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河长制河湖管理模式

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河长制河湖管理模式

发表时间:2018-09-20T15:31:33.01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作者:陈继成

[导读] 各级有关部门必须充分意识到实行河长制管理对于水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增强负责管理机制,设立节点治污和生态保护修复为核心的河湖管理机制,为建立一个美好的水生态环境。

陈继成

汉川市水利局湖北汉川 431600

摘要:全面推行河长制是我国的一项重大举措,相关部门针对河长制工作拟定了完整的计划。各级有关部门必须充分意识到实行河长制管理对于水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增强负责管理机制,设立节点治污和生态保护修复为核心的河湖管理机制,为建立一个美好的水生态环境。关键词:绿色发展;河长制;河湖管理模式

1.实行河长制的意义

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努力促进生态文明构建,实行河长制河湖管理模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时刻维护我们的绿色家园,维护生态文明建设,增强绿色意识,争取进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时刻保持绿色生态,走绿色发展道路,将重建长江生态环境的河伯湖泊建设放在核心地位。但应该牢记不能破坏生态环境,不能过度开发,加大保护环境的力度,确立实际的目标,提出严格的标准,具体落实河长制河湖管理制度。因为江河湖泊中含有重要的资源功能,生态功能以及经济功能,被看作是生态系统与国土空间的核心部分。全面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应该把河湖管理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部分,把它当作促进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积极推广河长制,增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实行河长制是处理我国的水问题,保护河湖绿色生态的重要措施

当前的形势是水安全出现了一系列的严重问题,新的问题像水资源缺少,水资源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水污染等形式特别严峻。江河湖水是承载水资源的一个重要系统,同时还是新老水资源聚集的区域。最近几年以来,我国针对水资源问题作出了具体的实际有效的措施,增强江河湖泊的管理与维护,并且获得了很大的效果。在河湖管理与维护方面还缺乏力度,尤其在进行开发利用的河流方面已经超出了水环境的承载度,河流枯竭,湖心岛萎缩,生态功能降低。存在着诸多的区域废污水排放量过大,功能区储污能力不足,严重破坏了水环境建设,还有一些区域出现占领河道,填湖造田,过量排污这些现象,对于河湖的抗灾防洪,航运,生态功能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为处理好这一系列现象,应该加大力度的实行河长制,促进河湖系统的维护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

3.实行河长制全面促进水治理制度,建立健全治理体系

河流与水遭受破坏,就会威胁生态环境和民族的生存。为解决这些问题,应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策略高度,促进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处理好水安全问题,治理好江河湖泊管理对于水控制系统有着必然的联系。最近几年,有一些区域进行河长制试点,开展了有效的研究和探讨。当前,很多的省份地区都逐步实行河长制,河长制的实行关联了很多相关的政府部门,在他们的引导下逐步深入,同时加强了各级部门之间的联系。试验表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河湖生命,确保水利安全都应该要积极实行河长制,充分利用党委政府的积极作用,确立具体目标,落实具体行动,全面深入调研发展,创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河湖生态环境。

4.明确掌握河长制的基本要求

4.1增强红线约束,保障河湖资源的持续利用

河湖是由大量的水汇集在一起的,因此为更好地维护河湖健康,应该加大力度保证水资源质量,维护好生态环境。在实行河长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节水护水,加大对于水资源的管理制度,不断的增强水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力度。相关政府部门必须严格监控水功能区,实际落实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增强实行节水型的社会建设力度,保证河湖的生态基流和河湖功能的可持续性发展,以便更好地创建一个优质的水资源生态环境。

4.2合理分配岸线格局

水岸线是河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考虑分析我国的地区河长制状况,如果要全面的对河湖开展维护,就必须进行系列规划,布局和后期监控,以确保一个健康的水岸线。所以在江河湖泊的管理当中,应该对河湖管理范围进行准确合理的划分,不允许非法占有河道和非法采砂这种现象的产生。除此之外还要科学合理地规划岸线功能区,加大对于分区与用途管理的力度,维护好水域岸线。严格做好清洁整理工作,将随意霸占岸线,滥用岸线这些问题有效治理,以保障岸线科学,有效的开发利用。

4.3实行联防联控

防污治水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内容,相关部门应该对产生水污染问题的原因进行细致的全面的分析,以便取得较好的防污治水效果。目前水污染问题主要体现在水利工程上,但是核心原因确是在岸上,所以在维护河湖问题上要具体落实行动,采取联防联控,从根本上处理好防污治水问题。另外要加强水功能区的监控与管理工作,还应该进一步促进和完善河湖排污管控机制和考核体系,可以很好的达到排污口优化的布局效果,确保河长制的推广和实行。

4.4统筹城乡水域

在维护河湖管理过程中,应该因地制宜,依照不同地区的具体发展状况采用相关的水资源管理措施,可以很好的改进和提升江河湖泊的水生态环境质量。基于这种情况,就要求有关政府部门不断的增强水环境质量目标管理,同时设置一个全面的水环境风险评估排查体系和预警响应体系。在开展水资源管理工作中,应该有效采用信息技术等新型技术,促进水环境治理网络化和信息化建设。推行河长制管理的时候,应该要增强饮用水源的规范化建设,保证安全饮水,不断促进地区水资源风险防控能力。在管理河湖水资源的时候,应该要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农村河塘整治工作,创建一个干净自然,有渗透力美好环境的河面城市。

4.5全面实行系统化治理,保持江河湖泊生态活力

就实际情况来看,在维护河湖方面应该要做到系统的,全面的治理,不断增强河湖生态的修复,保障河湖建设。依据法律法规维护自然河湖,湿地等水资源环境,一定程度的还湖退田,退渔还湖,增大力度维护河湖生物环境。不断实行河湖健康评估政策,促进江河湖库之间的水系贯通,不断增大水生态环境容量。积极设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增强对于江河源头区以及生态敏感区的维护力度,着重保护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