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钴锰酸锂标准
镍钴锰酸锂技术标准

镍钴锰酸锂技术标准一、引言镍钴锰酸锂是一种重要的正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具有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
为了提高镍钴锰酸锂产品的质量,保障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和性能,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显得十分必要。
本标准旨在规范镍钴锰酸锂的生产、检测、使用等各个环节,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促进锂离子电池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产品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镍钴锰酸锂产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镍钴锰酸锂的生产工艺、原材料采购和质量控制;2. 镍钴锰酸锂产品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结构特征;3. 镍钴锰酸锂产品的包装、运输和储存;4. 镍钴锰酸锂产品的使用、性能测试与安全性评估等。
三、技术要求1. 生产工艺(1)原材料采购:镍钴锰酸锂原材料的采购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保证原材料的纯度和稳定性;(2)生产工艺:制定镍钴锰酸锂生产的关键工艺参数,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3)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对生产过程中各项指标实行严格的监控和检测。
2. 产品质量(1)物理性能:包括颗粒粒度、比表面积、晶体结构等物理性能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要求;(2)化学性能:包括镍、钴、锰含量、氧化物的含量、PH值等化学性能的要求;(3)结构特征:产品的晶体结构、形貌结构等结构特征必须符合标准规定。
3. 包装、运输和储存(1)包装要求:产品包装必须符合危险化学品包装标准,保证产品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2)运输要求:采取合理的运输方式,避免产品受潮、受热、受激等情况,保障产品的稳定性;(3)储存要求:产品必须存放在通风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防止高温和潮湿环境。
四、使用与安全性1. 使用要求:在使用镍钴锰酸锂产品时,遵循产品规定的使用方法和条件,提高产品的利用率和安全性;2. 性能测试:对镍钴锰酸锂产品进行性能测试,包括放电容量、循环寿命、充放电效率等;3. 安全性评估:对产品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包括热稳定性、过充过放安全性等。
五、检测与评价1. 检测方法:建立完善的镍钴锰酸锂产品检测方法,确保产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 质量评价:对产品进行质量评价,比较产品的性能差异,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山东镍钴锰酸锂回收标准

山东镍钴锰酸锂回收标准作为一种新型的锂离子电池材料,镍钴锰酸锂在现代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使用过程中,镍钴锰酸锂电池也会出现损坏和废弃的情况。
为了规范回收处理行业,并保护环境,山东省制定了相关的镍钴锰酸锂回收标准。
具体内容如下:一、回收流程标准1.回收前的准备工作:(1)尽量保存电池完好无损的情况下进行拆卸,并将不同型号的电池分类存放;(2)对于已经损坏破碎的电池,要先对其中的电解液进行封存,并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
2.回收过程中的操作流程:(1)采用专业设备进行电池拆解,将正负极板和隔膜进行分离;(2)将不同金属进行分类收集,并进行分类储存;(3)将电池酸性液体等危险废弃物进行专业处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3.设备要求:回收过程中的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同时要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与生产环境的卫生。
二、回收标准1.回收价格标准:以回收的不同金属种类、规格和含量为主要因素,结合市场行情进行定价。
2.回收规模标准:从事回收业务的企业必须依法取得了相关的资质证书,同时要符合国家相关环保和安全规定。
企业的回收规模需要与其资质证书相匹配。
三、回收监管标准1.政府监管:地方政府应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全面掌握本地区回收企业的经济、环保和安全状况,及时监测回收企业的污染排放情况。
2.社会监督:公众可以通过宣传宣传渠道、网络等方式,对回收企业的行为加以监督和检举,对于不合规的回收企业必须依法进行处罚。
以上就是山东省制定的镍钴锰酸锂回收标准。
这些标准的制定充分保证了回收处理业务的合规性和安全性,同时也有利于促进资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
锂电池各个体系性能参数

钴酸锂1.钴酸锂的概述1992年SONY公司商品化锂电池问世,由于其具有工作电压高、能流密度高、循环压寿命长、自放电低、无污染、安全性能好等独特的优势,现已广泛用作移动电话、便携式计算机、摄像机、照相机等的电源。
并已在航天、航海、人造卫星、小型医疗仪及军用通讯设备中逐步发展成为主流应用的能源电池。
Sony公司推出的第一块锂电池中,正极材料是钴酸锂,负极材料为碳。
其中,决定电池的可充电最大容量及开路电压的主要是正极材料。
因此我国现有的生产正极材料公司,产品几乎全部是钴酸锂。
与钴酸锂同属4伏正极材料的候选体系有镍酸锂和锰酸锂两大系列,这两个系列材料在性能上各有长短,锰酸锂在原料价格上优势明显。
但在容量和循环寿命上存在不足。
钴酸锂的实际使用比容量为130mAh/g,循环次数可达到300至500次以上:而锰酸锂的实际比容量在100mAh /g左右,循环次数为100至200次。
另外,磷酸铁锂电池有安全性高。
稳定性好、环保和价格便宜优势,但是导电性较差,而且振实密度较低。
因此其在小型电池应用上没有优势。
国内钴酸锂市场需求变化呈现典型的中国市场特征,历史较短,但发展较快,多数企业在很短时间进入,但生产企业规模不大,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档。
2002年,国内钴酸锂材料市场需求量为2400吨,大多数产品依靠进口,但随着国内主要生产企业的投产,产能和需求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2006年需求量达到6500吨,2008年需求量接近9000吨。
2001年全球主要生产高性能钴酸锂、氧化钴材料的生产企业是比利时Umicore 公司,美国OMG和FMC公司,日本的SEIMEI和日本化学公司等国外企业。
另外台湾地区的台湾锂科科技公司也是重要的生产企业。
而国内的生产企业为北京当升科技、湖南瑞翔、中信国安盟固利、北大先行和西安荣华等。
这些生产企业有些是从科研机构孵化而来,有些是具有上有资源优势的企业。
2.钴酸锂的材料构成LiCoO2在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中基本上选用层状结构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的液相合成工艺,它采用聚乙烯醇(PVA)或聚乙二醇(PEG)水溶液为溶剂,锂盐、钴盐分别溶解在PVA或PEG水溶液中,混合后的溶液经过加热,浓缩形成凝胶,生成的凝胶体再进行加热分解,然后在高温下煅烧,将烧成的粉体碾磨、过筛即得到钴酸锂粉。
镍钴锰酸锂xrd峰

镍钴锰酸锂xrd峰
镍钴锰酸锂(NCM)是一种常用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XRD图谱中的峰位与材料的晶体结构密切相关。
NCM的晶体结构通常为层状结构,属于六方晶系,空间群为R-3m。
在XRD图谱中,NCM的主要峰位通常出现在18-25°、36-45°、59-65°等角度范围内。
其中,位于18-25°的(003)峰是NCM材料的重要特征峰之一,其峰位与材料的层间距有关,反映了锂离子在材料中的嵌入和脱出能力。
随着镍含量的增加,(003)峰会向高角度偏移,这意味着层间距减小,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出变得更为困难,从而影响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此外,NCM材料的XRD图谱中还会出现其他峰位,如(006)/(102)、(101)、(104)、(108)、(110)等。
这些峰位的出现和强度也可以反映材料的晶体结构和性能。
通过对NCM材料的XRD图谱进行分析,可以了解材料的晶体结构、层间距、阳离子混排程度等信息,从而评估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和优化材料制备工艺。
电池用锰标准

电池用锰标准一、锰金属纯度标准电池用锰金属应采用高纯度的锰,其纯度应不低于99.9%。
在开采、冶炼和制备过程中,应采取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避免杂质和有害物质的引入。
二、锰电池电解质标准锰电池电解质应采用适当浓度的锰酸锂或镍钴锰酸锂等材料,以适应不同类型电池的需求。
电解质的浓度和组成应根据电池类型、工作电压和容量等要求进行选择和调整。
三、锰电池外壳材料标准锰电池外壳应采用具有良好电绝缘性能、耐腐蚀性和机械强度的材料。
外壳材料应符合相应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并经过严格的检验和测试,以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锰电池安全标准锰电池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有关电池安全的标准和规定。
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电池的安全性能,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确保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短路、过充电、过放电等安全问题。
五、锰电池环保标准锰电池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有关环保的标准和规定。
在生产过程中,应采用环保型的原料和工艺,减少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的产生。
同时,应积极推广再利用和回收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六、锰电池性能测试标准锰电池的性能测试应按照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和规定进行。
测试内容包括电池的电压、电流、容量、循环寿命、自放电率等指标。
测试过程中应采用可靠的测试设备和正确的测试方法,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七、锰电池回收利用标准锰电池的回收利用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和规定。
回收利用过程中应采用环保型的工艺和技术,对废弃的锰电池进行分类、清洗、拆解、回收等处理。
同时,应建立完善的回收利用机制,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废弃电池的回收利用工作。
八、锰电池生产过程卫生标准锰电池的生产过程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有关卫生标准和规定。
生产场所应保持清洁卫生,空气流通,防止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的滋生和传播。
生产人员应经过健康检查和培训,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和卫生。
《通用锂离子电池验收检验标准》

通用锂离子电池验收检验标准》1目的制定公司锂电池的试验方法,确保所使用的锂离子电池能满足研发设计和生产装配以及客户的要求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合于公司采购的钴酸锂、镍钴锰酸锂、磷酸铁锂体系的锂离子电池。
3引用标准GB/T18287-2013移动电话用锂离子蓄电池及蓄电池组总规范UL1642-2012锂电芯检测标准《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试验和标准手册》38.3章要求4测试项目所有测试之前先记录电池OCV、内阻、重量、尺寸,以下测试除特殊要求外,温度控制在20±5°C。
钴酸锂体系:放电终止电压为单体3.0V,组合电池终止电压以串联支数nX3.0V;充电限制电压为单体4.2V,组合电池限制电压以串联支数nX4.2V。
镍钴锰酸锂体系:放电终止电压为单体2.75V,组合电池终止电压以串联支数nX2.75V;充电限制电压为单体4.2V,组合电池限制电压以串联支数nX4.2V。
磷酸铁锂体系:放电终止电压为单体2.0V,组合电池终止电压以串联支数nX2.0V;充电限制电压为单体3.65V,组合电池限制电压以串联支数nX3.65V o4.1容量测试(注:电池充电前必须以0.2C放电至终止电压)0.2C容量测试允许进行5次循环,任意一个循环达到判定标准即可停止测试。
4.5储存性能测试电池或电池组以0.2C充电40%~45%容量,然后在环境温度20±5°C,相对湿度45%~75%的环境中储存12个月后,容量测试允许进行5次循环,任意一个循环达到判定标准即可停止测试。
180分钟时,按第50次循环规定再进行一次循环,如果放电时间仍低于180分钟,则认为寿命终止。
判定标准:单体电池循环寿命三400次,组合电池循环寿命2300次。
4.7安全性能测试5抽样标准5.1单体电池抽样标准。
镍钴锰酸锂技术标准

镍钴锰酸锂技术标准《镍钴锰酸锂技术标准》是规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合成及生产过程的技术要求,是推动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的重要依据。
下面就《镍钴锰酸锂技术标准》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标准适用范围:该技术标准适用于镍钴锰酸锂的合成及相关生产工艺,包括合成原料的选用、合成工艺的设计、生产操作规范、质量控制等方面。
二、材料选择:1. 镍、钴、锰盐:应选用纯度高、杂质含量低的镍、钴、锰盐作为原料,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 锂盐:应选用高纯度的锂盐,杂质含量及粒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三、合成工艺:1. 材料预处理:对镍、钴、锰盐进行预处理,去除杂质和水分,确保原料的纯度。
2. 合成反应:采用适量的氧化剂和添加剂,以合成反应得到镍钴锰酸锂,确保产物结晶度高、颗粒均匀。
3. 结晶分离:合成产物中的固体颗粒通过结晶分离设备进行分离,控制颗粒的粒度与分布。
4. 热处理:对分离得到的产物进行热处理,以提高材料的结晶度和电化学性能。
5. 产品包装:对合成产物进行包装,确保产品的储存和运输安全。
四、生产操作规范:1. 生产设备:生产设备应符合国家安全标准,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2. 工艺流程控制:设立严格的工艺流程控制措施,确保每个生产环节的质量可控。
3. 检测与分析:建立完善的产品检测及分析体系,对产品的化学成分、结晶度、颗粒大小等参数进行全面监控。
4. 生产环境:严格控制生产车间的温湿度、洁净度等环境参数,确保产品的生产环境符合要求。
五、质量控制:1. 化学成分控制:对镍钴锰酸锂产品的化学成分进行全面监控,确保产品的成分符合标准要求。
2. 结晶度控制:控制产品的结晶度,确保产品性能稳定、寿命长。
3. 颗粒大小控制:对产品的颗粒大小进行控制,确保产品颗粒分布均匀,提高产品的充放电性能。
六、其他要求:1. 产品质量指标:规定产品的化学成分、结晶度、颗粒大小等质量指标。
2. 检验方法:规定对产品质量指标的检测方法、检测仪器及设备。
重金属及其盐 镍钴锰酸锂

重金属及其盐镍钴锰酸锂
重金属及其盐是指密度大于5g/cm³的金属元素及其盐类化合物。
这些金属包括镍、钴、锰等。
它们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镍。
镍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它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热稳定性,因此被广泛用于合金制造,如不锈钢、镍基合金等。
镍盐也被用作催化剂和颜料等工业原料。
其次,钴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具有良好的磁性和耐磨性,因此被广泛用于生产磁性材料和合金。
此外,钴盐也被用于陶瓷、玻璃和涂料等行业。
再者,锰是一种银灰色的金属,具有良好的氧化性能,因此被广泛用于生产钢铁、不锈钢和铜合金等。
锰盐也被用于生产电池、染料和医药等领域。
最后,让我们来谈谈酸锂。
酸锂是锂的盐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化学稳定性,因此被广泛用于生产锂离子电池、光学玻璃和陶瓷等领域。
总的来说,重金属及其盐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它们广泛应用于合金制造、化工生产、电池制造等领域,对于推动工业发展和提高生产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8
杂质含量 分析
9 10
使用特性* 压实密度 (g · cm-3) 克容量 (mAh· g-1)
配好的浆料流动性好,可通过 150 目筛;极片表 按正常工艺配料,后进行观察。 面细腻,无划痕色泽均匀,无明显颗粒和掉料。 各厂家具体标准见附页 扣式电池*,各厂家具体标准见附页 成品电芯*,各厂家具体标准见附页 具体方法见附页Ⅰ 随机抽取一定量的正极材料做成成品 电芯测试。 扣式电池制作及测试方法见 附页Ⅱ。
102 006
110 108
105
107
113
2500
0 20 30 40 50 60 Position [°2Theta] 70 80 90 100
图 4.2.天骄镍钴锰酸锂(PLB-H)的 XRD 图
- - JSM6380LV
4
pH 值*
9~12
PSH-3C
X’PERT PRO PD
5 6 7
XRD
△
各厂家具体标Βιβλιοθήκη 见附页▲粒径分布 比表面积 (m2· g-1)
各厂家具体标准见附页 各厂家具体标准见附页 Fe 小于等于 300PPM Cu 小于等于 300PPM
MASTERSI ZER2000 NOVA1000e 361MC- AAS Varian710-E S-ICP
附页 4:
天骄 PLB-H 检验标准
检测 项目 规格 天骄 PLB-H 图 4.1 图 4.2 0.40~ 1.20 形 貌 XRD 比表面 (m /g)
2
压实密 度 (g/cm3)
克容量(mAh/g) 扣式 电池 ≥ 155.5 成品电芯 0.2C ≥ 151.0 1C ≥ 145.0 Dmin D10
包装 外观 形貌
△
目检 目检 随机取 1g 样品做 SEM 测试 随机取 1g 样品加入 10ml 水搅拌 30min 后,用 pH 计测量 随机取 1.5g 样品做 XRD 测试 随机取样 2g 用激光粒度 分析仪测试。 随机取样 5g 用比表面分 析仪测试。 随机取 10g 样品做 AAS 或 ICP 测试
附页 1:
金和镍钴锰酸锂 S600 检验标准
检测项目 形貌 规格 金和 S600 图 1.1 图 1.2 XRD 比表面 (m /g) 0.15~
2
压实密度 (g/cm3)
克容量(mAh/g) 扣式 电池 ≥ 成品电芯 0.2C ≥ 1C ≥ Dmin D10 ≥
粒径分布(um) D50 7.000-13.000 D90 ≤ DMAX ≤
天骄 PLB-F5 检验标准
检测项 目 规格 天骄 PLB-F5 图 2.1 图 2.2 0.40~ 1.20 形 貌 XRD 比表面 (m /g)
2
压实密 度 (g/cm3)
克容量(mAh/g) 扣式 电池 ≥ 155.7 成品电芯 0.2C ≥ 145.0 1C ≥ 137.5 Dmin D10
比表面 (m /g)
2
压实密度 (g/cm3)
ME-9A
0.10~ 1.00
≥3.40
图a
图b
图 3.1 当升三元(ME-9A)的 SEM 图,图 a 为×4000;图 b 为×1000
104
003 101
102 006
110 108
图 3.2 当升三元(ME-9A)的 XRD 图
105
107
113
1.0 目的 规范 电池有限公司镍钴锰酸锂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 2.0 适用范围 本标准仅针对 电池有限公司范围内使用的镍钴锰酸锂。 3.0 定义 N.A.
4.0 检测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4.1 环境要求 除非另有规定,本标准中各项实验应在如下条件下进行: 温度:25℃± 5℃;相对湿度:45%~75%;大气压力:86KPa~106KPa。 4.2 检验内容 序 号 1 2 3 检验项目 检 验 标 准 a. 标识清楚,内容正确可识别; b. 外包装无破损、受潮、未有严重撞击痕迹。 c. 有符合 RoHS 环境有害物质标识。 固体粉末无结块 各厂家具体标准见附页 检验方法 检验设备
11
注:加“*”号的项目为选测项目,仅在试产阶段、原材料情况异常或客户有特殊要求时进行选测。 ▲ △ 加“ ”号的项目为关键参数,加“ ”号的项目为抽测项目,在试产阶段必测,在正常进料阶段抽测。
5.0 参考文件
N.A.
6.0 记录文件
《进货检验报告》
7.0 附件
附页Ⅰ:
极片压实密度判断方法
1. 仪器和试剂 1.1 压片机 1.2 裁片机 1.3 数显千分尺(0.001mm) 1.4 电子天平(0.01g) 2.准备工作 2.1 按材料检测时的电池制作工艺进行配料、并涂出极片。用裁片机裁出 20 片面积为 100cm2(20cm× 5cm 或 25cm× 4cm)的极片,将极片置于烘箱中 80℃真空干燥 8h 以上,并称出每片重量,分别记为 Mi.(i=1、2、 3…) ,选取其中重量相差不大于 0.1g 的极片作为实验极片。 2.2 用裁片机裁出 10 片与 2.1 极片相同面积的铝箔(铝箔为 2.1 中极片涂布所使用) ,测量每片箔重量及厚度, 取其平均值分别记为 M0 和 L0。 3.测试步骤 3.1 按标准所定压实密度调节压片机压力,并试压一片极片,分别测量压片后极片首中尾三处厚度记为 La,Lb 和 Lc ,其中 La,Lb 和 Lc 中任意两个数值相差 3μ m(含)及以上视为不合格片,应另取一片重新压片直至合 格,记录合格极片厚度 Li=(La+Lb+Lc)/3。 3.2 按照下式计算该极片压实密度 Pi
104
8000
003
30 40
6000
101 110 108 105 107 113
102 006
4000
2000
0 50 60 70 80 90 Position [°2Theta]
图2.2.天骄镍钴锰酸锂XRD图
附页 3:
当升镍钴锰酸锂(ME-9A)检验标准
检测项目 形貌 规格 图 3.1 图 3.2 XRD 克容量(mAh/g) 扣式 电池 ≥ 150.0 成品电芯 0.2C ≥ 152. 0 1C ≥ 144. 0 Dmin D10 ≥ 1.000 粒径分布(um) D50 6.000-11.00 0 D90 ≤ 35.000 DMAX ≤ 40.000
附页Ⅱ:
扣式电池制作方法及比容量检测条件
1. 仪器和试剂 1.1 手套箱 1.2 真空烘箱 1.3 多通道电池测试仪 1.4 封口机 1.5 电子天平(0.01g) 1.6 电池材料 2.准备工作 2.1 隔膜纸: 锂离子电池专用隔膜剪裁成直径为 23mm 的圆片放入真空干燥箱干燥 24 小时以上, 压力为-0.1MPa, 干燥温度为 80℃,干燥后放入手套箱备用。 2.2 电池壳、顶环和垫片:将 2430 型扣式电池壳体、顶环和垫片用无水乙醇/丙酮洗涤 3 次后,先放入 80℃真空 烘箱烘烤 4h 以上后放入手套箱中备用。 2.3 电解液: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2.4 金属锂片:直径为 20mm,厚度 0.2mm 的锂片于手套箱中取用。 3.极片制作 3.1 按大电池的制作方法配料、涂单面,放入真空干燥箱 24 小时以上,压力为-0.1MPa, 干燥温度为 80℃,干燥后 放入手套箱备用。 3.2 将干燥后的极片压实 (不掉料即可) 后, 用打孔机打出直径为 10mm 的圆片, 准确称量其质量 (精确到 0.1mg) 后放在称量瓶中,同时亦精确称量每个待测极片相同型号相同尺寸铝箔的质量,记录。 3.3 将称量好的待测极片放入 80℃真空烘箱中烘烤 4h 以上。 4.装配电池 4.1 在手套箱内 H2O 和 O2 的浓度都低于 1ppm 的情况下, 或直接去制造部门的车间的注液房里 (露点达到生产的 要求时) ,开始装配。 4.2 在电池壳内依次放入各种材料后(放置顺序为:负极壳-顶环-垫片-金属锂片-隔膜-正极片-正极壳) 在放入隔膜时便加入电解液。 4.3 将装配完毕的电池用液压 2430 型封口机进行封口。 5.电池测试 5.1 测试工步:1)恒流充电 I=15mA/g,V=4.3V;2)恒流放电 I=15mA/g,V=3.0V;3)停止。 5.2 计算极片上活性物质的净质量,从而计算其充放电比容量,单位为mAh/g, 充放电效率。 放电容量除以充电容量得到首次
Pi=
式中:
Mi M0 Li L0
i=(1,2,3...) Pi 为计算第 i 片的压实密度 Mi 为第 i 片面积为 100cm2 极片烘干后的重量 M0 为面积为 100cm2 的铝箔平均重量 Li 为第 i 片面积为 100cm2 极片压实后的极片总厚度 L0 为所用铝箔的厚度 3.3 将所压极片单折 180° 后,对光观察极片折痕处是否有孔,如有孔则记为 NG;如果单折后无透光孔,则将已 单折极片在原位再反向进行 180° 对折,极片有透光孔则记为 NG,极片没有透光孔则记为 OK。 3.4 将极片压实密度 Pi 同标准所规定的该材料压实密度 P 进行对比,若 OK 极片 Pi≥P,则判该极片压实密度合 格,有 3pcs(含)以上极片压实密度合格时可判该材料的压实密度合格;若 NG 极片 Pi<P,则判该材料压 实密度不合格。 3.5 若 NG 极片 Pi≥P,则需下调压片机压力,重复进行 3.1-3.4 步骤。 3.6 若 OK 极片 Pi<P,则需上调压片机压力,重复进行 3.1-3.4 步骤。
粒径分布(um) D50 D90 DMAX
≥3.30
0.3-4.0
2.0-5.0
7.0-10.0
15.0-20.0
25.0-40.0
图a
图b
图 4.1 天骄镍钴锰酸锂(PLB-H)SEM 图,图 a 为×4000;图 b 为×1000
Counts H-NGML-39-04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