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堵山水电站施工导流方案设计
水电站施工导流及水流控制方案

水电站施工导流及水流控制方案第一章概述5.1.1 工程范围及主要内容5.1.1.1 本标工程一期、二期、三期导流及相应围堰的设计、施工、维护;5.1.1.2 二期右岸纵向砼围堰施工;5.1.1.3 左岸河床拓宽;5.1.1.4 截流戗堤的设计和截流;5.1.1.5 基坑排水及清理;5.1.1.6 安全渡汛及防护;5.1.1.7 围堰的拆除。
上述筑工程项目的工作内容包括:导流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材料,设备的供应和试验检验:设备的安装、运行和维护;临时建筑物及其设施的拆除以及本合同规定的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
5.1.2 控制性工期要求5.1.2.1 一枯:1)自2004 年12 月承建一枯导流建筑物:围堰、右岸河床拓宽。
2)自2004 年12 月中旬左岸围堰戗堤合龙,右岸河床过流。
3)自2004 年12 月底以前完成围堰及其防渗设施,基坑闭气和排水。
4)自2004 年11 月至2005 年4 月底左岸泄洪闸溢流坝上游面达到288.2m 高程。
5.1.2.2 二枯:1)自2005 年10 月至2005 年11 月修建二枯厂房上下游导流建筑物厂房混凝土高程不低干292m,具备挡水条件。
汛期围堰拆除,河床过流,厂房进口、尾水闸门下闸,并利用防洪墙形成厂房基坑,混凝土继续施工。
2)自2005 年11 月中旬完成围堰及其防渗设施,基坑闭气和排水。
3)自2005 年12 月上旬主河床截流,36 米溢流坝过流。
4)2006 年2 月底进口水闸门下闸,3 月底完成厂房封顶。
4 月底厂顶具备过洪能力。
5)2006 年8 月31 日第一台机组发电,2006 年10 月31 日第二台机组发电。
5.1.2.2 三枯:1)自2006 年11 月修建三枯溢流坝上下游导流建筑物。
2)自2006 年12 月上旬河床截流,左岸导流底孔过流。
3)自2006 年12 月中旬完成围堰及其防渗设施、基坑闭气和排水.4)2007 年1 月15 日溢流坝改建完工。
马堵山水电站金属结构设备设计和布置、选型优化

马堵山水电站金属结构设备设计和布置、选型优化陆伟【摘要】马堵山水电站为高水头、引水式电站,金属结构设备种类繁多、布置较为复杂。
扼要介绍金属结构设备的设计,并对闸门和启闭机的布置、选型作了方案比选和优化分析,使设备布置更加紧凑简化,设备选型更加经济合理。
【期刊名称】《人民珠江》【年(卷),期】2011(032)003【总页数】4页(P46-49)【关键词】金属结构;布置;优化;设计;马堵山水电站【作者】陆伟【作者单位】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广州5106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341 概述马堵山水电站坝址位于红河(元江)干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个旧市和金平县境内,是《云南省红河(元江)干流梯级综合规划报告》推荐的12级开发方案中的第十个梯级。
马堵山梯级的开发任务以发电为主,为发展供水、库区航运创造条件。
水库总库容5.51亿m3,水库正常蓄水位217 m,死水位199m。
马堵山水电站为不完全年调节电站,电站装机3台,总容量288 MW,多年平均发电量131438万kW·h。
枢纽主要建筑物由拦河坝、泄洪表孔及底孔、冲沙孔、左岸引水隧洞进水口、有压隧洞及地面厂房等组成。
工程于2007年4月正式动工,2011年2月底第一台机组发电。
马堵山水电站金属结构设备主要包括:溢流坝工作闸门、排沙底孔工作闸门、冲沙孔工作闸门和引水洞进口快速启闭闸门,启闭设备为液压启闭机;溢流坝上游检修闸门、排沙底孔进口检修闸门及事故闸门、左岸冲沙孔事故闸门,启闭设备为坝顶双向门机;引水洞进口拦污栅启闭设备为耙斗式清污机;厂房尾水检修闸门启闭设备为单向门机。
2 金属结构设备设计2.1 溢流坝表孔金属结构设备溢流坝布置在河床中部,共设4孔溢流表孔,堰顶高程200.0m,孔口宽度15m,每孔设有1扇弧形工作闸门,一门一机布置,启闭设备为1台双吊点液压启闭机。
按规范要求,并结合本工程运行和下游淹没情况,在工作闸门上游设有检修闸门。
马堵山水电站工程上下游围堰施工技术

2 主要 工 程量
上游 围堰土 石方填筑 1 4 6 9 4 5万立 方米 ,混凝土护 面 8 5 9 7 m ,钢筋块石笼 1 2 9 5 3 m 。下游 围堰土石方填筑 8 6 7 2 4 万立方米 ,混凝土护面 7 9 0 0 m3 ,钢 筋块 石笼 1 4 8 2 5 r n 3 。
金平县境 内, 坝址上距元阳县城 5 9 k m ,下距 河 口 1 0 5 . 6 k m。
压施工 , 分层厚度 0 . 8 ~1 . 0 m, 土料 由土 I 料场提供 , 用P C 2 2 0 反铲 装 车 ,2 0 t自卸 汽 车 运 料 ,推 土 机 分 层 铺 料 ,1 2 t 振 动 碾
护 面
4 . 3机 械 设 备
( 3 )两岸岸坡:两岸 岸坡 为 1 : 0 . 7 5厚度 为 5 0 c m 的钢筋 混凝土护面 ,配筋形式与堰面 同。在坡面与水平面交接处设
( 4 )防渗体雨季停止施工 ,并用塑料布覆盖 ,填筑面设
2 % 的排 水 坡 度 。
4 截流工 程施 工
4 . 1施工道路 截流戗堤进 占方向为左岸 向右岸进 占, 主要填筑料 由左
岸 供 应 。截 流戗 堤 材 料 主要 由导 流 洞 开 挖 料 、左 坝 肩 开挖 料
( 5 )接头 、接坡 的施工采用土砂平起施工,施工过程 中
l ×l x 2 m。
( 2 )背水面 :河床原地面~ 1 4 9 m采用 1 . 0 m 厚钢 筋块 石笼护脚 ; 1 4 9 ~ 1 5 1 . 5 m 采用 1 . 0 m 厚钢筋混凝土 护面 ( 包括挑流坎) , 1 5 1 . 5 ~ V1 6 1 m采用 5 0 c m 厚钢筋混凝土
采取先土后砂法 。
马堵山水电站固结灌浆施工技术

马堵山水电站固结灌浆施工技术摘要:通过对本工程固结灌浆施工的设计、试验、灌浆施工工艺及灌浆效果等方面的讨论,总结出了几点经验,更好的掌握了固结灌浆施工的工艺,为以后遇到相同或类似的问题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固结灌浆吸浆量透水率1引言马堵山水电站位于红河干流下游红河州的个旧市、金平县境内,水库总库容5.51亿m3,水库正常蓄水位217m,调节库容2.6亿m3,具有不完全年调节性能。
电站装机容量288MW,设计年发电量13.14亿kWh。
本工程等别为二等工程,工程规模为大(2)型。
枢纽主要建筑物挡水及泄水建筑物、引水系统及发电厂房均为2级建筑物,次要建筑物为3级,临时建筑物为4级。
本工程地质情况:左岸地质结构以三迭系中统个旧组第二岩组的白云石大理岩为主,岩体呈中厚层状-薄层状结构,岩体较破碎,顺坡向卸荷裂隙、风化裂隙发育。
右岸地层分布有三迭系中统个旧组第二岩组的千枚状大理岩及含炭质白云石大理岩,岩体强度不高,主要为薄层状结构,岩体较破碎。
坝基开挖出露有大小断层10个。
2坝基固结灌浆设计(1)根据岩石的地质条件和坝基应力情况,固结灌浆孔排距分为2m×2m、3m×3m两种,孔深分为入基岩6m、8m、13m三种,孔深小于或等于8m的灌浆孔一次造孔灌浆,大于8m的自上而下分两段进行施工。
⑵孔深小于或等于8m的灌浆孔0.5~0.7MPa,大于8m的自上而下分两段进行施工,灌浆压力第一段0.4~0.5MPa,第二段灌浆压力0.6~0.7MPa。
⑶固结灌浆质量采用单点法进行压水试验,用测量岩体波速的方法复核。
压水试验检查标准为透水率q100 Lu灌前压水32 0 1 12 18 0 1检查孔 4 0 2 2 0 0 04固结灌浆施工在固结灌浆施工过程中发现,碾压混凝土坝段在灌浆过程中有部分孔导致混凝土开裂、冒浆,左岸几个坝段吸浆量较大,串孔串浆较厉害。
为了保证灌浆质量,对出现的各种现象进行深入分析与论证,同时调整了工程施工参数。
马堵山水电站围堰防渗墙施工优化

进 行 主 体 施 工 的 形 式 。在 导 流 洞 通 水 前 , 上 下 游 围堰 的 填 筑 均 采 用 半边 先 填 筑 的方 式 。采 用 该 形 式 填 筑 围 堰 , 罔 堰 的 防 渗 施 工只 能 是 先 施 l半 边 连 续 墙 ,剩 下 部 分 待 围堰 合 j 拢后继续施工 。
桩 的 施 工 提 供 了依 据 。
2 1地 质条件 .
马 堵 山 水 电 站 围 堰 实 际 地 质 情 况 为 :河 床 覆 盖 层 较 厚 、 主 要 以砂 卵砾 石 层 为主 , 且 粒 径 不 是 很 大 孤 石 较 少 。
该 地 层 适 合 选 喷 桩 的施 工 。
开挖深度一致 ,并保持平整 ,遇特 殊情况会 同有关单位人 员 研究处 理 。 ( )槽 段开挖 完毕 ,检查槽 位 、槽深 、槽壁 垂 5
3 1连续墙 施工工艺 .
砼 防 渗 墙 施 工 考 虑 在 现 有 场 地 条 件 下 进 行 ,结 合 现 场 施 工 条 件 及 以往 施 工 经 验 , 为 满 足 施 工 工 期 安 排 ,采 用 1 台液 J 斗、6 玉抓 台套 冲 击 式 钻 机 ,进 行 挖 、冲 槽 施 工 。
连续墙施工工艺流程 图
( )导墙横 断面采用 “ LI形 ,厚度3 0m 1 J ’ 0 m ,顶面 高
于 施 工 地 面 1 c 。 ( ) 导墙 拆 模 后 ,在 导墙 间按 一 定 间 距 0 m 2 加 设 支 撑 ; 导 墙 砼 养 护 期 间 , 严 禁 重 型 机 械 在 导墙 附 近 行 走 、 停 置 或 作 业 。 ( ) 导 墙 中心 线 应 与 砼 防 渗 续 墙 轴 线 重 3 合 , 轴 线 允 许 偏 差 为 4 1m , 导 墙 壁 垂 直 度 允 许 偏 差 为 - 0m 0 5 。 ( )终 槽 深 度 必 须 保 证 设计 深 度 , 同一 槽 段 内槽 底 .% 4
云南省红河马堵山水电站导流洞塌方处理措施

浅谈云南省红河马堵山水电站导流洞塌方处理措施摘要:隧洞施工具有工作面狭窄、劳动条件差、工序多、干扰大等特点,工程实际中要求采用开挖后及时衬砌的施工措施。
尽管如此,工程施工中在不良地质或地下水活动较严重的地段常不可避免的发生不同程度的隧洞塌方。
本文结合云南省红河马堵山水电站导流洞塌方处理的实际情况,介绍“超前临时支撑法”在隧洞塌方处理中的应用,供广大施工管理人员参考。
关键词:隧洞施工;塌方;处理措施马堵山水电站位于红河干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个旧市和金平县境内,是《云南省红河(元江)干流梯级综合规划报告》推荐的12级开发方案中的第10个梯级。
导流隧洞布置于左岸,进口底板高程142m,出口底板高程140.5m,长773m,断面为城门型,开挖最大断面高18.2m,宽14.4m,面积为232.18m2,开挖最小断面高16m,宽12m,面积为167.5m2。
隧洞开挖分进出口两个工作面,采用上下台阶开挖法进行施工。
上半洞开挖至桩号0+533.6突然发生大塌方,第一段塌方桩号0+533.6~0+554,长度20.4m,塌渣体完全堵死洞身,塌体高度超过10m。
第二段塌方桩号0+554~0+564,约10m范围,塌落最大高度超过10m,顶部岩层完整,导流洞右侧围岩破碎,无自稳能力,塌方发生在后半夜,无人员伤亡。
1、塌方原因分析1.1.1此段洞向与岩层走向呈小角度斜交,全段均为全~强风化的千枚岩,强度低、稳定性差,并有节理、裂隙发育带,为ⅳ~ⅴ类围岩,原地质勘察资料与工程实际不符,对此次可能出现的塌方,没有可靠的预防处理技术措施。
1.1.2开挖后没有及时支护衬砌,围岩长期暴露,山岩压力增长,引起塌方。
2、塌方处理措施塌方发生后,项目部立刻成立工作小组,针对两段不同的塌方情况制作出相应的塌方处理方案。
2.1第一段塌方处理方案:①采用超前管棚支撑法及注浆固结法稳固上游侧破碎围岩,注浆前采用素喷混凝土封闭掌子面;②掌子面开挖,按照分层、分块、分序的原则进行;③一衬支护:拱架按常规施工方法进行,拱架间距由原设计的2m/榀调整为0.65m/榀,在地质过于破碎地段可加密拱架;由于顶部已塌空,顶部径向锚杆取消,上游面围岩破碎无法成孔,采用钻杆直接打入替代锚杆使用,下游面径向锚杆按原设计要求施工;增设土钉支护,土钉规格见附图;挂网及喷混凝土按原设计要求施工;拱顶塌空段拱架顶加原木,顶部回填混凝土,混凝土面设i16钢梁支撑顶部岩面,间距1.5m。
拦马山水电站洪水流量设计及合理性分析

(2)产流计算 工程所在流域地处湿润地 区,按蓄满产流计算 ,流域最大 蓄水量 L=55 mm,前期影响雨量 Pa=0.67xI.=36.7 mm,在面雨 量过程上一次扣除初 损雨量 ,- Pd=18.3 mm。采用蓄满产 流计算方法求得产流过程 。扣 除潜流量 20%,由产流过程 中扣 除时段平均潜流量 ,即得净雨过程 ,见表 6。
第 3期 2018年 5月
文 章 编 号 :1673—9000(2018)03—0064—02
陕 西 水 利 Shaanxi W ater Resources
No.3 M ay,2018
拦 马 山水 电站 洪水 流量 设 计及 合理性 分析
程 华 卫 (陕 西江汉 水 电勘测 设计 有限公 司 ,陕西 西 安 710016)
(1)水 文 站 设 计 洪 水 计 算 根据三华石水文站 1948 ̄2015年 68年年最大流量实测系列 和江西营水文站 1963~2015年 53年年最大流量实测系列 ,三华 石水文站系列加入 1917年历史洪水 ,确定 1917年洪水重现期为 99年 ,按照《水利水 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06)推荐 的方法 ,按不连续系列进行频率分析 ,经验频率采用数学期望公 式进行计算 ,用矩法计算参数初估值 ,采用 P一 Ⅲ型曲线按经验适 线法进行适线 。适线准则是 :尽量使理论频率曲线通过经验点据 的中心位置 ,侧重考虑与上部和中部大水点据吻 。三华石水文 站和江西营水文站不同频率设计洪峰流量成果见表 1。 表 1 三华石和江 西营水 文站不 同频 率设计洪 峰流量成 果表
[摘 要 ] 拦 马 山水 电站所 在 的碑 坝河 没有 水 文站 ,工程设 计 洪水 计 算时 ,由 于缺 乏 实测 水文 资料 ,可 以 采 用 暴 雨 资 料 推 求 法 、邻 近 流 域 的 水 文 站 水 文 比 拟 法 或 者 经 验 公 式 法 计 算 设 计 洪 水 ,但 是 采 用 这 三 种 方 法 计 算碑 坝河 流域设 计洪 水 ,成果 准确性 难 以保证 。采 用三 种方 法分 别计 算工程 断 面的设 计洪水 后 ,对 三种 方法 计 算的 结果进行 相 互 比较 ,综合 分析 ,采 用暴 雨 资料 推 求 法计 算 的设 计 洪水 成果 ,可 为拦 马 山水 电站 的建设提 供 了可 靠的设 计依据 ,确保 工程 安全 。
马堵山水电站进水塔设计

马堵山水电站进水塔设计
潘建冬
【期刊名称】《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年(卷),期】2005(041)004
【摘要】介绍了马堵山水电站进水塔设计概况,对进水塔的布置、稳定提出了见解.【总页数】2页(P356-357)
【作者】潘建冬
【作者单位】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732.1
【相关文献】
1.浅谈马堵山水电站预制廊道的设计与制安 [J], 陈晓峰
2.马堵山水电站工程发电厂房后边坡设计 [J], 毕树根;袁喆;修翅飞
3.马堵山水电站导流洞堵头混凝土快速施工技术 [J], 谢济安;李建梅
4.马堵山水电站金属结构设备设计和布置、选型优化 [J], 陆伟
5.马堵山水电站冲排沙方案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J], 李怡芬;韩小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二上游围堰结构图
7.2导流洞设计
在左岸布置一条导流隧洞。导流隧洞洞长为773.0m,底坡为1.94‰。进、出口围岩厚度均大于0.6倍内水压力,洞身埋深大于2.5倍洞宽。导流隧洞为10m×14m(宽´高)城门洞型,过流面积130m2。考虑各运行工况内外水压力及围岩条件,导流洞全断面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衬砌厚度100cm~200cm。
马堵山水电站施工导流方案设计
摘要:马堵山水电站位于云南南部地区河流,河流洪水具有暴涨暴落特点,给施工导流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本文根据地质地质及大坝建筑物布置的特点,论述了导流建筑物的布置与设计、施工导流方案与标准的选择、施工导流程序等。其施工导流设计对其他一些工程,特别是位于典型山区河流的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导流方式
经过对河流水文特性、坝址地形地质条件及水工枢纽布置特点等综合分析后,河谷形状系数为2.3,确定本工程导流方式为一次拦断河床、隧洞导流方式。本导流方式根据围堰是否过水又可分为全年围堰方案及过水围堰方案。
全年围堰方案虽然可以缩短工期,但是由于需要采用两条12×15的大断面导流隧洞导流,上游围堰高度40m。导流工程投资大,作为国际河流围堰失事后果严重,因此施工导流方案选择过水围堰方案。
(4)封堵期。三枯导流隧洞下闸封堵,按规范要求,可采用封堵期5~20年一遇封堵期洪水标准。导流标准采用封堵期12月~翌年4月、10年一遇洪峰流量,相应流量Q10%=807m3/s。
5枯期导流时段比选
确定枯期导流方案后,针对不同导流时段进行了比选。8个月三个导流方案。综合经济技术指标,选取7个月(11.15~翌年6.15)作为枯期时段。
上游围堰堰顶长度135m,最大高度为25m,堰顶宽17m。背水面在150m高程留10米宽挑流平台,平台以上坡度为1:6,以混凝土护面楔形块护坡;平台以下坡度为1:2,以钢筋笼块石护坡。为满足度汛过水、抗冲稳定等要求,围堰表面根据所处高程和受洪水冲刷程度不同采用多种防护型式,主要以混凝土顶盖结合钢筋笼护坡的型式防护,迎水面堰脚抛块石护坡,背水面坡脚以下设20m长钢筋石笼铺盖,以防堰脚冲刷。
关键词:马堵山水电站;导流;过水围堰;截流;导流洞
1工程概况
马堵山水电站位于我国云南境内某国际河流下游段,坝址以上集水面积31356km2,占我国境内集水面积的41.1%。枢纽主要任务以发电为主,水库总库容5.51亿m3。主体建筑物由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左岸引水隧洞、左岸岸边厂房等组成。河床高程140.5m,正常蓄水位217m,坝顶高程222.5m,最大坝高107.5m。电站总装机容量288MW。
8结语
(1)对于采用一次拦断河床,隧洞导流的导流方式,应结合水文特性、水工建筑物布置特点,从工期、技术、经济上对全年围堰与枯期围堰导流方案进行综合比较。
(2)一汛。一汛通过围堰堰顶和导流隧洞联合泄流度汛,采用全年10年一遇重现期洪水作为围堰过水时的设计洪水标准,相应流量Q10%=4300m3/s。
(3)二汛。二汛采用大坝临时挡水,导流隧洞、泄洪排沙底孔及溢流表孔(或缺口)联合泄洪度汛,此时库容大于1亿m3,导流标准选择全年50年一遇洪水标准,相应流量Q2%=7700m3/s。
(6)三枯(第四年11.15~第五年4月),大坝竣工,水库蓄水,第五年1月初下导流隧洞进水口闸门,进行导流隧洞封堵,封堵期为第五年1月~同年4月。
7主要导流建筑物设计
7.1上、下游过水围堰
上、下游围堰相距约700m,上游围堰最高挡水水位为164.0m,下游围堰最高挡水位为148.1m,上下游围堰水头差15.9m。为降低上下游围堰的高差、减小围堰过水时的流速,在上游围堰上设计自溃子堰,并且抬高下游围堰高程来分担总水位落差。经水力学计算比选,上游围堰主堰高程161.0m,子堰高度设置为3.6m,挑流平台高程150.0m;下游围堰高程153.0m。
6导流及度汛程序
(1)第一年8月~第二年10月底,进行导流隧洞施工及两岸坝肩开挖,原河床过流。
(2)一枯(第二年11月15日~第三年6月15日)导流隧洞导流,上下游围堰挡水。汛前坝体上升至130m高程。
(3)一汛(第三年6月15日~第三年11月15日)导流隧洞及围堰过流联合泄流度汛。一汛期间,基坑内停止施工。
4导流建筑物等级及标准
马堵山水电站工程为二等大(2)型工程,枢纽主要建筑物如挡水及泄水建筑物、引水系统及发电厂房均为2级建筑物,次要建筑物为3级,临时建筑物为4级。导流建筑物导流标准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DJ338-89)确定。
(1)枯期。枯期围堰导流标准选枯期10年一遇流量Q10%=1412m3/s(上游电站调蓄后)。
2施工导流设计条件
(1)地形。坝段区属低山剥蚀构造地貌,山陡水急,河谷狭窄,为“V”型峡谷。两岸山体浑厚,地形坡角25°~45°,枯水期水面宽70~90m。
(2)地质。坝址区以中厚~厚层的白云质大理岩为主,岩层产状相对稳定,风化卸荷浅。河床覆盖层厚度15m~20m,主要为含泥砂砾卵石层。
(3)水文。坝区属热带季风雨林区,年平均气温在21℃以上,该区年平均降水量为1500mm~2000mm,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每年6月~11月为汛期,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80%以上,12月~翌年5月为枯水期,径流量不足年径流量的20%。
(4)二枯(第三年11月15日~第四年6月15日)继续进行大坝及厂房施工,二汛前9#~11#坝段高程填筑至185m(作为二汛度汛缺口),其余坝段填筑至195m。
(5)二汛(第四年6月15日~第四年11月15日),大坝预留缺口、导流隧洞及冲沙孔联合泄流度汛。为保障进度,利用汛中抢枯,晚间施工等措施,使缺口坝段与两岸挡水坝段交错上升。缺口坝段上升到溢流面高程200m后,溢流坝段闸墩随两岸坝段一起上升至21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