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二胎政策解读

合集下载

二胎新政策

二胎新政策

二胎新政策二胎新政策1一、二胎补助政策最新消息1.生育津贴生育津贴是国家补贴给企业,用来发放产假期间工资的。

一般规定是:孕期员工的产假工资和生育津贴,二者选其一,就高领取。

生育津贴=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0x规定假期天数。

2.二胎补助二胎补助分为两种:一次性营养补助和一次性补贴。

①一次性营养补助: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25%,如果是难产、多胞胎,可以提高至50%。

②一次性补贴:产妇在一、二级医院分娩的,一次性补贴产妇300元。

3.中央和地方政府补助新的计划生育补助调整了符合条件的家庭范围,对于满足条件的二胎家庭,中央和地方政府会给予一定的补助。

4.申请补助条件1.市户籍或者农村户籍的生育妇女,无论是处于在职状态或者失业状态,只要参加市城镇社会保险并按规定建立个人帐户的,就可以申请补助。

2.非市户籍从业妇女,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且在单位工作,参加市城镇社会保险(五险一金)期间生育的,就可以申请补助。

3.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应当符合国家、省、市计划生育规定,且用人单位连续为其缴费满6个月以上。

缴费以正常参保缴费时间为准,正常参保缴费前的补缴时间不能计算在内。

二、最新二孩补助政策1.第一档:中央分担80%,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____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2.第二档:中央分担60%,包括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海南10个省。

3.第三档:中央分担50%,包括辽宁、福建、山东3个省。

4.第四档:中央分担30%,包括天津、江苏、浙江、广东4个省(直辖市)和大连、宁波、厦门、青岛、深圳5个计划单列市。

5.第五档:中央分担10%,包括北京、上海2个直辖市。

二胎新政策2一、二胎补助政策1.生二胎,仍然可享受生育津贴不管你是生第几个,只要符合计划生育政策,有“准生证”的,费用都可以报销,报销标准都是一样的。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原因及其影响探究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原因及其影响探究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原因及其影响探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是指中国政府于2016年1月1日起实施的将计划生育政策调整为允许夫妻可生育两个子女。

这个政策的出台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影响也十分复杂。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原因之一是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长期实施的一孩政策导致了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老龄化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养老保险、医疗保障、社会福利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劳动力人口的减少则可能影响到经济增长。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有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增加劳动力人口,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也是为了保障人口基本权益。

一孩政策长期以来对于生育权利的限制,使得部分夫妻无法追求自己的生育意愿,造成了一定的不公平。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能够让更多的家庭有机会拥有两个子女,充分尊重了人们的个人权利和生育自主权。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于促进消费升级也具有积极作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教育、医疗、旅游等方面的需求逐渐增加。

通过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满足更广泛的消费需求,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短期内可能会导致生育率的增加,出生人口的数量会有所上升。

这种增长趋势可能只是短期的,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变化,未来的生育率可能会逐渐趋于稳定。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于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也会带来一定的挑战。

随着出生人口的增加,对于教育资源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加,如何平衡好教育资源的分配是一个重要的任务。

人口增加也对医疗资源和就业市场带来了压力,相关政策的调整也需要与之相适应。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影响还需要看长远。

对于人口结构、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可能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体现出来。

政府需要加强相关政策的研究和调整,确保人口政策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出台是对中国人口结构变化和人口基本权益的回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

解析全面二胎政策!

解析全面二胎政策!

解析全面二胎政策!2015年12月21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

草案提出,本修正案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这意味着,独生子女政策将在下周五正式宣告终结,强制避孕节育也将成为历史。

2016年二孩出生均合法取消假期之后,就是增加新的假期。

新的计生法通过之后,生育二孩将得到鼓励,而且生育二孩的生育假也将延长。

修正案草案修改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八条,明确全国统一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地方可以结合实际对允许再生育子女的情形制定具体办法。

中金网同时明确,夫妻双方户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关于再生育子女的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适用。

“人口计生法修正案实施之日,就是"全面两孩"落地之时。

”国家卫生计生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介绍,人口计生法修正案草案第十八条明确,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孩子。

如果获得通过,修正案将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这意味着,2016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二孩,都是合法的。

二胎政策的影响延长生育假修正案草案修改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18条,明确全国统一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地方可以结合实际对允许再生育子女的情形制定具体办法。

夫妻双方户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关于再生育子女的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适用。

修正案草案还修改了具体条款鼓励符合条件的夫妻生育二孩。

如,规定符合政策生育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据悉,这一政策是为了解决“二孩政策”所带来的生育假不足的问题。

根据人口计生法第29条规定,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由各省区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或者人民政府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

取消晚婚假对与全面两孩政策不协调的奖励与保障的条款,修正案草案也进行了修订,删除了对晚婚晚育夫妻、独生子女父母进行奖励的规定。

二孩政策实施时间是多少(二孩政策时间界定)

二孩政策实施时间是多少(二孩政策时间界定)

二孩政策实施时间是多少(二孩政策时间界定)二胎政策什么时候开始实行的法律分析:国家自2023年8月20日起开始实行放开二胎政策。

根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

我国全面开放二孩政策是自2023年1月1日起就已经执行了。

只要是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

二胎是从2023年1月1日起开放的。

二孩政策,是中国实行的一种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符合条件的夫妇允许生育“二胎”。

因为是二孩政策,故第一胎为多孩时,不可生第二胎。

国家放开二胎政策是2023年1月1日开始的。

2023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定于202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这就意味着,2023年元旦以后出生的二孩,都是合法的。

年1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正式施行,这意味着国家开放二胎政策在2023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二胎开放时间是哪一年?1、国家放开二胎政策是2023年1月1日开始的。

2023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定于202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这就意味着,2023年元旦以后出生的二孩,都是合法的。

2、二胎是从2023年1月1日起开放的。

二孩政策,是中国实行的一种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符合条件的夫妇允许生育“二胎”。

因为是二孩政策,故第一胎为多孩时,不可生第二胎。

3、二胎政策开放是从2023年1月1日起开放的。

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4、这就向全国人民宣告,两孩生育新政策全面实施。

我国正式实施的是“两孩生育政策”而并非“二胎生育政策”。

夫妻双方户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关于再生育子女的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适用。

全面二孩政策解读

全面二孩政策解读

全面二孩政策解读全面二孩政策,是指在流行的一孩政策基础上,允许夫妻双方中至少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

这一政策自2016年1月1日起全面放开,自此以后,我国逐渐进入全面二孩时代。

本文将从社会背景、政策内容、影响及展望等方面对全面二孩政策进行解读。

一、社会背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实施了独生子女政策,以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

该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比如人口老龄化、人口性别比失调、人才缺口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

二、政策内容全面二孩政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允许夫妻双方当中至少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

2. 夫妻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可以按规定享受一定的生育假期、产假和护理假期等相关权益。

3. 相关政府部门要配套推进婚姻家庭、卫生计生、教育、社会保障等工作,为全面二孩政策的顺利实施提供支持。

三、影响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对社会经济和人口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人口结构调整: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将有助于缓解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有效改善人口结构。

2. 教育和医疗需求增加:随着二孩的增多,教育和医疗资源需求也将进一步增加,这对相应领域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为相关行业带来了发展机遇。

3. 人口流动和社会服务调整: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可能会引发人口流动和社会服务调整,比如父母为了子女就学需要移居到其他城市,这会对城市规划、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等提出新的要求。

四、展望全面二孩政策对于家庭和社会的意义深远。

从个体层面来看,全面二孩政策将为夫妻双方提供更多选择和生活的可能性;从社会层面来看,全面二孩政策将有助于调整我国的人口结构、消减老龄化问题和推动经济发展。

然而,全面二孩政策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如何平衡人口增长和资源分配,如何满足教育和医疗资源需求,以及如何确保政策的顺利实施等。

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应对这些挑战并确保政策的合理和可持续性。

全面二胎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全面二胎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全面二胎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二孩政策指的是中国于2016年实施的全面二孩政策,允许每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

这一政策的实施是基于中国人口结构老龄化加剧、劳动力资源减少、消费市场需求下降等问题的考虑。

中国政府希望通过放开生育政策,促进人口结构的优化、增加劳动力资源、刺激消费市场等,进而推动经济发展。

二孩政策的实施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一方面,有人认为二孩政策能够促进人口红利释放、助推经济增长。

也有人担心二孩政策将导致人口过快增长、加剧资源压力等问题。

对于二孩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需要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以便更好地引导政策的实施和经济的发展。

【背景介绍到此结束,您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扩展或调整。

】1.2 目的意义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一政策的出台能够促进人口增长,为经济提供更多的劳动力资源。

二孩政策的实施能够扩大消费市场,拉动经济增长,提高国民生活水平。

随着人口的增加,劳动力资源将大幅增加,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劳动力选择,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也会带来社会保障压力的增加,需要政府加大对社会保障体系的支持和建设。

教育和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也是实施二孩政策后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对于经济发展来说,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有效措施。

2. 正文2.1 政策实施后的人口增长政策实施后的人口增长将对经济发展带来重要影响。

由于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预计未来几年内我国的出生率将会有所上升,导致人口数量的增长。

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目前所面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有利于延长劳动力资源的供给期。

人口的增长也将刺激消费市场的扩大。

随着新生儿数量的增加,家庭消费将会有所提升,促进各类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增加,进而带动经济的发展。

新生儿的出生也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婴儿用品、教育服务等产业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人口增长也会带来一些挑战。

二孩政策(二孩政策效果不明显的原因)

二孩政策(二孩政策效果不明显的原因)

二孩政策(二孩政策效果不明显的原因)内容导航:国家对二胎的补助政策二胎补助政策如下:二胎产假期限:具有生育证生育二胎,产假为98天,包含所有节假日。

如若难产,则再增加30天,生育多胞胎的则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15天。

生育津贴:女职工上年度平均缴费工资。

国家对二胎的补助政策有:具有生育证生育二胎,因头胎没有报销,产假为98天,生育津贴(即产假工资)计发基数为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缴费工资。

凡是符合政策允许生育二胎的,可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我们都知道,国家在19年开始正式发放二胎补贴,主要就是为了鼓励人们能够踊跃积极的生育二胎。

据悉,补偿款每个月为80到160元之间,最高可得1920元。

如何推动国家放开二孩、三孩生育政策1、依法激励生育依法激励生育是重要的推动二孩、三孩生育的有效手段。

国家及政府应当积极促进生育政策的制定,出台实施生育政策,给予生育家庭特殊的税收政策扶持,包括优惠税收等,在一定范围内减轻孩子的经济负担。

2、首先,推动二孩、三孩生育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包括政策、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协同推进。

3、要推动二孩、三孩生育,政府和社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政策上的支持:政府可以推出一系列生育政策,包括延长产假、提高生育津贴、降低托育费用等,以帮助家庭负担育儿成本,增加生育的积极性。

4、推动二孩、三孩生育需要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以刺激年轻夫妇的生育意愿和行动。

5、推动二孩、三孩生育的举措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以下是一些我个人认为可能比较管用的举措:政策激励: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优惠、住房补贴等方式,鼓励年轻夫妻生育二孩、三孩。

6、政策鼓励: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例如提高家庭津贴、增加育婴假等措施,来鼓励家庭生育二胎或三胎。

另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减轻育儿成本、提高生育医疗保障等措施来帮助家庭承担生育的压力。

生二胎国家有什么政策1、二胎补助政策如下:二胎产假期限:具有生育证生育二胎,产假为98天,包含所有节假日。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原因及其影响探究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原因及其影响探究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原因及其影响探究二孩政策是指国家放开计划生育政策,允许夫妻生育第二个孩子。

2015年底,中国政府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原因和影响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一、原因:1.人口结构不平衡:中国长期实施一胎化政策,导致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供应减少。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可以促进人口年轻化,缓解劳动力短缺压力。

2.出生人口下降:实施一胎化政策使得出生人口逐渐减少,市场潜力受限,经济增长受阻。

通过全面放开二孩,可以增加出生人口,提升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3.社会支持压力:一个孩子要承担父母的期望和养老责任,独生子女面临的压力较大。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可以减轻独生子女的负担,给予更多的支持。

4.社会保障体系需求:人口老龄化加剧,社会养老保险压力增大。

通过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可以增加劳动者数量,缓解社会保障体系的压力。

二、影响:1.生育率回升:经过一段时间的全面放开二孩政策,预计生育率将会有所回升,人口出生数量增加,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2.经济增长提振: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可以带来更多的人口消费需求,激发消费潜力,促进经济增长。

增加出生人口也意味着更多的劳动力供应,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

3.教育资源压力: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也会给教育资源带来压力。

学校、教育机构需要扩大规模,增加教育资源供给,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学生数量。

4.社会结构变迁:随着生育政策的变化,家庭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晚婚、晚育的现象可能会增加,年龄较大的夫妻可能更容易选择生育第二个孩子。

5.生活成本增加:二孩将带来家庭成本的增加,包括教育费用、医疗费用等。

家庭需要更多财务准备,承担更多负担。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提振经济增长,减轻独生子女的压力,但同时也会对教育资源和家庭财务带来一定的压力。

政府在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过程中,需要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做出相应调整和配套政策,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献】[1]赖明勇 .修改计生法,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法治引领 改革两会专题报道之四
法规牵连
全面二胎政策公布后,尽管职场女性生育二胎尚未达到“井喷”态势,但生育二 胎现象无疑存在无限可能。用人单位的顾虑接踵而至,就业隐性歧视作为底牌, 将符合生育二胎的职场女性统统排除在外。使得女性就业局势更加严峻。因此完 善相关立法保护女性权益就显得尤为紧迫。
上海
生育第二个子女,不需要办理再 生育审批手续。合计已有两个及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 案)》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 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人口与计 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将首次对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涉及生育政
北京
以上子女的夫妻,如果要求再生 育的,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 条件,并应当办理再生育审批手 续。
【参考文献】[1]苏凤仙 论我国放开二胎政策的原因[期刊论文] - 西 部皮革 2016(2)
原因
近些年来,我国家庭规模不断缩小,从1982 年的 4. 43 人缩减至 2010 年的 3. 10 人, 独生子女家庭超过1.5 亿户,家庭的生育、养老等基本功能有所弱化。许多独生子女有着 沉重的养老负担,在家庭中承担着顶梁柱的作用。 在媒体上随处可见失独家庭的故事,如今年杭州失独的老夫妻在独生女去世百日的时候双 双自杀,这不禁让世人警醒,独生子女政策是现在是否还像从前那样符合中国国情。失独 家庭的大量出现更加体现了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重要性。
存在问题
(一)家庭压力。
1.孩子之间的矛盾方面。如何在保护独生子心理健康的
前提下,顺利生下第二个孩子,对目前部独生子家庭是一 个极大的挑战。
2.夫妻பைடு நூலகம்系方面。在当今社会,很多年轻女性对于生育
孩子的问题有着与以往不同的看法,夫妻二人如何进行选 择,将成为影响家庭和睦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社会压力。 除了“就业难”问题之外,“上学难”的问题将继续扩 大。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普遍存在着教育资源不均衡、 教育资源紧缺的情况,如何让新增幼儿合理、平等地获得 就学机会,关系到社会稳定和我国的教育大业。
2
展。
,完
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
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提高生殖
3
健康、妇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务
水平。
1 2 3 4 5 6 2015
建国初期 1956年 1964年
1984年
计划生育政策的发展
2于实1策在人口1划生我着育中2由0990制施1”建口数的部委央十8561国 不5定一2643。国政量建门员在二年年年国对在 同年同初策和议进会届1召1,民夫,中9年期。经报行不 的,全08开中随经妇共,,随济告节我国4月同 方的央着济可十在为着发年中育国人,党在第和生历 式八五了国展提》工计大中的《二社育届届国家之出提作史 。划常共十关次会两三人家发间在出。生委中时二于全发个中大的展的农了育会央大发国展孩期全五稳的关村要工第1将展人第子会次定进系8适,作六“国口十 政决届会和一。当正次对计民普三策定五议发步开提式会划经查个。生启次中展深放倡提议生济结五动会,,入第节育上表育第束年实议计我,二制了决政政二,规施通划国我胎生日通策个国划策“过生实国。育程过”五务的单了育行政,的。定年院建独《被了府并执为计成议二中写鼓开且“立行》孩共入励始安基了,”中宪生重排有本计全政央法育视卫国划面策关。的人生并
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只有 1. 4,远低于更替水平 2. 1,已经非常接近国际上公认
的 “低生育陷阱”。“低生育陷阱”是指生育率一旦下降到一定水平以下,由于价值观的转 变、生存压力增加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生育率会继续不断下降,很难甚至不可能逆转。
【参考文献】[1]苏凤仙 论我国放开二胎政策的原因[期刊论文] - 西 部皮革 2016(2)
4.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 5.加强妇幼健康计划生育服务。 6.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 计生服务均等化。
【参考资料】新华网
HERE
10.增强家庭抚幼和养老功能。 11.促进社会性别平等。 12.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益处
(一)调整人口结构。
1.生育政策的调整担负着 调整我国男女性别比例的 任务。 2.人口政策的调整可以有 助于延续我国的人口红利。
【参考文献】[1]苏凤仙 论我国放开二胎政策的原因[期刊论文] - 西 部皮革 2016(2)
具体要求规定
深入 解读
益处 实施难度
1.依法组织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HERE 2.改革生育服务管理制度。 3.加强出生人口监测预测。
二胎政策
具体要求规定
HERE
7.强化基层基础工作。 8.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 9.加大对计划生育家庭扶助 力度。
原因
在 20 世纪,中国人的养老问题已经从高速的经济发展中凸显出来,从人口结构上看,现在中国的 老年人口比例在不断上升,从2010 年13. 3%提高到2014 年15. 5%。 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本世纪60 岁以上的中国人已经达到了5 亿人口,中国已然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的 社会,且中国人的养老观念是家中养老,院舍对于老年人并不是一个满意的老年归宿。这样就造成
(二)促进社会发展。
根据资料显示,中国是老年人 数量最多的国家,未富先老成
为了现实;很多家庭形成了 “421”模式,家庭养老负担徒 然增大,赡养老人成为了家庭 生活了一个颇为艰难的问题。 二胎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弥补养 老金的缺口,可以增加未来缴 纳养老保险的人数。
【参考文献】[1]李明月,于 娜,杨晓蕊.二胎政策对养老问题的影响———以辽宁阜新为例.《法制博览》 2015年13期 [2]邓 爽,刘 杰,贺雪娇.我国实施“全面二胎”生育政策的利弊分析.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 年第 15 卷 第 4 期
[2]第一调查网
民意调查
工作太忙 13%
其他 5%
3 你觉得生二胎最大的障碍是?
不想要,一个孩子很 好,不想照顾那么多
孩子 11%
身体条件不允许 15%
经济支持不住 56%
【参考文献】[1]袁颖, 李天月,薛宁.二胎政策的民意调查及政策分析——有关养老及老龄化问题的探究.办公室业务 [2]第一调查网 [3]中财网 [4] 新浪网
【参考文献】[1]赖明勇 .修改计生法,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法治引领 改革两会专题报道之四
法规牵连
还有,现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四十一条规定 “不符合本法第十八条规定生育子女的公民, 应当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这一规定缺乏法理基础。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无疑是对公民生育权的不当 限制。实际上,对所谓多生者征收社会抚养费是在颠倒黑白。在传统家庭养老中,父母既是养育孩 子的付出者,也是将来享受孩子赡养的受益者。在社会养老下,父母仅是养育孩子的付出者,但孩 子将来支撑的却是整个养老体系,受益者是全社会。因此对多生者征收社会抚养费既违背经济规 律,也违反道义原则,因为多生的父母以自己的付出给社会贡献了更多的养老体系的支撑者,但却 因此受到惩罚。
【参考文献】[1]苏凤仙 论我国放开二胎政策的原因[期刊论文] - 西 部皮革 2016(2)
原因
男女比例失调是指男女出生性别比失调。这受人们的思想观、价值观的影响。自古以来, “重男轻女”思想一直深入人心。在 21 世纪,也有许多农村或偏远山区受此影响,这是 男女比例失衡的重要原因。另一个原因则是,1980 年,城市生育 “一胎”,农村可生育 “一胎半”的计划生育政的实施,对生育数量进行了限制。男女比例的失衡会带来严重的 社会问题,如: 卖淫、嫖娼等。全面二胎政策的实施,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男女比例 失衡。
HERE
PPT制作、演讲:潘旖珂 资料收集:史 晨 俞萌 柳杨 李雨岚
目录
12
43
政策内容
政策 概述
政策回顾 原因
2015 年 10 月,中共中央 18 届
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
1
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 年规划的建议》,全面实施一对夫
妇可生育
政策。
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
体会议公报指出:促进人口均衡发
【参考文献】[1]邓 爽,刘 杰,贺雪娇.我国实施 “全面二胎”生育政策的利弊分析.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6 年第 15 卷 第 4 期
地方 详解
江苏 湖北......
浙江
据杭州网报道,1月14日进行的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 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 例》的决定,并于通过当天起施行。这意味着,浙江的二孩实 施细则正式出台了。
【参考文献】[1]冯玉坤 .全面二胎:女性求职是否更艰难?.劳动保障 世界职业生涯 [2]田 环蜻,锥 彬.浅析单独二胎背景 下 性劳动权益保障.法制博览法 学研究
法规牵连
1.制定《反就业歧视法》
HERE
实施难度
民意调查 存在问题
民意调查
二胎政策全面放开,你是否 2 愿意要二胎?
1 作为独生子女,你是否渴望
过有兄弟姐妹?
不好说 18%
非常不愿意 15%
非常渴望 23%
不太愿意 21%
不愿意 30%
愿意 52%
一般渴望 41%
【参考文献】[1]袁颖, 李天月,薛宁.二胎政策的民意 调查及政策分析——有关养老及老龄化问题的探究.办公 室业务
【参考文献】[1]邓 爽,刘 杰,贺雪娇.我国实施“全面二胎”生育政策的利弊分析.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 年第 15 卷 第 4 期
1 2 3
【参考文献】[1]苏凤仙 论我国放开二胎政策的原因[期刊论文] - 西部皮革 2016(2)
原因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 《经济蓝皮书: 2015 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认为,中
【参考文献】[1]赖明勇 .修改计生法,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法治引领 改革两会专题报道之四
法规牵连
再如,现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国家发 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事实上,要实现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规定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 展”这一目标,需要使生育率保持在更替水平附近。中国生育率更替水平至少是2.2,即每个家 庭平均需生育至少 2.2个孩子才能避免人口的持续衰减。如果全国所有夫妇都只生一个孩子,这 意味着生育率只有1.0,下一代人比上一代人减少一半以上,显然不符合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目 标。平均生育两个孩子是维持民族正常繁衍的基本责任 ,因此对只生育一个子女给予荣誉已不合 时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