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与认证技术的区别

合集下载

网络安全的预防措施

网络安全的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网安措施计算机网络安全措施主要包括保护网络安全、保护应用服务安全和保护系统安全三个方面,各个方面都要结合考虑安全防护的物理安全、防火墙、信息安全、Web安全、媒体安全等等。

(一)保护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是为保护商务各方网络端系统之间通信过程的安全性。

保证机密性、完整性、认证性和访问控制性是网络安全的重要因素。

保护网络安全的主要措施如下:(1)全面规划网络平台的安全策略。

(2)制定网络安全的管理措施。

(3)使用防火墙。

(4)尽可能记录网络上的一切活动。

(5)注意对网络设备的物理保护。

(6)检验网络平台系统的脆弱性。

(7)建立可靠的识别和鉴别机制。

(二)保护应用安全。

保护应用安全,主要是针对特定应用(如Web服务器、网络支付专用软件系统)所建立的安全防护措施,它独立于网络的任何其他安全防护措施。

虽然有些防护措施可能是网络安全业务的一种替代或重叠,如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在应用层上对网络支付结算信息包的加密,都通过IP层加密,但是许多应用还有自己的特定安全要求。

由于电子商务中的应用层对安全的要求最严格、最复杂,因此更倾向于在应用层而不是在网络层采取各种安全措施。

虽然网络层上的安全仍有其特定地位,但是人们不能完全依靠它来解决电子商务应用的安全性。

应用层上的安全业务可以涉及认证、访问控制、机密性、数据完整性、不可否认性、Web安全性、EDI和网络支付等应用的安全性。

(三)保护系统安全。

保护系统安全,是指从整体电子商务系统或网络支付系统的角度进行安全防护,它与网络系统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各种应用软件等互相关联。

涉及网络支付结算的系统安全包含下述一些措施:(1)在安装的软件中,如浏览器软件、电子钱包软件、支付网关软件等,检查和确认未知的安全漏洞。

(2)技术与管理相结合,使系统具有最小穿透风险性。

如通过诸多认证才允许连通,对所有接入数据必须进行审计,对系统用户进行严格安全管理。

(3)建立详细的安全审计日志,以便检测并跟踪入侵攻击等。

数据加密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分析

数据加密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分析

数据加密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围绕数据加密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首先,对数据加密技术进行应用价值分析。

然后,详细介绍了数据加密技术的种类。

其次,分析了计算机网络所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网络中的安全隐患。

最后,提出了计算机网络安全中数据安全加密技术的应用,包括电子商务、企业网络、网络数据库、计算机系统和数字签名认证等方面的具体应用情况,以展示其在保障信息安全和网络稳定性方面的关键作用。

关键词:数据加密技术;计算机网络安全;链路加密;应用分析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给我们带来了便捷与高效,然而,随之而来的网络安全威胁也变得更加严峻。

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和存储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未经授权的访问、恶意攻击以及信息泄露等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系列安全挑战,数据加密技术成为保障信息安全的关键手段之一。

因此,深入研究和理解数据加密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当今网络环境中的复杂安全挑战。

一、数据加密技术的应用价值数据加密为网络通信系统建立了科学的防护措施,显著提高了黑客入侵通信系统并获取数据的难度,这不仅增强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也加强了网络系统对潜在威胁的抵御能力。

数据加密技术提高了网络系统的整体安全防护等级。

随着时代的推进,我国互联网通信加密系统呈现多样特征,不仅在数据生成、传输、加密、接收等各环节实施了全面的安全防护,同时有效提高了计算机系统整体安全水平。

这种综合性的安全保护机制有助于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威胁,确保网络系统的可靠运行。

最后,数据加密技术的使用提升了安全评估标准。

对网络通信数据安全框架结构进行研究和分析表明,安全评估标准对数据的安全、稳定和合理性产生了重大影响。

高水平的安全评估标准意味着通信网络系统具备更强大的安全防御能力,有助于建立更为可靠的网络环境。

二、数据加密技术的种类(一)链路加密技术链路加密技术,又称在线加密技术,是一种在线对数据进行全面加密的方法,旨在确保每个节点在接收数据前能够逐一解码,该技术利用相邻链路的密钥,再次对数据进行加密,从而实现有效且安全的数据传递。

国开机考《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复习资料3

国开机考《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复习资料3

国开机考《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复习资料3单选题(共10题,共40分)1.被管理对象可以是计算机、网络设备、应用程序等,位于被管理对象中的是()。

A.管理站B.代理C.管理信息库D.SNMP参考答案:B2.在工作组环境中的Windows操作系统,可以使用()管理器来配置本地计算机的安全策略。

A.本地安全策略B.安全策略C.系统安全策略D.本地策略参考答案:A3.电缆测试仪是针对OSI模型的第()层设计的。

A.四层B.三层C.二层D.一层参考答案:D4.计费管理可以用来确定网络中每一种服务的价值,包括()类服务、软件类服务和人工服务。

A.硬件B.设备C.人工D.协议参考答案:C5.()是一种基于票据(Ticket)的认证方式,其设计目标是通过使用一台中央服务器提供“票据”,而网络中提供资源的服务器和访问资源的客户端之间使用这个“票据”相互识别。

A.AAAB.PPPC.802.1XD.XXX参考答案:D6.PPP协议使用LCP来建立和维护数据链路连接。

借助()在同一条点到点连接上使用多种网络层协议。

A.UDPB.TCPC.NCPD.ICMP参考答案:C7.()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它把存储的文件切成小块,再比较每个小块的区别,然后对重复的数据块只保留一个副本。

A.重复数据删除B.差异数据删除C.副本数据删除D.增量数据删除参考答案:A8.国际标准Share78对灾难恢复解决方案从低到高分为()种不同层次。

A.三B.五C.七D.九参考答案:C9.在Window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上运行的ping命令会发送4个ICMP回送请求数据包,每个数据包为()。

A.32比特B.32字节C.16字节D.16比特参考答案:B10.按照网络测量点的位置,可以分为端系统测量和()。

A.被动测量B.主动测量C.单点测量D.中间系统测量参考答案:D多选题(共2题,共10分)1.提供认证、授权和计账功能的标准,包括:()。

A.RADIUSB.ICMPC.EAPD.EIGRPE.TACACS参考答案:A,E2.网络测量的功能按照测量对象,可分为三大类:()。

移动应用开发中常见的安全认证与防护技术(一)

移动应用开发中常见的安全认证与防护技术(一)

移动应用开发中常见的安全认证与防护技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应用的使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伴随着移动应用的普及,移动应用安全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在移动应用的开发过程中,安全认证与防护技术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移动应用安全认证与防护技术。

一、数据加密技术数据加密技术是移动应用安全认证与防护的基础。

通过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能够有效防止数据泄露和被黑客恶意篡改。

在移动应用开发过程中,开发者可以使用对称加密算法或非对称加密算法来保护用户数据的机密性。

对称加密算法使用同一个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而非对称加密算法则使用一对密钥,公钥用于加密,私钥用于解密。

二、用户身份认证技术移动应用在用户登录和交互过程中,需要进行用户身份认证。

常见的用户身份认证技术包括密码认证、指纹认证、面部识别等。

密码认证是最常见的一种身份认证方式,用户需要通过输入正确的账号密码来进行身份验证。

指纹认证和面部识别则是通过生物特征来进行身份认证,更加安全和便捷。

三、代码混淆技术对于移动应用开发者来说,代码的安全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黑客可能通过反编译等手段获得应用的源代码,从而找到潜在的漏洞或者进行恶意篡改。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开发者可以采用代码混淆技术。

代码混淆是通过对源代码进行一系列的转换和替换操作,使得原始代码变得难以理解和分析。

这样一来,即便黑客获得了源代码,也很难从中寻找到有用的信息。

四、App隐私保护技术移动应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需要获取用户的各种权限,包括相机权限、通讯录权限、位置权限等。

为了保护用户隐私,开发者需要合理设置这些权限,并通过安全认证与防护技术保证用户隐私不被滥用或泄露。

例如,应用可以通过权限控制机制,只在确实需要的时候获取用户权限,同时将用户的隐私数据进行加密保护。

五、漏洞扫描与修复技术在移动应用开发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漏洞和安全隐患。

黑客可能通过利用这些漏洞来对应用进行攻击和入侵。

RFID读写器中的安全认证与加密技术

RFID读写器中的安全认证与加密技术

RFID读写器中的安全认证与加密技术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RFID读写器作为RFID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认证与加密技术是确保RFID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RFID读写器中的安全认证与加密技术,旨在加深对该领域的理解。

首先,RFID系统中的安全问题是不可忽视的。

在传统的RFID系统中,由于标签和读写器之间的通信是通过无线电波进行的,因此容易受到恶意攻击者的窃听和数据篡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安全认证技术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

一种常见的安全认证技术是使用访问密码。

通过在RFID标签中嵌入密码,在读写器与标签之间的通信时,需要验证密码的正确性。

只有当密码匹配时,标签才会响应读写器的请求,并提供相应的数据。

这种访问密码的采用可以防止非授权的读取和写入操作,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除了访问密码外,基于身份认证的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RFID系统中。

通过在标签中存储持有者的身份信息,并通过与读写器进行交互验证身份信息的正确性,可以确保只有授权的个体才能访问相关数据。

身份认证技术,如基于公钥密码的挑战-响应认证协议,可以有效防止伪造和恶意攻击。

除了安全认证技术之外,加密技术在RFID读写器中的应用也不可或缺。

加密技术可以保护标签与读写器之间的通信内容,防止数据被窃取或篡改。

常见的加密算法包括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

对称加密算法使用相同的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

在RFID系统中,标签和读写器之间事先共享一个密钥,通过这个密钥对通信内容进行加密和解密。

对称加密算法的优点是计算速度快,适用于大量数据的加密和解密。

然而,由于密钥的事先共享,密钥管理成为一个挑战。

非对称加密算法通过使用一对密钥(公钥和私钥)来进行加密和解密。

在RFID系统中,标签和读写器分别拥有自己的公钥和私钥。

当标签需要与读写器进行通信时,标签使用读写器的公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只有读写器的私钥才能解密。

无线加密地多种方法及其区别WEPWPATKIPEAP

无线加密地多种方法及其区别WEPWPATKIPEAP

无线加密的多种方法及其区别(WEP WPA TKIP EAP)无线网络的安全性由认证和加密来保证。

认证允许只有被许可的用户才能连接到无线网络;加密的目的是提供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会被篡改)。

802.11标准最初只定义了两种认证方法:开放系统认证(Open System Authentication)共享密钥认证(Shared Key Authentication)以及一种加密方法:有线等效保密(Wired Equivalent Privacy –WEP)对于开放系统认证,在设置时也可以启用WEP,此时,WEP用于在传输数据时加密,对认证没有任何作用。

对于共享密钥认证,必须启用WEP,WEP不仅用于认证,也用于在传输数据时加密。

WEP使用对称加密算法(即发送方和接收方的密钥是一致的),WEP使用40位或104位密钥和24位初始化向量(Initialization Vector –IV,随机数)来加密数据。

注:使用初始化变量(IV)的目的是避免在加密的信息中出现相同的数据。

例如:在数据传输中,源地址总是相同的,如果只是单纯的加密(WEP使用静态密码),这样在加密的信息中会出现相同的数据,有可能被恶意地破解。

由于初始化变量(IV)是随机数,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在配置无线网络的安全性时,一般将40位/104位密钥写成密钥长度:64位(40+24)/128位(104+24)由于WEP有一些严重缺陷,如初始化向量的范围有限,而且是使用明文传送……,802.11使用802.1x来进行认证、授权和密钥管理,另外,IEEE开始制订802.11i标准,用于增强无线网络的安全性。

同时,Wi-Fi联盟与IEEE一起开发了Wi-Fi受保护的访问(Wi-Fi Protected Access –WPA)以解决WEP的缺陷WPAWPA不同于WEP,WPA同时提供认证(基于802.1x可扩展认证协议–Extensible Authentiation Protocl - EAP的认证)和加密(临时密钥完整性协议–Temporal Key Integrity Protocol –TKIP)。

6可信计算基础-加密与认证技术

6可信计算基础-加密与认证技术

数字证书(续)
• 证书的内容(证书格式遵循 X.509国际标准) —证书的数据:版本信息、证书序列号、CA使用的签名算 法、发行证书CA的名称、证书的有效期、被证明的公钥信 息 —发行证书的CA签名:CA签名和签名算法 • 证书的有效性 —证书没有过期 —密钥没有修改 —用户仍然有权使用这个密钥 —CA负责回收证书,发行无效证书清单 • 证书使用 证书帮助证实个人身份,你的证书和你的密钥就是你是谁 的证据
加密技术
明文P
加密算 法E
密文C
解密算 法D
明文P
加密密钥Ke
解密密钥Kd
单钥(对称密钥、秘密密钥)加密算法
• 对信息的加密、解迷密使用相同的密钥
– C=E(P, K), P=D(C, K)
• 代表:DES、3DES、和 IDEA • 优点:简单、速度快 • 问题:
– 密钥的分发 – 密钥的管理
CA的基本功能
• 生成和保管符合安全认证协议要求的公共和私 有密钥、数字证书及其数字签名 • 对数字证书和数字签名进行验证 • 对数字证书进行管理,重点是证书的撤消管理, 同时追求实施自动管理(非手工管理) • 建立应用接口,特别是支付接口。CA是否具有 支付接口是能否支持电子商务的关键
证书的树形验证机构
信息认证(Authentication)
内容
—确认信息的来源
技术
数字签名技术 身份认证技术 数字签名技术 时间戳 消息的流水作业号
—验证信息内容的完整性
—确认信息的序号和时间
身份认证
• 目标: 可信性、完整性、不可抵赖性、访问控制 • 基本方式
—用户所知道的某个秘密信息(如口令) —用户所持有的某个秘密信息或硬件(如智能卡) —用户所具有的某些生物学特征(如指纹)

015--《企业网安全高级技术》大纲及进程表(网工 两年)(30+30课时)

015--《企业网安全高级技术》大纲及进程表(网工 两年)(30+30课时)

《企业网安全高级技术》课程进程表总计学习课时为60 课时,其中理论课时为30 课时,实验课时为30 课时,适用专业:网络技术工程师TC专业,各章节课时分配如下:章节号章节名称理论课时分配实验课时分配说明第1章网络安全概述 1 1第2章网络协议分析 2 2第3章加密与认证技术33第4章PKI组件及其应用 3 3第5章VPN技术 3 3第6章防火墙技术 3 3第7章入侵检测技术 2 2第8章主机操作系统的安全 3 3第9章计算机病毒及防治 2 2第10章木马与后门 3 3第11章无线网络安全 2 2第12章企业网安全综合应用 3 3课时小计3030课时总计60《企业网安全高级技术》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网络技术工程师专业(两年制系统方向)教材:企业网安全高级技术(XHJC-091-805)出版社:新华教育集团(北京)研究院教学环境:理实一体化教室考核方法:考试-课程实践执笔人:王海军审稿人:叶伟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企业网安全高级技术》课程属于网络工程应用专业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构建计算机网络及信息安全的安全策略,掌握建立有效的安全机制的方法。

在课程中学生可以了解不同类型的黑客活动、黑客的攻击范围及防止和控制黑客侵入的方法,同时掌握加密和身份验证方法及过程,保护Windows 2k和Linux 系统免于受到攻击、提高安全性能,以及防火墙的技术构成、体系结构及与Internet服务的结合,通过安全审核的不同阶段,掌握审计及日志分析的方法和基于主机及网络的入侵检测的方法及软件的使用。

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网络安全的基本理论、加密技术与认证、VPN技术、防火墙技术与应用、操作系统安全等。

本课程遵循把所学理论应用于实际的原则。

应该把所有的安全技术从理论上为学生讲解清楚,其次每一种安全理论在实际的环境中的应用,每种安全技术的优缺点,以及每种安全技术的适用范围、能实现的安全目标,及在实际网络环境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密技术与认证技术有什么区别
加密并不等于认证,那么他们之间是有什么异同之处呢?怎样可以分清楚什么是认证技术,什么又是加密呢?
加密与认证之间有哪些区别?
加密是指对数据进行操作后,没有密码无法打开数据或解密数据。

在简单的对称加密中,同一个密钥被用于加密和解密。

在非对称加密中,可以使用用户的公钥对信息加密,使得只有对应私钥的拥有者才能读取它。

认证是呈现信息,使其抗篡改(通常在某一非常低的概率之内,小于1除以已知宇宙中粒子的数量),同时也证明它起源于预期发送者的过程。

注意:当本文提及真实性时,是专门指的信息真实性,而不是身份真实性。

这是一个PKI和密钥管理问题,我们可能在未来的博客中详细说明。

就CIA triad而言:加密提供机密性,认证提供完整性。

加密不提供完整性;被篡改的信息(通常)还能解密,但结果通常会是垃圾。

单独加密也不抑制恶意第三方发送加密信息。

认证不提供机密性;可以为明文信息提供抗篡改。

加密
我们之前定义了加密,并且详细说明了它是提供机密性,但不提供完整性和真实性的。

你可以篡改加密信息,并将产生的垃圾给予接收者。

而且你甚至可以利用这种垃圾产生机制,来绕过安全控制。

考虑在加密cookie的情况下,有如下代码:
上面的代码提供了在密码段链接模块的AES加密,如果你传入32字节的字符串作为$key,你甚至可以声称,为你的cookie提供了256位的AES加密,然后人们可能被误导相信它是安全的。

如果需要对数据加密,可以使用专业的数据加密软件文件夹加密超级大师,是专门针对个人数据进行加密的,金钻采用的是国际先进的加密算法,加密后,数据只能通过正确密码打开,加密安全性非常高。

如何攻击未经认证的加密
比方说,在登录到这个应用程序之后,你会发现你收到一个会话cookie,看起来就像
kHv9PAlStPZaZJHIYXzyCnuAhWdRRK7H0cNVUCwzCZ4M8fxH79xIIIbznxmiOxGQ7td8LwTzHFgwBm bqWuB+sQ==
让我们改变一个字节的第一块(初始化向量),并反复发送我们的新的cookie,直到出现一些变化。

应该采取共4096次HTTP请求,以尝试变量IV所有可能的单字节变化。

在上面的例子中,经过2405次请求后,我们得到一个看起来像这样的字符串:
kHv9PAlStPZaZZHIYXzyCnuAhWdRRK7H0cNVUCwzCZ4M8fxH79xIIIbznxmiOxGQ7td8LwTzHFgwBm bqWuB+sQ==
相比之下,在base64编码的cookie中只有一个字符不同(kHv9PAlStPZaZ J vs kHv9PAlStPZaZ Z):-
kHv9PAlStPZaZJHIYXzyCnuAhWdRRK7H0cNVUCwzCZ4M8fxH79xIIIbznxmiOxGQ7td8LwTzHFgwBm bqWuB+sQ==
+
kHv9PAlStPZaZZHIYXzyCnuAhWdRRK7H0cNVUCwzCZ4M8fxH79xIIIbznxmiOxGQ7td8LwTzHFgwBm bqWuB+sQ==
我们存储在这个cookie里的原始数据,是看起来像这样的数组:
根据底层应用程序的设置方法,你或许可以翻转一位进而提升成为一名管理员。

即使你的
cookie是加密的。

如果你想再现我们的结果,我们的加密密钥是十六进制下的:000102030405060708090a0b0c0d0e0f
认证
如上所述,认证旨在提供信息的完整性(我们指显著抗篡改能力),而这证明它来自预期的源(真实性)。

这样做的典型方法是,为信息计算一个密钥散列消息认证码(HMAC的简称),并将信息与它连结。

重要的是,这里使用一个适当的哈希工具,如HMAC,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散列函数。

我在这两个函数名前面加了unsafe,是因为它们还是易受到一些缺点的危害:
Timing Attacks
Chosen Prefix Attacks on MD5 (PDF)
Non-strict equality operator bugs (largely specific to PHP)
现在,我们有点接近我们强大的对称加密认证的目标。

加密并不是认证,加密提供的是用加密算法加密过后的数据的信息,只是防止数据泄漏,并不能防止对数据的破坏。

认证是提供一个完整性,一定不能把加密和认证技术混为一谈。

当然如果需要加密文件夹或文件,可以试一下文件夹加密超级大师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