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标准-镍钴锰酸锂1
镍钴锰酸锂技术标准

镍钴锰酸锂技术标准一、引言镍钴锰酸锂是一种重要的正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具有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
为了提高镍钴锰酸锂产品的质量,保障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和性能,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显得十分必要。
本标准旨在规范镍钴锰酸锂的生产、检测、使用等各个环节,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促进锂离子电池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产品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镍钴锰酸锂产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镍钴锰酸锂的生产工艺、原材料采购和质量控制;2. 镍钴锰酸锂产品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结构特征;3. 镍钴锰酸锂产品的包装、运输和储存;4. 镍钴锰酸锂产品的使用、性能测试与安全性评估等。
三、技术要求1. 生产工艺(1)原材料采购:镍钴锰酸锂原材料的采购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保证原材料的纯度和稳定性;(2)生产工艺:制定镍钴锰酸锂生产的关键工艺参数,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3)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对生产过程中各项指标实行严格的监控和检测。
2. 产品质量(1)物理性能:包括颗粒粒度、比表面积、晶体结构等物理性能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要求;(2)化学性能:包括镍、钴、锰含量、氧化物的含量、PH值等化学性能的要求;(3)结构特征:产品的晶体结构、形貌结构等结构特征必须符合标准规定。
3. 包装、运输和储存(1)包装要求:产品包装必须符合危险化学品包装标准,保证产品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2)运输要求:采取合理的运输方式,避免产品受潮、受热、受激等情况,保障产品的稳定性;(3)储存要求:产品必须存放在通风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防止高温和潮湿环境。
四、使用与安全性1. 使用要求:在使用镍钴锰酸锂产品时,遵循产品规定的使用方法和条件,提高产品的利用率和安全性;2. 性能测试:对镍钴锰酸锂产品进行性能测试,包括放电容量、循环寿命、充放电效率等;3. 安全性评估:对产品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包括热稳定性、过充过放安全性等。
五、检测与评价1. 检测方法:建立完善的镍钴锰酸锂产品检测方法,确保产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 质量评价:对产品进行质量评价,比较产品的性能差异,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镍钴锰酸锂技术标准

镍钴锰酸锂技术标准《镍钴锰酸锂技术标准》是规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合成及生产过程的技术要求,是推动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的重要依据。
下面就《镍钴锰酸锂技术标准》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标准适用范围:该技术标准适用于镍钴锰酸锂的合成及相关生产工艺,包括合成原料的选用、合成工艺的设计、生产操作规范、质量控制等方面。
二、材料选择:1. 镍、钴、锰盐:应选用纯度高、杂质含量低的镍、钴、锰盐作为原料,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 锂盐:应选用高纯度的锂盐,杂质含量及粒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三、合成工艺:1. 材料预处理:对镍、钴、锰盐进行预处理,去除杂质和水分,确保原料的纯度。
2. 合成反应:采用适量的氧化剂和添加剂,以合成反应得到镍钴锰酸锂,确保产物结晶度高、颗粒均匀。
3. 结晶分离:合成产物中的固体颗粒通过结晶分离设备进行分离,控制颗粒的粒度与分布。
4. 热处理:对分离得到的产物进行热处理,以提高材料的结晶度和电化学性能。
5. 产品包装:对合成产物进行包装,确保产品的储存和运输安全。
四、生产操作规范:1. 生产设备:生产设备应符合国家安全标准,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2. 工艺流程控制:设立严格的工艺流程控制措施,确保每个生产环节的质量可控。
3. 检测与分析:建立完善的产品检测及分析体系,对产品的化学成分、结晶度、颗粒大小等参数进行全面监控。
4. 生产环境:严格控制生产车间的温湿度、洁净度等环境参数,确保产品的生产环境符合要求。
五、质量控制:1. 化学成分控制:对镍钴锰酸锂产品的化学成分进行全面监控,确保产品的成分符合标准要求。
2. 结晶度控制:控制产品的结晶度,确保产品性能稳定、寿命长。
3. 颗粒大小控制:对产品的颗粒大小进行控制,确保产品颗粒分布均匀,提高产品的充放电性能。
六、其他要求:1. 产品质量指标:规定产品的化学成分、结晶度、颗粒大小等质量指标。
2. 检验方法:规定对产品质量指标的检测方法、检测仪器及设备。
镍钴锰酸锂的术语和定义

镍钴锰酸锂的术语和定义1. 镍钴锰酸锂(NCM):镍钴锰酸锂(NCM)是一种多元正极材料,由锂、镍、钴和锰组成,化学式为LiNiCoMnO2。
NCM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优良的循环性能和较高的安全性能,是一种性能优越的正极材料。
2. 正极材料: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储存和释放锂离子,是影响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NCM作为正极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和较长的循环寿命,逐渐成为锂离子电池的主流材料之一。
3. 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常见的蓄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手机、笔记本电脑等领域。
它由正极、负极、电解质和隔膜等部分组成,通过储存和释放锂离子来实现电能的转化。
NCM 材料作为正极材料,对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起着关键作用。
4. 能量密度:能量密度是衡量电池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它表示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下的储能量。
NCM 材料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可以提高电池的续航能力和使用时间。
5. 循环性能:循环性能是评价电池寿命的指标,它表示电池在多次充放电循环后的性能表现。
NCM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可以保证电池的长期稳定工作。
6. 安全性能:安全性能是电池材料的另一个重要特性,尤其对于电动汽车等领域。
NCM材料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抗过充、过放能力,能够保证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7. 充放电性能:充放电性能是评价电池储能和释能效率的指标,它直接影响电池的续航能力和使用寿命。
NCM材料具有良好的充放电性能,可以提高电池的能量利用率。
8. 晶体结构:NCM材料的晶体结构是其具有优良性能的重要原因之一。
该材料采用层状结构,具有较高的离子扩散速率和电子导电性能,有利于提高电池的使用性能。
以上是对镍钴锰酸锂(NCM)材料的一些术语和定义的介绍,希望能够增进对该材料的了解。
随着新能源汽车和储能技术的不断发展,NCM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将会进一步深入,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镍钴锰酸锂技术标准

镍钴锰酸锂技术标准镍钴锰酸锂是一种重要的正极材料,常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制造。
为了确保镍钴锰酸锂产品的质量稳定和生产标准一致,制定一套技术标准十分必要。
下面我们将就镍钴锰酸锂技术标准进行详细说明,以确保生产的安全和质量可控。
一、镍钴锰酸锂的产品说明1.1 产品名称:镍钴锰酸锂1.2 化学式:Li(NiCoMn)O21.3 外观:细腻均匀的粉末,无结块1.4 颜色:一般为灰白色1.5 主要用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二、镍钴锰酸锂的技术要求2.1 化学成分要求:镍(Ni)含量:10%~20%钴(Co)含量:5%~15%锰(Mn)含量:30%~50%锂(Li)含量:10%~20%其余杂质元素含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确保纯度达到99.9%以上。
2.2 粒径要求:D10(10%的粒径分布):3~5μmD50(50%的粒径分布):10~15μmD90(90%的粒径分布):25~30μm2.3 晶体结构要求:晶体结构应为六方晶系,晶粒细小,晶界清晰。
2.4 电化学性能:放电容量:≥160mAh/g首次充放电效率:≥90%循环稳定性:循环500次后容量保持率≥90%三、镍钴锰酸锂的生产工艺要求3.1 原料清洁度要求: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镍、钴、锰盐以及锂盐,必须通过严格的清洁程序处理,杂质含量应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3.2 粉体合成工艺:粉体合成采用高温固相法,烧结温度应控制在800℃~900℃范围内,烧结时间应根据材料的性质进行合理调整。
3.3 粉体表面处理:合成的粉末需要进行表面涂层处理,以提高其电化学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3.4 产品包装和储存:成品粉末应采用密封包装,储存在干燥、阴凉通风处,避免潮湿和阳光直射。
四、镍钴锰酸锂产品的检测方法4.1 化学成分检测:采用氢化物静电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等仪器,对镍、钴、锰、锂等元素的含量进行准确测试。
4.2 晶体结构检测: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进行晶体结构分析。
镍钴锰酸锂残碱标准

镍钴锰酸锂残碱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镍钴锰酸锂(NCM)残碱含量的测试方法、判定方法、注意事项等。
本标准适用于镍钴锰酸锂(NCM)残碱含量的测试和判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 GB/T 19562-2018 残碱测试方法- GB/T 30982-2020 电池材料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镍钴锰酸锂中主成分含量的测定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残碱(NCM residual base):在NCM电池材料中,未参与正负极反应的碱金属离子(如Na+、K+等)和碱金属氧化物(如Li2O、Na2O 等)的总和。
- 酸洗(acid washing):采用酸性溶液浸泡或冲洗NCM样品,以去除样品表面的杂质和氧化物,从而降低残碱含量。
- 烘箱法(oven method):将NCM样品放入烘箱中烘干,去除样品中的水分和挥发性物质,从而测定残碱含量。
4. 化学分析方法本标准采用GB/T 30982-2020中规定的方法测定NCM中主成分含量,该方法包括滴定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等。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样品处理:将NCM样品破碎、研磨成粉末,然后按照标准方法进行样品处理。
(2)滴定法:采用滴定管滴定NCM样品中的LiOH、KOH等碱金属氢氧化物,根据消耗的滴定量计算出残碱含量。
(3)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NCM样品中Na、K等碱金属元素的含量,从而计算出残碱含量。
(4)原子荧光光谱法:采用原子荧光光谱仪测定NCM样品中Li、Na、K等碱金属元素的含量,从而计算出残碱含量。
5. 测试方法本标准采用酸洗法和烘箱法两种测试方法测定NCM残碱含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酸洗法:将NCM样品放入酸性溶液中浸泡一定时间,去除样品表面的杂质和氧化物,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晾干后进行残碱含量测定。
行业标准《镍钴锰酸锂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镍钴锰总量的测定 EDTA滴定法》编制说明

《镍钴锰酸锂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镍钴锰总量的测定-EDTA滴定法》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 任务来源根据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发的《有色标委(2011)19号》文件的要求,由中信国安盟固利电源技术有限公司制定《镍钴锰酸锂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镍钴锰总量的测定- EDTA滴定法》行业标准,计划编号:2010-3591T-YS,项目完成时间2012年。
2 起草单位情况中信国安盟固利电源技术有限公司是北京市科委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锂离子动力电池及关键材料研究和生产。
目前在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已经建立了一个有关新型锂离子电池材料和电池技术的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拥有实验室(5000平方米),形成了以有突出成就的专家领衔、以年轻博士和硕士为骨干的强大的研究开发队伍,经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有博士后工作站。
公司拥有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X荧光光谱仪、质谱分析仪、气相色谱仪、激光粒度测试仪、微粒子比表面积测定仪等分析检测仪器和惰性气体手套箱、模拟电池制作设备、实际电池制作等设备、电池安全性能测试仪等先进的研究实验设备以及设施完备的中试车间。
中信国安盟固利电源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目前已经达到年产2000吨钴酸锂、1000吨锰酸锂、1000吨镍钴锰酸锂的规模产能。
生产的正极材料已经占有国内市场很大的份额。
生产方法和生产工艺技术被北京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会评定为属于世界领先水平,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
锰酸锂合成与生产技术通过北京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结论为国际先进水平,并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
中信国安盟固利电源技术有限公司在研究开发生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同时,一直在致力于各种锂离子电池材料与技术方面的基础研究工作和分析评价方法的探索,在锂离子电池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与电化学特性研究与测试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丰厚的技术储备。
镍钴锰酸锂技术标准

镍钴锰酸锂技术标准《镍钴锰酸锂技术标准》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镍钴锰酸锂的技术要求、检测方法、质量控制和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二、术语和定义2.1 镍钴锰酸锂镍钴锰酸锂是一种正极材料,化学方程式为(LiNiCoMnO2),用于锂离子电池中。
2.2 晶体结构镍钴锰酸锂为层状结构材料,具有正交晶系。
2.3 晶格参数镍钴锰酸锂的晶格参数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2.4 晶粒尺寸镍钴锰酸锂的晶粒尺寸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三、技术要求3.1 化学成分镍钴锰酸锂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化学成分。
3.2 结晶结构镍钴锰酸锂的结晶结构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3.3 晶格参数和晶粒尺寸镍钴锰酸锂的晶格参数和晶粒尺寸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3.4 电化学性能镍钴锰酸锂应具备优良的电化学性能,包括高比容量、优良的循环性能和较低的自放电率。
3.5 其他性能镍钴锰酸锂应具备优异的热稳定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
四、检测方法4.1 化学成分检测采用化学分析方法进行镍钴锰酸锂的化学成分分析。
4.2 结晶结构检测通过X射线衍射等方法检测镍钴锰酸锂的结晶结构。
4.3 晶格参数和晶粒尺寸检测采用电镜等方法检测镍钴锰酸锂的晶格参数和晶粒尺寸。
4.4 电化学性能测试通过充放电测试等方法检测镍钴锰酸锂的电化学性能。
4.5 其他性能测试采用相应的测试方法检测镍钴锰酸锂的热稳定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
五、质量控制和标志5.1 质量控制镍钴锰酸锂生产过程中应建立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5.2 标志镍钴锰酸锂产品应在包装上标注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生产厂家、质量等级等信息。
六、包装、运输和贮存6.1 包装镍钴锰酸锂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确保产品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不受损坏。
6.2 运输镍钴锰酸锂应按照国家相关法规进行运输,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安全可靠。
6.3 贮存镍钴锰酸锂应贮存在干燥、通风、防火、防潮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淋。
行业标准《镍钴锰酸锂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送审稿)编制说明

《镍钴锰酸锂化学分析方法第2部分:锂、镍、钴、锰、钠、镁、铝、钾、铜、钙、铁、锌和硅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 任务来源根据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发的《有色标委(2011)19号》文件的要求,由中信国安盟固利电源技术有限公司制定《镍钴锰酸锂化学分析方法第2部分:锂、镍、钴、锰、钠、镁、铝、钾、铜、钙、铁、锌和硅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行业标准,计划编号:2010-3592T-YS,项目完成时间2012年。
2 起草单位情况中信国安盟固利电源技术有限公司是北京市科委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锂离子动力电池及关键材料研究和生产。
目前在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已经建立了一个有关新型锂离子电池材料和电池技术的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拥有实验室(5000平方米),形成了以有突出成就的专家领衔、以年轻博士和硕士为骨干的强大的研究开发队伍,经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有博士后工作站。
公司拥有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X荧光光谱仪、质谱分析仪、气相色谱仪、激光粒度测试仪、微粒子比表面积测定仪等分析检测仪器和惰性气体手套箱、模拟电池制作设备、实际电池制作等设备、电池安全性能测试仪等先进的研究实验设备以及设施完备的中试车间。
中信国安盟固利电源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目前已经达到年产2000吨钴酸锂、1000吨锰酸锂、1000吨镍钴锰酸锂的规模产能。
生产的正极材料已经占有国内市场很大的份额。
生产方法和生产工艺技术被北京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会评定为属于世界领先水平,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
锰酸锂合成与生产技术通过北京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结论为国际先进水平,并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
中信国安盟固利电源技术有限公司在研究开发生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同时,一直在致力于各种锂离子电池材料与技术方面的基础研究工作和分析评价方法的探索,在锂离子电池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与电化学特性研究与测试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丰厚的技术储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页1:
金和镍钴锰酸锂S600检验标准
检测项目
规格
形貌XRD
比表面
(m2/g)
压实密度
(g/cm3)
克容量(mAh/g)粒径分布(um)
扣式
电池
成品电芯
D min D10D50D90D MAX
0.2C 1C
金和S600 图1.1图1.2
0.15~
1.10
≥3.40
≥
150.0
≥
151.0
≥
144.5
≥
3.500
7.000-13.000
≤
25.000
≤
40.000
图a 图b
图1.1金和镍钴锰酸锂SEM图,图a为×4000;图b为×1000
图1.2金和镍钴锰酸锂的XRD图
003 1
04
101
105
102 107 108 113
110
006
附页2:
天骄PLB-F5检验标准
检测项
目
规格
形
貌
XRD
比表面
(m2/g)
压实密
度
(g/cm3)
克容量(mAh/g)粒径分布(um)
扣式
电池
成品电芯
D min D10D50D90D MAX
0.2C 1C
天骄
PLB-F5
图
2.1
图
2.2
0.40~
1.20
≥3.00
≥
155.7
≥
145.0
≥
137.5
0.300-0.500 1.500-4.000 5.300-7.000
9.000~
15.000
15.000~
29.000
图a 图b
图2.1天骄镍钴锰酸锂(PLB-F5)SEM图,图a为×4000;图b为×1000
Position [°2Theta]
30405060708090 Counts
2000
4000
6000
8000
PLB
图2.2.天骄镍钴锰酸锂XRD图
003
1
04
101
105
102 107
108 113
110
006
附页3:
当升镍钴锰酸锂(ME-9A)检验标准
检测项目
规格
形貌XRD
比表面
(m2/g)
压实密度
(g/cm3)
克容量(mAh/g)粒径分布(um)
扣式
电池
成品电芯
D min D10D50D90D MAX
0.2C 1C
ME-9A
图
3.1
图
3.2
0.10~
1.00
≥3.40
≥
150.0
≥
152.
≥
144.
≥
1.000
6.000-11.00
≤
35.000
≤
40.000
图a 图b
图3.1 当升三元(ME-9A)的SEM图,图a为×4000;图b为×1000
图3.2当升三元(ME-9A)的XRD图
003 104
101
105
102 107
108
113
110
006
附页4:
天骄PLB-H检验标准
检测
项目
规格
形
貌
XRD
比表面
(m2/g)
压实密
度
(g/cm3)
克容量(mAh/g)粒径分布(um)
扣式
电池
成品电芯
D min D10D50D90D MAX
0.2C 1C
天骄
PLB-H
图
4.1
图
4.2
0.40~
1.20
≥3.30
≥
155.5
≥
151.0
≥
145.0
0.3-4.0 2.0-5.0 7.0-10.0 15.0-20.0 25.0-40.0
图a 图b
图4.1天骄镍钴锰酸锂(PLB-H)SEM图,图a为×4000;图b为×1000
Position [°2Theta]
2030405060708090100
Counts
2500
10000
H-NGML-39-04
图4.2.天骄镍钴锰酸锂(PLB-H)的XRD图
003 104
101
105
102 107 108 113
110
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