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逐步趋稳

合集下载

2022年13省份前三季度GDP公布

2022年13省份前三季度GDP公布

2022年13省份前三季度GDP公布2022年13省份前三季度GDP公布截至10月26日,已有13个省份公布相关数据,分别是四川省、福建省、湖北省、湖南省、上海市、北京市、江西省、重庆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天津市、海南省。

此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前三季度国民经济数据显示,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7026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0%,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

从13省份相关情况看,在前三季度GDP总量方面,四川、福建、湖北、湖南、上海五个省份超过3万亿元,分别是40432.8亿元、37793.71亿元、37298.9亿元、35332.63亿元、30956.65亿元。

前三季度GDP总量超过2万亿元的省份有北京、江西、重庆,分别为29926.3亿元、23214.3亿元、20835.06亿元。

此外,广西、山西、内蒙古、天津、海南的前三季度GDP总量分别为18865.88亿元、18026.35亿元、16209亿元、11896.10亿元、4779.14亿元。

在前三季度GDP增速方面,与全国3.0%的增速相比,13个省份中,山西、福建、江西、内蒙古、湖南、湖北、重庆、广西8个省份的增速跑赢全国,分别为5.3%、5.2%、5.0%、5.0%、4.8%、4.7%、3.1%、3.1%。

记者注意到,在能源需求扩大的背景下,山西前三季度经济运行表现良好。

山西省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省工业生产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7%,快于全国(3.9%)5.8个百分点。

同时,作为综合能源大省,山西煤炭、非常规天然气、电力持续安全稳定供应。

前三季度,全省全社会原煤产量97791.0万吨,增产9301.0万吨,增长10.5%。

非常规天然气产量82.4亿立方米,增长13.8%。

规上发电量3062.5亿千瓦时,增长7.6%;其中外送电量1053.5亿千瓦时,增长14.6%。

值得一提的是,分季度看GDP增速,北京三季度止跌回升。

中央定调2011年经济工作

中央定调2011年经济工作

中央定调2011年经济工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文=戚月迪东方ic在世界经济仍面临不确定性、国内物价上涨压力加大等背景下,2011年中国经济政策何去何从,备受瞩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0年12月召开,分析研究明年经济工作。

会议提出,2011年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

透过这次会议传递出的经济政策新信息,人们可以知晓2011年中国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

中国经济形势逐步步入正轨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步复苏,“保增长”已经不是当前中国政府所需面对的首要挑战。

2010年一季度到三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10.6%,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5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经济向好势头进一步巩固,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有专家表示,在中国经济逐步步入正轨之际,宏观经济政策适时回归正常是符合当前中国经济实际的。

中国经济处在金融危机后的复苏中。

在此过程中,中国经济体系运行逐步正常化,也要有适应性的宏观经济政策相配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稳增长”,意味着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的正常化。

具体来看,政策正常化意味着信贷政策、利率政策的调整等。

一段时期以来,相关部门的政策调整也是宏调政策正常化的表现。

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近日发表《2011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指出,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10.1%,比此前该部门发布的《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预测的9.2%,调高了0.9个百分点。

预测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8.9%,2012年为9%。

开局之年最大课题是转方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研究2011年经济工作时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课题。

明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要开好局,必须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摆在突出位置。

整体运行稳中承压

整体运行稳中承压

整体运行稳中承压作者:来源:《纺织服装周刊》2023年第42期2023年前三季度长丝织造行业经济运行分析2023年以来,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凸显,紧缩货币政策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加快显现,外需总体回落。

国内经济社会逐步恢复常态化运行,国家保经济保增长决心坚定,宏观政策协调发力,国家统计局发布今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在此背景下,我国长丝织造行业整体效益略有改善,内销市场承压缓进,外贸出口量同比增长,但盈利压力较为突出,平稳运行仍面临需求不足、订单萎缩、成本上涨等诸多考验。

一、行业经济运行压力较大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3年1—9月,我国规模以上纺织全行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3%,营业成本同比下降3.5%,利润总额同比下降8.8%,利润率为3%,较2022年同期减少0.2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化纤织造及印染精加工业(规模以上)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4%,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3.8%,利润率为2.2%,较2022年同期减少0.4个百分点。

在全球市场需求萎靡的形势下,长丝织造行业整体承压运行。

但受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影响,市场竞争加剧,加之生产、用工等成本上涨,利润空间明显被挤压,盈利能力仍待修复。

企业也普遍表示今年处于微利运行态势,主营产品价格低位,基本无盈利空间。

二、生产形势承压受需求低迷的影响,长丝织造企业存在订单不足、库存增加等困难,满负荷生产压力较大。

据中国长丝织造协会统计,2023年上半年,盛泽、长兴、秀洲、龙湖、泗阳、平望、七都、柯桥、小海九地化纤长丝织物总产量为147亿米,同比减少1.1%。

盛泽、长兴、泗阳、平望、七都五地产量同比减少5%;秀洲、柯桥、小海三地产量同比微增0.7%;龙湖产量增长22.1%,其原因是由于2022年疫情影响,企业停工停产导致当年基数较低。

通过调研了解到上半年行业整体开工不足,主要是因为订单不足,企业主动限产,也有生产成本过高、夏季高温天气影响等原因。

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佚名
【期刊名称】《纺织科学研究》
【年(卷),期】2014(0)11
【摘要】10月21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就前三季度因民经济运行清况进行了分析,他指出,今年以来虽然经济增长速度略有放缓,但是住新常态下经济结构住持续改善,增长的质量有所提高,经济内生的新动力有所集聚,同时新经济的成分在茁壮成长。

【总页数】1页(P6-6)
【关键词】经济运行;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国家统计局;经济结构;新经济;集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4
【相关文献】
1.经济运行保持平稳结构调整稳中有进——2014年前三季度重庆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J], 张代娟;
2.前三季度浙江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J], 傅吉青; 黄洪琳
3.前三季度全省供销社系统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J],
4.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J],
5.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提质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2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22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22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据宇博智业市场讨论中心了解到:2022年以来,面对错综简单的国内形状势,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把握大势,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工作总基调,科学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在区间调控基础上更加注意定向调控,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4199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4%,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3%。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7996亿元,同比增长4.2%;其次产业增加值185787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196125亿元,增长7.9%。

从环比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9%。

下面是对2022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分析详情。

一、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全国夏粮总产量13660万吨,比上年增加475万吨,增长3.6%;早稻总产量3401万吨,比上年削减12.5万吨,下降0.4%;秋粮有望再获好收成。

前三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5975万吨,同比增长2.0%,其中猪肉产量3972万吨,增长 3.3%。

相关信息可查阅发布的《2022-2022年中国生态农业行业深度调研及进展趋势分析报告》。

二、工业生产基本平稳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5%,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3个百分点。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集体企业增长2.6%,股份制企业增长9.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7%。

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制造业增长9.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1%。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加值同比增长8.0%,中部地区增长8.5%,西部地区增长10.6%。

分产品看,464种产品中有346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7%,比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28省市前三季GDP成绩单出炉

28省市前三季GDP成绩单出炉

28省市前三季GDP成绩单出炉随着全国前三季度GDP数据的出炉,截止到7月25日,已有25个省市统计局公布了20XX前三季度本省的GDP数据,另有吉林、黑龙江、山西3个省份的GDP增速也被网络媒体陆续公布出来,但当地统计局还未公布官方数据。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统计,目前公布数据的28个省市中,北京、上海、黑龙江GDP增速与全国持平,山西GDP增速低于全国水平,剩余24省GDP增速均高于全国。

目前来看,重庆表现最佳,上半年增速%,较全国高4个百分点。

我国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国民经济稳中有进好于预期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三季度经济数据,据了解,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529971亿元,GDP同比增长%。

三季度同比增长%,与前两季度持平。

总体来看,国民经济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提质、好于预期发展态势。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666亿元,同比增长%;第二产业增加值209415亿元,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279890亿元,增长%。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我国供给测结构性改革的效果十分明显,并且是超预期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继续提高,意味着需求结构也是在向好的发展方向。

24省上半年GDP增速均高于全国重庆连续11季度增速“名列前茅”据中国经济网统计,从目前28个省市GDP增速的排名来看,重庆、贵州、天津、江西、安徽、福建、青海、湖北、海南、河南等24个省市增幅超过了全国水平,其中有22个省份增速超过了7%。

重庆、贵州前三季度成绩单依然亮眼,目前在公布省份中GDP增速排名前两位,增幅超过10%,其中重庆增速%,比上半年增速高,贵州增速与上半年持平,达到%。

据中国经济网了解,重庆新旧产业同步发力,促使该市连续11个季度经济增速保持全国前列。

重庆市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张富民分析称,重庆能够保持如此高增长的态势是非常不易的,他认为主要推动力来源于三个方面,传统汽车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未受到大环境明显影响,增长了动力强劲;战略新兴制造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增速高于该市规上工业%,对工业贡献率为%;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增加值占重庆工业比重提高到%,对工业贡献率达%。

2024年书记在第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范文

2024年书记在第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范文

2024年书记在第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范文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很荣幸能够在今天的会议上与大家分享2024年第三季度的经济形势分析。

过去的一季度里,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次报告将从GDP增长、贸易形势、就业情况和宏观调控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GDP增长2024年第三季度,我国GDP增长率为7.5%,与上季度相比有所下降。

这主要受到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

首先,国内消费需求增长速度放缓,尤其是耐用品消费出现了停滞现象。

这可能与消费者对经济前景的担忧以及个人债务偏高的压力有关。

其次,出口市场需求疲软,贸易摩擦加剧,特别是与某些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摩擦。

这给我国外贸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二、贸易形势2024年第三季度,我国对外贸易总体呈现平稳增长态势。

但是,我们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

一方面,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一些发达国家采取了不正当的贸易限制措施,给我国出口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另一方面,全球产业链重构和供应链短缺问题的出现,也给我国供应链稳定带来了新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进一步优化贸易结构,加大对外贸易市场的开拓,加强与有关国家的经贸合作,同时保障自身的制造业供应链和生产能力。

三、就业情况2024年第三季度,我国就业情况总体稳定。

根据统计数据,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3.5亿人,居民消费支出保持了相对平稳的增长。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和结构性变化,一些行业就业形势并不容乐观。

特别是一些传统产业面临着技术升级和转型的挑战,对就业产生了一定影响。

为了保持就业稳定,我们应该加大对新兴产业和技术转型的支持力度,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就业适应能力,促进就业市场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四、宏观调控2024年第三季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同发力,对稳定经济发展、防范风险、推动结构调整发挥了积极作用。

针对当前的经济形势,我们需要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减少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问题。

统计局:从前三季全社会用电量看中国电力消费走势

统计局:从前三季全社会用电量看中国电力消费走势

统计局:从前三季全社会用电量看中国电力消费走势
北极星售电网讯:9 月份,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26 家省级公司实现全社会用电量正增长。

用电量作为经济发展状况的晴雨表,各省份用电量同时增长,预示着怎样的经济形势?又释放了怎样的信号呢?
春江水暖鸭先知。

一直以来,用电量不仅是反映经济运行情况的风向标,也是判断经济统计指标质量的重要参照。

10 月19 日,国家统计局正式发布2016 年前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529971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6.7%。

用电量增速回升,释放出经济形势总体企稳向好的信号。

目前,我国工业生产运行总体平稳,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经济加速发展,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征更加明显,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好于预期,未来经济运行预期乐观。

工业生产运行平稳结构调整取得实效今年以来,工业用电量逐步回暖,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工业生产运行总体平稳。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高级统计师江源表示,近几个月,部分能源、原材料价格回升较快,市场需求有所改善,去产能取得实效,企业效益明显改善。

今年前三季度,第二产业用电量回升,同比增长2.0%,增速同比回升2.9 个百分点。

工业用电逐渐回升,呈现出工业生产止降趋稳、稳中向好的明显趋势。

这是经济新常态下,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结构转型升级及能源利用效率提升的结果。

新旧动能加速转化发展质效稳步提升目前,拉动用电量增长的主要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逐步趋稳(2012年10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前三季度,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的关系,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政策预调微调力度,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呈现出经济运行企稳、结构调整加快、民生继续改善的积极变化。

初步测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5348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

其中,一季度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三季度增长7.4%。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3088亿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65429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154963亿元,增长7.9%。

从环比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2%。

一、农业生产形势良好,秋粮有望再获丰收全国夏粮总产量12995万吨,比上年增加356万吨,增长2.8%;早稻总产量3329万吨,比上年增加53.6万吨,增长1.6%;秋粮生产有望再获丰收。

前三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5728万吨,同比增长5.0%,其中猪肉产量3754万吨,增长5.2%。

生猪存栏46822万头,同比增长1.9%;生猪出栏49298万头,增长5.1%。

二、工业生产增速小幅回落,企业利润同比下降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0%,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5个百分点。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集体企业增长7.6%,股份制企业增长11.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0%。

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轻工业增长10.4%。

分行业看,41个大类行业中有40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加值同比增长8.6%,中部地区增长11.6%,西部地区增长12.8%。

分产品看,前三季度471种产品中有343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

其中,发电量增长3.6%,钢材增长5.7%,水泥增长6.7%,十种有色金属增长7.1%,乙烯下降2.9%,汽车增长7.3%,其中轿车增长8.4%。

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8%,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77748亿元,同比增长5.8%。

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环比增长0.79%。

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0597亿元,同比下降3.1%。

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4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16个行业同比下降,1个行业由同期盈利转为亏损。

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47元,比上半年增加0.22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31%。

三、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速加快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56933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8.8%),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1个百分点。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84444亿元,增长13.6%。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同比增长18.4%,中部地区增长25.8%,西部地区增长24.1%。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6545亿元,同比增长32.2%;第二产业投资113662亿元,增长22.4%;第三产业投资136725亿元,增长19.4%。

在第二产业投资中,工业投资110745亿元,同比增长22.5%。

其中,采矿业投资8855亿元,增长17.4%;制造业投资90116亿元,增长23.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11774亿元,增长19.1%。

前三季度基础设施(不包括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投资38677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速比上半年加快5.8个百分点。

从到位资金情况看,前三季度到位资金289408亿元,同比增长18.2%。

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27.4%,国内贷款增长8.8%,自筹资金增长21.9%,利用外资下降6.3%,其他资金增长10.3%。

前三季度,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26866亿元,同比增长25.7%,比上半年加快2.5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276276个,同比增加19327个。

从环比看,9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63%。

四、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继续回落,商品房销售额增速由负转正前三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1046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5.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8%),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16.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增长10.5%。

房屋新开工面积13501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6%,降幅比上半年扩大1.5个百分点,上年同期为增长23.7%;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下降12.9%。

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6844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0%,降幅比上半年缩小6.0个百分点,上年同期为增长12.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4.3%,降幅比上半年缩小6.9个百分点。

全国商品房销售额40354亿元,增长2.7%,上半年为下降5.2%,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0.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3.3%,上半年为下降6.5%。

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2603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6.5%。

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32670万平方米,增长35.6%。

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到位资金68232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比上半年加快4.4个百分点。

其中,国内贷款增长12.9%,自筹资金增长11.4%,利用外资下降53.3%,其他资金增长9.6%。

五、市场销售增长平稳,商品零售增长快于餐饮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942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4.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6%),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3个百分点。

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71580亿元,同比增长14.4%。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29332亿元,同比增长14.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0090亿元,增长14.4%。

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16673亿元,同比增长13.2%;商品零售132749亿元,增长14.2%。

在商品零售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66066亿元,同比增长14.6%。

其中,汽车类增长6.9%,家具类增长26.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6.1%。

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4.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2%),环比增长1.46%。

六、进出口增速回落,外贸顺差增加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28425亿美元,同比增长6.2%,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18.4个百分点。

其中,出口14954亿美元,增长7.4%;进口13471亿美元,增长4.8%。

进出口相抵,顺差1483亿美元,同比增加412亿美元。

进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进出口14990亿美元,增长5.9%;加工贸易进出口9829亿美元,增长2.2%。

出口额中,一般贸易出口7298亿美元,增长8.3%;加工贸易出口6309亿美元,增长3.0%。

进口额中,一般贸易进口7692亿美元,增长3.6%;加工贸易进口3520亿美元,增长0.9%。

9月份,进出口总额3450.3亿美元,同比增长6.3%;其中出口1863.5亿美元,增长9.9%;进口1586.8亿美元,增长2.4%。

七、货币供应量增长加快,新增贷款同比多增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94.37万亿元,同比增长14.8%,比上月末和上年末分别加快1.3和1.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28.68万亿元,增长7.3%,比上月末加快2.8个百分点,比上年末回落0.6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5.34万亿元,增长13.3%。

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61.51万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89.96万亿元。

前三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6.72万亿元,同比多增1.04万亿元;新增人民币存款9.03万亿元,多增9243亿元。

八、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继续回落,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下降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8%,涨幅比上半年回落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2.9个百分点。

其中,城市上涨2.9%,农村上涨2.7%。

分类别看,食品价格同比上涨5.5%,烟酒及用品上涨3.3%,衣着上涨3.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2.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2.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3%,居住上涨2.0%,交通和通信同比下降0.2%。

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9%,环比上涨0.3%。

前三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5%,降幅比上半年扩大0.9个百分点,上年同期为上涨7.0%;其中9月份同比下降3.6%,环比下降0.1%。

前三季度,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5%;其中9月份同比下降4.1%,环比上涨0.1%。

九、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0190元。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27元,同比名义增长13.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0个百分点。

在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同比名义增长12.7%,转移性收入增长12.4%,经营净收入增长15.4%,财产性收入增长12.4%。

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6778元,同比名义增长15.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3%,比上年同期回落1.3个百分点。

其中,工资性收入同比名义增长16.9%,家庭经营收入增长13.3%,财产性收入增长16.3%,转移性收入增长22.4%。

三季度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6867万人,同比增长3.0%;前三季度,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收入2249元,同比增长13.0%。

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6358元,同比名义增长14.2%;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中位数5788元,名义增长15.8%。

下一阶段,要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继续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落实好已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切实推动已初见成效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经济可持续和健康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附注(1)国内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2)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统计局从2011年4月份起对外公布国内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四项统计指标的经季节调整的环比数据。

根据季节调整模型自动修正结果,对近一年各期国内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增速进行修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