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全套课件(共十八个)15第十五章-疼痛患者的护理
最新护理课件-疼痛护理教学讲义ppt

药物使用与滥用
护士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给药, 防止药物滥用和成瘾。
医疗事故与纠纷
当发生医疗事故和纠纷时,护士应 立即报告医生和管理层,同时积极 采取补救措施,减轻对患者的影响 。
06
案例分享与教学总结
典型案例分享
案例一
患者因车祸导致骨折,术后疼痛 难忍,通过疼痛护理措施,患者
疼痛得到缓解。
案例二
03
疼痛护理的实践与技巧
非药物性疼痛护理
01
02
03
冷热敷
使用冷或热的湿敷可以帮 助缓解疼痛,冷敷适用于 急性疼痛,热敷适用于慢 性疼痛。
按摩
轻柔的按摩可以帮助放松 肌肉,缓解疼痛。
放松技巧
如深呼吸、冥想和渐进性 肌肉放松等,可以帮助减 轻紧张和疼痛。
药物治疗与护理
遵医嘱给药
药物副作用的观察与处理
规范护理行为
严格按照护理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疼痛护理 工作,确保患者安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保障患者权益
确保患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不侵犯患者 的权利。
保护患者隐私
保护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不泄露患者的 个人信息。
疼痛护理实践中的伦理与法律问题
患者拒绝治疗
当患者拒绝接受疼痛治疗和管理 时,护士应尊重患者的意愿,同
时向医生汇报并记录。
详细描述
疼痛是人体对外部刺激的一种自然反应,通常由伤害性刺激引起,如切割、烧伤 、炎症等。急性疼痛具有自限性,通常伴随疾病或损伤的恢复而消失。慢性疼痛 则可能持续数周、数月甚至数年,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疼痛护理的重要性
总结词
疼痛护理是医疗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基础护理第五版第十五章疼痛患者的护理ppt

3
强阿片类 2 弱阿片类
1
非阿片类
阶梯给药 口服给药 按时给药 个体化用药
无痛
心理护理
建立信赖关系
深呼吸
尊重病人对疼痛反应 有节律按摩
宣教有关疼痛知识
松弛法
减轻心理压力
想象
分散注意力
心理暗示:
参加活动 音乐
言语暗示、药物暗 示、镇静情绪
催眠
积极采取促进患者舒 适的措施
疼痛的特征
疼痛提示个体的防御功能或人的整体性 受到侵害;
疼痛是个体身心受到侵害的危险警告, 常伴有生理、行为和情绪的反应;
疼痛是一种身心不舒适的感觉。
疼痛的分类
原因分类:伤害性、炎性、神经病理性、 癌痛、心理性
持续时间:急性、慢性 程度分类:微痛、轻痛、甚痛、剧痛 性质分类:锐痛、钝痛、酸痛 组织器官:皮肤痛、躯体痛、内脏痛、中
枢痛(头痛、颈肩痛、胸痛等)
疼痛的原因
温度刺激 化学刺激 物理损伤 病理改变 心理因素
疼痛的发生机制
刺激 外周感受器 神经冲动
中枢神经系统
转换成
传入通路
脊髓、脑干、大脑皮质
经
痛感和痛反应
整合
疼痛的发生机制
影响疼痛的因素
疼痛阈(pain threshold): 指人体所能感觉
到的最小疼痛。
(2)镇痛药物的常见给药途径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PCA (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
PCA由患者自己控制,通过患者自控给药,克服了 不同患者对同一镇痛药物药用剂量上的差异
PCA依靠患者主动参与他们的自身护理 所有镇痛用药总量与传统方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CA是用药及时、方便快捷、反应迅速的镇痛方法 减少患者反复注射的痛苦
《疼痛护理》PPT课件

详细描述:癌痛的治疗需要全程管理,从诊断、治疗到 康复阶段都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治疗,确保患 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04
特殊人群疼痛护理
儿童与青少年疼痛护理
儿童与青少年疼痛护理概 述
• 家庭护理与康复:家庭护理和康复对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 疼痛管理非常重要。家属需要了解如何在家中正确护理孕妇 和哺乳期妇女,并帮助她们进行康复训练,以促进疼痛的缓 解。同时,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也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 心理状态,以预防和缓解疼痛问题。
05
疼痛护理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新型镇痛药物的研发与应用
儿童与青少年疼痛护理是疼痛 管理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由于儿童和青少年的身体和心 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因此需 要采取特殊的护理措施来缓解 疼痛。
儿童与青少年疼痛评估
评估儿童与青少年的疼痛程度 是疼痛护理的关键步骤。评估 应包括疼痛的部位、性质、强 度、持续时间以及疼痛对日常 生活的影响等方面。
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
•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疼痛评估:评估应包括疼痛的部位、性质 、强度、持续时间以及疼痛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等方面。此外 ,还需要考虑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特殊生理变化和心理状态 。
• 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对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疼痛管理 ,非药物治疗是首选方法。物理疗法、按摩、瑜伽等都是有 效的缓解方法。如果需要药物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
总结词:及时缓解
详细描述:急性疼痛通常是突然发生的,持续时间较短,但可能非常剧烈。对于 急性疼痛,及时缓解是首要目标,通常采取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等综 合方法。
基础护理学 第十五章 疼痛患者的护理.doc

疼痛患者的护理一、疼痛概述疼痛: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是伴随着现存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疼痛的含义:痛觉(属于个人的主观知觉体验)痛反应(个体对疼痛刺激所产生的一系列生理、病理的变化)疼痛的特征:1、疼痛提示个体的防御功能或人的整体性受到侵害2、疼痛是个体身心受到侵害的危险警告,常伴有生理、行为和情绪反应3、疼痛是一种身心不舒适的感觉(一)原因:温度刺激、化学刺激、物理损伤、病理改变、心理因素(二)发生机制(三)分类1.疼痛病程:⑴急性痛⑵慢性痛2.疼痛程度:⑴微痛⑵轻痛⑶甚痛⑷剧痛3.疼痛性质:⑴钝痛(酸痛、胀痛、闷痛)⑵锐痛(刺痛、绞痛、灼痛、切割通)⑶其他4.疼痛起始部位和传导途径⑴皮肤痛:疼痛刺激来自于体表,因皮肤黏膜膜受损引起⑵躯体痛:由于肌肉、肌腱、筋膜和关节等深部组织引起⑶内脏痛:因内脏机械性牵拉、扩张、痉挛、炎症、化学想刺激等引起⑷牵涉痛:内脏痛常伴有牵涉痛,即内脏器官引起疼痛的同时体表某部位也有痛感⑸假性痛:指去除病变部位后仍感到相应部位的疼痛⑹神经痛:神经受损所致5.疼痛的部位(四)疼痛对个体的影响1.精神方面:抑郁、焦虑、愤怒、恐惧2.生理方面: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呼吸频率增快、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反应、生化反应3.行为方面二、影响疼痛的因素客观因素:年龄、宗教信仰、环境变化、社会支持、行为作用、医源性因素主观因素:以往疼痛的经验、注意力、情绪、对疼痛的态度三、疼痛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评估的内容⑴疼痛发生的时间、部位、性质、程度、伴随症状⑵社会因素⑶医疗史⑷镇痛效果的评估2.评估的方法⑴询问病史⑵观察与体格检查⑶评估工具的使用1、数字评分法(NRS)2、文字描述评定法(VDS)3、视觉模拟评分法(VAS)4、面部表情图(FES)5、Prince-Henry评分法:主要适用于胸腹部大手术后或气管切开插管不能说话的患者,需要在术前训练患者用手势来表达疼痛程度。
6、WHO的疼痛分级标准进行评估WHO的疼痛分级标准(※)Ø 0级:指无痛。
护理学基础疼痛 PPT课件

.
15
疼痛程度
世界卫生组织疼痛分级 评分法测量
0级 1级 2级 3级
0-10数字疼痛强度量表
疼痛强度简要描述量表 目测模拟量表 面部表情测量图
.
16
世界卫生组织疼痛分级
0级 1级(轻度疼痛) 2级(中度疼痛) 3级(重度疼痛)
无痛
有疼痛感 不严重 可忍受 睡眠不受 影响
疼痛明显 不能忍受 睡眠受干扰 要求用镇痛药
.
10
护理
1、评估:
A内容:部位,时间,性质,程度,表达 方式,影响疼痛的因素,对患者的影响。
B方法:数字式疼痛评定法,文字描述式 评定法,视觉模拟评定法,面部表情测量 图。
2、护理目标
3、护理措施:
A、减少或消除引起疼痛的原因。
B、缓解或解除疼痛:药物,物理,针灸,
电刺激等。
.
11
疼痛剧烈 不能忍受 睡眠严重
受干扰 需要用镇痛药
.
17
评分法测量
0-10数字疼痛强度量表 疼痛强度简要描述量表 目测模拟量表 面部表情测量图
.
18
0-10数字疼痛强度量表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没有疼痛
极度疼痛
.
19
疼痛强度简要描述量表
没有 疼痛
轻度 疼痛
根据疼痛发生的原始部位可分
(1)皮肤疼痛:为烧灼感或刺痛感。
(2)躯体疼痛:痛感较迟钝。
(3)内脏疼痛:定位不清,而且疼痛的 传导较慢。
(4)牵涉性疼痛:内脏的损伤导致在身 体某一特定体表部位出现明显痛感。
(5)神经痛:表现为剧烈灼痛或酸痛。
(6)假性疼痛:某些病人在病变部位已 经去除后仍感到疼痛。
(医学课件)基础护理学疼痛护理 ppt课件

2、治疗及护理因素
治疗和护理操作导致疼痛
护士掌握的疼痛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 护士评估疼痛的方法
. 11
三、疼痛患者的护理评估
㈠内容
疼痛发生的时间、部位、性质、程度等 患者控制疼痛的方式及耐受性 疼痛发生时的表达方式
. 12
㈡方法
询问病史 观察与体格检查
疼痛程度的评估工具
. 13
疼痛是痛苦的……
假如没有疼痛……
? 可怕
. 1
舒适与安全
疼痛患者的护理
.
2
教学目标
1.概括疼痛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2.阐述疼痛患者护理的主要内容
.
3
10月11日为“世界镇痛日”
中华疼痛学会提出 “免除疼痛是患者基本 权利” 疼痛被列为第五生命体征
疼痛不仅是一种症状,也是病 卫生部新增“疼痛科”为一级诊疗科目 .
疼痛
个体身心受到侵害的危险警告, 常伴有生理、行为和情绪反应
.
7
大脑皮层
丘脑
脊髓 痛觉冲动 痛觉感受器
疼痛
伤害性刺激
组织
.
致痛物质
8
二、疼痛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㈠疼痛的原因
温度刺激
心理因素 疼痛的原因
化学刺激
病理改变
.
物理损伤
9
㈡影响疼痛的因素
1、患者因素
⑴年龄 ⑶个人经历 ⑸情绪 ⑺个体差异 ⑵社会文化背景 ⑷注意力 ⑹疲乏 ⑻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
C、痛反应属于个人的主观直觉体验 .
33
2、下列不属于影响患者疼痛的因素的是﹙﹚
A、护士的年龄
B、患者的社会文化背景
基础护理学疼痛护理课件

案例三:慢性疼痛的物理治疗实践操作
总结词
慢性疼痛的物理治疗是一种非药物治疗 方法,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和不适 。
VS
详细描述
慢性疼痛的物理治疗包括多种方法,如冷 敷、热敷、按摩、牵引等。这些方法可以 单独或结合使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 行选择和调整。护理人员需要了解各种物 理治疗方法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能够正 确地操作和使用各种设备,同时注意观察 患者的反应和效果。
详细描述
头痛是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对于头痛的 护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疼痛。首先,要保持 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声音和光线的刺激。其次, 规律的休息和饮食对于缓解头痛非常重要,避免过度疲劳 和压力。此外,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和药物,如咖啡因、 糖分、酒精等。如果头痛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大脑处理
大脑对疼痛信号进行处理 和解释,识别疼痛的性质 、强度和部位等信息。
疼痛的心理社会机制
情绪反应
疼痛会引起恐惧、焦虑和 沮丧等情绪反应,这些情 绪会影响疼痛的感受和反 应。
记忆与学习
过去的疼痛经历和环境会 影响个体对疼痛的感知和 反应,个体可能对某些疼 痛刺激更加敏感。
社会支持
家庭、朋友和医疗团队等 社会支持因素可以缓解疼 痛带来的负面影响,增强 个体的疼痛耐受力。
非药物治疗包括物理治疗、按摩、 针灸等,可以辅助缓解疼痛。
康复锻炼
针对慢性疼痛患者,医生会指导患 者进行康复锻炼,以改善功能和提 高生活质量。
监测和记录疼痛护理效果
监测疼痛变化情况
在疼痛护理过程中,医生需要密 切关注患者的疼痛变化情况,以
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记录疼痛护理过程
详细记录患者的疼痛护理过程, 包括使用的药物、非药物治疗措
护理疼痛护理ppt课件

疼痛护理的研究与发展趋势
疼痛评估工具
目前已有许多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疾病的疼痛评估工具,未来 研究将致力于开发更准确、便捷的评估方法。
疼痛病因治疗
针对不同类型的疼痛,如神经性疼痛、癌痛等,研究将致力于寻 找更有效的病因治疗手段。
疼痛护理教育
提高公众和医护人员对疼痛护理的认识和技能,将有助于提升疼 痛护理的质量和效率。
03
疼痛护理的实践
急性疼痛的护理
评估急性疼痛
对患者的疼痛部位、性质、程度 和持续时间进行评估,了解疼痛
产生的原因。
及时止痛
根据评估结果,选择适当的止痛药 物和给药方式,及时缓解患者的疼 痛。
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 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慢性疼痛的护理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了解患者的疼痛感受和需求,提供 心理支持。
05
疼痛护理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疼痛护理的现状与挑战
1 2 3
疼痛评估不足
目前,疼痛在很多医疗机构中并未得到充分重视 ,患者往往因疼痛得不到及时评估而延误治疗。
疼痛知识缺乏
疼痛护理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但目前许多医 护人员对疼痛管理知识掌握不足,导致疼痛护理 水平不高。
疼痛药物管理
疼痛药物的使用需谨慎,但一些患者可能在疼痛 缓解后未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擅自停药,导致疼 痛反复发作。
癌症患者的疼痛护理
疼痛评估
01
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疼痛评估,包括疼痛部位、性质、程
度、持续时间等,以及时发现并处理疼痛问题。
药物治疗
02
根据医生建议,使用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并注意观察药物效
果及副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疼痛的分类
按疼痛的部位分
➢ 最常见的有:头痛、胸痛、腹痛、腰背痛、骨痛、 关节痛、肌肉痛等。
15-12
三、疼痛的分类
按疼痛的系统分
➢ 神经系统疼痛 ➢ 血液系统疼痛 ➢ 消化系统疼痛 ➢ 泌尿系统疼痛
➢ 免疫系统疼痛
➢ 心血管系统疼痛 ➢ 呼吸系统疼痛 ➢ 内分泌系统疼痛 ➢ 运动系统疼痛 ➢ 心理性疼痛
➢ 百分比量表:从0~100代表从无缓解到完全缓解 ➢ 4级法:包括完全缓解、部分缓解、轻度缓解、无
效四级
15-28
4.镇痛效果的评估
疼痛控制在什么水平会比较理想 (以0~10数字评分法为例)
➢ 创伤后、手术后等急性疼痛
• 当疼痛程度≤5时,护士可选择护理权限范 围内的方法止痛,并报告医生;
• 当疼痛程度≥6时,护士应报告医生, 给予有效止痛药物。
行为反应
➢ 语言反应 疼痛的语言表述是患者对疼痛 最为可靠的反映。
➢ 躯体反应 整体行为和局部反应
15-16
第二节 影响疼痛的因素
客观因素 主观因素
15-17
一、客观因素
1. 年龄 2. 信仰与文化 3. 环境变化与社会支持 4. 行为作用 5. 医源性因素
➢ 治疗和护理操作
• 护理人员:如护士掌握疼痛相关的知识、技巧及其工作 经验等
15-29
4.镇痛效果的评估
疼痛控制在什么水平会比较理想
➢ 癌性疼痛患者要求应用三阶梯止痛,使患者达到 夜间睡眠时、白天休息时、日间适当活动时基本 无痛。
15-30
(二)评估方法
1. 交谈法 2. 观察与临床检查 3. 疼痛程度的评估
15-31
1.交谈法
询问:
➢ 疼痛的部位、牵涉痛的位置以及疼痛有无放射; ➢ 过去24h和当前、静息时和活动时的疼痛程度; ➢ 疼痛对睡眠和活动等方面的影响; ➢ 疼痛的发作时间、持续时间、过程、持续性还是
诊断、病情等)和体格检查外,还应评估 疼痛病史、社会心理因素、医疗史及镇痛 效果等。
15-22
1.疼痛病史
疼痛的部位、发作的方式、程度、性质、 伴随症状、开始时间和持续时间等;
患者自身控制疼痛的方式、对疼痛的耐受性; 疼痛发生时的表达方式; 引起或加重疼痛的因素; 其他伴随症状。
第十五章
疼痛患者的护理
课程内容
第一节 疼痛概述 第二节 影响疼痛的因素 第三节 疼痛的护理
15-2
第一节 疼痛概述
疼痛的概念 疼痛的原因及发生机制 疼痛的分类 疼痛对个体的影响
15 -3
一、疼痛的概念
疼痛(pain):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 上的感受,伴随着现有或潜在的组织损伤。
各种伤害性刺激 作用 机体受损部位 释放
某些致痛物质
组胺、缓激肽、
5-羟色胺、乙 作用
产生
酰胆碱、H+、
痛觉感受器
K+、前列腺素
等
沿传入神经传导
痛觉冲动
脊髓
通过
脊髓丘脑束和脊 髓网状束上行
传至 丘脑 投射 大脑皮质 引起 疼痛
15-6
三、疼痛的分类
按疼痛病程分
➢ 急性痛:突然发生,有明确的开始时间,持续时 间较短。
受到严重干扰,可伴有自主神经紊乱或被动体位。
15-8
三、疼痛的分类
按疼痛性质分
➢ 钝痛:酸痛、胀痛、闷痛等。 ➢ 锐痛:刺痛、切割痛、灼痛、绞痛、撕裂样痛、
爆裂样痛等。 ➢ 其他:如跳痛、压榨样痛、牵拉样痛等。
15-9
三、疼痛的分类
按疼痛起始部位及传导途径分
➢ 皮肤痛:疼痛刺激来自体表。 ➢ 躯体痛:是指肌肉、肌腱、筋膜和关节等深部组
➢ 慢性痛:疼痛持续3个月以上,具有持续性、顽 固性和反复性的特点。
15-7
三、疼痛的分类
按疼痛程度分
➢ 微痛:似痛非痛,常无其他感觉复合出现。 ➢ 轻痛:程度轻微,范围局限,个体能正常生活,
睡眠不受干扰。 ➢ 甚痛:程度明显、较重,合并痛反应,睡眠受干
扰。 ➢ 剧痛:程度剧烈,痛反应剧烈,不能忍受,睡眠
15-13
四、疼痛对个体的影响
精神心理方面的改变
➢ 抑郁 ➢ 焦虑 ➢ 愤怒 ➢ 恐惧
15-14
四、疼痛对个体的影响
生理反应
➢ 血压升高
➢ 心率增快
➢ 呼吸频率增快
➢ 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反应
如:儿茶酚胺分泌增加、血糖上升等
➢ 生化反应
如:激素、酶类和代谢系统的生化紊乱等
15-15
四、疼痛对个体的影响
15-25
3.医疗史
目前和既往的疾病史和治疗史; 药物滥用史; 其他重大疾病及状况,既往所患的慢性疼痛
情况等。
15-26
4.镇痛效果的评估
对疼痛程度、性质和范围的再评估; 对治疗效果和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的评价。
15-27
4.镇痛效果的评估
对镇痛效果评估的主要依据: 患者的主诉 对镇痛效果评估还可采用:
织引起的疼痛。 ➢ 内脏痛:是因内脏器官受到机械性牵拉、扩张、
痉挛、炎症、化学性刺激等引起。
15-10
三、疼痛的分类
按疼痛起始部位及传导途径分
➢ 牵涉痛:即内脏器官疾病引起疼痛的同时 在体表某部位也发生痛感。
➢ 假性痛:指去除病变部位后仍感到 相应部位疼痛。
➢ 神经痛:为神经受损所致,表现为剧烈的 灼痛和酸痛。
15-23
1.疼痛病史
目前处理和疗效情况; 目前的功能水平; 目前确知的应激源; 既往的镇痛治疗及减轻疼痛的方法等。
15-24
2.社会心理因素
家属和他人的支持情况; 镇痛药物使用不当或滥用的危险因素;
➢ 包括:患者自身因素和环境、社会因素
精神病史和精神状态; 镇痛不足的危险因素等。
15-18
二、主观因素
过去的经验 注意力 情绪因素 对疼痛的态度
15-19
第三节 疼痛的护理
疼痛的护理评估 疼痛的护理原则 疼痛的护理措施
15-20
一、疼痛的护理评估
(一)评估的内容 (二)评估的方法 (三)评估的记录
15-21
(一)评估的内容
对疼痛的评估应采用综合性评估 除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职业、
➢ 疼痛有双重含义: 痛觉和痛反应。
• 痛觉: 是一种意识现象,是个体的主观知觉体验。 • 痛反应: 是机体对疼痛刺激所产生的一系列生理病理
变化和心理变化。
15-4
二、疼痛的原因及发生机制
疼痛的原因
➢ 温度刺激 ➢ 化学刺激 ➢ 物理损伤 ➢ 病理改变 ➢ 心理因素
15-5
二、疼痛的原因及发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