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预防性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结核病整合指南模块1:结核病预防性治疗》解读

的持续性 免 疫 应 答 状 态$(%& 据 估 算"全 球 现 有 ('U 的人口感染 5NT"最终@V"()V的感染者可能发 展成结核 病"因 此"SNT#人 群 是 一 个 庞 大 的 潜 在 (患者库)"会源源不断产生新病例$-24%&针对 SNT# 高危 人 群 开 展 结 核 病 预 防 性 治 疗 !DH><B?H:&0'0 =B<I<1D'I<DB<9D8<1D"NQN#是 世 界 卫 生 组 织 !A&B:%C<9:DE!B;91'F9D'&1"AC!#为实现 (终止 结核 病 流 行)战 略 目 标 而 提 出 的 重 要 防 控 措 施 之一$U2@%&
PE'19/ +0%1 2*&3., C@$%1+$,-2)/3 ,/1-2$/(%')'*#1L<?D'&1* QB&D<?D'I< 9;<1D0* P&10<10H0 %<I<:&=8<1D
结核病的预防与治疗

肺结核治好后的复发
目前新发现的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按照标准的 化疗方案,规律治疗,完成规定疗程后,95%以上 可以达到痰菌阴转而治愈。经观察2年复发率在2% 左右,涂阴肺结核病人治愈后的复发率更低。但由 于复发仍然是结核病特征之一,所以停药后应进行 适当锻炼、加强营养,积极治疗合并症(如糖尿病、 矽肺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等),防止诱因(如避免劳累、 受凉、感冒等),有症状及时随诊是防止复发的有效 措施。
如何对待患肺结核病的同学
二 对确诊的传染性肺结核病人要实行
休学,在家治疗,由家庭所在地结核病 防治机构负责病人的治疗和管理,传染 性消失后,凭结核病防治机构的诊断证 明方可复学;非传染性病人在治疗期间 可以继续上学,但要在当地结核病防治 机构的指导下,确保正规治疗。
如何对待患肺结核病的同学
三 对结核病人应给予关怀和照顾,
人连续咳嗽、咳痰两个星期以上或 者有咯血等症状,请你提醒他们马 上到当地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检查 和治疗。
18、控制结核病的主要有效措施
目前预防和控制结核病的最有效措施就是及
时发现并正规治愈结核病人。控制和治愈结 核病传染源的最有效方法就是直接面视下短 程化学疗法,应用该方法能使结核病传染源 短期内失去传染性,避免多种耐药病人发生、 显著地减少复发和得到彻底治愈。
12、痰涂片检查
痰中找到结核菌是确诊肺结核最主要的依 据,也是制订治疗方案、考核疗效、病情随 访的重要指标。肺结核患者的排菌具有间断 性和不均匀性的特点,一、两次查痰也许是
阴性,所以应多次进行,以提高检测阳性率。
什么是传染性肺结核病人
什么是传染性肺结核病人
一般每年可以传染10-15个健康人
怎样才能治好结核病
《中国结核病预防性治疗指南》解读

设备昂贵1
复杂,受操作手法、实验技术 影响,对技术要求较高1
对技术要求较高,未广泛普及 的技术1
91.2%2
26.6%
95.3%2
—
+
—
皮试,无需抽血 高估实际的感染人数
(假阳性)
+ 需要抽取4ml血液
不适用 约400-800元不等/人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三种检测方法的特异度 比较
316例未感染结核杆菌人群 接种卡介苗后,采用随机、盲法、平行对照方法&评价宜卡的特异度。
中国结核病预防性治疗 指南解读
主要内容
Contents
1 指南编写背景 2 编写过程定位 3 指南主要内容
编写背景 编写过程 主要内容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筛查——结核抗原皮肤试验(EC)、结
核菌素皮肤试验(TST ) 、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s )
实验设备 操作
对实验人员要求
26.6 TB-PPD
编写背景 编写过程 主要内容
—治疗前筛 查与评估
39
知情同意
不反对 即同意
部分地区要求 预防性治疗率 达到 90%以上。
编写背景 编写过程 主要内容
—预防性 治疗
40
编写背景 编写过程 主要内容
—预防性 治疗
41
谢 谢!
灵敏度* 特异度** 区分卡介苗接种与结核分枝杆 菌感染 MTB/NTM#感染鉴别 是否抽血 大规模筛查 检测费用
C-TST3
不需要仪器设备 简便
皮试检测,已广泛普及 的技术 90.6%2 92.7%
+ +
皮试,无需抽血 适用
TST
IGRAs
不需要仪器设备
简便
结核预防性治疗方案

结核预防性治疗方案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以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尤其是肺部。
结核病的治疗主要是依赖药物治疗,但在一些情况下,预防性治疗也是必要的。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结核预防性治疗方案:1.对象选择:结核预防性治疗主要适用于以下人群:-被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或其他结核患者长时间接触的人员;-HIV感染者;-免疫抑制剂使用者;-参与结核病传播潜在活动的人员(如医护人员等)。
2.评估传染风险:在决定进行预防性治疗前,需要对个体的传染风险进行评估。
这可以通过病史、症状、结核菌素试验、胸片和其他相关检查来确定。
3. 药物选择:结核预防性治疗主要使用异烟肼(isoniazid)作为首选药物。
对于HIV感染者或耐药结核风险较高的人群,也可以使用异烟肼联合利福平(rifampin)或利福平单药治疗。
治疗期间,需要同时给予核酸类似物(pyridoxine)以预防神经系统副作用。
药物治疗的剂量和持续时间如下:-异烟肼:每天口服5毫克/千克体重,最大剂量不超过300毫克/天。
治疗持续6-9个月。
-利福平:每天口服10毫克/千克体重,最大剂量不超过600毫克/天。
治疗持续4个月。
-核酸类似物:每天口服10-25毫克。
4.治疗监测:结核预防性治疗期间,应定期进行药物治疗监测和评估。
包括对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肝功能、血常规、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血清尿酸等指标的监测。
需要注意的是,结核预防性治疗方案在不同的地区和人群之间可能存在差异。
在制定和实施这种治疗方案时,应根据当地的流行病学资料、病原学特征、药物敏感性和预防指南进行调整。
此外,治疗方案的选择和调整应由医生根据个体的情况和疾病特点进行决策。
结核病防治简介介绍

03
结核病预防措施
预防结核病传播的措施包括加强患者发现和及时治疗、提高公众对结核
病的认识和自我防护意识、改善通风条件和保持社交距离等。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与建议
加强结核病防控工作
CHAPTER 03
结核病防治策略和方法
结核病的预防策略
接种卡介苗
为新生儿接种卡介苗,以增强其免疫力,预防结核病的感 染。
改善生活环境
确保生活环境通风良好,阳光充足,避免拥挤和不卫生的 环境,降低结核病的传播风险。
结核菌素皮内试验
对于高风险人群,如密切接触结核病患者或结核病高发区 域生活或旅行过的人群,可进行结核菌素皮内试验,以检 测有无结核感染。
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支持
合理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增强 身体免疫力,预防结核病的发生。
结核病的诊断方法
临床症状
结核病患者通常有咳嗽、咳痰 、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等症 状,但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
影像学检查
X光、CT等影像学检查可发现 肺部异常阴影,但需要结合临 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 合判断。
痰液检查
通过痰液检查可发现结核杆菌 ,但阳性率受多种因素影响, 如患者是否规范用药、菌阴性 的结核病等。
其他检查
如血液检查、PPD皮内试验等 ,也可用于结核病的辅助诊断
。
结核病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支持治疗 预防复发
常用抗结核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治疗过程 中需遵循医生建议,按时按量服药,不可自行更改剂量或停药
THANKS FOR WATCHING
结核病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结核病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一、管理措施管理措施是有效预防与控制结核分枝杆菌传播的第一道防线,是环境控制措施和个人防护措施顺利开展的基础和前提,是最重要的控制措施。
它通过实施一系列管理手段,使得医务人员的相关高危人群感染结核病的风险降到最低。
管理措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开展本单位结核感染危险性评估、制定结核感染预防与控制计划、建立健全感染预防与控制的规章制度、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其相关技术性标准、规范,对机构中相关工作人员开展感染预防与控制、职业安全防护等技术培训和开展预防结核感染的宣传教育。
(一)加强组织领导,重视结核病感染预防与控制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将结核病的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纳入本机构感染管理的组织体系,并由业务能力较强的临床医护人员、感染管理人员组成感染控制技术小组,以加强对结核病感染控制的技术指导。
(二)开展本机构肺结核感染危险性评估危险性评估的内容包括:统计本机构及机构中特定区域每年发现的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数;统计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在本机构或机构中特定区域的停留时间;本机构或机构中特定区域是否存在导致空气中结核分枝杆菌浓度上升的因素,如环境通风、中央空调、痰液收集等方面。
根据上述内容确定本机构及机构中特定区域的危险级别。
易发生结核分枝杆菌交叉感染的高危环境包括:1. 候诊室和走廊:肺结核患者及其家属所处的候诊室和走廊,该区域人流量较大,人群密集,所有在此驻留过的人员均易感染。
2. 门急诊:该区域空间相对狭小,接诊的医师和护士与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接触密切,较易感染。
3. 病房:通风状况不良的结核病病房,除了临床医师和护士外,其他患者以及陪护人员和探视人员等也较易感染。
4. 实验室和放射检查室:该区域相对密闭,较易发生感染,尤其是从事痰涂片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的人员更易感染。
(三)制定本机构的结核病感染预防与控制计划根据本地区结核病和艾滋病流行情况、本机构的诊疗条件等,制定本机构结核病感染预防与控制计划,并确定专门机构或专人负责计划的实施。
预防性抗结核治疗方案

预防性抗结核治疗方案第1篇预防性抗结核治疗方案一、背景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我国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预防结核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方案旨在为特定人群提供预防性抗结核治疗,降低结核病发病率。
二、目标人群1. 与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2.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且伴有高发病风险的人群;3. 免疫功能低下者,如艾滋病毒感染者、器官移植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4. 其他经评估具有结核病发病风险的人群。
三、治疗方案1. 药物选择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预防性抗结核治疗的药物选择如下:(1)异烟肼(Isoniazid,INH):成人剂量为300mg/天,儿童剂量根据体重计算;(2)利福平(Rifampin,RFP):成人剂量为600mg/天,儿童剂量根据体重计算;(3)吡嗪酰胺(Pyrazinamide,PZA):成人剂量为1500mg/天,儿童剂量根据体重计算。
预防性治疗方案通常采用单药治疗,首选异烟肼。
2. 治疗时长预防性抗结核治疗时长一般为6个月。
对于免疫功能低下者,可根据具体情况延长治疗时长至9个月。
3. 用药监测在治疗过程中,需对患者进行以下监测:(1)治疗前:进行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等检查,评估患者身体状况;(2)治疗期间:每月进行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检查,密切关注患者不良反应;(3)治疗结束后:进行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检查,评估治疗效果。
4. 不良反应处理在治疗过程中,若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处理,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健康教育1. 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2.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通风,降低感染风险;3. 鼓励患者按时服药,定期复查,提高治疗依从性;4.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五、法律责任1. 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确保预防性抗结核治疗工作合法合规;2.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保障患者隐私权、知情权等合法权益;3. 医务人员在开展预防性抗结核治疗工作时,应遵循医学伦理,尊重患者意愿。
预防性抗结核治疗方案

预防性抗结核治疗方案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其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空气传播和食物传播。
结核病的预防和治疗一直备受关注,而预防性抗结核治疗方案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就预防性抗结核治疗方案进行介绍和讨论,希望对相关人群有所帮助。
首先,预防性抗结核治疗方案的目标是预防结核病的发生和传播。
针对不同的人群,预防性抗结核治疗方案也有所不同。
对于接触过结核病患者的人群,预防性抗结核治疗方案建议进行化验检查,以确定是否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
对于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但尚未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的人群,预防性抗结核治疗方案建议进行药物治疗,以阻断疾病的发展。
其次,预防性抗结核治疗方案的药物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常用于预防性抗结核治疗的药物主要包括异烟肼、利福平等。
这些药物在预防结核病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因此,在选择药物时,需要结合个体情况和医生建议进行合理选择,同时进行定期的药物监测和身体检查。
另外,预防性抗结核治疗方案的持续时间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一般来说,预防性抗结核治疗的持续时间为6个月至9个月不等。
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按时按量服药,并且定期进行相关的检查和随访。
只有在完成了整个治疗过程,并且经过医生的确认后,才能结束治疗。
最后,预防性抗结核治疗方案的注意事项也是需要重视的。
在接受预防性抗结核治疗期间,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同时也要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总之,预防性抗结核治疗方案是预防结核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接触过结核病患者或者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的人群来说,及时进行预防性抗结核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在接受预防性抗结核治疗期间,患者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同时也要注重自身的健康管理和预防措施,以减少结核病的发生和传播。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对相关人群有所帮助,能够提高对预防性抗结核治疗方案的认识和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结核病的筛查和预防性治疗?
由于结核病具有传染性,且更容易传染给与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因此我国出台了政策,对具有传染性的肺结核患者(涂阳肺结核)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以帮助更早地发现这些人中的肺结核患者。
医生会询问涂阳肺结核患者的亲属或同事的情况,尤其是这些亲属或同事是否出现了咳嗽、咯痰超过2周的结核病可疑症状,如果已经出现可疑症状,国家有免费为他们进行检查的相关政策。
对于未出现可疑症状的密切接触者,尤其是儿童,可以通过进行结核菌素试验来测试是否感染了结核菌。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果经检查已经明确感染了结核菌的人,即使他们没有症状,也可以通过短期服药来进行预防性治疗。
这些人群包括:
(1)艾滋病毒感染者;
(2)与涂阳肺结核患者接触密切,而且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的幼儿和青少年;
(3)结核菌素试验结果阳性,并且是糖尿病、长期使用激素、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
(4)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强阳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