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钙系钢铁磷化液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锌钙系磷化原理

锌钙系磷化原理1. 锌钙系磷化的定义锌钙系磷化是一种将锌和钙与磷化物结合形成化合物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锌和钙与磷化物发生反应,生成锌钙系磷化物。
锌钙系磷化物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因此在材料科学和化学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 锌钙系磷化的基本原理锌钙系磷化的基本原理是锌和钙与磷化物发生反应,生成锌钙系磷化物。
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2.1 磷化物的生成首先,需要准备磷化物作为反应的原料。
磷化物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制备,例如通过化学合成、热分解等方式。
常见的磷化物有磷化氢、三磷化二铝等。
2.2 锌和钙的反应接下来,将锌和钙与磷化物进行反应。
反应可以在固相、液相或气相中进行。
在反应中,锌和钙与磷化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锌钙系磷化物。
反应可以通过加热、搅拌、溶剂处理等方式进行促进。
2.3 锌钙系磷化物的形成在反应中,锌和钙与磷化物发生反应,生成锌钙系磷化物。
锌钙系磷化物的生成取决于反应条件,包括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的比例等。
适当的反应条件可以促进锌钙系磷化物的形成。
3. 锌钙系磷化的应用锌钙系磷化在材料科学和化学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3.1 光电材料锌钙系磷化物具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和稳定性,因此在光电材料中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锌钙系磷化物可以用作太阳能电池的吸收层材料,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此外,锌钙系磷化物还可以用于发光二极管(LED)的发光层材料,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和颜色稳定性。
3.2 电子器件锌钙系磷化物在电子器件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例如,锌钙系磷化物可以用作半导体材料,制备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等电子器件。
由于锌钙系磷化物具有较高的电子迁移率和载流子迁移率,可以提高电子器件的性能和稳定性。
3.3 催化剂锌钙系磷化物还可以用作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到催化作用。
例如,锌钙系磷化物可以用作水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此外,锌钙系磷化物还可以用于有机合成反应和环境污染物的降解等领域。
锌系磷化液制作原理与应用.

锌系磷化液制作原理与应用一、磷化液的制造原料:1.一般家庭式作坊所用原料:A.85%磷酸(液体+磷酸二氢锌(粉体+硝酸锌(粉体B.85%磷酸(液体+40%~98%硝酸(液体+95%氧化锌(粉体或者锌渣或锌灰(固体注:无效成分约30%。
2.国际标准使用原料:A.85%磷酸(液体+68%硝酸(液体+99.7%氧化锌(粉体B.85%磷酸(液体+68%硝酸(液体+99.99锌锭(金属注:无效成分约10%。
二、磷化液的国际标准化学组成(总酸度为液体状态:A.磷酸(约20%+磷酸二氢锌(约35%+硝酸锌(约35%+磷酸锌(无效成分约10%B.磷酸(约20%+磷酸二氢锌(约45%+硝酸锌(约35%注:按《化工产品物性辞典》解释1.磷酸二氢锌为白色结晶或黏稠状液体,溶于水和酸,水溶液呈酸性。
为磷化皮膜剂的主要成分,用于钢铁的防腐蚀。
2.磷酸锌为无色斜方结晶或白色微晶粉末,溶于无机酸(盐酸、硫酸、硝酸、磷酸;不溶于乙醇;水中几乎不溶,其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减少。
三、磷化液的制作方法:1.一般家庭式作坊:使用瓷缸或塑料桶为反应容器,以人工木棒的搅拌操作。
原料用水以井水或自来水。
2.国际标准:使用不锈钢为反应容器,以机械不锈钢棒的搅拌操作。
原料用水为纯水。
四、一般处理物为钢铁时,其反应机构如下:1.化学反应(化铁+磷酸(游离酸→磷酸二氢铁(铁分+氢气(气泡 (1↓↓↓〔促进剂〕↓〔促进剂〕↓└→水 (2└→磷酸铁(淡黄色沉渣 (32.皮膜生成反应(成磷酸二氢锌→磷酸锌(H皮膜+磷酸 (4铁(离子+磷酸二氢锌→磷酸锌铁(P皮膜+磷酸 (5〔说明〕钢铁表面与磷化处理液接触,钢铁表面发生溶解,表面附近的磷化处理液中的氢离子减少,PH值由3上升至4.6。
其结果引起(4、(5式的化学反应,不溶性的磷酸锌(Hopeite、磷酸锌铁(Phosphophyllite结晶在钢铁表面析出,形成皮膜。
溶解出的铁离子一部分作为皮膜的构成成分被消耗掉,而一部分反应成为铁分留在磷化处理液中,使皮膜的化学生成反应很难顺利进行。
钢铁件磷化处理液的研究

酸钠 , 以新 型 的植 酸作 为缓 冲剂 , 到 了一种 新 的常 得
简 量取 2 0mL质量 分数 为 8 的磷 酸加 入 到水 中 5
El c r p a i g e t 0 l tn
Po l to n r l lu i n Co t o
VO 3 . 1 2 NO 3
钼 酸 钠 还 与 表 面 活 性 剂 以及 某 些 杂 环 化 合 物 具 有 协
同缓蚀 作用 , 当钼 酸钠 与表 面活性 剂配 合 使用 时 , 缓 蚀效 率 明显提 高 。表 2为钼 酸钠 的质 量浓 度对 磷 ] 化 膜性 能 的影 响 。 由表 2可 知 : 当钼 酸 钠 的质 量 浓 度 为 1 5g L时 , 化 膜 的耐 蚀 性 最好 。随着 钼 酸 . / 磷
表 1 氧化 锌 对 磷 化 膜 性 能 的 影 响
将 试 片 在 室 温 下 完 全 浸 入 配 制 好 的 磷 化 处 理 液
锌钙系磷化液说明

锌钙系磷化液说明1、适用范围1.1 适用于钢铁材料零部件涂装前底层处理,是烤漆、喷漆、喷塑、电泳、橡胶骨架硫化等前处理的理想工艺。
采用浸渍、喷淋均能达到理想效果。
1.2 适用于钢铁冷挤压、冷冲压、冷拔拉润滑磷化。
1.3 适用于钢铁工件防腐终处理。
2、主要特点2.1 磷化速度快,磷化膜致密均匀,呈深灰色,且挂灰甚少。
2.2 管理简单,使用时无须表调工序,无须添加中和剂及促进剂,配制和添加均很方便。
2.3 磷化液中含有稳定剂和抗硬水剂,槽液稳定,指标控制范围宽,沉渣较少,使用寿命长。
2.4该磷化膜防腐耐蚀性能佳,可满足工序间教长时间防锈使用,同时膜与各种涂层的结合能力优良,各项配套性能均超过国家标准。
3、锌钙系磷化液技术指标注:本报告是钢铁常温磷化液用于涂装底层时的性能检测,若用于防腐终处理,需浸油封闭,技术性能可达到兵器部WJ-536-82(炮弹、火箭弹、引信、火工品钢零件磷化技术条件)标准。
4、磷化工作液的配制(按1000升)4.1将将水加到处理槽内八成;4.2加入锌钙系磷化液约150公斤,并搅拌均匀;4.3补足余量水到规定量;4.4加温到规定工艺规定温度范围。
5、使用条件:游离酸度(FA):0.8~2pt 总酸度(TA):18~30pt使用温度:50℃~60℃处理时间:5~15分钟6、补充和调整:6.1由于连续处理过程中浓度不断变化,所以要求对工作槽液适当进行添加以保持较佳处理状态,一般每添加8~10kg浓缩液总酸上升1pt。
6.2使用一段时间后,工作槽液会有沉渣,可以过滤清液继续使用。
7、磷化液工艺流程7.1 用于涂装底层脱脂→水洗→酸洗→水洗→磷化→水洗→干燥→涂装。
7.2 用于冷加工润滑磷化脱脂→水洗→酸洗→水洗→磷化→水洗→浸皂。
7.3 用于防腐终处理脱脂→水洗→酸洗→水洗→磷化→水洗→浸脱水油。
8、工作液酸度检测方法8.1 游离酸度(FA):用移液管吸取10ml工作液,置入用去离子水洗净的250ml锥形瓶中,加蒸馏水50ml,滴入甲基橙指示剂2滴,以0.1N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橙色为终点,此时所消耗0.1N的NaOH标准溶液的毫升数称为游离酸度,用“点”来表示。
第四组钢铁锌系磷化

与金属溶液作用相同的酸浸渍反应:
Fe+2H3P0, -Fe (HZPO, )a }-Hz (1)
金属盐溶液的形成:
3Zn(HzPO,)z }4H3PO,+Zn3(PO,)z(2)
(2)式所示反应生成的H3P0;立即按照(1)式反应和钢铁表面的铁发生作用,使(2)式继续向右进行,这样就会促使金属与溶液界面处pH值不断上升,溶液中所生成的不溶性磷酸锌浓度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它的溶度积,而且由于金属离子从金属进入溶液的速度往往较反应本身速度还低,使三代磷酸锌得以迅速而整齐地沉积在金属表面成为致密的膜层。
(3)磷化膜的耐磨性太差,通过测试游离酸度和总酸度,发现总酸度太高,如果通过书上所说去调节,所加试剂太多,可能是开始时磷酸加入过多,同时加入磷酸二氢钠也可以大大提高膜的耐磨性。
4、实验总结:
(1)实验得出结论:在酸度合适的条件下,磷酸二氢钠可以大幅度提高镀件的耐腐蚀性。
(2)实验达到了预期目标,首先,基础配方合适,做出的基础配方的镀件基本符合镀件所要求的性能。其次在基础配方之上通过一系列变量实验,最终得出通过添加适量的磷酸二氢钠使耐腐蚀性达到三分三十秒,达到两分钟的要求。
(3)通过这次实验,让我明白做实验要有耐心,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在别人的做的基础之上,通过改进配方中某种成分,来达到自己所需的镀件性能。
指导教师评语和成绩评定:
实验报告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2、实验现象、实验数据记录:
基础磷化前
(现象:溶液比较澄清)
基础磷化后
(现象:磷化后溶液变得比较浑浊)
基础磷化液镀件
(现象:表面光滑平整,颜色偏黑)
改进磷化前
(现象:比较澄清,但是底部有固体不溶物。)
磷化液配方

磷化液配方与配制磷化是金属材料防腐蚀的重要方法之一,其目的在于给基体金属提供防腐蚀保护,用于喷漆前打底、提高覆膜层的附着力与防腐蚀能力及在金属加工中起减摩润滑作用等。
按用途可分为三类:涂装性磷化;冷挤压润滑磷化;装饰性磷化。
按所用的磷酸盐分类有:磷酸锌系、磷酸锌钙系、磷酸铁系、磷酸锌锰系、磷酸锰系。
根据磷化温度分类有:高温(80°C 以上)磷化、中温(50~70°C)磷化、低温磷化(40°C左右)和常温磷化(10~30°C)。
除了能产生灰色到黑色磷化膜外,还可以做黑色磷化。
目前,有关黑色磷化技术可以分成两种类型。
一种是改造原磷化液的配方,使磷化膜的颜色变为黑色;另外一种是将常温发黑和磷化分两步对钢铁进行表面处理。
即先用常温发黑工艺对钢铁进行发黑,得到较好的黑色外观,再进行磷化处理以提高表面膜的附着力和耐蚀性。
微谱技术长期做磷化液配方还原,磷化液配方分析,对其组分做定性定量分析,产品性能改进等——微谱分析法提供了“金属表面处理剂”行业的综合技术解决方案。
常温磷化液配方(质量份)原料1号2号原料1号2号磷酸 4 3 硼氟酸钠0.8 0.5氧化锌0.55 0.5 氯酸钠 2.5 2.5硝酸锌 1.5 1 柠檬酸 2 1硝酸镍 3 3.5 软化水加至100硝酸锰 3.5 3制备方法首先将氧化锌用少量混合湿润,加入磷酸,溶解完全后,再加入其他原料,搅拌均匀即可。
原料配伍本品各组分质量份配比范围为:磷酸2~4、氧化锌0.4~0.6、硝酸锌0.5~1.5、硝酸镍3~5、硝酸锰2~4、硼氟酸钠0.2~1、氯酸钠2~3、柠檬酸0.5~2、软化水加至100本品由于加入了复合加速剂和复合钝化剂——硝酸镍、硝酸锰、硼氟酸钠和氯酸钠,使磷化膜与工件的结合速度快,结合更牢固。
使磷化液磷化速度加快,并使成膜和强度大。
产品特性本品方法简单,被处理工件先要经预处理、脱脂、表调等工艺,使用工件表面无油、无锈及赃物,采用浸渍或喷淋方法施工,在常温下处理3~5min,无需加热,节省能源,操作方便。
锌系磷化液配方及各组分详细说明

锌系磷化液配方及各组分详细说明(一)转化膜概述1906年,Coslett以专利的形式率先阐明了磷化过程,或许也正是他让人们更多地熟知了磷酸盐转化膜的形成机理。
简单讲,当时的实验过程是他将铁屑放在热的磷酸溶液中直到出现饱和状态。
这种饱和溶液在钢铁的表面生成一种似结晶状的磷酸铁转化膜,过程如下:1. Fe + 2H3PO4 = Fe(H2PO4)2 +H22. Fe + Fe(H2PO4)2 = 2FeHPO4(不溶) + H23. Fe + 2FeHPO4 = Fe3(PO4)2(不溶) + H2反应速度很慢,通常需要几个小时才能生成适合油漆底层的转化膜,况且耐蚀性也不好,但膜层不容易轻易擦掉。
之所以能形成这层膜,是因为铁的表面与酸接触发生反应消耗了酸,导致PH值升高,促使2、3两个反应的进行,直至整个膜的形成、酸蚀的停止。
这些反应伴随氢气的产生,在钢铁的表面形成薄薄的气体阻挡膜,或许正是这一点,成膜需要很长的时间。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促进剂被使用在处理槽中,磷化时间大为缩短。
这些促进剂通常都是氧化剂,如硝酸盐,它们消除或减少了氢气薄膜的形成,使反应以更快的速度进行。
添加促进剂的另外一个好处是磷化膜由氧化铁和磷酸铁的混合物组成,这种膜同没有促进剂的磷酸亚铁膜相比具有更好的防腐蚀性能。
4Fe + 4H2PO4- + 6[O] = 2FePO4 + Fe2O3 + 2HPO42- + 3H2O当然,这种磷化膜的形成过程也必然伴随着沉渣的生成,这是因为阳极区溶解的铁扩散穿过反应界面进入溶液,被氧化生成不参与成膜的不溶性磷酸铁。
铁系磷化被发现、应用不久,人们又制备了磷酸锌转化膜。
除了锌元素进入膜层,这种膜的结构和性能类似于上面讲述的膜层。
它由两部分结晶构成:H相Zn3(PO4)2·4H2O和P相Zn2Fe(PO4)2·4H2O.膜层中的亚铁离子来自钢铁件阳极区酸的侵蚀。
Fe + 2H3PO4 = Fe(H2PO4)2 +H2金属溶解时,界面的PH值升高,导致金属表面可溶的磷酸二氢盐向不溶的磷酸盐转化。
锌系磷化液制作原理与应用.

锌系磷化液制作原理与应用.锌系磷化液制作原理与应用一、磷化液的制造原料:1.一般家庭式作坊所用原料:A.85%磷酸(液体+磷酸二氢锌(粉体+硝酸锌(粉体B.85%磷酸(液体+40%~98%硝酸(液体+95%氧化锌(粉体或者锌渣或锌灰(固体注:无效成分约30%。
2.国际标准使用原料:A.85%磷酸(液体+68%硝酸(液体+99.7%氧化锌(粉体B.85%磷酸(液体+68%硝酸(液体+99.99锌锭(金属注:无效成分约10%。
二、磷化液的国际标准化学组成(总酸度为液体状态:A.磷酸(约20%+磷酸二氢锌(约35%+硝酸锌(约35%+磷酸锌(无效成分约10%B.磷酸(约20%+磷酸二氢锌(约45%+硝酸锌(约35%注:按《化工产品物性辞典》解释1.磷酸二氢锌为白色结晶或黏稠状液体,溶于水和酸,水溶液呈酸性。
为磷化皮膜剂的主要成分,用于钢铁的防腐蚀。
2.磷酸锌为无色斜方结晶或白色微晶粉末,溶于无机酸(盐酸、硫酸、硝酸、磷酸;不溶于乙醇;水中几乎不溶,其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减少。
三、磷化液的制作方法:1.一般家庭式作坊:使用瓷缸或塑料桶为反应容器,以人工木棒的搅拌操作。
原料用水以井水或自来水。
2.国际标准:使用不锈钢为反应容器,以机械不锈钢棒的搅拌操作。
原料用水为纯水。
四、一般处理物为钢铁时,其反应机构如下:1.化学反应(化铁+磷酸(游离酸→磷酸二氢铁(铁分+氢气(气泡 (1↓↓↓〔促进剂〕↓〔促进剂〕↓└→水 (2└→磷酸铁(淡黄色沉渣 (32.皮膜生成反应(成磷酸二氢锌→磷酸锌(H皮膜+磷酸 (4铁(离子+磷酸二氢锌→磷酸锌铁(P皮膜+磷酸 (5〔说明〕钢铁表面与磷化处理液接触,钢铁表面发生溶解,表面附近的磷化处理液中的氢离子减少,PH值由3上升至4.6。
其结果引起(4、(5式的化学反应,不溶性的磷酸锌(Hopeite、磷酸锌铁(Phosphophyllite结晶在钢铁表面析出,形成皮膜。
溶解出的铁离子一部分作为皮膜的构成成分被消耗掉,而一部分反应成为铁分留在磷化处理液中,使皮膜的化学生成反应很难顺利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g柠檬 酸 , 至 足量 , . 加水 搅匀 成绿色 透 明磷 化液 。 调 酸度 为 F . 25点 ;A2 3 A 15— . 5— 5点 。 r
12 2 酸 度 测 定 法 ..
磷化膜较锌 系磷化膜有更高 的耐热性等 多项优异 性能。国内外研究和应用中、 高温磷化 , 工艺成熟 ,
膜 层质 量稳定 , 由 于其 能 耗 大 、 理工 艺 时 间 长 、 但 处 沉 渣 多 , 利 于 生 产 应 用 。所 以 提 高 磷 化 液 的质 不
.
总酸度 ( A) 于 1 L磷 化液 中滴 加 l一 T : 0m 2滴
溴酚蓝 指示 剂后用 0 1m lLN O . o a H标 准液滴定 , / 直 到溶 液 由黄色 变 为紫 色 时 , 消耗 N O 的毫 升数 为 aH 总酸 度 。单 位 为点 。
1 实验部分
1 1 实验 材 料 .
能 检测 。
() 1 打磨 : 用砂纸打磨试样 , 除去试样基体表面 的氧化皮、 锈蚀产物和污垢等 , 表面粗糙度增大 , 使
退 火 钢 丝 、 纸 、 C (O% ) Z O( 析 纯 ) 砂 H 12 、n 分 、
收 稿 日期 :0 1-)- 2 2 1. 5 5 - - 4
积, 有利于化学反应的进行。增加了膜层咬合性能。
本 实验采 用 盐酸 酸洗 。
由于盐 酸 较硫 酸 溶 液 能更 快 溶解 氧化 物 且
FC eI溶解度较大 , 酸洗后 残渣少 , 所以盐 酸酸洗后
金 属表 面质 量好 。
() 3 水洗 : 以除去酸洗后 金属表面残存 的多 用
余 的酸 及沉 渣 。
2 2
涂
装
与
电 镀
2 1 年第 4期 01
锌 钙 系钢铁 磷 化 液 的 制备 与 应 用研 究
张新 坤
( 河北联合 大学轻工 学院, 河北唐 山,60 0 030 )
பைடு நூலகம்
摘
要
采 用磷酸二 氢锌 、 酸式磷 酸锰等 为主要 原料 , 加入适 当的钙 离子和磷化促进 剂, 究 了一种性能较好 的锌 研
目前常用 的磷化液有 : 酸锌系、 磷 磷酸铁 系、 磷
酸 锰系 。钙 应 用 于 锌 系 磷 化 液 中可 以提 高 磷 化 膜 的耐蚀性 , 细化 晶粒 , 成 微 晶状 的磷 化 膜 , 降 低 形 有 膜 重 的作用 , 需 要 专 门进 行 表 面 调 整 , 有 助 于 不 还 提 高 耐蚀 性 , 降低 孔 隙 率 , 加 附 着力 , 增 因此 锌 钙 系
关键词
钢铁 ; 锌钙 系; 温磷化 ; 低 性能
磷化 是表 面化 学 处 理 方 法 中的 一种 , 指将 钢 是 铁表 面与含磷 酸二 氢 盐 的酸 性 溶 液 接触 , 过化 学 通 与 电化学 反应在 钢 铁表 面形 成 一 种稳 定 的、 溶 性 不 的无 机化 合 物 膜 层 的 过 程 , 层 膜 称 为 磷 化 膜 , 这 该 过程称 为 钢 铁 的磷 化 。通 过 磷 化 预 处 理 后 的钢 铁
作者简介 : 张新坤( 9 7一 ) 男, 1 6 , 河北联合 大学轻 工学院教 师。
2 1 年 8月 01
张新坤 : 锌钙 系钢 铁磷 化液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2 3
真实表面积成倍增 加 , 使得成膜物质能够渗入基体
入不同量的 O 1 P一 0乳化剂 , 调酸度后磷化 , 对形成
的磷化 膜 进行性 能 比较 , 果 如表 1 结 。
表 1 O P一1 0乳化剂的量的影响 ( 10mL溶液 ) 取 0
表面凹坑 , 增强了膜层与基体的附着力 。
() 2 酸洗 : 除去 试样 表 面氧 化皮 、 污物 及锈 蚀 , 同 时还使 金属表 面产 生许 多微孔 , 而增大 了基体 表 面 从
表面具有易涂装的优 良特性 , 能大大提高钢铁表面
的耐腐 蚀性 能 , 效 抑制 涂层 下 的腐 蚀 。 有
的自 来水 中, 搅成糊状, 加入 1.m 磷酸 (6%) 57 L 9 , 搅拌至均匀透明 ; 加入 已溶于 自 来水 的 05gN F . a 、
8gN ( O ) 、 i N 3 2 2 g钼酸 铵 、. 3 1g马 日夫 盐 、 . g一 05
到溶 液 由无 色变 为 红 色 时 , 消耗 N O 的毫 升 数 为 aH 游 离酸度 。单 位为 点 。
12 3 磷 化 工艺流程 ..
化液的最佳优化效果 , 探讨一种低 温锌钙系磷化工 艺并确定最佳磷化液配方和工艺条件。
根 据实 验要求 确定工 艺 流程 如下 :
打磨一酸洗一水洗 一磷化 一水 洗一烘干一性
游离 酸 度 ( A) 于 l mL磷 化 液 中滴 加 1—2 F : O 滴 酚酞指 示剂后 用 0 1m lLN O . o a H标 准液滴 定 , / 直
量, 降低能耗成本 , 低温、 少渣的磷化液体系成 为当 前研究 的潮流 。借鉴前人高 、 中温磷化 的经验 , 参
考各 种磷 化 液 配 方 , 过 反 复试 验 添 加 不 同 量 的 通 C 对磷 化膜 性能 的影 响 , 而 得 出加 钙 对 锌 系 磷 a 从
H P 49 % ) C ( O ) 、 i N 3 : 马 日夫 盐 、 3 O (6 、 a N 3: N ( O ) 、
NFO a 、 P一1 0乳化 剂 、 钼酸铵 、 柠檬 酸等 。
12 实验 过程 . 12 1 基础磷 化 液 的配制 ..
将 25g一 .2 氧 化锌加 入二 倍 于氧化锌重 . 3 15g
钙 系钢铁磷化 液, 检测 了磷化膜的性能 , 探讨 了磷化 液的主要 成分和磷 4 . 艺条件对磷 化膜质 量的影响。结果 表 t. ;- x 明, 所形成的磷化膜成灰黑 色, 结晶细致 、 匀, 腐蚀 性好 , 均 耐 与涂层 附着 力好 , 工艺维护 简单 , 沉渣 少, 用于钢 铁 适
件 涂 装 前 的 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