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3火箭发动机原理

合集下载

火箭发动机原理

火箭发动机原理

火箭发动机原理火箭发动机是一种能够产生推力的装置,它是现代航天技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燃料和氧化剂的化学反应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通过喷射这些气体产生的反作用力来推动火箭。

首先,火箭发动机的基本构成是燃烧室、喷管和喷嘴。

燃烧室是燃料和氧化剂混合并燃烧的地方,喷管是用来加速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喷嘴则是用来将高速气体喷出,产生推力。

在发动机工作时,燃料和氧化剂被喷入燃烧室,经过点火后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然后通过喷管加速,最终从喷嘴喷出,产生推力。

其次,火箭发动机的推进力是由喷射出的高速气体产生的。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每个作用力都有一个相等大小的反作用力,所以当高速气体从喷嘴喷出时,火箭就会受到相反方向的推力。

这就是火箭发动机产生推力的基本原理。

另外,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也与燃料的选择有关。

常见的火箭燃料有固体燃料和液体燃料两种。

固体燃料通常是将燃料和氧化剂混合成固体,然后在点火后燃烧产生推力。

而液体燃料则是将燃料和氧化剂分别储存在不同的容器中,然后在燃烧室内混合并燃烧。

最后,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也与喷嘴的设计有关。

喷嘴的形状和大小会影响喷出气体的速度和方向,从而影响火箭的推力和效率。

通常,喷嘴会采用喷嘴扩张理论,通过喷嘴内部的形状和结构来加速喷出气体,使其达到超音速甚至超高音速。

综上所述,火箭发动机是利用燃料和氧化剂的化学反应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通过喷射产生的反作用力来推动火箭的装置。

它的工作原理涉及燃烧室、喷管、喷嘴、燃料选择和喷嘴设计等多个方面。

火箭发动机的原理不仅是航天技术的基础,也是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工具。

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火箭发动机是一种能够产生大量推力的动力装置,它是实现火箭推进的核心组件。

其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燃烧推进剂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从而将气体与火箭的喷管之间产生的反作用力转化为推力,进而推动火箭前进。

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可以简要概括为三个过程:燃烧、膨胀和喷射。

首先是燃烧过程。

火箭发动机一般采用液体燃料和氧化剂,如液氢燃料和液氧氧化剂。

它们在燃烧室内混合并点燃,燃料和氧化剂的反应产生大量热能,同时产生大量高温高压的气体。

这一过程需要引燃系统提供能够点燃燃料和氧化剂的火花。

接着是膨胀过程。

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会通过喷管,以一个较高的速度喷出,从而产生反作用力。

喷管的设计与形状是非常重要的,一般会采用收缩截面的喷管。

喷管内部的气体会受到喷管出口外的大气压力的作用,导致从喷管尖端出来的气体向后进行快速膨胀。

气体的膨胀速度很快,达到声速甚至超过声速。

由于气体从尖端喷出,产生的动量会推动火箭向前方移动。

最后是喷射过程。

火箭发动机喷射出的高速气体为发射装置提供了推力。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推进气体向喷管后方喷射,就会产生一个与喷气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即火箭的推力。

推力的大小与喷气速度和喷气量相关,可以通过调整喷口面积和流体的速度来控制。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火箭发动机的正常工作,需要满足燃料和氧化剂的供应,同时要保持合适的混合比例,以保证高效燃烧。

此外,还需要有合适的冷却系统,以防止燃烧室内温度过高而导致发动机损坏。

在实际应用中,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与设计有多种类型。

例如,固体火箭发动机和液体火箭发动机。

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推进剂是固体燃料,一旦点燃则无法熄灭,推力具有恒定性,但无法控制。

液体火箭发动机则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关闭。

总的来说,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的膨胀和喷射来产生推力,从而推动火箭前进。

不同类型的火箭发动机在推进剂、喷射方式和控制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但都采用了类似的基本原理。

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火箭发动机是现代航天技术中最重要的动力装置之一,它通过燃烧燃料产生的排放物的喷射力来推动火箭的运动。

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可以总结为三个关键步骤:燃烧、排气和推力。

1. 燃烧火箭发动机中使用的燃料通常是液体燃料或固体燃料。

液体燃料一般由氧化剂和燃料两个部分组成,例如液氧(LOX)和液氢(LH2)的组合。

固体燃料则是一种混合了氧化剂和燃料的固态物质。

在燃烧室中,燃料和氧化剂被喷射到一起,并在高温和高压的环境下发生燃烧反应。

这个过程可通过点火系统的引燃开始。

燃料的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会在喷嘴中形成高速气流。

2. 排气喷嘴是火箭发动机的关键部件之一,它通过形状和设计来控制排放物的喷射方向和速度。

喷嘴内部的形状和尺寸决定了气体通过时的压力变化和速度增加。

通常,喷嘴在中间是较细的“喉管”,然后逐渐变宽。

这种形状可以加速气体喷射,提供更高的推力。

当高温高压气体通过喷嘴时,气体的压力会逐渐降低,而速度会增加。

这是由于喷嘴的形状使得气体经历了压缩和加速的过程。

排放物通过喷嘴的高速喷射能够提供持续的推力。

3. 推力当燃烧产生的气体通过喷嘴喷射时,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喷出的气体会产生等量而相反的反作用力,即推力。

这是火箭发动机提供推动力的基本原理。

推力的大小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燃烧产生的气体质量流量、喷嘴的设计和形状以及燃料的特性等。

增加气体流量、改变喷嘴设计或增加燃料质量都可能增加推力。

总结: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可概括为燃烧、排气和推力三个步骤。

燃料在燃烧室中和氧化剂反应,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通过喷嘴喷射,并产生推力。

喷嘴的形状和设计决定了气体喷射的方向和速度,进而影响了推力的大小。

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现代航天技术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它使得人类能够征服太空,实现探测、通信和载人航天等众多壮举。

2017年西北工业大学843火箭发动机原理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

2017年西北工业大学843火箭发动机原理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

2017年西北工业大学843火箭发动机原理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843《火箭发动机原理》考试大纲一、考试内容:根据我校教学及该试题涵盖专业多的特点,对考试范围作以下要求:1、火箭发动机绪论:两次能量转换、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结构、固体和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优缺点。

2、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参数:推力、推力系数、质量流率、特征速度、总冲、比冲的概念;高度和膨胀状态对推力系数的影响;最大推力产生的条件;相关的计算。

3、固体推进剂:固体推进剂的分类;推进剂的主要成分和作用;推进剂的加工工艺;衡量推进剂的能量标准;双基推进剂的贮存安定性问题。

4、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热力计算:燃烧室热力计算的内容、模型和计算步骤;固体推进剂的假定化学式;GIBBS自由能法和布莱克林法的计算思路;输运过程。

5、喷管流动过程:冻结流动和平衡流动;喷管流动的热力计算方法;发动机冲量系数;喷管流动所包含的损失;二相流损失的概念和形成喷管二相流损失的原因。

6、固体推进剂的燃烧:双基推进剂的多阶段模型;复合推进剂的多火焰模型;燃速的温度敏感系数;侵蚀燃烧概念、机理以及对发动机性能产生的影响;压强对双基和复合推进剂燃烧的影响机理;异常燃烧;平台燃烧;平台推进剂。

7、固体火箭发动机内弹道计算:平衡压强的概念、公式及计算;燃烧室压强的稳定性条件;燃喉比K、喉通比J和波别多诺斯采夫准则的概念和物理意义;燃气流动和侵蚀燃烧对平衡压强的影响;一维内弹道的计算方法;点火延迟。

8、液体火箭发动机系统:开式循环和闭式循环。

9、液体推进剂:常用的液体推进剂,化学当量比和余氧系数。

10、推力室工作过程:推力室的气动区域划分;燃烧准备过程;雾化作用和雾化质量的影响因素;韦伯数;平均直径。

11、推力室的冷却:再生冷却;表面沸腾换热。

二、参考书目1、李宜敏等,《固体火箭发动机原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12、狄连顺等,《火箭发动机原理》,国防科技大学讲义3、刘国球主编,《液体火箭发动机原理》,宇航出版社(导弹与航天丛书),1993。

火箭发动机工作原理

火箭发动机工作原理

火箭发动机工作原理
火箭发动机是一种利用燃料燃烧产生推力的动力装置,工作原理基于牛顿第三定律——每个作用力都有一个相等且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火箭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分为两步:燃烧和排气。

首先燃料和氧化剂在燃烧室中混合燃烧,产生大量高温和高压的气体。

这些气体受到燃烧室壁的限制,只能向后方扩散,形成向后的推力。

同时,由于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密度较大,从而使推力增加。

这时,由于推力作用的反作用力,火箭开始向前推进。

为了保持稳定,火箭通常配备有多个发动机,将推力均匀分布在火箭的各个部分上。

而且,这些发动机通常被称为级,每个级都有自己的燃料和氧化剂,以便在前一级的燃料耗尽后继续提供推力。

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火箭方程来进一步解释。

火箭方程描述了火箭的速度变化,即质量流出率等于质量流入率乘以速度变化率的负数。

简单来说,火箭发动机通过排放燃烧产生的高速气体,将质量从后方抛射出去,从而使整个火箭的速度增加。

总的来说,火箭发动机通过燃烧产生的推力驱动火箭运动,实现航天飞行。

它是一种高效、高速的动力装置,为人类进行太空探索和卫星发射等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火箭发动机是一种主要用于航天器推进的动力装置,其工作原理可以分为燃烧室火焰喷射原理、牛顿第三定律和液体火箭发动机推进力的产生三个方面。

以下将详细介绍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一、燃烧室火焰喷射原理1. 燃料和氧化剂的混合火箭发动机内部有一个燃烧室,燃料和氧化剂在燃烧室中被混合。

燃料可以是液体燃料(如液氢、液氧)或固体燃料(如固体推进剂),而氧化剂则为提供燃料燃烧所需的氧气。

2. 燃料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当燃料和氧化剂混合并点火后,燃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高温高压气体。

燃料和氧化剂的化学反应通过释放大量的能量来产生这些气体,其温度可以高达数千度。

3. 火焰喷射推出燃气高温高压气体通过喷嘴从燃烧室中喷射出来,形成火焰喷射。

喷嘴的设计使得气体加速并产生巨大的喷射速度,从而产生推力。

二、牛顿第三定律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每个作用力都有一个等大但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火箭发动机运作时,被喷出的高速气体会形成推力,而相应地,火箭本身也会受到一个方向相反的反冲力。

1. 火箭底部产生推进力当火箭喷射出高速气体时,气体的冲击力推动火箭向前运动。

这产生的推进力让火箭能够前进。

2. 反冲力使火箭向后运动火箭喷射气体出去时会受到一个反向的冲击力,这就是反冲力。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反冲力会使火箭本身向反方向移动,但由于火箭的质量通常比喷射气体大很多,所以反冲运动并不明显。

三、液体火箭发动机推进力的产生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推进力是通过供应燃料和氧化剂的燃料泵产生的。

燃料泵的工作原理包括两个关键步骤:1. 增压泵提供燃料和氧化剂液体火箭发动机通常使用两个增压泵来提供燃料和氧化剂。

这些泵通过机械传动从燃料和氧化剂的储存容器中抽取相应的液体,然后将其加压并送入燃烧室。

2. 燃料燃烧产生推进力燃料和氧化剂在燃烧室中混合并点火,然后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

这些气体通过喷嘴被喷射出来,形成火焰喷射,产生强大的推进力。

总结: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涵盖了燃烧室火焰喷射原理、牛顿第三定律和液体火箭发动机推进力的产生。

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牛顿第三定律,也称为反冲原理。

这个原理是指,当一个物体施加力去改变自己的动量时,会产生一个等大、方向相反的力作用在施力物体上。

火箭发动机利用这个原理,通过排出大量高速燃气来产生向前的推力,实现火箭的运动。

火箭发动机主要由燃料和氧化剂组成,常用的燃料有液体燃料和固体燃料两种。

液体燃料主要是石油燃料或液氢,而氧化剂则是液氧。

固体燃料以铝作为主要成分,氧化剂则为含氧化合物。

当燃料和氧化剂混合后,发生反应,产生大量的燃烧产物,其中主要是气体。

火箭发动机一般分为燃烧室、喷管和涡轮泵等部分。

燃烧室是一种密闭的环境,内部有能抵御高温和高压的材料构成。

在燃烧室内,燃料和氧化剂经过一系列的喷嘴和供气管道进入,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燃烧发生。

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在燃烧室内膨胀,使燃烧室内的压力大增。

同时,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也使燃烧室内的空气扩张,产生向外的推力。

喷管是火箭发动机的关键构造之一。

通过喷管,高温高压的燃烧产物被加速排出,产生推力。

喷管通道较窄,呈喇叭形,从燃烧室向喇叭形的喷嘴方向逐渐加宽。

这种设计有效地利用了燃烧产物的高速运动,使其通过喇叭形喷嘴时,速度进一步增加。

涡轮泵是用来将燃料和氧化剂送入燃烧室的设备。

涡轮泵与燃烧室相连,通过一个涡轮驱动的气体发生器提供动力。

气体发生器内有两个涡轮,其中一个与燃烧室连接,另一个与涡轮泵连接。

当涡轮泵旋转时,由其驱动的涡轮会通过一根轴将燃料和氧化剂压入燃烧室。

火箭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大致是这样的:首先,燃料和氧化剂通过涡轮泵被送入燃烧室,形成混合物。

然后,在燃烧室内燃烧产生大量的燃烧产物,包括高温气体和燃烧残渣。

这些燃烧产物被排入喷管,在喷管内部加速流动。

最后,高速的燃烧产物通过喷嘴喷出,产生向后的推力。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这个推力会使火箭向前移动。

正是由于火箭发动机工作原理的存在,才使得火箭能够在太空中运动和飞行。

火箭发动机的推力大小取决于燃烧产物的质量流量和流速,并且与喷嘴的形状和气体的特性有关。

火箭发动机工作原理

火箭发动机工作原理

火箭发动机工作原理火箭发动机是实现航天器推进的关键元件,其工作原理由燃料和氧化剂的化学反应推动高速喷出气体,从而产生推力。

本文将从火箭发动机的组成、火箭燃烧过程以及工作原理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火箭发动机的组成火箭发动机主要由燃烧室、喷管、燃料和氧化剂四个主要组成部分组成。

1. 燃烧室:燃烧室是火箭发动机的核心部分,是燃料和氧化剂混合并燃烧的地方。

燃烧室内的高温和高压使燃料和氧化剂迅速反应,产生大量高温高压气体。

2. 喷管:喷管是在燃烧室与大气环境之间进行气体排放和喷射的装置。

喷管内的气体受到喷管的收缩作用,形成高速喷射的射流。

3. 燃料:燃料是提供火箭发动机燃烧能量的物质,通常使用液态燃料或固态燃料。

液态燃料如液氢、液氧等,固态燃料如颗粒化的固体燃料。

4. 氧化剂:氧化剂是支持燃料燃烧所需的氧气供应物。

常用的氧化剂有液态氧、硝酸等。

二、火箭燃烧过程火箭发动机的燃烧过程包括起动、燃烧和停止三个阶段。

1. 起动阶段:火箭发动机通过引燃或者点火装置启动,点燃燃料和氧化剂的混合物开始燃烧。

2. 燃烧阶段:燃料和氧化剂在燃烧室内快速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气体由燃烧室进入喷管,并在喷管内喷射出去。

3. 停止阶段:当燃烧物质耗尽或者控制系统切断燃料和氧化剂供应时,火箭发动机停止工作,并且不再产生推力。

三、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牛顿第三定律来解释。

牛顿第三定律表明,对任何一个物体施加一个力,该物体将以相同的大小但方向相反的力作为反作用。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燃烧产生的气体以极高的速度从喷管中排出,这个过程中,气体对喷管施加一个向反方向的力,而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喷管也会对气体施加一个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力。

由于质量差异,推进物质即喷出的气体的加速度较大,产生的反作用力也较大,即产生推进力,使整个航天器得以推进。

总结:火箭发动机是航天器推进的关键设备,它通过燃烧燃料和氧化剂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通过喷管将气体喷射出去,从而产生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43
《火箭发动机原理》
考试大纲
一、考试内容:
根据我校教学及该试题涵盖专业多的特点,对考试范围作以下要求:
1、火箭发动机绪论:两次能量转换、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结构、固体和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优缺点。

2、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参数:推力、推力系数、质量流率、特征速度、总冲、比冲的概念;高度和膨胀状态对推力系数的影响;最大推力产生的条件;相关的计算。

3、固体推进剂:固体推进剂的分类;推进剂的主要成分和作用;推进剂的加工工艺;衡量推进剂的能量标准;双基推进剂的贮存安定性问题。

4、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热力计算:燃烧室热力计算的内容、模型和计算步骤;固体推进剂的假定化学式;GIBBS自由能法和布莱克林法的计算思路;输运过程。

5、喷管流动过程:冻结流动和平衡流动;喷管流动的热力计算方法;发动机冲量系数;喷管流动所包含的损失;二相流损失的概念和形成喷管二相流损失的原因。

6、固体推进剂的燃烧:双基推进剂的多阶段模型;复合推进剂的多火焰模型;燃速的温度敏感系数;侵蚀燃烧概念、机理以及对发动机性能产生的影响;压强对双基和复合推进剂燃烧的影响机理;异常燃烧;平台燃烧;平台推进剂。

7、固体火箭发动机内弹道计算:平衡压强的概念、公式及计算;燃烧室压强的稳定性条件;燃喉比K、喉通比J和波别多诺斯采夫准则的概念和物理意义;燃气流动和侵蚀燃烧对平衡压强的影响;一维内弹道的计算方法;点火延迟。

8、液体火箭发动机系统:开式循环和闭式循环。

9、液体推进剂:常用的液体推进剂,化学当量比和余氧系数。

10、推力室工作过程:推力室的气动区域划分;燃烧准备过程;雾化作用和雾化质量的影响因素;韦伯数;平均直径。

11、推力室的冷却:再生冷却;表面沸腾换热。

二、参考书目
1、李宜敏等,《固体火箭发动机原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1
2、狄连顺等,《火箭发动机原理》,国防科技大学讲义
3、刘国球主编,《液体火箭发动机原理》,宇航出版社(导弹与航天丛书),19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