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烈妇传 练习答案

合集下载

杨烈妇传 练习答案

杨烈妇传 练习答案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19分)杨烈妇传唐•李翱建中四年,李希烈①陷忭州。

既又将盗陈州,分其兵数千人抵项城县。

盖将掠.其玉帛,俘累其男女,以会于陈州。

县令李侃不知所为。

其妻杨氏曰:“君县令,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

君如逃,则谁守?”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杨氏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

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许之。

乃徇曰:“以瓦石中贼者,与之千钱;以刀矢兵刃之物中贼者,与.之万钱。

”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无长少,必周而均。

使侃与贼言曰:“项城父老,义不为贼矣,皆悉力守死。

得吾城不足以威,不如亟.去;徒失利,无益也!”贼皆笑。

有蜚箭集于侃之手,侃伤而归。

杨氏责之曰:“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与其死于城上,不犹愈于家乎?”侃遂忍之,复登陴。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

贼气吞焉,率其徒将超城而下。

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

——其帅,希烈之婿也。

——贼失势,遂相与散走。

项城之人无伤焉。

刺史上侃之功,诏迁绛州太平县令。

杨氏至兹犹存。

妇人女子之德奉父母舅姑尽恭顺和于娣姒于卑幼有慈爱而能不失其贞者则贤矣。

辨行列,明攻守勇烈之道,此公卿大臣之所难。

厥自兵兴,朝廷宠旌守御之臣。

凭坚城深池之险,储蓄山积,货财自若,冠胄服甲负弓矢而驰者,不知几人。

其勇不能战,其智不能守,其忠不能死,弃其城而走者,有矣。

彼何人哉!若杨氏者,妇人也。

孔子曰:“仁者必有勇。

”杨氏当之矣。

赞曰:凡人之情,皆谓后来者不及于古之人。

贤者古亦稀,独后代耶!及其有之,与古人不殊也。

若高愍女②、杨烈妇者,虽古烈女,其何加焉!予惧其行事湮灭而不传,故皆叙之,将告于史官。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双文本专练《说苑》《烈女传》(含解析)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双文本专练《说苑》《烈女传》(含解析)

文言文双文本专练-------《说苑》+《烈女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蘧伯玉使至楚,逢公子皙濮水之上,子皙接草而待曰:“敢问上客将何之?”蘧伯玉为之轼车。

公子皙曰:“吾闻上士可以托色,中士可以托辞,下士可以托财,三者固可得而托身耶?”蘧伯玉曰:“谨受命。

”蘧伯玉见楚王,使事毕,坐谈话,从容言至于士。

楚王曰:“何国最多士?”蘧伯玉曰:“楚最多士。

”楚王大悦。

蘧伯玉曰:“楚最多士而楚不能用。

”王造然曰:“是何言也?”蘧伯玉曰:“伍子胥生于楚,逃之吴。

吴受而相之。

发兵攻楚,堕平王之墓。

伍子胥生于楚,吴善用之。

衅蚡黄生于楚,走之晋,治七十二县,道不拾遗,民不妄得,城郭不闭,国无盗贼,蚡黄生于楚而晋善用之。

今者臣之来,逢公子皙濮水之上,辞言‘上士可以托色,中士可以托辞,下士可以托财,三者固可得而托身耶?’又不知公子皙将何治也。

”于是楚王发使一驷,副使二乘,追公子皙濮水之上,子皙还重于楚,蘧伯玉之力也。

故诗曰:“谁能烹鱼,溉之釜鬵,孰将西归,怀之好音。

”此之谓也。

物之相得,固微甚矣。

(节选自《说苑·善说》)材料二:卫灵公之夫人也。

灵公与夫人夜坐,闻车声辚辚,至阙而止,过阙复有声。

公问夫人曰:“知此谓谁?”夫人曰:“此必蘧伯玉也。

”公曰:“何以知之?”夫人曰:“妾闻:礼下公门式路马,所以广敬也。

夫忠臣与孝子,不为昭昭信节,不为冥冥堕行。

蘧伯玉,卫之贤大夫也。

仁而有智敬于事上此其人必不以闇昧废礼是以知之。

”公使视之,果伯玉也。

公反之,以戏夫人曰:“非也。

”夫人酌觞再拜贺公,公曰:“子何以贺寡人?”夫人曰:“始妾独以卫为有蘧伯玉尔,今卫复有与之齐者,是君有二贤臣也。

国多贤臣,国之福也。

妾是以贺。

”公惊曰:“善哉!”遂语夫人其实焉。

君子谓卫夫人明于知人道。

夫可欺而不可罔者,其明智乎!诗云:“我闻其声,不见其人。

”此之谓也。

(节选自《列女传·贤明传》)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文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文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文阅读专题训练
及答案
简介
本文档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文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的汇总。

这些训练题旨在帮助学生加强对古文阅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目录
1. 古文阅读练题
2. 古文阅读答案
古文阅读练题
以下是一些古文阅读练题,每题后面都有选项。

请仔细阅读题目及选项,选择最合适的答案。

1. 题目一:古文摘抄
选项:
A. [摘抄文章一]
B. [摘抄文章二]
C. [摘抄文章三]
D. [摘抄文章四]
2. 题目二:填空题
选项:
A. 答案1
B. 答案2
C. 答案3
D. 答案4
3. 题目三:文言文翻译选项:
A. 翻译选项一
B. 翻译选项二
C. 翻译选项三
D. 翻译选项四
4. 题目四:句子排序选项:
A. 排序选项一
B. 排序选项二
C. 排序选项三
D. 排序选项四
请将你的答案记录在纸上,以便稍后核对。

古文阅读答案
以下是古文阅读练题的答案。

1. 题目一:答案为A
2. 题目二:答案为B
3. 题目三:答案为C
4. 题目四:答案为D
结论
本文档提供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文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

通过完成这些练习题,学生可以增强对古文阅读的能力,并且可以
通过核对答案进行自我评估。

希望这些训练题能对学生的学习有所
帮助。

李翱《杨烈妇传》原文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李翱《杨烈妇传》原文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李翱《杨烈妇传》原文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doc》李翱《杨烈妇传》建中四年,李希烈陷[1]汴州;既又将盗[2]陈州,分其兵数千人...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https://m./guji/1858753.html下载说明: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2. 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 软件;3. 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4. 网页上所展示的文章内容和下载后的文档内容是保持一致的,下载前请确认当前文章内容是您所想要下载的内容。

付费下载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限时特价:6.00元/篇原价20元免费下载仅需3秒1、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copy839点击复制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3、将验证码输入下方框内,确认即可复制联系客服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温馨提示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我知道了咨询客服×常见问题•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3、如何联系客服?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网站在线小助理”,及时联系客服解决。

请把【付款记录详情】截图给客服,同时把您购买的文章【网址】发给客服。

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送给您。

(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2020年度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十)

2020年度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十)

2020年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十)一、古诗文阅读1.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傅昭,字茂远,北地灵州人。

父淡,善《三礼》,知名宋世,事宋竟陵王刘诞,诞反,淡坐诛。

昭六岁而孤,十一,随外祖于朱雀航卖历日。

为雍州刺史袁顗客,顗尝来昭所,昭读书自若,神色不改。

顗叹曰:“此儿神情不凡,必成佳器。

”司徒建安王休仁闻而悦之,因欲致昭。

昭以宋氏多故,遂不往。

太原王延秀荐昭于丹阳尹袁粲,深见礼,辟为郡主簿,使诸子从昭受学。

会明帝崩,粲造哀策文,乃引昭定其所制。

每经昭户,辄叹曰:“经其户寂若无人,披其帷,其人斯在,岂非名贤?”寻为总明学士、奉朝请。

永明初,以昭为南郡王侍读。

王嗣帝位,故时臣隶争求权宠,唯昭及南阳宗夬保身守正,无所参入,竟不罹其祸。

明帝践阼,引昭为中书通事舍人。

时居此职者,皆权倾天下,昭独廉静,无所干豫,器服率陋,身安粗粝。

常插烛板床,明帝闻之,赐漆合烛盘,敕曰:“卿有古人之风,故赐卿古人之物。

”天监十一年,出为信武将军、安成内史。

安成自宋已来兵乱郡舍号凶及昭为郡郡内人夜梦见兵马铠甲甚盛又闻有人云当避善人军众相与腾虚而逝梦者惊起。

俄而疾风暴雨,倏忽便至,数间屋俱倒,即梦者所见军马践蹈之所也。

自后郡舍遂安,咸以昭正直所致。

昭所莅官,常以清静为政,不尚严肃。

居朝廷,无所请谒,不畜私门生,不交私利。

终日端居,以书记为乐,虽老不衰,性尤笃慎。

子妇尝得家饷牛肉以进,昭召其子曰:“食之则犯法,告之则不可,取而埋之。

”其居身行己,不负于暗室,类皆如此。

京师后进,宗其学,重其道,人人自以为不逮。

大通二年九月,卒,时年七十五。

诏赐钱三万,布五十匹,即日举哀,谥曰贞子。

(节选自《梁书•傅昭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安成自宋已来兵乱/郡舍号凶/及昭为郡/郡内人夜梦见兵马铠甲/甚盛/又闻有人云/当避善人/军众相与腾虚/而逝梦者惊起B.安成自宋已来兵乱/郡舍号凶/及昭为郡/郡内人夜梦见兵马铠甲甚盛/又闻有人云/当避善人/军众相与腾虚而逝/梦者惊起C.安成自宋已来/兵乱郡舍号凶/及昭为郡/郡内人夜梦见兵马铠甲/甚盛/又闻有人/云当避善人/军众相与腾虚/而逝梦者惊起D.安成自宋已来/兵乱郡舍/号凶及昭为郡/郡内人夜梦见兵马铠甲甚盛/又闻有人云/当避善人/军众相与腾虚而逝/梦者惊起(2)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卿”是对他人的敬称,“陛下”是对皇上的敬称;“愚”是对自己的谦称,“臣:也是谦称。

【推荐】甘肃省武威市高一语文下册第二学期期末练习试题(含解析)

【推荐】甘肃省武威市高一语文下册第二学期期末练习试题(含解析)

甘肃省武威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练习试题(含解析)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学中有历史。

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

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

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都没有一致的看法。

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

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皇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

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

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变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在于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

”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

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

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

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

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

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

统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统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统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怫然(fú)一豆羹(gēng)徒跣(xiǎn)B.媵人(yīng) 一箪食(dān) 烨然(yè)C.蹴尔(cù) 缟素(gǎo) 耄老(máo)D.加冠(guān) 叱咄(duó) 容臭(xiù)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B.仓鹰/击于殿上C.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D.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3.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B.四支僵劲不能动C.父母岁有裘葛之遗D.故不错意也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鱼我所欲也》《唐雎不辱使命》《送东阳马生序》分别选自孟子所著《孟子》、刘向所著国别体史书《战国策》和元末明初文学家宋濂的《宋濂全集》。

B.《送东阳马生序》的“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太学是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

C.《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的词,其中“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题目。

D.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就运用典故表达词人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思想感情。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比其他任何国家都更关心南海的和平与稳定,为维护其和平与稳定,我国发扬了灯塔的作用。

B.不管气候条件或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C.青春剧应该既重视对青春梦想、追求、奋斗历程的深度呈现,又要重视青少年情感的生动刻画。

D.经过我二十多年的刻苦学习,不断丰富了历史知识。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怀旧空吟闻笛赋,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②东风不与周郎便, 。

(杜牧《赤壁》)③ ,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④ ,西北望,射天狼。

文言文阅读杨烈妇传

文言文阅读杨烈妇传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本题共4小题,19分).杨烈妇传李翱建中四年,李希烈陷汴州,既又将盗陈州,分其兵数千人抵项城县。

盖将掠其玉帛,俘缧其男女,以会于陈州。

县令李侃不知所为。

其妻杨氏曰:“君,县令。

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

君如逃,则谁守?”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杨氏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

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许之。

乃徇曰:“以瓦石中贼者,与之千钱;以刀矢兵刃之物中贼者,与之万钱。

”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无长少,必周而均。

使侃与贼言曰:“项城父老,义不为贼矣,皆悉力守死。

得吾城不足以威,不如亟去,徒失利,无益也。

”贼皆笑。

有飞箭集于侃之手,侃伤而归。

杨氏责之曰:“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与其死于城上,不犹愈于家乎?”侃遂忍之,复登陴①。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

贼气吞焉,率其徒将超城而下。

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

其帅,希烈之婿也。

贼失势,遂相与散走。

项城之人无伤焉。

刺史上侃之功,诏迁绛州太平县令。

杨氏至兹犹存。

妇人、女子之德,奉父母舅姑,尽恭顺,和于娣姒②,于卑幼有慈爱,而能不失其贞者,则贤矣。

至于辩行列,明攻守勇烈之道,此固公卿大臣之所难。

厥自兵兴,朝廷宠旌守御之臣,凭坚城深池之险,储蓄山积,货财自若,冠胄服甲,负弓矢而驰者,不知几人!其勇不能战其智不能守其忠不能死弃其城而走者有矣彼何人哉若杨氏者,妇人也!孔子曰:“仁者必有勇。

”杨氏当之矣。

注:①陴:城上的小墙,这里代城墙。

②娣姒:妯娌。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其勇不能战其智/不能守其忠/不能死弃其城/而走者有矣/彼何人哉B.其勇不能战/其智不能守其忠/不能死弃其城而走者/有矣/彼何人哉C.其勇不能战/其智不能守/其忠不能死/弃其城而走者/有矣/彼何人哉D.其勇不能战其智/不能守其忠/不能死/弃其城而走者/有矣/彼何人哉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烈妇:封建礼教所提倡所表彰的不失身不改嫁以死殉节的女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19分)
杨烈妇传唐•李翱
建中四年,李希烈①陷忭州。

既又将盗陈州,分其兵数千人抵项城县。

盖将掠.其玉帛,俘
累其男女,以会于陈州。

县令李侃不知所为。

其妻杨氏曰:“君县令,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

君如逃,则
谁守?”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杨氏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

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许之。

乃徇曰:“以瓦石中贼者,与之千钱;以刀矢兵刃之物中贼者,与.之万钱。

”得数百人,侃
率之以乘.城。

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无长少,必周而均。

使侃与贼言曰:“项城父老,义不为贼矣,皆悉力守死。

得吾城不足以威,不如亟.去;徒失利,无益也!”贼皆笑。

有蜚箭集于侃之手,侃伤而归。

杨氏责之曰:“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与其死于城上,不犹愈于家乎?”侃遂忍之,复登陴。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

贼气吞焉,率其徒将超城而下。

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

——其帅,希烈之婿也。

——贼失势,遂相与散走。

项城之人无伤焉。

刺史上侃之功,诏迁绛州太平县令。

杨氏至兹犹存。

妇人女子之德奉父母舅姑尽恭顺和于娣姒于卑幼有慈爱而能不失其贞者则贤矣。

辨行列,明攻守勇烈之道,此公卿大臣之所难。

厥自兵兴,朝廷宠旌守御之臣。

凭坚城深池之险,储蓄山积,货财自若,冠胄服甲负弓矢而驰者,不知几人。

其勇不能战,其智不能守,其忠不能死,弃其城而走者,有矣。

彼何人哉!若杨氏者,妇人也。

孔子曰:“仁者必有勇。

”杨氏当之矣。

赞曰:凡人之情,皆谓后来者不及于古之人。

贤者古亦稀,独后代耶!及其有之,与古人不殊也。

若高愍女②、杨烈妇者,虽古烈女,其何加焉!予惧其行事湮灭而不传,故皆叙之,将告于史官。

【注】①李希烈:唐代宗时为蔡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淮西节度留后,唐德宗时为淮宁节度史。

建中三年,自称建兴王、天下都元帅。

建中四年叛唐。

十二月,攻陷汴州(今河南开封)。

兵败后,被部将毒死。

②高愍女:指作者所作的《高愍女碑》。

1、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盖将掠.其玉帛掠:抢劫。

B.侃率之以乘.城乘:登上。

C.不如亟.去亟:赶快。

D.则人谁肯固.矣固:坚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力不足,死焉.,职也朝济而夕设版焉.
B.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吾其.还也
C.重赏以.令死士以.其无礼于晋
D.与.之千钱失其所与.,不知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杨氏深明大义的一组是()
①力不足,死焉,职也。

②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

③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④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

⑤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

⑥贼失势,遂相与散走。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④⑥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希烈的叛军要攻占项城县时,县令李侃不知怎么办,他的妻子杨氏说服他应忠于职责,为国家利益而坚守。

B.杨氏对召来的吏人百姓讲话,激励他们为保卫自己的家园而战,不做叛军之人。

C.李侃带领召集的几百人备战,杨氏亲自为他们做饭送饭,并让李侃向叛军讲话,表示准备战死决不投降。

D.李侃受伤回家,杨氏责备了他,并和他一起去指挥作战。

叛军在主帅被射死后撤退,项城得以保全。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7分)
⑴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3分)
⑵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

(4分)
6.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妇人女子之德奉父母舅姑尽恭顺和于娣姒于卑幼有慈爱而能不失其贞者则贤矣。

答案:
1.D 2。

A 3。

C 4。

D
译文:
建中四年(公元783年),李希烈攻陷了汴州,接着又将掠夺陈州,分出他的部队几千人,到达项城县。

将掠取这里的财物,俘虏抓捕这里的男女百姓,到陈州去会合。

县官李侃不知怎么办才好。

他的妻子杨氏说:“您是县令,叛军到了,就应当守卫,虽然力量不足,但你即使死在这件事上,也是尽了你应尽的职责。

假如您逃跑,那么谁来守城?”李侃说:“军队与钱财都没有了,该怎么办?”杨氏说:“如果不能守住项城,县城就会被叛军占领,粮仓里的粮食都成了叛军的储蓄,府库里的财物都成了他们的财物,百姓都成了他们的战士了,国家还有什么呢?夺取叛军的财物,吃他们的粮食,用重赏的办法来使百姓成为敢于拼死的勇士,事情一定能够成功。

”于是把县衙差吏和百姓召集到县府庭院里。

杨氏说:“县令,确实是一城之主,虽然这样,但是任期满后就要离职而去,不像县衙差吏和百姓那样。

差吏百姓,都是本地人,祖坟在这里,应该一起献出生命来守卫自己的县城,怎能忍心丧失自身而成为叛军的俘虏呢?”大家都流泪答了,答应一起死守县城。

于是杨氏巡行说:“凡是用砖瓦石块击中敌人的,奖给他千钱;用刀箭兵器之类击中敌人的,奖给他万钱。

”募集到数百人,李侃率领他们登上了城墙。

杨氏亲自煮饭给他们吃,不分老小,一定照顾周到分配公平。

杨氏让李侃对敌人喊话说:“项城父老,守义而决不从贼,都会全力守城战死。

即使得到了我们的城池也不能显示你们的威风,不如赶快离开,否则白白地失利,没有任何好处!”叛军都笑了。

这时有飞箭射中李侃的手臂,李侃因受伤而回家。

杨氏责备他说:“你不在,那么谁肯固守阵地呢!与他们一起死在城头上,不是要胜过
死在家里吗?”李侃就忍着伤痛,又登上了城墙。

项城是个小县城,没有长戟劲弩这样的精良武器,也没有高城深沟这样的坚固城防。

叛军气焰嚣张,企图一举吞灭项城,于是那些首领们率领着他们的士兵企图越墙而下。

这时,守城的差吏和百姓中有人用普通的弓箭射击敌人,还射中了叛军统帅,使他坠马而死。

——这个统帅是李杀烈的女婿。

——叛军失势,于是都逃散了。

项城的人没有一个伤亡的。

刺史把李侃守项城的功劳上报给了朝廷,朝廷下诏提升李侃为绛州太平县县令。

杨氏现在还在人世。

妇人女子的美德,在于侍奉父母公婆,竭尽恭敬孝顺,和妯娌关系和睦,对弱小的孩子有慈爱之心,并且能不失贞节,这样的人就是贤女了。

懂得行军布阵的战术,明白进攻防守、勇武刚烈的道理,这是公卿大臣们都难以做到的。

自从国家兵祸产生以来,朝廷就注重表彰那些守御之臣。

他们凭借着坚城深池的险要,储蓄的东西堆积如山,物资财富像原来一样丰足充裕,戴盔披甲背着弓箭来回奔驰的人,不知有多少。

他们自称勇士却不能打仗,自称有才智却不能守城,自称忠心却不能效死,弃城逃跑的人,有啊。

那是些什么人啊!像杨氏,只是个妇女啊,孔子说:“仁者必有勇。

”杨氏当得起这句话了。

评论说:人们的通常观点,都认为后来的人比不上古人。

贤能的人从古代就很少,更何况后代!等到出现了,和古人也没有什么差别。

像高愍女、杨烈妇等人,就算是古代的烈女,又比她们强多少?我担心她们的事迹被湮灭而得不到流传,所以叙述下来,并打算告诉给写史书的官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