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
张作霖生平简介

【大事记】1875年 3 月 19 日光绪元年二月十二日 1 岁生于奉天海城县西90 华里北小洼村1887年光绪十三年12 岁从私塾先生杨景镇学习三个月。
1888年光绪十四年 13岁其父张有财被赌徒打死,随母去镇安县(即黑山县)赵家庙村(今属北镇县)外祖父家就食。
1889 年光绪十五年14 岁学木匠当货郎卖包子学兽医。
1890年光绪十六年 15岁流落营口县大高坎镇1894 年光绪二十年 19岁投清军宋庆所部当兵,后升任哨长1895 年光绪二十一年 20岁清军移防离队回乡当兽医,与赵家庙村赵占元次女赵春桂结婚。
(后生张首芳、张学良、张学铭)1896 年光绪二十二年 21岁经冯麟阁(后改名冯德麟)介绍在广宁县(北镇)加入绿林董大虎匪部。
1900 年光绪二十六年 25岁义和团运动,沙俄侵占东北,盛京将军逃走,地方混乱。
于赵家庙组织保险队,后移至北镇县中安堡。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26 岁春节前夕遭金寿山勾结俄兵偷袭,逃往八角台与张景惠合股,被推为团练长。
生张学良。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27 岁于新民受抚,先任马队帮带(副营长)后升管带(营长)。
1904 年光绪三十年 29岁日俄战争爆发,先为俄军效力后为日军效力。
1907 年光绪三十三年 32岁东三省改建省制,徐世昌首任总督,计擒杜立山有功升为奉天巡访营前路统领。
1908年光绪三十年33 岁奉徐世昌命驻防郑家屯、洮南,追缴陶克陶胡叛匪。
1909年宣统元年 34岁奉锡良总督之命追缴蒙匪牙什、白音大赉等。
1911 年宣统三年 36 岁武昌起义,带兵入奉天省城镇压革命党人。
老王会说事儿之张作霖40节

老王会说事儿之张作霖40节张作霖(1875年-1928年),字醇,辽宁辽阳人,是近代中国重要的军事政治家。
他在东北地区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并参与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对中国的现代化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本文将以《老王会说事儿之张作霖40节》为主题,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进行评估,分析张作霖的贡献与意义。
一、张作霖的成长与崛起(第1-10节)1.背景介绍张作霖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就展现出军事才能。
在他的领导下,东北地区的治安和生产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2.军事才能的展现张作霖通过自学和实践,锻炼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并于1907年创建了弓背山刺刀军,打响了自己的第一场胜仗。
3.建立军事基地张作霖在东北地区建立了一系列军事基地,为后来的统一东北奠定了坚实基础。
4.与列强对抗张作霖发起了一系列反击外国势力的战斗,保卫了中国的权益,同时也增强了自身的威望。
5.知识与智慧张作霖的军事决策深思熟虑,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智慧。
他还积极学习西方文化和军事知识,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借鉴。
6.政治手腕张作霖善于运用政治手腕,并与各方势力保持良好关系。
他不仅与国民政府合作,还与共产党和列强展开了一系列博弈。
7.通过与日本的博弈,维护了中国的权益,并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东北的稳定。
8.与俄国的合作张作霖与俄国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通过与俄国的合作,中国得以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军事上的帮助和支持。
9.逐步掌控东北张作霖通过一系列战略行动,逐步掌控了东北地区,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日本的牵制。
10.军队建设张作霖重视军队建设,并制定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提升了军队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
二、张作霖的崩盘与牺牲(第11-30节)11.对中国的贡献张作霖致力于维护中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12.与国民政府的矛盾张作霖与国民政府的矛盾逐渐加深,双方在政治和经济利益上产生了冲突。
13.北洋政府的解体张作霖力图保持北洋政府的独立性,在与国民政府的斗争中失去了很多支持和资源。
张作霖写的诗

张作霖写的诗
张作霖,这位在乱世中崛起的枭雄,你可曾想过他还会写诗?
说起来,他的诗或许不像那些文人墨客的作品那般辞藻华丽、意境
深远,但却有着独特的韵味和力量。
比如他那句“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这难道不是一
种别样的诗吗?这简单的话语里,藏着他对人生的深刻洞察。
就像我
们走在生活的道路上,有时候觉得是一路的风景,可细想,不也是各
种人情冷暖交织吗?
还有他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小日本就别想进东北”,这是何等
的气魄!这不就好比是一位英勇的战士,站在城墙上高喊着保卫家园,让人热血沸腾,不是吗?
张作霖的诗,或许没有那么多的风花雪月,却有着实实在在的决心
和豪情。
他用自己的语言,书写着属于他的江湖篇章。
在我看来,张作霖的诗虽然不够文雅,却充满了真实和力量,让人
不能小觑。
张作霖生平简介

1920 年 民国九年 45 岁 在直皖战争中助直反皖。
1921 年 民国十年 46 岁 被任为蒙疆经略使,辖热察绥三特区。进京组织梁士诒内阁。
1922 年 民国十一年 47 岁 吴佩孚揭露梁内阁卖国媚外, 第一次直奉战争失败而归,宣布东三省独立,自任保安总司令,整军经武成立陆军整理处。
【大事记】
1875 年 3 月 19 日 光绪元年二月十二日 1 岁 生于奉天海城县西 90 华里北 小洼村
1887 年 光绪十三年 12 岁 从私塾先生杨景镇学习三个月。
1888 年 光绪十四年 13 岁 其父张有财被赌徒打死,随母去镇安县(即黑山 县)赵家庙村(今属北镇县)外祖父家就食。
1913年生五女张怀曦,
1916年生张学思,又名张学诗,字述卿,中共海军少将,曾任海军参谋长,大连海军学校,东北师范大学创始人,“文革”中被迫害致死);
五房寿氏,1920年生五子张学森(后赴美,在一家航空公司任职,后张学良赴美,均由张学森照顾,1990年曾被邓小平接见,1995年病逝于北京,其女张闾蘅现为全国政协委员),
1923 年 民国十二年 48 岁 扩奉天兵工厂;东北大学开学。
1924 年 民国十三年 49 岁 成立东三省交通委员会。 组“镇威军”六个军进关与直系再战,胜,推段祺瑞为“中华民国临时总执政”。
1925 年 民国十四年 50 岁 奉军进入上海,势达鼎盛时期。浙江督军孙传芳反奉,郭松龄倒戈,日军助张败郭。
1896 年 光绪二十二年 21 岁 经冯麟阁(后改名冯德麟)介绍在广宁县(北 镇)加入绿林董大虎匪部。
张作霖

张作霖幼年家贫,为人放猪,得塾师 义助,读书两冬。14岁时其父张有财故 去,兄妹4人随母迁到镇安县(今黑山 县)二道沟外祖父家。卖过包子,当过 货郎,学过木匠,后又跟继父学过兽医, 相马。1892年在营口高坎谋生,后流浪 到营口。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张 作霖在营口应募投清朝北洋毅字军。 1895年3月,离队回镇安,与赵家庙村 赵占元次女(张学良生母)结婚,成了 “倒插门”女婿。后北走广宁(今北宁 市),投身绿林。不久又返回赵家庙村, 纠集20余名青壮年,建立一支联村保安 队。1901年除夕,张作霖遭匪首金寿山 勾结俄军马队偷袭,率残部8人,冒风 雪逃到桑林子,把家眷安顿在亲戚家后, 到八角台(今台安镇)投靠张景惠,当 上了八角台团练长。翌年4月17日,其 长子——千古功臣张学良降生于台安县 桑林子村。
负面评价
张作霖和子女 张作霖和子女 穷兵黩武:作为军阀,张作霖一再发动战争,不惜向日本等 国借款而且截留盐税等国税收入用于战争。且张作霖的部队 奉军军纪涣散,常有劫掠的现象,战争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 刻的苦难。
镇压民主:张作霖思想较为守旧,曾经数次反对民主主义, 屠戮革命党人,并反对共产党,逮捕并杀害了李大钊等共产 党人。
1902年11月9日,张作霖率200余人被新 民知府曾韫招降,编为新民府巡警营马队 帮带(相当于副营职);1906年被提升 为统带(相当于团职),成为全省地方军 队右路头目。此时,张作霖先后剿除、招 抚辽西徐翰武、侯占山、金寿山等各路匪 股。由于兵不血刃智擒悍匪杜立山有功, 清朝政府发朱批:“予都司张作霖等五员 奖叙”,赏银5000两;1907年晋升为奉 天巡防营前路统领(相当于旅职); 1908年至1910年4月间,张作霖被调往郑 家屯、洮南一带,追剿蒙匪,因击毙、生 擒匪首,晋升洮南镇守使。 1911年10 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张作霖以“率兵 勤王”为由,抢先由洮南入驻省城,东三 省总督赵尔巽任其为“奉天国民保安会” 军事部副部长。他们合谋,残酷镇压同盟 会革命活动,杀害了同盟会东北地区负责 人张榕等。张作霖受到清廷破格升赏,出 任“关外练兵大臣”,赏顶戴花翎,被派 任掌管奉军军事大权的巡防营务处总办, 成为奉省地方最大的军事首领。
张作霖诗句

张作霖诗句
1. 张作霖那可是有气魄的人啊,他说“我张作霖绝不做卖国贼!”你看看,这多有骨气啊!就好比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决不低头的好汉。
2. “大丈夫生在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张作霖这话多霸气啊,就像那展翅高飞的雄鹰,绝不甘心被束缚。
3.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
”哎呀,张作霖这话说得太在理了!这不就跟咱生活中一样嘛,光靠武力可不行。
4. “有我在,东北就乱不了!”听听,张作霖多自信呐,就如同那定海神针一般。
5. “老子打的就是精锐!”哇,张作霖这股子豪气,不就像那敢于挑战最强者的勇士吗?
6. “只要我张作霖还有一口气在,就绝不允许日本人在东北撒野!”这是多么坚定的立场啊,好像是守护家园的坚固堡垒。
7. “咱东北人,啥时候怕过事儿!”张作霖这话多提气呀,就跟那面对困难绝不退缩的战士一样。
8. “我张作霖行事,何须向他人解释!”瞧瞧,这多有个性啊,如同那独自行走江湖的侠客。
9. “跟着我张作霖,保管你们吃香的喝辣的!”这承诺多实在啊,就像那可靠的大哥带着兄弟们闯天下。
10. “我张作霖从来就不信命!”哇,这是多么倔强的态度啊,好比那要逆天改命的强者。
我觉得张作霖的这些诗句都很能体现他的性格和为人,展现了他的霸气、骨气和智慧,让人对他这个人物充满了好奇和敬佩。
张作霖是在哪里出生的

张作霖是在哪里出生的张作霖协助清廷剿灭了很多土匪的势力,先后担任了奉天督军、东三省的巡阅使等职位,张作霖号称“东北王”,他成为北洋军奉系的首领。
那么有作为的一个人,是哪里人呢?哪块土地养育了这样的成功人士?张作霖出生地是哪里?张作霖的出生地张作霖,字雨亭,汉族人,他的乳名叫作老疙瘩,但他更喜欢别人叫他“张大帅”。
张作霖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后来又投身于绿林。
张作霖1875年出生在奉天省海城县驾掌寺乡马家房村西小洼屯,也就是今天的辽宁省海城市人,所以张作霖出生地是奉天海城。
作为张作霖的出生地,这个地方有什么不同之处呢,那么现在就来看看这个地方的文化历史吧。
奉天省,是清末和中华民国的省级行政单位中的其中一个,它的简称是“奉”,省会就是奉天府。
奉天省在民国初的沿袭清制时候,改为辽宁省,是辽河流域永远安宁的意思。
这个地区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至今遗留下来的沈阳故宫、清初三陵都是反映了当时的一个社会面貌。
奉天省改名与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的“东北易帜”有很大关系,在东北易帜后,全国统一,将奉天省改为辽宁省。
之后辽宁1/ 7省又经过了很多次改名,在九一八事变后,又改为了奉天省。
之后新中国成立以后,辽宁地区改为辽东、辽西两个省,在1954年时,又将这两个省合并成为了辽宁省。
张作霖卖国是真的吗在民国时期,军阀当道,各个帝国主义列强强行在中国掀起瓜分的狂潮。
这些列强之所以在中国敢如此猖狂,有许多原因。
一是因为,中国国弱,兵马设备差;二是因为当政的政府懦弱虚伪;三是因为,中国有许多人都在其中充当着汉奸、卖国贼的角色。
那么作为奉军统领的张作霖卖国吗?张作霖卖国吗?答案是否定的。
为什么大家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呢?是因为张作霖虽然对日本人不假辞色,但是也没有公开反日,张作霖对日本的态度在公众看来,是一直有一些暧昧不清。
因为张作霖曾一度替俄国做事,后来也曾给日本人干活。
尤其是在郭松龄反奉战争之际,他还一度和日本人合作。
他在府中还聘请了日本菊池武夫作为顾问。
张作霖

治家有方
• 张作霖治家严谨,给家里人定下规矩不少,家风 好。他的小舅子在他身边当警卫,仗着大帅的名, 在外面胡作非为,晚上闲来无事,居然拿路灯当 靶子,把路灯全部打碎,市政建设的人知道这事 很气愤,但是敢怒不敢言。张作霖听说这件事愤 恨地说:“把他给自己毙了。”手下顾及到张作 霖的颜面说尽好话,要求从轻发落。当晚张作霖 亲自执法。家人很不理解,几个灯泡碎了就换新 的,怎么把人给枪毙了。张作霖说:“你们在家 犯错,丢的是自己张作霖的脸,但是在外面搞破 坏,坏的是奉天城的风气。”以后大帅府里的人 更加慎言慎行,没有人乖张闹事。奉天城的百姓 知道了这件事,对张作霖更加尊敬。都说张大帅 办事有自己的规矩,谁都不能违背。
• 他生活在那个复杂的时期,就注定他是复 杂的,不能用黑白好坏来简单的解释。时 代局限性使他带有旧社会的不良习气与专 横;但誓不出卖国家主权的爱国精神使他永 远活在人们心中他出身贫穷却拥有傲骨, 他是绿林好汉,也是一代军阀。虽然他遵 循了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率领的东北军退 守锦州,但是他后来积极地策划了西安事 变,东北易帜。所以他是英雄,是中华的 英雄!周总理是这样评价他的“民族英雄、 千古功臣”
东北王
张小名张老疙瘩, 1875年3月19日出生于奉天省海城县小洼村 (现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驾掌寺乡马家房 村西小洼屯),逝世于1928年6月4日。张 作霖自幼出身贫苦农家,参加过中日甲午 战争,后投身绿林,势力壮大,清政府无 力征剿,就将其招安;早年做过土匪,后 来成为北洋军奉系首领,也是北洋政府最 后一个掌权者,喜欢别人以“张大帅”称 呼,号称“东北王”。1928年6月4日,张 作霖乘坐的火车在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预 埋的炸药炸毁,史称皇姑屯事件。张作霖 身受重伤,回到奉天后身亡,子张学良接 掌东北军政。在位期间曾多次抵制日本人 的拉拢,拒绝签订卖国条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 张作霖与东北讲武堂
东北讲武堂成立之经过: 目的:一为解决张学良的读书问题,二乃培养军事人才。 原因:民国11年的直奉战争,直胜奉败,张作霖大受刺激。
招生范围:东北三省及平津一带均有。 结果:共办有第21期,人数一度达3200人,军队质量有所改 变。
两次直奉战争
• 第一次:直胜奉败,直系取胜后,完全控制了北京政府,继续推行“武力统一”政 策,其首领曹锟于1923年10月以贿选手段当上总统。曹遭到国人反对,加之内部各 派争权夺利,财政濒于破产,陷入内外交困的局面。在英帝国主义干预下,直奉两 系停战议和,签订和约。双方自19日始将军队撤退,终结战争。 • 第二次:奉胜直败。张作霖,冯玉祥等随后在天津曹家花园召开会议,决议成立中 华民国执政府与善后会议以取代国会,并推段祺瑞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统总 统与总理之职,政权落入奉系军阀手中。 • 评价 • 军事意义上,直奉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海军、空军参加并取得重大作用的内 战,新式武器如坦克等纷纷登场,重炮、重机枪、地雷的使用均为之前战争所罕有, 死伤特别惨烈。政治意义上,直奉战争以奉系胜利而告终,从此直系军阀基本退出 中国历史舞台,北洋政府开始了张作霖时代。
奉天军权的统一:张为奉天督军后,仍为第27军师长,27师第53旅 ,汤玉麟为旅长,第54旅,孙烈臣为旅长。汤粗鲁,孙精细,故第 27师事务,多为孙烈臣主持。 汤部由于纪律问题,常和奉天警务处长王永江发生纠纷。王素为张 激赏,奉命对27师军纪,多有报告。汤乃与王多有纠纷。 汤认为张氏既偏袒王,又提拔孙,将来27师师长与己无分。遂联络 团营长,酝酿叛变。事败,张作相奉张命率骑兵追击,不料28师55 旅旅长张景鹏竟率骑兵一营掩护汤逃。张作相不愿27师与28师出现 正面交锋,汤事结束。
1912年,袁世凯出任大总统,张作霖被任命
为第二十七师中将师长;袁世凯称帝后, 又被封为子爵、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 务兼巡按使;袁死后,张作霖被北京政 府任命为奉天督军兼省长。
掌握了奉天省的军政大权,成了边疆大吏,
1918年9月被任命为东三省巡阅使,利用日 本的势力控制了奉、吉、黑三省,成为 奉系首领。
继段芝贵为奉天督军兼省长:迨袁世凯密谋称帝,特派段芝贵继张 锡銮为奉天督军,段急欲对各部加以控制,各部均不满,暗以张为 首与段抗衡。 段为14省中请袁称帝最活跃之人,张冯皆不服于段。迨袁称帝渐为 各方反对,张乃扬言将宣布独立。袁乃去段,特派张氏为奉天督军 及省长。至此张为奉,吉,黑的首领。
割据东北
(二)其子张学良是第三旅的旅长,第三旅是独立旅,是张作霖的 王牌军。张作霖身着便服在城里转悠,突然听见几个百姓,叹气说 第三旅的人横行霸道,巧取豪夺。张作霖听到这里已经火冒三丈, 回家见到张学良更是怒不可遏,破口就骂,骂了足有半个小时,张 学良低着头不敢说话,大厅里掉根针的声音都能听见。最后,张作 霖让张学良关禁闭三天,不许有人探望,按照规定办事,谁也不许 说情,否则一起处罚。事情一传出去,整个军队都震撼了,一想到 连少帅触法都躲不过严惩,谁都不敢再为非作歹了。
“东北王”---张作霖
电子1101 赵发举 11214030
字: 雨亭 中文名: 张作霖 别名: 张大帅 国籍: 中国 籍贯: 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 民族: 汉 出生地: 奉天海城 出生日期: 1875 逝世日期: 1928 职业: 奉系军阀首领 主要成就: 统一东北、内蒙 古 张作霖是北洋军奉系首领,是“北洋政府” 最后一个掌权者,号称“东北王”。1928年6月4 日发生皇姑屯事件,张作霖乘火车被日本关东军 预埋的炸药炸成重伤,当日送回沈阳官邸后即死 去。
治家严谨
(一)张作霖治家严谨。他的小舅子在他身边当警卫,仗着大帅的 名,在外面胡作非为,晚上闲来无事,居然拿路灯当靶子,把路 灯全部打碎,市政建设的人知道这事很气愤,但是敢怒不敢言。 张作霖听说这件事愤恨地说:“把他给我毙了。”手下顾及到 张作霖的颜面说尽好话,要求从轻发落。当晚张作霖亲自执法。 家人很不理解,几个灯泡碎了就换新的,怎么把人给枪毙了。 张作霖说:“你们在家犯错,丢的是我张作霖的脸,但是在外 面搞破坏,坏的是奉天城的风气。”以后大帅府里的人更加慎 言慎行,没有人乖张闹事。奉天城的百姓知道了这件事,对张 作霖更加尊敬。都说张大帅办事有自己的规矩,谁都不能违背。
二· 辛亥革命前后的张作霖
东三省的军事态势:辛亥革命前夕,新军中路军第3镇驻长春,永吉一带, 统制会,冯玉祥为第20镇第80标第3营营长。第二混成协驻防沈阳北大营, 协统为蓝天蔚。 地方军 名为巡防营,分中,前,左,右,后五路,共40营。中路巡防统领 为刘某。前路巡防统领为张作霖。左路巡防统领为冯德麟。右路巡防统领 为马龙潭。后路巡防统领为吴俊升。此时清廷已改任赵尔巽为东三省总督。
张作霖(1875.3.19~1928.6.4):字雨亭,清光绪元年生于辽宁省之海城县。 少孤贫,年未冠即投入毅军马队管带赵德胜部下当兵,以其精兵强悍,且 善骑射,得擢马哨长(排长),参加甲午中日之战,战后,毅军撤回关内, 张也离开毅军。
一· 崛起草莽
甲午战后,枪械遗落民间群匪乱起,骚扰乡里,张乃乘机率同张作相,汤 玉麟等人,成立保卫团,甚有功绩,深长于计谋。来到了新民府的生疏 环境,他知道如何自处。他把争取增韫的信任摆在首 位,投其所好,“馈以金钱”,执礼甚恭,服从命令, 听从调遣。这就深得知府增韫的赏识,被倚为不可或 缺的左膀右臂。1904年2月,在我国东北爆发了日俄战 争。张作霖除了要维护境内的治安外,还在盘算如何 增强自己的实力。一开始,俄军强大,他就接受俄军 的枪械和金钱,帮助俄军。后曾被日军俘虏,差点处 死。被释放后,他又同日军签订誓约,“立誓援助日 本军”。1905年日俄战后,他的部队不但没受损失, 反而扩编为3个营。在日俄两大帝国主义战争夹缝中生 存的张作霖,充分显示了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混迹社会
那时的中国是一片混乱,东北地区尤甚。清 朝政府腐败透顶,中国大好河山任人宰割。沙 俄强行割去中国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仍觊觎中国东北的广袤土地;中国甲午战败, 日本魔爪深入中国东北。官吏横征暴敛,百姓 不堪忍受。亡命之徒便铤而走险,啸聚山林, 土匪蜂起,打家劫舍,百姓生活更加痛苦了。 他命运多舛,被人冤枉,遭受痛打,差点送命。 经好心人帮助,得以不死。恰在此时,中日甲 午战争爆发,他便抱着一线求生的希望,从军 了。他投到宋庆毅军马玉峎的门下,当了一名 骑兵。那年,他20岁。
巡防统领
擢升中,前两路巡防统领:光绪三十年(1904),日俄开战,土匪群起 张率部剿抚大小股匪,绥靖地方,甚有功绩,于次年由总办奉天巡防事 务张锡銮,呈请盛京将军赵尔巽擢为五营巡防统领,自新民移驻辽源。 又以歼灭蒙匪牙仟及击溃陶克陶胡之功,在宣统元年,张升为奉天前路巡 防统领,辖步兵,骑兵7营,驻防洮南府。 辛亥革命,自洮南进驻沈阳,时东三省总督赵尔巽并命兼奉天中路巡防 统领。张既为中,前两路巡防统领,事实上成为巡防军的首领,也从此 建立了掌握东北政权的基础。
张作霖是个很知道感恩 的人。受到东三省总督徐世 昌如此青睐,他剿匪更加努 力。同时,他也在不断地总 结剿匪的经验教训,摸索出 一套可行的规律。他本人也 吃苦耐劳,身先士卒。因此, 又经过年余苦战,终于将白 音大赉击毙,生擒牙仟,并 打败了陶克陶胡。后来追击 陶克陶胡800里,一直将陶 克陶胡赶到蒙古国。危害东 北边疆多年的蒙患解除了, 打击了蒙古分裂主义分子的 嚣张气焰,维护了国家的统 一和民族的团结,张作霖此 功是不可没的。
三· 自师长到东三省巡检使
任陆军第27师师长:赵总督于民国元年将奉天中,前两路巡防改编为 陆军第27师,任张作霖为师长。以左路巡防为主编成陆军第28师,任 命冯德麟为师长。右路巡防依旧。再由后路巡防抽出一部编为陆军骑 兵第二旅,任命吴俊升为旅长。 不久,赵去职,张锡銮任奉天督军,对各部颇表爱护,各部对张督军 也只服从。
帮助张作霖掌握东北军政大权的两件事: 一· 制服新军 二· 镇压咨议局
制服新军:赵尔巽觉东北局势紧张,辛亥年(1911)年在沈阳召开新旧将领 会议,新军统领,协统及各参谋长者五人,旧军为五路巡防统领。新军将领 事前已商议力主东三省宣布独立,以蓝天蔚,卢代统为首。旧军将领以张作 霖为首,力主赵尔巽总督的观望态度。为制服新军,张乃携弹赴会,终胁新 军将领同意。 镇压咨议局:新军独立刚完,民党独立又起。奉天咨议局长吴景濂,以“保安 会准备会议”名义,召集开会,拟于会中宣布独立,并选赵尔巽总督为 会长。张作为地方军首领也被邀请,待吴景濂微露其意,赵尔巽总督拒绝为 会长,张乃掷枪威胁,吴默不作声,事毕。
前路
地方军驻防 图 张作霖
左路 冯德麟
中路 刘某
右路 马龙潭
后路
吴俊升
总督 赵尔巽
新军
地方军
蓝天蔚等协统,营长
张作霖等五路巡防统领
东北军事态势
取得地方军领导地位: 背景:辛亥年(1911)年,武昌首义成功,各省纷纷响应,东北亦有激动。 新军方面以蓝天蔚为首,策动反正。地方方面,以奉天省咨议局议长吴景 濂为首,也酝酿独立。 赵尔巽觉得新军不稳,决定用有渊源的地方军牵制新军和镇压咨议局,以 便维持清廷之统治。原拟调后路吴俊升开沈阳,加强拱卫,防止革命。 事为前路张惠临所悉,张惠临飞报张统领,张作霖乃星夜驰往沈阳,率兵 勤王。赵尔巽遂调职中路统领刘某,将中,前路巡防军皆归张统率。张事 实上称为地方军的首领。
家族历史
因生活无着,其先祖张永贵跑到了东北,从事农业 开垦。到其祖父张发时,从事农耕,“称素封”。后 来其父死后,家庭生活更加困难,没有办法,其母王 氏只得带着4个孩子投奔娘家。娘家生活也是非常困难, 张作霖不能指望家里了,只有到社会上混。张作霖本 来没钱念书,但是有一位好心的老师帮了他的忙。这 位老师名叫杨景镇。有一天,他看到窗外有一个小孩 偷偷听他讲课。好奇地叫进来一问,小孩答道:“我 叫张作霖,我愿意念书,家穷,上不起学,因此常在 这里偷听。”杨先生感到这个小孩想读书识字是好事, 就免费让他上学,还赠给他纸笔。这时的张作霖已经 是13岁了。就这样,张作霖读了一段私塾。在这里, 他打下了初步的文化基础。这在他的一生中是十分重 要的。张作霖知道感恩,他后来当了民国陆军第二十 七师师长,不忘旧谊,特地请杨景镇到沈阳来,在家 里开设了私塾馆。张学良就曾跟他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