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集团总部9名高管一年违规领购物卡32万
被告人晏大彬受贿、被告人付尚芳洗钱案

被告人晏大彬受贿、被告人付尚芳洗钱案公诉机关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
被告人晏大彬,男,1962年9月4日生于重庆市巫山县,身份证号码512227************,汉族,大专文化,原巫山县交通局局长、巫山县长江大桥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兼建设办公室主任。
住重庆市巫山县巫峡镇净坛一路74号1单元5-1号。
因涉嫌犯受贿罪于2008年3月28日被重庆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4月3日被逮捕。
现羁押于重庆市万州区看守所。
辩护人付绍明,重庆渝合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人付尚芳(又名傅尚芳),女,1965年11月13日生于重庆市巫山县,身份证号码512227************,汉族,高中文化,原巫山县三峡航运公司职工,户籍住所地重庆市巫山县巫峡镇净坛一路74号1单元5-1号,现住重庆市渝北区鲁能新城1栋3单元13-2号。
因涉嫌犯窝藏罪于2008年1月16日被重庆市公安局南岸区分局刑事拘留,同年2月21日因涉嫌犯洗钱罪被逮捕,现羁押于重庆市万州区看守所。
辩护人殷洪兵,重庆渝信律师事务所律师。
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以渝检二院刑诉(2008)44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晏大彬犯受贿罪、被告人付尚芳犯洗钱罪,于2008年6月26日向本院提起公诉。
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
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指派代理检察员王东、李星、陈庆萍出庭支持公诉。
被告人晏大彬及其辩护人付绍明、被告人付尚芳及其辩护人殷洪兵到庭参加诉讼。
现已审理终结。
公诉机关指控,2001年至2008年初,被告人晏大彬在担任巫山县交通局局长、巫山县长江公路大桥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兼建设办公室主任期间,利用主管巫山县交通建设和具体管理巫山县长江大桥建设的职务之便,在工程承揽、工程款拨付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先后收受工程承包人周松等17人给予的人民币2218.4万元、美元1万元,折合人民币共计2226万元。
被告人晏大彬将其中收受的2165万余元交给其妻即被告人付尚芳保管。
年薪上百万,“油老虎”们咋还这么贪

年薪上百万,“油老虎”们咋还这么贪作者:来源:《新传奇》2015年第20期“从巡视报告来看,庞大的海外资产、并购招标和原料采购是能源国企贪腐的高发区。
”在一些国企,大到招投标工程,小到千箱橙子,都暗藏采购腐败。
中央纪委网站近日陆续公布了中央巡视组第三轮专项巡视13家单位的整改情况。
在中国石化、神华集团、华电集团的通报中,领导干部腐败、关联交易牟利、国有资产流失等成为突出问题。
专项巡视中,众多“油老虎”、“电老虎”、“煤老虎”落马引发关注。
上至年薪百万的董事会高管,下到基层销售负责人,能源国企的腐败态势严峻。
高管年薪百万仍要贪根据国资委和上市公司披露,2014年度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5.1万亿元。
同期仅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三桶油”营收就达5.36万亿元,占比超过20%。
然而,4月末起集中公布的巡视整改情况显示,油、电、煤等央企“能源腐败”问题严重。
中石化党组在巡视整改通报中披露,仅从2014年12月以来,中石化全系统已有36人受纪律处分,7人被刑事處理,19人被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
同时,共有134名中石化党组管理的领导人员的配偶、子女在系统内从业,已明确对此开展清理。
“从巡视报告来看,庞大的海外资产、并购招标和原料采购是能源国企贪腐的高发区。
”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所长张晖明说。
据调查,在一些国企,大到招投标工程,小到千箱橙子,都暗藏采购腐败。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的一份判决书显示,在中石化下属的胜利油田,曾担任勘探开发监督管理中心主任的处级干部翟庆龙,在设备采购方面收受企业多根金条。
为谋取个人利益,翟庆龙还帮助“有关系的人”,向胜利油田包销橙子7000余箱,均由下属企业用国资埋单。
全球最大煤炭企业神华集团在通报中披露,目前已给予20名党员干部党纪政纪处分,对32名党员干部诫勉谈话和通报批评;另有4名评审专家因违反招投标规定,被取消资格。
华电集团党组也通报称,仅在4月份,已对3家单位负责人分别给予党政纪处分。
经济论文—原三峡证券高管集体被查

原三峡证券高管集体被查今年8月,原三峡证券五名高级管理人员被司法调查,据悉主要问题是涉嫌操纵股票,损公肥私。
目前正在接受湖北省公安厅的调查,未正式逮捕。
据记者采访获悉,这一案件是由公安部移交湖北省公安厅办理,溯其源则是近期由中国证监会移交给公安部的数个证券金融要案之一。
2002年5月,三峡证券注册地由湖北宜昌迁至上海,同时更名为亚洲证券。
去年9月,三峡证券注册资本金由1.5亿元增至10.329亿元,其中,公积金转增资本金3600万元,其余8.469亿元向新股东募集。
银河证券与中国泰盛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邯郸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并列第一大股东,分别出资2亿元,持有19.36%的股份。
据悉,被调查的原三峡证券高管包括原董事长邓贵安、总经理李洪尧、副总经理周宏、柴丛和李晓春,在被羁押前均作过脱身安排,仿佛已然成功金蝉脱壳,但终未免于司法追究。
而记者采访的多位人士对此均并不惊讶,多称“出事是早晚的事”。
坐庄深南玻一位原服务于三峡证券的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诉记者,深圳证管办2001年就调查过三峡证券深南玻(深交所上市公司,股票代码000012,现更名为南玻科控)股价操纵案,当时对持有深南玻5万股以上的账户都进行了调查,证监会也多次传唤有关人员了解情况,但是“一直没有结论”。
虽然没有结论,一位知情者告诉记者,证监会对三峡证券明确指示:深南玻股票只准卖,一股都不准买。
深南玻是2000年的股市大牛股,让三峡证券这家原本没有多少名气的地方性小券商名声大振。
深南玻1999年亏损1.69亿元,每股收益-0.25元,而2000年净利润达到1.64亿元,每股收益0.24元,业绩骤然上升。
2000年2月底,深南玻开始启动,在两个月的时间里从5.4元一口气涨到了25.82元,走势完全独立于大盘,是名副其实的大牛股。
2000年9月12日达到最高价28.5元,与当年底最低价4.81元相比,涨幅492.52%。
2000年与2001年,深南玻成为深圳市场股票集中度最高的个股,分别达到92%和89%。
三峡集团一二把手敏感期被免职

三峡集团一二把手敏感期被免职:树欲静而风不止2014年03月26日 23:44 华夏时报我有话说(10,011人参与)收藏本文三峡集团原董事长、党组书记曹广晶。
(资料图)三峡集团原总经理陈飞。
(资料图)【推荐阅读】三峡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双双去职港媒:显然不寻常媒体称三峡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同时被免在央企不多见“三峡双雄”中途离场本报记者冯庆艳北京报道曾于去年初对外称“三峡工程没有什么不可以公开”的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下称“三峡集团”)原董事长曹广晶,在公司陷入舆论漩涡之际,却迎来其50年来人生轨迹的一次大颠覆,被免职之前,他已浸淫三峡工程领域29年之久。
与曹广晶一同被免职“另有任用”的,还有与其并称为“三峡双雄”的三峡集团原总经理陈飞。
央企一、二把手同时双双去职,这一情况极为少见。
而更让人疑虑的是,“三峡双雄”的去职,恰恰在去年底中央巡视组进驻三峡集团发现问题且集团承认并进行全面自我清查之时。
“树欲静而风不止”。
曹陈二人的离场与三峡集团招投标暗箱操作等恶性事件被公开化有无关联?掌舵集团4年之后,“另有任用”又该怎样解读?“曹陈两位老总并非正常退休,而是任职满几年而进行的职位调整,所以宣布了‘另有任用’。
”三峡集团内部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说,“显然,两位老总的调离与被曝光的招投标违规等事件并无关联”。
敏感期被免职从三峡工程建设基层一路摸爬滚打历经17年才登上三峡集团副总经理位置的曹广晶,走上集团董事长这个正部级位置才短短4年。
戏剧性的是,2010年1月曹广晶履新同一天,大曹一岁的陈飞也上任集团总经理;4年之后的同一个时间,二人竟“携手”以被免职的形式与三峡集团告别。
事出蹊跷必有因。
针对去年底中央巡视组指出的集团招投标暗箱操作、一些领导人员亲友插手工程建设等种种问题,曹广晶于3月22日公司官网上表态称,要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惩治招投标领域的腐败行为。
而在此之前,集团就已采取措施,成立了招投标管理整改专项工作组,对以往项目招投标情况进行全面清查。
三峡集团利益链内幕触目惊心

三峡集团利益链内幕触目惊心三峡集团利益链内幕触目惊心来源:2014-03-01 18:07:41三峡工程,目前为止是中国最大规模的工程项目。
为建设三峡,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于1993年9月27日成立,2009年9月27日更名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2013年10月29日至12月30日,中央第九巡视组对三峡集团公司进行巡视,问题冰山才开始破出一角。
近日,巡视组更是直指三峡集团存在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投标暗箱操作、分包及亲友插手工程建设等问题,有的领导人员违规占有多套住房。
此外,三峡集团在重大事项决策方面,不规范不透明,选人用人决策问题非常突出。
针对巡视组日前反馈的巡视情况,三峡集团紧急做出反应,表示正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好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将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
“曾被评标评委索贿100万”在三峡工程的建设中,招投标环节成为了滋生腐败的温床。
连日来,多名知情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举报称,三峡集团位于三峡坝区的培训中心,目前正处于施工过程中,但当时的中标者———中国华西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人员却并没有进场,而是将工程转包给其他公司。
而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建筑单位工程中标之后,不能全部转包,或全部分包给其他单位施工。
这其实是一桩发生在两年前的离奇投标旧案。
提起此事,武汉某公司的员工刘虎(化名)至今仍感到颇为气愤。
“我们的报价最低,只有7000多万,另一家企业是8000万,最后却都被一家报价1亿的企业挤走。
最可气的是,三峡方面明知该企业存在违规投标行为仍让其中的。
”2012年3月12日,三峡集团作为招标人,委托其全资子公司三峡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对其位于三峡坝区的培训中心,进行建筑、室内装修及景观改造的工程招标。
当时,三峡方面对投标人的业绩作了明确规定,同时,为了防止投标人的项目经理在其他在施建设工程项目中担任项目经理,招标文件中还特别强调投标人必须将项目经理的《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和《一级建造师注册证书》作为投标文件的一部分,压在招标公司,直至招标人确定中标人后退还。
张家慧被查顶上有多大的伞又结了多大的网

青锋不是不到,时候不到。
在五月的最后一天,“海南省高院副院长张家慧被查”这一消息,几乎刷遍了整个网络,使得20多天前李富华等人在上海召开媒体见面会,公开举报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张家慧夫妇坐拥36家企业、家族产业或超200亿,以及被指滥用职权骗取重刑犯家属财产等,有可能在短时间内有明确的结论。
张家慧被查,首先让人想到的是,某些涉嫌违规违法的官员,其最终被查,为何大都是要等网络公开举报时?据举报人提供给媒体的材料显示,举报人李富华因为和张家慧丈夫刘远生有经济往来,后发生纠纷,经法院判决胜诉后,怕要不回欠款,便去查副院长张家慧家的财产,不想一查查出数百亿元。
李富华用地图标注的形式证实,张家慧夫妻共控股或实际经营公司达36家,其中包括3家境外公司。
其中,每家公司的控制人和张家慧夫妇之间的关系,都被弄了个一清二楚。
并指称,张家慧夫妇“共同在张家慧的势力范围内及刘远生老家附近的四川泸州市编织了一个巨大的商业帝国”。
如此轻易就被一个商人查清的情况,张家慧夫妇之前怎么就隐瞒过了组织?而要等到网络举报后,才被组织调查?张家慧被查,让人想到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如此在自己势力范围内帮老公敛财的人,怎么从法官一步一步走向了高院副院长的领导岗位,其头上是否有保护伞?如果有,其顶上的保护伞该有多大?张家慧夫妇又编织了多大的关系网?让人提出上述疑问的就是媒体之前公开的一个案例。
2019年4月30日包工头易真武因敲诈勒索罪在重庆万州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重庆万州与海南相距几千里,为何要说这个案件?张家慧今日被查,也就是由这个案件引爆。
据说,包工头易真武曾在海南承建了张家慧的丈夫刘远生为总经理的海南迪纳斯投资有限公司修建的五星级酒店装修工程,因工程结算和刘远生发生纠纷,想通过张家慧做工作让刘远生给付其要的钱。
于是,便写了一封长达13页的信,连同张家慧打麻将,以及和刘远生谈话的视频、录音的U盘,邮寄到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张家慧办公室。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2013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

2015年第12号公告: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2013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2015年6月28日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规定,审计署2014年对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三峡集团)2013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重点审计了三峡集团总部及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电力)、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新能源)等11家二级单位,并对有关事项进行了延伸和追溯。
一、基本情况三峡集团成立于1993年9月,2013年底注册资本1495.37亿元,拥有全资和控股子公司169家、参股公司68家、事业单位1家,主要从事长江中上游水电资源开发、水利水电技术服务、水电站运行、风电开发、风电场运行管理、水利水电工程所需物资设备的销售、住宿经营的管理等。
据三峡集团合并财务报表反映,2013年底资产总额4333.92亿元,负债总额1863.38亿元,所有者权益2470.54亿元;当年实现营业收入426.08亿元,净利润175.95亿元,资产负债率43%,净资产收益率7.45%,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107.03%。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了该公司2013年度合并财务报表,并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审计署审计结果表明,三峡集团规划全局发展,突出水电主业;培育开发新能源业务,拓展海外市场;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内部管理。
审计也发现,三峡集团在经营业绩、发展潜力、廉洁从业等方面还存在一些违规问题。
二、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经营业绩方面。
1.财务收支方面。
(1)2010年至2014年1月,三峡集团总部及2家下属单位将应计入营业外收入的财政补助款在往来科目核算、违规列支应由职工个人承担的费用、合并财务报表未抵销部分内部交易等,造成收入少计6.85亿元、多计7149.71万元,成本费用多计3.15亿元、少计253.99万元,投资收益少计1.94亿元、多计1.29亿元,由此导致4年间少计利润9.91亿元,其中2013年少计利润2.64亿元。
211240064_解析这54_名被查省部级干部的腐败特征

观潮锐评解析这54名被查省部级干部的腐败特征│文张强人数及被查处时间笔者所搜集的已被判刑的54名高级干部腐败官员分布时间为2017年11月至2022年10月,2017年有3人,2018年有18人,2019年有14人,2020年有14人,2021年人数较少,只有5人被宣判罪名,未一审宣判的没有计入统计。
学历统计为了便于统计,在本文中笔者将学历分为三类:本科、硕士、博士,将大学在读、大学本科统称为本科学历,硕士研究生、在职研究生统一为硕士,在职博士、博士研究生统称为博士。
在已宣判罪名的54名高级干部中,本科学历的有15人,硕士学历的有26人,博士学历的有13人。
其中硕士以上学历的共有39人,占到总人数的72.2%,说明落马的高级干部学历都普遍偏高。
行政级别经统计,已宣判罪名的54位高级干部中正部级官员有7人,占到总数的13%。
被查处的副部级官员有47人,占到总人数的87%。
生活作风问题被查处的高级干部中大多数都涉及受贿罪,但是权钱交易也常伴随着权色、钱色交易,在被宣判罪名的54名高级干部中,有23名官员被披露存在与他人通奸、生活作风糜烂、道德败坏、搞不正当男女关系的情况,占到总人数的42.6%。
腐败领域由于高级干部掌握着重要的行政权力,其权力的使用无疑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查处的高级干部中,根据数据统计,其违法犯罪的领域大都集中在房地产开发、项目审批、贷款审批、职务调整、股票交易、资源开发、企业经营、案件办理这几个方面。
其中,在部分资源密集的省份,如内蒙古,涉案的官员大都存在利用煤炭的经营权进行腐败的特点,在被查处的3人中,通报的内容都有利用发放煤炭的经营开采权来获取巨额利润的表述。
“圈子文化”触目惊心从十九大后被查高官腐败情况看,搞“小圈子”现象突出。
“圈子文化”盛行导致政治生态严重恶化。
如以孙力军为权力中心的“政法帮”。
官方发布的反腐纪录片《零容忍》提到,孙力军政治团伙案是十九大以来查处的最严重的案件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峡集团总部9名高管一年违规领购物卡32万
热点资讯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网站2015-06-29 07:1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规定,审计署2014年对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三峡集团)2013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重点审计了三峡集团总部及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电力)、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新能源)等11家二级单位,并对有关事项进行了延伸和追溯。
一、基本情况
三峡集团成立于1993年9月,2013年底注册资本1495.37亿元,拥有全资和控股子公司169家、参股公司68家、事业单位1家,主要从事长江中上游水电资源开发、水利水电技术服务、水电站运行、风电开发、风电场运行管理、水利水电工程所需物资设备的销售、住宿经营的管理等。
据三峡集团合并财务报表反映,2013年底资产总额4333.92亿元,负债总额1863.38亿元,所有者权益2470.54亿元;当年实现营业收入426.08亿元,净利润175.95亿元,资产负债率43%,净资产收益率7.45%,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107.03%。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了该公司2013年度合并财务报表,并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审计署审计结果表明,三峡集团规划全局发展,突出水电主业;培育开发新能源业务,拓展海外市场;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内部管理。
审计也发现,三峡集团在经营业绩、发展潜力、廉洁从业等方面还存在一些违规问题。
二、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经营业绩方面。
1.财务收支方面。
(1)2010年至2014年1月,三峡集团总部及2家下属单位将应计入营业外收入的财政补助款在往来科目核算、违规列支应由职工个人承担的费用、合并财务报表未抵销部分内部交易等,造成收入少计6.85亿元、多计7149.71万元,成本费用多计3.15亿元、少计253.99万元,投资收益少计1.94亿元、多计1.29亿元,由此导致4年间少计利润9.91亿元,其中2013年少计利润2.64亿元。
(2)截至2013年底,下属长江电力仍将2002年以前计提的“大坝加固基金”余额8909.49万元在其他应付款科目挂账,未按规定及时予以清理。
(3)截至2014年3月,下属三峡新能源未按规定将中央预算安排的建设项目结余资金4378.75万元上交财政等部门。
2.贯彻执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与决策部署方面。
(1)2011年和2013年,三峡集团未经国资委批准,委托或同意下属2家企业在湖北神农架、西藏林芝投资规划建设2处酒店。
截至2014年3月底,已分别支付湖北神农架土地预付款500万元、林芝雅江宾馆有限公司出资款5亿元。
(2)截至2014年6月底,内蒙古呼和浩特抽水蓄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呼蓄公司)已占用的4430.97亩建设用地未取得国有建设用地批准书和国有土地使用证。
3.内部管理方面。
(1)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下属长江电力1名高管人员同时担任三峡集团高管职务,不符合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主要管理人员不得担任控股股东单位除董事以外的其他职务的要求。
(2)2010年至2014年3月,三峡集团部分工程项目管理不合规。
一是部分工程项目未按规定公开招标,涉及合同426份、金额114.73亿元(其中2013年19.35亿元)。
其中:应招标未招标涉及合同323份,金额56.16亿元;应公开招标而采取邀请招标涉及合同103份,金额58.57亿元。
二是三峡集团和下属三峡新能源部分工程项目评标过程不合规,涉及合同8份,金额7.94亿元,其中2013年40万元。
三是7个项目的施工单位违法分包和转包工程,分别涉及金额17.91亿元和8428.31万元,其中2013年违法分包涉及金额5.66亿元。
四是工程管理不合规等增加工程成本1.30亿元,面临承包商索赔7055.22万元。
审计还发现,2010年以来,三峡集团黄码公路项目建设管理混乱,工期滞后,部分挡土墙存在强度不足等问题;2012年,三峡集团批准呼蓄公司抽水蓄能电站的执行概算比发展改革委原核准投资额超出11.34亿元;2011年至2013年,三峡新能源开工建设的5个项目未按规定办理相关许可证。
(3)三峡集团总部2007年进口的1辆价值543.58万元的防化洗消云梯车因存在质量问题长期闲置,未能发挥效益;截至2014年6月,下属呼蓄公司于2004年受让的105.40亩土地一直未办理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转让过户登记。
(4)三峡集团信息化系统存在对集团职能管控覆盖范围不够全面、对海外业务缺乏有效支持等问题。
(5)2011年至2013年,三峡集团总部高管职务消费中,部分业务招待费按估计数进行统计,涉及金额216.08万元,其中2013年38.78万元;2012年7月以来,三峡集团总部为9名高管人员办理首都机场
贵宾卡,未按规定向国资委申报该职务消费事项,其中2013年列支费用26.80万元。
(6)2011年至2013年,三峡集团以直接委托方式选聘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财务决算主审会计师事务所,但向国资委上报选聘方式为“集团统一招标”。
(二)发展潜力方面。
1.2010年,三峡集团对成都三峡大厦设计和北京办公楼装修方案进行变更,造成拆除部分已建工程并支付相关赔偿费用等,共计损失1687.4万元。
2.2012年,下属三峡新能源逆决策程序操作,出资2亿元收购1家拥有30万千瓦风电项目开发权的公司股权,较评估值超出1.21亿元。
2013年8月至2014年6月,该风电项目因接入电网系统外送线路河北段未获核准而处于停工状态。
3.2010年至2013年,三峡集团总部及下属长江电力在未经董事会决策和国资委备案同意的情况下,向西藏墨脱援建等4个项目捐赠7873.32万元,其中2013年3500万元。
4.2010年至2014年6月,三峡集团为职工超标准缴纳住房公积金1.09亿元,其中2013年3106.82万元。
(三)廉洁从业方面。
1.三峡集团总部在人均办公面积超标、个别办公楼豪华装修的情况下,还于2011年至2012年规划建设办公区总建筑面积3
2.21万平方米的昆明基地,截至2013年底已投资
3.77亿元。
2.截至2014年3月,三峡集团总部13名已享受过房改房或垫资团购房的高管人员以内部价格承租集团公司垫资购买的职工住宅和下属企业自有房产。
3.2013年,三峡集团总部9名高管人员在国资委核定的年度薪酬方案之外,违规领取购物卡32.04万元,其中在职工福利费中列支27.54万元。
4.2013年,三峡集团总部及5家下属企业组织职工旅游支出426.48万元。
5.2013年,三峡集团总部向下属企业转嫁招待费136万元。
6.2013年,三峡集团总部及部分下属企业在公务接待、新春团拜等活动中,消费高档烟酒、购买礼品等支出273.53万元。
7.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下属长江电力补贴三峡机场230万元开通湖北宜昌至四川宜宾航线,其中2013年120万元,该航线利用率较低。
三、以前年度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
审计署2010年对三峡集团审计发现的问题中,该集团未向国土部门办理成都三峡大厦酒店用地性质变更手续问题尚未整改到位。
四、审计处理及整改情况
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署已依法出具了审计报告、下达了审计决定书。
三峡集团具体整改情况由其向社会公告。
本次审计发现相关违法违纪问题线索,已依法移送有关部门进一步调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