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系统-构造

合集下载

矿业公司生产能力核定报告

矿业公司生产能力核定报告

第一章概述第一节核定工作的简要过程根据安徽省经济委员会皖经煤炭函[2006]374号文《关于开展全省各类生产矿井生产能力核定工作的通知》,按照国投新集公司对各矿生产能力核定工作布署,国投新集二矿高度重视2006年生产能力核定工作,召开专门会议对生产能力核定工作进行安排,成立了以总工程师为组长、采矿、通风、机电、运输、地质、选煤、防突、经营、设计等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煤矿生产能力核定工作小组。

对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安全监管总局、煤矿安监局印发的《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煤矿生产能力核定资质管理办法》和《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本着科学,实事求是,严格标准核定各系统生产能力。

并编制了生产能力核定初核报告书。

受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新集二矿的委托,在安徽省经贸委的统一安排下,煤矿生产能力核定资质单位淮南矿业集团组织具有生产能力核定资质的技术人员对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新集二矿生产能力核定工作进行了复核,参加复核工作的人员对照有关技术规范,在严格技术标准的前提下,通过实地测定,统计分析,科学计算,实事求是地对矿井各主要生产系统能力进行认真核定。

核定人员于06年9月13日到达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新集二矿,现场调查,收集资料,分组分专业对矿井主要的提升,通风设备,供电系统及其他的生产系统进行了现场勘察,对生产能力核定需查验的图纸和资料进行了核对。

并对照《煤矿生产能力核定与管理指南》及有关文件的要求,对需核定的生产系统的必备条件和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要求,需提供的图纸和资料及需注意的事项进行了解释。

并要求对所提供的所有的图纸和资料进行总体承诺和单项承诺。

9月20日所有的图纸及资料全部到齐后,开始编写各生产系统的核定报告,然后根据《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编写大纲的要求进行汇总。

第二节核定依据的主要法律、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一、《煤炭法》二、《矿产资源法》三、《安全生产法》四、《矿山安全法》五、《煤矿安全规程》六、《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七、《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八、《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0215-2005)九、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煤矿生产能力核定的若干规定的通知(发改运行(2004)2544号文)十、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煤矿安监局、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煤矿通风能力核定办法(试行)的通知》(安监总煤矿字(2005)42号文)十一、国家发展改革委、安全监管总局、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煤矿生产能力核定资质管理办法》和《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的通知(发改运行(2006)819号文)十二、原煤炭工业部制定的《煤炭工业技术政策》、《煤炭工业计划和统计常用指标计算办法》;十三、安徽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皖经煤炭函(2006)年374号《关于开展全省各类生产矿井生产能力核定工作的通知》十四、其他的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十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电(2006)287号《关于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全面完成全国煤矿生产能力复核工作的紧急通知》第三节核定主要系统环节及结果此次矿井生产能力核定主要从矿井资源储量、提升系统、井下排水系统、供电系统、井下运输系统、采掘工作面能力、通风系统、地面生产系统、压风、防尘、安全监控系统、选煤厂等方面进行了核查,各系统核定结果如下:一、资源储量核查截止2005年底,全矿井-1000m水平以上剩余可采储量15673.2万吨。

华亭煤矿安全生产概况2(1)

华亭煤矿安全生产概况2(1)

矿井概况一、井田开拓开采(一)井田境界东部以煤层露头为界,南以北汭河河流煤柱及矿井工业场地保护煤柱为界,西部以陈家沟煤矿井田边界为界,北部以砚北煤矿井田边界为界。

井田走向长度3.26Km,倾斜宽度3.34Km,面积10.89Km2。

(二)储量矿井现有地质储量54440万吨,可采储量31305万吨,设计生产能力400万吨/年,服务年限60.4年。

(三)井田开拓华亭煤矿采用斜井、立井联合开拓,开采深度762m。

矿井现有4条井筒,主立井1条(断面为圆形,支护形式为混凝土现浇,净断面28.26m2,)、副斜井1条(断面为半圆拱形,支护形式为料石碹和锚网喷,净断面8.96m2)、副立井1条(断面为圆形,支护形式为混凝土现浇,净断面28.26m2)、回风斜井1条(断面为半圆拱形,支护形式为锚网喷,净断面8.96m2)。

(四)采区及工作面布置1、采区及开采水平矿井目前开采水平为+840m水平,该水平只有2501一个采区。

采区三条大巷(运输、回风、辅运)穿煤层顶板布置,该水平目前有1个回采工作面,2个掘进工作面。

2、回采工作面该采区首采工作面250101工作面布置在采区中部,已于2007年10月回采结束。

第二个工作面250102工作面紧邻01工作面西部布置,已于2009年12月份回采结束,250103工作面为本采区第三个工作面,紧邻01面东部布置,09年12月开始安装,2010年2月底开始回采。

250103综放工作面位于4#-9#勘探线之间,工作面标高+870.407m~+998.050m,地表标高+1457m~+1620m,开采深度745.6m。

工作面条带布置,俯斜开采,综采低位放顶采煤法,全部垮落法处理顶板,走向长度2372.9m,可采长度2148m,保护煤柱286m,工作面长218m,顶煤平均厚度13.2m,工作面面积468264m2,可采储量693.5万吨,生产能力400万吨/年,服务年限为1.73年。

整体提升脚手架安全要点

整体提升脚手架安全要点

整体提高脚手架安全管理要点一、整体提高脚手架发展简况为增强大家对整体提高脚手架理解和认识, 下面我将整体提高脚手架在我国发展状况, 简要简介:三个阶段: 研发时期、推广时期、成熟和发展创新时期研发时期(1985年—1995年)八十年代末期, 由于改革开放后我国建筑市场迅猛发展, 高层超高层建筑大量涌现, 如再搭设沿用老式落地脚手架, 不仅成本高, 劳动强度大, 并且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针对当时高层建筑外架施工工具急需改革迫切需要, 于是, 就开始有人研发使用整体提高脚手架。

与此同步, 建设部把整体提高脚手架列入“九五”十大建筑新产品、新技术进行推广, 这就愈加增进了整体提高脚手架研发与应用。

推广和规范时期(1996年—)在整体提高脚手架研发、改善和推广应用迅速发展之际, 1996年10月, 建设部在北京召开了由有关省市建委主管部门和专家参与“爬升脚手架研讨会”, 会议一致认为整体提高脚手架是一项有助于提高高层建筑施工效率, 又很安全、经济、合用性强新事物、新技术, 应当受到政府重视和扶持, 同步由于爬架是高空作业, 存在高风险且已发生过坠落事故, 因此还应当加强对整体提高脚手架管理和指导。

通过会议热烈讨论并形成共识后, 会上起草了国内首份《附着升降脚手架(整体提高架、爬架)设计和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

1999年3月30日, 建设部颁发了包括附着升降脚手架在内《建筑施工安全检查原则》。

10月16日建设部结束了四年调研争议, 以建【】230号文, 正式颁发了《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管理暂行规定》, 该规定第一次统一和规范了爬架设计、制造和施工管理规则。

4月18日, 建设部公布《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87号), 又明确地将附着升降脚手架施工, 列入了建筑业企业专题施工资质进行规范管理。

从此, 整体提高脚手架便开始在国内建筑工地上迅速推广开来。

并作业建筑行业专题施工承包方得到了各省市建管部门承认和支持, 当然也受到了追求技术进步施工总包方接受和欢迎。

首都机场A380机库工程整体提升支撑体系施工技术

首都机场A380机库工程整体提升支撑体系施工技术

During the whole lifting process,setting and construction of supporting system ale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Key words:steel space frame;truss;whole lifting;support
:!:!:
釜!量望盎型主
翌瑟竖:篓星!,
首都机场A380机库工程整体提升支撑 体系施工技术
邹建磊, 马 钴, 王小瑞
(北京市机械施工有限公司。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045北京)
摘要:首都机场1号A380机库屋盖网架跨度352.6m,进深110.0m,建筑面积约40000m2,为世界第一大机
库,整个钢屋盖总量1.02万t。采用地面拼装、整体提升一次就位的施工方法,整体提升阶段支撑体系的设置与施
或现场塔吊吊装就位。 3.2.3 网架提升下锚点工装安装
边网架下弦提升梁(图1 1)选用规格为H350x250×
万方数据
2008年第10期
邹建磊,等:首都机场A380机库工程整体提升支撑体系施工技术
·775.
图9塔式标准节顶井字形 提升工装图
图10塔式标准节顶A字形 提升工装图
16x20的H型钢。提升下锚点位于钢梁的两端,用20 mm 厚钢板制作提升下锚盘锚固装置,钢梁两端用钢管与 中弦球连接成稳定的三角支撑体系,以保证提升下弦 构造的稳定,随着网架拼装随着安装。 3.2.4桁架提升下锚点工装安装
在提升过程中的最主要荷载为结构提升力。根据 相对刚度计算分析,结构提升力与提升点位移与结构 刚度密切相关,且提升力对提升点位移反应,由于刚度 分布不同,敏感程度也不相同。为控制结构位移,我们 参考提升控制系统性能及其控制原理进行分析,根据 结构对位移的敏感程度进行控制系统布设。

提升系统-构造

提升系统-构造

矿井提升机构造技术培训一、提升机的主要结构及其作用(一)主轴装置组成:包括卷筒、主轴、主轴承,在双筒提升机(或可分离式单筒提升机)中还包括有调绳离台器。

图3-4所示为JK系列双筒提升机主轴装置结构简图。

由下图(图3-4)可知,固定卷筒的右轮毂用切向键固定在主轴上,左轮毂滑装在主轴上,其上装有润滑油杯,应定期向油杯加润滑油,以免轮毂和主轴表面磨损。

游动卷筒的右轮毂经轴套滑装在主轴上,也装有润滑杯,保证润滑。

轴套的作用:保护主轴和轮毂,避免在调绳时轴和轮毂磨损。

左轮毂用切向键固定在轴上并经调绳离合器与卷筒连接。

卷筒为焊接结构,其特点是筒壳下没有其他(如支环和斜撑等)支撑结构,两侧轮辐(支轮)是由钢板制成的,开有若干人孔。

筒壳外边一般均设有木衬。

在单层缠绕时,木衬上车有螺旋绳槽,以使钢丝绳规则地排列,并减少钢丝绳的磨损。

木村的厚度应不小于2倍钢丝绳直径,通常宽在100mm左右。

在多层缠绕情况下《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卷筒必须设有带绳槽的衬垫。

(二)调绳离合器作用:是使活卷筒与主轴连接或脱开,以便在调节绳长或更换水平时,能调节两个容器的相对位置。

类型:齿轮离合器、摩擦离合器和蜗轮蜗杆离合器。

应用较多的是齿轮离合器。

图1所示为JK系列提升机调绳离合机构示意图,采用齿轮离合器,液压控制。

图1 轴向移动齿轮离合器1-主轴;2-键;3-轮毂;4-油缸;5-椽胶缓冲垫;6-齿轮;7-尼龙瓦;8-内齿轮;9-卷筒轮辐;10-油管;11-轴承座;12-密封头;13-闭锁阀结构:活卷筒的左轮毂3通过键2与主轴1相联,在活卷筒左支轮上沿圆周的三个孔中,放入调绳油缸4,调绳油缸的另一端插在齿轮6的孔中。

这样,当齿轮6与固定在轮辐9上的内齿轮8相啮合时,调绳油缸便相当于三个销子将3与6连接在一起,传递力矩。

工作原理:调绳油缸的左端盖连同缸体一起用螺钉固定在齿轮6上。

如图3-5(b)而齿轮6则滑装在活卷筒的左轮毂上。

活塞通过活塞杆和右端盖一起固定在轮毂上。

模板系统的组成、作用及要求(图文并茂)

模板系统的组成、作用及要求(图文并茂)

4. 定型组合钢模板的配板设计
模板的配板设计内容: ① 画出各构件的模板展开图。 ② 绘制模板配板图根据模板展开图,选用最适合的各
种规格的钢模板布置在模板展开图上。 ③ 确定支模方案,进行支撑工具布置。根据结构类型
及空间位置、荷载大小等确定支模方案,根据配板 图布置支撑。
三、钢框胶合板模板
▪ 钢框胶合板模板是指钢框与木胶合板或竹胶合板结合使
模板系统的设计包括模板结构型式、模板材料的 选择、模板及支撑系统各部件规格尺寸的确定以及节 点设计等。模板系统是一种特殊的工程结构,模板设 计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 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
(一)荷载
计算模板及其支架时,应考虑下列荷载:
1.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
• 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根据模板设计图纸确定,肋 形楼板及
坏。
▪ 拆下的模板,应及时加以清理、修理,按尺寸
和种类分别堆放,以便下次使用。
▪ 若定型组合钢模板背面油漆脱落,应补刷防锈漆。 ▪ 已拆除模板及支架的结构,应在混凝土达到设计的
混凝土强度标准后,才允许承受全部使用荷载。
▪ 当承受施工荷载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更为不利时,
必须经过核算,并加设临时支撑。
(2) 阴角模板 阴角模板用于混凝土构件阴角,如内墙角、水
池内角及梁板交接处阴角等,如图4.6(c)所示。 (3) 阳角模板
阳角模板主要用于混凝土构件阳角,如图4.6(b) 所示。 (4) 连接角模
角模用于平模板作垂直连接构成阳角,如图 4.6(d)所示。
2.连接件 定型组合钢模板的连接件包括U形卡、L形插销、
1. 钢模板
▪ 钢模板包括平面模板、阴角模板、阳角模板和连接角模。 ▪ 钢模板采用模数制设计,宽度模数以50mm进级,长度为

提升与运输系统

提升与运输系统

提升与运输系统矿井运输和提升的任务就是把煤炭和矸石从采掘工作面运到地面,把材料及设备运送到井下各工作地点,并担负井上下往返人员的输送。

运输和提升方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煤层的埋藏特征,井田的开拓方式,采煤方法及运输工作量的大小。

一、井筒提升系统1、普通罐笼提升系统普通罐笼提升系统由提升机、提升容器 (罐笼)、井架、天轮、罐道及辅助设备组成。

1)矿井提升机矿井提升机是矿井提升设备的传动机械,它是把电动机输出的机械能通过提升钢丝绳传送给提升容器以达到提升负载的目的。

矿井提升机有单绳缠绕式和多绳摩擦式两类。

单绳缠绕式提升机由于受到钢丝直径的限制,提升高度不能太大,否则,会造成提升机滚筒直径过大而大大增加设备的重量;多绳摩擦式提升机的钢丝绳不是缠绕在滚筒上,其提升高度不受滚筒直径和宽度的限制,所以,适用于深井提升。

2)罐笼罐笼用于竖井内升降人员,提升或下放物料。

根据罐笼层数的不同,分为单层和双层两种。

在罐笼内设有供矿车停放的轨道和阻止矿车在提升过程中跑出罐笼的阻车器和车挡。

为了避免万一钢丝绳断裂造成坠罐事故,罐笼上设有可靠的断绳保险器。

一旦钢丝绳拉断,断绳保险器将立即把罐笼卡在罐道上或特制的制动钢丝绳上。

3)罐道罐道由横截面为矩形的方木、钢轨或钢丝绳沿井筒敷设而成。

其作用是使罐笼在井筒中沿一定的轨道运动。

避免和减少罐笼在井筒中摆动而发生事故。

在罐笼上有罐耳,罐耳沿罐道滑行。

4)罐座与摇台罐座与摇台的作用是当罐笼在井口或井底出车位置时,将罐笼内部的轨道与车场中的。

轨道联系起来,便于矿车进出罐笼。

其中,罐座用以支撑罐笼,使罐笼内外的轨道衔接起来;摇台是当罐笼到达车场位置时,用一段活动轨道搭在罐笼上,以便矿车进出罐笼。

5)天轮与井架提升机的位置在井筒附近,为了完成提升工作,必须设置支撑钢丝绳的设备井架和在井架上安设的天轮。

井架直接建筑在井口,·可以采用木材、金属或钢筋混凝土结构。

井架高度一般为20~40m。

高处作业吊篮的主要机构的工作原理与典型结构

高处作业吊篮的主要机构的工作原理与典型结构

高处作业吊篮的主要机构的工作原理与典型结构一,提升机工作原理提升机由电动机、主制动器、辅助制动器.减速器、绳轮(或卷筒)和压绳机构等组成。

下面根据升降特性的不同,分述其工作原理。

1.卷扬式提升机卷扬式提升机与一般使用的卷扬机构属于同一类型,主要由电机、卷筒、安全装置等组成。

在吊篮系统中的具体应用是将其置于平台下方或底部,与篮体结构固接,使用时收卷或释放钢丝绳,带动悬吊平台升降.卷扬式提升机与一般使用的卷扬机相比,体积小、重量轻,有超重安全装置,以提高悬吊平台的有效搭载量,保证人员的安全(见图3-1)。

图3-1 卷扬式提升机2.爬升式提升机爬升式提升机与卷扬式提升机最大的区别在于平台升降时,提升机不收卷或释放钢丝绳,它是靠绳轮与钢丝绳间产生的摩擦力,作为带动吊篮平台升降的动力。

其原理可按图3-2所示的情况解释,铅笔上缠绕线绳,线绳具有一定张紧力。

铅笔和线绳间有足够的摩擦力时,转动铅笔,铅笔就可沿绳子上升。

图3-2下面用力学公式进一步加以分析(见图3-3)图3-3假设钢丝绳为绝对柔软的不伸长的挠性体,围绕绳轮有一定的包角α,并在一端施以一定的初拉力T1,使钢丝绳张紧。

当绳轮如图方向旋转时,便会在另一端产生一个放大了的拉力T1,当T2足够大时,绳轮与钢丝绳之间产生的摩擦力足以使绳轮上、下运动。

当提升时悬吊平台就会向上升起,达到提升的目的。

用公式表达,即为T2 = T1e fα。

式中:e — 为自然对数的底,其值为2.718;f — 为钢丝绳与绳轮间的当量摩擦系数;α — 为钢丝绳在绳轮上的包角,T1为初始拉力,T2 — 为最终提升拉力。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要保证有足够的提升拉力T2,必须要有足够大的当量摩擦系数f,包角α以及初拉力T1。

爬升式提升机可按缠绕方式不同分为“α”式绕法和“S”式绕法两种主要型式。

(见图3-4、图3-5)图3-4 “α”式绕法图3-5 “S”式绕法“α”式绕法与“S”式绕法的根本区别有两点:其一,钢丝绳在提升机内运行的轨迹不同;其二,钢丝绳在机内的受力不同,前者只向一侧弯曲,后者向两侧弯曲,承受交变载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井提升机构造技术培训一、提升机的主要结构及其作用(一)主轴装置组成:包括卷筒、主轴、主轴承,在双筒提升机(或可分离式单筒提升机)中还包括有调绳离台器。

图3-4所示为JK系列双筒提升机主轴装置结构简图。

由下图(图3-4)可知,固定卷筒的右轮毂用切向键固定在主轴上,左轮毂滑装在主轴上,其上装有润滑油杯,应定期向油杯加润滑油,以免轮毂和主轴表面磨损。

游动卷筒的右轮毂经轴套滑装在主轴上,也装有润滑杯,保证润滑。

轴套的作用:保护主轴和轮毂,避免在调绳时轴和轮毂磨损。

左轮毂用切向键固定在轴上并经调绳离合器与卷筒连接。

卷筒为焊接结构,其特点是筒壳下没有其他(如支环和斜撑等)支撑结构,两侧轮辐(支轮)是由钢板制成的,开有若干人孔。

筒壳外边一般均设有木衬。

在单层缠绕时,木衬上车有螺旋绳槽,以使钢丝绳规则地排列,并减少钢丝绳的磨损。

木村的厚度应不小于2倍钢丝绳直径,通常宽在100mm左右。

在多层缠绕情况下《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卷筒必须设有带绳槽的衬垫。

(二)调绳离合器作用:是使活卷筒与主轴连接或脱开,以便在调节绳长或更换水平时,能调节两个容器的相对位置。

类型:齿轮离合器、摩擦离合器和蜗轮蜗杆离合器。

应用较多的是齿轮离合器。

图1所示为JK系列提升机调绳离合机构示意图,采用齿轮离合器,液压控制。

图1 轴向移动齿轮离合器1-主轴;2-键;3-轮毂;4-油缸;5-椽胶缓冲垫;6-齿轮;7-尼龙瓦;8-内齿轮;9-卷筒轮辐;10-油管;11-轴承座;12-密封头;13-闭锁阀结构:活卷筒的左轮毂3通过键2与主轴1相联,在活卷筒左支轮上沿圆周的三个孔中,放入调绳油缸4,调绳油缸的另一端插在齿轮6的孔中。

这样,当齿轮6与固定在轮辐9上的内齿轮8相啮合时,调绳油缸便相当于三个销子将3与6连接在一起,传递力矩。

工作原理:调绳油缸的左端盖连同缸体一起用螺钉固定在齿轮6上。

如图3-5(b)而齿轮6则滑装在活卷筒的左轮毂上。

活塞通过活塞杆和右端盖一起固定在轮毂上。

因此,当压力油进入油缸时,活塞不动,缸体沿缸套移动,当油缸左腔接压力油,右腔接回油池时,缸体便在压力油作用下,连同齿轮6一起向左移动,使齿轮6与内齿圈脱离啮合,活卷筒与主轴脱开。

与此相反,当向右腔供压力油而左腔回油时,离合器接合,活卷筒与主轴连接。

调绳离合器在提升机正常工作时,左右腔均无压力油。

当齿轮6向左移动与内齿轮8脱开后,主轴带动死卷筒旋转时,轮毂3便与安装在内齿轮上的尼龙瓦7作相对运动。

(三)减速器JK型提升机采用圆弧齿轮减速器,其速比为11.5,20,30。

型号为ZHL-115,ZHLR-130,ZHLR-150,ZHfLR-170Ⅱ等。

符号意义是:Z为圆柱;H为圆弧齿;L为两级减速;R为人字齿;数字115、170代表中心距。

减速器的低速轴用齿轮联轴器与主轴相联,高速轴用弹性联轴器与电机轴相联。

在多绳摩擦提升机及JK系列矿用提升机中,有采用共轴减速器的。

这种减速器的入轴和出轴在同一中心线上,功率为两路传递,在中间齿轮的轮缘和轮毂间设有弹簧,用以消除由于齿轮加工误差引起的负荷分配不均,并减少减速器在起动和停止时的冲击负荷。

为了使减速器质量和结构尺寸较小,在起重运输机械及矿井提升机中,已开始采用行星齿轮减速器,这种减速器体积小,重量轻,传动效率高。

(四)制动装置组成:制动器(也称闸)和传动系统。

制动器分类:按结构形式分:盘闸及块闸。

按传动能源分:油压、气压或弹簧制动装置。

JK系列提升机采用油压盘闸制动系统,旧型KJ系列采用油压和气压块闸系统。

传动系统控制并调节制动力矩。

1.制动器的作用和对制动装置的要求:制动器的作用有四个:(1)工作制动:在提升终了时可靠地闸住提升机。

(2)安全制动:当发生紧急情况时,能迅速地按要求减速,制动提升机,以防止事故的扩大。

(3)参与控制:在减速阶段控制提升机的速度。

(4)调绳:对于双卷筒提升机,在调节绳长、更换水平及换钢丝绳时,应能分别闸住提升机活卷筒及死卷筒,以便主轴带动死卷筒一起旋转时活卷筒闸住不动(或锁住不动)。

制动装置的要求:一是制动器必须给出一个恰当的制动力矩; 二是安全制动必须能自动、迅速和可靠地实现。

2.恰当的制动力矩包括三方面含义:(1)制动力矩应足够大。

例如,对于竖井和倾角30度以上的斜井,工作制动和安全制动的制动力矩不得小于提升系统最大静负荷力矩的三倍。

即: (2)双卷筒提升机打开离合器调绳时,制动装置在各卷筒上产生的制动力矩不得小于该卷筒所悬挂提升容器和钢丝绳重力造成的静力矩的1.2倍,即:(3)制动力矩的数值必须保证安全制动减速度在一定范围内,过大的减速度会对提升设备产生较大动负荷,对设备及运载人员健康不利;过小的减速度则不能及时制止事故的发生或扩大。

对于上提货载,如图2所示,由力的平衡方程式:式中: 为上提货载安全制动动力矩;依规定a ≤5m/s 2,由此得出: 同理,对于下放货载,根据平衡方程式:jz M M 3≥)(22.12.12z j z Q pH D M M +='≥图2 安全制动时的力矩(a)上提贷载;(b)下放货载z j dM M M +='d M '∑-≤jz M mR M 5j z d M M M -='''式中:为下放货载安全制动动力矩。

依规定a ≥1.5m/s2,所以:由上面的式子可以看出,提升系统在同一制动力矩作用下,上提货载时的减速度比下放货载时的减速度大,这是因为前者的静阻力矩与制动力矩方向一致,有利于制动,而后者则相反。

在确定提升机制动力矩时,要同时兼顾以上(1),(2),(3)三方面对制动力矩的要求,若不能同时满足,安全制动可用二级制动。

对于摩擦提升机,工作制动或安全制动所产生的减速度,还要受到防滑条件的限制。

3.盘闸制动器盘闸制动器的制动力矩是闸瓦沿轴向压制动盘时产生的摩擦力矩。

为了使制动盘不产生附加变形,主轴不承受附加轴向力,盘闸都成对使用,每一对叫做一副制动器。

图3所示为制动油缸的简图,油缸3内装有活塞5、柱塞11、调整螺栓6、碟形弹簧4等零件,筒体9能在支座内孔往复移动,闸瓦14用铜螺钉或燕尾槽等形式固定在衬板13上。

图3 制动油缸结构图1-垫板;2-支座;3-油缸;4-碟形弹簧;5-调整螺栓;7-螺钉;8-盖;9-筒体;10-密封圈;11-柱塞;12-销子;13-村板;14-闸瓦;15-放气螺钉;16-回复弹簧17-螺栓;18-垫;19-螺母;20-塞头;21-垫制动器工作原理:d M '''∑+≥jz M mR M 5.1制动力靠碟形弹簧产生,松闸靠油压。

当压力油充人油缸,推动活塞压缩碟形弹簧,并带动调整螺栓6、螺钉7及柱塞11右移时,筒体和闸瓦在回复弹簧16和缸紧螺栓17的作用下一起右移,闸瓦离开制动盘,呈松闸状态。

当油缸内油压降低,碟形弹簧回复其压缩变形,推动活塞5向左移动,同时带动调整螺栓6,螺钉7,柱塞11推动筒体左移,使闸瓦压向制动盘,达到制动的目的。

闸瓦压向制动盘的正压力大小取决于油缸内的压力,当缸内压力为最小值时(一般不等于零,有残压),弹簧力几乎全部作用在活塞上,呈全制动状态。

反之,当工作油压为系统最大油压时,机器全松闸。

螺钉15(C-C截面)是放空气用的,第一次向制动油缸充油之前,或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应把排气螺钉拧松并将油缸内空气排尽,以免影响制动缸的正常工作。

塞头20(c-c截面)是排油用的,在使用过程中,油缸有可能微量渗油,需定期将塞头拧开排油,应避免渗油沾污闸瓦及制动盘。

4液压站制动器的液压控制系统是同提升机的拖动类型、自动化程度相配合的。

在直流拖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系统中,由于调速性能好,机械闸一般只是在提升终了时起定车作用。

在交流拖动系统中,机械闸还要参与提升机的速度控制,因此,要求制动力能在较宽的范围内进行调节。

图4所示是2JK型提升机液压站液压系统图该液压站主要用于交流拖动系统中,其具体作用有三:(1)按实际提升操作的需要,产生不同的工作油压,调节、控制盘闸的制动力矩,从而实现工作制动;(2)安全制动时能迅速自动回油,并实现二级制动;(3)根据多水平提升换水平的需要以及钢丝绳伸长后调绳的需要,控制双筒提升机活卷筒的调绳离合器,同时闸住活卷筒。

JK型提升机液压站有两套油泵,一套工作,一套备用。

工作过程:在提升机工作时,电动机4带动油泵5连续运转,油泵产生的压力经滤油器8、手动换向阀9送入二级制动安全阀11,在正常工作时二级制动安全阀有电,压力油通过安全阀送入A,B管,分别送人固定卷筒及游动卷筒制动缸。

工作油压的调节:图4 2JK型提升机液压站液压系统图1-油箱;2-电接触压力温度计;3-网式滤油器;4-电动机;5-叶片泵;6-电液调压装置;7-溢流阀;8-纸质滤油器;9-手动换向阀;10-压力表;11-二级制动安全阀;12-压力继电器;13-五通阀;14-四通阀由并联油路的电液调压装置及溢流阀相互配合进行。

若安全阀电磁铁断电,压力油将不能进入制动油缸,制动油缸则与回油管相通,处于制动状态。

工作制动力矩的调节:由电液调压装置(电液阀与溢流阀的联合体)实现,其结构如图5所示。

电液调压装置工作原理:由油泵产生的压力油从K管进入c腔,另一路经节流孔13进入G腔到D腔。

滑阀向上移动离开阀座,使滑阀与阀座间的间隙加大,经回油管流人油箱的流量增加,于是c腔压力相应下降,滑阀处于新的平衡位置,K管压力保持某一定值。

当D腔压力大于c腔压力时,滑阀向下移动使其与阀座的开口度减小,于是K管处于压力上升状态,滑阀又重新处于平衡状态。

总之,在调压过程中,溢流阀的滑阀跟随D腔内压力的变化经常处于上下运动状态,其平衡状态是暂时、相对的。

D腔内压力受电液阀的控制。

电液阀是一个电气机械转换器,它将输入的电讯号转变成机械位移。

从图中可以看到,控制杆5悬挂在十字弹簧2上,在控制杆上还固定一个可动线圈3,当司机操纵控制手柄向动线圈送入直流讯号后,动线圈便在永久磁铁4作用下产生位移,此位移的大小决定于输入1-固定螺钉;2-十字弹簧;3-动线圈;4-永久磁铁;5-控制杆;6-喷头,7-中孔螺母;8-导阀;9-调压螺栓,10-定压弹簧;11-辅助弹簧;12-滑阀;13-节流阀;14-滤芯信号的数值。

在输入信号达最大值时,控制杆的挡板与喷嘴间的距离最小,此时G腔内压力达最大值;若电流减小,控制杆就相应离开喷嘴一定距离,G腔内油位也相应下降。

由于G 腔与D腔连通,所以G腔的压力亦随D腔的压力变化。

综上所述,调压过程可归纳为:制动手柄角位移——自整角机电压变化——动线圈电流变化——挡板位移——G腔及D 腔压力变化——溢流滑阀位移——K管压力变化——制动油缸压力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