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弗兰德斯

合集下载

《摩尔·弗兰德斯》中主人公命运品析

《摩尔·弗兰德斯》中主人公命运品析

ywjsxxk@《摩尔·弗兰德斯》中主人公命运品析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朱鸥《摩尔·弗兰德斯》是英国著名作家丹尼尔·笛福的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无依无靠的贫苦少女因生活所迫而逐渐堕落,最后在人生的谷底重获新生的故事。

作者通过对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刻画,让读者看到了当时英国社会中的种种丑陋:不合理的社会财富分配,荒淫无耻的官僚阶级,混乱不堪、藏污纳垢的城市治安状况,残酷黑暗的司法制度……18世纪英国社会的宏观面貌就这样通过一个小人物的遭遇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摩尔·弗兰德斯》是一部难得的现实主义小说,真实地记录了当时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百态,对社会风貌进行了生动描绘。

作者突破传统,为一位为人所不齿的女性罪犯立传,既表现了他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又展现了他揭露社会矛盾、反映社会黑暗的勇气与决心。

小说主人公摩尔·弗兰德斯在前半生遭遇了一连串的打击,命运以无法抗拒的力量迫使她走上了堕落之路。

她一系列不幸遭遇的深层原因是当时不平等的社会秩序,传统社会束缚着女性的发展,女性很难独立生活,很难在无依无靠的情况下构建自我身份。

作者以摩尔·弗兰德斯后半生的觉醒展现了一种在逆境中向上发展的精神,以此鼓励在困境中艰难成长的底层女性。

本文简要介绍与论述摩尔·弗拉德斯传奇的一生,分析其在黑暗的社会中挣扎、成长的过程,为读者欣赏原著、了解小说的创作背景奠定基础。

一、摩尔·弗兰德斯的传奇经历《摩尔·弗兰德斯》是一部纪传体小说,小说主人公的经历源于真实人物的真实事迹。

摩尔·弗兰德斯并不是传主的真正名字,小说中传主的第一人称“我”也指出,这个名字只是一个化名,用以隐藏传主不便为人所知的真实身份。

“我”的生母是一个死刑犯,因怀了孩子而免于一死,改判流放到英属北美殖民地弗吉尼亚。

“我”出生后,被亲戚认领,留在英国,后来家道变故,成了孤儿,在街头辗转流离。

摩尔的是与非_从伊瑟读者反应理论视角解读_摩尔_弗兰德斯_

摩尔的是与非_从伊瑟读者反应理论视角解读_摩尔_弗兰德斯_

2008年5月2008年 第3期外国文学Foreign L iteratureMay.2008N o.3,2008摩尔的是与非———从伊瑟读者反应理论视角解读《摩尔・弗兰德斯》曹 迪 内容提要:在阅读《摩尔・弗兰德斯》一书时,读者会发现摩尔的言语、行为及性格中存在众多矛盾和模棱两可的地方,同时该书作者笛福也未对摩尔的行为作出最终的道德评判。

本文运用伊瑟的读者反应理论证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填补众多矛盾空隙时,对当时的价值观产生了质疑和思考,同时也把自己的价值观念投射到小说中的人物身上,从而获得了对摩尔新的认识。

关键词:模棱两可 质疑 读者反应理论 道德评判中图分类号:I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5529(2008)0320069204 《摩尔・弗兰德斯》(Moll Fla nders)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于1722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

该书以摩尔・弗兰德斯为叙述者,描写了摩尔极不寻常的坎坷人生经历。

读者在阅读《摩尔・弗兰德斯》的过程中,会因摩尔的言语、行为的模棱两可和似是而非而倍感迷惑,同时该书作者笛福也未对摩尔的行为作出最终的道德评判。

其实正是这些模棱两可和不确定性激发读者要深入了解摩尔的兴趣,引导读者去质疑社会上是否真正存在普遍适用的道德法则,从而探寻摩尔的行为是否存在本质上的对与错。

伊瑟(Wolf ga ng Iser)在其《潜在的读者》(The I mplied Rea der)一书中认为,虽然小说提供一定的社会历史准则,但这绝不仅仅是对当时价值观的再现。

作者在选取社会标准作为其小说讨论的话题时,这些标准并非完全符合当时的价值观,而是很有可能成为被质疑的标准。

他认为,标准是一定的社会规范,当这些标准被移植到小说中时,它们自动失去了原本实用的本质,它们被置入新的语境中并改变其原有的功能,不再充当社会规范,不再肯定自身的正确性,而是作为讨论的主题而被质疑。

(Iser:Ⅻ)这就说明作家选取的标准将被置于读者的讨论和质疑中,“通过不同程度的否定,读者被推动或是激励去寻求一种确定的平衡”。

流浪女对男权社会的能动反抗——笛福笔下的摩尔·弗兰德斯形象解读

流浪女对男权社会的能动反抗——笛福笔下的摩尔·弗兰德斯形象解读

流浪女对男权社会的能动反抗——笛福笔下的摩尔弗兰德斯形象解读宋占春【摘要】英国小说家笛福笔下的摩尔·弗兰德斯,不再是以往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被动、懦弱、顺从、依赖、无能和羞于抛头露面的女性形象.她出身卑贱,命运多桀,但敢于追求经济上的独立,追求浪漫的爱情和幸福的婚姻,用行动表示了女性对男权社会、对不公平的社会现实的反抗.【期刊名称】《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1(000)003【总页数】2页(P114-115)【关键词】《摩尔·弗兰德斯》;女性;婚姻;经济独立;男权社会【作者】宋占春【作者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外语系,辽宁阜新,12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106.4丹尼尔·笛福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十分重要的小说家,其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塑造了一个朝气蓬勃、勇于开拓的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人物形象。

笛福写于1722年的长篇小说《摩尔·弗兰德斯》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流浪汉小说,也是欧洲流浪汉文学中最有份量的作品之一。

在这部作品里,笛福通过女性的视角来叙述传奇而惊人的冒险故事,塑造出了18世纪欧洲文学中最有艺术光彩的流浪女人——摩尔·弗兰德斯的形象。

摩尔·弗兰德斯出生在新门监狱,在其60年丰富多采的生活中,她当了12年妓女,嫁了5个丈夫(其中一个是情人的弟弟,还有一个是同母异父的兄弟),做贼12年并因此被流放至美洲弗吉尼亚8年,最终发了财,过诚实的生活,忏悔后离开了人间。

摩尔是笛福塑造的最生动的人物形象,她一生命运多桀,可以说充满磨难、罪过和反抗。

摩尔这一形象之所以动人,是因为她具有强烈的求生意志,不断地在追求、在冒险,因而她的生活场景也不断地变化。

笛福把她在不同生活场景中对抗环境的情况描绘得淋漓尽致,使得作品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摩尔年幼时的幻想和现实的差距是耐人寻味的。

虽然出身卑贱,孤苦伶仃,但年幼的摩尔幻想着通过诚实劳动来过上体面生活,成为为社会所接受的“贵妇人”。

摩尔弗兰德斯读后感

摩尔弗兰德斯读后感

摩尔弗兰德斯读后感《摩尔弗兰德斯》是由托马斯·曼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在20世纪的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小说通过讲述摩尔弗兰德斯这个角色的成长与遭遇,以及对人性、道德和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引人深思。

摩尔弗兰德斯是一个普通人,但他却在生活中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和磨难。

作者通过描述摩尔弗兰德斯不同阶段的经历和内心的变化,展现了他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摩尔弗兰德斯对权力的追逐和欲望的不断膨胀,使他从一个纯真的青年变得堕落和无法自拔。

这种堕落的过程提醒我们要警惕权力的腐化和欲望的毒害,同时也揭示了社会道德的虚假。

小说还通过描写摩尔弗兰德斯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深入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

摩尔弗兰德斯与朋友阿巴科姆的友谊和他与权力者之间的利益交换,让我深思人性的复杂性和人际关系的表面和内在的矛盾。

同时,作者描绘了摩尔弗兰德斯对女性的迷恋和追求,这一情节也提醒我们要审视男女关系中的权力和欲望的纠葛。

曼通过借摩尔弗兰德斯这一个体来反思社会的问题,进一步分析了人性和社会道德的困境。

小说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观察的结果。

摩尔弗兰德斯的行为和命运,使我们思考人性的善恶、人的自由和尊严、道德和价值的重要性等一系列问题。

同时,小说也通过摩尔弗兰德斯的遭遇,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不平等,提醒我们要关注社会问题,并积极去改变。

此外,曼的文字优美而深邃,令人陶醉。

他善于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来展现人物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令人产生共鸣和思考。

他的对白和描写让人感受到摩尔弗兰德斯与其他人之间的真实和情感的交流,同时也揭示了他们内心的挣扎和迷茫。

总的来说,摩尔弗兰德斯这个角色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形象,他的故事引发了我对社会和人性的深思。

小说通过讲述摩尔弗兰德斯的遭遇和心路历程,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道德的虚伪。

同时,曼的文字优美而深刻,让人陶醉其中。

这部小说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呐喊,提醒我们要警醒于人性的善恶、关注社会问题,并积极追求自由和尊严。

《摩尔·弗兰德斯》——一本帝国主义宣讲书

《摩尔·弗兰德斯》——一本帝国主义宣讲书

《摩尔弗兰德斯》——一本帝国主义宣讲书秦玲【摘要】十八世纪"英国小说之父"丹尼尔·笛福常在文学作品中表达他的帝国主义思想.<鲁滨逊漂流记>是这类作品的典型,他的小说<摩尔·弗兰德斯>也不例外.小说通过主人公摩尔的视角及其复杂的生活经历,向读者介绍了北美殖民地,并把它描绘成"希望之都",借摩尔之口劝说读者到殖民地垦殖.笛福应用通俗语言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把众多角色融合于摩尔使其与读者产生共鸣.小说最初连载于低廉报纸的形式把中下层社会纳入读者之列.同时,笛福利用细节描写等手法达到真实使读者相信北美确是希望之都.这些因素使<摩尔>成为一本帝国主义宣讲书.【期刊名称】《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21)001【总页数】3页(P36-38)【关键词】宣讲;帝国主义;丹尼尔·笛福;《摩尔·弗兰德斯》【作者】秦玲【作者单位】西南大学,重庆,北碚,4007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106笛福本人极力拥护资本主义,认为贸易是国家富强的中心环节,提出把殖民地和落后地区当成商品贸易市场,使之以权,动之以利。

他的帝国主义思想理论主要见于他的政治性作品《航海地图和商业》(Atlas Maritimus and Commercialis)和《商业计划》(A Plan of the English Commerce)中。

谈及《摩尔·弗兰德斯》(以下简称《摩尔》)这部小说时,一些评论家从伦理道德或女性主义角度对其进行阐释,也有一些评论家把它解读为罪犯小说、流浪汉小说或个人奋斗小说。

克里斯托非·弗林(Christopher Flynn)在他的文章《笛福晚年作品中的帝国主义与贸易》(Nationalism,Commerce,and Imperial Anxiety in Defoe’s Later Works)中阐述了《摩尔》中的帝国主义思想。

十八世纪的英国(英文版)

十八世纪的英国(英文版)
williamblakerobertburnslifeexperiencebusinessfamilyhealsoshowedinterestnearlysixtyembarkednewcareernovelistdanieldefoe16611731iimajorworksrobinsoncrusoe1719captainsingleton1720辛格顿船长mollflanders1722摩尔弗兰德斯iiiintroductionmollflanderswoman
II. Literature in this period

three main divisions
classicism the beginnings of the modern novel
the appearance of preromanticism ( the appearance of sentimentalism)
2.4. Pre-Romanism
late
18th century protest against the bondage of classicism emphasize passion and emotion A shift from the classic literary tradition to originality and imagination, from society to individual. Representative writers: William Blake and Robert Burns
Daniel Defoe (1661-1731)

I. Life Experience born in a business family, he also showed interest in it. underwent a lot of ups and downs nearly sixty, embarked on a new career as novelist.

2024年摩尔弗兰德斯读后感

2024年摩尔弗兰德斯读后感

2024年摩尔弗兰德斯读后感《摩尔弗兰德斯》是法国作家塞巴斯蒂安·巴里所创作的一部小说,讲述了一个寻找幸福的少年摩尔弗兰德斯的成长故事。

这部小说以其优美的文笔和独特的故事情节深深地打动了我。

在读完《摩尔弗兰德斯》后,我对小说中的人物性格、主题及情节发展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首先,摩尔弗兰德斯这个角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是一个懵懂的少年,却怀揣着对幸福的执着追求。

他梦想着能够懂得生活的真谛,不被世俗所束缚。

摩尔弗兰德斯的性格鲜明而矛盾,他既渴望自由,又害怕孤独;他热爱大自然,却又忍受不了它的残酷。

在摩尔弗兰德斯身上,我看到了一个追求幸福的人对于现实的无奈和矛盾。

巴里通过刻画摩尔弗兰德斯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一个纯真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痛苦和挣扎。

其次,小说中探讨的主题也引起了我的思考。

《摩尔弗兰德斯》的主题不仅包括对幸福的追求,还涉及了自由、成长、人性等方面。

通过讲述摩尔弗兰德斯与其他人物的相遇和互动,小说深入地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摩尔弗兰德斯通过与各种各样的人物的相处,逐渐领悟到了生活的真谛,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依赖和帮助的重要性。

这使我深思:在现实生活中,我是否也能够像摩尔弗兰德斯一样从他人身上学到东西,理解到生活的真谛呢?另外,小说中情节的发展也十分精彩。

作者通过设置一系列的冒险和事件,构建了一个奇幻的故事世界。

摩尔弗兰德斯在这个世界中经历了爱和死亡、友谊和背叛、坚持和放弃等各种各样的困境。

通过这些情节的展开,读者能够体味到主人公的成长和变化。

在我看来,这些情节既有现实的深刻意义,也蕴含着作者对于人性和生活的思考。

这让我对小说的情节发展感到着迷,深入地思考了小说所揭示的道理。

总的来说,《摩尔弗兰德斯》是一部深刻探讨人性和生活的小说。

通过摩尔弗兰德斯的成长故事,作者成功地表现出人对于幸福的追求以及在这个追求中所经历的各种挫折和矛盾。

巴里通过其独特的文笔和精彩的情节让读者深入地思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文学史人名及作品

文学史人名及作品

PART ONE (中世纪)1.Beowulf贝奥武夫:the national epic of the Anglo-Saxons2.Le Morte D’Arthur 亚瑟王之死:Sir Thomas Malory 托马斯马洛礼爵士3.Piers the Plowman 耕者皮尔斯:Langland 朗兰4.Of paramount importance are the ballads of Robin Hood.罗宾汉传奇5.Geoffery Chaucer 杰弗里•乔叟:The father of English poetry.(1)T he Canterbury Tales 坎特伯雷故事集(2)T roilus and Criseyde 特罗伊拉斯和克莱希德(3)T he Romaunt of the Rose 玫瑰浪漫史PART TWO Renaissance (文艺复兴)1.The first complete English Bible (圣经) was translated by JohnWycliffe 约翰威克利夫2.托马斯•莫尔:One of the greatest English humanists<Utopia>乌托邦3.Sir Philip Sidney菲利普锡德尼:(1)A strophel and Stella 爱星者和星星(2)A pology for Poetry 为诗辩护4.Edmund Spenser埃德蒙•斯宾塞:(1)<The Shepherds Calendar>牧人日历(2)<The Faerie Queene>仙后(for Queen Elizabeth)5.Francis Bacon弗兰西斯•培根:Of Study 论学习6. Christo柯里斯托弗•马洛:<Tamburlaine>帖木耳大帝<The Jew of Malta>马耳他的犹太人<The Tragical History of Doctor Faustus>浮士德博士的悲剧7. William Shakespeare威廉•莎士比亚:(154 sonnets and 37 plays)I. (1)Romeo and Juliet 罗密欧与朱丽叶(2)Historical plays:Henry VII. Four Comedies:<As You Like It>皆大欢喜<Twelfth Night>第十二夜<A Midsummer Night’S Dream>仲夏夜之梦<Merchant Of Venice>威尼斯商人III. Four Tragedies:<Hamlet>哈姆莱特<Othello>奥赛罗<King Lear>李尔王<Macbeth>麦克白IV. The Poems:< Venus and Adonis > 维纳斯和阿多尼斯<The Rape of Lucrece> 鲁克丽丝受辱记8. Ben Jonson 本琼森:< To Celia> 致希丽亚<Every Man in His Humour> 个性互异<V olpone>福尔蓬奈, < the Fox >狐狸?<The Alchemist> 炼金术士<Bartholomew Fair> 巴萨罗缪市集PORT THREE(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1.John Milton约翰•弥尔顿:”the lady of the Christ’s”基督小姐<On the Morning of Christ’s Nativity> 在基督诞生的早晨<L’Allegro> 快乐的人<II Penseroso> 幽思的人<Areopagitica>论出版自由<On His Blindness>我的失明Epics: <Paradise Lost>失乐园Love poem ,a sonnet <On His Deceased Wife>梦亡妻Dramatic poem: < Samson Agonistes>力士参孙2.John Bunyan约翰•班扬Religious allegory(宗教预言):<The Pilgrim’s Progress>天路历程3.John Donne:the Metaphysical poet(玄学派诗人)4.Andrew Marvell安德鲁马维尔:<To His Coy Mistress> 致他害羞的女友5.Robert Burton 罗伯特波顿:<The Anatomy of Melancholy> 忧郁之析6.Jeremy Taylor 杰瑞米泰勒<Holy Living> 神圣而生<Holy Dying> 神圣而死7.John Dryden 约翰德莱顿:<All for Love>一切为了爱,a tragedy dealing with the same story as Shakespeare’< Antony and Cleopatra>安东尼和克里奥佩特拉PART FOUR The Enghteenth Century (18世纪英国文学)1.Richard Steele查理斯梯尔:The Tatler 闲话报The Spectator 旁观者报2.Joseph Addison约瑟夫爱迪生:The Spectator旁观者报3.Alexander Pope亚历山大•蒲柏:<The Rape of the Lock>卷发遇劫记<The Dunciad>愚人记<Essay on Man>人论4.Jonathan Swift乔纳森•斯威夫特<Gulliver’s Travels>格列佛游记(fictional work) Four parts:Lilliput 小人国Brobdingnag 大人国(Laputa) Flying Island 飞岛Houyhnhnms 马岛<A Modest Proposal>一个小小的建议<The Drapper’s Letters>麻布商的书信5.Daniel Defoe丹尼尔•笛福鲁宾逊漂流记<Moll Flanders>摩尔弗兰德斯<Colonel Jacque>陆军上校杰克<Captain Singleton>辛格顿船长6.Samuel Richardson塞缪尔理查森:Pamela 帕米拉(副标题:Virtue Rewarded 贞洁得报)7.Henry Fielding亨利•菲尔丁:Father of English novel<The History of Tom Jones, a Foundling>弃婴汤姆•琼斯<The History of the Adventures of Joseph Andrews>约瑟夫•安德鲁<The Life of Mr Jonathan Wild, the Great>大诗人江奈生•威尔德8.Sheridan谢里丹:<The Rivals> 情敌<The School for Scandal> 造谣学校9.塞缪尔•约翰逊:Dictionary英语大词典<Life of Johnson> 约翰逊传Pre-Romanticism1.Thomas Percy托马斯帕西:<Reliques of Ancient English Poetry> 英雄辑古2.James Macpherson詹姆士麦克菲森3.Thomas Chatterton 托马斯查特顿:<The Rowley Papers >罗利诗篇4.William Blake威廉•布莱克:<Poetical Sketches> 诗歌素描<Songs of Innocence>天真之歌<Songs of Experience>经验之歌<The Marriage of Heaven and Hell>天堂与地狱的婚姻5.Robert Burns罗伯特•彭斯<Poems Chiefly in the Scottish Dialect>苏格兰方言诗集<A Red, Red Rose>一朵红红的玫瑰<Bruce At Bannockburn> patriotism<Auld Long Syne>往昔时光PART FIVE Romanticism 浪漫主义时期1.William Wordsworth威廉•华兹华斯:<Lyrical Ballads>抒情歌谣集<The Solitary Reaper>孤独的割麦女<To the Cuckoo>致杜鹃<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我如行云独自游<My Heart Leaps Up>我心雀跃<Tintern Abbey>丁登寺<The Prelude>序曲2.Samuel Taylor Coleridge塞缪尔•泰勒•科尔律治<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古舟子咏<Kubla Khan>忽必烈汗3. Southey 骚塞:<Joan of Arc>圣女贞德<Wat Tyler>瓦特泰勒3.George Gordon Byron乔治•戈登•拜伦<Childe Harold’s Pilgrimage>恰尔德•哈罗德尔游记<Don Juan>唐•璜“Oriental Tales”东方叙事诗“Byronic heroes”拜伦式英雄4.Persy Bysshe Shelley波西•比希•雪莱<Queen Mab>麦布女王<Revolt of Islam>伊斯兰的起义<Prometheus Unbound>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Ode to the West Wind>西风颂<To a Skylark>致云雀5. 约翰•济慈Five long poems:<Endymion>恩底弥翁<Isabella>伊莎贝拉<The Eve of St. Agnes>圣阿格尼斯节前夜<Lamia>拉米亚<Hyperion>许珀里翁Four great odes:<Ode on a Grecian Urn>希腊古瓮颂<Ode to a Nightingale>夜莺颂<Ode on Melancholy> 忧郁颂<Ode to Autumn>秋颂6.Charles Lamb查尔斯兰姆:<The Essays of Elia>伊利亚随笔7.William Hazlitt威廉哈兹利特:<The Spirit of the Age> 时代精神8.Leigh Hunt利亨特:<Men, Women, and Books> 男人女人和书<The Town> 城镇<Table Talk> 桌边闲谈<The Old Court Suburb> 老法院市区9.De Quincey 德昆西:<The Confession of an English Opium-Eater>一个抽鸦片的英国人的自白<On the Knocking at the Gate in Macbeth> 论《麦克白》剧中的敲门声10.S cott 司各特:<Waverley> 威弗利<Rob Roy> 罗伯罗伊<Ivanhoe> 艾凡赫PART SIX: English Critical Realism 批判现实主义时期1.Ernest Jones 欧内斯特琼斯2.Willam James Linton 威廉詹姆斯林顿3.Thomas Cooper 托马库柏4.Charles Dickens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The Pickwick Papers> 皮克威克外传<Oliver Twist>奥利弗•特维斯特(雾都孤儿)<The Old Curiosity Shop>老古玩店<American Notes> 美国札记<Martin Chuzzlewit> 马丁瞿述伟<Dombey and Son>董贝父子<David Copperfield>大卫•科波菲尔<Bleak House>荒凉山庄<Hard Times>艰难时世<A Tale of Two Cities>双城记(London & Paris)<Little Dorrit> 小杜丽<Great Expectations>远大前程5.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威廉•麦克匹斯•萨克雷1811~1863 <Vanity Fair> or a Novel without a Hero名利场(the name is an excerpt from <The Pilgrim’s Progress>by John Bunyan)6.Jane Austen简•奥斯丁1775~1817<Northanger Abbey>诺桑觉寺<Sense and Sensibility>理智与感情<Pride and Prejudic> 傲慢与偏见<Emma>爱玛<Persuasion>劝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资料
《摩尔·弗兰德斯》
作者:Daniel Defoe 第四章
然后,她离开了,去告诉女儿们我们谈话的内容。

她们听后都非常惊讶。

老夫们叫来她最小的儿子罗宾谈话,把我刚才告诉她的一切向她证实了一下。

罗宾解释说我讲的都是事实。

“贝蒂小姐还在拒绝我,”罗宾告诉大家,“她康复之后我又向她求婚五次,可每次她都拒绝了。


“我希望你说的不是事实,”妈妈看起来很困惑的说道。

“我说的就是事实。

她拒绝我是因为她知道您不会答应我们的婚事。

虽然我对她感到满足,也不在意她的贫穷。


罗宾的回答令所有人都非常吃惊。

母亲和女儿们都因曾粗鲁的对待我感到内疚,还懊悔一直认为我与他们最小的弟弟罗宾有什么恋情。

“除非您答应这门婚事,否则我就不能娶亲爱的贝蒂,”罗宾对母亲说,“但希望您能答应,因为我不会娶别的女人了。


听到这个消息后,我很苦恼,担心老夫人很快会答应他的请求,那么我就要被迫嫁给自己并不爱的男人,我曾是他哥哥的恋人,而且现在还爱着那个背弃我的人。

母亲问起哥哥的意见,他极力主张母亲应该答应让弟弟娶我。

父亲把精力都投入到生意上了,以致不再操心家里的事。

因此决策权都归母亲所有,最终她同意了这门婚事。

然后哥哥来对我讲起这件事情,坚持认为我不能再拒绝罗宾了。

“现在,”他告诉我,“你就要嫁给一个出生于富有家庭的绅士了,他一定会对你关怀备至。

可是,如果你不答应嫁给他,就要过贫穷的日子,别人会认为你
已经有恋人了,没人想再娶你。

我应该一直做你的朋友,但别人会怀疑我们是情人关系,所以以后我们不要再见面了,”他顿了一下,但很快又接着说道,“我们曾经的恋情将永远成为秘密。

求求你考虑嫁给罗宾吧,你会过上安全又舒适的生活,”他继续讲到,“这里有五英镑,作为我过去给你带来麻烦的补偿,希望你能原谅我。


然后,他说我如果拒绝了罗宾,他也不会再做我的情人。

他虽然爱着我,但无论如何不能与即将成为他弟媳的女人偷情。

听到这样的话我很惊讶,因为我还深爱着他。

他居然求我考虑嫁给他的弟弟,要我想象一下嫁给罗宾之后,自己未来会过上安逸的生活。

我对这个消息感到恐惧,因为在那个小镇外我没有什么朋友了。

如果真的拒绝罗宾,我就不能在这个镇上生活了,然后被迫立即离开这里。

可是,我真的很害怕答应嫁给我所爱的人的弟弟。

最终,我下定决心必须嫁给他的弟弟,这样才能解救自己于贫穷与痛苦之中。

母亲同意这门婚事以后,我们很快平静的结婚了。

哥哥确信罗宾当夜上床时,一定已经喝的烂醉如泥,第二天就什么都记不起来了。

我发自内心的懊悔自己欺骗了一个如此诚实又钟爱我的男人,但他是真心爱我的,所以决不能告诉他我曾是他哥哥过去的情人。

婚后,我们幸福地生活了五年,还生了两个孩子。

第五年年末,罗宾去世。

他真的是个好丈夫,尽管他自己没多少财产。

我还留着当初他哥哥要我答应嫁给罗宾而给我的五百英镑,在丈夫去世时,我一共积攒了一千二百英镑。

家人很愉快的接养我的两个孩子。

于是,我离开了这个家。

必须承认的是,对于丈夫的去世,我并没有那么伤心,因为从没向妻子爱自己的丈夫一样爱过他。

她的哥哥总能让我想起初恋的事情。

罗宾去世前哥哥结婚了。

罗宾去参加了婚礼,而我无法面对自己曾经的恋人娶了另一个女人,所以我没有同去。

丈夫去世之后,我仍然十分年轻漂亮,自己还有一小笔财产。

我住到了一个姐妹家里。

有几个贵族绅士向我示爱了,尤其是那个姐妹家中的哥哥。

我享受着自己新的财富与自由,同时决定必须现在结婚,要么嫁个有钱人,要么就不嫁。

这个年轻人的妹妹是我的好友,他希望可以成为我的情人,但我清楚自己不
能再犯之前的错误而作他的情人,因为我有一笔属于自己的财产。

很快,他娶了我,却随心所欲而相当迅速地挥霍我的那点财产。

两年之后,我的财产几乎用完了,丈夫因犯了某个愚蠢的罪行而被判入狱。

我去监狱探望他,他说自己即将越狱,然后会立即离开英国。

他让我卖掉家具和珠宝,自己存好钱。

如果几个月内没收到他的信,就要相信他已经死了。

“我希望你能过得好些;很抱歉为你带来了痛苦,”我去探望时,他对我如是说。

变卖掉家产之后,我发现家产比两年前少了很多。

尽管我只需照顾好自己一人,我们的孩子刚出生不久就死了,可现在只剩下五百英镑。

丈夫欠了许多外债,我担心仅剩的这点钱都要用来替他还债,所以立即离开了家,给自己娶了另一个名字——弗兰德斯夫人。

不久,我在离与丈夫原来的住处很远的地方租了个房间,告诉那里的人们我的丈夫最近去世了。

在我重新开始的生活里,没人知道我的真实姓名,也无人知晓我的过去。

很快,我发现那个地区没有几个女人,男人却很多,其中有几个人对我垂涎三尺。

这次我下定决心一定要谨慎,保护好自己。

在没有确定某个人可以照顾我,给我安全感之前,我不会与他开始恋情。

我的财产很少,所以我必须比过去更加小心。

我已经学会了不再相信男人的诺言。

尽管在这陌生的地方只住了很短的时间,可我很快发现那些似乎对我感兴趣的男人没有一个值得信赖的。

他们比我还邪恶,还有,我那点钱很快就花光了。

这令我感到恐惧。

我即将囊空如洗,也没人来帮帮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