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著名物流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物流业的启示

国外著名物流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物流业的启示
国外著名物流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物流业的启示

国外著名物流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物流业的启示

摘要: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的定位和战略的制定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外资企业进入中国,想要在中国开拓自己的一片天地时,制定适合自身并适合当时环境的战略就显得尤为重要。国际四大快递业如今已在中国的市场各占一片天地,然而在进入中国市场前,他们除了拥有雄厚的资金等硬件条件外,还科学地运用了远瞻性的目光制定了符合自身条件的发展战略。本文通过总结FedEx、UPS、TNT和DHL做强的原因,从战略、业务核心、人才培养和信息技术方面分析四大物流企业的发展,意给我国国内物流企业一个借鉴,以期从源头上给国内的物流企业以战略启示。

关键词:战略指导;业务核心;人才;信息技术;启示

Abstract:In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the positioning and strategy are very important, especially for foreign-funded enterprises. When they want to open new business in China, formulating the appropriate and suitable strategic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e four major international express industries have their own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now. However, when they enter the Chinese market, they not only have huge amounts of money and other hardware, but also have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which are far-sighted. This paper has aim to give view to domestic logistics enterprises a draw and give them some strategic inspiration by summing up the successful reasons of FedEx, UPS, TNT and DHL in strategic, core operations, personnel train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Key words:Strategic guidance; Core operations; Personnel train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spiration

1国外著名物流企业的发展特点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开放,外国物流企业纷纷把触角伸到中国。被《财富》杂志评为前四名的跨国快递公司:美国联邦快递(FedEx),美国联合包裹(UPS)、荷兰TNT邮政集团(TNT)和敦豪国际快递公司(DHL),也以实力雄厚、技术先进、效率高的优势迅速抢摊中国速递物流市场。

通过国际四大快递物流发展战略以及经验可以得知,虽然他们发展的路程有所不同,但是他们都无一例外地从战略指导、人才管理、突出核心服务和信息技术等以下几方面都做到了无可厚非。

图1

1.1科学制定战略性的指导思想

在外资进入中国市场以前,往往缺乏在中国的市场网络,这就要借助中国本土企业作为他们打开中国这扇大门的钥匙。自从四大快递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后,合资并不是其最终目的。在进入中国的早期,他们都选择中外运作为其进入中国的跳板,凭借中外运的中国市场打开其在中国的发展道路。在获得中外运中国内部的网络后,他们选择中小企业来走他们独资的欲望之路。

FedEx的定位是无所不包,全面发展。这也恰好的定义了联邦快递的位置;而UPS的定位是我们能够在任何地方、任何模式来处理任何货物。TNT的追求是Sure we can,使命是为客户在世界范围内递送货物与文件,并在这一过程中,提供超越顾客期望的服务;DHL推崇“First Choice”理念,“First Choice”即推行客户至上,递送最佳服务,让客户满意,并借此发展业务。

1.2重视企业文化,注重人才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在人才培养这一块,四大快递物流既有相同点又各有特别之处。

他们都从人才的培训、员工的激励、上下级沟通和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这几方面进行了投入。与此同时,FedEx主要培育以人为本的团体文化,塑造共同的团队目标,并且接近50 %的支出用于员工的薪酬及福利。[1]UPS完善的“职业发展规划”(CDP)备案制,为UPS很好地储备了一批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TNT积极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在中国正式启动了大学生实习项目。兼职培训师制度是DHL非常有特色的一项人才培养制度,即各部门的业务好手自愿联合起来组成兼职培训师队伍,使员工的专业素质提高,专业知识得到更新。

1.3拥有出色的核心业务

核心是企业的重点,也是企业的招牌,更是企业利润的来源。为了树立品牌、创造更多的利益,企业往往会集中力量发展自身的核心业务,而国际四大快递更是如此,在发展的过程中,很好的显现了自身的优势,又避免了业务上的交叉。

FedEx的核心在物流能力方面,而基本物流和增值物流是它的主要核心业务;UPS则致力于快递和供应链整合,为客户提供供应链方面的全程服务。[2]TNT到现在为止主要集中在物流和快递这两块,优势在于提供综合的物流解决方案,包括汽车物流中的整车物流和零部件进出口物流。[3]现在仍然为合资状态的DHL进行着全方位的四面出击。

1.4具备精湛的电子信息技术

作为快递业这样一个高速度的行业,信息技术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信息技术使得全球网络化,提高了快递物流业的运转效率。

FedEx不断启用先进的无线移动技术来提高无线通讯设备水平。接下来,FedEx又连续启用了新技术,包括:渗透计算技术、通过公共移动电话网络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和蓝牙、无线局域网络等小范围无线通讯系统等等。UPS平均每年投资10多亿美元,建设技术基础设施。除在亚特兰大UPS设立了全球数据中心,UPS还建设了长达50万英里的UPSnet全球电子数据通信网络。TNT 物流利用其IT专家的意见和在一个市场部门中取得经验,来为其他部门重新设计完整的供应链。TNT自己研发的系统包括Lyra 和Matrix供应链技术。DHL可以提供一系列强有力的新的rr集成方案。DHL的EDI权限中心可以进行数据的快速交换,交换频率是由客户决定的,还为客户提供了标准的XML API设备。[4]表1为四大快递物流在以上4方面的异同。

2中国物流业的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物流业处于快速增长期,物流总需求增长很快,物流企业快速成长,物流业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水准提高。物流业发展对于提高国民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作用日益明显。但是,物流业发展到现阶段,还存在一系列问题:[5]

2.1物流产业发展仍然而临着较大的市场需求约束

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过程的一系列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这种以自我服务为主的物流活动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延迟了工业企业对高效率的专业化、社会化物流服务需求的产生和发展。

2.2专业化物流服务的方式有限,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虽然我国物流业近几年有了较快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很多方面还不尽人意。除少数企业以外,大多数物流企业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比较落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健全,大大影响了物流服务的准确性与及时性。

2.3物流管理不统一,阻碍了全国性综合物流体系的建立

目前我国现代物流业起步不久,物流市场管理与行业管理还没有理顺,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地方保护主义依然存在。这种局面造成了企业物流活动很难达到必须的经济规模和预期的投资回报,致使物流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增长乏力。

2.4物流研究相对落后、物流专业人才短缺,是物流产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相比较而言,我国在物流研究方而非常落后,从事物流研究的大学和专业研究机构还很少,企业层面的研究和投入更微乎其微。企业的短期培训仍然是目前物流培训的主要方式。

3国外物流业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结合我国物流业的现状和四大快递的发展经验,可以得出,我国物流企业应该从几方面进行借鉴和改进。

3.1把握市场动态,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

市场开拓过程贯穿于企业整个发展过程,但是制定在企业发展前。从国际四大快递整个发展历程来看,无不体现了步步为营、战略性明确的特点。作为外资企业进入中国,他们稳扎稳打,充分利用中国的资源,获取最大的利益。作为中国本土的快递物流企业,应该利用自身在地理和政策上的优势,克服物流企业小而杂的弱势,审时度势,把握市场,做大做强。

3.2重视人才的培养,加大人才培养的投入

人才是企业的主体,是企业的灵魂。国外在对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首先国内物流企业应该针对性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使员工个人逐步具备向更高职位发展的条件,这主要参考职位的性质和企业的需要。其次应该加强人才入职之前的培训,可以参考四大快递采用的轮岗的方式,以确保其在正式上岗前对公司的所有业务环节都有直接的体验,对所有专业知识都有了解。再次,可以采用人性化的激励机制,激励是企业文化的一链,良好的激励机制可以提高企业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作为本土企业,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来激发人才的潜能是非常必要的。

3.3突出核心优势,促进全面发展

俗话说的好,集中力量,有的放矢。一个企业的资金是有限的,尤其对于国内的一些小企业来说。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目标就是如何利用这有限的资源创造最大的利润。国际四大快递在核心业务上做得非常出色,它们分别集中力量发展自身的核心业务,这样既避免了企业业务交叉而造成的不良竞争,也最大化地为企业创造了利润。对于中国的一些中小物流企业来说,这点就显得尤为重要。尽量减少由于业务分散而导致的资金浪费,以点带线,以线促面,从而带动整个企业的发展。

3.4加大信息投入,提高信息在企业发展中的含量

技术方面主要是指构建物流信息平台,应用高科技的电子技术。国际四大物流企业等一些高效率运转的物流企业,都离不开他

们的技术性。通过他们的官方网站,客户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随时随地查到他们的货物的具体位置,以及关于手续的一切情况。中国物流企业应该在技术方面加强基础设施的投入,小型的私有物流企业也许没有这个实力,但是作为国有大型物流企业,应该每年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技术的改进与革新。

表1四大快递物流的异同分析

战略指导人才培养业务核心信息技术

FedEx FedEx—中外运—大田—独资团体文化和目标、岗位流动、激励和沟通基本物流和

增值物流无线移动技术、IT技术、技术创新、渗透计算技术、无线通信等

UPS UPS—中外运—杨子江—独资培训投入、职业生涯规划和CDP备案制快递和供和

供应链整合全球数据中心、UPSnet等

TNT TNT—中外运—超马赫—独资人才培训、投资于人和上下沟通物流和快递系统可视化、Lyra和Matrix、供应链技术等

DHL DHL—中外运(中外运敦豪) 入职培训、轮岗、兼职培训师、激励和沟通四面出击rr集成方案、EDI权限中心、IT方案等

参考文献

1 周密、袁霓.联邦快递:打造高绩效团队的诀窍.中国劳动,2005.06

2 郑卉荃.UPS全球快递的先锋.消费日报,2007.01.18第C02版

3 TNT:量身定制的服务.现代物流,2006.01

4 DHL:扩张中细化服务.现代物流,2006.1

5 李新田.中国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及路径选择.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10

刘海彬中国物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郑州大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专业物流管理 姓名刘海彬 准考证号 4 1 0 3 0 5 0 4 0 0 0 9 0023 论文题目中国物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2009年3月8日 注:准考证号、姓名要规范填写并准确无误

目录 目录 (1) 摘要 (2) 中国物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3) 一、我国物流业现状 (3) 1、物流基础设施规模迅速扩大 (3) 2、交通运输量、港口吞吐量大幅增长 (4) 3、物流市场潜力 (4) 4、第三方物流服务方兴未艾 (5) 5、物流技术装备水平迅速提高 (5) 6、政府部门对现代物流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5) 二、我国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 1、物流系统效率低,物流成本高 (5) 2、物流基础设施的配套性、兼容性差,物流技术装备水平低 (6) 3.标准化建设滞后 (6) 4、我国物流业管理体制和机制方面的障碍 (6) 三、加快发展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若干政策建议 (7) 1、加强统一领导,建立必要的政府部门间协调机制 (7) 2、实施有利于物流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7) 3、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培育社会化的物流市场 (8)

4、抓好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 (8) 5、充分发挥行业社团组织的作用 (8) 6、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 (8) 四、中国物流业发展趋势 (9) 1、企业物流社会化趋势 (9) 2、企业物流专业化趋势 (9) 3、物流企业规模化趋势 (9) 4、物流企业个性化发展的趋势 (9) 5、物流市场细分化与国际化的趋势 (10) 6、区域物流集聚与扩散的趋势 (10) 7、物流基础设施整合与建设的趋势 (10) 8、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物流优先发展的趋势 (11) 9、物流信息集成化与移动化的趋势 (11) 10物流发展政策环境更加宽松的趋势 (11) 结束语 (12) 参考文献 (13) 中国物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一个国家的物流业发展水平,反映了这个国家综合国力和企业的竞争能力。随着物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物流的发展。认清我国物流业的现状与不足,明确发展的目标和趋势,引导物流业健康、高效发展,打造强大的物流产业,进而有力推动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关键词:中国物流业现状问题建议趋势 A country's level of logistics industry development reflects it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and the competitive ability of its enterprises. With the constant development and growing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the

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国外物流的发展现状 从发达国家的物流发展现状看,物流业已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发展主要是物流内涵的拓展、过程的延伸、覆盖面的扩大以及物流管理的日益专业化、信息化和标准化。 l. 物流服务的拓展 物流服务已经逐步将加工、保税、仓储、金融、保险乃至报关、通关、商检、卫检、动植检、中转等业务统—进来,把整个商贸流通过程作为—个完整的领域来进行通盘考虑和经营。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比较成本优势的驱动,产品异地加工、装配、包装、标志、分拨、配送、销售等增值服务,也逐渐涵盖进来。 2. 物流服务过程的延伸 物流服务的过程经历了“港口到港口”、“门到门”和“货架到货架”等几个阶段,其过程在逐步延伸。由于生产企业需要实行“即时供货”和“零库存”,以加速资金和货物的周转利用,物流业将生产以前的计划、供应也逐渐包括在自己的服务范围之内,使服务过程向前延伸。 3. 物流服务的覆盖面不断扩大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交通工具、信息系统的不断创新,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也使物流业相应地扩大了自己的覆盖面。近年来,跨国家、跨地区、跨城市的物流服务都有了较快发展。 4. 第三方物流作用日趋显著 “第三方物流”来是指为发货人(第一方)和收货人(第二方)提供专业物流服务的第三方企业。物流服务公司在货物的实际移动链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参与者,而是代表发货人或收货人来执行。之所以强调发展第三方,主要是实现物流运营的专业化、科学化,并使物流企业与物流需求者之间建立更紧密、有效的联系。 5. 电子物流发展 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迅速发展,使电子物流快速发展。企业或个人通过电子网络与外界构通,实现网上购物,这种网上直通的方式使企业能迅速、准确、全面的了解需求信息,进—步实现最优的生产模式和物流业务。这种可在线跟踪货物、在线规划物流线路、在线实施物流调度及货运检查的电子物流,是21世纪物流的发展方向。 二、国内物流业的发展及现状存在问题 与国外物流发展水平相比,我国物流业目前尚处于起步期。改革开发以来,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不断加大,物流技术装备水平逐渐提高,对物流的认识水平也不断提高,这些都为提高物流效率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然而现状仍存在一些问题,突出地体现在以下几点: 1.接受新概念的认识不统一 由于我国长期受传统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一些部门单位习惯从局部角度考虑问题,难于接

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中国物流业上市公司分析 一、我国物流业上市公司总体分析 以1991年1月14日深圳市蛇口安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为标志,拉开了我国公路、水运、空运、港口等物流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序幕。到目前为止,在我国A股证券市场中上市的物流或物流相关企业共有26家,其中港口类上市公司最多,为7家,仓储类和管道运输类企业最少,各只有1家,其余的还有水运类5家,铁路运输类2家,汽车运输类3家,空运类2家,综合类3家,物流关联企业2家,其内容几乎涵盖了物流业的各个领域。各类物流企业的具体分布状况如下图所示: 1.差不多情况分析 26家物流业上市公司中,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共有9家,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物流企业达到了17家,几乎达到了深交

所物流企业数量的一倍。而从物流上市企业所处的地理区域来看,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省的物流上市企业达到了8家,而上海市的物流企业达到了5家,仅该两个区域的物流上市企业的数量之和就占到了所有物流上市企业总数的一半之多,而其余的物流上市企业也大多分布在沿海及江浙一带。同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9家物流企业内,有7家差不多上来源于深圳本地的物流企业,这不仅反映了深圳市政府对物流业的高度重视,也为深圳市政府大力进展物流产业的政策方针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物流上市公司的地域分布状况中我们不难发觉,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物流作为一个产业的重要性和受重视程度都得到了较为明显的体现,物流业的进展状况与经济的进展水平息息相关。从物流业上市公司的上市时刻分布状况来考虑,我国物流企业的上市高峰要紧集中在1993年、1996年和1997年,在这三年内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物流企业数量分不为5家、7家和5家,占近十年来所有物流企业上市总量的65.4%。而近年由于整个证券市场的重心向以计算机、网络、通讯为代表的高科技行业倾斜,因此物流企业的上市速度明显放慢,尽管在98年和99年我国证券市场新股上市节奏明显加快,但在这两年内总共仅有四家物流企业在证券市场上市融资。应该讲,在利用资本市场促进自身进展方面我国的物流产业差不多明显的滞后于整个社会经济的进展。随

浅谈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电子教案

浅谈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

浅谈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李明明 来源:《商业经济》2017年第03期 [摘要] 现代物流业作为推动市场经济深化前进的动力之一,跻身21世纪几大最具发展前景朝阳产业之列。然而其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市场需求基础受限,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落后,现有管理体制缺乏改革创新,物流专业优秀人才匮乏。因此提出构建并完善信息平台,提高服务质量与水平,重视基础设施与技术装备建设与投入,完善管理与标准化模式并注重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等合理化建议,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关键词] 现代物流业;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59.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7)03-0086-03 Abstract: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one of the driven force for the advancement of market economy, is one of the sunrise industries of the 21st century with development prospect. However,there are problem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limited market demand basis, poor service quality and standard, backward infrastructure and equipment, insufficient management system,and shortage of logistic talents. 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cluding developing information platforms, raising service quality and standard, invest more in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and technology equipment, sound the management and standardization pattern, focus on logistics talent cultivation,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Key words: modern logistics,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一、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 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相比于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二十世纪末才开始正式重视着手于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顺应贸易往来的商业发展趋势,形成了以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管道运输为主的基础物流运输设施体系。我国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量大,且发展势头迅猛。 由于起步较晚,我国的物流运输设施体系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但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在短期内还是取得了傲人的成绩,铁路、公路站场和货运枢纽、海运和内河港口、机场等公共设施工程大规模的建设起来。2003年国内以万吨级为单位的沿海港口多达六百个,港口的增设极大的优化了物流业的运输线路,同时也为作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为了更好的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与之匹配的相应辅助性设施也随之涌现,物流业的主体核心设施快速的成长比如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等。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技术飞速进步,在科学技术的带动下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取得了质的飞

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09物流16号谢文平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兴的服务部门,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在国际上,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被喻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一、关于物流产业的基本认识 (一)物流产业的基本特征 虽然物流活动久已存在,但在现代经济中,物流产业及其所提供的物流服务,与传统的物流活动或者生产、流通部门从事的物流活动已经有了本质上的区别。 第一,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动脉系统,它连接社会经济的各个部分并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在现代经济中,由于社会分工的日益深化和经济结构的日趋复杂,各个产业、部门、企业之间的交换关系和相互依赖程度也愈来愈错综复杂,物流产业是维系这些复杂交换关系的纽带和血管。因此,物流产业是经济运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物流产业通过对各种物流要素的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实现物流活动效率的提高和社会物流总成本的降低。当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企业和不同部门时,各种物流要素很难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例如,仓储设施的闲置等。随着物流活动从生产和流通领域中分化出来,各种物流要素也逐渐成为市场资源,专业化物流企业可以根据各种物流活动的要求在全社会范围对各种物流要素进行整体的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物流要素的作用,提高全社会的物流效率。 第三,物流产业可以为全社会提供更为全面、多样化的物流服务,并在物流全过程及其各个环节实现价值增值。当物流活动从生产过程和交易过程中独立出来后,物流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成本因素,而成为一个为生产、交易和消费提供服务的价值增值因素,其中也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潜力。专业化物流企业不仅可以提供货物运输、配送、流通加工等有形服务,而且可以提供物流方案设计、物流信息管理等无形服务,这是商业企业、运输企业、仓储企业等传统流通部门所难以企及的。相对于产品的生产过程而言,物流服务创造的是产品的空间价值和时间价值,是产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中创造价值的产业部门,并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的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的现状及主要特征 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而言,中国的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其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一)企业物流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已初露端倪 近年来,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企业对物流领域中存在的“第三利润源泉”开始有了比较

我国物流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一、我国物流发展经历的阶段 我国物流的发展历程,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科学技术发展状况有直接关系,同时和我国的经济体制变革有直接关系。按照我国经济发展历程,对于我国的国民经济体系来说,物流社会化服务发展大致会经历下述几个阶段: 1、传统物流服务阶段 这一阶段中,物流服务的社会化是按照不同专业服务分门别类各自单独展开的形式存在的,它是一种最初始的物流社会化服务的供给形式。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时期,国家的整个经济运行处于计划管理之下、资源分配和组织供应是按行政区划进行的,物流活动的主要目标是保证国家指令性计划分配指标的落实,物流的经济效益目标被放到了次要位置、物流活动仅限于对商品的储存和运输,整体效益较低。 2、现代物流社会化阶段 这是在传统物流服务阶段的社会分工细化基础上,通过产业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物流社会化服务的形式和阶段。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逐步过渡,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逐步加强,我国的经济运作从产品经济逐步向商品经济过渡,国内商品流通不断扩大,物流业开始受到重视和发展。物流业已逐步打破部门、地区的界限,向社会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各种运输方式综合利用和联合运输等系统应用形式,用系统思想对物流过程进行优化,使物流总费用最低,物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所提高。 3、全社会集成物流服务阶段 这是在现代物流社会化未来将要达到的最高阶段,此时那些为各自独立的顾客企业提供综合性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通过全面集成企业以及全社会的物流服务,努力去实现全社会物流成本最低和效果最佳,从而形成了一种全社会集成的物流服务形式和阶段。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加快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经济建设开始进入到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消费需求个性化趋势的加强,竞争机制的建立,我国的工商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不断提供新的物流服务,出现了一批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物流企业,外商独资和中外合资的物流企业也有了发展。物流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开展物流活动,物流更多地和信息技术结合使用,物流的范围和领域也不断扩大,社会效益高。 ■二、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我国许多物流企业本身规模偏小,盲目追求多角化经营,服务质量不高。物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发展物流的重要性,因此企业应树立现代物流管理思想,重视供应链管理,增强自身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 1、各地政府和企业重视现代物流的发展 近年我国部分省市政府认识到物流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投资环境和提高地区经济和工商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性,把发展现代物流作为战略性问题来抓,上海市为了使地区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发展,把发展现代物流作为经济腾飞的重要措施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优化企业物流管理,改变传统物流模式,创造物流服务产业化的社会基础条件。同时培育物流企业,逐步满足工商企业对物流服务的需求。这些举措已取得了明显收益,并涌现出了一批企业物流管理先进典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改善投资环境,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中心和物流园区的建设,工商企业开始重视物流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收效。 2、物流企业发展速度加快 随着我国社会物流需求的增加,以及对物流认识的深化,企业积极扩展经营范围,延伸物流服务项目。逐渐向多功能的现代物流方向发展。很多企业在经历了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剧痛后,重新定位,努力转变经营机制,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中提高服务,对客户提供不同的系列化物流服务。近年来国际上一些著名物流企业普遍看好我国物流市场,在我国许多地方开始建立物流网络及物流联盟,他们运用国际成功的物流服务经验,为客户提供完整的综合物流服务。

我国物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毕业论文 题目:我国物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摘要】 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物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如何优化资源配置,有效降低社会物资计划分配和运输成本已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当前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并提出若干建议。最后,分析得出未来物流发展的趋势:电子商务的普及、第三方物流快速发展和转变成第四方物流的趋势。论文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为“物流”概念的界定;第三部分为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历程;第四部分为我国物流业的现状;第五部分为我国物流发展的趋势;第六部分为我国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障碍;第七部分为完善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相关建议,第八部分为结束语。 关键词:物流;现状趋势;第三方物流

目录 一、绪论 (1) (一)现代物流的概念 (1) (二)中国物流的发展历程 (1) 二、中国物流业的现状 (2) (一)我国物流业发展处于粗放式扩张阶段 (2) (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发展初具规模 (2) (三)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类型 (3) (四)物流业促进了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 (3) 三、我国物流业发展的问题 (3) (一)我国物流企业规模偏小,缺乏竞争力 (4) (二)我国物流企业增值服务弱 (4) (三)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尚未广泛应用 (4) (四)物流观念淡薄,政府政策透明度不够 (4) (五)物流企业从业者素质不高,专业人才匮乏 (4) (六)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的制约,导致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 (5) 四、中国物流市场的发展趋势 (5) (一)电子物流 (5) (二)物流规模和物流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 (6) (三)第三方物流将快速发展 (7) 五、结论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中国快递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本论文以大量的文献资料为参考,以快递产业的起源、中国快递市场内各快递企业的发展情况及现状为基础,进一步分析中国邮政特快专递EMS和中国民营快递企业在过去发展中及现阶段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影响中国各快递企业发展的因素,并以此对中国快递产业未来的发展政策提出可行的建议,同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理性的判断和预测,为中国各快递企业今后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中国快递产业概述 快递在当今世界,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运输服务方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阶层客户的普遍欢迎,并得到迅速发展。早在1993年,全球十大运输企业排名中,第二及第九位均为主要从事快递服务的公司,这一事实足以证明快递业在运输业中不可低估的地位。快递业近20年的发展,快递业在发达国家的地位更加稳固,在发展中国家,快递业必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得到更大的发展。 1.1快递产业的起源 快递产业的前身包裹运送服务是由邮政送信业务发展而来,1907年UPS的创始人吉姆?凯西创建了美国信使公司,主要从事西雅图市内的递送业务。随着汽车和电话的普及,191 9年自此UPS公司的业务已经由信使转移到包裹运送。二战结束以后,全球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小物件科技产品的诞生。小物件的运送在可*性和实效性上远远不能满足人满的需求。于是市场上急需一种能够快速的,可*的递送货物的产业出现。自20世纪60年代末,UPS网点已遍布美国25个城市,1986年敦豪与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合资成立了中外运敦豪,成为了中国市场内的第一家快递公司。20世纪80年代,随着快递产业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快递企业迅速增加,业务范围不断扩大,遍布地区不断延伸。在中国快递产业已走过的30年当中,市场模块以基本形成,同时也产生了中国快递市场的三大巨头即国营快递、民营快递、国际快递。随着近年我国快运快递产业的迅速发展,目前已经在我国东部地区形成部分快运速递圈。同时这些快运速递圈正在带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发展。部分大城

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中国现代物流业,是适应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在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物资计划分配和运输体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近几年中国现代物流业有了较快的发展。 (一)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展。经过建国五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二十多年的建设,我国基本建成了由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管道运输组成的物流运输基础设施体系。2003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7.3万公里,比1978 年增加41%;公路里程达179.6万公里,比1978年增加102%,其中高速公路3万公里;内河航道里程12.2万公里。我国还建成了一批铁路、公路站场和货运枢纽、海运和内河港口、机场。2003年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深水泊位达到近600个。运输线路和作业设施有了较大的改善。以发展现代物流为核心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大批涌现。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在共用通信网的规模、技术层次、服务水平方面都发生了质的飞跃。2003年,电话用户总数达5.32亿户,其中固定电话2.63亿户,移动电话2.69亿户。电话普及率达到42部/百人。互联网上网人数达7950万人,上网计算机达到3089万台,网站总数达到59.6万个,互联网的应用逐步普及。 (二)现代物流技术逐步得到应用。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一些大型工业企业开始重视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以订单为中心改造现有业务流程,在生产组织、原材料采购及产品销售、配送和运输等方面实行一体化运作,降低库存,减少资金占用。商业企业则加快改制重组,发展连锁经营、统一配送和电子商务的步伐。 (三)专业化物流企业迅速发展。近几年来,通过改造传统国有运输、仓储企业,发展民营物流企业,积极引进外资物流企业,以及实现生产流通企业物流社会化等途径,专业化物流企业发展迅速,逐步形成了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经营模式和不同经营规模的专业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物流的服务功能增强,服务水平提高。

我国物流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 伴随着我国网络购物的迅速发展,我国的物流行业也在其带动下迅速的发展着。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物流业已成为国际间商业贸易的一种重要实现方式和必要手段,我国的物流行业也在不断的向国际物流方向发展。现如今,我国的物流状况较前几年来说,有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在我国的物流环境和供给与需求方面来看,发展是很迅速的。而且,我国物流的发展,也带动了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在物流的发展中,我国可能还存在一些不足。在物流布局上,有明显的不足,而且我国还严重缺乏物流相关人才。因此本文就以上所述,分析了我国的物流现状和我国物流的发展趋势。 关键字:我国物流;现状;不足;发展趋势

目录 第一章、绪论 (4) 第二章、物流 (5) 2.1、物流的定义 (5) 2.2、物流构成 (5) 第三章、我国物流现状的优势 (7) 3.1、我国物流的环境 (7) 3.2、我国物流市场状况 (8) 3.3、物流业促进了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 (8) 3.4、我国物流各方面的发展状况 (8) 第四章、我国物流现状的劣势 (10) 4.1、物流的库存、运输成本过高 (10) 4.2、物流管理成本过高 (10) 4.3、第三方物流服务规模较小 (11) 4.4、物流管理体制,法规和技术标准不完善 (11) 4.5.物流管理人才匮乏,物流教育不够重视 (12) 第五章、我国物流问题需要采取的措施 (13) 5.1大力推进物流服务的社会化和专业化 (13) 5.2加速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的发展 (13) 5.3加强我国物流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13) 5.4优化我国物流发展的区域布局 (14) 第六章、我国物流的发展趋势 (15) 6.1、物流作业的系统化发展 (15)

浅谈物流业发展的现状趋势与对策修订版

浅谈物流业发展的现状趋势与对策修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浅谈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现状、趋势与对策 【摘要】面对如今物流行业存在的成本居高不下,设施利用率低,信息化程度低,国外物流巨头冲击等问题,我国物流业应在保持平稳发展的过程中,加快自身现代化发展和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物流行业;成本;信息化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多年探索,我国产业结构格局日渐趋于规模化,专业化,同时计算机应用技术越来越成熟,以及电子商务新模式的日新月异,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总趋势进入整合阶段。面对如今物流行业存在的成本居高不下,设施利用率低,信息化程度低,国外物流巨头冲击等问题,我国物流业应在保持平稳发展的过程中,加快自身现代化发展和信息化建设。 一、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 1、规模巨大,利用率偏低 1978年至今,我国GDP发展水平始终保持较快增速,为物流行业的加速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大环境。通过国家统计局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2016-2017年我国物流总费用大约12.1万亿元,市场规模巨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行业整体资源利用效率不足,美、德等发达国家物流费用占GDP总值的比重大约在7%左右,而我国物流费用占GDP总值的比重约为14.6%,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明显的差距。同时各企业建造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利用率极低,严重浪费。 2、集中度低,市场竞争激烈

据调查显示70%的中小型物流企业现发展阶段遭遇的主要问题包括:行业市场份额占有率为43%,与大型企业相比竞争力差,经营规模单一,能提供的服务力水平较差,应用新技术的能力不足,限制了自身的发展,由于物流行业准入门槛低,同时整个行业缺乏明显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导致不同物流企业之间依靠降低价格进行恶性竞争,造成极为严重的恶性循环。 3、政府管控力度不足,法律不完善 现行条件下,商务部、交通部等部门在资格认证方面各有不同的政策法规,政府部门的分头管理机制,导致各法规之间存在漏洞的潜在风险大大提高,不利于对物流业起到完备的管控。同时各地地方保护主义色彩极为普遍,甚至某些地方政府为维护本土公司利益,在财政税收,交通运输管制方面对非本土公司设置障碍,严重限制了物流企业跨区域整合的可能,一定程度上?χ圃剂宋锪餍幸档目缜?域整合。 4、信息化程度低,信用体系不完善 如今没有建立健全完备的信息平台,从而导致信息的不对称性、不准确性、不及时性。企业受滞后或错误信息引导做出错误判断,对于企业生产销售计划以及市场发展趋势难以保持正确的认知,必定导致企业利益亏损,上游公司的亏损直接限制了物流业自身的发展。信用体系的不完善,导致企业间的不信任,极大的增加了物流业的潜在风险。 二、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趋势包括:物流费用总额不断提高;行业效率不断提高;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逐渐形成完备的供应链;各企业间逐步整合;政府管控力度加大,逐渐形成完全的法律政策;信息化,信用体系逐步完善。

物流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物流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近年来,xx区把物流业作为“四大支柱产业”(化工、造纸、酿酒、物流)来发展,取得了不凡的业绩,为进一步加快发展xx现代物流业,对于“1234”发展战略的实施,增加财政税收,增加为工业服务的功能。为此,该如何围绕泸州市“四个四”发展战略,加快发展xx现代物流业,使物流业成为xx经济增长的一股强劲活力和亮点,笔者就此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xx区物流业发展现状 目前,xx区有属地物流企业97家,其中,企业物流企业1家,区级物流企业73家,镇级物流企业23家,占地面积267亩,仓储面积万平方米,从业人员2050人,车辆1009辆,船9艘,总吨位万吨,自开票纳税企业11家,代开票纳税企业26家。XX年实现货物运输量XX万吨,入库税金5800万元,同比增加1900万 二、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必要性 1、现代物流发展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生产资料的获取与产品营销范围日趋扩大,社会生产、物资流通、商品交易及其管理方式正在并将继续发生深刻的变革。与此相

适应,被普遍认为企业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外的“第三利润源”的现代物流业正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兴起。 2、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必须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 历史和现实经验证明,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是欠发达地区实现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外资西进、东资西移的趋势明显。我区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弱,主动地、大规模地承接产业转移,是全方位开放合作的最重要突破口。而顺利承接产业转移,必然要求健全完善的物流设施和高效便捷的物流服务,以低成本专业化的流通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必须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 3、打造川滇黔渝结合部商贸中心,必须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 区域中心城市的主要特征,就是具有强大的集聚能力和辐射效应。按照市委“四个四”发展战略,要打造川滇黔渝结合部商贸中心,就必须在提升物流、商流、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等多种要素的聚集能力方面狠下功夫。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无疑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 4、有效发挥和利用产业优势,必须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 实施工业强区战略,要有效发挥和利用我区工业产业优

我国农村物流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南京理工大学 结课论文 论文名称:我国农村物流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学科名称:运输物流工程 指导教师:于世军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1010310102

目录 论文名称:我国农村物流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1) 学科名称:运输物流工程 (1) 指导教师:于世军 (1) 学生姓名: (1) 学生学号:1010310102 (1) 一、引言 (1) 1.1农村物流体系的定义 (1) 1.2发展农村物流业的意义 (2) 二、我国农村物流业的现状 (2) 2.1已取得的成就 (2) 2.2制约因素与问题 (2) 2.2.1物流环节的制约 (3) 2.2.2农村社会环境的影响 (3) 2.2.3我国物流和市场环境 (4) 2.2.4 政府政策 (5) 三、我国农村物流业的发展对策 (5) 3.1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和人才培养 (5) 3.2政府政策 (6) 3.3物流市场环境 (7) 四、我国农村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7) 4.1高效机械化 (8) 4.2专业科学化 (8) 4.3统一标准化 (8) 4.4网络信息化 (8) 4.5连锁城乡一体化 (8) 4.6市场国际化 (8) 五、结束语 (8)

我国农村物流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摘要:目前农村物流业的落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何建立新型高效的农村物流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本文从农村物流环节、农村社会环境、我国物流与市场环境、政府政策等方面,对我国农村物流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目前制约我国农村物流业发展的问题与因素,从现代科技技术和人才培养、政府政策和物流市场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农村物流业的发展对策,探索了我国农村物流业的发展方向。 Abstract:The rural logistics's under-development has become the constraints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factors. How to build a new type of high efficient logistics system in rural areas is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 of our country socialism the process ,which need to be solved. From the rural logistics, rural social environment, China's logistics and market environment, the government policy, the article analyses the logistics industry in China's rural areas. In view of the current constraints on China's rural logistics development problems and factors, from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alent education, government policy and logistics market environment,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rural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logistics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exploring the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logistics . 关键词:农村物流业制约因素发展方向 Keyword:rural logistics factors development 一、引言 1.1农村物流体系的定义 农村物流体系是指农村物流资源在地域空间、技术信息、基础设施、供需市场及产业组织等所构成的产业体系,它是一个为农村生产、生活和其他经济活动提供物流支持和服务的产业组织所构成的服务体系。农村物流系统的运作主要涉及包括运输、仓库、场站、管理体制、信息水平等相关因素。该系统的功能主要有:完善社会物流系统;带动对其他相关产业发展;提升区域经济实力,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保障就业,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中国物流业发展现状

中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报告 一、我国物流业当前发展现状 21世纪以来,中国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物流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为进一步加快发展中国物流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1. 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一些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开始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实施流程再造和服务外包;传统运输、仓储、货代企业实行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一批新型的物流企业迅速成长,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多种服务模式、多层次的物流企业群体。物流费用成本呈下降趋势,促进了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 2.我国物流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完善。交通设施规模迅速扩大,物流园区建设开始起步,仓储、配送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批区域性物流中心正在形成。物流技术设备加快更新换代,物流信息化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 3.我国物流业发展环境明显好转。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建立了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出台了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物流统计核算和标准化工作,以及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等行业基础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二、我国物流业和世界物流业的发展差距

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而言,中国的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主要特点是: 1、企业物流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已初见端倪近年来,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企业对物流领域中存在的“第三利润源”开始有了深刻的认识。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成为目前多数国内企业最为强烈的愿望和要求。这说明,我国物流活动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加强企业内部物流管理活动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 和此同时,专业化的物流服务需求已经出现,且发展势头极为迅速。其一是跨国公司在中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销售活动,分拨活动以及采购活动过程中对高效率、专业化物流服务的巨大需求,这是带动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市场基础;其二是国内优势企业对专业化物流服务的需求。 2、专业化物流企业开始涌现,多样化物流服务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经济中出现的许多物流企业,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国际物流企业。这些国际物流公司一方面为其原有的客户——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延伸物流服务;另一方面,针对中国市场正在生成的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提供服务。二是由传统运输、储运及批发贸易企业转变形成的物流企业。它们依托原有的物流业务基础和在客户、设施、经营网络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不断拓展和延伸物流服务,逐步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三是新兴的专业化物流企业。这些企业依

我国物流业现阶段的发展情况

我国物流业现阶段的发展情况 中国现代物流业,是适应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在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物资计划分配和运输体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 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进入21世纪现代物流业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国内物流热持续升温,发展势头迅猛。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近几年中国现代物流业有了较快的发展。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展。 经过建国六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三十多年的建设,我国基本建成了由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管道运输组成的物流运输基础设施体系。到2010年年底,全国公路网总里程达到395万公里,5年新增60.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7.3万公里,五年新增3.2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网骨架基本形成;全国沿海港口通过能力达55.1亿吨,五年新增30亿吨;内河航道里程达12.3万公里,五年新增及改善航道里程5700公里。我国还建成了一批铁路、公路站场和货运枢纽、海运和内河港口、机场。2011年,中国民航运输机队总量达到1610架,是2005年的1.87,运输线路和作业设施有了较大的改善。以发展现代物流为核心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大批涌现。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在共用通信网的规模、技术层次、服务水平方面都发生了质的飞跃。 (二)现代物流技术逐步得到应用。 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一些大型工业企业开始重视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以订单为中心改造现有业务流程,在生产组织、原材料采购及产品销售、配送和运输等方面实行一体化运作,降低库存,减少资金占用。商业企业则加快改制重组,发展连锁经营、统一配送和电子商务的步伐。 (三)专业化物流企业迅速发展。 近几年来,通过改造传统国有运输、仓储企业,发展民营物流企业,积极引进外资物流企业,以及实现生产流通企业物流社会化等途径,专业化物流企业发展迅速,逐步形成了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经营模式和不同经营规模的专业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物流的服务功能增强,服务水平提高。 (四)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逐步降低。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测算,2011年中国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为21.4%,一批采用现代物流技术的工商企业,物流成本降低的幅度更大。 总的看,中国现代物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总体发展水平仍然比较低。一是物流总成本仍然偏高。一般经济发达国家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为10%左右,而中国

物流行业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第一章 物流企业挣扎求生 酝酿提价一触即发 油价在飙,运费却一直没涨。2011年对物流企业仍是一个寒冬,一场大的行业洗牌正在进行,有商家指出,运输费提价箭在弦上。 在举办的第三届深圳国际物流设备与技术博览会上,许多人士纷纷表示,在物流行业,一些中小企业正在纷纷倒闭,规模较大的企业也在苦撑,行业内正在预测究竟哪些企业能撑过这个寒冬。 油价快速上涨不断摊薄着物流运输业的利润。"以深圳到上海货运为例,过去油价为5元每升,1500公里耗油大概600升,现在油价升至7.5元,仅油价成本就提高了50%,一趟来回的油费比过去多了近3000元,但运费两年来一直没涨。" 高昂的路桥费用也成为物流运输企业不成承受之重,据介绍,以运输行业经验统计,目前运输行业路桥费已达平均每公里1至2元。 运输费用已经到了"不得不涨"的时候。对于此前多家民营快递企业酝酿6月提价的传闻,业内涨价的呼声一直很强,但由于市场传导机制缺乏灵活和畅通性,因此运费普涨可能会推迟,但在今年年内必然将迎来有一波涨价。 事实上,面对严峻的生存危机,此前已有一些协会、组织曾酝酿集体涨价,但由于行业竞争不规范,因此提价一直未果。 "恶性竞争"是物流运输行业提价难的主要原因。由于物流行业准入门槛极低,给一些小企业甚至个体司机制造了大量机会,"压价"抢订单的风气愈演愈烈,造成物流行业竞争者"多、散、乱",甚至难以治理的恶果。 "因为管理欠缺规范,很多小企业、司机不给运输车辆购买货运保险,甚至有司机在车辆出事后扔下车、货逃跑的现象发生,给企业造成了大量损失。"前述业内人士指出。 据深圳市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协会的一项统计,作为深圳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的现代物流业,2010年增加值已达926.3亿元,占深圳GDP总额的9.74%。物流行业涉及生产、消费、金融等多个社会,对社会经济领

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

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 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动脉系统,连接经济的各个部门并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上世纪80年代飞速发展时期,物流成本较高的问题,被商品超高的毛利率掩盖,随着1997年经济软着陆,企业在激烈竞争中,意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物流作为资源和人力之外的第三利润源,越来越受到重视。 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 虽然跳过了美国、日本物流行业的平稳发展阶段,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在基础设施、经营管理、理论研究、物流技术、信息技术等方面还比较落后。但安得智联表示其市场规模巨大,前景广阔。 近年来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实现物流及供应链管理外包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物流总费用为10.8万亿元,较上年增长了1.9%。 物流业前景指数(LPI)反映物流业经济发展的总体变化情况,以50%作为经济强弱分界点,高于50%时,反映物流业经济扩张,低于50%则反映物流业经济收缩。我国物流业前景指数,从2014年1月以来均保持在50%以上,反映我国物流业总体仍处在平稳较快发展周期。 物流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衡量物流业总体运行效率重要指标之一。我国物流业近年来虽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但整体运行效率仍然交低。我国该指标从1991年的23.79%下降到2014年的16.9%。美国、日本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稳定在8%左右,我国与美日相差超过8%。 安得智联指出目前,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物流企业加大并购力度,行业整合提速。物流行业集中度低,导致市场竞争激烈,呈现的降低服务价格为主要竞争手段的特点,行业整体缺乏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进入门槛低导致物流业集中度低,价格竞争激烈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集中度随不断提升,但行业仍缺乏具有定价权的龙头型公司。 规模较大的物流公司,可利用规模经济,在网络覆盖、运力配置等方面发挥及时、安全、低成本等优势。小企业服务功能少,综合化程度低,管理能力弱,竞争能力弱,信息能力弱,经济秩序不规范,不具备适应现代物流追求动态运作,快速响应的要求。 第二,服务范围不断向供应链两端延伸。目前我国物流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深入发展、建立深度合作关系,物流服务范围不断向供应链两端延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