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后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对景观设计的影响及启示探讨

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对景观设计的影响及启示探讨自从20世纪60年代起,在西方艺术界,后现代主义所倡导的“非结构主义”与“去中心化”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这种思想涉及到了很多方面,包括文化、政治、心理和艺术等等,并且取代了20世纪前几十年提倡的现代主义思想。
在这样的语境下,景观设计也随之发生了变革,受到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
首先,后现代主义强调个体的独特性及其与环境的联系。
这一思想深刻地影响了景观设计,导致越来越多的景观设计师开始注意到当地环境、当地文化和社会习俗,以适应不同的地理条件和人文环境。
他们开始研究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需求和感受,并将这种认识应用到景观设计中。
相比较而言,以前的设计更多考虑的是设计的形式和外观,而非与特定地区和当地文化的联系。
其次,后现代主义推崇艺术的多样性及其对传统的挑战,这也影响了景观设计的发展。
景观设计师开始挑战传统的设计形式和规则,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和材料,用新的方式来传达设计的理念和感受。
例如,在场地中加入特别的装置和艺术品,以摆脱传统景观设计的束缚,让环境变得更加吸引、鲜活、多样化和富有意义。
此外,后现代主义还强调文化相对主义,这对景观设计也有很大的启示。
景观设计师开始通过自身的经验和认知去理解和诠释周围的环境,并尽可能充分了解当地的文化和社会习俗,为设计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除此之外,景观设计师还在设计中引入了更多的元素和概念,例如历史、文化、空间、动态和时间等等,以展示和激发人们对整个环境的感受的认知和情感上的体验。
最后,由于后现代主义重视文化中的边缘、多元和混合,景观设计师也将这种思想引入了景观设计中。
他们更多的关注在通过设计中融入多元文化,让不同文化间的碰撞和交汇可以更自由、更共生地发生,以及基于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创造更加有利的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对景观设计师的创作带来了巨大的启示。
他们更多考虑到环境的独特性和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拓展了景观设计的创作空间和创作思维,推动了景观设计领域向着更加人性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后现代主义对当代景观设计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对当代景观设计的影响班级:2011级规划2班作者:王美介学号:3011206112指导教师:曾鹏后现代主义对当代景观设计的影响【摘要】20世纪60年代后期兴起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景观设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很多景观设计师纷纷做了后现代设计的尝试与突破,本文通过分类总结分析后现代主义景观的具体实例,来探讨后现代主义对当代景观设计的影响,从而为我国景观设计的发展指明道路。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景观设计1.后现代主义景观产生的原因20世纪60年代后期,面对逐渐凸显的城市问题、环境破坏问题、能源危机问题以及第三世界问题等等,西方世界开始反思自身建立的工业文明与现代化模式,于是在西方兴起了一股以批判与反思现代主义为主要要义的后现代主义思潮。
后现代主义的主要思维方式是反对,反对现代主义的功能主义,反对现代主义的技术主义,反对理性至上,反对中心主义,反对后现代主义的反装饰主义,反对冷漠,怀疑理性和科学能带来自由和解放。
并在建筑领域形成了几个主要流派,主要是形式主义、历史主义、地方主义、解构主义等。
后现代主义在景观设计界引发的革命虽不像在建筑界那样轰轰烈烈,但也对景观设计产生了重大影响,促使人们对景观设计的目的与手法进行重新思考与认知,推动当代景观设计在一些新的方向上做出探索与尝试。
2.后现代主义景观分类分析后现代主义思想纷杂,一个后现代主义景观可能同时体现多种后现代主义精神,笔者大致以后现代景观所侧重体现的后现代主义精神为主要依据做一个分类,将当代后现代主义景观分成五大类,分别是历史主义景观、地方主义景观、隐喻主义景观、生态景观和波普主义景观。
2.1历史主义景观历史主义景观不同于现代景观追求简洁的几何形式与功能至上的理性主义,而是强调与传统园林建立起一种联系,对历史文脉的回归试图唤起人们对历史的回忆,增强人们对此地块的归属感与独一无二的个性,使其摆脱千篇一律的国际式风格。
对传统元素的运用,当代景观设计师通常会选择两种途径:一种途径是将传统元素抽象为一种形式和符号,放在新的景观中,让人隐隐约约感受到景观与历史的某种联系。
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对景观设计的影响及启示

2018年1月Jan. 2018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第20卷第1期V 〇1.20 No. 1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对景观设计的影响及启示陈学文,赵禹舒(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300072)摘要:在现代艺术观念基础上形成的后现代艺术,发掘了现代主义的潜在价值,重新认识那些被现代艺术忽视的 观念,并进行反思,将后现代艺术融入到现代景观设计中,采用现代艺术表现方法,对原有景观进行创新、补充和修 整。
传统功能性设计理念将发生质的改变,装饰性、艺术性等外在表现特征将逐渐受到关注;同时尊重传统艺术、 发掘古典艺术的魅力;景观设计呈现出多元化的艺术形式。
关键词:西方后现代艺术;解构主义艺术;极简主义艺术;大地主义艺术;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il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4339(2018)01-061-0520世纪60年代,在现代艺术理念基础上,西方建 筑、景观以及艺术发展进入后现代时期。
从后现代起, 西方资本主义市场迎来了经济腾飞、时代发展,艺术领 域的发展也面临重大变革。
第一,设计领域引入了波 普艺术,设计风格体现流行和通俗文化的交融。
第二, 人口增长问题、生态破坏问题、犯罪频发问题等都令人 们对现代社会产生质疑。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 希望发生变革,在过去美好时光的基础上对历史、道德 理念、文化理念重新认识。
在人们的期许中,西方社会 迎来了后现代时期,呈现出多元化的艺术形式,比较典 型的有大地艺术、极简艺术、解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等。
多元化的表现手法、思维模式、艺术观念以及对于 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认识均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发 挥重要作用。
一、后现代主义艺术对景观设计的影响1.后现代主义艺术立足艺术发展规律,每当一种艺术形式发展到极 端,势必进入批判或回归阶段。
抽象艺术为现代主义 所推崇,但是伴随时代的发展,抽象的现代主义表现形 式逐渐远离现实生活,那些被忽略的、遭受批判的潜在 价值逐渐显现出来。
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对景观设计的影响及启示探讨

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对景观设计的影响及启示探讨引言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将自然与人工环境有机结合,以营造出美丽、宜居、宜行的空间环境。
在现代社会,景观设计不再只是单纯地满足功能需求,更是注重美学、文化及情感的体验。
而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的影响也逐渐深入到景观设计领域,对景观设计理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西方后现代艺术对景观设计的影响及启示,以期能够为景观设计师提供新的思路和灵感。
一、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简述西方后现代主义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批判性反动。
后现代主义拒绝了现代主义的理性主义与规划性理念,倡导了多元化和包容性,并强调文化的碎片化和混合性。
后现代主义的艺术作品常常充斥着象征符号、文化隐喻和语言游戏,打破了传统的审美规范和思维模式。
对于后现代主义来说,没有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是永恒且绝对的,一切都是相对、多元、流动的。
二、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对景观设计的影响1. 反对规划性与功能性现代主义的景观设计注重规划性和功能性,侧重于对空间形式的规范与约束。
而后现代艺术观念的影响使得景观设计不再一味强调规划性和功能性,而是更加注重空间的情感体验和美学效果。
景观设计师开始更多地考虑自然与文化的融合,尊重各种形式和风格的表现,突出个性与创意。
2. 多元化与包容性后现代主义强调多元文化和包容性,倡导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对话。
这一理念对景观设计的影响体现在景观设计不再是单一的审美标准,而是可以包容各种文化的表达方式。
景观设计师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不同文化的元素,创造出独特的景观体验。
3. 破碎化与混合性后现代主义的艺术作品强调文化的碎片化和混合性,这种碎片化和混合性也影响到了景观设计领域。
景观设计师开始更加注重材料的多样性和空间的复杂性,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景观环境。
景观设计也更加注重空间的流动性和情感的表达,打破了传统的设计模式和审美标准。
三、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对景观设计的启示1. 推崇多样性与包容性后现代主义的多元文化观念告诉我们,景观设计应该是多样性与包容性的。
后现代背景下景观设计的“艺术化生存”

后现代背景下景观设计的“艺术化生存”【摘要】在现代社会中,景观设计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功能性与艺术性之间的平衡、文化多元化的影响等。
本文从后现代主义视角出发,探讨了景观设计的转变过程,以及在多元文化视角下的影响。
通过反思与批判,探索了景观设计的新可能性,提出了“艺术化生存”的概念。
文章还探讨了景观设计与社会议题的关联,并总结了后现代背景下景观设计的“艺术化生存”价值。
未来,景观设计将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
结语部分强调了艺术化生存的意义与希望,展示了景观设计在后现代背景下的重要性和价值。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景观设计、艺术化生存、功能性、多元文化、反思、批判、社会议题、新可能性、发展趋势、意义、希望1. 引言1.1 现代景观设计的挑战当代社会中,景观设计作为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景观设计也面临诸多挑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的空间资源日益紧张,使得景观设计师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更加美观、实用的景观环境。
现代社会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对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景观设计师考虑如何在美化城市环境的同时保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系统。
现代社会对于个性化和文化多样性的追求也使得景观设计师面临着如何在设计中融入不同文化元素和表达多样性的挑战。
现代景观设计需要在满足城市发展需求的考虑到环境保护、文化传承和社会和谐等方面,这对景观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1.2 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景观设计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景观设计强调对传统设计观念和规则的颠覆和重新解读。
在后现代主义的视角下,景观设计不再局限于功能性和美学性,而是更加关注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多元影响因素。
后现代主义认为,景观设计应该是一个反思和批判传统文化的过程,通过挑战现有的设计范式和传统思维方式,探索更加开放和包容的设计可能性。
在后现代主义视角下,景观设计师被鼓励跳出传统框架,大胆尝试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
后现代主义及其对我国园林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及其对我国园林的影响【摘要】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风格,在很多领域都有展现。
本文主要谈及其产生和特点及对园林规划设计方面的意义。
从其对我国的影响,再深入到对园林规划设计方面的影响.以实例进行分析.提出后现代中的延续性、多样性等特征对园林规划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园林;延续性【正文】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指在反现代主义的过程中形成于2O世纪60年代,发展于7O年代,成熟于8O年代的一股设计思潮。
普通意义上说,“后现代主义”设计指的是“在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上大量利用历史装饰动机进行折衷主义式的装饰的一种设计风格”。
(一)后现代主义的产生和特点2O世纪60年代以来,在美国和西欧出现了反对或修正现代主义建筑的思潮。
现代主义建筑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但其中以简单中性的方式来应付复杂的设计要求,已无法满足当时社会新的需求。
1966年,美国建筑家、理论家罗伯特·文丘里(RobertVenturi)最早明确提出了反现代主义的设计思想,在建筑界特别是年轻的建筑师和建筑系学生中,引起了震动和响应。
到2O世纪7O年代,建筑界中反对和背离现代主义的倾向更加明显。
后现代主义便在这种时代背最下产生。
对于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特征,人们并无一致的理解。
美国建筑师罗伯特·斯特恩(RobertStem)提出后现代主义建筑有三个特征:采用装饰;具有象征性或隐喻性;与现有环境融合。
英国建筑师和理论家查尔斯·詹克斯(CharlesJencks)认为,后现代主义不仅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叛,也是对现代主义的超越,后现代主义承认了被现代主义否定的传统。
注意对各地区各民族优秀文化艺术传统的吸收和借鉴。
在综合传统和现代的文化精华方面超越了现代主义。
(二)后现代主义在园林中的表现西方古典园林整齐划一的园林结构,虽然能令人感到井然有序,但同时也将人排斥在园林之外。
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对景观设计的影响及启示探讨

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对景观设计的影响及启示探讨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是20世纪后期诞生的一种艺术思潮,与现代主义艺术风格相对立,注重视觉效果与情感表达等非理性方面的表现。
在景观设计领域中,后现代艺术观念影响了设计师的设计思维与风格,对景观设计理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后现代艺术观念强调建筑与自然的融合。
在景观设计中,设计师要紧密结合周围环境的自然特点,不再追求简单的大面积绿化,而是更加注重通过合理布局与设计手法,使得建筑与自然之间产生相互交融的效果。
这样的设计思想体现了对生态环境的尊重与保护,符合当今以可持续发展为主旨的社会发展要求。
其次,后现代艺术观念注重表达情感与意境,更加注重设计带来的视觉冲击力与审美体验。
在景观设计中,设计师通过对色彩、形态、材质等方面的巧妙运用,创造出美感的场所,使人们在感受环境美的同时,也更容易被景观所感染,产生更加深刻的情感体验。
这种情感的体现不仅是对周围环境的反应,更是对设计师自身的情感宣泄与表达,体现了人在社会生活中对环境的修养与追求。
同时,后现代艺术观念突破了刻板的传统审美观念,给了景观设计师足够的自由与表达空间。
传统的设计理念往往只能凭经验把握设计的审美标准,因此很难真正做到创新。
而后现代艺术观念强调每位设计师的创造性,更加强调每个人对于环境的个人感受与理解,为景观设计师提供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这种自由的表达方式不仅豁发了设计的灵魂,还能更加符合建筑与环境的整体融合效果。
总的来说,后现代艺术观念对于景观设计领域的影响还体现在:“设计多样化、表达自由化、感性认知、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多重影响。
在今后的景观设计中,设计师不妨运用后现代艺术观念,充分发挥自身审美意识与创造性,创造出更为符合当代社会需求与审美追求的优秀作品。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景观设计的影响

后 项 代 主 义财 巾 国景 颜 设 计晌 | g di
硅 湖职 业技 术 学 院 张 立 图 海 口经济 学院 任 洪丽
[ 摘 要 ] 本文通过对后现代 主义的特征、 形成 的背景的分析 与介绍 。结合 美国" 3代景观设计 中的后现代主 义表现, - 同时对 比后现代 建 筑设 计 风格 , 而归 纳 总 结 了后 现 代 主 义 对 中 国景 观 设计 的 影响 。 进 [ 关键词 ] 后现代主 义 特征 景观设计 影响
一
、
后 现 代 主 义 的产 生
谈及后现代主义不得不说到现代主义 , 艺术家丹尼 尔・ 贝所指 出的 “ 后现代主义所遵循 的发展路线也就是 现代 主义合乎逻辑的发展 的最 终 目标” 。 就建筑而言 ,现代 主义建筑是指发源于 l 世纪末 、0世纪初 的一 9 2 场建筑运动 , 的首要原则是 , 它 建筑 应该 重视功能 , 并根据实用功 能的 要求做出理性设计。简洁 的平面 , 简洁的立面 , 流动而开 阔的空间 , 良好 的视野 、 通风 和采光等 等 , 这些建 筑的基本要求 , 是为 了解决现代社 会 由于人 口急剧膨胀所带来的人类的居住 问题 。 但是 , 现代建筑尽管有效 地 解 决 了人类 居 住 的 基 本 功 能需 要 ,却 给 整 个 世 界 带 来 一 片 恐 怖 的 白 色方盒子景观。直到本世纪六七十年代 , 在发达 国家 , 居住的基本要求 已经满足 , 人们就要求居住 的精神满足。 后现代在这种背景下顺应人们 的审美与精神 的需要出现并发展起来。 现代建筑大师们如勒 ・ 布西埃 、 柯 密斯 , 试图精心打造一个更 美好 人类居住环境 的乌托邦理想并没有呈 现在世人面前 ,相反是一幢幢呆 板的摩天大楼 、 同一 的难以区分平 直造 型, 到指责 的居住的机器 。随 受 着人们 的居住水平的提高 , 人们 已经厌倦了方盒子式的房子。 对居住环 境提 出 了更 高 的要 求 , 们 需 要 的 不仅 仅 是 满 足居 住 条 件 , 是 满 足 审 人 而 美需求 、精神需求 。后现代主义就在人们 的呼声下 应运而生 了。16 96 年, 芝加哥建筑师文丘里首先在他的《 建筑 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中发 出 了 呼唤 后 现 代 主 义建 筑 的先 声 ,掀 开 了 建 筑 界后 现代 建 筑 设 计 的历 史 序幕 ;9 7年 英 国 著名 的建 筑 评 论 人 查 尔斯 ・ 克 斯 ( h r se cs在 17 詹 C al nk ) eJ 他极具影响力的著作《 现代建筑语言》 , 导一种与现代建筑风格断 中 倡 裂、 基于折衷主义风格和通俗价值取向的 、 新的 、 后现代 建筑风格 , 并且 给后现代建筑归纳 了 6 点特征 : ①历史 主义 ; 直接的复古主义 ; ② ③新 地方风格 ; ④文脉主义; ⑤隐喻和玄想 ; ⑥后现代式空间( 或被称 为超级 手法主义 ) 。正是通过文丘里等先锋派建筑师在建筑设计 的表现, 进一 步促进了后现代主义的传播 和影响 。建筑设计领域成了培育后现代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文化运动,从意识形态的各个方面影响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甚至整个世界,改变了人们的已是形态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它的影响力广泛而深刻,延续至今。
后现代主义生产于迅速进入信息时代的后工业社会基础之上,是从西方工业文明中产生的,是工业社会发展到后工业社会的必然产物;同时,它又是从现代主义里衍生出来,在对现代主义的反思和批判中,后现代主义逐渐走向修正和超越。
后现代主义注重对传统的继承,但它并非盲目地模仿传统,而是在吸收传统形式和精华部分的同时,来表现当代社会的文化需求,是传统与现代、过去与今天链接,目的是使新的设计具有更丰富的文化底蕴,而这一点正是被现代主义所抛弃的,可见后现代主义将现代主义推向了更高阶段。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景观;设计;艺术性。
目录目录 (2)一、引言 (3)34444555五、后现代主义对当代中国景观的影响 (5)六、后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的表现特征 (6)七、结语 (6)参考文献 (8)一、引言“现代”同工业社会中的机械化过程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密切的联系,本文提及的现代化是指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它包括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以及传统政治、经济、文明等各个方面向现代的转变。
现代主义发展过程中片面强调社会生产力的绝对作用,过多地追求社会的物质化生产,从而忽视自然生态的破坏,造成了人类传统文化的毁灭。
而后现代主义者,企图摆脱在日益技术化和商品化的社会发展中人的异化命运,他们渴望在被符号淹没的世界中,追求对人性的更大自由和彻底解放,追求更大程度的自我表现和自我满足。
因此,把对于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的追求,表达在后现代主义的设计之中,期待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多样的设计中,来描述代表当代文化和生活的主要特征。
20世纪70年代以后,当后现代主义从建筑观念移植到其他文化艺术领域,同样也激起了层层涟漪。
这时,后现代主义对艺术的大众性反对艺术的精英性,以粗俗、生活胡反对精雅的艺术趣味;主张艺术各门类、艺术与生活之间界限的消失,艺术品不仅作用于视觉,而且应该作用于听觉、触觉、甚至嗅觉的美学主张,以及艺术的目的是创造整体情景等,从而,促使了“环境艺术派”“大地艺术派”的出现。
二、概述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从各个方面影响到社会各领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它的影响力广泛而深刻,延续至今。
艺术设计中的后现代概念首先出现于建筑设计领域。
美国建筑家、理论家罗伯特-文丘里最早明确提出了反现代主义的设计思想。
其肯定了现代主义对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贡献,他又提出现代主义已经完成了它在特定时期的历史使命。
现代主义建筑是指发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场建筑运动,它的首要原则是建筑应该重视功能,并根据实用功能的要求做出理性设计。
因为简洁的平面,简洁的立面,流动而开阔的空间,良好的视野、通风和采光等等,这些建筑的基本要求,正是解决现代社会由于人口急剧膨胀所带来的人类居住问题的方法。
但是,现代建筑尽管有效地解决了人类居住的基本功能需要,却给整个世界带来一片白色方盒子景观,直到发达国家居住的基本要求已经满足,人口出现负增长,人们要求对居住环境的精神满足。
所以,后现代建筑师文丘里大声呼吁并主张以环境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代替现代派提倡的简洁性,充分反映商业化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商业活动在今天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美国后现代主义景观设计景观设计师在景观设计领域也积极进行后现代主义的探索。
美国景观设计领域对后现代主义的探索首先是从小尺度场所开始的。
不是在遗址上对原有建筑物的重建,而是以其“幽灵式”的想象,创造出一种特殊的效果历史。
作关注人们精神层面的景观设计,一直以来都是以场所的意义和情感体验为核心的,它的存在满足了人们放松心情、陶冶心智的精神需求。
在后现代主义时期,对于西方文化而言,后现代主义意味着更彻底的民主、平等和自由。
强调创新的现代主义设计使人们在激起的丛林中迷失了自己。
而当我们怀念古老悠久的传统和似乎已很遥远的过去时,后现代主义为我们提供了连接起过去和现在及未来的链索。
四、后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的影响二十世纪60年代、70年代经济繁荣下社会的无节制发展使得经济的、社会的和文化的危机和动荡不断涌现,使人们对自身的生存环境和人类的文化价值的危机感日益增加,园林设计领域也进入了一个“现代主义“之后的时期,现代园林进入了一个多元化发展的后现代时期。
(一)景观设计中后现代主义的产生首先,由于现代主义片面强调设计的科学性,而忽略了园林设计的艺术性;其次,鉴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设计的科学性并并不能得到保证。
因此,生态设计向艺术回归的呼声日益高涨。
于是代表后工业园林景观设计的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就应运而生。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风景园林师们开始重新意识到设计艺术化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他们开始研究传统的艺术设计手法。
而当时已成体系的园林历史的学术研究也为设计师们提供了一个丰富的灵感源泉和理论范围。
可见后现代主义设计并不是对原有理论的全部否认,二十继承前人的经验,加入更多的艺术性,使其更具有艺术设计感。
(二)后现代景观新的设计思想1980年1月份著名设计师玛莎-舒沃茨设计的面包圈花园,它们集中了过去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而且每栋建筑前都带有一个临街的、开敞式的庭院。
这个花园为人们开启了一扇小尺度景观设计的新视野——就是把传统的、有限的景观想象和新概念结合起来,创造出新景观。
在这个作品中,将景观设计与艺术设计紧密的结合起来,探索将城市中的小空地变成由一些制造品或者废品组成的庭院的可能性。
于是在当时的景观设计领域中,景观设计师们展开了对如何运用艺术形式,以及当时对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的激烈争论。
通过这场激烈的争论,艺术的表现形式在园林行业中得到了重视,设计师们在新的高度上重新理解了艺术表现形式的涵义,促进园林设计不断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1.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后现代主义注重对传统的继承,但它并非盲目地模仿传统,而是在吸收传统形式和精华部分的同时,来表现当代社会的文化需求,是传统与现代、过去与今天链接,目的是使新的设计具有更丰富的文化底蕴,而这一点正事被现代主义所抛弃的,可见后现代主义将现代主义推向了更高阶段。
其传达了传统符号的应用及古典与传统风格相结合。
在扎实的传统文化下发展出合理的又具有时代性的设计理念。
2.对于新的造型形式的追求造型形式也是后现代主义设计师们追求创新求异的一个重要方面。
园林设计师可以更自由的应用光影、色彩、声音、质感等形式要素,与地形、水体、植物、建筑与构筑物等形体要素一起营造独特的造型,营造与以往现代主义时期所不同的园林设计与空间环境。
是艺术化的地形设计与创新的造型设计的结合。
3.材料与技术的革新随着理想化设计的一步步实现,由于材料与技术的限制,很多设计无法实现,所以后现代主义又将目光投入到新材料新技术上,这些都使得后现代园林具备了质感、色彩、透明度、光影等特征,或达到传统设计无法达到的高度。
就如面包圈花园创新材料的应用拼合园中采用了染成绿色的塑料泡沫。
还有新科技的应用如在喷泉方面,不但解决了供水问题和喷泉的多样化,更加入了光、色以及不同形态的变化,通过光影对已有形体的塑造,使得景观更具观赏性。
五、后现代主义对当代中国景观的影响景观设计在西方发展了上百年,在中国仅仅发展了几十年,后现代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当我国进入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时期,西方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从不熟悉的现代主义跨越到了现在的后现代主义。
现在社会的千篇一律、一哄而上成为一些居住区景观建设的最大弊端。
欧陆风格、欧陆经典充斥期间,居住区建设一味地追求对罗马柱和欧式雕塑的应用,缺乏对所在环境场所的了解和文脉,只有外表而无实质。
使得整个居住区环境不土不洋,地方特色荡然无存,欧陆风格也断然失色。
中国的后现代景观设计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2.尊重公众和大众的观念同时富于个性与创造性3.古与今的结合即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延续4.有个性富有地方特色。
六、后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的表现特征纵观国内外景观设计领域,不难发现景观设计的后现代主义倾向并不明显。
国内的设计师扔处于谨慎尝试的初级阶段。
但是在这一阶段已经呈现出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
许多设计师并没有客观的认识后现代主义的深刻内涵和本质表现与特征。
后现代主义蔓延社会的各个方面后,表现特征有所差异,但是总的特征是:不确定性,非中心性和无根基性。
同时具有玩世不恭、刺激及隐喻性、片断化、零散化的特性;公开主张拼贴、组装、改写。
景观设计中的后现代主义表现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建筑的后现代倾向特征。
1977年由英国著名建筑评论家查尔斯在他的著作里把他归为:历史主义;直接复古主义;新地方风格;文脉主义;隐喻和玄想;后现代式空间。
七、结语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已渗透到世界的各个角落,随之而来的是强势文化以普泛性知识的面目在全球的流通,民族的价值观受到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保留民族文化特色、为世界多留一分精彩,越来越成为必需面对的严峻问题。
作为景观设计人员应充分了解当代艺术下的各种理念思潮,融入到当代抽象艺术表现形式中,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运动已经深入人心,我们回顾这一百年前的设计运动,其目的不仅仅是要回顾这个运动的历史功绩,而是要在当下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中,找到一种富含国际视野、文化底蕴、民族精神、生活理念等各方面的设计道路,积极地寻找运动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并深刻的发掘设计元素对现代高层建筑影响的精髓,同时能深化与西方设计文化的接触与沟通,并用先进的理念和独到的眼光探索发现新的技术和材料,用更新颖的设计来充实现代高层建筑设计之路。
参考文献[1] 武文锦.《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及理论特征》[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994.[2]文玉.《“大地艺术”与当代景园设计》[J]规划师,1999.[3]李岚.《当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风格的多样性与差异性》[J]中国园林,2002.. . . . .评语本论文立意新颖。
全文以景观设计对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为线索,结合著名景观设计全面分析了后现代主义中景观设计的问题和原因。
并提出了所在的问题以及合理建议。
内容论证也较为合理。
全文充分体现了该理论的特色,主观点表达明确,逻辑思路基本符合要求,但论证的深度不够,创新点不足。
. . 优质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