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技术应用磁敏传感器

合集下载

“传感器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传感器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传感器应用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要二、课程定位本课程是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拓展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科技强国、文化自信、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精益求精的思想政治与职业素养,掌握常用传感器的作用、分类、特性、工作原理及典型应用方法,具有传感器选型能力以及初步设计、制作与调试传感器应用电路的基本技能。

三、课程目标(一)素质(思政)目标1.培养学生爱党爱社会主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爱国情怀;2.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3.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热爱劳动的劳动精神;4.培养学生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科技强国的工匠精神;5.培养学生标准意识、规范意识、安全意识、服务质量职业意识;6.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踏实耐心、团队协作、表达沟通的职业素质。

(二)知识目标1. 了解误差的基本概念,熟悉误差分析的基本方法;2. 熟悉传感器的定义、分类与基本特性;3. 熟悉常用仪器仪表功能与工作原理,掌握电子电路常规参数的测试方法;4. 掌握温湿度传感器种类、特性、工作原理及应用电路分析、制作与测试方法;5. 掌握光敏传感器种类、特性、工作原理及应用电路分析、制作与测试方法;6. 掌握力敏传感器种类、特性、工作原理及应用电路分析、制作与测试方法;7. 掌握超声波传感器种类、特性、工作原理及应用电路分析、制作与测试方法;8. 掌握磁敏传感器种类、特性、工作原理及应用电路分析、制作与测试方法;9.掌握气敏传感器种类、特性、工作原理及应用电路分析、制作与测试方法;10. 掌握其他新型传感器的特性及应用方法。

(二)能力目标1.具有根据被测参量选择合适传感器的能力;2.具有设计传感器接口电路的能力;3.具有制作传感器应用系统硬件电路的能力;4.具有调试传感器应用电路的能力;5.具有传感器应用系统设计和调试的综合能力;6.具有简单电子产品设计的能力;7.具有较强的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具有传感器新技术的学习和应用能力。

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教材分析

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教材分析

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教材分析一、传感器简介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感知和检测环境中各种物理量和信号的器件,它通过将被测量物理量转换成易于处理的电信号或其他形式的信号,从而实现对物理量的测量和控制。

在现代科技发展过程中,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工业自动化、医疗设备、环境监测等。

深入学习传感器的原理及其应用是培养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专业知识。

二、传感器原理传感器工作的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1.电阻式传感器原理:这种传感器根据物理量对材料的电阻变化进行测量。

例如,热敏电阻传感器通过测量温度对电阻值的影响来进行温度测量。

2.电容式传感器原理:电容式传感器基于被测量物理量对电容值的影响。

例如,湿度传感器常使用电容式原理来测量空气中的湿度变化。

3.磁敏传感器原理:这种传感器利用物理量对材料磁特性的影响进行测量。

例如,霍尔传感器通过感知磁场变化来检测磁场的强度和方向。

4.光敏传感器原理:光敏传感器利用光的特性来测量光照强度或者其他与光相关的物理量。

例如,光电二极管可以将光转换为电信号进行检测与测量。

三、传感器的应用教材分析传感器的原理及其应用广泛涉及各个专业领域,因此在教材编写过程中需要侧重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和实验操作。

以下为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教材分析的列点形式:1.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对于不同类型的传感器,需要简洁明了地介绍其基本原理,并通过图表等形式进行辅助说明。

2.传感器的分类与特点: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有不同的分类和特点,对于每一类传感器,需要详细介绍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3.传感器的应用案例:分析不同行业中传感器的应用案例,如工业自动化、农业、环境监测等。

通过实际案例来说明传感器在各个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4.传感器实验操作:在教材中添加传感器实验操作的步骤和详细说明,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进行传感器的实际应用操作,加深对原理的理解。

5.传感器的未来发展方向:对于传感器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展望,引导学生关注传感器技术的前沿研究领域。

磁敏电阻传感器的应用与研究1

磁敏电阻传感器的应用与研究1

磁敏电阻传感器的应用与研究摘要:磁敏电阻传感器是由磁敏电阻组成的的一种新型传感器,而磁敏电阻是一种基于磁阻效应的电阻体,它是在外磁场各个方面的作用下改变自身的阻值大小的。

它具有体积小、灵敏度高、反应迅速、测量非接触,对环境要求使用低等优点,因此可以用来解决自动化和测量中的许多难题。

关键词:磁敏;传感器;锑化铟;半导体;强磁性;一、传感器的分类磁敏电阻传感器是以磁敏电阻作为敏感元件构成的,其核心主要是磁敏电阻。

磁敏电阻是一种高性能的磁敏感元件。

其主要性能表现在磁敏电阻施加电场时,其电阻值比未施加电场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对于磁敏电阻,到目前为止,一些国家所研发的磁敏电阻种类颇多,其名称也极不统一。

例如,日本的“索尼”公司就有“磁敏二极管”和“磁敏电阻”之分;西德的“西门子”公司称为“磁敏半导体”;还有的公司把它叫做“场片”和“磁可控固体电阻”,还有其它的叫法等等。

但是随着其使用的领域和范围扩大,名称慢慢统一起来,趋于统一的叫法就是现在的“磁敏电阻”。

[1]而用磁敏电阻构成的传感器种类也不少。

目前按使用材料可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用半导体材料构成的磁敏电阻传感器;另一类是用强磁性薄膜材料构成的磁敏电阻传感器。

下面就简单介绍这两种磁敏电阻。

1、半导体型磁敏电阻半导体磁敏电阻有是三个组成部分,分别是基片、半导体电阻条(内含短路条)和引线。

首先是基片,别称衬底,一般是用0.1~0.5mm厚的云母、玻璃作成的薄片,也有使用陶瓷或经氧化处理过的硅片作基片的;其次是电阻条,它一般是用锑化锢(InSb)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半导体磁敏电阻条,通常工厂在制造过程中,为了提高磁敏电阻的阻值,缩小其体积、提高灵敏度,常把它作成如图l所示的结构。

最后是引线,它是用外铁磁物质的功50~100um的硅铝丝或们0~20um 的金丝体内引线,而用薄紫铜片等作为外引线,经超声压焊或金丝球焊与芯片连接起来。

[2]由锑化铟磁敏电阻构成的传感器的外形呈扁平状,非常薄,这类磁敏电阻主要是利用“霍尔效应”为其作用原理的,而现在外国的一些科学家已经提出了自旋霍尔效应理论,在由绝缘铁磁体的F多层膜,如钇铁石榴石(YIG),和一个正常的金属与自旋轨道相互作用,如铂(Pt)。

课程标准-传感器技术及应用 (2)精选全文完整版

课程标准-传感器技术及应用 (2)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学时:64学时学分:4指定人:贾卫坊审核人: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楼宇智能化工业技术制订时间:2014年7月30日(一)课程性质和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楼宇智能化工业技术等专业职业技术课,,是在学生学习完《电子技术基础一》、《电子技术基础二》、《电路分析基础》等相关课程后开设的。

其主要包括传感器的认识、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介绍常用传感器应用技术及实用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2.课程标准设计思路:本课程讲解的内容以实用为主,原理分析通俗易懂。

各章节中典型传感器应用电路的分析和测试,融合常用传感器的基本知识。

课程内容包含了传感器检测若干个项目,每个项目又分为若干个典型工作任务,每个任务将相关知识和实践实验进行有机的结合,突出实际应用,减少理论推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各种测量手段为主线,传感器的应用贯穿课程整个内容,让学生在用什么、学什么、会什么的过程中,逐步掌握专业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由于本课程与实际联系紧密,理论教学和实践实验训练有机结合,对学生的成绩评定应采用新的评价方式。

3.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技能训练,使学生能认识传感器,了解测量基本原理,理解各种传感器进行非电量电测的方法,掌握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

初步具备实用传感器的应用和电路制作技能,并了解相应的测量转换电路、信号处理电路的原理及各种传感器在工业中的应用。

(二)课程目标1.职业知识:●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动态特性与技术指标●电阻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电感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电容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光电(光纤、光栅)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磁电式传感器与霍尔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半导体物性传感器●温度检测系统●压力检测系统●液位测检系统●流量检测系统●传感器在汽车上的应用2.职业技能:●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传感器的标定和校准●应变电阻传感器的测量电路与电子秤的标定。

磁敏式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

磁敏式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

磁敏式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1. 磁敏式传感器的原理磁敏式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检测和测量磁场变化的装置。

它利用材料的磁敏特性,在磁场的作用下产生相应的电信号,从而实现对磁场的检测和测量。

1.1 磁敏效应磁敏效应是指材料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呈现出磁介质性质的变化。

常见的磁敏效应包括磁电效应、霍尔效应和磁致伸缩效应等。

其中,磁电效应是磁敏式传感器工作的基础。

1.2 磁敏材料磁敏式传感器所使用的磁敏材料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 高磁导率:磁敏材料能够有效地传导磁场,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形成较大的感应电流。

- 高磁阻率:磁敏材料对磁场的变化非常敏感,能够产生较大的电信号响应。

- 稳定性:磁敏材料的特性稳定,能够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1.3 工作原理磁敏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磁电效应,即磁场变化引起材料电阻的变化。

当外加磁场发生变化时,磁敏材料内部的自由电荷受到磁力作用,导致电荷运动方向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了材料内部的电流分布和电阻。

2. 磁敏式传感器的应用磁敏式传感器的应用非常广泛,在许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1 位移检测磁敏式传感器可以用于测量物体的位移。

通过将磁敏材料与运动物体相连,并放置在磁场中,当物体发生位移时,磁敏材料的电阻发生变化,从而可以测量位移的大小。

2.2 速度检测磁敏式传感器还可以用于监测物体的速度。

通过将磁敏材料与运动物体相连,并放置在磁场中,当物体以一定速度运动时,磁敏材料的电阻发生变化,从而可以测得物体的速度。

2.3 磁场检测磁敏式传感器能够检测磁场的变化。

当磁场发生变化时,磁敏材料的电阻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可以检测磁场的强度和方向。

2.4 电流检测磁敏式传感器还可以用于检测电流。

通过将磁敏材料与电流回路相连,当电流通过时,磁场的变化会引起磁敏材料的电阻变化,从而可以测量电流的大小。

2.5 磁导航磁敏式传感器可以应用于磁导航领域。

通过检测磁场的变化,磁敏式传感器可以确定物体的方向和位置,从而实现导航功能。

传感器应用技术实训报告

传感器应用技术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传感器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成为现代工业、农业、医疗、家居等领域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为了提高学生对传感器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我们开展了为期两周的传感器应用技术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工作特性、应用领域及安装调试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实训目的1. 了解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工作特性及分类;2. 掌握常用传感器的安装、调试和应用;3. 学会使用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和信号处理;4.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实训内容1. 传感器基本原理及分类2. 常用传感器介绍与实训- 温度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位移传感器- 光电传感器- 声电传感器- 磁敏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3. 传感器信号处理与数据采集4. 传感器应用案例分析四、实训过程1. 传感器基本原理及分类实训开始,首先由指导教师介绍了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传感器是将被测量的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按照工作原理可分为电阻式、电容式、电感式、磁电式、光电式、声电式等。

随后,我们学习了各类传感器的特点、应用领域及工作原理。

2. 常用传感器介绍与实训实训过程中,我们分别对以下常用传感器进行了详细介绍和实训操作:(1)温度传感器:采用铂电阻温度传感器,通过改变电阻值来测量温度。

我们学习了铂电阻温度传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安装调试方法。

(2)压力传感器:采用压阻式压力传感器,通过改变电阻值来测量压力。

我们学习了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安装调试方法。

(3)位移传感器:采用霍尔效应位移传感器,通过霍尔效应来测量位移。

我们学习了霍尔效应位移传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安装调试方法。

(4)光电传感器:采用光电效应光电传感器,通过光电效应来测量光强。

我们学习了光电效应光电传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安装调试方法。

(5)声电传感器:采用电容式声电传感器,通过电容变化来测量声波。

磁敏式传感器.课件

磁敏式传感器.课件

06
磁敏式传感器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新材料的应用
高磁导率材料
01
利用具有高磁导率的材料,提高磁敏式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响应
速度。
稀有金属材料
02
采用稀有金属材料,如稀土元素,以改良传感器的性能和稳定
性。
复合材料
03
通过将不同材料的优点结合,开发出具有优异性能的复合磁敏
材料。
新工艺的研发
薄膜工艺
利用薄膜工艺制备超薄、高灵敏度的磁敏元件, 提高传感器的精度和稳定性。
磁通元件
利用磁通效应,将磁场变化转化为 电压变化,从而检测磁场强度。
信号处理电路
01
02
03
放大器
将磁敏元件输出的微弱信 号进行放大,提高信号的 信噪比。
滤波器
对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去 除噪声干扰,提高信号的 稳定性。
调制解调器
将磁敏元件输出的模拟信 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便于 后续处理。
输出装置
显示器
位置检测
位置检测概述
位置检测是控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磁 敏式传感器可用于位置检测。
位置检测原理
磁敏式传感器通过检测磁场的变化,判断物 体的位置和运动轨迹。
位置检测应用
在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医疗器械等领域 ,位置检测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位置检测优缺点
磁敏式传感器具有非接触、精度高等优点, 但也存在对环境磁场干扰敏锐等缺点。
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线性输出
磁敏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与磁 场强度成线性关系,使得测量 结果更为准确可靠。
稳定性好
经过特殊工艺处理,磁敏式传 感器具有较好的温度特性和长 期稳定性。
抗干扰能力强
由于磁场不易受到电场、温度 等因素的干扰,因此磁敏式传 感器在复杂环境下仍能保持较

冰箱磁敏传感器作用是什么

冰箱磁敏传感器作用是什么

冰箱磁敏传感器作用是什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家用电器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冰箱作为家庭中不可或缺的电器之一,也在不断进行技术升级。

其中,磁敏传感器作为冰箱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磁敏传感器的定义、原理、作用和应用范围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磁敏传感器的定义。

磁敏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磁场变化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输出的传感器。

它通常由磁敏元件和信号处理电路组成,能够对磁场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和测量。

在冰箱中,磁敏传感器主要用于检测冰箱门的开关状态,以及监测冰箱内部的温度和湿度等参数。

二、磁敏传感器的原理。

磁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基于磁阻效应或霍尔效应。

磁阻效应是指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磁敏元件的电阻发生变化,从而产生输出信号。

而霍尔效应是指当磁敏元件受到外加磁场的影响时,电荷载流子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产生霍尔电压。

通过对这些输出信号的处理和分析,可以实现对磁场变化的感知和测量。

三、磁敏传感器的作用。

在冰箱中,磁敏传感器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1. 检测冰箱门的开关状态。

冰箱门通常配备有磁性的密封条,当门关闭时密封条与磁敏传感器之间的磁场发生变化,传感器能够及时感知到门的状态,并将信号传输给控制系统,从而实现对冰箱门的开关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

2. 监测冰箱内部的温度和湿度。

磁敏传感器可以通过感知磁场的变化来监测冰箱内部的温度和湿度等参数,从而帮助用户实时了解冰箱内部的环境情况,并调节冰箱的工作状态,以确保食物的新鲜和保存。

3. 实现智能控制和节能。

通过磁敏传感器对冰箱门的开关状态和环境参数的监测,可以实现智能控制和节能管理。

比如,当冰箱门长时间处于打开状态时,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的监测及时发出警报或自动关闭门,以防止能源的浪费和食物的损坏。

四、磁敏传感器的应用范围。

除了在冰箱中的应用外,磁敏传感器还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汽车电子、医疗设备、通信设备等领域。

在工业自动化中,磁敏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物体的位置、速度和方向等信息,实现自动化生产和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 Mx2My2 A常数
从上式可看出,Mz是 常数,磁矩M在z轴上 的投影是不变的;磁 矩M在x轴上的投影 是按余弦规律变化的; 磁矩M在y轴上的投 影是按正弦规律变化 的。由图看出:
z
Mz
α
Mx x
y My
M┴
磁矩 M 旋进规律变化示意图
磁矩M在xy平面上的投影的绝对值是一个常 数,并且在xy平面上旋进。
传感器技术应用磁敏传感器
综合起来看,质子磁矩M在外磁场T的作用下,绕 外磁场T旋进,它的轨迹描绘出一个圆锥体,旋进的 角频率为ω,称为拉莫尔频率(Larmor frequency)。
根据简谐运动方程,可得到: 2f PT
即: f P T 2
γp=(2.67513±0.00002)S-1T-1
将此值代入上式
第二章 磁敏传感器
磁敏传感器是对磁场参量(B,H,φ)敏感的元器件或 装置 ,具有把磁学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的功能。
第一节 质子旋进式磁敏传感器 第二节 光泵式磁敏传感器 第三节 SQUID磁敏传感器 第四节 磁通门式磁敏传感器 第五节 感应式磁敏传感器 第六节 半导体磁敏传感器 第七节 机械式磁敏传感器 传感器技术应用磁敏传感器
的导线,使线圈轴向与外磁场方向大致垂直,线圈中通以
1~3A的电流,而形成约0.01T的极化场,使水中质子磁矩
指向极化场H的方向。
若迅速撤去极化磁场,则M的数值与方向均来不及变化,弛豫过程
来不及影响M的行为,此时,质子磁矩在自旋和外磁场T的作用下以
角速度ω绕外磁场T旋进。在旋进的过程中,周期性切割测量线
磁敏传感器的种类
▪质子旋进式磁敏传感器 ▪光泵式磁敏传感器 ▪SQUID(超导量子干涉器)磁敏传感器 ▪磁通门式磁敏传感器 ▪感应式磁敏传感器 ▪半导体磁敏传感器
霍尔器件、磁敏二极管、磁敏三极管、磁敏电阻
▪机械式磁敏传感器 ▪光纤式磁敏传感器
传感器技术应用磁敏传感器
第一节 质子旋进式磁敏传感器
质子旋进式磁敏传感器是利用质子在外磁场 中的旋进现象,根据磁共振原理研制成功的。
在自由旋进的过程中,磁矩M的横向分量以t2(横向弛 豫时间)为时间常数并随时间逐渐趋近于零;在测量 线圈中所接收的感应信号,也是以t2为时间常数按指数 规律衰减的。
y
υ
感应信号衰减示意图
M衰减示意图t2M来自x传感器技术应用磁敏传感器
t ω=γ T
质子旋进式磁敏传感器的组成
核心:500cc左右有机玻璃容器,在容器外面绕以数百匝
MpP
i jk Mx My Mz Tx Ty Tz
P
传感器技术应用磁敏传感器
设Tz=T(外磁场);Tx=0;Ty =0

矩 三 个
dM dt
dM dt
x y
P M yTz M
P M zT x M
zT y
xT z


dM dt
z
P
M
xT y
M
yT x
dM dt
x
PM
yT
圈,产生感应信号。由于弛豫过程的作用,其信号幅度Vt的大小 随时间按指数规律衰减,其表示式为:
→T
蒸馏水
放大器
计数器
线圈
E 传感器技术应用磁敏传感质器 子旋进式磁敏传感器
Vt V0et/t2
t2—横向驰豫时间; V0—信号初始幅度。
如果接收线圈有W匝,所包围的面积为S,充填因子为α,则
质子旋进
当去掉极化场H,质子 磁矩则以拉莫尔旋进频 率绕外磁场旋进。
当质子磁矩在旋进过程 中切割线圈,使线圈环 绕面积中的磁通量发生 变化,于是在线圈中就 产生感应电动势。
T
M
M
M
θ
预极化法示意图
H* H
传感器技术应用磁敏传感器
若测出感应电压的频率,就可计算出外磁场的大小。 因为极化场H大于外磁场,故此法可使信噪比增大H/T 倍。设外磁场T的磁感强度为0.5×10-4T,极化场H的磁 感强度为100×10-4 T,则可使信噪比增大200倍。
一、质子旋进式磁敏传感器的测磁原理
物理学已证明物质是具有磁性 的 。 对 水 分 子 ( H2O ) 而 言 , 从 其分子结构、原子排列和化学价 的性质分析得知:水分子磁矩 (即氢质子磁矩)在外磁场作用 下绕外磁场旋进。
质子的旋进频率 f=γp T /2π
γp 为质子旋磁比;T为传感外器技磁术应场用磁强敏传度感器
通常采用预极化方法或辅助磁场方法来建立质子宏观 磁矩,以增强信号幅度。
具体作法是:用圆柱形玻璃容器装满水样品或含氢质子液 体,作为灵敏元件,在容器周围绕上极化线圈和测量线 圈或共用一个线圈,使线圈轴向垂直于外磁场T方向。
传感器技术应用磁敏传感器
在垂直于外磁场方向加一极化场H(该场强约为外磁场 的200倍)。在极化场作用下,容器内水中质子磁矩沿 极化场方向排列,形成宏观磁矩,如下图所示。
二、磁场的测量与旋进信号
在核磁共振中,共振信号的幅度与被测磁场T3/2成正比。
当被测磁场很弱时,信号幅度大大衰减。对微弱的被测 磁场,用一般的核磁共振检测方法是接收不到旋进信号 的。为了测得质子磁矩M绕外磁场的旋进频率 f 信号, 必须采取特殊方法: 使沿外磁场方向排列的质子磁矩,在极化场的激励下,建立 质子宏观磁矩,并使其方向于外磁场方向垂直或接近垂直
T
M α
质子磁矩旋进
从经典力学和量子力学观点,此公式的来源均能得以论证。
为方便起见,在此采用经典力学的观点,分析直角 坐标系中质子磁矩的旋进情况。
设质子磁矩M在外磁场T作用下有一力矩M×T,于是,
它和陀螺一样,其动量矩的变化率等于外加力矩,即:
动量矩
变化率
dP
MT
dt
dd M tPd dP tPM T
dM dt
y
PM
xT
dM z 0 dt
对dd上2M t2式x 中的P2T第2M一x 式0微显分然d ,d 2为M 2t简x 谐运Pd 动d方M ytT 程 , 其P 2 解T2 为M x
同理
Mx My
AAcosisn((PTPTt t) )
M 常数 传感器技术应用磁敏传感器 z
信号强度
T23.487f 4 f 425.8T7
nT Hz
可见,频率f与磁场T成正比,只要能测出频率f,即可 间接求出外磁场T的大小,从而达到测量外磁场的目的。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没有考虑驰豫时间,是在假设α角不 变、信号不衰减的前提下分析测磁原理的。但是,在 实际工作中是有驰豫传时感器间技术的应用,磁敏信传感号器也是衰减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