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养殖巧用褪黑激素

合集下载

毛皮动物褪黑激素应用现状及前景分析

毛皮动物褪黑激素应用现状及前景分析

毛皮动物褪黑激素应用现状及前景分析1917年,Mccord与Allan首次报道了松果体提取物能够漂白皮肤色素细胞的现象。

1958[1]年从肉牛松果体中首次分离出这一化合物。

并鉴定其化学结构为N-乙酰-5-甲氧基色胺。

1985年褪黑激素埋植技术作为国际毛皮兽养殖业公认的先进技术,首次在北美的毛皮兽养殖场应用。

1995年中国农科院特产所合成的高生理活性褪黑激素,曾获得联合国科技信息促进系统颁发的科技创新之星奖,制成的毛皮动物专用褪黑激素埋植剂,近年来深受养殖户的欢迎。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MT参与了对动物换毛、生殖及其它生物节律和免疫活动的调节,具有镇静、镇痛的作用,并展示了在医药、化妆品工业、畜牧业及野生动物养殖业的商业应用前景。

1概述1.1褪黑激素简介褪黑激素(melatonin,5-甲氧基-N-乙酰基色胺,MEL、MT或MLT)是一种叫吲哚类物质,由松果体5-羟色胺(5 -HT )通过两种酶的作用合成。

褪黑激素是一种叫吲哚类物质,由松果体5-羟色胺(5 -HT )通过两种酶的作用合成。

动物的松果腺合成和释放褪黑激素,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主要受外界光线的调节。

白天,光线经视网膜转变成神经信号传入松果腺,抑制MT的合成和释放;黑夜,光信号减弱,激活松果腺内MT的两种合成酶,刺激MT的合成和释放。

褪黑激素在动物生殖、生长发育、免疫系统和神经调节等方面具有生物学功能,还有抗自由基作用。

1.2褪黑激素在毛皮动物换毛中的作用机理毛皮动物和大多数哺乳动物一样,属于季节性换毛。

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动物以其故有的机制和速度进行着毛的生长与脱换,其中周而复始的光周期变化是其换毛的首发信号。

光照长短的季节性变化是通过以下机理调控动物换毛的:光照的长短交替通过动物眼睛的刺激,作用于动物颅腔内位于间脑顶端的松果体,影响松果体的分泌活动,特别是褪黑激素(MLT )的分泌量,进而调节动物的换毛和生殖等季节性生命活动。

其作用机制为:经过一段时间的长日照之后,给受试动物埋植MT,由于MT的持续释放,模拟了冬季的短日照状态,促进夏毛脱落,冬毛生长,从而促使各种经济动物提前换毛,毛皮早熟,达到提前取毛的目的。

褪黑激素在獭兔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褪黑激素在獭兔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褪黑激素在獭兔生产中的研究进展高利晓;吴峰洋;刘亚娟;陈赛娟;谷子林【摘要】褪黑激素主要是由脊椎动物松果腺体分泌的一种吲哚类激素.文章主要对褪黑激素的分泌规律、调控方式、代谢途径以及皮下埋植褪黑激素对獭兔的免疫器官、生殖系统、生长性能、毛皮品质的影响进行概述.【期刊名称】《饲料博览》【年(卷),期】2016(000)009【总页数】3页(P28-30)【关键词】褪黑激素;分泌;调控;獭兔【作者】高利晓;吴峰洋;刘亚娟;陈赛娟;谷子林【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河北保定071001;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河北保定071001;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河北保定071001;河北农业大学山区研究所,河北保定071001;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河北保定071001;河北农业大学山区研究所,河北保定071001;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河北保定071001;河北省山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保定07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57;S829.1褪黑激素(MLT)是脊椎动物松果腺体分泌的具有明显昼夜节律的一种吲哚类神经内分泌激素。

早在1960年,MLT由Lener等首先从牛松果腺提取分离出来,由于其能够使两栖类动物的皮肤颜色由深变浅,因此被命为褪黑激素。

虽然褪黑素发现很早,但长期以来MLT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1963年,MLT才被被正式确立为一种激素[1]。

1993年美国科学Walter和William研究证明了褪黑激素具有抗衰老、抗肿瘤、免疫调节、调整时差、改善睡眠、防治多种疾病的功能,成为讨论和研究的焦点[2]。

MLT广泛分布在脊椎动物、非脊椎动物体内的多个器官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3]。

近几年,国内外对其研究更加透彻,应用在动物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就褪黑激素在獭兔生产中的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1.1 MLT的分泌昼夜节律性MLT是一种主要由松果体细胞在暗环境下分泌的吲哚类激素,其他组织也能分泌,如视网膜、脾脏、胸腺、卵巢、睾丸、骨髓和肠等,特定的组织器官分泌的MLT作为自分泌物和旁分泌物是不会进入血液循环的[4]。

狐貉养殖十二月

狐貉养殖十二月

一月、本月注意调理体况。

避免采用“饥饿疗法”调理毛皮动物体况,在保证充足的蛋白质供给的前提下,限制种兽过肥或过瘦。

对过肥的动物,在饲料中添加一些含粗纤维或水分较多的饲料原料(如煮熟的麦麸、果菜等),对于过瘦的动物,增加能量饲料原料(如煮熟的玉米、油脂等)。

为提高毛皮动物发情的整齐度、提高配种率和产仔成活率,鉴于该时期采食量较低,需添加中旭4%预混剂。

注意日粮中脂肪或糖类不宜过高,否则可引起种兽肥胖,造成动物不孕。

鱼类以含脂肪(不超过4%)低的鱼类为主,如海鱼中的比目鱼、小黄鱼、黄姑鱼、梭鱼和鳗鱼等;淡水鱼中的鲫鱼、鲤鱼、鲢鱼、草鱼等。

严禁利用用激素处理过的肉类,种畜的肉,因难产、流产而死亡的动物的肉,否则可引起发情紊乱,不孕,胚胎吸收,流产。

管理要点:(1)采用目测、触摸、称重或体重指数测定等方法,判断狐的体况。

繁殖体重指数(克/厘米)为:狐100~110、貉90~100、银狐90,水貂24—26为适中,公母有别:公兽体况应略高,母兽体况应略低,少数经产狐体况偏肥难降,不必苛求,亦能正常繁殖。

(2)使动物接受自然日照周期,不可随意增加人工光照,否则会扰乱生殖周期。

(3)严格种兽疫苗免疫,一月初,要普遍进行预防接种。

水貂应注射犬瘟热、病毒性肠炎疫苗;狐、貉应注射犬瘟热、病毒性肠炎、脑炎、阴道加德纳氏菌病和绿脓杆菌疫苗。

(4)银狐进入一月、蓝狐进入二月,每周检查一次发情状况,以便及时配种。

(5)做好配种前各项难备,包括整理种兽系谱,笼舍修缮,备齐工具物品等。

二月、水貂、貉子和银狐,本月进入体况调理的末期。

发情时间:银黑狐约比北极狐早一个月,银黑狐从一月中旬到三月中旬,集中二月份;北极狐从二月中旬到四月中旬,集中3月;貉每年2月初—3月末发情配种,山东貉发情提前,有的一月末就能发情配种,集中在2月中下旬至3月末。

水貂二月下旬到三月中旬;从下旬开始适量、逐步增加水貂、貉子和银狐的营养,注意对早发情的放对,避免漏配。

我国养狐业现状及发展方向

我国养狐业现状及发展方向

我国养狐业现状及发展方向作者: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08年第12期自20世纪初在黑龙江北安县及嫩江流域,当地猎人养赤狐以来,我国的养狐业已有近100年的历史了。

20世纪50年代前,由于社会的变迁和经济技术落后,养狐业始终未能发展起来,真正的发展是从1956年起步,大发展是在20世纪80~90年代。

当时形成国营、集体和个体一起上的局面,1996年底达到高潮,全国存栏种狐约100多万头。

到了1998年,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狐皮价格不断下滑,特别是北极狐皮价格降到1996年底的1/4~1/3。

直到2000年下半年,随着亚洲经济开始复苏,养狐业才出现转机。

在养狐业处于低谷时,全国除一些大的养殖场仍保持一定数量的种狐外,大部分中、小养狐场纷纷解体,但全国仍有40万~50万头种狐存栏。

2001年初,由于狐皮价格回升,种狐数量有所增加,全国有种狐60万~80万头。

至2004年,全国种狐数量又超过1996年,达到150多万头。

我国狐皮价格下滑,除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外,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毛皮质量与发达国家的狐皮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表现在毛皮的尺码小,毛绒质量差,其价格仅为发达国家产品的1/3~1/2,缺乏竞争力。

究其原因,一是种狐品质差,生产不出高质量的毛皮。

这主要是前些年“狐狸热”时炒作的结果,几乎见母狐就留来作种,不注意亲缘血统,近亲繁殖,致使种狐品质退化。

二是不重视科学饲养,营养水平达不到种狐标准,而导致越养越小。

目前也有很多场家为了节约成本,或流动资金不足,仍在进行低标准饲养,满足不了狐的营养需求,即便是用优良芬兰狐杂交改良的后代也显现不出杂种优势。

三是世界发达的养狐国家,如北欧、北美、俄罗斯等国均位于寒冷的北方高纬度地区,在我国则是遍地开花,甚至海南、川滇等南方地区也养狐,违背了狐本身的生态规律,必然导致毛皮质量欠佳。

因此,养狐不能在全国盲目发展,应该很好地发挥我国北方的冷资源优势。

人工授精技术是狐育种、杂交改良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之一。

狐、貉、貂常用药物及用药方法

狐、貉、貂常用药物及用药方法

狐、貉、貂常用药物及用药方法林洁【期刊名称】《中国畜牧兽医文摘》【年(卷),期】2013(000)004【总页数】1页(P196-196)【作者】林洁【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穆棱市畜牧兽医局,黑龙江穆棱 157500【正文语种】中文随着市场上毛皮的走俏,狐、貉、貂等皮毛动物的养殖量逐年上升,而一些养殖户在饲养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狐、貉的常见病也逐渐增多。

本文就狐、貉、貂常用的药物及用药方法做简单的介绍,仅供养殖户借鉴。

1 选药原则应选用质量高,信誉好的兽药生产企业的产品,并清楚药物的成分、含量,按照说明书使用,还要注意药物的有效期。

合理选择药物。

如急性病是由细菌、病毒引起的发烧、气喘、肺炎等疾病,应先选针剂类药物,因为此类剂型的药物吸收快、效果明显,短时间内可看到用药效果。

胃肠类疾病应选择口服药物,可直接作用于胃肠道,且效果好、作用强、缓解症状快,如患痢疾时可先选用痢菌净,若效果不明显,可换诺氟沙星。

一般性疾病,如一些流行病,可选用药物添加剂,最好使用原料药,可降低成本,但要注意其用量及混饲时的均匀性。

2 常用药物2.1 疫苗类狐在每年的上半年注射犬瘟热、细小病毒性肠炎和脑炎疫苗,在下半年要注射犬瘟热、细小病毒性肠炎、脑炎和加德纳氏菌疫苗。

貉、貂在每年的上半年和下半年分别注射犬瘟热、细小病毒性肠炎和脑炎疫苗。

疫苗运输和保存不当都会给饲养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所使用的疫苗有固态的冻存苗和液态的水苗。

冷冻的疫苗应保存在零下20℃的冷冻室,液态的疫苗应放在2℃~8℃的冷藏室。

疫苗在保存过程中尽量避免阳光直射,以免其效价降低,起不到应有的保护作用。

注射疫苗时注射器具应经煮沸和蒸汽高压消毒,切勿使用化学药品消毒。

同时要做到每只动物一个针头,以防交叉感染。

严禁使用过期和失效的疫苗,在使用前要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注意保存方法及生产和失效日期。

稀释好的疫苗要一次用完,超过24 h后不得使用。

用过的疫苗瓶、注射器以及剩余的疫苗,要消毒后深埋。

褪黑激素对动物生产性能作用研究进展

褪黑激素对动物生产性能作用研究进展

褪黑激素对动物生产性能作用研究进展作者:贺亮徐乾琨贺峻琳黄冬维王灵赵辉玲罗超来源:《湖南农业科学》2016年第08期摘要:褪黑激素是畜牧生产中广泛使用的一类促毛皮生长激素。

选取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及耗料增重比(F/G)作为描述生产性能的3个指标,综述了褪黑激素对羊、兔、猪、鸡、鱼和鼠生产性能的作用,为生产中合理应用褪黑激素提供指导。

关键词:褪黑激素;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耗料增重比;综述中图分类号:S816.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0X(2016)08-0117-03Abstract:Melatonin is one of widely used hormone which can promote fur growth in stockbreeding. Three measurements are chosen including average day gain (ADG), average daily feed intake (ADFI) and feed and weight gain ration (F/G) to review melatonin effects on production performances of goat, rabbit, pig, chicken and fish .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make foundation for using melatonin better in animal production.Key words: melatonin; ADG; ADFI; F/G; review褪黑激素(Melatonin,MT)又称褪黑素、松果腺素,化学名为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最初是在牛松果体分离得到的一中吲哚类激素[1]。

光照是影响哺乳动物褪黑激素分泌的关键因素,在长光照的条件下,褪黑激素的分泌受到抑制,而在短光照下,却得到促进[2]。

褪黑激素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

褪黑激素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
果 体分 泌的 最主要 的 生物 活性物 质 。 ML 主要 是 由松 果体 合成 的 , T 另外 视 网膜 、 眶腔 的 副泪腺 、 眼 唾液 腺 、 的嗜 铬 细胞及 红 细胞 等 也 能 肠
分 成 ML 2。 T[ 松果 体细 胞合 成MI 的过程 口如 下 :) 氨酸在 色氨 酸羟化 酶 ( H) ] T 1色 TP 的作 用下 转变成 5 羟 一
早 期文 献 记载 , 物幼 年 时期 的松果 腺 处 于旺盛 阶段 , 的功能 可能 与 生殖 系 统 的发育 和成熟 有关 , 动 它 到初 情期逐 渐 萎缩退 化 , 而被视 为一个 无 特殊 功能 的退 化器 官 。 到 1 5 直 9 8年 , en r等人从 牛松 果腺 中提 L re 取 出褪黑激 素 ( ltnn 简称ML me o i , a T)( 即N一 2酰一 一 5 甲氧基 色胺 ) 松果 腺 的研究 才开 始引人 注 意 。 , 近年来 ,
M e ha i m nd Ap i a i n o e a o n c n s a plc to f M l t ni
i ni a us a r n A m lH b nd y
W U i— e ,LI Ku Je g U n
(.il gIsi t f eh oo y Na j g20 3 , hn ; . nigHo gh nF rs Z o Na j g20 2 , hn ) 1J i n t ueo c n lg , n n 1 0 8 C ia 2 Naj n s a oet o , ni 1 0 8 C ia nn t T i n n
ML T放 射性 配体 2吲 哚一 1 2 1一 T 的合成 及该 配 体 的亲 和力及 比活性 均较 高 , 一 2 1 5]ML 提高 了定 量测 定 的准 确性 , 为研 究 ML 的作 用机 理及 其在 畜牧 业 中的应 用打下 了基 础[ 。本 文 主要概 述 了褪黑激 素 已知 的生 T 1 ] 物 学作 用机 理及其 在 畜牧业 中的应用 。

埋植褪黑激素毛皮动物的饲养管理技术

埋植褪黑激素毛皮动物的饲养管理技术
表1 水 貂 换 毛 期 必 需 氨 基 酸 需 要 量
及与猪 ( 5 0 k g ) 的 比 较
l 瑁t i ng& a a us e n 1 9 9 6
其 他动 物研 究表 明 , 母 兽 在妊娠 期 吸 收的 营养
能影 响仔 兽被 毛 的发 育 。有 关 雄 性 水 貂 从 出生 到
的成分对水貂 的健康生 长和毛皮质量 非常重要 。 其 中蛋 氨 酸是决 定水 貂 毛皮 质 量 的第 一 限 制 性 氨 基 酸 。水貂 在 生 长换 毛期 对 日粮 中每 单 位 代 谢 能 ( ME ) 的蛋氨 酸 的需要 量 比猪 高 2 . 7倍 。而 水 貂 对 每单位 代谢 能 ( ME ) 的胱 氨 酸 、 苏 氨 酸 和 色 氨 酸 的 需要量 仅 仅分 别 比猪 高 1 7 %、 1 0 %、 1 3 %, 这 些 氨基 酸对 毛皮 质量 的影 响较 小 , 见表 1 。
长 向脊背部扩展。6 月底 , 四肢和肋部几乎都长出 了稀 薄 的夏毛 ( 包括针毛 、 中 间针 毛 和 部 分 绒 毛 ) , 其 他 部位 被毛 色泽 仍 暗淡 。换 毛 向背部 扩展 , 最 后 到达 尾部 ( 8月 末 至 9月 初 ) 。1 0月 和 1 1 月, 在 夏 季没 有生 长完 全 的绒 毛开 始大 量生 长 ( 其生 长方 向 可能 是朝 向腹 侧 ) , 被 毛变 密 , 但 针 毛和 中间针 毛不 再生 长 , 最终 形成 厚密 的冬 毛 。狐 狸夏 季平 均 每束 毛 的绒 毛数 为 1 2 . 7± 0 . 3根 , 冬季 为 1 7 . 6 ±1 . 2 根。 鼬科 毛皮 动 物每 年换 两次 毛 , 即春 季换 毛 和秋 季换毛。水貂 的毛囊从 l 2 月到 3 月份也处于静止 期 。春 季换 毛从 4月份 开始 , 此 时冬 毛失 去 光泽 并 从躯体各部位开 始脱 毛。4月底 , 在鼻端 、 眼周 围 和肢端长出夏毛, 随后从躯体前部 向臀部开始长出 新毛, 从 腹 部 向体 侧 再 到 背 部 也 长 出新 毛 。7月 初, 除了尾部外 , 其余部 位全部长 出夏毛 , 7月底换 毛结 束 。9月初 , 秋季换 毛开始 , 针 毛 在 9月 份 的 第 2周 开 始脱 换 , 绒 毛 的脱 换 比针 毛 晚 3周 , 换 毛 方 向与春 季 换 毛 方 向相 反 ( 从尾 向头 ) , 1 1月 底 换 到鼻端 。1 2 月初 , 冬毛全部 长成。标 准貂在 7 月 中旬平 均每束 毛有5 6 根毛 ; 8 月底 每束 毛 中有 8~l 2 根毛 ; 接 近取皮 时 , 所有 的 毛囊都 处 于 活 动状 态, 每 束毛 中有 2 5 4 0 根毛。 1 . 3 营 养对 毛生 长 的影 响 虽然 毛 皮 动 物 毛囊 形 成 数量 的多 少 受 遗传 因 素决 定 , 但 是要 使所 有 毛囊 在冬 毛生 长期 都处 于活 动状 态并 长 出毛 , 营养特 别 是蛋 白质 营养起 着 非 常 重 要 的作 用 。实 验 表 明 , 在 毛绒 生 长期 , 饲 喂低 质 量 蛋 白 日粮 的水 貂 与饲 喂 优 质 蛋 白 日粮 的水 貂 相 比, 毛皮质量下降 , 每束毛 的毛根数量 减少。在 8 月底 , 前者每束毛的毛根数仅为7 ~1 1 根, 后者每束 毛 的毛根 数达 到 l 0—2 l 根; 到 取 皮期 , 前 者 每束 毛 的毛根数为1 4 2 4 根, 后者每束毛的毛根数为2 5 ~ 3 3根 。另外 , 低 质 量 蛋 白 日粮 组 水 貂 的体 重 也 减 轻 了。水貂 每 束 毛根 数 减 少 的原 因是 低 质 量 蛋 白 作 用 于 毛囊 , 使 一 些毛囊 不 能发 育 和长 毛而保 持静 止状 态 。在动 物新 陈代 谢 过程 中 , 毛对 日粮供 给 的 营养 优先 利用 权低 。假 如某 些 营养 摄取 不足 , 动 物 机体 将 以减少 被 毛生长 为代 价 , 优先 满足 其他 目的 的需 要 , 因此 , 我们 说 动 物 的毛 的发 育 情 况 反 映 了 它 的健康 状况 。假 如 由于某 些原 因 , 水貂 不 能正 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褪黑激素用于狐狸养殖
褪黑素是由动物脑内松果腺体分泌的一种吲哚类激素,也称松果腺激素。

以下介绍的是狐狸养殖技术
1985年首先在北美的毛皮养殖场应用,我们在1993年初解决了国产化工原料人工合成褪黑素和制造褪黑素植入物的技术,1998年后,这个褪黑素在我国东北地区毛皮养殖业中普遍应用。

诱导狐狸毛皮提前成熟在夏季长日照期使用外源性褪黑素,可以通过提高狐狸体内褪黑素水平,还可模拟短日照作用,能诱导狐狸冬毛提前生长和成熟,这个有助于减少由于寒冷应激造成的动物体重减轻和毛皮损伤,然后降低饲养成本。

可以使用剂量每只2粒(20毫克)。

使用方法背部两肩胛骨间颈部皮下埋植。

使用时间成兽6月中旬为宜;子兽不宜过早使用,晚些效果较好,一般7月10日~15日为宜;留做种用的狐狸一般不使用褪黑素。

效果埋植褪黑素后狐狸表现为食欲增加,采食量增大,生长增快,睡眠时间延长。

成年狐其毛皮可以提前30天~70天成熟,幼狐可以提前15天~30天成熟。

银黑狐一般在埋植褪黑
素后105天~120天取皮,蓝狐为90天~95天取皮。

延迟公银黑狐发情银黑狐一般在1月~2月发情,而蓝狐则在3月~4月发情。

养狐业中为了生产霜狐,往往要延迟公银黑狐的发情时间,而狐狸属于季节性繁殖动物,其性腺发育、发情配种和妊娠都受光照调控,为了改变其发情时间,传统的方法是采取控光养殖技术。

采用褪黑素后,可以节约劳力,减少烦琐的日常管理,同样达到预期的效果。

使用剂量每只4粒(40毫克)。

使用方法背部两肩胛骨间颈部皮下埋植。

使用时间11月15日~12月20日。

总结:以上介绍的是狐狸饲养方法,效果在11月15日~12月20日使用褪黑素,公银黑狐的发情时间可以延迟到4月份,与蓝狐的发情基本同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