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烈妇传原文和翻译

合集下载

杨烈妇传

杨烈妇传

《杨烈妇传》知识点1.解释加横线的字:陷汴州既又将盗陈州俘累其男女,以会于陈州。

不知所为乃徇曰以瓦石中贼者侃率之以乘城亟去有蜚箭集于侃之手力不足,死焉,职也。

贼气吞焉,奉父母、舅姑尽恭顺厥自兵兴项城为叛军困厥自兵兴,朝廷宠旌守御之臣杨氏当之矣赞曰凡人之情与古人不殊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

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则人谁肯固矣( ) 其必济( ) 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 )辨行列和于姊姒,于卑幼有慈爱虽古烈女,其何加焉贤者古亦稀,独后代耶!及其有之,与古人不殊也。

予惧其行事湮灭而不传2、下列各组句子中,红色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君如逃,则谁守虽然,岁满则罢去B、府库皆其财也夺贼之财而食其食C、重赏以令死士有以弱弓射贼者D、与之千钱使侃与贼言曰3、下列句子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部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虽然,(我)岁满则罢去B、(杨氏)使侃与贼言曰C、(你们)徒失利,无益也D、中其帅,(帅)坠马死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县令,寇至当守——您是县令,敌人来到应该守卫B、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应该一起献出生命来守卫自己的县城C、项城父老,义不为贼矣——项城的父老乡亲,坚持正义不被叛贼吓倒D、与其死于城上,不犹愈于家乎——如其死在城上,不是比死在家中还要好吗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杨氏深明大义的一组是①力不足,死焉,职也。

②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

③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④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

⑤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

⑥贼失势,遂相与散走。

A、①③⑥B、②③⑤C、②④⑤D、①④⑥7、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希烈的叛军要攻占项城县时,县令李侃不知怎么办,他的妻子杨氏说服他应忠于职责,为国家利益而坚守。

B、杨氏对召来的吏人百姓讲话,激励他们为保卫自己的家园而战,不做叛军之人。

C、李侃带领召集的几百人备战,杨氏亲自为他们做饭送饭,并让李侃向叛军讲话,表示准备战死决不投降。

杨烈妇传原文和翻译

杨烈妇传原文和翻译

杨烈妇传李翱建中四年,李希烈陷汴州;建中四年(公元738年),李希烈攻陷了汴州,既又将盗陈州,分其兵数千人抵项城县。

接着又将侵袭陈州,分出他的部队几千人,开拔到达项城县盖将掠其玉帛,俘累lei其男女,以会于陈州。

将掠取这里的财物,俘虏捆绑这里的男女,到陈州会合。

县令李侃,不知所为。

县官李侃不知怎么办。

其妻杨氏曰:“君,县令。

寇至当守;他的妻子杨氏说:“您是县官。

作乱的人叛贼(进犯)到了,就应当守卫;力不足,死焉,职也。

(即使,哪怕)力量不足,但你即使死在这件事上,也是应尽的职责。

君如逃,则谁守?,”您如果逃跑了,那么谁来守城?”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李侃说:“军队与钱财都没有了,该怎么办?”杨氏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lin皆其积也,杨氏说:“假如您不守城,县城就会被叛贼得到, 粮仓里的粮食都成为他们积聚的了,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库房里的财物都成为他们的了,百姓都成为他们的士兵,俘虏,国家还有什么呢?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夺取贼寇的财物,吃(夺得的)他们的粮食,用优厚的奖赏来使令不怕牺牲的勇士,看来一定会成功。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于是他把官府中的差使、小吏和百姓召集到房厅里。

杨氏言曰:“县令城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

杨氏说:“县官当然是一城之主,虽然如此,任职的年限满了就要离开,不像官吏百姓那样。

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官吏、百姓是本地人,祖先坟墓在这里,应该相互出力死守在这个县城,怎能忍心丧失忠义品格而充当贼寇的人呢?”众皆泣,许之。

众人都流泪答应了她拼死守城。

乃徇曰:“以瓦石中zhong贼者,与之千钱;以刀矢shi兵刃之物中贼者,与之万钱。

”于是杨氏宣布说:“用砖瓦石块击中贼人的,奖赏他千钱;用刀箭兵器之类击中敌人的,奖赏他万钱。

”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于是得到了几百人,李侃带领他们登城防守。

李翱《杨烈妇传》原文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李翱《杨烈妇传》原文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李翱《杨烈妇传》原文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doc》李翱《杨烈妇传》建中四年,李希烈陷[1]汴州;既又将盗[2]陈州,分其兵数千人...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https://m./guji/1858753.html下载说明: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2. 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 软件;3. 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4. 网页上所展示的文章内容和下载后的文档内容是保持一致的,下载前请确认当前文章内容是您所想要下载的内容。

付费下载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限时特价:6.00元/篇原价20元免费下载仅需3秒1、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copy839点击复制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3、将验证码输入下方框内,确认即可复制联系客服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温馨提示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我知道了咨询客服×常见问题•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3、如何联系客服?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网站在线小助理”,及时联系客服解决。

请把【付款记录详情】截图给客服,同时把您购买的文章【网址】发给客服。

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送给您。

(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杨烈妇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2)

杨烈妇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2)

杨烈妇传阅读答案附翻译(2)
2.以下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杨烈妇智勇双全、忠于国家的一项是(3分)
①君县令,寇至当守
②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③吏人百姓,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
④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无长少必周而均
⑤有蜚箭集于侃之手,侃伤而归
⑥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
A.①②③B.①③⑤
C.②③⑥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希烈叛军连下两州,又兵临项城,县令李侃先是不知所为,继而又伤而归,在妻子杨氏的鼓励下,终于坚定了抗敌之志。

B.在叛军兵临城下的危急关头,杨氏挺身而出,帮助县令丈夫谋划抗敌对策,激励差吏和百姓抗敌守城,终于取得了项城之战的胜利。

C.杨氏向丈夫和差吏、百姓细陈守与不守的利害得失,又登城喊话瓦解敌军,关键时刻充分展示了她过人的智慧和胆识。

D.。

烈女传的原文及翻译

烈女传的原文及翻译

烈⼥传的原⽂及翻译 《列⼥传》是⼀部介绍中国古代妇⼥⾏为的书,不知道⼤家有没有看过。

下⾯是⼩编整理的烈⼥传的原⽂及翻译,欢迎查看,希望帮助到⼤家。

《晋书·列⼥传》 原⽂ 凉武昭王李⽞盛后尹⽒,天⽔冀⼈也。

幼好学,清辩有志节。

初适扶风马元正,元正卒,为⽞盛继室。

以再醮之故,三年不⾔。

抚前妻⼦逾于⼰⽣。

⽞盛之创业也,谟谋经略多所毗赞,故西州谚⽇:“李、尹王敦煌。

” 及⽞盛薨,⼦⼠业嗣位,尊为太后。

⼠业将攻沮渠蒙逊,尹⽒谓⼠业⽇:“汝新造之国,地.狭⼈稀,靖以守之犹惧其失,云何轻举,窥冀⾮望!蒙逊骁武,善⽤兵,汝⾮其敌。

吾观其数年已来有并兼之志,且天时⼈事似欲归之。

今国虽⼩,⾜以为政。

知⾜不辱,道家明诫也。

且先王临薨,遗令殷勤,志令汝曹深慎兵战,俟时⽽动。

⾔犹在⽿,奈何忘之!不如勉修德政,蓄⼒以观之。

彼若淫暴,⼈将归汝;汝苟德之不建,事之⽆⽇矣。

汝此⾏也,⾮唯师败,国亦将亡。

”⼠业不从,果为蒙逊所灭。

尹⽒⾄姑臧,蒙逊引见劳之,对⽇:“李⽒为胡所灭,知复何⾔!”或谏之⽇:“母⼦命悬⼈⼿,奈何倨傲!且国败⼦孙屠灭,何独⽆悲?”尹⽒⽇:“兴灭死⽣,理之⼤分,何为同凡⼈之事,起⼉⼥之悲!吾⼀妇⼈,不能死亡,岂惮斧钺之祸,求为⾂妾乎!若杀我者,吾之愿矣。

”蒙逊嘉之,不诛,为⼦茂虔聘其⼥为妻。

及魏⽒以武威公主妻茂虔,尹⽒及⼥迁居酒泉。

既⽽⼥卒,抚之不哭,⽇:“汝死晚矣!”沮渠⽆讳时镇酒泉,每谓尹⽒⽇:“后诸孙在伊吾,后能去不?”尹⽒未测其⾔,答⽇:“⼦孙流漂,托⾝丑虏,⽼年余命,当死于此。

”俄⽽潜奔伊吾,⽆讳遣骑追及之。

尹⽒谓使者⽇:”沮渠酒泉①许我归北,何故来追?汝可斩吾⾸归,终不回矣。

”使者不敢逼⽽还。

年七⼗五,卒于伊吾。

(选⾃《晋书·列⼥传>,有删节) 译⽂ 武昭王李⽞盛的王后尹⽒,是天⽔冀⼈。

她年幼时就喜欢读书,清辩有志节。

⼀开始嫁给扶风⼈马元正,元正死后,做了李⽞盛的继室。

语文读本《你的微笑》文言翻译

语文读本《你的微笑》文言翻译

———语文读本1———你的微笑———10、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周厉王暴虐,百姓纷纷指责他。

召穆公对厉王说:"老百姓忍受不了暴政了!"厉王听了勃然大怒,找到卫国的巫师,让卫巫去监视批评国王的人,按照卫巫的报告,就杀掉批评国王的人。

于是人们都不敢随便说话,路上相见,以目示意,不敢交谈。

周厉王颇为得意,对召穆公说:"我能消除指责的言论,他们再也不敢吭声了!"召公回答说:"你这样做是堵住人们的嘴。

可是阻塞老百姓的嘴,比阻塞河水还严重。

河道因堵塞而造成决口,就会伤害很多人。

倘使堵住老百姓的口,后果也将如此。

治水的人疏通河道使它畅通,治民者只能开导他们而让人畅所欲言。

所以君王处理政事,让三公九卿以至各级官吏进献讽喻诗,乐师进献民间乐曲,史官进献有借鉴意义的史籍,乐师诵读箴言,无眸子的盲人吟咏诗篇,有眸子的盲人诵读讽谏之言,掌管营建事务的百工纷纷进谏,平民则将自己的意见转达给君王,近侍之臣尽规劝之责,君王的同宗都能补其过失,察其是非,乐师和史官以歌曲、史籍加以谆谆教导,元老们再进一步修饰整理,然后由君王斟酌取舍,付之实施,这样,国家的政事得以实行而不违背理。

老百姓有口,就像大地有高山河流一样,社会的物资财富全靠它出产;又象高原和低地都有平坦肥沃的良田一样,人类的衣食物品全靠它产生。

人们用嘴巴发表议论,政事的成败得失就能表露出来。

人们以为好的就尽力实行,以为失误的就设法预防,这是增加衣食财富的途径啊。

人们心中所想的通过嘴巴表达,他们考虑成熟以后,就自然流露出来,怎么可以堵呢?如果硬是堵住老百姓的嘴,那赞许的人还能有几个呢?"周厉王不听,于是老百姓再也不敢公开发表言论指斥他。

过了三年,人们终于把这个暴君放逐到彘地去了11、赤壁之战《资治通鉴》当初,鲁肃听说刘表已死,(便)对孙权说:“荆州与我国邻接,地理形势险要、坚固,土地肥沃、广阔,人口繁多,生活富裕,如能占为已有,这是开创帝王之业的凭借。

杨烈妇者李侃妻也原文及翻译

杨烈妇者李侃妻也原文及翻译

杨烈妇者李侃妻也原文及翻译一、原文:杨烈妇者,李侃妻也。

建中末,李希烈陷汴,谋袭陈州。

侃为项城令,希烈分兵数千略定诸县,侃以城小贼锐,欲去。

妇曰:“寇至当守,力不足,则死焉。

君而逃,尚谁守?”侃曰:“兵少财乏,若何?”妇曰:“县不守,则地,贼地也,仓廪府库皆其积也,百姓皆其战士也,于国家何有?请重赏募死士,尚可济。

”侃乃召吏民入廷中曰:“令诚若主也,然满岁则去,非如吏民生此土也,坟墓存焉,宜相与死守,忍失身北面奉贼乎?”众泣,许诺。

乃徇曰:“以瓦石击贼者,赏千钱;以刀矢杀贼者,万钱。

得数百人。

侃率以乘城,妇身自爨以享众。

报贼曰:“项城父老义不下贼,得吾城不足为威,宜亟去;徒失利,无益也。

”贼大笑。

侃中流矢,还家,妇责曰:“君不在,人谁肯固?死于外,犹愈于床也。

”侃遽登城。

会贼将中矢死,遂引去,县卒完。

诏迁侃太平令。

【注】(1)爨: cuàn,烧火做饭。

二、翻译:杨烈妇,是李侃的妻子。

建中末年,李希烈攻破汴州,企图袭击陈州。

李侃担任项城县令,李希烈分兵数千掠夺了各县,李侃因为城小而贼人来势凶猛,想要逃走,他的妻子说:“贼寇来了应当坚守,力量不足,就逃了。

您都逃走了,还有谁来守城?”李侃说:“兵员少,财物又贫乏,怎么办?”妻子说:“县城守不住,那么地方就是贼人的地方了,粮仓里储藏的都成了他们的粮食,府库的财物都成了他们的财产,百姓都成了他们的士兵,国家还有什么呢?请用重赏来招募不怕死的士兵,还有可能解救危难。

”李侃于是召集了官吏和百姓来到厅堂中说:“县令的确是你们的主管,但是年头满了就要离开,不像你们出生在这块土地上,祖上的坟墓在这里,(大家)应当一起拼死守城,怎么能忍心失去操守投降侍奉敌人呢?”众人都哭了,同意他的要求。

于是告诉大家说:“凡是用瓦片石块击中贼人的,赏一千钱;用刀箭杀死贼人的,赏一万钱。

”征募到数百人,李侃率领他们去守城,他妻子亲手烧火做饭给大家吃。

告诉贼人说:“项城父老从道义上是不会投降你们贼人的。

问道诗李翱_李翱《杨烈妇传》阅读答案

问道诗李翱_李翱《杨烈妇传》阅读答案

问道诗李翱_李翱《杨烈妇传》阅读答案问道诗李翱_李翱《杨烈妇传》阅读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12分)建中四年,李希烈陷汴洲。

既又将盗陈州,分其兵数千人抵项城县。

盖将掠其玉帛,俘累其男女,以会于陈州。

县令李侃,不知所为。

其妻杨氏曰:“君县令,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

君如逃,则谁守?”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杨氏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

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许之。

乃徇曰:“以瓦石中贼者,与之千钱;以刀矢兵刃之物中贼者,与之万钱。

”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无长少必周而均。

使侃与贼言曰:“项城父老,义不为贼矣,皆悉力守死。

得吾城不足以威,不如亟去;徒失利,无益也!”贼皆笑。

有蜚箭集于侃之手,侃伤而归。

杨氏责之曰:“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与其死于城上,不犹愈于家乎?”侃遂忍之,复登陴。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

贼气吞焉,率其徒将超城而下。

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

其帅,希烈之婿也。

贼失势,遂相与散走。

项城之人无伤焉。

李翱《杨烈妇传》注:爨:cuàn烧饭12、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盖将掠其玉帛掠:抢劫。

B.侃率之以乘城乘:登上。

C.不如亟去亟:赶快。

D.则人谁肯固矣固:坚固。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君如逃,则谁守虽然,岁满则罢去B.府库皆其财也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C.重赏以令死士秦晋围郑,以其无礼于晋D.与之千钱失其所与,不知1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杨氏深明大义的一组是()①力不足,死焉,职也。

②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

③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烈妇传李翱
建中四年,李希烈陷汴州;
建中四年(公元738年),李希烈攻陷了汴州,
既又将盗陈州,分其兵数千人抵项城县。

接着又将侵袭陈州,分出他的部队几千人,开拔到达项城县
盖将掠其玉帛,俘累lei其男女,以会于陈州。

将掠取这里的财物,俘虏捆绑这里的男女,到陈州会合。

县令李侃,不知所为。

县官李侃不知怎么办。

其妻杨氏曰:“君,县令。

寇至当守;
他的妻子杨氏说:“您是县官。

作乱的人叛贼(进犯)到了,就应当守卫;
力不足,死焉,职也。

(即使,哪怕)力量不足,但你即使死在这件事上,也是应尽的职责。

君如逃,则谁守?,”
您如果逃跑了,那么谁来守城?”
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
李侃说:“军队与钱财都没有了,该怎么办?”
杨氏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lin皆其积也,
杨氏说:“假如您不守城,县城就会被叛贼得到, 粮仓里的粮食都成为他们积聚的了,
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
库房里的财物都成为他们的了,百姓都成为他们的士兵,俘虏,国家还有什么呢?
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夺取贼寇的财物,吃(夺得的)他们的粮食,用优厚的奖赏来使令不怕牺牲的勇士,看来一定会成功。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
于是他把官府中的差使、小吏和百姓召集到房厅里。

杨氏言曰:“县令城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

杨氏说:“县官当然是一城之主,虽然如此,任职的年限满了就要离开,不像官吏百姓那样。

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
官吏、百姓是本地人,祖先坟墓在这里,应该相互出力死守在这个县城,怎能忍心丧失忠义品格而充当贼寇的人呢?”
众皆泣,许之。

众人都流泪答应了她拼死守城。

乃徇曰:“以瓦石中zhong贼者,与之千钱;以刀矢shi兵刃之物中贼者,与之万钱。


于是杨氏宣布说:“用砖瓦石块击中贼人的,奖赏他千钱;用刀箭兵器之类击中敌人的,奖赏他万钱。


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于是得到了几百人,李侃带领他们登城防守。

杨氏亲为之爨cuan以食之;无长少,必周而均。

杨氏亲自烧饭给他们吃,不论年长年轻,一律给他们吃,并且分得很公平,
使侃与贼言曰:“项城父老,义不为贼矣,皆悉力守死。

杨氏让李侃对敌人说:“项城父老,守大义而不为贼效力,都尽力守城至死。

得吾城不足以威,不如亟ji去,徒失利无益也。


即使得到我们的城也不足以立威,不如尽快离开,白白地失利,没有好处。


贼皆笑。

有蜚箭集于侃之手,侃伤而归。

叛贼都(轻蔑的)笑了。

这时有飞箭射中李侃的手,李侃受伤回家。

杨氏责之曰;“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
杨氏责备他说:“你不在,那么谁能坚持守阵地!
与其死于城上,不犹愈于家乎?”
如其死在城上,不是比死在家里还要好吗?”
侃遂忍之,复登陴。

于是李侃忍着伤痛,又登上了城墙。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

项城是小地方,没有长戟劲弩等精良的武器、没有坚固的城墙和深深的护城河。

贼气吞焉,率其徒将超城而下。

攻城的贼兵有气吞项城的傲慢心理,率领他们的士兵将要越过城墙入城。

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

这时有人用普通的弓箭射贼人,射中了他们的统帅,(统帅)落马而死。

——其帅,希烈之婿也。

——他们的统帅是李希烈的女婿。

贼失势,遂相与散走。

项城之人无伤焉。

叛贼失去大势,于是一个个全都逃跑了。

项城的人没有伤亡。

刺史上侃之功,诏迁绛州太平县令。

杨氏至兹犹存。

刺史把李侃守城的功劳上报朝廷,朝廷下诏升李侃为绛州太平县(今山西襄汾一带)的县令。

杨氏到现在还活着。

妇人女子之德,奉父母舅姑尽恭顺,和于娣姒,于卑幼有慈爱,而能不失其贞者,则贤矣。

妇女的品德,是要奉养父母公婆,恭敬孝顺,和妯娌关系和睦,对老幼孝敬慈爱,并且能不丧失贞节的,那就是有贤德的妇女了。

辨行列,明攻守勇烈之道,此公卿大臣之所难。

懂得行军布阵的行列,明白攻守、勇敢刚烈的道理,这是公卿大臣们难以做到的。

厥自兵兴,朝廷宠旌守御之臣,
自从有战事兴起,朝廷褒宠表扬防守、抵抗敌人的大臣,
凭坚城深池之险,储蓄山积,货财自若;
凭借坚固、深险的城池,储存的东西堆积如山,物资钱财像平常一样;
冠胄服甲负弓矢而驰者,不知几人。

戴头盔,穿上铠甲,背着弓箭在战场上奔驰的人,不知道有几个。

其勇不能战,其智不能守,其忠不能死,弃其城而走者有矣。

那些没有作战的勇气,没有坚守的才智,没有效死的忠心,弃城逃跑的人。

彼何人哉!
那是些什么人啊?
若杨氏者,妇人也,孔子曰:“仁者必有勇。

”杨氏当之矣。

像杨氏这样的妇人,孔子说:“有仁德的人必然勇敢。

”杨氏合乎这句话了。

赞曰:凡人之情,皆谓后来者不及于古之人。

评论说:大概人们的观点,都是后来的人比不上古人。

贤者古亦稀,独后代耶?
有贤能的人从古代就很少,那后代呢?
及其有之,与古人不殊也。

(如果)真的出现了,和古人没有分别。

若高愍女、杨烈妇者,虽古烈女其何加焉?
像高愍女、杨烈妇等人,就算是古代的烈女,有多少人比她们强?
予惧其行事湮灭而不传,故皆叙之,将告于史官。

我担心她们的事迹消失不能流传,所以都记叙下来,打算告诉史官。

背景介绍
本文选自《李文公集》,是作者的精心之作。

它记述了一位县令的妻子,在叛军兵临城下,举县不知所措之时,挺身而出,发动胥吏百姓进行抵抗。

以弱胜强,击退叛军,保住了城池。

作者曾在《答皇甫湜书》中自信地写到:“仆文虽不足以希左丘明、司马子长,足下视仆叙高愍女、杨烈妇,岂尽出班孟坚、蔡伯喈之下耶?”《新唐书·烈女传》所载杨烈妇之事与本文大抵相同,当以此文为据。

文章选取了人物的典型言行来塑造人物性格。

杨氏与夫君李侃的对话,显示其“忠”;对智吏百姓的激励,显出其“智”;对李侃轻伤下城的责备,显出其“义”。

作者最后将杨氏的勇忠智义同文臣武将“弃城而走”的行为对照起来阐发主旨,不仅使杨氏形象更为突出,对现实的批判也更为深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