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机房环境及供配电系统

合集下载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要求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要求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要求引言概述:数据中心机房是企业信息系统的核心,是存储、处理和传输数据的重要场所。

因此,数据中心机房的建设要求非常严格,包括硬件设备、网络环境、安全防护等方面都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和规范。

本文将详细介绍数据中心机房建设的要求。

一、硬件设备要求1.1 服务器设备:数据中心机房需要配置高性能的服务器设备,以支持大规模数据处理和存储需求。

1.2 网络设备:机房内需要部署高速、可靠的网络设备,确保数据的快速传输和稳定连接。

1.3 电源设备:机房应配置稳定可靠的电源设备,包括UPS等设备,以确保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行。

二、网络环境要求2.1 网络带宽:数据中心机房需要具备足够的网络带宽,以支持大规模数据传输和访问需求。

2.2 网络拓扑:机房内的网络拓扑结构应设计合理,避免网络拥堵和单点故障。

2.3 网络安全:机房网络需要具备严格的安全措施,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确保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三、安全防护要求3.1 门禁系统:数据中心机房应配置严格的门禁系统,限制非授权人员进入机房区域。

3.2 监控系统:机房内应配置监控摄像头和安全报警系统,及时监测和应对安全事件。

3.3 火灾防护:机房内需要配置灭火系统和烟雾报警器,确保在火灾发生时及时处理并疏散人员。

四、环境要求4.1 温湿度控制:数据中心机房需要保持恒定的温度和湿度,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2 通风系统:机房内应配置良好的通风系统,保持空气清新和循环。

4.3 除尘系统:机房内应配置除尘设备,避免灰尘对设备的影响。

五、容灾备份要求5.1 数据备份:数据中心机房需要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并存储在安全可靠的地方,以应对意外数据丢失情况。

5.2 灾难恢复:机房需要制定完善的灾难恢复计划,包括数据恢复、设备更换等措施。

5.3 定期演练:定期进行灾难恢复演练,检验备份和恢复计划的有效性,确保机房的高可用性和稳定性。

结论:数据中心机房建设要求严格,需要考虑硬件设备、网络环境、安全防护、环境和容灾备份等多个方面。

数据中心机房供配电系统设计 洪跃腾

数据中心机房供配电系统设计   洪跃腾

数据中心机房供配电系统设计洪跃腾摘要:数据中心机房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程,为各类业务提供稳定、安全可靠的基础工作环境;而数据中心机房的供配电系统是基础工程的核心和关键点。

高可用性的供配电系统是保障其他系统稳定发挥以及核心业务正常运转的关键。

本文主要是从数据中心机房供配电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入手,针对数据中心机房供配电系统设计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说明。

关键词:数据中心;机房;供配电系统;设计引言数据中心机房的供电系统不同于一般民用和工业建筑的供电系统,它是一个信息系统数据中心最为核心的关键的基础设施建设系统,涉及到供配电、防静电、UPS不间断电源以防雷等电位系统等,各个系统互相交叉,互有影响。

这样机房供电系统的设计必须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1 数据中心机房供配电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数据中心机房在当前信息通讯工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需要积极开展供配电系统的建设工作。

数据中心机房供配电系统主要划分为照明、动力、接地、不间断电源和防雷等方面。

通常情况下,一个完整有效的机房供配电系统,能够有效促进计算机设备的正常充分运行,同时还能给一些辅助的用电设备运行情况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判断数据中心机房的供配电系统是否具备高品质,主要是看其能保持没有断电故障和高容错的状态,并且具有防雷、防水和防火的功能,能够在不影响负载运行的情况下积极开展在线维护工作。

1.1 数据中心机房对于照明的要求数据中心机房在建设的过程中对于照明有着自身的要求,主要是体现在了照度、炫光方面。

针对照度来说,主要是需要按照国家通用机房区的设置进行,一般主要的机房区使用的照度应该是 500lx以上,而辅助机房区使用小于 300lx 的即可。

而对于眩光限制标准来说,这时候需要按照机房本身的实际需求设置。

1.2 数据中心机房接地系统数据中心机房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需要积极考虑到保护措施,提升安全保护地和交流工作地以及防雷保护地各方面的安全工作。

接地系统,在保护数据中心机房运行安全、稳定方面起到良好的作用和效果,将能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提升机房运行的效果。

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方案设计

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方案设计

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方案设计摘要:目前,科技的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数据中心是指在一个物理空间内实现信息的集中处理、传输、交换、存储、管理。

数据量的大量增长使得现有应用系统及存储容量难以适应企业需要。

因此数据中心的大容量、高可靠性非常重要。

供电供给是数据中心基础中的基础,数据中心发生的故障因素中,供电系统影响力是最大的,无论IT设备设计的多么精密、系统功能配置多么优越、可靠性多么高,一旦供电系统故障断电,再好的设备系统也无法再运转,下面就数据中心的三代供配电架构进行阐述。

关键词:数据中心;供电电源;供配电系统引言近年来,数据中心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而供配电系统运行可靠性直接影响整体数据中心的应用水平,因此需要准确评价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并利用合理的方式增强其安全性。

1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实现低压配电系统的数据中心建设的设计方法应遵循分区和分类原则。

同一基本功能区域中各种相关设备的电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应能够确保每个使用的设备能够持续按照该区域中的特定标准以及该区域的供电和配电网络进行操作和稳定可靠运行。

对数据中心影响较大的区域应将可能潜在的故障风险控制得尽量最小。

数据中心具有较高的功率负载密度和较大的总负载密度。

低压配电系统实施方案的详细设计应充分利用有效成熟且节能的措施,以减少配电网系统实施的成本。

与数据中心过高的电力负荷相关的数据应分为几个级别:UPS电力系统实现过载和电力变换低压配电系统功能性过载。

UPS电源线软件系统负载(可输出)是UPS电源线系统独特设计的基础,配电架构网络系统功能负载是配电网软件系统和软件系统设计方法为应对突然的电源切换应急保障。

当清理各种具有特定负载的设备时,统计结果应基于设备和最终数据;根据设备和机柜的平均负载相关数据,当没有明确指出相关设备机柜的数量时,可以根据机器的平均负载进行估算。

回路设计需考虑三相负载供电均衡。

当有各种大容量负载同时运行时,应设计考虑同时运行系数。

数据中心机房供配电系统PPT课件

数据中心机房供配电系统PPT课件

塔式机与模块化机的特点比较
塔式机 价格低 单机可靠性高 输出电源质量较好
模块化机 体积小 系统可用性好 效率高
37
UPS系统容量要求
系统容量指的是交流供电时,供电设备 所能提供的最大功率。UPS供电时额定 功率表示千伏安(KVA)。千伏安表示 的是视在功率,千瓦(KW)表示的是有 功功率。这在实际应用中是有很大的区 别的,UPS的设计理想情况下,它们的 功率因数应与实际负载是相近的,能最 大限度的满足负载的有功功率需求。
111
输出动态特性
1. 数字=在充电模式下的电压动 态特性
2. 数字 = 在正常/电池操作模式 带100%线性负载条件下的电 压动态特性
3. 数字 =在正常/电池操作模式带 100%非线性负载条件下的电 压动态特性
24
UPS按输出波形分可分为
方波输出
正弦波输
25
UPS按输入输出方式可分为
单相输入/单相输出 三相输入/单相输出 三相输入/三相输出


AC
输 入
DC
AC DC
Output
负载
31
高频UPS的基本电路结构
静态旁路
整流器
升压电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逆变器
负载

充电器


蓄电池
32
工频机与高频机的特点比较
工频机 零地分离彻底 无高频干扰 隔离变压器可以隔直
高频机 价格低 体积小 效率高
33
UPS按结构形态可分为
塔式机 模块化
34
35
36
电压波动
9
10
市电电源主要问题
脉冲电压 (high

数据中心-空调配电

数据中心-空调配电

数据中心-供配电和空调
空调系统
❖ 外部设备发热量计算 ❖ 主机发热量 ❖ 照明设备热负荷 ❖ 人体发热量 ❖ 围护结构的传导热 ❖ 从玻璃透入的太阳辐射热 ❖ 换气及室外侵入的热负荷 ❖ 其它热负荷
数据中心-供配电和空调
空调系统
❖ 家庭普通房间每平方米所需的制冷量为115-145W/m2 ❖ 客厅、饭厅每平方米所需的制冷量为145-175W /m2 ❖ 普通办公室15-200W /m2 ❖ 程控交换机房的热负荷强度约在165~222W/m2 ❖ 中小型计算机房一般250~400W/m2 ❖ 大型计算机房的热负荷强度会超过400W/m2 ❖ 热负荷集中机房按450~650W/m2
,无法驱除机房的"热岛效应" ; 普通空调温度调节精度过低,温度调节精度为±3~5℃,温度
的波动对设备稳定运行极其不利 ; 普通空调没有湿度控制功能.舒适性空调无法进行湿度控制.
没有加湿功能,只能进行除湿,在冬季甚至过度除湿,湿度 过低产生的静电极易产生设备故障 普通舒适性空调过滤能力无法达到机房标准.舒适性空调只具 备简单的过滤功能,其过滤器的过滤效果根本无法达到机 房的要求.机房专用空调严格按照0.5 微米/升 <18,000<B级>设计,配合以每小时30次的风量循环,
=2324W
数据中心-供配电和空调
空调系统
❖ 25机:1匹 ❖ 35机:1.5匹 ❖ 50机:2匹 ❖ 60机:2.5匹 ❖ 70机:3匹 ❖ 120机:5匹
数据中心-供配电和空调
为什么要选用精密空调 普通空调出风温度过低,会导致在出风口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汽
饱和凝结出水滴,对附近的用电设备造成很大危险; 普通空调风量过小,不适合计算机设备的高热密度的发热特点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要求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要求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要求引言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中心机房的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个合理、高效的机房建设可以保证数据中心的稳定运行,提高数据处理效率,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本文将从物理环境、电力供应、网络设备、安全管理和监控系统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数据中心机房建设的要求。

一、物理环境1.1 温度和湿度控制- 数据中心机房的温度应保持在适宜范围内,通常控制在18-27摄氏度之间,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设备的性能和寿命产生不利影响。

- 湿度控制也非常重要,通常保持在40-60%的相对湿度,过高的湿度会导致设备腐蚀,过低的湿度则容易产生静电。

1.2 空气质量管理- 数据中心机房应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避免灰尘、烟雾等污染物进入机房,对设备造成损害。

- 定期清洁机房内的空调过滤器和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畅通。

1.3 防火和灭火措施- 数据中心机房应配备有效的防火系统,如火灾报警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以及灭火器等手动灭火设备。

- 合理设置机房的消防通道和防火墙,确保火灾发生时能迅速疏散人员和隔离火源。

二、电力供应2.1 电力负载和备份- 数据中心机房的电力负载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规划,避免电力过载或不足的情况发生。

- 配备备用电源系统,如UPS(不间断电源)和发电机组,以应对突发停电情况,确保数据中心的连续供电。

2.2 电力稳定性和过载保护- 数据中心机房应配备稳定的电力设备,如稳压器、电力滤波器等,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 合理设置电力过载保护装置,如断路器和熔断器,防止电流过大对设备造成损害。

2.3 电力线路和接地系统- 机房内的电力线路应采用优质的电缆和插座,避免电线老化、短路等问题。

- 建立良好的接地系统,确保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防止因电击等原因造成人员伤害。

三、网络设备3.1 网络设备的选择和布局- 根据数据中心的规模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以满足数据传输和通信的需求。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要求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要求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要求引言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中心机房的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数据中心机房作为存储和处理大量数据的核心设施,对于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效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数据中心机房建设的要求,包括物理环境、供电系统、网络设备、安全防护和灾备备份。

正文内容:1. 物理环境1.1 温度和湿度控制:数据中心机房要求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通常温度控制在20-25摄氏度,湿度控制在40-60%RH,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1.2 空气质量控制:机房内应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包括有效的通风系统、空气过滤设备等,以防止灰尘和污染物对设备造成伤害。

1.3 噪音控制:机房内的噪音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提供一个肃静的工作环境,避免对设备和人员造成干扰。

2. 供电系统2.1 电力容量:数据中心机房的供电系统需要具备足够的电力容量,以满足设备的需求,并预留一定的冗余容量,以应对突发情况。

2.2 电力稳定性:供电系统需要提供稳定的电力,避免电压波动或者电力中断对设备造成伤害。

2.3 电力备份:数据中心机房需要配备可靠的电力备份设备,如UPS(不间断电源)和发机电组,以确保设备在电力故障时能够正常运行。

3. 网络设备3.1 网络带宽:数据中心机房需要具备足够的网络带宽,以满足大量数据的传输需求,并保证数据的快速和稳定传输。

3.2 网络安全:机房内的网络设备需要具备强大的安全防护能力,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虚拟专用网络等,以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3.3 网络可扩展性:机房内的网络设备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以便随着业务的发展和数据量的增长进行升级和扩展。

4. 安全防护4.1 准入控制:机房需要采取严格的准入控制措施,包括门禁系统、刷卡或者生物识别设备等,以确保惟独授权人员可以进入机房。

4.2 监控系统:机房内需要安装全面的监控系统,包括视频监控、温湿度监测、烟雾报警等,以实时监测机房的安全状况。

4.3 防火措施:机房内需要配备有效的防火设备,如自动灭火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等,以防止火灾对设备和数据造成伤害。

数据中心供配电体系结构

数据中心供配电体系结构

三相电视在功率S=√3 UI 三相电有功功率P=√3 UIcosΦ 三相电无功功率Q=√3 UIsinΦ
能反馈到电表上的是 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可 以通过读数能直接看出总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视 在功率等于根号下P的平方加上Q的平方。
数据中心防雷系统
防雷系统 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要求,项目所在地
现有机房多数能耗分配状况
标准机房能耗分配
IT设备及网络通信设备:30% IT设备及网络通信设备:50%
空调的通风及加湿系统:14% 空调的通风及加湿系统:12%
空调的制冷系统:36%
空调的制冷系统:25%
变压器/UPS供电系统:18% 变压器/UPS供电系统:10%
照明设施:2%
照明设施:3%
数据中心接地系统
安全保护地:安全保护地是通过市电PE引至机房内, 并通过电缆、电线中的地线引至各用电设备,保证机 房内所有带电设备的非带电外壳可靠接地,保证操作 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通过机房内的等电位接地网引 至机房内的所有金属外壳,保证机房内的所有金属外 壳处于等电位状态。
抗静电接地:抗静电地板金属支架接自大楼安全保 护地。利用抗静电地板及时通过金属支架泄放地板上 的静电。同时机房内的各种非带电金属材料均就近可 靠接地。以避免静电对计算机设备的损坏及由静电引 起的随机故障并保障人身安全。
环境设备的供电
环境设备的供电 数据中心环境设备主要包括空调系统、新风机系
统、机房照明配电系统及市电辅助系统(市电插座 等),也可称为是辅助动力设备。辅助动力设备直接 关系到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通讯设备以及机房其 他用电设备和工作人员正常工作和人身安全,所以要 求配电系统安全可靠。
照明系统的供电
由于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中的空调负荷主要来自于 计算机主机设备、外部辅助设备的发热量,其大约占 到机房空调总负荷的80-97%;而在服务器、存储、网 络等主设备中服务器的份额又大约占到设备散热量的 80%。所以随着服务器集成密度的持续增高,服务器机 柜设备区就成为了机房内主要的热岛区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中心机房环境及供配电系统解决方案
数据中心机房环境及供配电系统解决方案
一、机房环境
1、以通信行业标准规定的通信设备(交换设备、传输设备、数据网络设备)的正常使用环境要求为基础,确定数据中心机房的环境要求。

2、机房环境温湿度要求
AA级、A级机房温度为21~25℃,B级、C级机房温度为18~28℃,相对湿度40~70%,温度变化率小于5℃/h,且不结露。

3、机房洁净度要求
机房内灰尘粒子应为非导电、非导磁及无腐蚀的粒子。

灰尘粒子浓度应满足:
(1)直径大于0.5μm的灰尘粒子浓度≤18000粒/升。

(2)直径大于5μm的灰尘粒子浓度≤300粒/升。

3.1.4 楼层净空高度要求
(1)数据中心机房的有效净空高度是指设备机柜底部至横梁底部之间高度,不宜小于3200mm。

(2)当机房上方需要安装风管时,有效净空高度应相应增加;采用高度大于2200mm机柜时,有效净空高度也应相应增加。

4、数据中心一般机房的楼面均布活荷载应为6~10kN/m2;电源电池室机房的楼面均布活荷载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5、机房走线架应选择敞开式线架,走线架不设底板和侧板,宽度应不小于400mm,且与机柜顶端间距应不小于300mm。

二、机房供电系统
1、电源系统:
选用两路市电源互为备份,并且机房设有专用柴油发电机系统作为备用电源系统,市电电源间、市电电源和柴油发电机间通过ATS(自动切换开关)进行切换,为数据中心内UPS电源、机房空调、照明等设备供电。

由于数据中心业务的重要性,系统采用双母线的供电方式供电,满足数据中心服务器等IT设备高可靠性用电要求。

双母线供电系统,有两套独立UPS供电系统(包含UPS配电系统),在任一套供电母线(供电系统)需要维护或故障等无法正常供电的情况下,另一套供电母线仍能承担所有负载,保证机房业务供电,确保数据中心业务不受影响。

在UPS输出到服务器等IT设备输入间,选用PDM(电源列头柜)进行电源分配和供电管理,实现对每台机柜用电监控管理,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易管理性。

对于双路电源的服务器等IT设备,通过PDM直接从双母线供电系统的两套母线引人电源,即可保证其用电高可靠性。

对于单路电源的服务器等IT设备,选用STS(静态切换开关)为其选择切换一套供电母线供电。

在供电母线无法正常供电时,STS将自动快速切换到另一套供电正常的母线供电,确保服务器等IT设备的可靠用电。

2、机房智能配电系统三级结构
数据中心三级配电系统是对机房配电的创新,机房三级配电系统有利于配电系统的设计和运维管理
■第一级:机房配电接入层。

主要包括大楼地下配电室到机房输入端电缆的部分及机房市电配电部分;
■第二级:机房配电管理层。

主要包括机房UPS配电部分。

通过使用模块化配电柜,实现机房的模块化配电,并将设备用电和辅助设备用电分开;
■第三级:机柜排及机柜配电层。

主要包括列头柜PDM配电、STS配电到负载部分;
3、供配电系统的智能化管理
■供配电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列头柜的智能监控系统可对配电系统开关状态与负载情况进行监测、告警、统计。

●监控的输入部分电气参数有:电量、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三相电压、电流、频率等。

●监控的输出支路电气参数有:额定电流,实际电流、负载百分比、负载电流谐波百分比、负载电量、功率因数等。

这些监测信息能让值班人员掌握各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调整负载分布,清楚了解每一个机柜的耗电量,对设备电源部分的潜在故障、对能效管理、降低能耗提供可靠依据。

■模块化设计智能管理:本方案配电系统遵循以可靠性设计为核心,专门针对数据中心内不同IT设备应用的特点,结合配电系统充分协调、无缝配合的原则,以及智能化管理、便于操作与维护,灵活快速部署等需求,实施模块化智能配电系统解决方案。

■模块化机房智能配电系统特点:
●双母线供电,从配电结构上系统的实现供电高可靠性;
●模块化产品设计,实现部署灵活快速;简化机房配电;
●配电设备具有热插拔功能,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智能监控报警系统,实现机房配电的高可管理和安全性;智能配电系统帮助提高负载可靠性;延长电源保护设备的使用寿命;协助控制业务环境;提供前瞻性的灾难恢复方法;
4、模块化UPS供电系统(易事特EA66)
■模块化设计:EA66UPS采用模块化设计,模块容量为20KVA/16KW,UPS系统由1至10个UPS模块并联组成,数据中心可以根据负载的逐步投入而弹性地增加UPS模块数量。

■弹性的并联冗余设定:EA66UPS可以任意设定冗余UPS模块数,冗余UPS 模块数可以设定为零,UPS可以最大容量提供输出。

当负载超出冗余设定时,
只要负载量没有超过模块的总容量,UPS能够正常工作,并可以发出相应的警告。

控制系统并联冗余:EA66 UPS每个模块采用独立控制系统,UPS模块根据互享的信息独立进行控制,模块失效后可以立即与并机系统进行脱离,不对并机系统造成危害。

配合“易连接”技术,可以方便地将故障模块拨出进行维修。

5、环境控制系统:
通常选用机房精密空调对数据中心的环境调节,确保服务器等IT设备的运行环境。

对于发热量大的服务器等IT设备,通常选用高通孔率(一般大于70%)网孔门的机柜,提高机柜进出风量;将机柜面对面、背对背布置,在机房内形成冷热隔离的风道,提高制冷效率;空调采用下送风方式,确保机房送风均匀,提高制冷效率。

6、机房监控管理系统
数据中心需要对电源、空调等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管理,同时还需要对机房内环境,如温湿度、漏水、烟感、等参量进行监控,确保数据中心工作在一个正常的范围之内。

并对数据中心设备运行参数和环境量实时监控和管理。

7、机房空调、配电、消防设计计算
■机房用精密空调计算:空调制冷量是根据机房冷负荷来确定的。

一个面积为270平米,UPS设计容量为120KVA的机房,其空调制冷量计算如下:
依据经验采用“功率及面积法”计算机房冷负荷。

Qt=Q1+Q2
其中,Qt 总制冷量(KW)
Q1 室内设备负荷(=设备功率×0.8)
Q2 环境冷负荷(=0.12~0.18kW/m2 ×机房面积)
因为所有设备均通过UPS供电,所以可根据UPS的功率来确定整个机房的设备负荷。

设计UPS的容量为120KVA,则室内设备冷负荷为
Q1=120*0.8*0.8*0.8=61.44KW(需要扣除设计时考虑的20%余量)环境冷负荷为Q2=0.1kw/平方米×85平方米=27KW 则Qt=Q1+Q2=61.44+27=88.44KW
注:灯具发热量和UPS的发热量忽略不计。

这样,使用一个制冷量90KW左右的空调就足够了。

为了安全起见,可以使用1+1备份。

■机房配电负荷计算
机房设备:机房设计机柜为50台,预计放置27台服务器机柜,2台刀片
服务器机柜,2台存储设备机柜,11台网络机柜,其余为列头配电柜、网络配线列头柜;
■机房设备负荷计算
服务器机柜功率=27*3.5KW=94.5KW;刀片服务器机柜功率=2*9KW=18KW;存储
设备机柜功率=2台*5KW/台=10KW;网络机柜功率=11*2KW=22KW;机房设备总功率为:144.5KW;实际使用功率取功率系数0.8,为133KW,考虑到机房设备近期内规划UPS总功率可以考虑配120KVA;
■空调用电负荷:单台空调总功率为27KW,照明消防功率约为10KW
空调及照明总功率为:64KW;机房总用电功率为:184KW;考虑50%余量,实际配电总功率为276KW
■气体消防七氟丙烷用量计算
机房面积为270平米,高度为3米,其体积为810立方米机房体积*海拔修正系数*设计浓度/七氟丙烷x°(环境温度)时的过热蒸气比容*(100-设计浓度)得出涉及用量。

机房体积为810m3。

正常环境温度为25℃,设计浓度为8.3,海拔修正系数为1那么计算公式如下:
七氟丙烷25℃时的过热蒸气比容,按下式计算:S=K1+K2×T=0.1269+0.000513×25=0.140m3/Kg
防护区灭火设计用量或惰化设计用量按下式计算:
W=K*V*C/S(100-C)=1.0×810×8.30/0.140×(100-8.30)= 523.68Kg得出用量为523.68k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