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制药工艺学教学大纲
《化学制药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中英文)“化学制药工艺学”是培养从事化学药物研制、生产及工艺设计专门人才的主干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树立科学的药物生产观点,并掌握有关化学制药生产中的单元操作和工艺路线设计、选择和改革,以及中试放大、质量控制和“三废”防治与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同时本课程的讲授和学习将为培养能胜任药物研究领域的教学、科研和生产专门人才打下基础。
Chemical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is a main course for cultivating professionals engaged in chemical drug development, production and process design.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can establish a scientific viewpoint of drug production, and master the knowledge of unit operation, process route design, selection and reform, as well as pilot scale, quality control and "three was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in chemical pharmaceutical produc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this course will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cultivation of competent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professionals in the field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2. 设计思路“化学制药工艺学”由总论和个论两部分组成,共11个知识模块,50个知识点。
化学制药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化学制药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化学制药工艺学课程类型:选修课总学时: 54 讲课学时:54 学分:3学分适用对象: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先修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药物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合成化学、化工过程与设备一.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化学制药工艺学是运用化学、药物合成、制药工艺等基本理论结合生产实际,综合运用到化学药物合成与生产中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药物合成路线设计、工艺路线选择的基本理论与规律,工艺研究的基本理论、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
手性药物的制备技术。
“三废”防治的基本常识,中试的放大制订生产规程的基本知识。
熟悉典型药物的合成原理与生产工艺,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化学制药工艺学研究中的应用,加深对化学制药工艺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为从事化学制药工艺学研究奠定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使学生应熟悉化学合成药物生产工艺原理、工艺路线的设计、选择和革新。
根据原辅材料的来源情况和技术设备条件,从工业生产的角度出发,因地制宜的设计和选择工艺路线并掌握中试放大的生产工艺规程的基本要求。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第一章绪论重点是制药业的发展现状和化学制药工艺学及其研究内容。
第二章药物合成工艺路线的设计和选择重点:药物工艺路线的设计和选择的方法和内容。
难点:工艺路线设计的方法第三章化学合成药物的工艺研究重点:影响制药工艺水平的反应条件和影响因素。
难点:制药工艺的优化。
第四章手性药物的制备技术重点:外消旋体拆分技术。
结晶法拆分外消旋混合物、结晶法拆分非对映异构体、对映异构体的动力学拆分和色谱分离与拆分新技术。
难点:利用前手性原料和手性源制备手性药物的技术、工艺研究。
第五章中试放大与生产工艺规程重点:制药工艺放大的基本方法,中型试制中若干问题,生产工艺规程的作用和制定。
难点:制药工艺放大的基本方法。
第六章化学制药与环境保护重点:防治污染的主要措施:采用绿色生产工艺、循环套用、综合利用和改进生产设备,加强设备管理。
大学_化药制药工艺教案

课程名称:化学制药工艺学授课对象:药学专业本科生教学目标:1. 理解化药制药工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
2. 掌握常见的化药制药工艺方法及其应用。
3. 学会分析化药制药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4.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内容:一、绪论1. 化学制药工艺的定义和分类2. 化学制药工艺的发展历程3. 化学制药工艺的重要性二、原料药的制备工艺1. 原料药的合成方法- 常见的合成方法:有机合成、生物合成等- 合成方法的选择原则2. 原料药的分离纯化- 常见的分离纯化方法:结晶、萃取、色谱等 - 分离纯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三、制剂的制备工艺1. 固体制剂的制备工艺- 湿法制粒、干法制粒- 压片、包衣2. 液体制剂的制备工艺- 溶液、悬浮液、乳剂的制备- 注射剂的制备3. 药物制剂的质量控制- 质量标准与检验方法- 质量控制要点四、特殊药物的制备工艺1. 抗生素的制备工艺2. 抗肿瘤药物的制备工艺3. 生物药物的制备工艺五、化药制药工艺的可持续发展1. 绿色化学在化药制药工艺中的应用2. 节能减排在化药制药工艺中的应用3. 智能化在化药制药工艺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化学制药工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引入案例,介绍化药制药工艺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二、讲解1. 按照教学内容,详细讲解化药制药工艺的各个阶段,包括原料药的制备工艺、制剂的制备工艺、特殊药物的制备工艺等。
2.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化药制药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三、实践操作1.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室实践操作,如原料药的合成、制剂的制备等。
2. 引导学生分析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四、讨论与总结1.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化药制药工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2. 引导学生总结化药制药工艺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的出勤率、课堂参与度等。
2. 实践操作: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制药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制药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4302474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修读学期第六学期学分 3 学时48 课程英文名称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适用专业制药工程先修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合成反应二、课程的地位及作用制药工艺学是结合现代制药企业的制药工艺技术和质量管理要求,根据制药技术特征和共性规律,在化学制药工艺、中药制药工艺、制剂工艺等领域进行内容的整体设计与有机整合,充分反映核心知识单元,明确知识点,包括工艺原理、工艺过程及设备、质量控制等。
不仅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而且以典型产品的整个制造过程为例,做到理论密切联系实践。
课程内容适应现代制药企业对制药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求,反映了现代医药行业的发展方向,努力体现了各制药领域的技术发展前沿。
三、课程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药物制造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及其相应的基本技能,并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制药工艺的创新,改革老产品生产工艺及开展新药的研制与开发等方面的工作;2. 要求学生完整掌握化学制药工艺、中药制药工艺和制剂工艺原理、关键技术及其流程,并能在此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工艺的研究;3.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对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科思想有深入和完整的认识。
四、课程学时学分、教学要求及主要教学内容(一) 课程学时分配一览表章节主要内容总学时学时分配讲授实践第1章绪论 2 2 0第2章药物工艺路线的设计和选择 4 4 0第3章制药工艺的研究与优化 4 4 0第4章中试放大和生产工艺规程 2 2 0第5章化学制药工艺实例16 16 0第6章中药制药工艺概述 4 4 0第7章中药制药的提取、纯化、浓缩和干燥 6 6 0第8章药物制剂和工艺10 10 0(二) 课程教学要求及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1. 识记化学制药工业的特征与发展方向;2. 掌握化学制药工艺学研究的内容;3. 理解化学制药工业的特点。
《化学制药工艺学》教学大纲

《化学制药工艺学》教学大纲Methodology on Chemical Pharmaceutics课程编码:27A22401学分:2.0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计划学时:32 其中讲课:32 实验或实践:0适用专业:制药工程推荐教材:赵临襄,《化学制药工艺学》(第一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年参考书目: 1.元英进,《现代制药工艺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2.计志忠,《化学制药工艺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3.陈建茹,《化学制药工艺学》(第一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年4.张绗,杨艺虹,《绿色制药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年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化学制药工艺学是药物开发和生产过程中,设计和研究经济、安全、高效的化学合成工艺路线的一门科学;也是研究工艺原理和工业生产过程,制订生产工艺规程,实现化学只要生产过程最优化的一门科学。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通过学习有机化学、药物合成等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学习化学合成药物生产工艺原理,工艺路线的设计、选择的基本方法和依据;了解利用多种化学设计和选择化学合成药物工艺路线,制定生产工艺规程,掌握化学合成药物生产工艺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以及日后参加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的基本要求1.了解制药工业的现状和化学制药工业的特点;2.熟悉化学合成药物工艺路线的设计方法及选择与评价;3.熟练掌握化学合成药物工艺研究技术,反应条件与影响因素;4.了解手性药物的发展动向,掌握手性药物的制备技术;5.掌握中试放大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了解生产工艺规程的内容和作用;6.了解化学制药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掌握“三废”处理的常规方法。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第一章:绪论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化学制药工艺学的研究对象和化学制药工业的特点;化学制药工业在化学工业中的地位和国内外发展现状、趋势。
制药专业《制药工艺学》教学大纲

《制药工艺学》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413102403课程名称:制药工艺学学时/学分:48/3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适用专业:制药工程开课教研室:生化与制药教研室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制药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是制药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
2.课程任务:本课程结合现代制药企业的制药工艺技术和质量管理要求,根据制药技术特征和共性规律,在化学制药工艺、中药制药工艺、生物制药工艺等领域进行内容的整体设计与有机整合,充分反映核心知识单元,明确知识点,包括工艺原理、工艺过程及设备、质量控制等。
不仅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而且以典型产品的整个制造过程为例,做到理论密切联系实践。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有关化学制药、中药制药、生物制药生产中的单元操作和工艺路线设计、选择和改进,以及中试放大、质量控制和“三废”防治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化学合成药物、中药、生化药物的生产特点,生产工艺,使学生具备生产各种类型药物的基本能力。
成绩考核形式:期末成绩(闭卷考试)(70%)+平时成绩(作业、期中考试、课堂提问等)(30%)。
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1.教学基本要求掌握化学制药工艺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了解化学制药工业的发展和现状。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化学制药工艺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主要包括制药工艺路线设计思路、理想的工艺路线和“三废”防治等。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化学制药工艺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教学难点是化学制药工艺学的研究对象。
4.教学内容(1)概述主要知识点:化学制药工艺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化学制药工业的特点及在化学工业中的地位;国内外化学制药工业的发展和现状。
第二章药物工艺路线的设计与选择1.教学基本要求掌握全合成药物、半合成药物概念和理想工艺路线的条件。
赵临襄化学制药工艺学教学大纲修订稿

赵临襄化学制药工艺学教学大纲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化学制药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化学制药工艺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和指导思想是结合现代制药企业的制药工艺技术和质量管理要求,根据制药技术特征和共性规律,在生物制药、化学制药、制药技术共性基础等领域进行内容的整体设计与有机整合,充分反映核心知识单元,突出选修知识单元,明确知识点,包括工艺原理、工艺过程及设备、质量控制等。
不仅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而且以典型产品的整个制造过程为例,做到理论密切联系实践。
课程内容适应现代制药企业对制药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求,反映了现代医药行业的发展方向,努力体现了各制药领域的技术发展前沿。
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药物制造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及其相应的基本技能,并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制药工艺的创新,改革老产品生产工艺及开展新药的研制与开发等方面的工作,了解制药工艺学领域的新方法、新进展。
二、课程基本要求本课程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种层次要求;“掌握”的内容要求理解透彻,能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学习工作中熟练、灵活运用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熟悉”的内容要求能熟知其相关内容的概念及有关理论,并能适当应用;“了解”的内容要求对其中的概念和相关内容有所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达到以下目的和要求:熟悉化学合成药物生产工艺原理、工艺路线的设计、选择和革新。
根据原辅材料的来源情况和技术设备条件,从工业生产的角度出发,因地制宜的设计和选择工艺路线并掌握中试放大的生产工艺规程的基本要求。
本大纲的配套使用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化学制药工艺学》第四版(赵临襄主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年8月)。
本课程教学时数安排:总学时为36学时,其中理论课为36学时,实验课为0学时。
在考试内容中,“掌握”的部分约占70%,“熟悉”的部分约占20%,“了解”的部分约占10%。
化学制药工艺学教案

化学制药工艺学教案前言化学制药工艺学是一门综合性强,应用广泛的专业课程。
课程内容主要涉及各种化学药品的生产过程,包括制药工艺、药品质量控制、操作流程、设备使用等多个方面。
由于化学制药工艺学是药学及相关专业的重要课程,因此其教学十分重要。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本门课程,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能够:1.了解药品生产过程的基本流程和操作要点;2.掌握各种药品制备操作的技能;3.熟练掌握药品质量控制和评价的方法;4.学会使用现代化学药品生产设备和工具。
二、课程内容2.1 药品生产工艺学基础1.药品生产的基本流程和操作要点;2.药品生产中常见的化学反应及其机理;3.药品生产中的控制参数及其调节方法。
2.2 药品制备操作技能1.各种药品制备操作的基本要求和技能;2.各种药品制备中的实验室操作技能;3.药品生产中设备使用和维护技巧。
2.3 药品质量控制和评价方法1.药品质量控制和评价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药品质量控制实验中各项指标的检测方法;3.药品质量评价中常见的方法和指标。
2.4 现代化学药品生产设备和工具1.化学药品生产中使用的设备及其特点;2.化学药品生产中使用的现代化工具;3.化学药品生产中的现代化技术。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模式。
具体来说,授课将采用讲授、实验、讨论、案例分析、计算机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
讲授环节主要讲解理论知识,实验环节将在实验室展开,学生将学习到不少实际操作技能。
讨论和案例分析环节,将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计算机模拟环节,则突出了本课程的现代化特点。
四、参考教材1.《药物制剂学》第4版,赵春生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制药学》第2版,马志华、冯福建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3.《药物制剂工艺学》第4版,赵一琪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五、教学评估化学制药工艺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但对学生实践操作的要求也很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制药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化学制药工艺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和指导思想是结合现代制药企业的制药工艺技术和质量管理要求,根据制药技术特征和共性规律,在生物制药、化学制药、制药技术共性基础等领域进行内容的整体设计与有机整合,充分反映核心知识单元,突出选修知识单元,明确知识点,包括工艺原理、工艺过程及设备、质量控制等。
不仅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而且以典型产品的整个制造过程为例,做到理论密切联系实践。
课程内容适应现代制药企业对制药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求,反映了现代医药行业的发展方向,努力体现了各制药领域的技术发展前沿。
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药物制造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及其相应的基本技能,并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制药工艺的创新,改革老产品生产工艺及开展新药的研制与开发等方面的工作,了解制药工艺学领域的新方法、新进展。
二、课程基本要求
本课程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种层次要求;“掌握”的内容要求理解透彻,能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学习工作中熟练、灵活运用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熟悉”的内容要求能熟知其相关内容的概念及有关理论,并能适当应用;“了解”的内容要求对其中的概念和相关内容有所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达到以下目的和要求:熟悉化学合成药物生产工艺原理、工艺路线的设计、选择和革新。
根据原辅材料的来源情况和技术设备条件,从工业生产的角度出发,因地制宜的设计和选择工艺路线并掌握中试放大的生产工艺规程的基本要求。
本大纲的配套使用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化学制药工艺学》第四版(赵临襄主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年8月)。
本课程教学时数安排:总学时为36学时,其中理论课为36学时,实验课为0学时。
在考试内容中,“掌握”的部分约占70%,“熟悉”的部分约占20%,“了解”的部分约占10%。
三、课程基本内容、学时分配
化学制药工艺学的教学总学时为36学时,其中理论36学时,实验为0学时。
(适用于所有理论学时为36学时的班级)
第一章绪论(2学时)
掌握:
1、化学制药工艺学及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绿色制药工艺的主要研究内容;
3、化学制药工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熟悉:
1、世界制药工业的发展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
2、我国医药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现状和发展前景。
了解:
药品注册管理和生产管理法律法规。
第二章药物合成工艺路线的设计和选择(4学时)
掌握:
药物合成工艺路线设计的主要方法:逆合成分析法与模拟类推法。
熟悉:
药物合成工艺路线的评价标准与选择方法。
了解:
药物合成路线设计的相关基本知识和知识产权保护。
第三章化学合成药物的工艺研究(8学时)
掌握:
1、化学合成药物工艺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反应试剂、催化剂、反应溶剂的选择;
3、配料比与反应物浓度、加料顺序与投料方法、反应温度、反应压力、搅
拌方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药物合成反应的影响。
熟悉:
1、反应后处理方法;
2、产物纯化与精制方法;
3、重结晶技术。
了解:
1、工艺过程控制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2、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
第四章手性药物的制备技术(4学时)
掌握:
1、手性药物与生物活性;
2、手性药物的制备技术;
3、外消旋体拆分、利用手性源制备手性药物、利用前手性原料制备手性药物的基本方法;
4、影响手性药物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
熟悉:
1、对映异构体的动力学拆分方法;
2、常见不对称合成反应的类型。
了解:
1、不对称合成的定义和发展;
2、手性药物制备的生物控制技术。
第五章中试放大与生产工艺规程(4学时)
掌握:
1、中试放大的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2、物料衡算中的计算问题。
熟悉:
1、工艺规程的主要作用;
2、工艺规程的基本内容。
了解:
1、工艺规程的制定和修订。
第六章化学制药与环境保护(4学时)
掌握:
1、防止污染的主要措施:绿色生产工艺;循环套用;综合利用;改进生产设备,加强设备管理
2、废水的处理;
3、表征废水水质的主要指标。
熟悉:
1、化学制药厂污染的特点和现状;
2、废气的处理;
3、废渣的处理。
了解:
1、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我国防治污染的方针政策。
第七章塞来昔布的生产工艺原理(2学时)
熟悉:
1、塞来昔布的合成路线及其选择;
2、塞来昔布的生产工艺原理。
了解:
原辅材料的制备、综合利用与“三废”处理。
第八章R,R,R-α-生育酚的生产工艺原理(自学)
第九章氯霉素的生产工艺原理(自学)
第十章埃索美拉唑的生产工艺原理(2学时)
掌握:
埃索美拉唑的合成路线及其选择
熟悉:
埃索美拉唑的生产工艺原理
了解:
原辅材料的制备和污染治理
第十一章地塞米松的生产工艺原理(2学时)掌握:
地塞米松的合成路线及其选择
熟悉:
地塞米松的生产工艺原理
了解:
原辅材料的制备和污染治理
第十二章盐酸地尔硫卓的生产工艺原理(2学时)掌握:
盐酸地尔硫卓的合成路线及其选择。
熟悉:
盐酸地尔硫卓的生产工艺原理。
了解:
综合利用与“三废”治理。
第十三章左氧氟沙星的生产工艺原理(2学时)掌握:
左氧氟沙星的合成路线及其选择。
熟悉:
左氧氟沙星的生产工艺原理。
了解:
原辅材料的制备、绿色改进与“三废”治理。
第十四章多西他赛的生产工艺原理(自学)
第十五章甲氧苄啶的生产工艺原理(自学)四、学时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