花时节,没有想到能在这时巧遇你这位老相识。
【赏析】《江南逢李龟年》此诗作于公元770年(大历五年)杜甫在长沙的时候。
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
该诗是杜甫绝句中最有情韵、最富含蕴的一篇,只有二十八字,却包含着丰富的时代生活内容,诗是感伤世态炎凉的。
李龟年是唐玄宗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贵族豪门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