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地方教案(1)
三年级地方课程《丰富的云南特色物产》下册

地方课程《丰富的云南特色物产》教案(三年级下册)学校新村小学年级三年级(下)教师张志富2017年3月1日一、丰富的特色产物【教学目标】1、知道并记住云南有哪些美称。
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最熟悉或感兴趣的有关云南的事。
【教学重点】知道云南这些美称得来的原因。
【教学难点】让学生感受云南丰富的特色物产,激发其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学生结合课前准备,谈谈自己最熟悉或感兴趣的有关云南的事情。
2、揭示课题:丰富的特色物产二、探究学习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
2、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1)云南都有哪些美称(2)这些美称形成的原因(3)课文中介绍了那两处美景云南着名的特产之一是什么课文中还介绍了那些云南特有的美食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1)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2)全班交流汇报。
三、教师小结。
二、琳琅满目的农林产品1、名扬海内外的茶叶、烟草【教学目标】1、知道云南有哪几种茶叶和出产地。
2、让学生认识云烟在在我省经济收入中的重要地位。
【教学重点】通过看汤色、品味道,辨别茶叶的优劣。
【教学难点】让学生烟草的重要经济地位。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谈话:让学生说一说在平时的生活中喝过些什么茶这些茶都产自哪里2、揭示课题:名扬海内外的的茶叶、烟草二、探究学习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
2、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1)茶树的发源地在什么地方云南有哪些茶叶(2)这些茶叶的主产地在哪儿、具有哪些特点(3)云烟有哪些品牌烟卷为什么云南非常适合种烟草云南特有的、品质最好的烤烟是哪种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1)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2)全班交流汇报。
三、教师小结。
2、争奇斗艳的花卉【教学目标】1、知道云南的八大名花及花卉资源。
2、让学生认识斗南花卉市场及重要的经济地位。
【教学重点】认识云南的花卉资源。
三年级数学下册1位置与方向第1课时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教案

1 位置与方向(一)【教学目标】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2。
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重点难点】1.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2。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指导】1.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3。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时期,此时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因此教学本单元,要注意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并发表看法。
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描述、表示和交流等教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体验。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5课时:认识东、南、西、北......................................................。
1课时地图上认识方向............................................................。
1课时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1)时简单的路线图………………………………………………………。
.1课时练习课………………………………………………….…………….1课时第1课时认识东、南、西、北【教学内容】认识东、南、西、北(教材第3页例1和“做一做”,第5页练习一第1、2题)。
三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案

三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案教案一:主题:我家乡的动物课时目标:1. 了解和认识我家乡常见的动物。
2. 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家乡的动物。
3.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了解家乡的常见动物。
2. 学习使用形容词描述动物。
教学难点: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家乡的动物。
教具准备:图片、视频等与动物相关的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一张全班熟悉的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讲述这种动物的特点。
2. 引导学生回忆上一学期学习过的动物知识。
Step 2:学习新知1. 教师出示家乡常见的不同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动物的外表特征。
2. 学生根据观察和描述,用形容词来描述家乡的动物,例如:可爱的、勇敢的、快乐的等。
Step 3:扩展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家乡有趣的动物。
2. 学生可以自己画出家乡动物的图片,或者用自己的话来写一篇小短文。
Step 4:总结与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就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复习学过的形容词。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保护家乡的动物。
Step 5: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家乡动物的小作文,并包括对家乡动物的保护建议。
教案二:主题:探索家乡的名胜古迹课时目标:1. 认识家乡的一些历史名胜古迹。
2. 学会用简短的语句描述家乡的名胜古迹。
3. 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遗产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了解家乡的历史名胜古迹。
2. 学习使用形容词描述名胜古迹。
教学难点:学会用简短的语句描述家乡的名胜古迹。
教具准备:家乡名胜古迹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 教师给学生展示一张家乡某知名古迹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该古迹的认知。
2. 询问学生是否了解自己家乡还有哪些历史名胜古迹,并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这些古迹的了解。
Step 2:学习新知1. 教师出示家乡的多个历史名胜古迹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古迹的特点。
2. 学生根据观察和描述,用形容词来描述这些名胜古迹,例如:壮丽的、宏伟的、古老的等。
三年级下册地方课教案[资料]
![三年级下册地方课教案[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9d7c434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bf.png)
三年级下册地方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地方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民族自豪感。
2. 通过学习地方文化,提高学生的地方文化素养,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地方文化。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爱环境的情感,增强他们的地域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家乡的自然环境1. 学习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等。
2. 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自然景观,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二章:家乡的人文历史1. 学习家乡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历史人物等。
2. 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人文传统,培养他们的历史观念和文化自觉。
第三章:家乡的民俗风情1. 学习家乡的传统节日、习俗、民间艺术等。
2. 引导学生体验家乡的民俗风情,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自豪感。
第四章:家乡的经济与社会发展1. 学习家乡的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特点、社会事业等。
2. 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变化,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第五章:家乡的名人故事1. 学习家乡的名人成就、事迹、名言等。
2. 引导学生学习名人的优秀品质,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和人生追求。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民俗风情、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家乡的名人故事,从中汲取启示。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提高他们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4. 采用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自然景观、历史遗迹、民俗活动等,增强他们的实践与体验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民俗风情、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自豪感、关爱环境的情感以及地域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培养程度。
3. 学生在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环节中的参与程度、合作与沟通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三年级下册地方课》2. 课件: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民俗风情、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图片、视频等。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一)》教案

单元备课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共5课时单元教学内容1、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单元教材简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认知顺序进行编排,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境,帮助学生辨认方向。
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单元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单元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具准备:课件、主题图等。
课时安排: 5 课时课时教案课题一认识东西南北总第 1 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 2 至 3 页例 1 及练习一第 1 题。
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体验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形成辨认东、西、南、北等方向的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认识东西南北-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认识东西南北 - 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东西南北四个基本方向,并能准确辨认。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方位感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方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东西南北四个基本方向的辨认。
2. 运用方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东西南北四个基本方向的准确辨认。
2. 方向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方向板或指南针。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有关方向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方向的好奇心,进而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0分钟)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找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3. 课堂讲解(1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向学生详细讲解东西南北四个基本方向的概念和辨认方法。
4. 课堂练习(10分钟)设计一些有关方向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并及时给予反馈。
5. 游戏活动(10分钟)组织一个有关方向的游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方位的理解。
6. 实际应用(10分钟)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运用所学方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 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解答学生的疑问。
8.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一些有关方向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情况,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以上提供的教案中,实际应用环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这个环节的设计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检验教学效果的关键步骤。
实际应用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1. 设计原则在实际应用环节,教师应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情境性:设计的活动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运用方向知识。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位置与方向 课时教案+教学反思

第1单元位置与方向(一)第1课时认识东、南、西、北【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
2、让学生参与活动,能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从现实生活的场景引入新课,使学生体会在生活中需要用到的方位知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
难点:能正确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准备】主题图【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复习旧知。
提问:你座位的前后左右分别是谁?教室在第几层?楼上是几年级?楼下是几年级?如果现在咱们要开家长会,请家长坐在自己孩子的座位上,你怎样告诉家长自己的位置呢?2、导入新课。
师问:太阳是从什么地方升起?(学生结合已有知识进行发言)二、探究新知1、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1)全体到操场,找一找太阳在哪里。
(2)说一说,太阳从什么方向升起。
(东方)(3)想一想,太阳从什么方向落下。
(西方)(4)指一指,西边在哪里。
(5)请同学们面向太阳升起的方向。
提问:你们面对的、背对的、左手的、右手的位置分别是什么方向?(6)讲述前、后、左、右与东、南、西、北的联系。
2、指出校园内的四个方向。
说说我们学校的校门朝什么方向。
站在操场中央,看一看,校园内的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建筑物。
3、学习两组相对的方向。
(1)站在操场上,你能确定你家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吗?(2)面向你家所在的方向站好。
(3)观察:家在东、西方向的同学,他们是如何站着的?(背对背而站)(4)观察:家在南、北方向的同学,他们是如何站着的?(也是背对背而站)(5)发现:东与西两个方向,南与北两个方向是相对的。
(6)说一说,操场四个方向的建筑物,哪两个是相对的。
(7)说一说,你与谁家的方向是相对的。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把教材第3页例1补充完整。
三年级下册地方课教案[资料]
![三年级下册地方课教案[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8a1c33c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63.png)
三年级下册地方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地方的文化、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地方文化素养,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家乡的概况1. 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信息。
2.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主要农作物和经济产业。
第二课时:家乡的历史与文化1. 讲述家乡的历史发展脉络。
2. 介绍家乡的文化特色,如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
第三课时:家乡的自然地理1. 讲解家乡的地理特点,如地形、气候、水资源等。
2.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动植物资源和生态环保情况。
第四课时:家乡的名人故事1. 讲述家乡出过的一些名人及其事迹。
2. 引导学生学习名人的优秀品质和精神。
第五课时:家乡的风土人情1. 介绍家乡的民俗风情和传统习俗。
2.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人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家乡。
3. 设置一些实践性任务,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家乡的文化。
四、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践报告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的培养。
五、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家乡的风景、建筑、名人等图片。
2. 视频素材:关于家乡的历史、文化、民俗等视频。
3. 教材:地方课程教材《我们的家乡》。
4. 实践报告模板:让学生记录自己在了解家乡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六、教学活动设计:第六课时:家乡的经济与发展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主要经济产业和发展现状。
2. 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经济发展对人民生活水平的影响。
第七课时:家乡的环境保护1. 讲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生态环境。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为家乡的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课程《丰富的云南特色物产》教案(三年级下册)陈兴才一、丰富的特色产物教学目标1、知道并记住云南有哪些美称。
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最熟悉或感兴趣的有关云南的事。
教学重点知道云南这些美称得来的原因。
教学难点让学生感受云南丰富的特色物产,激发其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学生结合课前准备,谈谈自己最熟悉或感兴趣的有关云南的事情。
2、揭示课题:丰富的特色物产二、探究学习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
2、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1)云南都有哪些美称?(2)这些美称形成的原因?(3)课文中介绍了那两处美景?云南著名的特产之一是什么?课文中还介绍了那些云南特有的美食?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1)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2)全班交流汇报。
三、教师小结。
二、琳琅满目的农林产品1、名扬海内外的茶叶、烟草教学目标1、知道云南有哪几种茶叶和出产地。
2、让学生认识云烟在在我省经济收入中的重要地位。
教学重点通过看汤色、品味道,辨别茶叶的优劣。
教学难点让学生烟草的重要经济地位。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谈话:让学生说一说在平时的生活中喝过些什么茶?这些茶都产自哪里?2、揭示课题:名扬海内外的的茶叶、烟草二、探究学习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
2、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1)茶树的发源地在什么地方?云南有哪些茶叶?(2)这些茶叶的主产地在哪儿、具有哪些特点?(3)云烟有哪些品牌烟卷?为什么云南非常适合种烟草?云南特有的、品质最好的烤烟是哪种?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1)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2)全班交流汇报。
三、教师小结。
2、争奇斗艳的花卉教学目标1、知道云南的八大名花及花卉资源。
2、让学生认识斗南花卉市场及重要的经济地位。
教学重点认识云南的花卉资源。
教学难点知道昆明呈贡斗南花卉市场的重要经济地位。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谈话:学生说一说自己最喜欢那些花?2、揭示课题:争奇斗艳的花卉二、探究学习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
2、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1)为什么说云南观赏花卉资源十分丰富?云南被誉为什么?(2)云南的八大名花分别是什么花?(3)干花的做法及特点是什么?(4)斗南花市闻名中外的原因是什么?它在什么地方、被人们誉为什么?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1)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2)全班交流汇报。
三、教师小结。
3、四季飘香的热带水果教学目标1、知道云南时鲜水果品种繁多、四季不断的原因。
2、让学生认识云南部分水果的生长环境及特点、用途。
教学重点认识水果的生长环境及特点、用途。
教学难点知道云南时鲜水果品种繁多、四季不断的原因。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教师出示一些水果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让学生说一说这些水果产自哪里。
2、揭示课题:四季飘香的热带水果二、探究学习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
2、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1)云南时鲜水果品种繁多、四季不断的原因是什么?(2)课文中介绍了哪些水果?(3)这些水果产自哪里?它们的特点和用途是什么?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1)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2)全班交流汇报。
三、教师小结。
四、课外实践活动: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水果制作水果色拉或水果拼盘。
4、香甜浓郁的咖啡、蔗糖教学目标1、知道咖啡的生长环境、特点与用途。
2、让学生知道甘蔗的生长环境、特点与用途。
教学重点知道咖啡的生长环境、特点与用途。
教学难点知道咖啡的生长环境、特点与用途。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教师出示教材第18、19 页的插图让学生欣赏,让学生自己谈谈对咖啡和甘蔗的认识。
2、揭示课题:香甜浓郁的咖啡、蔗糖二、探究学习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
2、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1)云南小粒咖啡的生长环境是怎样的?有哪些特性?小粒咖啡具有哪些优点?(2)有几种类型蔗糖?蔗糖是怎样加工出来的?(3)为什么说甘蔗是云南颇具发展优势的经济作物?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1)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2)全班交流汇报。
三、教师小结。
四、课外实践活动:品尝云南小粒咖啡,与其它咖啡比较,说说口感有何不同。
5、稻花飘香鱼满仓教学目标1、知道各种鱼类的生长环境、特点与分布位置。
2、让学生知道贡米的种类、特点。
教学重点知道各种鱼类的生长环境、特点与分布位置。
教学难点让学生知道贡米的种类、特点。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谈话: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家吃的米是怎样来的,都有些什么特征?自己还知道哪些鱼类?2、揭示课题:稻花飘香鱼满仓二、探究学习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
2、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1)课文介绍了云南的哪几种鱼类?(2)这几种鱼类分布在哪些地方?它们都具有哪些特点?(3)云南高原坝子的贡米有哪几种?它们的特点是什么?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1)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2)全班交流汇报。
三、教师小结。
四、课外实践活动:收集自己喜欢的鱼的图片,制成图册与同学交流。
6、鲜香诱人的食用菌教学目标1、知道部分食用菌的特征及用途。
2、让学生知道食用菌的营养价值。
教学重点知道部分食用菌的特征及用途。
教学难点让知道部分食用菌的特征及用途。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谈话: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野生食用菌,都有些什么特征?2、揭示课题:鲜香诱人的食用菌二、探究学习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
2、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1)课文主要介绍了云南的哪几种野生食用菌?(2)这些食用菌都具有哪些特点和营养价值?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1)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2)全班交流汇报。
三、教师小结。
四、课外实践活动:1、让学生说一说还知道哪些野生菌?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捡菌经历。
三、疗效独特的珍贵药材教学目标1、知道云南是“药材之乡”的条件。
2、让学生知道课文中五种药材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重点生知道课文中五种药材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生知道课文中五种药材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谈话: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中草药材,它们都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2、揭示课题:疗效独特的珍贵药材二、探究学习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
2、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1)课文主要介绍了云南的哪几种珍贵药材?(2)这些珍贵药材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3)这些珍贵药材具有哪些特点和作用?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1)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2)全班交流汇报。
三、教师小结。
四、课外实践活动:学生以介绍云南著名药材为主题做一期手抄报,和同学们交流信息。
四、令人垂涎的风味小吃教学目标1、知道滇菜的种类及特点。
2、体会云南的饮食文化。
教学重点知道滇菜的种类及特点。
教学难点知道滇菜的种类及特点。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谈话: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日常的生活中吃过那些有名的风味小吃,在哪里吃到的?它们具有什么特点。
2、揭示课题:二、探究学习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
2、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1)课文主要介绍了云南滇菜中的哪几种?(2)它们各具什么特点?(3)有哪些营养价值?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1)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2)全班交流汇报。
三、教师小结。
五、璀璨夺目的工艺品教学目标1、知道“重彩画” 、“大理石工艺品”的艺术特点。
2、了解其它工艺品特点,体会云南的艺术文化。
教学重点了解其它工艺品特点,体会云南的艺术文化。
教学难点了解其它工艺品特点,体会云南的艺术文化。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谈话: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日常的生活看见过的大理石工艺品?并说一说它们具有什么特点。
2、揭示课题:二、探究学习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
2、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1)课文主要介绍了“重彩画” 、“大理石工艺品”的哪些艺术特点?(2)课文中还介绍哪些工艺品?它们的出产地在哪里?(3)这些工艺品具有哪些艺术特点?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1)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2)全班交流汇报。
三、教师小结。
四、课外实践活动:做一件能体现云南风情的小工艺品,在班级里进行交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