锰系镍钴锰三元前驱体合成试验研究_李华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自制前驱体与电池级碳酸锂在不锈钢盘中预 混,控制 Li / ( Ni + Co + Mn) 摩尔比为 1. 05 ∶ 1,再将 混合物 过 0. 074 mm ( 200 目) 筛,充 分 混 合,过 筛 5 次后得到混合料; 将混合料全部放入马弗炉中预 烧,烧结温度为 880℃ ,恒温时间 12 h,预烧过程中 需要 通 入 空 气,流 量 0. 8 L / min,升 温 速 率 为 3℃ / min,预烧出炉物料,经过破碎后过 0. 074 mm 标准筛; 在预烧后物料中加入添加剂 TiO2 ,在不锈 钢盘中预混料。再次过 0 . 074 mm 筛,充分混合,
9. 34
1. 0 C 放电比容量 / ( mA·h·g - 1 ) 151. 196 156. 687 157. 063
50 次容量 衰减率 /%
0. 75 0. 87 1. 46
第4 期
李华成,等: 锰系镍钴锰三元前驱体合成试验研究
33
由表 3 可知,当硫酸盐浓度增加时,镍钴锰三元 前驱体的粒度、振实密度减少,1. 0 C 放电比容量增 加,50 次容量衰减率也 变 大。但 当 硫 酸 盐 浓 度 从 1. 0 mol / L增加到 1. 5 mol / L,1. 0 C 放电比容量变大 不明显,而 50 次容量衰减率明显变大。综合考虑试 验条件及结果,当镍、钴、锰的硫酸盐反应物浓度为 1. 0 mol / L 时,试验结果较好,本试验取反应物浓度
1 试验部分
1. 1 试验技术方案 本试验技术方案见图 1。 由图 1 可知,本试验过程主要分镍钴锰三元前
驱体制备及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制备两个部分,其 中试验部分是制备镍钴锰三元前驱体,镍钴锰酸锂 三元材料的制备参照生产厂家的工艺及参数进行。 1. 2 镍钴锰三元前驱体的制备
共沉淀法制备球形三元前驱体Ni5/10Co2/10Mn3/10( OH) 2 时,将电池级 NiSO4 、CoSO4 、MnSO4 按 5 ∶ 2 ∶ 3 摩尔配 比用 电 子 天 平 称 好,用 高 纯 水 将 其 溶 成 0. 5 ~ 1. 5 mol / L 的 混 合 溶 液3 L ,根 据8 g / L 的 用 量 加 入
8. 04
12. 98
Dm 14. 65 11. 38 8. 25
1. 0 C 放电比容量 / ( mA·h·g - 1 ) 150. 576 155. 985 156. 263
50 次容量 衰减率 /%
0. 59 1. 02 2. 01
由表 4 可知,当反应温度增加时,镍钴锰三元前 驱体的粒度、振实密度减少明显,1. 0 C 放电比容量 增加,50 次容量衰减率也变大。因为,反应温度增 加,反应速度加快,镍钴锰三元前驱体晶核形成快, 晶粒长大慢,因此粒度、振实密度变小,一般细Baidu Nhomakorabea粒 镍、钴、锰三元锂电正极材料的 1. 0 C 放电比容量 大,容 量 衰 减 快。 但 当 反 应 温 度 从 50℃ 增 加 到 60℃ ,1. 0 C 放电比容量变化不明显,因为对于 532
1. 0 mol / L 为最优条件。 2. 2 反应温度对三元前驱体性能的影响
反应温度系列试验以反应温度为变量,固定镍、 钴、锰的硫酸盐浓度为 1. 0 mol / L,pH 值为 11. 5、反 应搅拌速度 800 r / min,反应温度变量取值为 40,50, 60℃ ,考查指标为振实密度、粒度、电性能,试验条件 及结果见表 4。
收稿日期: 2015 - 06 - 11 作者简介: 李华成( 1963 - ) ,男,湖南邵阳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 锂电池正极材料、有色冶金,手机: 15277026128, E-mail: lihuacheng111@ 126. com.
32
中国锰业
第 33 卷
摩尔比为 5∶2∶3 的镍 钴锰硫酸盐混合液 氨水+NaOH 溶液
为变量,固定 pH 值为 11. 5,反应温度 50℃ ,搅拌速 度 800 r / min,硫 酸 盐 浓 度 分 别 取 值 0. 5,1. 0, 1. 5 mol / L,考查指标为振实密度、粒度、电性能,试 验条件及结果见表 3。
样品编号
NMC-14 NMC-15 NMC-16
硫酸盐浓度 / ( mol·L - 1 )
( 大新锰矿分公司) 广州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广州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天齐锂业股份有限公司
1. 5 试验用仪器和设备 本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和设备见表 2。
表 2 试验用主要仪器和设备
设备名称
型号
产地
5 L 自动加液反应釜 非标
按图纸定制
中草药粉碎机
EY130 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
pH 值测试仪
PHS-3C 上海雷磁仪器有限公司
镍钴锰锂三元正极材料综合了 LiCoO2 、LiNiO2 、 LiMnO2 3 种层状材料的优点,其综合性能优于以上 任一单一 组 分 正 极 材 料,存 在 明 显 的 三 元 协 同 效 应[3-4],被认 为 是 最 有 应 用 前 景 的 新 型 正 极 材 料。 镍钴锰酸锂材料与锰酸锂材料进行混搭将会成为动 力型电池在近几年内的主流形式。
本试验过程所用的主要原料见表 1。
二次烧结
过筛
混合
产品取样
组装电池 测试性能
图 1 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制备试验技术流程
抗坏血酸 24 g,配好 1 mol / L 的氨水溶液,2 mol / L的 NaOH 溶液。
采用 5 L 反应釜进行沉淀反应,内有温度计测 温,外有 pH 测试仪测 pH,通过蠕动泵并流滴加混 合液。氨水、沉淀剂 NaOH 的流速根据 pH 显示控 制,控制 pH 值在 11. 4 ~ 11. 6。在反应温度为 50℃ , 搅拌速度 为 800 r / min 反 应 条 件 下 生 成 初 始 的 浆 料。然 后 控 制 pH 值 在 11. 4 ~ 11. 6,反 应 温 度 为 40 ~ 60℃ ,搅拌速度为 800 r / min 的条件下,用恒流 泵控制盐溶液、NaOH 溶液、氨水滴加速率为 1∶ 1∶ 1, 反应过程中对不同时段的样品取样分析,最后将产 生的沉淀通过风机抽滤 10 次以上,然后用鼓风干燥 机烘干 10 h。此时三元前驱体制备完成,测试前驱 体振实密度,SEM 形貌及粒度等物理性质。 1. 3 正极材料镍钴锰酸锂的制备
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三元锂电池的占有 率不断上升,原本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的北汽新能源 和江淮,也在新产品里全面改用三元锂电。除此之 外,包括吉利、奇瑞、长安、众泰、中华等大部分国内 主流车企都纷纷退出磷酸铁锂而采用三元动力电池 的新能源车型。预计 2015 年,锰酸锂与三元动力电 池的市场将占到 25% 以上,到 2017 年,锰酸锂与三 元动力电池的市场将占到 50% 以上。业内人士预
马弗炉
SX2 - 12 - 13 长沙华信合金机电有限公司
电热恒温干燥箱 DHG-9076A 上海精密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振实密度仪
JZ-1
深圳三诺仪器有限公司
激光散射粒度分布分析仪 LA-300 珠海欧美克仪器有限公司
电池测试仪
BTS-5V3A 深圳市新威电子有限公司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2. 1 硫酸盐浓度的影响 反应物浓度系列试验以镍、锰、钴的硫酸盐浓度
第 33 卷第 4 期 2015 年 11 月
中国锰业 CHINA' S MANGANESE INDUSTRY
Vol. 33 No. 4 Nov. 2015
锰系镍钴锰三元前驱体合成试验研究
李华成1 ,王春飞1 ,谢罗生2 ,李普良1 ,彭金云3 ,覃振国3
( 1. 中信大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崇左分公司,广西 崇左 532200; 2. 广西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广西 南宁 530022; 3.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 崇左 532200)
样品编号
NMC-17 NMC-18 NMC-19
反应温 度/℃
40 50 60
振实密度 / ( g·cm - 3 )
2. 59 2. 53 2. 35
表 4 反应温度系列试验条件及结果
D10 6. 68 5. 34 3. 73
粒度 / μm
D50 14. 02
D90 17. 37
10. 72
15. 55
测,2015 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 20 万辆,需动力电 池 1. 07 × 107 kW·h。
目前,三元前驱体制备最普遍的方法是共沉淀 法[5],即在 液 相 化 学 合 成 粉 体 材 料 中 应 用 最 为 广 泛,一般是向原料硫酸盐溶液中添加适当的沉淀剂, 使得原料液 中 的 目 标 离 子 沉 淀 析 出,再 经 过 滤、洗 涤、干燥和热分解等后续处理工序而得到所需的粉 体材料。本文主要以单因素试验方法,采用氨配合 氢氧化物共沉淀法制备三元前驱体,固定 pH、搅拌 速率,以合成温度及盐浓度为变量,研究不同合成温 度及盐浓度对三元前驱体性能的影响,以得出合适 的合成温度及盐浓度参数。
摘 要: 用单因素试验方法,以 NaOH 为沉淀剂,氨水溶液为 pH 值的调整剂及缓冲剂,合成镍钴锰 三元前驱体,固定 pH 值为 11. 5,搅拌速度为 800 r / min,用恒流泵控制盐溶液、NaOH 溶液、氨水,滴 加速率为 1∶ 1∶ 1,以温度及盐浓度为变量,得到最佳温度为 50℃ ,盐浓度为 1. 0 mol / L。以试验得到 的镍钴锰三元前驱体及碳酸锂为原料,参照目前生产厂家的工艺条件,合成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性 能优异,1. 0 C 放电容量达 156. 687 mA·h / g,50 次容量衰减率为 0. 87% ,可满足动力电池的要求。 关键词: 镍钴锰; 共沉淀法; 三元前驱体
反应合成
过滤洗涤
烘干
碳酸锂 球形镍钴锰前驱体
添加剂 过筛
预烧
混料
过筛5 次得到二次混合料; 将二次混合料松装装料 打孔,放入马弗炉中以 850℃ 恒温烧结 10 h,烧结过 程中需要通入空气,流量为 0. 8 L / min,升温速率为 3℃ / min,二 次 烧 结 出 炉 物 料 经 过 破 碎 后 过 0. 074 mm标准筛,得到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对材 料样品的粒度、pH、TD、SEM 等性能进行检测。 1. 4 试验原料
0. 5 1. 0 1. 5
振实密度 / ( g·cm - 3 )
2. 57 2. 50 2. 44
表3
D10 6. 41 5. 78 4. 68
反应物浓度系列试验条件及结果
粒度 / μm
D50
D90
10. 92
16. 41
10. 32
15. 25
Dm 10. 61 10. 97
8. 68
14. 79
镍钴锰三元材料实际放电比容量超过 155 mA·h / g 后,基本上达到了极限,而 50 次容量衰减率明显变 大。综合考虑,当反应温度为 50℃ 时,试验结果较 好,本试验取反应温度 50℃ 为最优条件。 2. 3 反应温度对三元前驱体形貌的影响
对表 4 中 3 个镍钴锰三元前驱体的样品进行 SEM 测试,得 到 反 应 温 度 分 别 为 40,50,60℃ 时 的 SEM 形貌见图 2。
中图分类号: TG145; TQ137. 1 + 2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 14101 / j. cnki. issn. 1002 - 4336. 2015. 04. 009
0前言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绿色储能二次电池,由于 具有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大、循环寿命长、自放电 率低、无记忆效应、无环境污染等优点,是 21 世纪发 展的理想 能 源[1]。 目 前 市 场 应 用 比 较 广 泛 的 正 极 材料主要有 LiCoO2 、LiMnO2 、LiNiO2 等,LiCoO2 制备 技术相对成熟,所占比重最大,为当前市场上主体, 但钴资源 有 限,而 且 价 格 高[2],不 适 合 做 动 力 型 电 池。因此,有关技术人员一直在开发一种适合做动 力型电池的锂电正极材料。
表 1 试验原料
原料名称 硫酸镍 硫酸钴
硫酸锰
氨水 氢氧化钠
碳酸锂
化学式 NiSO4·6H2 O CoSO4·7H2 O
MnSO4·H2 O
NH3·H2 O NaOH Li2 CO3
等级 工业级 工业级
工业级
分析纯 工业级 电池级
生产厂家 吉林吉恩镍业有限责任公司 吉林吉恩镍业有限责任公司 中信大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9. 34
1. 0 C 放电比容量 / ( mA·h·g - 1 ) 151. 196 156. 687 157. 063
50 次容量 衰减率 /%
0. 75 0. 87 1. 46
第4 期
李华成,等: 锰系镍钴锰三元前驱体合成试验研究
33
由表 3 可知,当硫酸盐浓度增加时,镍钴锰三元 前驱体的粒度、振实密度减少,1. 0 C 放电比容量增 加,50 次容量衰减率也 变 大。但 当 硫 酸 盐 浓 度 从 1. 0 mol / L增加到 1. 5 mol / L,1. 0 C 放电比容量变大 不明显,而 50 次容量衰减率明显变大。综合考虑试 验条件及结果,当镍、钴、锰的硫酸盐反应物浓度为 1. 0 mol / L 时,试验结果较好,本试验取反应物浓度
1 试验部分
1. 1 试验技术方案 本试验技术方案见图 1。 由图 1 可知,本试验过程主要分镍钴锰三元前
驱体制备及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制备两个部分,其 中试验部分是制备镍钴锰三元前驱体,镍钴锰酸锂 三元材料的制备参照生产厂家的工艺及参数进行。 1. 2 镍钴锰三元前驱体的制备
共沉淀法制备球形三元前驱体Ni5/10Co2/10Mn3/10( OH) 2 时,将电池级 NiSO4 、CoSO4 、MnSO4 按 5 ∶ 2 ∶ 3 摩尔配 比用 电 子 天 平 称 好,用 高 纯 水 将 其 溶 成 0. 5 ~ 1. 5 mol / L 的 混 合 溶 液3 L ,根 据8 g / L 的 用 量 加 入
8. 04
12. 98
Dm 14. 65 11. 38 8. 25
1. 0 C 放电比容量 / ( mA·h·g - 1 ) 150. 576 155. 985 156. 263
50 次容量 衰减率 /%
0. 59 1. 02 2. 01
由表 4 可知,当反应温度增加时,镍钴锰三元前 驱体的粒度、振实密度减少明显,1. 0 C 放电比容量 增加,50 次容量衰减率也变大。因为,反应温度增 加,反应速度加快,镍钴锰三元前驱体晶核形成快, 晶粒长大慢,因此粒度、振实密度变小,一般细Baidu Nhomakorabea粒 镍、钴、锰三元锂电正极材料的 1. 0 C 放电比容量 大,容 量 衰 减 快。 但 当 反 应 温 度 从 50℃ 增 加 到 60℃ ,1. 0 C 放电比容量变化不明显,因为对于 532
1. 0 mol / L 为最优条件。 2. 2 反应温度对三元前驱体性能的影响
反应温度系列试验以反应温度为变量,固定镍、 钴、锰的硫酸盐浓度为 1. 0 mol / L,pH 值为 11. 5、反 应搅拌速度 800 r / min,反应温度变量取值为 40,50, 60℃ ,考查指标为振实密度、粒度、电性能,试验条件 及结果见表 4。
收稿日期: 2015 - 06 - 11 作者简介: 李华成( 1963 - ) ,男,湖南邵阳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 锂电池正极材料、有色冶金,手机: 15277026128, E-mail: lihuacheng111@ 126. com.
32
中国锰业
第 33 卷
摩尔比为 5∶2∶3 的镍 钴锰硫酸盐混合液 氨水+NaOH 溶液
为变量,固定 pH 值为 11. 5,反应温度 50℃ ,搅拌速 度 800 r / min,硫 酸 盐 浓 度 分 别 取 值 0. 5,1. 0, 1. 5 mol / L,考查指标为振实密度、粒度、电性能,试 验条件及结果见表 3。
样品编号
NMC-14 NMC-15 NMC-16
硫酸盐浓度 / ( mol·L - 1 )
( 大新锰矿分公司) 广州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广州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天齐锂业股份有限公司
1. 5 试验用仪器和设备 本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和设备见表 2。
表 2 试验用主要仪器和设备
设备名称
型号
产地
5 L 自动加液反应釜 非标
按图纸定制
中草药粉碎机
EY130 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
pH 值测试仪
PHS-3C 上海雷磁仪器有限公司
镍钴锰锂三元正极材料综合了 LiCoO2 、LiNiO2 、 LiMnO2 3 种层状材料的优点,其综合性能优于以上 任一单一 组 分 正 极 材 料,存 在 明 显 的 三 元 协 同 效 应[3-4],被认 为 是 最 有 应 用 前 景 的 新 型 正 极 材 料。 镍钴锰酸锂材料与锰酸锂材料进行混搭将会成为动 力型电池在近几年内的主流形式。
本试验过程所用的主要原料见表 1。
二次烧结
过筛
混合
产品取样
组装电池 测试性能
图 1 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制备试验技术流程
抗坏血酸 24 g,配好 1 mol / L 的氨水溶液,2 mol / L的 NaOH 溶液。
采用 5 L 反应釜进行沉淀反应,内有温度计测 温,外有 pH 测试仪测 pH,通过蠕动泵并流滴加混 合液。氨水、沉淀剂 NaOH 的流速根据 pH 显示控 制,控制 pH 值在 11. 4 ~ 11. 6。在反应温度为 50℃ , 搅拌速度 为 800 r / min 反 应 条 件 下 生 成 初 始 的 浆 料。然 后 控 制 pH 值 在 11. 4 ~ 11. 6,反 应 温 度 为 40 ~ 60℃ ,搅拌速度为 800 r / min 的条件下,用恒流 泵控制盐溶液、NaOH 溶液、氨水滴加速率为 1∶ 1∶ 1, 反应过程中对不同时段的样品取样分析,最后将产 生的沉淀通过风机抽滤 10 次以上,然后用鼓风干燥 机烘干 10 h。此时三元前驱体制备完成,测试前驱 体振实密度,SEM 形貌及粒度等物理性质。 1. 3 正极材料镍钴锰酸锂的制备
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三元锂电池的占有 率不断上升,原本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的北汽新能源 和江淮,也在新产品里全面改用三元锂电。除此之 外,包括吉利、奇瑞、长安、众泰、中华等大部分国内 主流车企都纷纷退出磷酸铁锂而采用三元动力电池 的新能源车型。预计 2015 年,锰酸锂与三元动力电 池的市场将占到 25% 以上,到 2017 年,锰酸锂与三 元动力电池的市场将占到 50% 以上。业内人士预
马弗炉
SX2 - 12 - 13 长沙华信合金机电有限公司
电热恒温干燥箱 DHG-9076A 上海精密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振实密度仪
JZ-1
深圳三诺仪器有限公司
激光散射粒度分布分析仪 LA-300 珠海欧美克仪器有限公司
电池测试仪
BTS-5V3A 深圳市新威电子有限公司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2. 1 硫酸盐浓度的影响 反应物浓度系列试验以镍、锰、钴的硫酸盐浓度
第 33 卷第 4 期 2015 年 11 月
中国锰业 CHINA' S MANGANESE INDUSTRY
Vol. 33 No. 4 Nov. 2015
锰系镍钴锰三元前驱体合成试验研究
李华成1 ,王春飞1 ,谢罗生2 ,李普良1 ,彭金云3 ,覃振国3
( 1. 中信大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崇左分公司,广西 崇左 532200; 2. 广西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广西 南宁 530022; 3.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 崇左 532200)
样品编号
NMC-17 NMC-18 NMC-19
反应温 度/℃
40 50 60
振实密度 / ( g·cm - 3 )
2. 59 2. 53 2. 35
表 4 反应温度系列试验条件及结果
D10 6. 68 5. 34 3. 73
粒度 / μm
D50 14. 02
D90 17. 37
10. 72
15. 55
测,2015 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 20 万辆,需动力电 池 1. 07 × 107 kW·h。
目前,三元前驱体制备最普遍的方法是共沉淀 法[5],即在 液 相 化 学 合 成 粉 体 材 料 中 应 用 最 为 广 泛,一般是向原料硫酸盐溶液中添加适当的沉淀剂, 使得原料液 中 的 目 标 离 子 沉 淀 析 出,再 经 过 滤、洗 涤、干燥和热分解等后续处理工序而得到所需的粉 体材料。本文主要以单因素试验方法,采用氨配合 氢氧化物共沉淀法制备三元前驱体,固定 pH、搅拌 速率,以合成温度及盐浓度为变量,研究不同合成温 度及盐浓度对三元前驱体性能的影响,以得出合适 的合成温度及盐浓度参数。
摘 要: 用单因素试验方法,以 NaOH 为沉淀剂,氨水溶液为 pH 值的调整剂及缓冲剂,合成镍钴锰 三元前驱体,固定 pH 值为 11. 5,搅拌速度为 800 r / min,用恒流泵控制盐溶液、NaOH 溶液、氨水,滴 加速率为 1∶ 1∶ 1,以温度及盐浓度为变量,得到最佳温度为 50℃ ,盐浓度为 1. 0 mol / L。以试验得到 的镍钴锰三元前驱体及碳酸锂为原料,参照目前生产厂家的工艺条件,合成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性 能优异,1. 0 C 放电容量达 156. 687 mA·h / g,50 次容量衰减率为 0. 87% ,可满足动力电池的要求。 关键词: 镍钴锰; 共沉淀法; 三元前驱体
反应合成
过滤洗涤
烘干
碳酸锂 球形镍钴锰前驱体
添加剂 过筛
预烧
混料
过筛5 次得到二次混合料; 将二次混合料松装装料 打孔,放入马弗炉中以 850℃ 恒温烧结 10 h,烧结过 程中需要通入空气,流量为 0. 8 L / min,升温速率为 3℃ / min,二 次 烧 结 出 炉 物 料 经 过 破 碎 后 过 0. 074 mm标准筛,得到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对材 料样品的粒度、pH、TD、SEM 等性能进行检测。 1. 4 试验原料
0. 5 1. 0 1. 5
振实密度 / ( g·cm - 3 )
2. 57 2. 50 2. 44
表3
D10 6. 41 5. 78 4. 68
反应物浓度系列试验条件及结果
粒度 / μm
D50
D90
10. 92
16. 41
10. 32
15. 25
Dm 10. 61 10. 97
8. 68
14. 79
镍钴锰三元材料实际放电比容量超过 155 mA·h / g 后,基本上达到了极限,而 50 次容量衰减率明显变 大。综合考虑,当反应温度为 50℃ 时,试验结果较 好,本试验取反应温度 50℃ 为最优条件。 2. 3 反应温度对三元前驱体形貌的影响
对表 4 中 3 个镍钴锰三元前驱体的样品进行 SEM 测试,得 到 反 应 温 度 分 别 为 40,50,60℃ 时 的 SEM 形貌见图 2。
中图分类号: TG145; TQ137. 1 + 2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 14101 / j. cnki. issn. 1002 - 4336. 2015. 04. 009
0前言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绿色储能二次电池,由于 具有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大、循环寿命长、自放电 率低、无记忆效应、无环境污染等优点,是 21 世纪发 展的理想 能 源[1]。 目 前 市 场 应 用 比 较 广 泛 的 正 极 材料主要有 LiCoO2 、LiMnO2 、LiNiO2 等,LiCoO2 制备 技术相对成熟,所占比重最大,为当前市场上主体, 但钴资源 有 限,而 且 价 格 高[2],不 适 合 做 动 力 型 电 池。因此,有关技术人员一直在开发一种适合做动 力型电池的锂电正极材料。
表 1 试验原料
原料名称 硫酸镍 硫酸钴
硫酸锰
氨水 氢氧化钠
碳酸锂
化学式 NiSO4·6H2 O CoSO4·7H2 O
MnSO4·H2 O
NH3·H2 O NaOH Li2 CO3
等级 工业级 工业级
工业级
分析纯 工业级 电池级
生产厂家 吉林吉恩镍业有限责任公司 吉林吉恩镍业有限责任公司 中信大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