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交替传译中学生译员口译困难的原因及教学启示

合集下载

学生译员英汉交替传译中的听辨障碍及其应对策略

学生译员英汉交替传译中的听辨障碍及其应对策略

学生译员英汉交替传译中的听辨障碍及其应对策略摘要:通过问卷调查、个人座谈和回放口译录音等方式,考察了38名学生口译员的口译过程。

调查显示:学生译员遇到的听辨障碍主要与词汇量、专业术语、源语发言者的语速及语音语调、译员自身的听力水平、译员的个人状态和心理素质和译员的英语国家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这几大因素有关。

针对此情况,提出了四项应对策略:有针对性地进行译前准备和主题预测;扩充词汇量和熟悉英语国家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进行语音语调的强化训练。

关键词:学生译员;英汉交传;听辨障碍;应对策略一、研究背景听辨能力是口译过程中的一项基础能力,是口译活动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参考指数。

口译中的分析理解过程是与听辨过程同时进行的。

Gile认为,口译的理解,是译员的语言知识和非语言知识相互作用、分析综合的结果。

Seleskovitch 提出的口译三角模式认为,翻译并不是一种语言的转换过程,其核心在于译员对“意义”的理解和表达。

对于口译过程中的听辨能力,国内不少研究者也做过不同程度的研究。

刘和平认为,口译的理解过程就是分析综合的过程,包括语音听辨、语法层次分析、语义和篇章分析、文体修辞分析、文化分析、社会心理分析、意义推断和综合。

杨晓华用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知识分析译员理解时的信息加工过程,并强调言外知识的重要性。

李学兵分析了口译过程中影响口译译员理解的因素。

这些研究对于提高译员的听辨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和启发。

但是,我们也看到,这些研究或多或少都根源于Gile的口译理解模式,同时,缺乏对口译听辨过程的实证研究,一手的数据和观察结果比较缺乏。

口译过程中到底有哪些不同类型的听辨障碍?导致这些障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来应对?本次实证研究尝试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本研究着重考察从英语转换到汉语的交替传译活动,详细描述译员在完成口译任务过程中表现出的听辨障碍及其相关特征,力图揭示这一特定的双语转换活动中存在的一般性策略和方法,为口译实践和口译教学提供更具体的指导。

汉英交替传译信息流失的心理因素及应对策略

汉英交替传译信息流失的心理因素及应对策略

知识文库 第16期258汉英交替传译信息流失的心理因素及应对策略李国润译员在进行交替传译时都会产生紧张情绪,作为一名优秀的译员应该能够适时调整情绪, 努力使自己集中精力,排除干扰,从而保质保量地完成口译任务。

口译工作对译员的心理素质要求很高,因此,积极调整心态和善于调节紧张情绪也是译员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一、汉英交替传译信息流失的心理因素 1、外因在汉英交替传译过程中,译员经历真实、紧张的环境,周围会有很多外在的干扰与不利因素影响着译员的翻译质量。

比如:在我国,一些重要的会议和公开场合的演讲发言都在比较大型的会场举行。

场内可以容纳很多观众,但是宽敞的会场大厅也可能产生大量的噪音干扰,译员难免会受其影响,影响翻译质量。

其次,如果源语者来自南方一些省市,他们的发言带有浓厚的地方口音和较多的方言,令人难以听辨,这无疑给译员造成更大的心里压力。

2、内因内因来源于译员的语言基本功、双语转换能力以及自己稳定的心理素质。

译员由于经验不足,产生紧张情绪,或是知识储备欠缺,而前期的准备工作也没有涉及到此类知识,亦或是双语转换能力不强,都会影响到翻译的质量。

此外,有一些译员心理素质较差,到达口译现场后感受到现场的紧张气氛,看到台下众多的观众,可能会产生恐惧心理。

还有一些译员缺乏自信,总是怀疑自己的口译能力,对已经翻译完的内容抱有不确定的心理;或是出现了一次漏译、误译之后就总是无法释然,影响到接下来的翻译内容。

口译工作不是简单地语音听辨,也不是单纯地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口译是一种将目标语进行“分析、整理、重新表达”的完整过程。

口译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将译员的认知水平和语言处理能力相结合,二者共同参与并相互控制的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

与同声传译相比其难度在于,交传要抓住源语者说话重点,更加注意意思准确、完整,语言通顺易懂,不能拖泥带水,对译文的准确性也要求更高。

译员进行交替传译时要面对观众单独发言,其实质更像是在台上面向观众进行独唱表演,所以交替传译比同声传译更有表演因素,因此译员在传译时要有表演意识。

汉英交替传译活动中译员笔记困难及其原因的实证研究以国际会议职业受训译员和非职业译员为例

汉英交替传译活动中译员笔记困难及其原因的实证研究以国际会议职业受训译员和非职业译员为例

在讨论中,我们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职业受训译员经过专业的训练和大量的实践, 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笔记习惯和技巧。而非职业译员可能缺乏相关经验和技能, 导致笔记质量不高。因此,翻译教学和实践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笔记技巧和习 惯,以提高其翻译水平和效率。
五、结论
本研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汉英交替传译过程中职业受训译员和非职业译员的 笔记特征存在显著差异。职业受训译员的笔记更具优越性,表现在系统性、简 洁性和清晰性等方面,而非职业译员的笔记相对较差。这提示我们在翻译教学 和实践中应加强对学生的笔记技巧和习惯的培养,以提高其翻译水平和效率。 同时,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等级的口译人员的笔记特征及其影响因 素,为口译人才培养提供更为细致和深入的指导。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汉英交替传译活动日益频繁,其中译员的笔记能力对 于翻译的准确性和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的翻译活动中,中 译员在笔记方面常常面临诸多困难。本次演示以国际会议职业受训译员和非职 业译员为例,探讨汉英交替传译活动中译员笔记困难及其原因。
首先,译员在笔记过程中可能遇到语言方面的挑战。由于汉语和英语在词汇、 语法和表达习惯上的差异,译员在短时间内将汉语信息转化为英语时,可能会 遇到信息处理上的困难。例如,汉语中的四字格、成语、古语等在英语中很难 找到对应的表达方式,这可能导致译员在笔记过程中出现信息遗漏或表达不准 确的情况。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汉英交替传译活动日益频繁,其中译员的笔记能力对 于翻译的准确性和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的翻译活动中,中 译员在笔记方面常常面临诸多困难。本次演示以国际会议职业受训译员和非职 业译员为例,探讨汉英交替传译活动中译员笔记困难及其原因。
首先,译员在笔记过程中可能遇到语言方面的挑战。由于汉语和英语在词汇、 语法和表达习惯上的差异,译员在短时间内将汉语信息转化为英语时,可能会 遇到信息处理上的困难。例如,汉语中的四字格、成语、古语等在英语中很难 找到对应的表达方式,这可能导致译员在笔记过程中出现信息遗漏或表达不准 确的情况。

从认知角度看交替传译过程中的常见障碍和对策的开题报告

从认知角度看交替传译过程中的常见障碍和对策的开题报告

从认知角度看交替传译过程中的常见障碍和对策的开题报告【摘要】交替传译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和专业性的工作。

在交替传译过程中,译员必须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地传达讲话者的意思,这需要源语和目语之间的高度敏感性和协调性。

因此,在交替传译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障碍和问题。

本文从认知角度出发,探讨了交替传译过程中常见的认知障碍,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包括加强集中注意力、提高记忆能力、开发多种处理信息的策略、改善口译记忆、提高语言能力、增强专业素养等。

【关键词】交替传译;认知障碍;对策【Introduction】交替传译即同传,是企业和政府机构中常见的一种翻译方式。

这种翻译方式要求译员在讲话者讲话的同时,将其内容翻译为其他语言。

因此,交替传译工作的要求非常高,不仅需要具备语言技巧,还需要具备高度专业性和交互能力。

交替传译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种种的障碍和问题,这些障碍和问题不仅会影响翻译的速度和准确度,还会影响翻译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将从认知角度出发,探讨交替传译过程中的常见认知障碍和对策。

【The Common Cognitive Obstacles】1. 认知负担。

译员需要在短时间内传达讲话者的意思,并把源语转化为目标语,并且需要同时进行听觉输入、思考和口头输出。

由于传递源语和目标语以及长期注意力集中,译员需要承受大量的认知负担。

2. 抑制性控制。

译员需要控制信息的处理,以便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信息。

在此过程中,他们也需要抑制源语信息和目标语的语言冲突。

3. 影响记忆。

交替传译中,译员需要在同一时间内听到讲话者的内容并记忆住它们。

然而,记忆容量受限,将导致漏记或信息变形的风险。

4. 语言障碍。

交替传译必须流畅、准确和灵活地使用源语和目标语。

然而,在跨越两个不同的文化和语言之间进行沟通时,难免会遇到困难。

另外,相同的词汇在两种语言中有不同的含义,这也会增加语言障碍。

【The Countermeasures】1. 实践增强集中注意力。

211100325_英汉交替传译初学者口译笔记困难成因及教学对策

211100325_英汉交替传译初学者口译笔记困难成因及教学对策

教学创新【摘要】本文分析英汉交替传译初学者口译笔记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论述英汉交替传译初学者口译笔记教学质量提升策略:重视译前准备,强化专项训练,完善笔记方法,加强实战演训。

【关键词】英汉交替传译初学者口译笔记笔记教学【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23)06-0141-04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永久落户广西首府南宁市,广西每年都会举行大量外事活动,对外交流日益频繁,需要大量优质的口译人才。

为了更好地促进广西与世界各地交流合作,广西越来越多的高校更加重视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强的口译人才。

做好口译笔记,对口译初学者来说至关重要。

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英汉交替传译初学者口译笔记存在的主要困难、困难成因及改进建议等进行探讨,以期对口译教师更好地开展笔记教学工作有所启发。

一、口译笔记主要难题口译教学旨在培养口译能力过硬的优秀学生。

一名优秀的译员应掌握并能灵活运用听辨理解、意群切分、信息加工、记忆存储、口译笔记、有效输出等多项必备的口译技能,其中口译笔记连接听辨和输出两端,在口译活动中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

口译笔记技能直接影响口译的整体质量,因为译员短期记忆容量十分有限,在源语信息大量输入及长时间高负荷工作的情形下,需要借助笔记减轻大脑记忆负担,提升信息存储与提取效率。

在口译教学和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少译员尤其是刚接触英汉交替传译的广大学生在口译笔记方面存在一些突出困难,直接影响口译工作质量,这应引起口译教师的高度重视。

笔者通过校园调查问卷、集体座谈交流、个别沟通交流、观摩口译演训、查阅学生笔记、听取口译录音等途径,分类整理出英汉交替传译初学者在口译笔记中普遍存在的六个方面突出困难,简要概括为六个“不”:(一)关键要素记得不全很多刚接触口译不久的学生对口译笔记存在错误认识,认为记得越多越好,不区分关键要素和普通信息,往往在记录普通信息时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关键要素遗漏掉。

英语交替传译课中出现的难点及解决对策

英语交替传译课中出现的难点及解决对策

12学报英语交替传译课中出现的难点及解决对策王长伟[摘要]一名合格的口译工作者应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都要达到较高水平。

译员成为一名语言专家和交际能手也非一日之功。

本文针对英语交替传译课中的听解、词汇以及非语言知识方面的难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为帮助学生克服语言性和非语言性的障碍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交替传译;问题;解决方法[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13)02-12-03作者简介:王长伟(1958-),男,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口译理论与研究。

注:本文是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教改创新系列文章之一。

翻译作为语言交际的一种形式,其实质是用一种语言的语篇材料代替与其意义对等的另一种语言的语篇材料。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和意义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毋庸置疑,交替传译也属此范畴。

交替传译的特征是译员不与讲话人在同一时间说话,交替传译的特点是它的时间性、准确度和交际性。

它要求译者既要有坚实的语言功底,又要有宽厚的言语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会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

只有树立问题意识,解决好课堂上出现的难点,才可以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并最终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交替传译人才。

一、英语交替传译课中出现的难点(一)听解难点具体地讲,就是指学生应该具有一次性的听解能力,因为听与理解是交替传译的第一步。

学生不仅要对发音标准的语言一听即懂,还要能听辨和理解带有浓重口音的语言,如带有印度语、巴基斯坦语、日本语口音的英语。

如果教师使用的教材只局限于课本,这方面的问题还不是很明显。

因为口译教材音频通常读音标准,语速适中,且选材总体难易适度,教材材料适用于口译基础阶段的练习。

但实战中的情况不可能如此理想,因为很少有中文或英文讲话人会以匀速、标准的方式进行演讲,而更常会出现噪音背景,时快时慢、抑扬顿挫的语调,并夹杂着中国地方省份方言口音的汉语或带着各种口音的英文。

浅析交替传译过程中的口译方法与技巧

浅析交替传译过程中的口译方法与技巧

浅析交替传译过程中的口译方法与技巧交替传译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语言活动,要求翻译者集听、写、解、译于一体,因此口译者一定要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同时掌握良好的翻译技巧,这样才能将译源内容完整、准确地翻译出来。

在交替传译中,由于翻译者和发言者不是在同一时间讲话,这就要求翻译者掌握良好的口译方法和技巧才能顺利完成相关的工作。

标签:交替传译;口译方法;口译技巧引言交替传译是口译者和发言者交替发言,当发言者发言时,口译者不仅要听源语,同时还要将重要信息记录下来,当发言者停顿或结束发言时,口译者再进行翻译,从而让不同语言背景的人能够进行正常交流和沟通。

这就对口译者的技能和能力要求非常高,要求翻译者掌握良好的口译技巧和方法。

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交替传译过程中的口译面临着许多难题。

1.交替传译过程中口译面临的难题交替传译中,翻译者是在发言人停下的间隙中进行口译,从目前交替传译过程中口译的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一定的难题。

口译者为了完整地将发言者发表的信息记录下来,往往要通过笔记将发言重点内容记录下来。

但是在口译的过程中,很多情况都是不能预料的,如果发言者的发言速度太快,翻译者就不能完全将译源内容记下來[1]。

另外,如果发言者在发言过程中使用了一些结构复杂的语法、修辞手法以及一些典故,那么这对于口译者来说也非常具有挑战性。

交替传译过程中要求翻译者要做好笔记,但是一些翻译者没有掌握记笔记的技巧,记录的内容、词语不能很好地将发言者的发言内容呈现出来,笔记没有中心和重点,也没有完整的框架结构,记录的内容缺乏逻辑性,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译者不能准确全面地译出源语内容。

一些译者过度依赖笔记,但是却并没有对发言者的内容做到心领神会,没有很好地理解和总结译源。

以上所述因素都将导致交替传译过程中的口译不能顺利进行。

因此,口译者一定要攻克这些难题,掌握口译的方法和技巧。

2.交替传译过程中的口译方法和技巧2.1在交替传译中做好笔记。

在交替传译中,有的时候译源比较长,内容比较复杂,对翻译者的记忆要求非常高,为了减轻翻译者的记忆负担,同时也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在发言者发言过程中,要求口译者要做好笔记,在做笔记的过程中,要抓住重点,领会发言者的中心思想和内容[2]。

汉英交替传译活动中译员笔记困难及其原因的实证研究以国际会议职业受训译员和非职业译员为例

汉英交替传译活动中译员笔记困难及其原因的实证研究以国际会议职业受训译员和非职业译员为例
汉英交替传译活动中译员笔记困难及其 原因的实证研究以国际会议职业受训译
员和非职业译员为例
目录
01 一、引言
03 三、结果与讨论
02 二、研究方法 04 四、结论与建议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Difficulties of Interpreter's Notes in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Interpretation and Their Causes: A Case Study of Professional and Non-professional Interpreters i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职业受训译员往往面临着时间压力和认知负荷过大的问 题,这可能导致信息丢失或误解。
2、非职业译员笔记的困难与挑 战
非职业译员在笔记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特定的困难和挑战。首先,他们往往不 具备扎实的双语功底和专业知识,这可能导致理解和把握源语言信息的准确性 下降。其次,非职业译员往往缺乏专业的训练和经验,这可能导致他们在笔记 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此外,非职业译员往往依赖于翻译辅助工具, 如电子词典和翻译软件等,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翻译质量和效率。的交流活动,译员需要在短时间内将源语 言转换为目标语言,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在这个过程中,笔记扮演 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译员往往会遇到各种笔记困难,这 些困难可能导致信息丢失、翻译质量下降甚至误解。因此,研究汉英交替传译 活动中译员笔记的困难及其原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ferent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during the note-taking process. Professional interpreters tend to have better notes that reflect their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command of the source language, while non-professional interpreters rely more on translation aids and immediate memory. Additionally, the reasons for the difficulties 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 的影响因素。本研究 旨在为完善今后的 口译教学 , 更好地发展学生的 口译能力作出有意义的探索 。
【 关键字】 汉英交替传译 ; 学生译员 ; 口译 困难 ; 口译能力
【 中图法分 类号] 3 91 H 1.
陂 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0 8 8 1( 0 0 0 — 16 0 10 — 3 8 2 1 )3 00 — 5
第2卷(人 文 科 学 版 )
V . o o 7N. 1 2 3
Sp,00 e. 1 2
2 1 年 9 J R LO HE I NGOC A N VE S T ( MA T E C E E 00 月 OU NA FZ JA E NU I R I Y HU NI I S S I NC )
能板块= 职业 口译技能+ 艺术表达技能 。 职业 口译技能包括记忆 、 笔记 、 信息综述与重组、 译前准备等 ; 艺术表
[ 稿 日期 】 0 0 0 — 1 收 2 1— 6 1
[ 基金项 目】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 目( 编号 : 2 0 0 0 9 。 Y 09 80 )
【 作者简介】 姚艳 波(9 4 , , 17 一)女 浙江舟 山人 , 副教授 , 硕士 。
口译在人类跨文化、 跨民族 的交往活动中, 起到纽带和桥梁的作用 。 随着我国在政治、 经济、 文化等方面 与世界交流的 日趋频繁 , 口译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 , 从而对 口译教学也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等 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规定《 英语 口译》 课是一门为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 的英语基本技 能课 程 , 通过 讲授 口译 基本 理论 、 口译 背景 知识 和训 练 口译 的基本 技 巧 , 学 生掌 握 口译 的基本 理论 和专题 使 连续传译 的技能 , 初步学会 口译记忆方法 、 口头概述 、 口译笔记及公众演讲技巧 , 以求学生能准确、 流畅地进 行汉英对译【 l 1 。但是 口译技能的培养并不是 口译课程唯一的目标 , 甚至也不是 口译课程的最终 目标。口译职 业的特点要求 口译学员不仅具有扎实 的语言功底 , 广泛 的知识背景 , 熟练的 口译技能 , 还应具有较好的交际 能力 、 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等 , 使其在毕业后能够承担 口 译工作。因而 , 以说 , 译课程的最终 目 可 口 标是要培 养学生的 口 译能力 , 使其成为符合社会需求 的合格译员回 。 那么 , 问题也油然而生 : 英语专业 的学生在经过一个学期 的V译学习后 , I 作为学生译员他们在汉英交替 传译工作的口译能力如何呢?学生译员 的口译困难是学生译员 口 译能力的哪些欠缺部分导致的?在哪些方 面学生 译员 的 口译 能力有 待加 强?本 文 将探 讨译 员 的 口译 能力 这一 概念 的 内涵 , 过实证 研究 考察 学生译 通
文化意识 、 口译技巧及 良 的职业道德等M 。 好 譬如 , 仲伟合认为一个好 的译员的知识结构应该由以下三个版
块 组成 : IK + K十 sP十 A )6 K= LE ( P[ q 。在此 公式 中 ,IK o l g eurdfr nIt pe r 员应该 掌 握 的 K= nwe eR qi ne rt ( d e oa r e ̄ 知 识)K = nweg r agae ̄语 知识 板块 )E = nyl ei K o l g( ; L K o ldef nug( o L ;K E cco dc nwe e- p d  ̄科知 识 )百 科知 识 板块 也 , 包 括译 员 必 须 掌握 的专题 知识 ;(+ P=Po soa Itrrt gSis n rscPeettnS is即技 sP A ) rf s nlnepen kl dA tt rsnai kl , ei i la ii o l
为“ 译能力” 口 是指完成 口译任务所需的内在的知识和技能体系(h ne y gs t nweg dsis t udd i s m o k o l ea l e n ye f d n kl nee e beoi e r )而“ edd o l t n r e , 译员能力 ” t b a tp t 是指 口译工作者应具备 的内在 的知识和技能体系以及职业素质
部分 。研究结果表 明: 学生译员 口译 困难主要是 由智力 因素造成 , 非智力因素只占较小 比例 。在智力 因素方面: 就语 言能力而言 , 英语词汇量和汉语长句英译为主要 因素 ; 口译技能而言 , 就 口译笔记 的记 录和阅读 , 记忆和数字英译等
方面是主要因素 ; 知识能力几乎没有造成 口译 困难。 在非智力因素方面 : 与身体素质和职业素质相 比, 心理素质为最
员 的 口译 困难 以及造成 学 生译员 口译 困难 的原 因 , 学生译 员 的 口译 能力 予 以详 细 描述 、 对 分析 , 旨在为今 后
的 口译 教学 带来 有可 能的有益 启示 。


译 员 的 口译 能力

般而言 , 一个好的译员应该具有高水平的语言能力、 丰富的百科知识 、 某一特定方 向的专业知识 、 跨
第3 期
姚艳波 : 汉英交替传译 中学生译员 口译 困难 的原因及教学启示
17 0
达 技能 , 即以科 学 的手段 、 艺术 性完 成 口译过 程 的技能 , 口译 的应对 策 略 就属 于艺术 技能 的范 畴 。 如 在对 译员 基本 素质 和要求 的研 究基 础 上 , 们开始 提 出“ 人 口译 能 力 ” “ 员 能力 ” 两个 概念 。 和 译 这 王斌 华认
汉英交替传译中学生译员口 译困难的原因及教学启示
姚 艳 波
( 江海洋 学院 外 国语 学院 , 江 舟 山 3 60 ) 浙 浙 104
【 摘要】 口译课程的教学 目标是培养学生 的口译能力 , 成为合格 的译员。 使其 本研究 以 3 名英语专业的学生译员为研 1
究对象 , 从译员的口译能力角度研究汉英交替传译 中造成学生译员 口译困难的原因 , 探讨其 口译能力 中有待加强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