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感染的预防性治疗

合集下载

潜伏结核感染之预防性治疗

潜伏结核感染之预防性治疗

潛伏結核感染之預防性治療(preventive treatment of 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成大醫院小兒部劉清泉摘要A. 預防性治療目的:降低< 12歲兒童初次感染結核菌以後發病的機率。

B. 預防性治療對象:< 12歲,結核菌素皮膚測驗陽性,胸部X光等檢查並無發病徵候,且最近接觸具傳染性之結核病患或有結核病家族史。

C. 不建議使用每週二次或三次之給藥方法。

D. 可能接觸之結核菌具isoniazid抗藥性時,不建議預防性治療。

E. 可能接觸之結核菌具isoniazid感受性或藥物感受性未知時,建議使用isoniazid 10 mg/kg (最高劑量300 mg),每日服用一次,持續9個月。

F. 預防性治療之始必須檢查胸部X光片,結束後不須馬上追蹤胸部X光片。

G. 臨床與實驗室追蹤:1. 接受isoniazid預防性治療者,應至少每個月追蹤一次。

2. 追蹤時應詢問可能副作用並做肝炎相關的身體檢查。

3. 治療前與治療後之實驗室檢驗:一般並不需常規檢驗,例外者為人類免疫不全感染病患、孕婦、產後三個月內、慢性肝病、酒癮,檢驗內容包括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bilirubin。

4. 使用isoniazid時,如果AST或ALT超過正常值三倍以上且有症狀,可考慮停止治療;如果AST或ALT超過正常值五倍以上,無論有無症狀均可考慮停止治療。

潛伏結核感染之治療CDC 訂定日期:97年11月14日壹、前言潛伏結核感染之治療(Treatment of 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 , LTBI)是進一步根除結核病的重要策略。

台灣是結核病中高負擔國家,當病人發現率和治療成功率隨著都治計畫及接觸者檢查的落實持續進步,此時,選擇性的潛伏結核感染之治療(Targeted LTBI treatment)可作為輔助策略。

结核潜伏感染预防性治疗实施流程

结核潜伏感染预防性治疗实施流程

结核潜伏感染预防性治疗实施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结核潜伏感染是指人体内存在结核分枝杆菌,但尚未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的状态。

结核预防性治疗方案

结核预防性治疗方案

结核预防性治疗方案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以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尤其是肺部。

结核病的治疗主要是依赖药物治疗,但在一些情况下,预防性治疗也是必要的。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结核预防性治疗方案:1.对象选择:结核预防性治疗主要适用于以下人群:-被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或其他结核患者长时间接触的人员;-HIV感染者;-免疫抑制剂使用者;-参与结核病传播潜在活动的人员(如医护人员等)。

2.评估传染风险:在决定进行预防性治疗前,需要对个体的传染风险进行评估。

这可以通过病史、症状、结核菌素试验、胸片和其他相关检查来确定。

3. 药物选择:结核预防性治疗主要使用异烟肼(isoniazid)作为首选药物。

对于HIV感染者或耐药结核风险较高的人群,也可以使用异烟肼联合利福平(rifampin)或利福平单药治疗。

治疗期间,需要同时给予核酸类似物(pyridoxine)以预防神经系统副作用。

药物治疗的剂量和持续时间如下:-异烟肼:每天口服5毫克/千克体重,最大剂量不超过300毫克/天。

治疗持续6-9个月。

-利福平:每天口服10毫克/千克体重,最大剂量不超过600毫克/天。

治疗持续4个月。

-核酸类似物:每天口服10-25毫克。

4.治疗监测:结核预防性治疗期间,应定期进行药物治疗监测和评估。

包括对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肝功能、血常规、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血清尿酸等指标的监测。

需要注意的是,结核预防性治疗方案在不同的地区和人群之间可能存在差异。

在制定和实施这种治疗方案时,应根据当地的流行病学资料、病原学特征、药物敏感性和预防指南进行调整。

此外,治疗方案的选择和调整应由医生根据个体的情况和疾病特点进行决策。

结核病的预防与治疗

结核病的预防与治疗

结核病的预防 与管理
预防结核病的措施
接种卡介苗:新生儿出生后接种卡介苗,可有效预防结核病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不随地吐痰、保持室内通风等 避免接触结核病患者:减少与结核病患者的接触,避免感染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结核病筛查,早发现早治疗
管理结核病的方法
早期发现:通过筛查和诊断,及时 发现结核病患者
避免接触结核病 患者:尽量避免 与结核病患者密 切接触,如需接 触,请佩戴口罩
定期体检:定期 进行结核病筛查, 及时发现和治疗 结核病
定期进行体检
体检项目:胸部X光片、痰 液检查等
体检频率:根据个人健康状 况和医生建议而定
定期体检的重要性:早期发 现结核病,及时治疗
体检结果的处理:根据体检 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
手术风险:手 术可能带来的 风险和并发症
术后护理:术 后需要注意的 事项和护理方

支持性治疗
营养支持:提供充足的营 养,增强免疫力
休息与睡眠:保证充足的 休息和睡眠,有助于身体
恢复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支持 和辅导,减轻心理压力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需要, 使用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
康复治疗
药物治疗:使用抗 结核药物,如异烟 肼、利福平等
治疗:需要联合使用多种抗 结核药物,治疗周期长,费
用高
症状:头痛、呕吐、意识模糊、颈 项强直等
结核性脑膜炎
治疗:抗结核药物治疗,必要时进 行手术治疗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原因:结核杆菌通过血液传播至脑 膜引起炎症
预防:接种卡介苗,保持良好的卫 生习惯,避免接触结核病患者
结核性胸膜炎
结核性胸膜炎是结核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发热等 治疗方法包括抗结核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预防措施包括接种卡介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接触结核病患者等

肺结核预防性治疗方法

肺结核预防性治疗方法

肺结核预防性治疗方法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

为了预防肺结核的传播和发病,预防性治疗非常重要。

预防性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疫苗接种:肺结核的主要疫苗是卡介苗,它是一种活性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结核菌感染。

在我国,卡介苗是新生儿常规接种的一种疫苗。

此外,BCG疫苗也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其他地区,可以有效降低结核病的发病率。

2.确诊和治疗感染者:及早发现和治疗结核感染者可以有效控制结核病的传播。

结核感染者是指在结核菌阳性,但尚未发展成结核病的人,他们可以通过排除结核菌来减少传播风险。

对于结核感染者,可以使用药物治疗,如以异烟肼、利福平等结核菌感染药物进行6-9个月的治疗。

3.艾滋病防控:艾滋病与结核病有相互促进的关系,艾滋病患者容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而结核病患者也容易感染HIV。

因此,预防性治疗需要与艾滋病防控措施相结合,如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安全注射等。

4.定期筛查接触者和高危人群:结核病患者周围的接触者是高危人群,需要定期进行筛查,及早发现感染者。

高危人群包括HIV感染者、肾源性移植患者、免疫抑制剂使用者等。

定期筛查可以通过胸部X线、结核菌素试验等进行。

5.良好的卫生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有效预防结核病的传播。

首先,常洗手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在接触过痰液等体液之后。

其次,咳嗽和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以减少飞沫的传播。

另外,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和避免拥挤场所也是预防结核病传播的措施。

6.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减少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风险。

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都可以提高免疫力,从而降低结核病的感染风险。

总结起来,肺结核的预防性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疫苗接种、确诊和治疗感染者、艾滋病防控、定期筛查接触者和高危人群、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及健康生活方式。

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预防结核病的传播和发病,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

预防性抗结核治疗方案

预防性抗结核治疗方案

预防性抗结核治疗方案第1篇预防性抗结核治疗方案一、背景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我国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预防结核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方案旨在为特定人群提供预防性抗结核治疗,降低结核病发病率。

二、目标人群1. 与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2.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且伴有高发病风险的人群;3. 免疫功能低下者,如艾滋病毒感染者、器官移植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4. 其他经评估具有结核病发病风险的人群。

三、治疗方案1. 药物选择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预防性抗结核治疗的药物选择如下:(1)异烟肼(Isoniazid,INH):成人剂量为300mg/天,儿童剂量根据体重计算;(2)利福平(Rifampin,RFP):成人剂量为600mg/天,儿童剂量根据体重计算;(3)吡嗪酰胺(Pyrazinamide,PZA):成人剂量为1500mg/天,儿童剂量根据体重计算。

预防性治疗方案通常采用单药治疗,首选异烟肼。

2. 治疗时长预防性抗结核治疗时长一般为6个月。

对于免疫功能低下者,可根据具体情况延长治疗时长至9个月。

3. 用药监测在治疗过程中,需对患者进行以下监测:(1)治疗前:进行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等检查,评估患者身体状况;(2)治疗期间:每月进行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检查,密切关注患者不良反应;(3)治疗结束后:进行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检查,评估治疗效果。

4. 不良反应处理在治疗过程中,若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处理,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健康教育1. 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2.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通风,降低感染风险;3. 鼓励患者按时服药,定期复查,提高治疗依从性;4.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五、法律责任1. 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确保预防性抗结核治疗工作合法合规;2.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保障患者隐私权、知情权等合法权益;3. 医务人员在开展预防性抗结核治疗工作时,应遵循医学伦理,尊重患者意愿。

预防性抗结核治疗方案

预防性抗结核治疗方案

预防性抗结核治疗方案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其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空气传播和食物传播。

结核病的预防和治疗一直备受关注,而预防性抗结核治疗方案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就预防性抗结核治疗方案进行介绍和讨论,希望对相关人群有所帮助。

首先,预防性抗结核治疗方案的目标是预防结核病的发生和传播。

针对不同的人群,预防性抗结核治疗方案也有所不同。

对于接触过结核病患者的人群,预防性抗结核治疗方案建议进行化验检查,以确定是否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

对于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但尚未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的人群,预防性抗结核治疗方案建议进行药物治疗,以阻断疾病的发展。

其次,预防性抗结核治疗方案的药物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常用于预防性抗结核治疗的药物主要包括异烟肼、利福平等。

这些药物在预防结核病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因此,在选择药物时,需要结合个体情况和医生建议进行合理选择,同时进行定期的药物监测和身体检查。

另外,预防性抗结核治疗方案的持续时间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一般来说,预防性抗结核治疗的持续时间为6个月至9个月不等。

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按时按量服药,并且定期进行相关的检查和随访。

只有在完成了整个治疗过程,并且经过医生的确认后,才能结束治疗。

最后,预防性抗结核治疗方案的注意事项也是需要重视的。

在接受预防性抗结核治疗期间,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同时也要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总之,预防性抗结核治疗方案是预防结核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接触过结核病患者或者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的人群来说,及时进行预防性抗结核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在接受预防性抗结核治疗期间,患者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同时也要注重自身的健康管理和预防措施,以减少结核病的发生和传播。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对相关人群有所帮助,能够提高对预防性抗结核治疗方案的认识和理解。

总结结核病的预防与管理措施

总结结核病的预防与管理措施

保持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个人卫生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戴口罩、不随地吐痰等,降低感染风险。
环境卫生
加强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定期清洁和消毒公共设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 少细菌滋生。
接种卡介苗
接种计划
制定并实施有效的卡介苗接种计划,确保易感人群得到保护 。
接种效果
定期评估卡介苗接种效果,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接种策略,提 高预防效果。
总结结核病的预防与管理措 施
汇报人: 2024-01-07

• 结核病概述 • 结核病的预防措施 • 结核病的治疗与管理 • 结核病的控制与预防策略 • 结论与展望
01
结核病概述
结核病的定义与特性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 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
道传播。
结核分枝杆菌分为人型、牛型、 鼠型等,其中人型是主要传播源
04
结核病的控制与预防策略
加强政府管理和政策支持
制定和实施结核病防治政策
政府应制定全面的结核病防治政策,包括预防、诊断、治疗和监 测等方面,并确保政策的实施和执行。
建立结核病防治协调机制
政府应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加强卫生、教育、社保等部门间的合 作,共同推进结核病防治工作。
增加结核病防治经费投入
全程治疗
监督患者完成整个治疗过 程,避免中途停药或换药 。
耐药性预防
避免不规范用药导致的耐 药性结核病菌株出现。
对患者的康复指导与监测
康复指导
提供饮食、锻炼等方面的指导,帮助 患者恢复身体健康。
心理支持
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减轻其焦虑、 抑郁等情绪问题。
定期复查
监督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发现并处 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核感染的预防性治疗
【关键词】结核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约1/10的人有发生结核病的危险。

结核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是我国重点控制的重大疾病之一,也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结核病作为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

当前全球有1/3的人已感染了结核菌,每年有800万新发结核病患者,有300万人死于结核病,全球80%的结核病患者在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中国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

通过标准的化疗方案正规、全程的治疗,是治愈结核病、控制传染源的有效方法。

然而近年来,由于HIV 感染与AIDS的流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结核分枝杆菌(HIV/MTB)双重感染的人数急剧上升,并发生了多种耐药性结核病的暴发流行。

严峻的结核病态势促使预防性治疗再度引起人们的重视,有资料表明,预防性治疗作用可能是减少或消灭在“已愈”或X线照片不可见的病灶的菌群。

12个月的异烟肼(INH)预防治疗,PPD试验阳性者的有效作用能持续20年之久,若没有再感染的话,推测这种保护作用可终身受益;另外预防结核病阻止了新感染的传播,体现了预防性治疗的社会效益。

1 预防性治疗的推荐对象
PPD试验反应阳性的合适标准取决于结核感染的可能性以及感染后发生结核病的危险性,对于HIV感染者,与传染源密切接触,胸片有纤维灶≥5mm者即为阳性反应;对于另外一些危险人群,包括婴儿及4岁以下儿童&gt;10mm者为阳性反应;在低危险人群中皮试阳性反应的预测值低,若既不属高危险一类又不处于高危险环境,≥15mm者为阳性反应。

以下检查皮试阳性者,不论年龄均应考虑予以预防性治疗。

1.1 HIV感染者及怀疑HIV感染者 HIV感染者以及存在HIV感染危险因素而其HIV感染的情况不明、但怀疑HIV感染者,HIV感染结素阳性者发生结核病的危险性每年高达8%,因此,确定双重感染者,并进行预防治疗极其重要。

另外应考虑结核感染率高的人群中感染HIV而结素试验阳性者的预防性治疗。

1.2 与新诊断的传染性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因为本组人群可能已受到新发患者的近期感染,他们发生结核病的危险性相当高,大约第1年是2%~4%。

那些皮试阳性者发生结核病的危险性最高,幼儿和青少年的危险是成人的2倍,而且若感染后未立即发病者,其今后仍有一定的发病危险。

结素试验阳性的儿童及青少年近3个月内与传染性患者密切接触者也是预防性治疗的对象,并于末次接触后12周重做皮试,如果复查皮试为阳性,应继续治疗;如果反应为阴性,且不再与传染性患者继续接触,毋须继续治疗。

如果一开始未给预防治疗,结
素皮试在3个月时重做,若该时结素阳性,胸片仍为阳性,则此时给予预防性治疗。

1.3 PPD试验皮丘直径增大者新近结素皮试转变者&lt;35岁者2年内增加至≥10mm,≥35岁者增加至≥15mm。

1.4 可增加结核病发病危险性的患者通过认为下列各组人群感染后发生结核病的危险性增加,这种危险性大多不易定量,可能因人而异。

1.4.1 糖尿病患者这种人群的危险性是一般人群的2~4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控制不良者特别危险。

1.4.2 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类固醇的治疗者用皮质类固醇治疗而导致结核病的实际危险不明,然而在皮质类固醇治疗期间发生的结核病更易播散或表现隐匿方式。

由于长期皮质类固醇的需用量不能预测,而INH性肝炎的发生率随年龄而增加,应谨慎考虑对这类人群中的一部分预防性治疗。

1.4.3 免疫抑制方法接受其他形式的免疫抑制疗法的人和接受皮质类固醇的人一样,其结核病的危险性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