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数据库实验指导书实验三郭明

空间数据库实验指导书实验三郭明
空间数据库实验指导书实验三郭明

《空间数据库》

课程实验指导书

班级

学号

姓名

编制人:郭明

单位:北京建筑大学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

2015年9月

目录

实验指导书 (1)

空间数据库实验预备知识—Oracle Spatial简介 (2)

一、元数据表说明 (2)

二、空间字段解析 (3)

三、空间索引技术 (6)

实验一认识Oracle Spatial的主要数据库对象 (7)

一、实验目的 (7)

二、实验环境 (7)

三、实验步骤及分析(2课时) (9)

实验二空间查询 (14)

一、实验目的 (14)

二、实验环境 (14)

三、实验步骤及内容(2课时) (14)

Step1. 创建一张表,其中shape用来存放空间数据 (14)

Step2. 在user_sdo_geom_metadata 表中插入新记录,用于描述空间字段 (14)

Step3. 创建空间索引 (14)

Step4. 插入空间数据 (15)

Step5. 查询 (16)

实验三简单的空间数据库示例 (20)

一、实验目的 (20)

二、实验环境 (20)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2课时) (20)

实验四空间数据库设计与开发示例 (22)

一、实验目的 (22)

二、实验环境 (22)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4课时) (22)

空间数据库实验预备知识—Oracle Spatial 简介

Oracle Spatial主要通过元数据表、空间数据字段(即sdo_Geometry 字段)和空间索引来管理空间数据,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一系列空间查询和空间分析的程序包,让用户进行更深层次的GIS应用开发。Oracle Spatial使用空间字段sdo_Geometry存储空间数据,用元数据表来管理具有sdo_Geometry 字段的空间数据表,并采用R树索引和四叉树索引技术来提高空间查询和空间分析的速度。

一、元数据表说明

Oracle Spatial的元数据表存储了有空间数据的数据表名称、空间字段名称、空间数据的坐标范围、坐标系以及坐标维数说明等信息。用户必须通过元数据表才能知道Oracle数据库中是否有Oracle Spatial的空间数据信息。通过元数据视图(USER_SDO_GEOM_METADATA)访问元数据表。元数据视图

的基本定义为:

其中,TABLE_NAME为含有空间数据字段的表名,COLUMN_NAME为空间数据表中的空间字段名称,DIMINFO是一个按照空间维顺序排列的SDO_DIM_ARRAY对象的动态数组,SRID则用于标识与几何对象相关的空间坐标参考系。SDO_DIM_ELEMENT对象的定义如下所示:

Create Type SDO_DIM_ARRAY as OBJECT (

SDO_DIMNAME VARCHAR2(64),

SDO_LB NUMBER,

SDO_UB NUMBER,

SDO_TOLERANCE NUMBER);

其中,SDO_DIMNAME是空间维名称,SDO_LB为该空间维的左下角坐标,SDO_UB为该空间维的右上角坐标,SDO_TOLERANCE为几何对象的表示精度。

二、空间字段解析

Oracle Spatial的空间数据都存储在空间字段sdo_Geometry中,理解sdo_Geometry是编写Oracle Spatial程序的关键。sdo_Geometry是按照Open GIS规范定义的一个对象,其原始的创建方式如下所示。

①sdo_Gtype

是一个NUMBER型的数值,用来定义存储几何对象的类型。sdo_Gtype 是一个4个数字的整数,其格式为dltt,其中d表示几何对象的维数;l表示三维线性参考系统中的线性参考值,当d为3维或者4维时需要设置该值,一般情况下为空;tt为几何对象的类型,Oracle Spatial定义了7种类型的几何类型,目前,tt使用了00到07,其中08到99是Oracle Spatial保留的数字,

以备将来几何对象扩展所用。

②sdo_Srid

sdo_Srid也是一个NUMBER型的数值,它用于标识与几何对象相关的空间坐标系。如果sdo_Srid为空(null),则表示没有坐标系与该几何对象相关;如果该值不为空,则该值必须为MDSYS.CS_SRS表中SRID字段的一个值,在创建含有几何对象的表时,这个值必须加入到描述空间数据表元数据的USER_SDO_GEOM_METADATA视图的SRID字段中。对于我们通常使用国际标准的Longitude/Latitude(8307),Oracle Spatial规定,一个几何字段中的所有几何对象都必须为相同的sdo_Srid值。

③sdo_Point

sdo_Point是一个包含三维坐标X,Y,Z数值信息的对象,用于表示几何类型为点的几何对象。如果sdo_Elem_Info和SDO_ORDINATES数组都为空,则sdo_Point中的X,Y,Z为点对象的坐标值,否则,sdo_Point的值将被忽略(用NULL表示)。Oracle Spatial强烈要求用sdo_Point存储空间实体为点类型空间数据,这样可以极大的优化Oracle Spatial的存储性能和查询效率。

④sdo_Elem_Info

sdo_Elem_Info是一个可变长度的数组,每3个数作为一个元素单位,用于表示坐标是如何存储在SDO_ORDINATES数组中的。本文把组成一个元素的3个数称为3元组。一个3元组包含以下3部分的内容:

◇SDO_STARTING_OFFSET

SDO_STARTING_OFFSET 表明每个几何元素的第一个坐标在SDO_ORDINATES数组中的存储位置。它的值从1开始,逐渐增加。

◇SDO_ETYPE

SDO_ETYPE 用于表示几何对象中每个组成元素的几何类型。当它的值为1, 2, 1003和2003时,表明这个几何元素为简单元素。如果SDO_ETYPE为1003,表明该多边形为外环(第一个数为1表示外环),坐标值以逆时针存储;如果SDO_ETYPE为2003,表明该多边形为内环(第一个数为2表示内环),坐标值以顺时针存储。当SDO_ETYPE为4, 1005和2005时,表明这个几何元素为复杂元素。它至少包含一个3元组用以说明该复杂元素具有多少个几何简单元素。同样,1005表示多边形为外环,坐标值以逆时针存储;2005表示多边形为内环,坐标值以顺时针存储。

◇SDO_INTERPRETATION

SDO_INTERPRETATION具有两层含义,具体的作用由SDO_ETYPE是

否为复杂元素决定。如果SDO_ETYPE是复杂元素(4, 1005和2005),则SDO_INTERPRETATION表示它后面有几个子3元组属于这个复杂元素。如果SDO_ETYPE是简单元素(1, 2, 1003和2003),则SDO_INTERPRETATION 表示该元素的坐标值在SDO_ORDINATES中是如何排列的。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复杂元素来说,组成它的子元素是连续的,一个子元素的最后一个点是下一个子元素的起点。最后一个子元素的最后一个坐标要么与下一个元素的SDO_STARTING_OFFSET值减1所对应的坐标相同,要么是整个SDO_ORDINATES数组的最后一个坐标。

⑤sdo_Ordinates

SDO_ORDINATES是一个可变长度的数组,用于存储几何对象的实际坐标,是一个最大长度为1048576,类型为Number的数组。

SDO_ORDINATES必须与sdo_Elem_Info数组配合使用,才具有实际意义。SDO_ORDINATES的坐标存储方式由几何对象的维数决定,如果几何对象为二维,则SDO_ORDINATES的坐标以{ x1, y1, x2, y2, …}顺序排列,如果几何对象为三维,则SDO_ORDINATES的坐标以{x1, y1, z1, x2, y2, z2, …}的顺序排列。

三、空间索引技术

Oracle Spatial提供R树索引和四叉树索引两种索引机制来提高空间查询和空间分析的速度。用户需要根据不同空间数据类型创建不同的索引,当空间数据类型比较复杂时,如果选择索引类型不当,将使Oracle Spatial创建索引的过程变得非常慢。

实验一认识Oracle Spatial的主要数据库对象

一、实验目的

1.了解Oracle10g数据库中MDSYS方案的空间元数据表的结构及用途;

2.了解对象类型MDSYS.SDO_DIM_ARRAY以及和空间元数据表的关系;

3.掌握通过元数据视图USER_SDO_GEOM_METADATA查看空间元数

据表的内容;

4.了解对象类型MDSYS.SDO_GEOMETRY的结构及用途;

5.了解数组类型MDSYS.SDO_DIM_ELEMENT结构及用途;

6.了解数组类型MDSYS.SDO_ORDINATE_ARRAY结构及用途;

二、实验环境

在Oracle的Enterprise Manager中进行实验,打开Enterprise Manager的方法:登陆页面,出现如下登录界面:

填入正确的用户名:system和口令:SYS123abc,如下图:

点击下方“我同意”之后,连接主界面为下图所示:

三、实验步骤及分析(2课时)

1.了解Oracle数据库中MDSYS方案的空间元数据。

(1)打开MDSYS. SDO_GEOM_METADATA_TABLE空间元数据表,并记录表结构下来,同时给出每个属性代表的实际意义:

(2)MDSYS. SDO_GEOM_METADATA_TABLE空间元数据表中的SDO_DIMINFO属性的类型是SDO_DIM_ARRAY,在用户类型.数组类型中查看SDO_DIM_ARRAY的一般信息,SDO_DIM_ARRAY这个数组的元素是什么类型?

(3)查看用户类型SDO_DIM_ELEMENT的结构并记录下来并说明每个属性代表的实际意义。它和元数据表中的SDO_DIMINFO属性有何关系?

(4)打开SQL-Plus(以后步骤中的SQL都在此程序中执行),步骤为:打开开始->程序等路径,如下图:

注意改写*.ora文件中的内容,复制一段代码后将主机名改写为wJ-T登陆,填入正确的用户名:system和口令:SYS123abc,主机字符串:orcl,如下

图:

并运行如下SQL语句,建立一个包含MDSYS . SDO_GEOMETRY属性的

:CREATE TABLE SPATIALTEST _自己名字缩写(

ID V ARCHAR2(20) PRIMARY KEY,

NAME V ARCHAR2(100),

ADDRESS V ARCHAR2(200),

TELEPHONE V ARCHAR2(50),

LOC MDSYS . SDO_GEOMETRY);

在对应方案中找到数据表SPATIALTEST,双击查看表结构,可以看到LOCATION 的数据类型是MDSYS . SDO_GEOMETRY,所以,LOCATION需要在元数据表中填写一条相关记录。

(5)根据用户表填写空间元数据,并说明其实际意义。

INSERT INTO USER_SDO_GEOM_METADATA

V ALUES(

‘SPATIALTEST _自己名字缩写’,

‘LOC’,

MDSYS.SDO_DIM_ARRAY(

MDSYS.SDO_DIM_ELEME NT(’Longitude’,-180,180,10),

MDSYS.SDO_DIM_ELEMENT(’Latitude’,-90,90,10)

8307

);

(6) 利用USER_SDO_GEOM_METADATA视图查看元数据表并记录内容:SELECT * FROM USER_SDO_GEOM_METADATA

(7)查看对象类型MDSYS.SDO_GEOMETRY的结构并记录下来,说明每个属性代表的实际意义。

(8)查看数组类型MDSYS.SDO_ELEM_INFO_ARRAY的结构并记录下来。它和MDSYS.SDO_GEOMETRY对象类型有何关系?

(9)查看数组类型MDSYS.SDO_ORDINATE_ARRAY的结构并记录下来。它和MDSYS.SDO_ELEM_INFO_ARRAY数组类型有何关系?

(10)【加分】查看数据库实例orcl管理器中其他管理选项、数据库对象(表的建立)、程序包、用户和权限等项目的学习心得:

实验二空间查询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空间数据表的建立的过程;

2.掌握空间数据的输入方法;

3.掌握空间索引的建立方法;

3.掌握filter和related两个查询过程。

二、实验环境

实验中的SQL语句均在SQL-PLUS中执行。

三、实验步骤及内容(2课时)

Step1. 创建一张表,其中shape用来存放空间数据

CREATE TABLE mylake (

feature_id NUMBER PRIMARY KEY,

name V ARCHAR2(32),

shape MDSYS.SDO_GEOMETRY);

Step2. 在user_sdo_geom_metadata 表中插入新记录,用于描述空间字段

INSERT INTO user_sdo_geom_metadata V ALUES (

'mylake',//---表名

'shape', //---字段名

MDSYS.SDO_DIM_ARRAY(

MDSYS.SDO_DIM_ELEMENT('X', 0, 100, 0.05), //---X维最小,最大值和容忍度。

MDSYS.SDO_DIM_ELEMENT('Y', 0, 100, 0.05) //---Y维最小,最大值和容忍度

),

NULL //---坐标系,缺省为笛卡尔坐标系

);

Step3. 创建空间索引

CREATE INDEX mylake_idx ON mylake(shape)

INDEXTYPE IS MDSYS.SPATIAL_INDEX

打开创建的空间索引mylake_idx,记录索引的一般信息。

Step4. 插入空间数据

Oracle Spatial用MDSYS.SDO_GEOMETRY来存储空间数据,

// 插入包含一个岛屿的湖泊

INSERT INTO mylake VALUES(

10,

'Lake Calhoun',

MDSYS.SDO_GEOMETRY(

2003,

NULL,

NULL,

MDSYS.SDO_ELEM_INFO_ARRAY(1,1003,1, 19,2003,1),

MDSYS.SDO_ORDINATE_ARRAY(0,0, 10,0, 10,10, 0,10, 0,0, 4,4, 6,4, 6,6, 4,6, 4,4)

));

// 插入两艘小船

INSERT INTO mylake VALUES(

11,

'The Windswept',

MDSYS.SDO_GEOMETRY(

2003,

NULL,

NULL,

MDSYS.SDO_ELEM_INFO_ARRAY(1,1003,1),

MDSYS.SDO_ORDINATE_ARRAY(2,2, 3,2, 3,2, 2,3, 2,2) )

);

INSERT INTO mylake VALUES(

12,

'Blue Crest',

MDSYS.SDO_GEOMETRY(

2003,

NULL,

NULL,

MDSYS.SDO_ELEM_INFO_ARRAY(1,1003,1),

MDSYS.SDO_ORDINATE_ARRAY(7,7, 8,7, 8,7, 7,8, 7,7) )

);

运行SELECT * FROM MYLAKE,并记录运行结果,并说明每条记录代表什么。

Step5. 查询

Oracle Spatial查询数据包括二个处理过程:

只通过索引查询候选项。通过函数SDO_FILTER实现:

SDO_FILTER(geometry1 MDSYS.SDO_GEOMETRY, geometry2 MDSYS.SDO_GEOMETRY, params VARCHAR2)

geometry1:必须是被索引的几何数据

geometry2:不一定是表中的空间字段,也不要求被索引

params:Filter类型

querytype=WINDOW:geometry2不要求来自表

querytype=JOIN:geometry2必须来自表

运行下列SQL语句,并记录结果,并说明这个结果这代表什么意义?

SELECT name boat_name

FROM mylake t

WHERE feature_id = 11

AND SDO_FILTER(t.shape, mdsys.sdo_geometry(2003,NULL,NULL,

mdsys.sdo_elem_info_array(1,1003,1),

mdsys.sdo_ordinate_array(2,2, 5,2, 5,5, 2,5, 2,2)),

'querytype=WINDOW') = 'TRUE';

再检查每个候选项是否和条件精确匹配。通过函数SDO_RELATE实现:

SDO_RELATE(geometry1 MDSYS.SDO_GEOMETRY, geometry2 MDSYS.SDO_GEOMETRY, params VARCHAR2)

params:masktype类型

DISJOINT — the boundaries and interiors do not intersect

TOUCH —the boundaries intersect but the interiors do not intersect

OVERLAPBDYDISJOINT — the interior of one object intersects the boundary and interior of the other object, but the two boundaries do not intersect. This relationship occurs, for example, when a line originates outside a polygon and ends inside that polygon.

OVERLAPBDYINTERSECT — the boundaries and interiors of the two objects intersect

EQUAL — the two objects have the same boundary and interior CONTAINS — the interior and boundary of one object is completely contained in the interior of the other object

COVERS — the interior of one object is completely contained in the interior of the other object and their boundaries intersect INSIDE — the opposite of CONTAINS. A INSIDE B implies B CONTAINS A.

COVEREDBY — the opposite of COVERS. A COVEREDBY B implies B COVERS A.

ON — the interior and boundary of one object is on the boundary of the other object (and the second object covers the first object). This relationship occurs, for example, when a line is on the boundary of a polygon.

ANYINTERACT — the objects are non-disjoint.

运行下列SQL语句,并记录结果,并说明这个结果这代表什么意义?

// 选择在定义矩形内的所有小船

SELECT name boat_name

FROM mylake t

WHERE feature_id = 12

AND SDO_FILTER(t.shape, mdsys.sdo_geometry(2003,NULL,NULL,

mdsys.sdo_elem_info_array(1,1003,1),

mdsys.sdo_ordinate_array(2,2, 5,2, 5,5, 2,5, 2,2)),

'querytype=WINDOW') = 'TRUE'

AND SDO_RELATE(t.shape, mdsys.sdo_geometry(2003,NULL,NULL, mdsys.sdo_elem_info_array(1,1003,1),

mdsys.sdo_ordinate_array(2,2, 5,2, 5,5, 2,5, 2,2)),

'mask=INSIDE querytype=WINDOW') = 'TRUE'

运行结果和分析:

// masktype可联合使用

SELECT name boat_name

FROM mylake t

WHERE feature_id = 11

AND SDO_FILTER(t.shape, mdsys.sdo_geometry(2003,NULL,NULL,

mdsys.sdo_elem_info_array(1,1003,1),

mdsys.sdo_ordinate_array(2,2, 5,2, 5,5, 2,5, 2,2)),

'querytype=WINDOW') = 'TRUE'

AND SDO_RELATE(t.shape, mdsys.sdo_geometry(2003,NULL,NULL, mdsys.sdo_elem_info_array(1,1003,1),

mdsys.sdo_ordinate_array(1,1, 5,1, 5,5, 1,5, 1,1)),

'mask=INSIDE+TOUCH querytype=WINDOW') = 'TRUE'

运行结果和分析:

空间分析实验指导书

空间分析实验指导书 黎华 武汉理工大学资环学院 2011年9月

目录 实验一、市区择房分析 (2) 实验二、最短路径分析 (3) 实验三、寻找最佳路径 (5) 实验四(综合实验一)、学校选址规划 (7)

实验一、市区择房分析 1、背景 如何找到环境好、购物方便、小孩上学方便的居住区地段是购房者最关心的问题,因此购房者就需要从总体上对商品房的信息进行研究分析,选择最适宜的购房地段。 2、数据 ●城市市区交通网络图(network.shp) ●商业中心分布图(marketplace.shp) ●名牌高中分布图(school.shp) ●名胜古迹分布图(famous place.shp) 3、步骤 1)所寻找的区域应该满足以下条件 ●离主要交通要道200米之外,以减少噪音污染 ●在商业中心的服务范围内,服务范围以商业中心规模的大小(属性字段YUZHI)来 确定 ●距名牌高中在750米内,以便小孩上学便捷 ●距名胜古迹500米内,环境幽雅 2)对每个条件进行缓冲区分析,得到各个条件所对应的区域 3)运用空间叠置分析对上述4个图层进行叠加,得到适合的购房地段

实验二、最短路径分析 1.背景:在现实生活中寻求最短,最快,提高效率有着重大意义,而交通网络中要素的设置如权重的改变和阻强的设置对最短路径的选择也有着很大的影响,研究这些因子的改变究竟对最短路径能造成多大的影响,对于现实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目的:学会用ArcGIS9 进行各种类型的最短路径分析,了解内在的运算机理。 3.数据:试验数据位于\Chp7\Ex2,请将练习拷贝至E:\Chp7\Ex2\ 一个GeoDatabase 地理数据库:City.mdb,内含有城市交通网、超市分布图,家庭住址以及网络关系。 4.要求:应该能够给出到达指定目的地的路径选择方案根据不同的权重要求得到不同的最佳路径,并给出路径的长度;根据需求找出最近的设施的路径,这里是以超市为例。 (1)在网络中指定一个超市,要求分别求出在距离、时间限制上从家到超市的最佳路径。 (2)给定访问顺序,按要求找出从家经逐个地点达到目的地的最佳路径。 5.操作步骤: 首先打开ArcMap选择E:\Chp7\Ex2\city.mdb再双击后选择将整个要素数据集city加载进来。然后将place 点状要素以HOME 字段属性值进行符号化,1 值是家,0 值是超市,(1)无权重最佳路径的选择 1)在设施网络分析工具条上,点选旗标和障碍工具板下拉箭头,将旗标放在家和想要去的超市点上。 2)确认在Analysis 下拉菜单中的Options 按钮打开的Analysis Options 对话框中的weight 和weight filter 标签项全部是none,这样使得进行的最短路径分析是完全按照这个网络自身的长短来确定的。 3)点选追踪工作(Track task)下拉菜单选择寻找路径(find path)。单击solve 键,则最短路径将显示出来,这条路径的总成本将显示在状态列。 (2)加权最佳路径选择 1)在设施网络分析工具条上,点选旗标和障碍工具板下拉箭头,将旗标放在家和想去的某个超市点上。 2)选择Analysis 下拉菜单,选择Option按钮,打开Analysis Option对话框,选择Weight 标签页,在边的权重(edge weight)上,全部选择长度(length)权重属性。 3)点选追踪工作(Track task)下拉菜单选择寻找路径(find path)。单击solve键,则以长度为比重为基础的最短路径将显示出来,这条路径的总成本将显示在状态列。 4)上述是通过距离的远近选择而得到的最佳路径,而不同类型的道路由于道路车流量的问题,有时候要选择时间较短的路径,同样可以利用网络分析进行获得最佳路径。 这里的时间属性是在建网之前,通过各个道路的类型(主干道,次要道等)来给定速度属性,然后通过距离和速度的商值确定的,并将其作为属性设定于每个道路上,这里没有考虑红灯问题以及其他因素,而是一种理想情况,不过可以将其他的要素可以逐渐加入来完善。 (3)按要求和顺序逐个对目的点的路径的实现 1)在设施网络分析工具条上,点选旗标和障碍工具板下拉箭头,将旗标按照车辆访问的顺序逐个放在点上。

实验-3-资源管理-实验指导书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项目时间与进度管理》 实验指导书 编写者:陈倩 信息技术与商务管理系

实验三:资源管理 1学时 2学时 2实验目的与要求 【目的】 了解项目资源管理的内容;掌握使用项目管理软件管理项目资源。包括建立项目资源库、分配资源、识别和解决资源分配中的冲突;了解资源管理中资源调配的主要方法; 【交付成果】实验报告(截图) 【交付时间】下次上课 3实验环境 WINDOWS操作系统,项目管理软件Project 4准备工作 预先安装软件Project,做好项目计划。 5实验内容 (一)资源管理基本操作 1.建立项目资源库 2.为任务分配资源 (二)资源调配 1.延迟任务,解决过度分配 2.让Project自动调配资源 3.控制整个项目周期中的资源可用性 6实验步骤 (一)资源管理基本操作 1.在上一实验的综合案例“征求项目建议书”基础上(文件名为“05_test.mpp”),为项目建立和分配资源,然后分析资源使用状况并加以改进。请按照要求和步骤逐一进行,并将项目文件保存为“06_test.mpp”。 2.按照表1建立项目资源库。 表1

【提交截图】-资源工作表 3.分配资源前确定工时 在分配资源之前,最好先将所有详细任务的工时设定好,这样第一次为任务分配资源时,不会出现因资源单位改变导致工时变化的情况。这步工作在甘特图的工时表中进行,摘要任务无需填写工时,系统会自动计算。 提示:在甘特图编辑区的灰色标题栏上点击右键【插入列】,【域名称】选择“工时”,即可看到“工时”列,按下图输入每项任务的工时: 按照表2,给每个详细任务确定工时。 表2 4.调整任务的类型 任务2.6“最终确定RFP”和3.3“确定具有竞争力的投标商”计划都要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多个部门需要参与讨论工作,但参与讨论的人数多少不能改变工期,所以要将任务类型改为“固定工期”型,如图1。 提示:在任务窗体或任务信息对话框中进行(双击该任务),将任务设为“固定工期”型和“非投入比导向”属性(即工期不会因为资源数量的改变而变化)。

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2006级用汇总

矿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 学号: 班级: 姓名: 安徽理工大学 能源与安全学院采矿工程实验室

实验一常用矿山压力仪器原理及使用方法 第一部分观测岩层移动的部分仪器 ☆深基点钻孔多点位移计 一、结构简介 深基点钻孔多点位移计是监测巷道在掘进和受采动影响的整个服务期间,围岩内部变形随时间变化情况的一种仪器。 深基点钻孔多点位移包括孔内固定装置、孔中连接钢丝绳、孔口测读装置组成。每套位移计内有5~6个测点。其结构及其安装如图1所示。 二、安装方法 1.在巷道两帮及顶板各钻出φ32的钻孔。 2.将带有连接钢丝绳的孔内固定装置,由远及近分别用安装圆管将其推至所要求的深度。(每个钻孔布置5~6个测点,分别为;6m、5m、4m、3m、2m、lm或12m、10m、8m、6m、4m、2m)。 3.将孔口测读装置,用水泥药圈或木条固定在孔口。 4。拉紧每个测点的钢丝绳,将孔口测读装置上的测尺推至l00mm左右的位置后,由螺丝将钢丝绳与测尺固定在一起。 三、测试方法 安装后先读出每个测点的初读数,以后每次读得的数值与初读数之差,即为测点的位移值。当读数将到零刻度时,松开螺丝,使测尺再回到l00mm左右的位置,重新读出初读数。 ☆顶板离层指示仪 一、结构简介: 顶板离层指示仪是监测顶板锚杆范围内及锚固范围外离层值大小的一种监测仪器,在顶板钻孔中布置两个测点,一个在围岩深部稳定处,一个在锚杆端部围岩中。离层值就是围岩中两测点之间以及锚杆端部围岩与巷道顶板表面间的相对位移值。顶板离层指示仪由孔内固定装置、测量钢丝绳及孔口显示装置组成如图1所示。

二、安装方法: 1.在巷道顶板钻出φ32的钻孔,孔深由要求而定。 2.将带有长钢丝绳的孔内固定装置用安装杆推到所要求的位置;抽出安装杆后再将带有短钢丝绳的孔内固定装置推到所要求的位置。 3.将孔口显示装置用木条固定在孔口(在显示装置与钻孔间要留有钢丝绳运动的间隙)。 4.将钢丝绳拉紧后,用螺丝将其分别与孔口显示装置中的圆管相连接,且使其显示读数超过零刻度线。 三、测读方法: 孔口测读装置上所显示的颜色,反映出顶板离层的范围及所处状态,显示数值表示顶板的离层量。☆DY—82型顶板动态仪 一、用途 DY-82型顶板动态仪是一种机械式高灵敏位移计。用于监测顶底板移近量、移近速度,进行采场“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的预报,探测超前支撑压力高 峰位置,监测顶板活动及其它相对位移的测量。 二、技术特征 (1)灵敏度(mm) 0.01 (2)精度(%) 粗读±1,微读±2.5 (3)量程(mm) 0~200 (4)使用高度(mm) 1000~3000 三、原理、结构 其结构和安装见图。仪器的核心部件是齿条6、指针8 以及与指针相连的齿轮、微读数刻线盘9、齿条下端带有读 数横刻线的游标和粗读数刻度管11。 当动态仪安装在顶底板之间时,依靠压力弹簧7产生的 弹力而站立。安好后记下读数(初读数)并由手表读出时间。 粗读数由游标10的横刻线在刻度管11上的位置读出,每小 格2毫米,每大格(标有“1”、“22'’等)为10毫米,微读数 由指针8在刻线盘9的位置读出,每小格为0.01毫米(共200 小格,对应2毫米)。粗读数加微读数即为此时刻的读数。当 顶底板移近时,通过压杆3压缩压力弹簧7,推动齿条6下 移,带动齿轮,齿轮带动指针8顺时针方向旋转,顶底板每 移近0.01毫米,指针转过1小格;同时齿条下端游标随齿条 下移,读数增大。后次读数减去前次读数,即为这段时间内的顶底板移近量。除以经过的时间,即得

大型数据库实验指导书

淮海工学院计算机科学系 大型数据库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教研室

实验1安装配置与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 1. 掌握Oracle9i服务器和客户端软件的安装配置方法。 2. 掌握Oracle9i数据库的登录、启动和关闭。 实验环境 局域网,windows 2000 实验学时 2学时,必做实验。 实验内容 1. 在局域网环境下安装配置Oracle9i服务器和客户端软件。 2. 练习Oracle9i数据库的登录、启动和关闭等基本操作。 实验步骤 1、将Oracle 9i的第1号安装盘放入光驱,双击setup,将弹出“Oracle Universal Installer:欢迎使用”对话框。 2、单击“下一步”按钮,出现“Oracle Universal Installer:文件定位”对话框。 在路径中输入“E:\Oracle\ora92”,其它取默认值。 3、启动第1号盘的安装程序setup,具体方法同安装Oracle 9i服务器,不同的是在 选择安装产品时选择“Oracle9i Client 9.2.0.1.0”选项; 4、安装结束后,弹出“Oracle Net Configuration Assistant:欢迎使用”对话框。取 默认值。 5、登录Oracle9i数据库:选择“开始”→“所有程序”→Oracle-OraHome92→Enterprise Manager Console ; 6、系统出现“登录”对话框。选择“独立启动”。 分析与思考 (1)简述启动Oracle9i数据库的一般步骤。 (2)简述启动Oracle9i模式中三个选项的区别? (3)简述关闭Oracle9i模式中四个选项的区别?

3模拟飞行实验指导书

飞机观察及模拟实践实验指导书 空中交通管理学院 中国民航大学 2006.12.30

试验一:直线平飞 本实验是在学习掌握飞行原理知识的基础上,了解直线平飞的操作要领及如何控制飞行姿态、保持高度和速度,通过模拟飞行,使学生掌握如何实现直线平飞、在飞机姿态不变的情况下匀速飞行。 实验目的: 1 了解掌握在直线匀速水平飞行时驾驶员的动作要领及操作; 2 能在飞行操作中进一步了解、掌握运用飞行操纵的技能; 3 了解掌握平飞中油门(转速)和速度的关系并能准确运用; 4 通过飞行了解飞机配平的作用; 5 通过飞行了解飞行仪表的判读; 实验条件: 安装有模拟飞行软件的计算机,每台计算机均配有操纵杆,飞行所选机型为塞斯纳轻型飞机。 所需理论知识: 1 飞机空中四力的平衡 2 副翼、方向舵及升降舵的作用 3 飞行仪表的显示及判读 4 调整片的作用 5 油门及转速与飞行速度的关系 实验步骤: 1 首先温习所需基本理论知识,对本科目将用到的知识能灵活掌握; 2 进入模拟飞行软件,点击进入STUDENT PILOT中的Lesson 1内容,教 师进行演示飞行; 3 学生点击本科目界面最下方的按钮进入实际模拟飞行演练; 4 演练过程中记录相关姿态、仪表数据变化; 5 飞行时间结束后观看飞行过程分析,分析、总结心得; 6 课后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要求: 1 实验地点、人员、时间,所用软件名称、科目;

2 实验内容及过程,按照飞行过程做好各项数据记录及其变化,主要涉及以 下: 1)飞行高度及偏离; 2)飞行速度及偏离; 3)航向保持及偏离; 4)发动机转速; 5)飞机姿态及配平; 6)其他; 3 飞行结束后分析自己的操作及飞行结果,是否按照要求达到科目要求 4 实验心得体会; 附件: 实验报告 实验科目名称:直线平飞 日期: 内容:

混凝土结构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学生用)

土木工程学院 《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实验指导书 及实验报告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周淼 编 班级::学 号: 理工大学 2018 年9 月

实验一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适筋梁的受力过程和破坏特征; 2.验证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强度理论和计算公式; 3.掌握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实验方法及荷载、应变、挠度、裂缝宽度等数据的测试技术 和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 4.培养学生对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的初步实验分析能力。 二、基本原理当梁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适中时,梁正截面受弯破坏过程表现为典型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弹性阶段(I阶段):当荷载较小时,混凝土梁如同两种弹性材料组成的组合梁,梁截面的应力呈线性分布,卸载后几乎无残余变形。当梁受拉区混凝土的最大拉应力达到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且最大的混凝土拉应变超过混凝土的极限受拉应变时,在纯弯段某一薄弱截面出现首条垂直裂缝。梁开裂标志着第一阶段的结束。此时,梁纯弯段截面承担的弯矩M cr称为开裂弯矩。第二阶段——带裂缝工作阶段(II阶段):梁开裂后,裂缝处混凝土退出工作,钢筋应力急增,且通过粘结力向未开裂的混凝土传递拉应力,使得梁中继续出现拉裂缝。压区混凝土中压应力也由线性分布转化为非线性分布。当受拉钢筋屈服时标志着第二阶段的结束。此时梁纯弯段截面承担的弯矩M y称为屈服弯矩。第三阶段——破坏阶段(III阶段):钢筋屈服后,在很小的荷载增量下,梁会产生很大的变形。裂缝的高度和宽度进一步发展,中和轴不断上移,压区混凝土应力分布曲线渐趋丰满。当受压区混凝土的最大压应变达到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时,压区混凝土压碎,梁正截面受弯破坏。此时,梁承担的弯矩M u 称为极限弯矩。适筋梁的破坏始于纵筋屈服,终于混凝土压碎。整个过程要经历相当大的变形,破坏前有明显的预兆。这种破坏称为适筋破坏,属于延性破坏。 三、试验装置

大数据库应用实验指导书(1,2)

《—数据库应用—》上机指导书 数据库课程组编写 前言

“数据库应用”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会使用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并能进行实际应用。能熟练掌握Transact-SQL语言,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数据库的安全,并能进行简单编程。 “数据库应用”课程上机的主要目标: 1)通过上机操作,加深对数据库系统理论知识的理解。 2)通过使用SQL SERVER2000,了解SQL SERVER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管理方式,并掌握其操作技术。 3)通过实际题目的上机,提高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据库应用”课程上机项目设置与内容 表3列出了”数据库应用”课程具体的上机项目和内容 上机组织运行方式:

⑴上机前,任课教师需要向学生讲清上机的整体要求及上机的目标任务;讲清上机安排和进度、平时考核内容、期末考试办法、上机守则及上机室安全制度;讲清上机操作的基本方法,上机对应的理论内容。 ⑵每次上机前:学生应当先弄清相关的理论知识,再预习上机内容、方法和步骤,避免出现盲目上机的行为。 ⑶上机1人1组,在规定的时间内,由学生独立完成,出现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分析、解决,不得包办代替。 ⑷该课程上机是一个整体,需要有延续性。机房应有安全措施,避免前面的上机数据、程序和环境被清除、改动等事件发生,学生最好能自备移动存储设备,存储自己的数据。 ⑸任课教师要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上机前清点学生人数,上机中按要求做好学生上机情况及结果记录。 上机报告要求 上机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 上机目的,上机内容及操作步骤、上机结果、及上机总结及体会。 上机成绩评定办法 上机成绩采用五级记分制,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按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考核: 1、对上机原理和上机中的主要环节的理解程度; 2、上机的工作效率和上机操作的正确性; 3、良好的上机习惯是否养成; 4、工作作风是否实事求是; 5、上机报告(包括数据的准确度是否合格,体会总结是否认真深入等) 其它说明 1.在上机课之前,每一个同学必须将上机的题目、程序编写完毕,对运行中可能出 现的问题应事先作出估计;对操作过程中有疑问的地方,应做上记号,以便上机时给予注意。做好充分的准备,以提高上机的效率 2.所有上机环节均由每位同学独立完成,严禁抄袭他人上机结果,若发现有结果雷 同者,按上机课考核办法处理。 3.上机过程中,应服从教师安排。 4.上机完成后,要根据教师的要求及时上交作业。

实验指导四空间大数据处理与地图投影

实验四空间数据处理与地图投影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空间数据处理(融合、拼接、剪切、交叉、合并)的基本方法,原理。 2.掌握地图投影变换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3.掌握ArcGIS中投影的应用及投影变换的方法、技术,同时了解地图投影及其变换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实验准备 1.软件准备:ArcGIS 10.2 2.数据准备: (1)stationsll.shp(美国爱达荷州轮廓图) (2)idll.shp(美国爱达荷州滑雪场资料) 以上两个数据是以十进制表示经纬度数值的shapefile (3)snow.txt(美国爱达荷州40个滑雪场的经纬度值) (4)stations.shp,一个已投影的shapefile,用于检验习作2的投影结果 (5)idoutl.shp,基于爱达荷横轴墨卡托坐标系的爱达荷州轮廓图,用于检验习作3投影的正确性 三、实验容与步骤 1.空间数据处理 1.1 裁剪要素 ?在ArcMap中,添加数据“县界.shp”、“Clip.shp”(Clip 中有四个实体) ?开始编辑,激活Clip图层。选中Clip图层中的一个实体(注意不要选中“县界”中的实体!)

图4-1 编辑Clip ?点击按钮,打开ArcToolBox; ?选择“Analysis Tools->Extract”,双击“Clip”,弹出窗口剪切窗口,指定输入实体为“县界”,剪切实体为“Clip”(必须为多边形实体),并指定输出实体类路径及名称,这里请命名为“县界_Clip1” 如图4-5; 图4-2 工具箱

图4-3 剪切窗口 ?依次选中Clip主题中其它三个实体,重复以上的操作步骤,完成操作后将得到共四个图层——“县界_Clip1”,“县界_Clip2”,“县界_Clip3”,“县界_Clip4”); ?操作完成后,一定要“Save Editors”。 图4-4 生成四个剪切图层

实验指导书

Matlab实验指导书 河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004年1月

目录 MATLAB实验教学计划 (2) 实验一MATLAB基本操作 (3) 实验二MATLAB图形系统......................................................... . (5) 实验三 MATLAB程序设计 (6) 实验四 MATLAB基本应用领域 (7) 实验五设计性综合实验1---数字信道编译码 (14) 实验六设计性综合实验2---fir滤波器设计................................. . (16) 2

MATLAB实验教学计划 指导教师:郑晓昆薛文玲王竹毅学时数:12学时周4学时2次实验,共3周6次实验,第7—9教学周,每次实验2学时 所用仪器设备:MATLAB7.0实验软件系统 实验指导书:Matlab实验指导书 自编 实验参考书:, 楼顺天等编著, 西安电子科大出版社,06年5月第二版 实验项目: A, MATLAB基本操作 内容:矩阵操作,基本数学函数,逻辑函数操作等; 要求:循序渐进完成P83练习题1—10 B, MATLAB图形系统 内容:图形绘制,图形标注,对数和极坐标,坐标轴控制,颜色控制等要求:循序渐进完成P146练习题1—10 C, MATLAB程序设计 内容:脚本script和函数function认识,流程控制,参数交互输入,基本程序设计技巧练习,程序调试DEBUG等 要求:循序渐进完成P184练习题1—10 D, MATLAB基本应用领域 内容:线性代数,多项式与内插,曲线拟合,数据分析与统计,泛函基础等 要求:循序渐进完成P146练习题1—4,6—19 E, 设计性综合实验----数字信道编译码 内容:1数字通信系统信道编码AMI编译码 2数字通信系统信道编码HDB3编译码 F,设计性综合实验----fir滤波器设计 内容:设计一个有限冲击相应数字滤波器FIR是该滤波器能够滤出规定频率以上的信号,而该频率以下的信号不受影响。 3

土工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

土工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编写毕守一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二OO九年五月

目录 实验一试样制备 实验二含水率试验 实验三密度试验 实验四液限和塑限试验 实验五颗粒分析试验 实验六固结试验 实验七直接剪切试验 实验八击实试验 土工试验复习题

实验一试样制备 一、概述 试样的制备是获得正确的试验成果的前提,为保证试验成果的可靠性以及试验数据的可比性,应具备一个统一的试样制备方法和程序。 试样的制备可分为原状土的试样制备和扰动土的试样制备。对于原状土的试样制备主要包括土样的开启、描述、切取等程序;而扰动土的制备程序则主要包括风干、碾散、过筛、分样和贮存等预备程序以及击实等制备程序,这些程序步骤的正确与否,都会直接影响到试验成果的可靠性,因此,试样的制备是土工试验工作的首要质量要素。 二、仪器设备 试样制备所需的主要仪器设备,包括: (1)孔径0.5mm、2mm和5mm的细筛; (2)孔径0.075mm的洗筛; (3)称量10kg、最小分度值5g的台秤; (4)称量5000g、最小分度值1g和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的天平;

(5)不锈钢环刀(内径61.8mm、高20mm;内径79.8mm、高20mm或内径61.8mm、高40mm); (6)击样器:包括活塞、导筒和环刀; (7)其他:切土刀、钢丝锯、碎土工具、烘箱、保湿器、喷水设备、凡士林等。 三、试样制备 (一)原状土试样的制备步骤 1、将土样筒按标明的上下方向放置,剥去蜡封和胶带,开启土样筒取土样。 2、检查土样结构,若土样已扰动,则不应作为制备力学性质试验的试样。 3、根据试验要求确定环刀尺寸,并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然后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将环刀垂直下压,同时用切土刀沿环刀外侧切削土样,边压边削直至土样高出环刀,制样时不得扰动土样。 4、采用钢丝锯或切土刀平整环刀两端土样,然后擦净环刀外壁,称环刀和土的总质量。 5、切削试样时,应对土样的层次、气味、颜色、夹杂物、裂缝和均匀性进行描述。 6、从切削的余土中取代表性试样,供测定含水率以及颗粒分析、界限含水率等试验之用。

ACCESS2010数据库技术实验指导书3

《ACCESS2010数据库技术及应用》 实验指导(3) 学号: 姓名: 班级: 专业:

实验三窗体 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课时: 4 学时指导教师: 时间:201 年月日课次:第节教学周次:第周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窗体创建的方法 2. 掌握向窗体中添加控件的方法 3. 掌握窗体的常用属性和常用控件属性的设置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1. 创建窗体 2. 修改窗体,添加控件,设置窗体及常用控件属性 三、实验步骤 案例一:创建窗体 1.使用“窗体”按钮创建“成绩”窗体。 操作步骤如下: (1)打开“教学管理.accdb”数据库,在导航窗格中,选择作为窗体的数据源“教师”表,在功能区“创建”选项卡的“窗体”组,单击“窗体”按钮,窗体立即创建完成,并以布局视图显示,如图3-1所示。 (2)在快捷工具栏,单击“保存”按钮,在弹出的“另存为”对话框中输入窗体的名称“教师”,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图3-1布局视图 2.使用“自动创建窗体”方式 要求:在“教学管理.accdb”数据库中创建一个“纵栏式”窗体,用于显示“教师”表中的信息。 操作步骤: (1)打开“教学管理.accdb”数据库,在导航窗格中,选择作为窗体的数据源“教师”表,在功能区“创建”选项卡的“窗体”组,单击“窗体向导”按钮。如图3-2所示。 (2)打开“请确定窗体上使用哪些字”段对话框中,如图3-3 所示。在“表和查询”下拉列表中光图3-2窗体向导按钮

标已经定位在所学要的数据源“教师”表,单击按钮,把该表中全部字段送到“选定字段”窗格中,单击下一步按钮。 (3)在打开“请确定窗体上使用哪些字”段对话框中,选择“纵栏式”,如图3-4所示。单击下一步按钮。 (4)在打开“请确定窗体上使用哪些字”段对话框中,输入窗体标题“教师”,选取默认设置:“打开窗体查看或输入信息”,单击“完成”按钮,如图3-5所示。 (5)这时打开窗体视图,看到了所创建窗体的效果,如图3-6所示。 图3-3“请确定窗体上使用哪些字”段对话框 图3-4“请确定窗体使用的布局”段对话框中

实验指导书

苯甲酸红外光谱的测绘—溴化钾压片法制样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红外光谱仪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熟悉红外光谱仪的主要应用领域。 3、掌握红外光谱分析时粉末样品的制备及红外透射光谱测试方法。 4、熟悉化合物不同基团的红外吸收频率范围.学会用标准数据库进行图谱检索 及化合物结构鉴定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 红外光谱分析是研究分子振动和转动信息的分子光谱。当化合物受到红外光照射,化合物中某个化学键的振动或转动频率与红外光频率相当时,就会吸收光能,并引起分子永久偶极矩的变化,产生分子振动和转动能级从基态到激发态的跃迁,使相应频率的透射光强度减弱。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振动频率不同,会吸收不同频率的红外光,检测并记录透过光强度与波数(1/cm)或波长的关系曲线,就可得到红外光谱。红外光谱反映了分子化学键的特征吸收频率,可用于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和定量测定。 根据实验技术和应用的不同,我们将红外光划分为三个区域:近红外区(0.75~2.5μm;13158~40001/cm),中红外区(2.5~25μm;4000~4001/cm)和远红外区(25~1000μm;400~101/cm)。分子振动伴随转动大多在中红外区,一般的红外光谱都在此波数区间进行检测。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主要由红外光源、迈克尔逊干涉仪、检测器、计算机和记录系统五部分组成。红外光经迈克尔逊干涉仪照射样品后,再经检测器将检测到的信号以干涉图的形式送往计算机,进行傅立叶变换的数学处理,最后得到红外光谱图。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具有灵敏度高、波数准确、重复性好的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催化、材料科学、生物学、物理、环境科学、煤结构研究、橡胶工业、石油工业(石油勘探、润滑油、石油分析等)、矿物鉴定、商检、质检、海关、汽车、珠宝、国防科学、农业、食品、生物医学、生物化学、药学、无机和配位化学基础研究、半导体材料、法庭科学(司法鉴定、物证检验等)、气象科学、染织工业、日用化工、原子能科学技术、产品质量监控(远距离光信号光谱测量:实时监控、遥感监测等)等众多方面。 三、仪器和试剂 1、Nicolet 5700 FT-IR红外光谱仪(美国尼高力公司) 2、压片机(日本岛津公司) 3、压片模具(日本岛津公司) 4、玛瑙研钵(日本岛津公司) 5、KBr粉末(光谱纯,美国尼高力公司) 6、苯甲酸(分析纯) 四、实验步骤 1、样品的制备(溴化钾压片法)

CAD上机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报告撰写格式与要求 (试行) 一、实验报告格式要求 1、有实验教学手册,按手册要求填写,若无则采用统一实验报告封面。 2、报告一律用钢笔书写或打印,打印要求用A4纸;页边距要求如下:页边距上下各为2.5厘米,左右边距各为2.5厘米;行间距取固定值(设置值为20磅);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 3、统一采用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单位与符号,要求文字书写工整,不得潦草;作图规范,不得随手勾画。 4、实验报告中的实验原始记录,须经实验指导教师签字或登记。 二、实习报告、课程设计报告格式要求 1、采用统一的封面。 2、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手写或打印,手写一律用钢笔书写,统一采用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单位与符号,要求文字书写工整,不得潦草;作图规范,不得随手勾画。打印要求用A4纸;页边距要求如下:页边距上下各为2.5厘米,左右边距各为2.5厘米;行间距取固定值(设置值为20磅);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 三、报告内容要求 1、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操作过程、原始数据、实验结果分析、实验心得等方面内容。 2、实习报告内容包括:实习题目、实习任务与要求、实习具体实施情况(附上图表、原始数据等)、实习个人总结等内容。 3、课程设计报告或说明书内容包括: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总体方案、方案设计与分析、所需仪器设备与元器件、设计实现与调试、收获体会、参考资料等方面内容。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教务处 2009-8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绘图(CAD) 实验项目AutoCAD二维绘图实验 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实验成绩 2016年11月日

oracle数据库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科学学院《ORACLE数据库》实验指导书

《ORACLE数据库》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Oracle数据库安装配置以及基本工具的使用 1.实验的基本内容 实验室中oracle数据库安装后某些服务是关闭的(为了不影响其他课程的使用),所以在进入数据库前需要对oracle进行配置: (1)启动oracle OraHomeTNSLISTENER 和oracleserviceORACLE 两个服务 (2)修改listener.ora 和tnsnames.ora 两个文件的内容 (3)以用户名:system ,口令:11111 以“独立登录”的方式进入oracle 数据库系统 (4)熟悉数据库中可用的工具。 2.实验的基本要求 (1)掌握Oracle11g的配置以及登录过程。 (2)熟悉系统的实验环境。 3.实验的基本仪器设备和耗材 计算机 4.实验步骤 (1) 查看设置的IP地址是否与本机上的IP地址一致。若不一致则修改为本机IP地址。 (2) 启动oracle OraHomeTNSLISTENER 和oracleserviceORACLE 两个服务 控制面板/性能与维护/管理工具/服务/ oracle OraHomeTNSLISTENER(右击/启动)。 控制面板/性能与维护/管理工具/服务/ oracleserviceORACLE(右击/启动) (3) 修改listener.ora 和tnsnames.ora 两个文件的内容 D:\app\Administrator\product\11.1.0\db_1\NETWORK\ADMIN (用记事本方式打开),将HOST=“…..”内容修改为本机的IP地址,保存退出。 D:\app\Administrator\product\11.1.0\db_1\NETWORK\ADMIN (用记事本方式打开),将HOST=“…..”内容修改为本机的IP地址,保存退出。 (4) 启动oracle 数据库

实验指导书

混凝土基本理论及钢桁架静力测试试验指导书

试验一、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试验 一、试验目的 1.了解受弯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大小、挠度变化及裂缝出现和发展过程; 2.观察了解受弯构件受力和变形过程的三个工作阶段及适筋梁的破坏特征; 3.测定受弯构件正截面的开裂荷载和极限承载力,验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 二、试件、试验仪器设备 1.试件特征 (1). 根据试验要求,试验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纵向受力钢筋强度等级I级。 (2). 试件尺寸及配筋如图1所示,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净保护层厚度为15mm 。 (3). 梁的中间500mm 区段内无腹筋,其余区域配有 6@60的箍筋,以保证不发生斜 截面破坏。 (4). 梁的受压区配有两根架立筋,通过箍筋与受力筋绑扎在一起,形成骨架,保证受力钢筋处在正确的位置。 2.试验仪器设备 (1). 静力试验台座、反力架、支座及支墩 (2). 20T 手动式液压千斤顶 (3). 读数显微镜及放大镜 (4). 位移计(百分表)及磁性表座 三、试验装置及测点布置 1.试验装置见图2 (1). 在加荷架中,用千斤顶通过分配梁进行两点对称加载,使简支梁跨中形成长 500mm 的纯弯曲段(忽略梁的自重)。 (2). 构件两端支座构造应保证试件端部转动及其中一端水平位移不受约束,基本符 合铰支承的要求。 2.测点布置 梁的跨中及两个对称加载点各布置一位移计f 3~f 5,量测梁的整体变形,考虑在加载的过程中,两个支座受力下沉,支座上部分别布置位移测点f 1和f 2,以消除由于支座下沉对挠度测试结果的影响。 图1 试件尺寸及配筋图

《流体力学》课程实验(上机)指导书及实验报告格式

《流体力学》课程实验指导书袁守利编 汽车工程学院 2005年9月

前言 1.实验总体目标、任务与要求 1)学生在学习了《流体力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伯努利方程实验、动量方程实 验,实现对基本理论的验证。 2)通过实验,使学生对水柱(水银柱)、U型压差计、毕托管、孔板流量计、文丘里流量计等流体力学常用的测压、测流量装置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有基本认识。 2.适用专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 3.先修课程 《流体力学》相关章节。 4.实验项目与学时分配 5. 实验改革与特色 根据实验内容和现有实验条件,在实验过程中,采取学生自己动手和教师演示相结合的方法,力求达到较好的实验效果。

实验一伯努利方程实验 1.观察流体流经实验管段时的能量转化关系,了解特定截面上的总水头、测压管水头、压强水头、速度水头和位置水头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伯努利方程的理解和认识。 2.掌握各种水头的测试方法和压强的测试方法。 3.掌握流量、流速的测量方法,了解毕托管测速的原理。 二、实验条件 伯努利方程实验仪 三、实验原理 1.实验装置: 图一伯努利方程实验台 1.水箱及潜水泵 2.上水管 3.电源 4.溢流管 5.整流栅 6.溢流板 7.定压水箱 8.实验 细管9. 实验粗管10.测压管11.调节阀12.接水箱13.量杯14回水管15.实验桌 2.工作原理 定压水箱7靠溢流来维持其恒定的水位,在水箱下部装接水平放置的实验细管8,水经实验细管以恒定流流出,并通过调节阀11调节其出水流量。通过布置在实验管四个截面上的四组测压孔及测压管,可以测量到相应截面上的各种水头的大小,从而可以分析管路中恒定流动的各种能量形式、大小及相互转化关系。各个测量截面上的一组测压管都相当于一组毕托管,所以也可以用来测管中某点的流速。 电测流量装置由回水箱、计量水箱和电测流量装置(由浮子、光栅计量尺和光电子

实验指导书

《数控机床》 实 验 指 导 书 (简本) 蚌埠学院机电系李大胜2008年9月修订

实验一数控车床操作模拟(计算机仿真)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数控加工在制造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数控机床是一种高效的自动化设备,它可以按照预先编制好的零件数控加工程序自动地对工件进行加工。宇航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可以在计算机屏幕上仿真完成数控加工程序的输入输出、数控机床操作、工件加工、虚拟测量等数控加工全过程,而且在数控加工仿真系统中,机床操作面板和操作步骤与相应的实际数控机床完全相同,学生在这种虚拟工业环境中可以学习掌握典型数控车床的加工操作方法,通过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可以使培训得到实物操作训练的目的,本次实验主要要求学生了解宇航仿真软件的使用和熟悉配备主流数控系统的数控车床的操作及对刀方法。 二、实验内容 1、了解数控车床的基本运动、加工对象及其用途; 2、了解数控车床操作面板各按键(CNC界面)的功用; 3、掌握数控车床的调整及加工前的准备工作、尤其要熟练掌握FANUC0i系统的多种对刀方法; 三、实验仪器 软件要求:宇航数控仿真系统30节点 硬件要求:微机30台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YHCNC仿真系统及虚拟机床操作(FANUC 0i) 1、机床操作面板 机床操作面板位于窗口的右下侧,如下图所示,主要用于控制机床运行状态,由模式选择按钮、运行控制开关等多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详细说明如下: FANUC 0i面板 AUTO:自动加工模式。EDIT:编辑模式。MDI:手动数据输入。 INC:增量进给。 HND:手轮模式移动机床。 JOG:手动模式,手动连续移动机床。 REF:回参考点。

电磁场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题目利用Matlab模拟点电荷电场的分布姓名xxxx 学号xxxxxxxxxx 班级电气xxxx班 任课老师xxxx 实验日期2010-10

电磁场理论 实验一 ——利用Matlab 模拟点电荷电场的分布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单个点电荷及一对点电荷的电场分布情况; 2.学会使用Matlab 进行数值计算,并绘出相应的图形; 二.实验原理: 根据库伦定律:在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这两个电荷的电量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两个电荷的连线上,两电荷同号为斥力,异号为吸力,它们之间的力F 满足: R R Q Q k F ? 212 = (式1) 由电场强度E 的定义可知: R R kQ E ? 2 = (式2) 对于点电荷,根据场论基础中的定义,有势场E 的势函数为 R kQ U = (式3) 而 U E -?= (式4) 在Matlab 中,由以上公式算出各点的电势U ,电场强度E 后,可以用Matlab 自带的库函数绘出相应电荷的电场分布情况。 三.实验内容: 1. 单个点电荷 点电荷的平面电力线和等势线 真空中点电荷的场强大小是E=kq /r^2 ,其中k 为静电力恒量, q 为电量, r 为点电荷到场点P(x,y)的距离。电场呈球对称分布, 取电量q> 0, 电力线是以电荷为起点的射线簇。以无穷远处为零势点, 点电荷的电势为U=kq /r,当U 取

常数时, 此式就是等势面方程.等势面是以电荷为中心以r 为半径的球面。 平面电力线的画法 在平面上, 电力线是等角分布的射线簇, 用MATLAB 画射线簇很简单。取射线的半径为( 都取国际制单位) r0=, 不同的角度用向量表示( 单位为弧度) th=linspace(0,2*pi,13)。射线簇的终点的直角坐标为: [x,y]=pol2cart(th,r0)。插入x 的起始坐标x=[x; *x].同样插入y 的起始坐标, y=[y; *y], x 和y 都是二维数组, 每一列是一条射线的起始和终止坐标。用二维画线命令plot(x,y)就画出所有电力线。 平面等势线的画法 在过电荷的截面上, 等势线就是以电荷为中心的圆簇, 用MATLAB 画等势 线更加简单。静电力常量为k=9e9, 电量可取为q=1e- 9; 最大的等势线的半径应该比射线的半径小一点 r0=。其电势为u0=k8q /r0。如果从外到里取7 条等势线, 最里面的等势线的电势是最外面的3 倍, 那么各条线的电势用向量表示为: u=linspace(1,3,7)*u0。从- r0 到r0 取偶数个点, 例如100 个点, 使最中心点的坐标绕过0, 各点的坐标可用向量表示: x=linspace(- r0,r0,100), 在直角坐标系中可形成网格坐标: [X,Y]=meshgrid(x)。各点到原点的距离为: r=sqrt(X.^2+Y.^2), 在乘方时, 乘方号前面要加点, 表示对变量中的元素进行乘方计算。各点的电势为U=k8q. /r, 在进行除法运算时, 除号前面也要加点, 同样表示对变量中的元素进行除法运算。用等高线命令即可画出等势线 contour(X,Y,U,u), 在画等势线后一般会把电力线擦除, 在画等势线之前插入如下命令hold on 就行了。平面电力线和等势线如图1, 其中插入了标题等等。越靠近点电荷的中心, 电势越高, 电场强度越大, 电力线和等势线也越密。

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材料硬度测定(综合性) 一、实验内容 1.金属布氏硬度实验。 2.金属洛氏硬度实验。 二、实验目的及要求 该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熟悉金属布氏、洛氏、维氏硬度计的使用方法,巩固硬度试验方法的理论知识,掌握各种硬度计的结构原理、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要求学生具有踏实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具有严谨、一丝不苟的作风。 三、实验条件及要求 (一)实验条件 1.布氏硬度计、洛氏硬度计和显维硬度计,读数放大镜,标准硬度块。 2.推荐试样用材:灰铸铁、经调质处理的45钢、淬火低温回火的T10钢。 (二)要求 制备试样过程中不得使试样因冷、热加工影响试验面原来的硬度。试验面应为光滑的平面,不应有氧化皮及污物,测布氏硬度、洛氏硬度时试验面的粗糙度Ra≤0.8μm。 试验时,应保证试验力垂直作用于试验面上,保证试验面不产生变形、挠曲和振动。试验应在10~35℃温度范围内进行。 不同硬度试验对试样及试验操作尚有具体要求。 四、实验相关知识点 1.硬度试验原理。 2.对试样的要求。 3.硬度试验方法的选择。 4.各种硬度计的结构原理、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5.试验数据的获得。 6.不同硬度试验方法的关系。 五、实验实施步骤 (一)金属布氏硬度试验 金属布氏硬度值是单位压痕表面积所承受的外力。

1.试验规范的选择 布氏硬度试验时应根据测试材料的硬度和试样厚度选择试验规范,即压头材料与直径、F/D2值、试验力F及试验力保持时间t。 (1)压头材料与直径的选择压头为硬质合金球。 球体直径D的选择按GB/T231.1-2009《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方法》有五种,即10mm、5mm、2.5mm、2mm和1mm。压头直径可根据试样厚度选择,见压头直径、压痕平均直径与试样最小厚度关系表。选择压头直径时,在试样厚度允许的条件下尽量选用10mm球体作压头,以便得到较大的压痕,使所测的硬度值具有代表性和重复性,从而更充分地反映出金属的平均硬度。 (2)F/D2、试验力F及试验力的选择 F/D2比值有七种:30、15、10、5、2.5、1.25和1,其值主要根据试验材料的种类及其硬度范围来选择。 球体直径D和F/D2比值确定后,试验力F也就确定了。 试验须保证压痕直径d在(0.24~0.6)D范围内,试样厚度为压痕深度的10倍以上。 (3)试验力保持时间t的选择试验力保持时间t主要根据试样材料的硬度来选择。黑色金属:t=10~15s;有色金属:t=(30±2)s;<35HBW的材料:t=(60±2)s。 2.布氏硬度试验过程 (1)试验前,应使用与试样硬度相近的二等标准布氏硬度块对硬度计进行校对,即在硬度块上不同部位测试五个点的硬度,取其平均值,其值不超过标准硬度块硬度值的±3%方可进行试验,否则应对硬度计进行调整、修理。 (2)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将试样安放在试验机工作台上,转动手轮使工作台慢慢上升,使试样与压头紧密接触,直至手轮与螺母产生相对滑动。同时应保证试验过程中试验力作用方向与试验面垂直,试样不发生倾斜、移动、振动。 启动按钮开关,在施力指示灯亮的同时迅速拧紧压紧螺钉,使圆盘随曲柄一起回转,直至自动反向转动为止,施力指示灯熄灭。从施力指示灯亮到熄灭的时间为试验力保持时间,转动手轮取下试样。 (3)用读数显微镜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测量出试样表面的压痕直径d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