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公园 规划设计方案

广场公园  规划设计方案
广场公园  规划设计方案

目录

1设计思想 (1)

2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

3总体布局 (1)

4绿化配置 (2)

4.1植物选择 (2)

4.2植物布局 (3)

4.3种植要求 (5)

4.3.1种植穴 (5)

4.3.2支撑 (5)

4.3.3草种播种量 (6)

4.3.4其它 (6)

4.4苗木名录表 (6)

5广场园林设计说明 (7)

5.1中心广场区设计说明 (8)

5.2儿童活动区设计说明 (9)

5.3健身运动区设计说明 (9)

5.4休闲区设计说明 (10)

5.5棋盘式林荫广场网格区设计说明 (10)

5.6棋盘式林荫广场外围区片区设计说明 (11)

5.7道路设计说明 (11)

5.7.1卵石健身步道(5号片区)设计说明 (11)

5.7.2 园路(8号片区)设计说明 (12)

5.8水体设计说明 (12)

5.8.1旱地声光喷泉 (12)

5.8.2浅水渠水池设计说明 (12)

5.8.3人工湖设计说明(6号片区) (13)

5.9园林小品设计说明 (14)

5.9.1树池及园凳设计说明 (14)

5.9.2花架设计说明 (14)

6附属设施设计说明 (14)

6.1停车场设计说明 (14)

6.2公厕兼管理用房设计说明 (15)

7电气设计说明 (15)

7.1设计范围 (15)

7.2供电设计 (15)

7.3广场园路照明配电系统 (16)

7.4电缆、导线选型及敷设 (16)

7.5主要设备材料表 (17)

8给排水设计说明 (17)

8.1水源 (17)

8.2给水管网设计 (17)

8.3管道的选型及敷设 (18)

8.4排水设计 (18)

9投资概算 (19)

9.1工程概况 (19)

9.2编制依据 (19)

9.3投资概算 (19)

附图:

1、××广场公园总体规划总平面图(1:1000)

2、××广场公园总体规划总平面图(1:500)

3、××广场公园效果图

4、××广场公园总体规划竖向设计图

5、××广场公园总体规划施工放样方格图

6、××广场公园总体规划种植工程施工图

7、××广场公园总体规划广场铺地平面图

8、××广场公园总体规划给排水平面图

9、××广场公园总体规划电气平面图

10、××广场公园总体规划种植工程详图

11、××广场公园总体规划电气施工图

12、××广场公园总体规划给排水、灌溉施工详图

13、××广场公园总体规划路面施工放样图1

14、××广场公园总体规划路面施工放样图2

15、××广场公园总体规划路面施工放样图3

16、××广场公园总体规划树池施工放样图

17、××广场公园总体规划浅水渠水池施工放样图

18、××广场公园总体规划人工湖施工放样图

19、××广场公园总体规划花架及座椅施工图

1设计思想

××广场公园位于××中心区的东部,××办公大楼东侧,南侧为××养老院,北侧为职工住宅区。

规划广场的修建旨在为周围生活群众提供一个业余休闲娱乐的场所。广场内规划有喷泉广场、人工湖、花卉观赏区及榕树园和竹园两个具有本土特色的专题园区,将自然山水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于方寸之间,成为××的景观亮点;加之健身运动区和儿童活动区可提供锻炼活动之用,休闲区和林荫广场又成为休闲养身的好去处。

2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表2~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3总体布局

××广场公园规划以西南——东北方向为中心轴,中心轴上修建水系作为标志。广场规划布局分为11个区:喷泉中心广场、棋盘式林荫广场、嵌草停车场、人工湖区、草坪区、花卉观赏区、健身运动区、儿童活动区、榕树园、竹园和管理房区。

1、广场前端主景为旱地程控声光喷泉中心广场,中心广场中心设置旱地喷泉,为大面积广场活动中心和喷泉景观中心。

2、广场中部主景区为棋盘式林荫广场,设置石桌和石凳,每个石桌设为一枚象棋棋子,采用著名的象棋古谱“雷震八荒”棋局。林荫广场内各种植8棵大树,取“发”之谐音,粉花山扁豆花开时与小叶榕红绿相间,既有大树的雄姿,又有片林的风貌。林荫广场中间修筑浅水渠,渠宽3.6m,渠中设9个趵突泉,取“三六九”大顺之意。

3、广场中后侧为植物景观和休闲活动区,中间以人工湖相隔,人工湖与前方旱地喷泉及浅水渠同处于广场的中心线上,一脉相承。人工湖西北侧为草坪区和休闲区,草坪区布置景石和大树,形成疏林草地景观;休闲区布置廊架,为主要休憩场所。人工湖东南侧为两片花卉观赏区和健身运动区,花卉观赏区种植本土特色的花卉树木,乔灌草相结合,为主要的植物景观区;健身运动区布置运动器械,为主要的锻炼场所。

4、广场后侧方为两个专类植物园:榕树园和竹园,也是重要的植物观赏区。

5、林荫广场后侧设置停车场、管理房和儿童活动区。停车场为开车游园的车主提供停车场所。管理房兼做公厕,也是广场内水电等的控制中心。儿童活动区主要设置儿童活动器械,为儿童活动提供场所。

4绿化配置

4.1植物选择

广场种植植物主要选用当地乡土植物,既能够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植物景观,又能够节省养护管理成本。广场内共设计种植植物24种,其中常绿乔木7种,包括黄兰(白兰)、樟树、竹柏、小叶榕、羊蹄甲、

大王棕和短穗鱼尾葵。落叶乔木3种,包括木棉、粉花山扁豆和凤凰木。常绿灌木5种,包括含笑、叶子花、九里香、悬铃花和大叶黄杨。竹类3种,包括麻竹、甜龙竹和龙竹。藤本植物1种,为西番莲。草坪草5种,包括地毯草、假俭草、结缕草、狗牙根和红花酢酱草。

4.2植物布局

广场植物布局划分为12个部分。

1、旱地喷泉广场

旱地喷泉广场植物主景为常绿乔木。两侧列植樟树,樟树高达

20~30m,树叶为浓郁的深绿色,突显广场雄伟之姿。樟树后侧种植黄兰,黄兰树高低于樟树,种植于樟树后,既形成成片的乔木景观,又有层次感,加之黄兰花开时的颜色点缀与芳香散播,更增添了广场上视觉与嗅觉的双重效果。樟树和黄兰均种植于树池种,树池内播种地毯草覆土。

2、棋盘式林荫广场

棋盘式林荫广场植物主景是规则栽植的两种高大乔木,粉花山扁豆和小叶榕。棋盘每侧8株大树,为取“发”之谐音,其中内侧4株为小叶榕,外侧4株为粉花山扁豆。粉花山扁豆和小叶榕树冠高大,形成伞形,游人漫步于林荫广场,或于石凳上休憩娱乐,抬头就是红花绿叶的植物大伞,实是一处休闲的好地。林荫广场树池内播种红花酢酱草覆土,棋格线留5cm种植槽,内播种地毯草,既分隔了地面铺装,形成棋盘格局,又与平整的地面铺装相映成趣。

3、嵌草铺装停车场

停车场内侧正对停车为边界列植小叶榕,每个停车场5株,可为停放的车辆遮荫,也可阻挡广场内游人的视线,分隔广场与停车场。铺装砖孔内播种耐践踏的结缕草,为铺装地面增添一抹绿色的生机。

4、榕树园

榕树园为小叶榕专园,除保留的4株现有大树,均栽植小叶榕,共14株,形成具有浓郁当地特色的小榕树园,游人在此可欣赏到成片榕树的风貌。地面播种地毯草覆土。

5、草坪区

草坪区主景为假俭草、结缕草、狗牙根混播草坪,三者均为暖地型草种,适宜在气候温暖湿润的勐养生长。三者不同的生长习性能够互补以常年保持的草坪景观。草坪区边缘种植凤凰木、羊蹄甲、大王棕、白兰、竹柏、樟树,形成疏林草地景观。

6、花卉观赏区

共两个区域,栽植各类本土特色的植物,是主要的植物观赏区。乔木主要种植羊蹄甲,羊蹄甲树冠开展,叶形特异,是优良的观赏树种。广场边界处的花卉观赏区列植白兰9株,与外界道路隔离。灌木种植叶子花、悬铃花和九里香,以丛为单位,每丛栽植数株。林下播种结缕草,形成乔灌草结合的花卉观赏区景观。草地间布置步石,形成观赏小道。

7、健身运动区

以栽植乔木为主,包括羊蹄甲、小叶榕、粉花山扁豆和大王棕。乔木均匀分布于整个片区内,以达到庇荫的效果。

8、休闲区

主要在廊架周围种植藤本植物西番莲,西番莲缠绕廊架生长,形成棚顶,为廊架下座椅遮荫。休闲区辅栽常绿乔木樟树和常绿灌木含笑,丰富休闲区植物景观。

9、竹园

共种植三种竹类植物,麻竹、甜龙竹和龙竹。以丛为单位种植,单

丛形成丛植景观,整个竹园又形成竹林景观。竹园位于广场的最后端,又起到隔离外界的作用。竹林间点缀种植黄兰和小叶榕,地面播种地毯草共同形成景观。

10、管理房周围

保留管理房右后侧现有大树2株,左后侧栽植阴性树种竹柏3株。右侧栽植小叶榕2株,与榕树园相呼应。左侧沿墙栽植短穗鱼尾葵3丛,每丛3株。另在前侧方栽植乔木羊蹄甲2株。

11、儿童活动区

左侧对植落叶大乔木木棉,木棉是热带独特的艳花大乔木,树形高耸挺拔,树冠整齐壮丽,花时满树火红,如喷如倾,壮观艳丽;花后绿荫如盖,郁郁葱葱;冬季又展现出色叶,金黄亮丽。与道路交界处列植羊蹄甲3株,与道路分隔。

12、广场四周

除西南侧广场正面外,周围种植大叶黄杨绿篱作为边界线。

4.3种植要求

4.3.1种植穴

乔灌木苗木栽植前,以栽植点为中心,沿四周向下挖种植穴,种植穴直径为球径加30~40cm,裸根苗树穴直径是根系宽度加20cm。种植深度要求裸根乔木种植深度应较原根颈土痕深5~10cm;带土球苗木比土球顶部深2~3cm;灌木应与原土痕齐。

4.3.2支撑

乔木栽植后,须立支撑。支撑用三角形。支撑下埋深度为植株高度1/2以上处。在支撑绑扎点应用麻布或橡皮块包住。然后均匀布置支撑杆位置,着地点再用石块垫住,支撑点上用麻绳或尼龙绳绑好。

4.3.3草种播种量

草坪区混播草坪:假俭草0.4~0.8g/m2,结缕草5~6g/m2,狗牙根

6~7g/m2。

树池、林下草坪:地毯草3.5~4.5 g/m2,结缕草15~18 g/m2,红花酢酱草:10~15 g/m2。

4.3.4其它

人工湖区可种植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水生植物种植于花盆中,花盆放入湖中即可形成景观。花盆宜湖岸成数片或成带状放置。

草坪区种植乔木处地势应高于四周,以利于雨水的排放,避免植树处积水。

4.4苗木名录表

表2.2~1苗木名录表

表2.2~1苗木名录表

5广场园林设计说明

本着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本设计利用原有地形,达到了较好的园林景观。地形处理结合原来状况进行填挖土和平整地形。尽量做到土方基本就地平衡,节约造价,并适当的进行微地形处理。绿地地势情况与两边园路的路面标高相一致,草坪中部略有抬高,在景观的布局时,植物群落的布置结合地形,高低错落,形成变化丰富的林缘线和林冠线。此外,广场设计的总体氛围要求塑造开阔的、多层次的、内容丰富的效果,其中中心广场和儿童活动区以及健身运动区为三个热闹的区域,气氛要求活泼、热闹、多彩;其他区域则要求突出重点、明暗有序、动静

结合,总体营造出一个绿色、健康的广场。

广场中硬质地总面积有5845.7m2,占总规划面积的54.40%。既是供游人休憩和娱乐的主要场所,也是广场动空间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可采用硬质地的不同设计和表达形式来达到丰富内容、划分区域和引导游览的目的。按照此理念并根据不同片区的功能要求和附属设施将广场公园的硬质地分为不同片区。具体是中心广场区(1号片区);儿童活动区(3号片区);健身运动区(4号片区);休闲区(7号片区);棋盘式林荫广场网格区(9号片区);棋盘式林荫广场外围区(10号片区)。

总体方案以自然为依托,以休闲、健康为宗旨,以现代城市休闲生活为主线,在巧妙利用场地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充满自然气息和生活活力的现代广场绿色空间。

5.1中心广场区设计说明

中心广场区(1号片区)位于规划广场的最左侧,占地面积2749.9m2,其左面是街道主道路,并正对××办公大楼,是广场的主入口及人流的主要集散地。地形上在现状地形空旷的竖向基础上形成水平线层次上的变化,在入口地段将中心广场向西、南侧抬高,抬高坡度为1%,从而在主入口方向实现并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坡度变化,丰富了单调的视线空间。

中心广场主要是人流的集散和举办大型活动的场地。因此,地面铺装选用灰白色花岗石地砖(800 mm ×800mm,30 mm厚),以此达到广场设计的开阔性和简洁的要求。并且花岗石地砖颜色均匀,质地细腻、纹路也较为大方,还可提高广场的视觉效果和档次。考虑防滑因素,表面作磨毛处理。

地下垫层共有4层,分别是:1:3水泥砂浆层;C20素混凝土层;碎石垫层和素土夯实层。具体厚度及做法见路面施工放样图1。中心广场

及其他片区(停车场除外)均为步行区,严禁车辆通行,因此未作垫层的车辆承重考虑,不作加厚处理。

5.2儿童活动区设计说明

儿童活动区(3号片区)位于广场的下方,占地面积192.1m2。左侧是嵌草铺装停车场,前方是棋盘式林荫广场,右侧是花卉观赏区。主要功能是作为儿童休闲、娱乐的场所,内部配有儿童游乐设施一套。周围绿树环绕,外界干扰较小,形成了一个半围合的小空间。为了丰富色彩,吸引儿童前来游玩,铺装材料选用淡红色和白色两种颜色的广场转,而且铺地图案也采用有变化的图案,用两种颜色组合成方形图案。

地下垫层共有4层,分别是:1:3水泥砂浆层;C20素混凝土层;碎石垫层和素土夯实层。具体厚度及做法见路面施工放样图1图。

5.3健身运动区设计说明

健身运动区(4号片)区位于广场的右侧,占地面积394.6m2。左侧和下方是花卉观赏区,上方是人工湖区,右侧是竹园区。区内配有健身运动器械四套。运动场周围大片绿地和湖水相间,而运动场所又在树林之间,形成良好的空间围合感,降低了活动噪音及外界影响,并在活动场所内布置不同的健身器械,进行了必要的功能分区,既满足周围居民健身活动的需要,又满足了不同年龄层次居民行为需求。

出于健身运动区的主要功能考虑,地面铺装材料采用砖面粗糙的灰色(800 mm ×800 mm,30 mm厚)和白色(600 mm ×600 mm,30 mm 厚)的广场砖,既可以保证居民运动时的安全性,而且选用两种颜色进行组合铺地,使地面形式有一定的变化性,也可以缓解运动、健身时的枯燥和乏味,缓和单调性。区内还布置有一圆形水泥廊架,用于运动之余的休憩地。

地下垫层的处理共有4层,分别为1:3水泥砂浆层;C20素混凝土层;碎石垫层和素土夯实层,具体厚度及做法检路面施工放样图1。

5.4休闲区设计说明

休闲区(7号片区)位于广场的右侧,占地面积为254.1m2。上方和右侧为竹园绿化区,左侧是草坪区,下方为自然形状人工湖区。该片区位于远离中心广场和主要道路的广场内侧,外界影响最小。而且绿树成荫,青草萋萋,还有溪流潺潺,形成宁静氛围比较浓厚的静区,并为欣赏水景提供了良好的角度和平台。可供游人作长时间的停留、休息。

为配合休闲片区静的主题,地面铺装材料用米黄色大理石砖(800 mm ×600 mm,30 mm厚),并省去了繁杂的图案处理,以大理石自然的纹路和风格,达到休闲片区整体感觉简洁、清爽的效果。

地下垫层的处理共有4层,分别为1:3水泥砂浆层;C20素混凝土层;碎石垫层和素土夯实层,具体做法见路面施工放样图2。

5.5棋盘式林荫广场网格区设计说明

棋盘式林荫广场网格区(9号片区)位于广场的中部,共有上下两片,共占地1605m2,外形为象棋棋盘。其左侧是中心广场,右侧为绿化区,上方是嵌草铺装停车场和管理用房,下方是儿童活动区和停车场,两个棋盘广场被浅水渠所分隔。

广场中轴线方向动静节奏变化为:西南方向入口广场(动)—棋盘式林荫广场(动、静)—湖面、密林绿化过渡区(静)—健身运动区(动)—休闲区(静)-竹园区(静)。从设计构思上来看,棋盘式林荫广场既是广场的主要景点之一,也是广场动静节奏的转折区,承接了左侧的中心广场的动态区域和右侧的绿化、水体和休憩的静态区域。另外从铺装形式的节奏变化上看,也顺应了行为活动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铺装变化。

西南入口广场,是外向性空间,材质用花岗岩简洁铺装。而棋盘式林荫广场区,是居民经常聚集接触的地方,具有内向性,而且片区内种有乔木和草坪,因此采用铺设简便,价格低廉的混凝土预制砖块(400 mm×400 mm,30 mm厚)。留50 mm宽的砖缝,回填种植土,播草种,以草坪条作为棋盘线。

地下垫层共有4层。分别是黄沙层;C20素混凝土层;碎石垫层和素土夯实层,

5.6棋盘式林荫广场外围区片区设计说明

棋盘式林荫广场外围区(10号片区)位于9号片区的外围,即棋盘外框,面积650m2。要求从内容和形式上与9号片区相一致,铺地材料也选用混凝土预制砖块(800 mm×600 mm,30 mm厚)。

地下垫层共有4层,分别是1:3水泥砂浆层;C20素混凝土层;碎石垫层和素土夯实层。具体做法见路面施工放样图3。

5.7道路设计说明

方案中用步行通道连接了左侧和右侧的片区,中心线上形成人流比较集中的活动广场,符合游览者的步行需求。这些东步行通道与左侧的广场路面联系起来,形成比较完整的步行系统,同时,也成为一个道路网络,这个网络依托在广场片区及绿化片区之间,提高了绿地利用率。

5.7.1卵石健身步道(5号片区)设计说明

卵石健身步道(5号片区)位于广场右侧中心部分,面积25.4m2。具体位于人工湖区与健身运动区之间。路面宽1.2米,铺地的材料选用直径20~50 mm的杂色磨圆卵石,既可以满足游人的健身要求也可丰富广场的内容和色彩。

地下垫层共有4层,分别是1:3水泥砂浆层;C20素混凝土层;碎石垫层和素土夯实层。具体做法见路面施工放样图2。

5.7.2 园路(8号片区)设计说明

广场右侧的绿化区园路(8号片区)共有458.4m2,为丰富路面形式,并考虑实用和建设费用。选用冰裂纹水泥路面嵌卵石的做法。路宽1.2m,中心为1m宽的冰裂纹水泥路面,表面纹路可以现浇混凝土或者压模处理,两侧为0.1m宽的卵石(直径30~50mm)拼花嵌铺。在人工湖区高差较大的两侧共有4处踏步。

地下垫层共有4层,分别是1:3水泥砂浆层;C20素混凝土层;碎石垫层和素土夯实层。具体做法见路面施工放样图2。

5.8水体设计说明

广场水系节奏变化从西南中心广场的旱地声光喷泉到中部的趵突泉浅水渠,再到右侧的大面积人工湖区模拟的自然流水。水系景观变化多样,节奏变化由急骤到缓变再到平缓,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节奏步调变化。

5.8.1旱地声光喷泉

旱地声光喷泉位于中心广场中央,面积139.2m2,是广场的主要景点之一,也是广场水体景观系统的起首部分,具体做法及外形由喷泉公司提供。

5.8.2浅水渠水池设计说明

浅水渠水池位于整个广场的中心线上,面积171.8m2,是广场水体景观系统的中间部分。外形为规则的长方形,长28.6m,宽6m,深0.45m,常水位为0.4m。池内共设有9个豹突涌泉,寓意长久之意。

池底铺装采用蓝色地砖(100 mm ×300 mm,10 mm厚),池壁用白

色地砖(100 mm ×300 mm,10 mm厚)。池底垫层处理共有9层,池壁垫层处理共有8层,水渠防水设计主要采用满铺麻布片和三度防水材料的方法。结合水池长度,在池底作伸缩缝1处,地下垫层中心处共有5层,两侧共有7层,伸缩缝防水垫层设计采用沥青玻璃布油毡层和沥青卷材防水层的做法。池底、池壁及伸缩缝地下垫层具体做法见浅水渠水池施工放样图。

5.8.3人工湖设计说明(6号片区)

人工湖区位于广场中心线的右侧,面积351.1m2。是广场水体景观系统的末端部分。为丰富水面形式、满足游人的亲水性以及湖区设计的自然风味。采用混凝土圆柱将湖区分为3个小湖区,利用高差形成了两个跌水,湖区水深0.45米。湖底采用粒径20~80mm的净色卵石嵌铺,营造自然形式的湖底。地下垫层共有7层,分别是1:3水泥砂浆层;C20细石混凝土层;1:3防水砂浆层;C25S6抗渗混凝土层(内配φ8@200双层双向钢筋网);C15垫层层;碎石垫层层和土夯实层。湖底防水处理采用C25S6抗渗混凝土(内配φ8@200双层双向钢筋网)和1:3防水砂浆。地下垫层具体做法见人工湖施工放样图。

湖区驳岸同样用自然石垒砌,底宽0.5m,高0.45m,坡度为20%。具体用C20的细石混凝土砌块石,另外用1:2.5水泥砂浆+3%的防水粉进行表面勾缝,顶部用C25混凝土压顶(内配DN4@12,DN6@200钢筋),最顶层用R200 mm~400 mm的卵石加C20细石混凝土座砌。驳岸与地面连接处地块先素土夯实,上铺120后级配碎石垫层,垫层上铺80mm厚C20素混凝土,混凝土上铺1:3干硬性水泥沙将,最后用卵石铺路。地下垫层具体做法见人工湖施工放样图。

5.9园林小品设计说明

5.9.1树池及园凳设计说明

广场中共有两种规格的树池,一种高树池,可供游人休息,布置与中心广场的上下侧,另一种较为低矮,布置在棋盘式林荫广场内。具体规格为:高树池为边长1.5m的正方形,主要采用花岗石材料,由4根条柱和4条坐凳组成。树池条柱边长0.15m,高0.635m。坐凳长0.7m,宽0.21,厚0.05m。

另一种低矮树池结构较为简单,树池为边长1m的正方形,材料为灰色花岗岩,规格:长0.1m,宽1m,高1.1m。施工时埋入地下0.6m,地上留0.5m。

广场中的园桌和园凳外形为鼓形,类似象棋。园桌高0.75m,桌面半径为0.6m,园凳高0.45m,凳面半径为0.2m。圆桌和园凳主要布置于棋盘式林荫广场中作为棋局的棋子和花架下面供休息使用,共有21套。5.9.2花架设计说明

圆形花架共有6个,布置于休闲区(5个)和健身运动区(1个)。圆形花架半径1.6m,高2.5m,面积10.24 m2。主要材料及构件有钢筋混凝土基础、支撑柱、廊条以及木座椅。花架公设支撑柱6根,材料为钢筋混凝土,柱直径300mm。花架顶部廊条选用60*60混凝土条,以150*100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花架下设座椅,座椅材料选用樟木,做成条状图纹。

6附属设施设计说明

6.1停车场设计说明

停车场位于中心广场的上下两侧,面积220.4m2,地面采用混凝土预

制的嵌草铺装块(400 mm×450 mm,110 mm厚),砖块的缝隙内回填土并播草籽。铺装时,先素土夯实,素土上铺150mm厚碎石垫层,垫层上浇100mm厚C20混凝土,混凝土上铺30mm厚黄沙,最后铺上嵌草铺装块。

6.2公厕兼管理用房设计说明

公厕兼管理用房位于广场的顶上方,左侧为停车场,下方是棋盘式林荫广场,右侧为绿化区,底层面积94m2,共有两层。为方便广场相关设施的管理,底层用房分为管理用房和公共厕所两部分,二楼全部用作公厕。

7电气设计说明

7.1设计范围

××广场公园主要用电分为三部分:广场园路照明用电、喷泉系统用电(包括人工湖的潜水泵用电)以及管理房用电。

本工程设计为××广场公园供电设计和广场园路照明设计。喷泉系统用电由生产厂家根据设计要求,完成原理图、盘面布置图、设备材料表。管理房室内用电由下一步设计完成。

7.2供电设计

本工程从附近市政变电所引来1路0.40KV电源,引至管理房一层,预埋一根直径为50mm钢管作为电源进线管。电源引入处应做重复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

本工程估算负荷为100KW,其中:广场园路照明用电10KW,室内照明用电10KW,喷泉系统用电80 KW。

在管理房设置配电箱、控制开关。配电箱3个:广场园路照明配电箱、喷泉系统配电箱和室内用电配电箱。配电箱安装高度为1.4m。广场园路照明控制开关3个,喷泉、室内用电开关由下一步设计。

广场园路照明由配电箱引3条供电照明回路N1、N2、N3和1条备用电路。其中N1为旱地喷泉广场灯回路,N2为棋盘式广场灯及其周围园路灯,N3为园路灯。

7.3广场园路照明配电系统

旱地喷泉广场两侧广场灯选用高压钠灯,每盏灯功率400W,灯柱高10m。水池两侧广场灯选用金属卤钨灯,每盏灯功率100~200W,灯柱高5m。园路灯选用荧光灯,每盏灯功率60~100W,灯柱高3m。

广场及园路灯埋深不小于1m,截面500×500,C20混凝土现场浇筑,灯具预埋件选用镀锌件。灯柱选用混凝土材料。

7.4电缆、导线选型及敷设

电缆选用VV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进线电缆选用VV-4×35+1×16mm,广场及园路电缆选用VV-3×2.5mm,各灯分相接入。

电缆采用直埋敷设,埋深-1m,与其它管道交叉及埋于广场下时用镀锌钢管保护。电缆与电缆平行敷设时,水平净距大于1m,交叉敷设时,垂直净距大于0.5m。电缆与给水管平行敷设时,水平净距大于1m,交叉敷设时,垂直净距大于0.5m。电缆与乔木中心的距离大于1m。

7.5主要设备材料表

表2.4~1主要设备材料表

8给排水设计说明

8.1水源

旱地喷泉、水池、绿地灌溉及管理房用水由市政自来水供水处接入。人工湖从广场西南面灌溉渠引水,枯水季节由自来水管道供水。

8.2给水管网设计

自来水给水管网采用树支状布置形式。干管穿越广场中心,两侧分

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业经典案例)

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途:发改委甲级资质、立项、审批、备案、申请资金、节能评估等) 版权归属:中国项目工程咨询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f17317276.html,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简称可研,是在制订生产、基建、科研计划的前期,通过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论证某个建设或改造工程、某种科学研究、某项商务活动切实可行而提出的一种书面材料。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是通过对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方法。可行性研究具有预见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的特点。 《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是通过对湿地公园建设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湿地公园建设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方法。可行性研究具有预见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的特点。 《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确定建设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湿地公园建设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湿地公园建设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 北京国宇祥国际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投资咨询公司,我们拥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程咨询资格、我单位编写的可行性报告以质量高、速度快、分析详细、财务预测准确、服务好而享有盛誉,已经累计完成6000多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编写,可以出具如下行业工程咨询资格,为企业快速推动投资项目提供专业服务。

公园建设情况汇报

山东临清黄河故道省级地质公园 建设情况汇报 山东临清黄河故道省级地质公园2010年1月被山东省国土资源厅授予省级地质公园资格。两年来,在聊城市国土资源局及临清市国土资源局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山东临清黄河故道省级地质公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原则,积极加快公园建设进度,目前,基本完成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开园揭碑的各项筹备工作。现就公园建设情况作一汇报。 一、地质公园基本概况 临清黄河故道省级地质公园地处临清市先锋办事处的郭堤村,公园北依邢临高速,南靠322省道,西邻京九铁路,东有德商高速,区位优势明显,交通非常便利。 公园占地面积1万余亩,境内有保存完整的黄河故道和沙丘、沙垅、古道驰等景观,形态各异的风蚀地貌,成为园中的一个主要观光亮点,具有很高的自然保护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1万多株古椹树抑郁苍翠,树龄大多在300年左右,森林覆盖率高达80%,是名副其实的“秦汉古道,明清椹果园”。

二、地质公园的建设、管理和保护 临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黄河古道地质公园的建设和地质 遗迹的保护及旅游开发工作。 (一)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 设立了地质公园管理处,定编30人,其中行政管理人员3人,科技人员4人,制定了一系列的公园保护和管理规定,由管理处行使公园的开发、保护和管理职能, (二)科学规划,合理开发。 公园管理处聘请了地质专家和专人重新对公园开展了一系 列的资源调查、评价、规划、设计和保护开发论证等工作,使地质遗迹的保护和开发步入了科学发展的轨道,为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地质遗迹资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加强了地质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 两年来,政府累计投入资金3601万元,地方累计配套资金2051万元,自筹资金1550万元(其中,2010年投入2013万元,2011年投入1588万元),相继完成了地质公园标志性建筑黄河古渡及主广场建设、公园景区道路的拓宽、改造,环境的绿化、美化、亮化等。

公园规划设计方案

公园规划设计方案 一、公园规划设计基础知识 (一)概念 综合性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城市提供了大面积的绿地,且具有丰富的户外游憩内容,适合各种年龄和职业的居民进行一日或半日以上的游赏活动。它是群众性的文化教育、娱乐、休息场所,并对城市面貌、环境保护、社会生活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综合性公园的功能 1、政治文化方面 2、游乐休憩方面 3、科普教育方面 (三)综合性公园的类型 1、市级公园 2、区级公园 (四)面积和位置的确定 1、面积 面积不少于10hm2,10-50m2/人。 游人容量为服务范围的15%-20%;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全市性综合公园至少容纳10%的游人。 结合城市规模、性质、用地条件、气候、绿化状况、公园在城市中的位置及作用等因素来考虑。 2、位置: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来考虑。

方便居民使用利用不宜于工程建设及农业生产的地形 具有水面及河湖沿岸景色优美的地段 现有树木较多和有古树的地段 有历史遗址和名胜古迹的地方 公园规划应考虑近期和远期相结合(留有发展用地) (五)公园的游人容量 公园游人容量是指游览旺季高峰期时同时在公园内的游人数。 公园游人容量是确定内部各种设施数量或规模的依据,也是公园管理上控制游人量的依据,通过游人数量的控制,避免公园因超容量接纳游人,造成人身伤亡和园林设施损坏等事故,并为城市部门验证绿地系统规划的合理程度提供依据。 公园游人容量应按下式计算: C=A/Am 式中C——公园游人容量(人); A——公园总面积(㎡); Am——公园游人均占地面积(㎡/人)。 (六)项目及活动内容 1、活动内容 观赏游览、安静休息、文化娱乐、儿童活动、老年人活动、体育活动、政治文化和科普教育、服务设施、园务管理 2、设置因素 当地人们的习惯爱好

塘沽郊野公园规划设计说明

塘沽郊野公园规划设计说明 (该设计方案均在天津市规划院中完成并属于实际实践项目)项目名称: “绿野沽城”塘沽郊野公园设计 项目区位分析: 该规划区域为东至京山铁路,西至塘汉路,南至北环铁路,北至杨北公路,总面积为25.9平方公里。起步区用地面积:8.2平方公里 郊野公园一期建设: 一期依托现状芦苇和森林资源,集中打造森林公园和核心生态区域,配套修建荷花淀和观鸟亭等设施;结合现状土路修筑官港湖北路和森林公园路串联各景观节点,同时新植树林30公顷。一期初步形成954公顷的郊野公园。一期新增建设用地60公顷。一期集中在现状树林北侧新植树林30公顷,扩大原有种植规模,并将林地引向水岸。 郊野公园二期建设: 二期结合旅游配套和地产开发,集中打造南湖千米堤区域。新植树林80公顷。结合一期道路修筑南湖环路串联各景观节点。在一期的基础上扩充222公顷,二期形成1176公顷的郊野公园。二期新增建设用地37公顷。 郊野公园三期建设: 三期搬迁外围厂房,同时新植大面积树林240公顷,三期增加建

设用地43公顷。三期完成后形成1600公顷的郊野公园。 植栽统计: 片林: 491公顷,乔木54万株林网: 312公顷,乔木11万株补植: 685公顷,乔木15万株种植乔木80万株 乔木:河南桧、北京桧、桧柏、龙柏、蜀桧等、毛白杨、白蜡、刺槐、国槐、火炬树、栾树、香花槐、合欢、竹柳、垂柳、绦柳、馒头柳、臭椿、千头椿、红叶椿、美国白蜡、构树、青桐、泡桐、柿树、苹果树、枣树、山杏、山楂、金叶槐、金叶榆、金枝槐、红花洋槐、速生法桐、法桐、五角枫、杜梨、紫玉兰、白玉兰、丝绵木、杜仲等;花灌木:山桃、金银木、红碧桃、白碧桃、樱花、白丁香、紫丁香、花石榴、紫叶矮樱、紫叶李、黄刺玫、木槿、紫薇、连翘、棣棠、红瑞木、猥实、珍珠梅、平枝栒子、紫穗槐、红王子锦带、西府海棠、垂丝海棠、绣线菊、紫荆、天目琼花、柽柳、毛樱桃、太平花、胡枝子等; 地被:金叶莸、金叶女贞、紫叶小檗、品种月季、丰花月季、地被月季、黄花美人蕉、红花美人蕉、宿根天人菊、波斯菊、金光菊、黑心菊、大花金鸡菊、八宝景天、矮景天、费菜、千叶蓍、大花秋葵、美国紫苑、射干、鸢尾、虞美人、蜀葵、大花萱草、金娃娃萱草、酢酱草、二月兰、马蔺、松果菊、大滨菊、鼠尾草、玉带草狼尾草、大麦草、白晶菊、砂地柏、铺地柏等; 水生植物:水葱、香蒲、黄菖蒲、千屈菜、水生美人蕉、花叶芦竹、菖蒲、红廖、水蓼、红毛稗子、凤眼莲、睡莲、芦苇、荻、荷花等;

公园设计实施方案

***公园景观设计 实 施 方 案 ***公园景观设计 实施方案设计 一、设计组织方案 1.1编制范围 本次磋商招标范围***公园景观设计,地址为釜溪河文化博览园,本次采购的服务是景观设计。 本方案的编制范围为***公园景观设计实施方案。 1.2编制依据 本设计组织方案以以下资料为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公园设计规范》GB 51192-2016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 50420-2007 《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地用植物材料木本苗》CJ/T 24-1999 《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 82-2012·备案号 J1496-2013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 《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 83-2016 ·备案号CJJ83-89《建筑场地园林景观设计深度及图样》06SJ805 1.3编审人员 编制:李智平风景园林工程师 审核:罗亮景观设计工程师 审定:沈红君景观设计工程师 1.4编制内容 设计实施方案是我公司根据本工程磋商文件规定的基本任务和具体要求,以及我方公司长期对景观设计中的内容和要求而编写完成。 1.5工程概述 本工程***公园是根据市纪委要求和高新区党工委主要领导同意,决定于2018年在高新区建成党建暨廉洁文化示范点。地址为釜溪河文化博览园。 1.6设计要求 ***公园的景观设计要求要形成“一核心景点+一区域景观带+分散式宣传网”的景观布局结构。 1.7具体设计内容 完成***公园的景观设计工作并编制《***公园景观设计方案》,设计周期为合同签订后15日历天。

智慧公园初步规划方案

智慧公园初步规划方案 一、项目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旅游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追求更多的参与和交往性活动,旅游活动将朝着大众化发展,家庭旅游成为当今旅游业总体趋势,旅游景区在节假日时,由于旅游人员流量大、车流量多,景区管理部门正在力求通过改善软硬件设施,不断融入科技产品来提升针对游人的服务质量,提高自身的管理效率。在公园景区现实的应用需求推动下,数字化景区的建设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公园景区所关注。二、系统架构 采用国际先进成熟的互联网技术及物联网技术,以满足各种应用在网络平台上高效稳定地运行。在公园景区内构建先进的网络系统,可以完成公园管理的各种先进的无线应用,在这个基础上融合视频监控技术、无线语音技术、无线漫游技术和无线安全技术可以实现很多全新的应用。诸如无线视频监控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无线互联网接入系统、景区信息化查询系统、电子票务系统、移动警务系统、应急处理系统、VOIP语音、无线导游、游客定位系统等等。 设计思路: 通过对园区数字化建设,使园区成为一个贴近生活,便于管理,安全高效,节能环保,永续经营的智慧公园。 智慧公园主要建设内容:电子门票、园内消费、游园导览、安全保障、游客定位、资产管理,环境监测等。 通过旅游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PS定位)、高速无线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等支撑技术的应用,构建出智慧景区完善的管理系统,实现旅游产业升级。

1、电子门票:以RFID电子门票平台为基础,整合导览、导游、定位、车流和客流数据采集之间的关系,将采集的所有数据整合一起,通过统一的管理平台来实现各系统之间的联动。 2、园内消费:游客可以通过RFID电子钱包功能进行充值,在园区进行消费,其中主要存放持卡人的现金充值额等账目信息,与公园一卡通中心数据库保持同步,每笔消费均形成流水,计入总帐。 3、游园导览:通过LED大屏或者触摸屏实时了解园区商家优惠活动,为游客带来购物便利,也为园区经营带来增值服务,同时能通过LED大屏幕或指路牌的触摸屏实现位置感知、在线导航、在线投诉等,使园区管理更加规范法。 4、位置感知:通过RFID人员定位、实时统计园区活动人数,可以避免人员高峰期带来的拥挤,为园区管理制定更好的应急预案,防范于未然;同时通过手机或信息触摸屏查询人员位置,防止小孩的丢失。 5、安保在线:游客如遇紧急事件,可通过公园内的紧急按钮向园区安保人员求助,公园安保人员通过电子地图便可知道具体报警地点,同时通过园区视频监控系统与求助系统联动,为安保人员提供应急方案。 6、资产管理:通过定期对园区设备的巡检,了解园区资产情况,使园区设施能够做到更好的维护,生产统一的维护报表。 7、Wi—Fi热点覆盖:实现整个公园无线覆盖,游客可通过移动终端与外界进行沟通。 8、节能环保:通过环境监测,实时调节室内温湿度,为游客提供舒适的旅游环境;通过对整个园区用水用电进行数据采集,生成统计报表,为园区管理提供数据依据,制定更加完善的方案,减少水电的浪费。 创建新的业务模式:一方面为游客提供个性化服务,另一方面对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分析,加强旅游景点对于人流车流的动态管理,提高景区管理水平。

郑州市郊野公园专项规划(2018-2035)

郑州市郊野公园专项规划(2018-2035) 1、项目背景 为落实中央生态文明战略、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实现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解决市民亲近自然和游憩休闲需求,迫切需要研究以郊野公园为主的大型游憩空间,以指导下一阶段公园的规划设计与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2018年3月,我局组织编制《郑州市郊野公园专项规划(2018-2035)》,该规划于2019年5月6日经郑州市人民政府批复。 《郑州市郊野公园专项规划(2018-2035)》是从全域范围内系统性研究解析郑州都市区生态空间,对以郊野公园为核心的大型生态游憩空间进行体系构建,对郊野公园进行布局和选址规划,明确各郊野公园功能、规模和建设要求,制定建设时序和实施策略。 2、规划范围与期限 本次规划范围为郑州市域,总面积7446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为2018-2035年,其中近期至2020年,远期至2035年。 3、规划目标 规划总体目标为复合郊野创新示范公园城市。 规划按照全域城乡一体的绿地建设要求,对接都市区风景游憩体系,综合确定郊野公园的建设目标和功能定位。近期至2020年,结合现有的风景游憩绿地,新增建设郊野公园,构建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郊野公园四类风景游憩空间,规划期末,应全面建成以郊野公园为主导的风景游憩空间,形成生态郊野、多彩郊野、诗意郊野的复合郊野系统,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田园都市、公园城市,风景游憩空间与都市区国家中心城市目标相匹配。 4、功能定位

郊野公园建设成为“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示范之区”和“休闲旅游、创新发展的服务之区”。 以郊野公园建设为路径,形成“都市郊野、融合发展的城乡治理系统”和“山水田园、内涵发展的风貌提升系统”。通过郊野公园的建设,促进城郊地区进行风貌提升和城乡治理,最终形成“无序的城乡结合部”到“具有诗意的郊野绿色空间”的转变。 5、大郊野游憩空间体系规划 (1)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一河一山大生态、三带一环大郊野”的大郊野游憩结构。 一河一山大生态:黄河、嵩山为郑州市生态资源本底,规划应整合现状资源,形成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新增郊野公园三类风景游憩用地,构建郑州都市区范围内大生态基底。 三带一环大郊野:依托现状的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游憩绿地,结合规划新建的郊野公园,共同构建“三带一环”的都市区大郊野游憩空间格局。三带一环包括黄河生态文化游憩带、嵩山-浮戏山历史文化游憩带、大熊山-具茨山生态休闲发展带、环城近郊休闲游憩环。 (2)体系布局 规划最终形成61个大郊野游憩空间,包括1个湿地公园、4个风景名胜区、13个省级以上森林公园和43个新增郊野公园。 6、郊野公园体系和布局规划 (1)郊野公园规模控制 郑州市郊野公园按照小型、中型、大型进行控制。其中小型郊野公园面积为50-500公顷,中型郊野公园面积为500-2000公顷,大型郊野公园面积为2000公顷以上。 (2)郊野公园规划类型 根据郑州市现有的景观资源,按照景观特色对郊野公园分型分

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理念

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理念 摘要:郊野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不可或缺的部分, 是郊野区域自身生态恢复和城市自身建设的需要。它的快速发展并不是偶然, 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并与城市公园、自然风景区、城市道路绿地、居住区绿地等一起构成整个城市生态绿地系统, 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发挥重要作用。笔者主要针对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理念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理念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类不断地对自然绿地进行开发利用,导致城区边缘或近郊区的自然景观减少甚至破坏。为了保护自然风景资源,各国相继设立了郊野公园来加以保护,并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适度的利用,将其作为自然生态保护地和提供人们郊野游息、追寻自然野趣及进行自然科学教育的场所。 1 郊野公园特点与定位 2.1 郊野公园特点 (1)靠近市区, 交通便利 地处市区边缘或近郊, 区位条件比较优越, 市政道路直接连接公园入口, 游客可以搭乘城市公共交通到达, 出入便利; 在附近的居民更加方便, 日常时间都可以进园活动。 (2)注重保护为主, 利用为辅 成立郊野公园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自然景观区域, 所以建设郊野公园主要是追求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不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 旨在保护自然资源, 改善生态状况, 保护生物多样性, 为城市居民提供科普教育和游览休闲的户外场所。 (3)风景资源质量评价偏低 郊野公园的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人为干扰甚至破坏较大, 相比于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风景资源略差些。 (4)具有自然和野趣的风格 郊野公园一般选择在自然风光区域筹建, 旨在对这些自然生态区域进行保护, 将这些地方控制起来, 以减少城市扩充对其破坏, 以期达到改善城市外围气候进而改善城市气候的目的, 同时为城市居民提供郊游的场所, 在风格上比城市

2018年公园规划建设实施方案

2018年公园规划建设实施方案 黄河公园规划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市六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加快沿黄半岛景观带建设步伐,全面提升城市水态环境、文化品位,实现最佳宜居城市的奋斗目标。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市委、市政府规划建设黄河公园目标任务要求,以黄河生态为特色,重点突出黄河文化,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在原有地形地貌、植物植被的基础上,宜林则林、宜水则水,把黄河公园打造成为一个集黄河旅游、生态观光、文化展示、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沿黄半岛景观带精品工程。 二、方法步骤 黄河公园规划建设的实施方法步是,整体规划、一次征地、分期建设,一期建设范围是东起茅津渡口,西至上村村东,南起北环路,北至黄河滩地318以上,总面积公顷。二期建设范围是东起上村村西,西至209国道,南起北环路,北至黄河滩地318以上,总面积公顷。通过三年时间将黄河公园建成沿黄半岛景观带精品工程。具体分三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18年10月至18年5月主要完成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征地拆迁。贯通公园东西、南北主要道路和绿化植物种植等建设。 1、18年10月完成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 2、18年10月至11月完成公园征地拆迁、土地移交手续。 3、18年11月至18年5月完成公园绿化种植。 4、18年12月至18年5月完成公园主要道路、主出入口大门建设。 第二阶段:18年5月至10月主要完成公园一期园路、步道、广场铺装,景观建筑等基础设施建设。 1、18年5月至9月完成公园一期园区道路、登山步道、亭、廊、亲水平台、景观建筑等基础设施建设。 2、18年8月至11月完成公园二期主要道路、广场、观景台等土建工程。 3、18年11月至18年4月完成公园二期绿化植物种植。

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方案

编者按:德清县塔山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方案、余英溪丰桥港改造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和德清县人防中心文化中心规划设计方案,这三个项目县建设局已分别邀请杭州园林规划设计院、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规划设计,并召开了专家评审会进行论证,在充分完善的基础上,三个项目已上报县城市规划管理委员会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及县委常委会议进行审议,会议原则同意,同时提出了调整完善意见,并要求广泛征求市民意见。为使这三个项目建设成为我县的精品工程和标志性景观与建筑,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和档次,现将三个规划方案进行刊登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将于9月1日-2日晚6:00-8:30在武康千秋广场对三个规划方案进行公开展示,欢迎广大市民提出宝贵意见。 联系电话:8063441 联系单位:县建设局规划科 城乡规划网:https://www.360docs.net/doc/7f17317276.html, 规划结构功能分区图

烟霞阁效果图 烟霞坞效果图

孟郊故里效果图 山林休息亭效果图 德清县塔山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方案 一、规划范围 本次塔山森林公园规划的范围位于塔山与城市关系最为密切的西北角区块,东至烟霞坞,南至石溪坞,西侧以规划玉屏路为界,北隔舞阳街与德清县城已建成区域相对,规划总面积约为1.46平方公里。

二、规划结构、功能分区 规划结构可概括为:一心、两带、四片区。 一心:屹立山顶上的视觉中心——烟霞阁。 两带:与城市相接的两条公园边缘地带——自然风光带、公共活动带。 四片区:山坞中不同特征的四个功能区块——烟霞洞天、石溪竹韵、山村农趣、孟郊故里。 三、景点规划 1、烟霞洞天(位于烟霞坞内,是武康古八景之一,据传当时山坞内大树参天、雾气朦朦,进入其中别有洞天) 主要由入口广场、“烟霞洞天”石牌坊、滨水走廊和亲水平台、“梅庄”、“激水亭"、“挂云桥”、“藏春亭”、摩崖石刻、“木鱼岩”、中型度假酒店等组成。 2、石溪竹韵(位于石溪坞的上段,现状竹林茂密) 主干道穿行于竹海之中,途中少有开阔空地。为减少沿路大片竹林景观可能导致的单调感,结合地形设置了三处休憩场所。山坞最深处为林泉小居,一组竹制小屋掩映在竹林之中,竹居四周通过开挖蓄水成塘,形成石溪的源头。中间结合现有山林土屋及房前菜地、茶田规划一处竹海茶苑,尽享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意境。沿路而下,利用一片空地布置服务建筑,形成山林驿站。 3、山村农趣(位于石溪坞下段,现状为一自然村) 村内农居散布在竹林之中,形成了富有趣味的村落空间。规划对农居建筑进行整治,统一村落形象。结合山涧溪流的水系疏通,整理村落空间,强化现有特色,开辟公共活动场地,开展各种民俗活动、乡野游戏。同时利用村落周边的竹园和林中空地,开展参与性的农业劳

北京郊野公园设计探索与实践

北京郊野公园设计探索与实践 摘要:通过对两个“北京郊野公园环”郊野公园建设实践及对其建成后效果进行跟踪,比较分析两个公园的方案及建成后情况,探讨具有北京特色郊野公园的设计方法及原则。 关键词:北京郊野公园环现状利用远期规划设计前瞻性公园角色转变 1、引言 “郊野公园”这个名称源自于英国。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有大约250个郊野公园。香港在殖民地时期,亦跟随英国划分了多个郊野公园。1976年香港颁布了《郊野公园条例》,为建设、发展及管理郊野公园提供了法律依据。使得香港郊野公园发展成为不同于国家公园的一种独立、成熟的公园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后,受香港郊野公园规划成功模式的影响,我国部分发展速度比较快的城市纷纷开始规划和建设郊野公园。2007年初,伴随绿色奥运的建设脚步,北京市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开始启动“郊野公园环”的建设,预期两年内沿北京市东北五环、西南四环每隔3公里建成一处郊野公园,将建成60处约4000公顷的郊野公园,实现郊野公园绕京城。在项目启动建设之初,本人参与了“郊野公园环”中朝阳区“将府公园”和“朝来森林公园”的方案设计和施工建设,并对公园建成后情况进行了跟踪。下面就以“将府公园”和“朝来森林公园”为案例,分析北京郊野公园的特点,探索具有北京特色郊野公园的设计方法及原则。 2、概况 与其它地区郊野公园不同,“北京郊野公园环”的公园建设以北京市第一道隔离绿化带为依托,是对现有的绿化隔离带绿地进行自然化、公园化改造。北京隔离绿化带有着实现城市规划“分散集团式”布局形成;带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改善农民居住环境;促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作用。这就使北京的郊野公园不同于传统意义的郊野公园,其性质决定了它具有一定的先锋性。面对飞速发展的北京,其郊野公园的建设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状条件,以节约建园为前提,突出郊野气氛;另一方面,更要适应未来城市建设发展需要,与地块远期规划结合,为将来公园角色转变打好基础。 将府公园、朝来森林公园都同属于北京朝阳区隔离绿化带的一部分。将府公园位于朝阳区将台乡东部,东至东五环,南到亮马河,西靠京包铁路线,北至驼房营路,共分两期建设,总占地约58.43公顷;朝来森林公园位于朝阳区来广营乡,东至来广营北路,南临来新路,细至新北路(紧邻朝来农艺园),总占地面积53.28公顷。这两个公园的面积和现状情况非常相似,我们结合公园自身特点通过不同的设计手法对这两个公园进行了规划设计,通过这两个公园建成后效果的比较,对于如何规划设计北京郊野公园这个问题可得出一些有效的手法和原则。 3、充分利用现状,营造公园郊野特色 由于北京郊野公园位于北京市第一道隔离绿化带,所以有良好的现状基础,现状林地已初步形成规模,且大部分生长状况良好,但园内植物品种单一,种

成都十陵郊野公园规划设计

成都十陵郊野公园规划设计 ThePlanningandDesignofChengduShilingSuburbanWildPark 江俊浩邱建姜辉东 JIANGJun—hao,QIUJian,JIANGHui—dong 摘要:针对由传统的小规模城市公园向大型自然式城市游憩地的拓展、由培育补给型城市公园向生态系统循环再生的生态型公 园之设计理念的拓展,着力于以自然生态为基调的大地景观刨造和有着地域特色的林盘景观的探索,结合公园内的陵墓遗产,运用设置历史碎片、兆域、引道的手法介入王陵保护,力图展现出动态舒展、文化历史气息浓厚的新型地域性城市公园。 关键词:风景园林:郊野公园;十陵:生态 文章编号:1000—6664(2007)08—0071—05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07—02—06;修回日期:2007—06—13 Abstrad:InviewOfthechange0fdesignideafromtraditionaIsmallsizecityparktolargescaleurbannaturaIrecreationsite andthatfromsupplysfvlec计yparktoaparkwithrecyclingecologysystem,this paperexploresa methodtocreatethelandscapewithrespectingnaturalandecologysystemandlocallandscapeofLinpanforreferenceTocombinethemausoleumheritagesofthepark,thepaperemploysthewayofsettinghistoryfragment,Zhaoyu,andYindaotoprotectthekingtombsandtriestoshowanewcityparkwithIocalilyincludingdynamicandhistoricalculture. Keywords:LandscapeArchitecture;SuburbanWildPark;Shiling;Ecology 1概况 成都市新一轮的总体规划确立了城市向东、南发展的战略,10kmz的成都十陵郊野公园是成都东部新区起步区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具有丰富的景观资源条件和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公园内因埋有10座明蜀藩王家族墓葬群而得名十陵,墓群始建于明宣德年问(1426_1436年),距今已有560余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园作为城市大型楔形绿地和开敞空间,对于提高成都市整体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建设的品位和丰富其内涵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设计目标和理念 设计着力于以自然生态为基调的景观创造,以动态舒展的大地景观为特点,充分利用地块中成都市域少有的浅丘地形,突出山水。规划中强调依顺山水之形,合平山水之势,因地制宜,顺其自然,巧于因借,精在体宜,以实现“气韵生动,和合之境”的设计目标。 两个拓展充分体现了设计理念,其一是功能的拓展:由传统的小规模城市公园向大型自然式城市游憩地的拓展,实现将风景园林由美化生活扩展到引导健康生活,由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扩展到城市户外游憩空间设计的转变。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的聚集扩展以及人们生活方式和环境的多元化需求,城市公园的发展也应相应地跟进。作为城市大型的自然游憩地,它可以有效提高人们的闲暇生活质量,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体现城市的人文关怀。它可以与供人们日常休闲的小规模公园实现有机互补,共同创造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空间,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其二是发展类型的拓展:由培育补给型城市公园向生态系统循环再生的生态型公园的拓展。小规模公园由于面积小而难以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要靠培育补给。而本公园用地规模巨大,且毗邻广大的郊野自然生态环境,公园的景观环境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建设,可形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建成具有地域特色和生物多样性的大环境。 3总体设计构想 设计的灵感来自于对传统文化中生存理念的理解和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认识。《周易?大象》日:“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12]”道法自然和天人合一的朴素生态思想,为世人揭示

公园设计开题报告

公园设计开题报告 本科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书 题目某城市广场景观规划设计? 学生姓名 , 崔浪学号 ,,, 200718020217 ,, 专业班级城规07102班指导老师孙蓉蓉 2011年 03 月 06 日 论文(设计)某城市广场景观规划设计? 题目 课题目的、意义及相关研究动态: 一、课题目的 1、巩固、深化、拓宽所学过的与城市广场、城市园林景观规划相关的专业知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独立进行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设计实际问题的能力; 2、了解国内外的城市广场设计研究动态、规划策略和设计方法,正确使用本 专业的有关技术规范和规定;针对要解决的问题,广泛地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国内外的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研究水平; 3、针对现状地形图,在收集大量现状资料的同时,理论联系实际,从经济、 技术的观点全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 4、通过实际操作,熟练掌握计算机绘图技能,掌握正确的图纸表现方法。 二、课题意义 城市广场不仅是一个城市的象征,人流聚集的地方,而且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融合,塑造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空间。故城市广场,特别城市中心广场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是城市的名片。一个城市要令人可爱,让人留恋,它必须要有独具魅力的广场。广场的规划建设调整了城市建筑布局,加大了生活空间,改善了生活环境质

量。因此,规划设计好城市广场,对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尤为重要。 三、相关研究动态: 1、广场的起源与发展 广场起源于公元前8世纪的古希腊,最早只是作为市民会外交往和聚会的场所,当时古希腊人就用来表示广场。公元前7世纪后,广场具有丰富和开放的文化内涵,它除了原先市场交易弁鄍,还是庆祝、审判和表演的场所。中世纪的广场一般位于城市的中心,建筑规模尺度适合所在的城市小区,围合性很好。文艺复兴时期的广场更加注重时代美学精神,透视原理,比例法则和美学原理在广场的建设上得到很好体现,这与当时人们追求人文主义的价值理想是一致的。中国古城广场分两类。一类存在于封建统治城市中心,体现整体规划,形状方正,讲求轴线对称。另一类存在于结合交通、贸易、宗教活动之需的城镇空地。中国近代城市的发展,由于帝国主义侵略,本国资本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变化。城市设计与建设体现帝国主义明确的侵略意图,建筑形式全是搬用占领者本国的形式,有浓厚的殖民地色彩。城市规划图都是西方古典的形式主式,及早期资本主义规划特征的搬运及模仿,与中国传统的规划手法完全不同。 2、现代广场的发展态势 2.1功能的多元化 休闲、民主、多信息、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成为现代人所追求的生活目 标,原来功能单一的政治性集会广场、交通广场等已不再能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要,而以文化、休闲为主,其它功能为辅的多功能市民广场则取而代之。各种年龄层次和背景的人们能在广场内进行多种多样的活动,广场因此变成了一个复杂多样的具有可塑性的环境系统。 2.2规模的小型化

上海市试点郊野公园规划实践

上海市试点郊野公园规划实践 ——以松南郊野公园为例
徐丹
摘要:在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背景下,郊野公园规划建设成为上海市构建城乡 生态文明格局、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城市、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上海市委、市政府决 定近期推进实施包括松南郊野公园在内的 5 个试点郊野公园。主要以创建特色生态空间为目标,以土地整 治为平台,统筹农、林、绿、湿等生态要素,探索城乡统筹、空间一体、保障三农等问题,找出一条符合 大都市生态空间规划转型要求的新路径。本文以 5 个试点郊野公园的规划过程为基础,以松南郊野公园规 划为案例,对上海市试点郊野公园的规划路径和设计方法进行总结,以期为未来其他郊野公园的规划建设 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郊野公园、生态、土地整治、景观
1. 引言?
作为迈向全球城市的大都市,上海在收获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城市活力与繁荣的同 时,也急切面临着土地资源紧约束、人口规模持续增长、环境建设压力增大等问题。在此背 景下,结合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上海市提出建立适应 大都市目标定位要求和生态宜居宜业城市建设导向的生态空间格局。 2012 年 5 月,市政府批复《上海市基本生态网络规划》 ,明确了“多层次、成网络、功 能复合”的总体生态格局。上海遵循“聚焦游憩功能、彰显郊野特色、优化空间结构、提升 环境品质”的规划理念,落实《上海市基本生态网络规划》 ,全市选址布局 21 个郊野公园。 同时经综合考量自然资源条件、生态功能影响、公共交通便捷性、毗邻郊区新城和大型居住 社区等因素,近期重点规划建设青浦青西、松江松南、闵行浦江、嘉定嘉北、崇明长兴岛等 5 个试点郊野公园,总面积超过 103 平方公里。郊野公园的规划建设将进一步锚固城市发展 边界,优化城乡生态空间,促进郊野地区社会、经济、生态和谐发展,为市民提供更多休闲
1

关于郊野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

关于郊野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类不断地对自然绿地进行开发利用,导 致城区边缘或近郊区的自然景观减少甚至破坏。郊野公园以充分利用自然生态景 观为主,公园设计构思应以自然、朴实、野趣为原则,以克制的设计在公园内设 置生态核心区来保留原生态,对被破坏的区域进行生态恢复,开拓郊野游览区来 开展生态旅游活动。 关键词:郊野公园;景观规划;自然生态 1.城市郊野公园的特点 1.1靠近市区,交通便利 地处市区边缘或近郊,区位条件比较优越,市政道路直接到达公园入口,鼓 励游客采用公共交通出行;在附近的居民更加方便,日常时间都可以进园活动。 1.2注重保护为主,利用为辅 成立郊野公园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自然景观区域,所以建设郊野公园主要是 追求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不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旨在保护自然资源,改善 生态状况,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城市居民提供科普教育和游览休闲的户外场所。 1.3风景资源质量评价偏低 郊野公园的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人为干扰甚至破坏较大,相比于风景名胜区、 森林公园等风景资源略差些。 1.4具有自然和野趣的特点 郊野公园一般选择在自然风光区域筹建,旨在对这些自然生态区域进行保护,将这些地方控制起来,以减少城市扩充对其破坏,以达到改善城市外围气候进而 改善城市气候的目的,同时为城市居民提供郊游的场所,在风格上比城市公园更 注重自然和野趣。 2.城市郊野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2.1郊野公园景观规划内容——生态、景观、旅游 郊野公园是位于城市郊野的具有自然特色的景观区域,因此在建立郊野公园 的时候要选择现状具有较高景观资源的场地,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建设成本,缩 短公园的建设周期,在短期内达到很好的景观效果与社会效益。自然美和生态美 就是规划时的一个重要内容,郊野公园设计的第一原则就是保护自然生态,这也 是开办郊野公园给人们传达的信息。第二个设计原则就是在保护过后适当的建设,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更好地开展生态旅游。所以旅游就是设计的第三个原则。在郊 野公园里安排合适的旅游项目很重要。首先,有利于生态的保护、旅游资源的合 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在郊野公园内生态保护是主要的,景观和旅游是从属的, 但生态、景观、旅游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在规划旅游活动时必须考虑自然环境的 承载能力,减少由于超量而造成对生态的破坏,确保景观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必须考虑到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注意确定功能分区、测定环境容量、游人量、游览方式、路线和内容。第三,规划设计时注意景感的创造,讲究动态游览 的步移景异的感觉,也讲究静态观赏的构图美和文化内涵的意境美。 2.2郊野公园景观开发强度——保留、恢复、利用 郊野公园的主要建设目的就是保护生态,过后才是对休闲娱乐的开发。需要 突出表现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资源等等,尽可能减少人为的开发,还原最真实

森林公园建设设计初步方案.

森林公园建设设计初步方案 第一章概况大山冲森林公园位于长沙县东部路口镇境内,地理坐标为北纬28023′58″—28024′58″,东经113017′46″—113019′8″。交通便捷,距省会长沙市约46公里,距路口集镇1公里,紧邻省道S207线,公园土地总面积525.3公顷,其中国有186公顷,绿化覆盖率高达98,森林覆盖率在80以上。公园内山体密集,山冲众多,群峰迭翠,古树参天,动植物种类繁多,溪水潺潺,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游人春可览莽莽花海,夏可乘林海清凉,秋可眺金果红叶,冬可赏玉琢冰雕,自然风景相当优美。同时张吴二姓人家山林权属之争的传奇故事,中国军队抗击日寇入侵时留下的战壕遗址,以及与公园相隔不到0.5公里的东兴庵旺盛的香火等人文景观,更添公园魅力。一、自然资源(一)地形地貌有特色公园山系为幕阜山余脉的西缘,主题公园最高峰为乔才坨,海拔216米,最低处为秧田坝,海拔55米,主题公园相对高差为161米,园内相对高差不大,便于游人游览。地貌属高丘陵型,总地势为从东南向西北倾斜,形成一个东南—西北向长约2.5公里,东北—西南向宽约1公里的山体密集型狭长主山冲,另有十几条岔山冲与之相连,自然风景空间类型为井式。(二)气候宜人公园地处中亚热带东南季风湿润气候区,由于受小地形影响,加上植被良好的原因,形成了特殊小气候。光照时数要比周边少,空气湿度较周边大,特别是夏季,周边地区热浪炙人,公园内却凉爽宜人。(三)动植物景观价值高植物有430种之多,堪称长沙县的植物园,国内一级保护珍稀植物,如曾轰动世界的一枝叶片可换回五吨钢材的“活化石”—水杉林,珍稀植物有红豆杉,誉满全球的中国“鸽子树”珙桐和最新引种的台湾杉、福建柏等;野生动物有野猪、麂子、野兔、野鸡、野鸭、白鹭、斑鸠、喜鹊、穿山甲、蛇类、螃蟹等达50种。公园内胸径在40cm以上的大树比比皆是。植物季相易燃明显,色彩斑斓,极具观赏价值,例如:生长在塘坡中的池杉,由于受季节性水淹的影响,树干基部膨大成纺缍形,形状奇特。(四)自然环境好水资源丰富,座落在东南方向方两座小Ⅰ型水库汇水面积2.15平方公里,总库容为267万立方米,可利用水面为26.6公顷。主题公园内溪水清澈见底,常年长流不断。环境幽雅,空气清新,负离子含量多,是天然的氧吧。二、基础设施(一)交通条件公园紧邻S207线,主题公园内有一条长约3.5公里,宽约5米的泥结碎石公路纵贯其中,并有公路直通向家冲、桂花冲水域风景处。(二)通讯条件程控电话已开通,移动(联通)信号已覆盖公园50范围。(三)供电条件单独设有一台80KVA变压器,输电线为架空线,其走向基本沿园内公路,线路长宽为3.5公里第二章森林公园建设初步方案一、公园定位定位:日游式城郊型省级森林公园二、主要游憩项目游览区、游乐区、野营(炊)区、旅游产品生产、加工区、接待服务区、行政管理及员工生活区。三、主要建设项目依照森林公园建设原则,以森林生态环境为主体,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物为一体,大山冲森林公园将建成一个具有一定规模,可供人们游览、休闲、度假或进行科学文化、教育的活动场所,让游客与绿色同行,尽享大山冲森林公园野趣、乐趣、童趣、情趣。主题公园占地面积186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2,是大山冲森林公园核心区,它将成为游览观赏、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一)主题公园景点建设1、修建一座观光台在最高点乔才冲山顶(海拔219米)建一座观光台,将其主题公园、山水风光尽收眼底,黎明观日出、傍晚看日落是森林公园点晴之笔。2、依山伴水建一个鸟语林大塘坡已有水

湿地公园设计方案

1.总论 1.1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生态园湿地公园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内容:湿地公园 建设规模:受污染河水处理量30000m3/d 建设总用地面积:68万m2(其中集中净化区18.5万m2) 工程服务期限:20年 1.2编制依据 (1)《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l8918—2002);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3)《中华人民共国水污染防治法》(修正)1996.5.15; (4)《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城[2000]124号); (5)《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2001]77号); (6)选址区域1/1000地形图; 1.3编制原则与编制范围 1.3.1编制原则 优化处理工艺方案对其投资和运行管理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必须从整体优化的角度考虑,结合当地的客观条件、河水性质及处理水的用途及相应水质要求,进行多方案比选,提出最佳的处理方案,遵守如下原则: (1)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范及

标准; (2)工程设计注重本工程实际运行的灵活性和抗冲击性,提高其对水质水量变化的适应性; (3)作为环保工程,设计中应尽量减少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如噪音、臭气、固体废弃物等; (4)确保工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提高自动化水平,降低运行费用,选择性能优良的处理设备; (5)选择先进、成熟、节能的处理工艺; (6)节约用地,尽量不占用城市建设用地,充分考虑绿化; (7)尽量采用节能材料; (8)建筑风格简洁明快,美观大方,与厂区周围环境一致和统一。1.3.2编制范围 本方案编制范围为东莞生态园下沙湿地公园,本湿地公园主要引东引河的部分河水,对其进行处理后作为南畲朗景观排洪渠生态补水,为南畲朗下游段提供洁清水源和促进水体流动作用,具体设计内容如下: (1)湿地前处理系统,包括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和混凝沉淀池设计; (2)湿地处理系统,包括湿地进配水系统和底部汇水系统设计; (3)污泥处理系统设计; (4)景观系统; (5)配套的道路、供水、供电和管理用房等设施的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