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基本概念:

(1)性状——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生化等各方面的特征。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在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的杂交实验中,杂种一代(F1)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是隐性性状。

(4)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5)杂交——具有不同基因型的亲本之间的交配或传粉

(6)自交——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或传粉(自花传粉是其中的一种)

(7)测交——用隐性性状(纯合体)的个体与未知基因型的个体进行交配或传粉,来测定该未知个体能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基因型)的一种杂交方式。

(8)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9)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10)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非等位基因——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的基因。

(11)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

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

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

(3)分析方法: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

(4)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

观察分析——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

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基因分离定律

P:高茎豌豆×矮茎豌豆P:AA×aa

↓杂交↓杂交

F1:高茎豌豆F1:Aa

↓自交↓自交

F2:高茎豌豆矮茎豌豆F2:AA Aa aa

3 :1 1 :2 :1

孟德尔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作亲本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结出的种子(F1)都是黄色圆粒。这表明黄色和圆粒是显性性状,绿色和皱粒是隐性性状。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其中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用大写字母表示,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遗传因子,用小写字母表示。

(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叫做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叫做杂合子。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2.分离定律的内容:

孟德尔第一定律又称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的,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3.基因分离定律实质:

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P:黄圆×绿皱P:AABB×aabb

↓杂交↓杂交

F1:黄圆F1:AaBb

↓自交↓自交

F2:黄圆黄皱绿圆绿皱F2:A-B- A-bb aaB- aabb

9 :3 : 3 : 1 9 :3 :3 :1

在F2 代中:

4 种表现型:两种亲本型:黄圆9/16 绿皱1/16

两种重组型:黄皱3/16 绿皱3/16

9种基因型:完全纯合子AABB aabb AAbb aaBB 共4种×1/16

半纯合半合AABb aaBb AaBB Aabb 共4种×2/16

完全杂合子AaBb 共1种×4/16

1.纯种黄色圆粒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YYRR和yyrr,它们产生的F1遗传因子组成是YyRr ,表现为黄色圆粒。孟德尔让黄色圆粒的F1自交,在产生的F2中发现了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还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性状组合绿色圆粒和黄色皱粒。

2.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YyRr)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YR、Yr、yR、yr ,数量比例是:1:1:1:1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雌、雄配子结合的方式有16 种,遗传因子的结合形式有9 种: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 。性状表现有 4 种: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它们之间的数量分比是9:3:3:1 。

3.让子一代F1(YyRr)与隐性纯合子(yyrr)进行杂交,无论是F1作母本,还是作父本,后代表现型有 4 种: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它们之间的比例是9:3:3:1 ,遗传因子的组合形式有9 种: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 。

4.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

孟德尔第二定律也叫做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结合。5.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基本概念:

1、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的细胞的减少一半。

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1、部位:动物的精巢、卵巢;植物的花药、胚珠

2、精子的形成:

3、卵细胞的形成

1个精原细胞(2n)1个卵原细胞(2n)

↓间期:染色体复制↓间期:染色体复制

1个初级精母细胞(2n)1个初级卵母细胞(2n)

↓前期: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2n)↓ 前期:联会、四分体…(2n)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2n)中期:(2n)

后期: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分离(2n)后期:(2n)

末期:细胞质均等分裂末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2n)2个次级精母细胞(n)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极体(n)

↓前期:(n)↓前期:(n)

中期:(n)中期:(n)

后期: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组染色体(2n)后期:(2n)

末期:细胞质均等分裂(n)末期:(n)

4个精细胞:(n)1个卵细胞:(n)+3个极体(n)

↓变形

4个精子(n)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减Ⅰ分裂(初级精(卵)母细胞)减Ⅱ分裂(次级精(卵)母细胞)

染色体间前中后前中后末

2n 2n 2n 2n n 2n n n

三、受精作用及其意义:

1、受精作用:受精作用是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经受精作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2、受精作用的意义:

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多样性及精卵结合的随机性导致后代性状的多样性。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生物细胞染色体的数目恒定有重要意义。

四、细胞分裂图像的鉴别:

1、细胞质是否均等分裂:不均等分裂——减数分裂卵细胞的形成

均等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精子的形成

2、细胞中染色体数目:若为奇数——减数第二分裂(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

若为偶数——有丝分裂、减数第一分裂、减数第二分裂后期

3、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联会、四分体现象——减数第一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

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减数第一分裂

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分裂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减数第一分裂后期

一侧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分裂后期

一侧无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

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

一、萨顿假说:基因由染色体携带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即基因就在染色体上。

研究方法:类比推理

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基因与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现线性排列 (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 完整性 和 独立性 ,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 形态结构 。

(2)在体细胞中基因 成对 存在,染色体也是 成对 的。在配子中基因只有 一个 ,同样,染色体也只有 一条 。

(3)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 父方 ,一个来自 母方 ,同源染色体也是。

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摩尔根果蝇眼色的实验:(A —红眼基因 a —白眼基因 X 、Y ——果蝇的性染色体) P :红眼(雌) × 白眼(雄) P : X A X A × X a Y ↓ ↓ F1: 红眼 F1 : X A X a × X A Y ↓F1雌雄交配 ↓

F2:红眼(雌雄) 白眼(雄) F2: X A X A X A X a X A Y X a Y

第3节 伴性遗传

概念:伴性遗传——此类性状的遗传控制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而总是与性别相关联。 类型:X 染色体显性遗传:抗维生素D 佝偻病等

X 染色体隐性遗传:人类红绿色盲、血友病

Y 染色体遗传:人类外耳道多毛症 一、X 染色体隐性遗传:如人类红绿色盲 1、致病基因X a 正常基因:X A 2、患者:男性X a Y 女性X a X a 正常:男性X A Y 女性 X A X A X A X a

(携带者)

3、遗传特点: (1)隐性致病基因及其等位基因只位于 X 染色体上。 (2)男性患者 多于 女性患者。 (3)往往有 隔代 遗传现象。 (4)女患者的 儿子 一定患病。(母病子必病) 二、X 染色体显性遗传:如抗维生素D 佝偻病

1、致病基因X A 正常基因:X a

2、患者:男性X A Y 女性X A X A X A X a

正常:男性X a Y 女性X a X a 3、遗传特点:

(1)显性的致病基因及其等位基因只位于 X 染色体上。

(2)女性患者 多于 男性患者。 (3)具有世代连续性。

(4)男患者的 女儿 一定患病。(父病女必病)

三、Y 染色体遗传:人类外耳道多毛症

遗传特点:基因位于Y 染色体上,仅在男性个体中遗传

四、性别类型:

XY 型:XX 雌性 XY 雄性————大多数高等生物:人类、动物、高等植物 ZW 型:ZZ 雄性 ZW 雌性————鸟类、蚕、蛾蝶类

五、遗传病类型的鉴别:

(一)先判断显性、隐性遗传:

父母无病,子女有病——隐性遗传(无中生有) 隔代遗传现象——隐性遗传

父母有病,子女无病——显性遗传(有中生无)

连续遗传、世代遗传——显性遗传

(二)再判断常、性染色体遗传:

1、父母无病,女儿有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已知隐性遗传,母病儿子正常——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3、已知显性遗传,父病女儿正常——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三)在完成(一)的判断后,用假设法来推断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第1节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 格里菲思、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①无毒性的R 型活细菌注射到鼠体内,鼠不死亡; ②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注射到鼠体内,鼠死亡; ③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注射到鼠体内,鼠不死亡; ④将无毒性的R 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后的S 细菌混合后,注射到鼠体内,鼠死亡 结论:已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 艾弗里实验过程及结论

①S 型活细菌DNA+ R 型细菌→R 和S

②S 型活细菌多糖或脂类+ R 型细菌→R

③S 型活细菌DNA+DNA 酶+ R 型细菌→R 结论:DNA 是遗传物质 2、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过程:①用35S标记了一部分噬菌体的蛋白质,并用32P标记了另一部分噬菌体的DNA;

②用被标记的两种噬菌体分别去侵染细菌;

③当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大量增殖时,对被标记物质进行放射性测试。

结果:用35S标记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后,细菌体内无放射性,即表明噬菌体的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内部;而用32P标记DNA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体内有放射性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3、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病毒(烟草花叶病毒,车前草病毒,艾滋病毒)的遗传物

质是RN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4、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5、为了证明S型细菌的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科学家在实验中是将S型细菌的DNA和蛋白质分离,得到纯净的DNA和蛋白质,然后分别加入到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分别观察它们的转化作用。

第2节DNA 分子的结构

1.DNA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每个分子都是由成千上百个4 种脱氧核苷酸聚合而成的长链。2.结构特点:①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反向平行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

②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③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碱基对的形式遵循碱基互补

配对原则,即A一定要和T 配对(氢键有 2 个),G一定和C 配对(氢

键有3 个)。

3.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相关计算公式

●A=T;G=C;

●(A+G)/(T+C)=1 ;A+C=T+G=T+C=A+G

●一条链中A+T与另一条链中的T+A相等,一条链中的C+G等于另一条链中的G+C

●如果一条链中的(A+T)/(C+G)=a,那么另一条链中其比例也是a

●如果一条链中的(A+C)/(G+T)=b,那么另一条链上的比值为1/b

●两个非互补碱基之和占DNA碱基总数的50%

第3节DNA的复制

1.DNA的复制概念:是以亲代DNA 为模板合成子代DNA 的过程。

2.时间:DNA分子复制是在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

的间期,是随着染色体的复制来完成的。

3.场所:细胞核(主要)。

4.过程:

(1)解旋:DNA首先利用线粒体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

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

(2)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以游离的四种脱

氧核苷酸为原料,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

的子链。

(3)形成子代DNA:每一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模板盘旋成双螺旋结构,从而形成2 个与亲代DNA完全相同的子代DNA。5.特点:

(1)DNA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

(2)由于新合成的DNA分子中,都保留了亲代DNA的一条链,因此,这种复制叫半保留复制。

6.条件:DNA分子复制需要的模板是DNA两条链,原料是游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需要能量ATP和有关的酶。

7.准确复制的原因:

(1)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提供精确的模板。

(2)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准确无误。

8.功能:传递遗传信息。DNA分子通过复制,使亲代的遗传信息穿给子代,从而保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9.有关复制的计算:

(1)一个双链DNA分子连续复制n次,可以形成2n个子代DNA分子,且含有最初母链的DNA 分子有2个,占所有子代DNA分子的比例为1/2n-1

(2)所需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数=M×(2n-1),其中M为的所求的脱氧核苷酸在原来DNA分

子中的数量。

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1.一条染色体上有1 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现线性排列。每一个基因都是特定的DNA 片段,有着特定的遗传效应,这说明DNA中蕴涵了大量的遗传信息。

2.概念:DNA分子上分布着多个基因,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单位。

3.结构: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即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4.DNA能够储存足够量的遗传信息,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构成了DNA 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

第四章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1、RNA有三种:信使RNA(mRNA),转运

RNA(tRNA),核糖体RNA(rRNA)。

为什么RNA适于做DNA的信使?

(1)RNA也是由核糖核苷酸连接而成,也能储存

遗传信息。

(2)RNA一般为单链,比DNA短,能通过核孔,

从细胞核转移到细胞质中。

2、转录

场所:细胞核

条件:模板(解旋的1条单链)、原料(4 种游离的

核糖核苷酸)、酶(解旋酶)和能量(ATP)

碱基配对原则:A-U、C-G

产物:mRNA

3、翻译

场所:细胞质的核糖体上

条件:模板(mRNA)、原料(20种氨基酸)、酶

和能量(ATP)

产物:一条多肽链

注:①一种密码子对应一种反密码子(tRNA上),

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可

以被一种或多种密码子所决定,即可被一种或多

种tRNA转运

②密码子存在于mRNA上,密码子种类有64种

(其中与氨基酸相对应密码子有61种,终止密

码子有3种)

③数量关系:DNA上的碱基=2倍mRNA上的碱

基=6倍的氨基酸(即6:3:1)

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1、中心法则: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既D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翻译。但是,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流向蛋白质,也不能从蛋白质流向DNA或RNA。近些年还发现有遗传信息从RNA到RNA(即R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RNA流向DNA(即逆转录),也在疯牛病毒中还发现蛋白质本身的大量增加(蛋白质的自我控制复制)

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如:人的白化病是由于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而引起的

②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如:囊性纤维病是因为编码跨膜蛋白(CFTR)的基因缺失了3个碱基所引起的

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或表达后的蛋白质也可能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3、生物体性状的多基因因素: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其产物;与环境之间多种因素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共同地精细的调控生物性状。

4、细胞质基因: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中的基因都称为细胞质基因。

其主要特点是母系遗传。(母病子病,父病子不病)

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1、镰刀型贫血症的原因

DNA的碱基对发生变化———mRNA分子中的碱基对发生变化———AA改变———蛋白质改变———性状改变

2、基因突变的概念:

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3、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

原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

特点:a、普遍性b、随机性c、低频性d、多害少利性e、不定向性

4、基因突变的意义:

它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5、基因重组的概念:

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6、类型:

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b、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间的交叉互换

7、基因重组的意义:

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基因型,也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的进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8、应用:诱变育种、杂交育种。

第2节染色体变异

结构变异

1、染色体变异个别增减

数目变异

成倍增减

染色体结构变异:

①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缺失------缺失

②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重复

③染色体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易位

④染色体中某一片段位置颠倒-------倒位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①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

②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的增加或减少。

2、染色体组

(1)概念: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染色体组。

(2)特点:不含同源染色体,但含有每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 3、二倍体

(1)概念:由受精卵发育来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2)举例:人、水稻 4、多倍体

(1)概念:指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2)成因:有丝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完成复制,但不分开 (3)特点: ①多倍体在植物中广泛存在,而在动物中则较少见

②茎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蛋白质等含量增高. ③发育延迟,结实率低。

(4)应用:人工诱导多倍体育种(具体见第6章 第一节) 5、单倍体

(1)概念: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2)成因:由配子发育而成

(3)特点:单倍体植株长得弱小,而且高度不育 (4)应用:单倍体育种(具体见第6章 第一节)

第3节 人类遗传病

1、 概念: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类型: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大类。

显性遗传病:并指、多指、软骨发育不全 常染色体

单基因 隐性遗传病:白化病、苯丙酮尿症、侏儒症 显性:抗维生素D 佝偻病 X

性染色体 隐性:红绿色盲、血友病、进行肌营养不良 人类遗 Y 毛耳病(只有男性患者)

传病 多基因遗传病: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青少年型糖尿病、唇裂 数目异常 原因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结构异常

类型 常染色体:21三体综合症、猫叫综合症

性染色体:性腺发育不良(如:特纳氏综合症) 2、 人类遗传病的检测与预防

(1)遗传病的产前诊断与优生的关系

产前诊断:羊水检查、B 超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以及基因诊断 (2)遗传咨询与优生的关系

医生对咨询对象进行身体检查,了解家庭病史,对是否患有某种疾病作出诊断,进过分析遗传病的

遗传方式推算出后代的再发风险率,并且提出防治政策和建议。

(3)禁止近亲结婚:三代以及三代以内的直系和旁系血亲原因:近亲之间携带相同隐性致病基因的概率较大。

3、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概念: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 (22+X+Y )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

意义:通过人类基因组计划,可以了解与癌症、糖尿病、老年性痴呆、高血压等疾病有关的基因,对这些目前难以治愈的疾病进行及时有效的基因诊断和治疗。

第六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第1节 杂交育种与诱导育种

1.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 优良性状 通过 交配 集中在一起,再经过 选择和培育 ,获得新品种的方法,它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 基因重组 。

2.诱变育种是利用 物理因素 (如 X 射线 、 γ射线 、 紫外线 、 激光 等)或 化学因素 (如 亚硝酸 、硫酸二乙酯 等)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 基因突变 。

第2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1.基因工程

①基因工程的概念

基因工程:又叫做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通俗地说,就是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外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②基因工程的基本内容

(1)基因的操作工具与工具酶

①基因的剪刀:限制酶或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是切割DNA分子基本骨架的磷酸二酯键)

②基因的针线:DNA连接酶(作用是连接DNA分子基本骨架的磷酸二酯键)

③基因的运载体:

常用的运载体是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

(2)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

①提取目的基因②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④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2、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安全观点:

1、转基因食品与非转基因食品的构成是一样的;

2、减少农药使用、减少环境污染;

3、节省生产成本,降低粮食售价;

4、增加食品营养、提高食品产量等。

不安全观点:

1、可能产生抗除草剂的超级杂草;

2、可能使疾病的散播跨越物种障碍;

3、可能损害农作物的生物多样性;

4、认为创造新物种,可能干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5、可能产生新毒素和新过敏源。

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一、拉马克进化学说:

1.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的是法国的博物学家拉马克。他的基本观点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不是神造的,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生物的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这是生物不断进化的主要原因。

二、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1、主要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2、自然选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自然选择是一个缓慢的长期的

历史过程。

3、意义:自然选择学说能够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原因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4、不足:对遗传和变异本质,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在个体水平。

5、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在联系

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作为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内容,是相互联系的。过度繁殖是前提,为自然选择提供较多的原料,也提供了较多的变异个体;而且使生存斗争更加剧烈。生存斗争推动着生物的进化,是生物进化的动力;自然选择就是通过生存斗争来进行的。生物普遍具有的遗传性和变异性是自然选择的基础;没有变异就没有个体之间的差异,就没有选择的原材料;没有遗传,适应环境的变异就无法积累,生物就不可能进化。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大量的原始选择材料。遗传使有利变异在后代中得到积累和加强,所以说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包括保存和淘汰,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生物能适应环境而容易生存;具有不利变异的生物,将因不能适应环境而被淘汰,也就是说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中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种群基因库——该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基因频率——群体中某特定等位基因数量占该基因座全部等位基因总数的比率。

2.基因频率的计算

(1)遗传平衡定律可以表示为:

(p+q)2=p2+2pq+q2=1.

p是显性基因的频率,q是隐性基因的频率,p2是显性纯合体的基因型频率,q2是隐性纯合体的基因型频率,2pq是含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的基因型频率。

(2)某基因频率=纯合子个体数×2+杂合子个体数/种群总个体数×2

(3)某基因频率=纯合子基因型频率+1/2杂合子基因型频率

3、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1)生物可遗传变异来源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

(2)突变和重组是随机、不定向的,只为进化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二、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1、基本概念:

隔离——不同种群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常见的隔离有生殖隔离和地理隔离。

物种——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生殖隔离——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

地理隔离——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

2、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必要条件

三、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要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2、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四、现代进化理论应用的相关问题

1. 运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实际生物进化现象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自然选择过程中,变异是不定向的,既存在着有利变异,又存在着不利变异。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当生物出现变异,由自然选择来决定其生存或淘汰,从而使有利变异不断积累、加强,推动生物新类型的产生和生物进化。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运用自然选择学说去解释某一种物种的形成和进化时,一般按照下列顺序分析:首先是该物种的祖先由于不定向变异使个体之间产生不同的差异;因为变异后代经受不同环境因素选择,保存某些类型,淘汰某些类型;经过长期的选择和遗传使有利变异在后代中逐代积累和加强,久而久之才形成某一种物种或使物种进化。具体分析时,不能陷入“生物目的论”的沼泽,就是不能说“某生物为了适应某种环境,某器官就变成了某种形态”。

2.正确理解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种群就是生活在同一地点,同种生物的群体;是否是同一个种群的最重要的依据就是看能否交配并繁殖后代。种群的基因库就是一个种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种群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基因库却一代一代传递、保持和发展。基因频率由于基因突变而不断发生变化;不同生物的基因频率是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产生进化的原材料,当生物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其控制的生物性状才能遗传下去,才能产生新的变异类型,生物才能发展进化。突变产生新的基因(等位基因),而基因重组只是原来基因的重新组合,突变的基因多数是有害的而且突变是不定向的,只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而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同学们在理解一个种群时,要注意理解其时空条件、组成、数量、生殖和遗传组成上的共同的关键特征,从而形成正确的种群、基因库和基因频率的概念。

5.正确理解隔离与生物物种形成之间的关系

物种是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够产生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

隔离就是将一个种群分隔成许多个小种群,使彼此之间不能交配。分为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地理隔离是由于地域原因,使同种生物相互隔开,是生殖隔离的必要先决条件。各种隔离,实质都是使群体之间不能基因交流,时间长了,各种种群就发生各种遗传、变异,形成新的物种。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

6.学会比较现代进化论与达尔文进化论

共同点:都可以解释生物的多样性、适应性和生物进化现象。

联系:现代进化论是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逐步发展完善起来的

不同点:(1)达尔文进化论不能解释遗传与变异的实质以及自然选择的作用机制,现代进化论基本从本质上解决了其内在规律;

(2)达尔文进化论是在生物个体水平上研究生物进化问题,但是现代进化论是从研究种群入手,抓住理解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及其改变的关键,从分子水平上阐明了生物遗传、变异和生物进化的实质。

四、现代进化理论应用的相关问题

1. 运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实际生物进化现象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自然选择过程中,变异是不定向的,既存在着有利变异,又存在着不利变异。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当生物出现变异,由自然选择来决定其生存或淘汰,从而使有利变异不断积累、加强,推动生物新类型的产生和生物进化。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运用自然选择学说去解释某一种物种的形成和进化时,一般按照下列顺序分析:首先是该物种的祖先由于不定向变异使个体之间产生不同的差异;因为变异后代经受不同环境因素选择,保存某些类型,淘汰某些类型;经过长期的选择和遗传使有利变异在后代中逐代积累和加强,久而久之才形成某一种物种或使物种进化。具体分析时,不能陷入“生物目的论”的沼泽,就是不能说“某生物为了适应某种环境,某器官就变成了某种形态”。

2.正确理解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种群就是生活在同一地点,同种生物的群体;是否是同一个种群的最重要的依据就是看能否交配并繁殖后代。种群的基因库就是一个种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种群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基因库却一代一代传递、保持和发展。基因频率由于基因突变而不断发生变化;不同生物的基因频率是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产生进化的原材料,当生物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其控制的生物性状才能遗传下去,才能产生新的变异类型,生物才能发展进化。突变产生新的基因(等位基因),而基因重组只是原来基因的重新组合,突变的基因多数是有害的而且突变是不定向的,只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而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同学们在理解一个种群时,要注意理解其时空条件、组成、数量、生殖和遗传组成上的共同的关键特征,从而形成正确的种群、基因库和基因频率的概念。

5.正确理解隔离与生物物种形成之间的关系

物种是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够产生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

隔离就是将一个种群分隔成许多个小种群,使彼此之间不能交配。分为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地理隔离是由于地域原因,使同种生物相互隔开,是生殖隔离的必要先决条件。各种隔离,实质都是使群体之间不能基因交流,时间长了,各种种群就发生各种遗传、变异,形成新的物种。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

6.学会比较现代进化论与达尔文进化论

共同点:都可以解释生物的多样性、适应性和生物进化现象。

联系:现代进化论是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逐步发展完善起来的

不同点:(1)达尔文进化论不能解释遗传与变异的实质以及自然选择的作用机制,现代进化论基本从本质上解决了其内在规律;

(2)达尔文进化论是在生物个体水平上研究生物进化问题,但是现代进化论是从研究种群入手,抓住理解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及其改变的关键,从分子水平上阐明了生物遗传、变异和生物进化的实质。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一、相对性状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 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3、纯合子与杂合子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地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 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地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4、表现型与基因型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关系:基因型+环境→表现型5、杂交与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 【附】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从简单到复杂) (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即观察分析—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 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小结

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小结 生物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当你学好生物就会发现,电视剧和广告中也充满了生物的奥秘,下面是小偏整理的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小结,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小结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①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②分离定律 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①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②自由组合定律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1、减数分裂(精子、卵细胞形成过程)和受精作用 2、基因在染色体上:①萨顿假说;②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3、伴性遗传:①类型及应用 第3章基因的本质 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①肺炎双球菌的(体内、体外)转化实验; ②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2、DNA分子的结构(双螺旋) 3、DNA的复制:①半保留复制实验证据;②DNA分子的复制过程 4、基因是有遗传物质的DNA片段 第4章基因的表达 1、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①RNA的组成与分类;②转录;③翻译 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①中心法则;②控制途径;③基因与性状间的对应关系 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2、染色体变异:①结构变异;②数目变异

3、人类遗传病:①常见类型;②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③人类基因组计划 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1、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2、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第7章现在生物进化理论 1、现在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①拉马克的进化学说;②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2、现在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①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②隔离和物种形成③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2.1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区别: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基本概念: (1)性状——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生化等各方面的特征。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在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的杂交实验中,杂种一代(F1)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是隐性性状。 (4)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5)杂交——具有不同基因型的亲本之间的交配或传粉 (6)自交——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或传粉(自花传粉是其中的一种) (7)测交——用隐性性状(纯合体)的个体与未知基因型的个体进行交配或传粉,来测定该未知个体能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基因型)的一种杂交方式。 (8)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9)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10)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非等位基因——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的基因。 (11)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 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 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 (3)分析方法: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 (4)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 观察分析——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 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基因分离定律 P:高茎豌豆×矮茎豌豆P:AA×aa ↓杂交↓杂交 F1:高茎豌豆F1:Aa ↓自交↓自交 F2:高茎豌豆矮茎豌豆F2:AA Aa aa 3 :1 1 :2 :1 孟德尔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作亲本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结出的种子(F1)都是黄色圆粒。这表明黄色和圆粒是显性性状,绿色和皱粒是隐性性状。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其中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用大写字母表示,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遗传因子,用小写字母表示。 (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叫做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叫做杂合子。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2.分离定律的内容: 孟德尔第一定律又称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的,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3.基因分离定律实质: 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P:黄圆×绿皱P:AABB×aabb ↓杂交↓杂交 F1:黄圆F1:AaBb ↓自交↓自交 F2:黄圆黄皱绿圆绿皱F2:A-B- A-bb aaB- aabb 9 :3 : 3 : 1 9 :3 :3 :1 在F2 代中: 4 种表现型:两种亲本型:黄圆9/16 绿皱1/16 两种重组型:黄皱3/16 绿皱3/16 9种基因型:完全纯合子AABB aabb AAbb aaBB 共4种×1/16 半纯合半合AABb aaBb AaBB Aabb 共4种×2/16 完全杂合子AaBb 共1种×4/16 1.纯种黄色圆粒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YYRR和yyrr,它们产生的F1遗传因子组成是YyRr ,表现为黄色圆粒。孟德尔让黄色圆粒的F1自交,在产生的F2中发现了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还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性状组合绿色圆粒和黄色皱粒。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一、相对性状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 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3、纯合子与杂合子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地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 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地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4、表现型与基因型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关系:基因型+环境→表现型

5、杂交与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 【附】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从简单到复杂)(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即观察分析—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 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在F2 代中:

高中生物必修必修二遗传与进化必背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 必背知识点 第一章孟德尔定律 【考点一】单因子杂交实验 1、孟德尔选用豌豆为实验材料的成功理由 ①豌豆是一种严格的自花授粉植物,而且是闭花授粉,授粉时无外来花粉干扰,便于形成纯种 ②豌豆成熟后的豆粒都留在豆荚中,便于观察和计数 ③豌豆具有多个稳定的、可区分的性状 ④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2、在母本(♀)花粉尚未成熟时将花瓣掰开,用镊子除去全部雄蕊(即人工去雄),然后在花朵外套纸袋,以防外来花粉授粉;1—2天后,从父本(♂)的花朵上取下成熟的花粉,放到母本花朵的柱头上进行人工授粉,完毕后套上纸袋。 3、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F1与显性亲本的表现完全一致的现象,称为完全显性; 4、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F1表现为双亲的中间类型的现象,称为不完全显性; 5、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F1同时表现出双亲的性状的现象,称为共显性; 6、必须熟练掌握的几种杂交过程及相关比例 【考点二】遗传推断以及比例计算 【例题1】豌豆的茎高度有高茎和矮茎,用A/a表示,现有高茎豌豆自然状态下,F1代中有矮茎豌豆出现,选取F1全部高茎豌豆进行自交,F2代中矮茎豌豆占,亲本豌豆的基因型是;A和a控制的表现类型不同的根本原因是。方法一:豌豆是自花闭花授粉植物,自然状态下进行自交,高茎豌豆自交后代矮茎豌豆出现,说明高茎对矮茎为显性,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F1代的基因型有AA、Aa、aa,且

比例为1:2:1,选取其中的AA和Aa进行自交,AA:Aa=1:2,即AA占1/3,其自交后代均为高茎,Aa占2/3,其自交后代中矮茎(aa)占2/3 ×1/4=1/6,其余均为高茎,所以F2代中矮茎豌豆占1/6。不同基因控制不同的性状,其原因在于基因的结构不同,即构成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不同。 方法二:图解法 【例题2】果蝇的体色有灰身和黑身(用B、b表示),灰身对黑为显性,现有灰身雄果蝇和黑身雌果蝇交配,F1有雌雄性个体中均有灰身和黑身出现,使F1中的雌蝇和雄蝇相互交配,问:F2中黑身果蝇占,亲本的基因型是。 方法一:根据题意可知,亲代中灰身(A )和黑身(aa)交配,F1中的黑身(aa)出现,说明亲代中的灰身果蝇基因型为Aa,F1代中的雌雄均为果蝇Aa:aa=1:1,即Aa占1/2,aa 占1/2,相互交配时,雌雄配子均为A占1/2×1/2=1/4,a占3/4,雌雄配子相互结合时,只有雌配子a与雄配子a结合为aa为黑身,占3/4×3/4=9/16。 方法二:配子法 【考点三】深刻理解测交实验和分离定律的实质 1、测交的目的是验证某个体的基因型,即将被验证的个体与纯合隐性个体进行杂交,通过杂交产生子代表现型比例,确定某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进一步确定该个体的基因型。 2、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发生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不是发生在受精过程中;必须是等位基因分离(如:A和a的分离)。 【考点四】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 1、雄1(或雌1)中的卡片Y=y,但雄1中的卡片数可以不等于雌1中的卡片数; 2、从雄1信封内随机取出1张卡片,模拟F1雄性个体产生雄配子;从雌1信封内随机取出1张卡片,模拟F1雌性个体产生雌配子;将雄1和雌1中取出的卡片组合在一起,模拟的是F1的雌雄配子受精作用,2张卡片的组合类型就是F2的基因型。(注意:记录后将卡片放

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

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之遗传与进化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之遗传与进化 遗传一般是指亲子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存在相似性,表明性状可以从亲代传递给子代,这种现象称为遗传。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遗传与进化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遗传与进化知识点1:遗传因子的发现 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作等位基因。 2.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3.假说-演绎法: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测交: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4.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后期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等位基因分开,分别进入两个不同的配子中。 5.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6.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叫作基因型。 遗传与进化知识点2: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7.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精(卵)原细胞减少了一半。 8.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9.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一种基因型)。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子(两种基因型)。 10.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

十分重要的。 11.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母方。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作联会。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作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交叉互换。 12.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之间通常没有间期,染色体不再复制。 13.男性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叫交叉遗传。 14.性别决定的类型有XY型(雄性:XY,雌性:XX)和ZW型(雄性:ZZ,雌性:ZW)。 遗传与进化知识点3:基因的本质 15.艾弗里通过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16.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7.凡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18.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功能特点是:(1)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内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一定与T配对;G一定与C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作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9.DNA分子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解旋酶、DNA聚合酶)。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20.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DNA分子上分布着多个基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叶绿体和线粒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大全(完整版)

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汇编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 1.孟德尔之所以选取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是由于: (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 (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 (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 (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区分: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等;兔的长毛和黄毛;牛的黄毛和羊的白毛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如在DD×dd杂交实验中,杂合F1代自交后形成的F2代同时出 现显性性状(DD及Dd)和隐性性状(dd)的现象。 显性性状:在DD×dd 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表现出高茎,即高茎为显性。决定显性性状的 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高茎用D 表示。 隐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隐性。决定隐性性状 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矮茎用d表示。(2)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DD或dd。其特点纯

合子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 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如Dd。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3)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DD×dd Dd ×dd DD×Dd等。 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DD×DD Dd×Dd等 测交:F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如:Dd×dd 正交和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3.杂合子和纯合子的鉴别方法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测交法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自交法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4.常见问题解题方法 (1)如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3 :1,则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Dd)即Dd×Dd 3D_:1dd (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 :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 即为Dd×dd 1Dd :1dd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进化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进化知识点 遗传进化是生物必修二的重点内容,高中学生需要掌握相关知识点,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进化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进化知识点(一) 1.卵细胞中含有大量的细胞质,而精子中只含有极少量的细胞质,这就是说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这样,受细胞质内遗传物质控制的性状实际上是由卵细胞传给子代,因此子代总表现出母本的性状. 2.细胞质遗传的主要特点是:母系遗传;后代不出现一定的分离比.细胞质遗传特点形成的原因: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减数分裂时,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随机地、不均等地分配到卵细胞中.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是: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质结构中的DNA. 3.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各自都有相对的独立性.这是因为,尽管在细胞质中找不到染色体一样的结构,但质基因和核基因一样,可以自我复制,可以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也就是说,都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变异性和独立性.但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又相互影响,很多情况是核质互作的结果. 4. 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是单基因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单基因的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白化病、苯丙酮尿症、先天性聋哑是单基因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红绿色盲、血友病是单基因的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唇裂、无脑儿、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型糖尿病等属于对基因遗传病;另外染色体遗传病中常染色体病有21三体综合症、猫叫综合症等;性染色体病有性腺发育不良等.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进化知识点(二) 1.染色体组是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者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染色体组.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大全(完整版)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大全(完整版) 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汇编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XXX豌豆杂交试验(一) XXX选择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原因如下: 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 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 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遗传学中常用的概念及分析如下: 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例如: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兔的长毛和黄毛;牛的黄毛和羊的白毛。

2.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的现象。 例如,在DD×dd杂交实验中,杂合F1代自交后形成的 F2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及Dd)和隐性性状(dd)的现象。 3.显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例如,教材中F1代豌豆表现出高茎,即高茎为显性。决定显 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例如,高茎用D表示。 4.隐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例如,教材中F1代豌豆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隐性。 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例如,矮茎用 d表示。 5.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例如, DD或dd。其特点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

6.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例如,Dd。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7.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例如:DD×dd、Dd×dd、DD×Dd等。 8.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例如:DD×DD、Dd×Dd等。 9.测交:F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例如:Dd×dd。 10.正交和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例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3.XXX和纯合子的鉴别方法如下: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可使用自交法;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可使用测交法。

高中生物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知识点 超详细梳理与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超详细梳理与总结 ⏹基因 ❖遗传因子的发现 ➢几种交配方式 ★杂交 ★自交 ★测交 ★回交 ★正交与反交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科学方法 ☆选材:豌豆 .优点:①自花传粉且闭花授粉,可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②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③人工去雄和异花授粉较方便 ☆操作程序 .①人工去雄:除去豌豆花中未成熟的雄蕊 .②套袋隔离:套上纸袋,防止外来花粉干扰 .③人工授粉:雌蕊成熟时,将另一株花粉涂抹在去掉雄蕊的花的雌蕊柱头上 ☆创新设计

.①采用单因子研究分析法,一个时期内只观察、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差异②首创测交方法,用以验证提出的假说 ☆数学方法 .对杂交后代的性状进行分类和统计,并寻找其中的规律 ☆逻辑方法:假说-演绎法 .实验现象↓ .分析现象↓ .提出假说↓ .演绎推理↓ .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 .总结升华 ★分离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 ★适用范围: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遗传定律中的各种比例 ★3:1 ☆Aa x Aa .双亲本都为杂合子,进行自交(植物)或杂交(动植物) ★1:1 ☆Aa x aa

.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测交 ★9:3:3:1 ☆AaBb x AaBb .两个双杂合个体自交(植物)或杂交(动植物) a)9:3:3:1的变式 ★1:1:1:1 ☆AaBb x aabb .双杂合个体与双隐性纯合子测交 ★3:1:3:1 ☆AaBb x Aabb 或 AaBb x aaBb .双杂合个体与“一显一隐”单杂合个体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的概念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减数分裂的过程

高一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必修2 《遗传与进化》 人类是怎样认识基因的存在的? 遗传因子的发现 基因在哪里?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基因是什么? 基因的本质 基因是怎样行使功能的? 基因的表达 基因在传递过程中怎样变化? 基因突变与其他变异 人类如何利用生物的基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生物进化历程中基因频率是如何变化的?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主线一:以基因的本质为重点的染色体、DNA 、基因、遗传信息、遗传密码、性状间关 系的综合; 主线二:以分离规律为重点的核基因传递规律及其应用的综合; 主线三:以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自然选择为重点的进化变异规律及其应用的综合。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二、杂交实验(一) 1956----1864------1872 1.选材:豌豆 自花传粉、闭花受粉 纯种 性状易区分且稳定 真实遗传 2.过程:人工异花传粉 一对相对性状的 正交 P (亲本) 互交 反交 F 1(子一代) 纯合子、杂合子 F 2(子二代) 分离比为3:1 3.解释

体现在 ①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区分大小写) ②因子成对存在。 ③配子只含每对因子中的一个。 ④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4.验证 测交 F 1是否产生两种 比例为1:1的配子 5.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 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三、杂交实验(二) 1. 亲组合 重组合 2.自由组合定律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 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四、孟德尔遗传定律史记 ①1866年发表 ②1900年再发现 ③1909年约翰逊将遗传因子更名为“基因” 基因型、表现型、等位基因 △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表现型=基因型+环境 条件。 五、小结 1. 第二章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基因与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基因在染色体上 证据:果蝇杂交(白眼) 伴性遗传:色盲与抗V D 佝偻病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全册各章节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2)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2) 第1课时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解释 (2) 第2课时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 (8) 专题一分离定律的解题方法与攻略 (11)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22) 专题二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方法与攻略 (29)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33)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33) 第1课时减数分裂精子的形成过程 (33) 专题三减数分裂的解题方法 (38) 第2课时受精作用 (45) 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 (49) 第3节伴性遗传 (54) 专题四伴性遗传的解题方法 (61)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 (66)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66) 第2节DNA的结构 (72) 第3节DNA的复制 (77) 第4节基因通常是有效遗传的DNA片段 (77) 第四章基因的表达 (83) 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83) 第2节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90) 专题五基因表达相关的题型及解题方法 (94) 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99) 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99) 第2节染色体变异 (103) 第3节人类遗传病 (109) 专题六可遗传变异及其在育种实践中的应用 (113) 第六章生物的进化 (119) 第1节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119) 第2节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119) 第3节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 (123) 第1课时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 (123) 专题七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方法 (130) 第2课时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133) 第4节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36)

2023高考生物:《生物学》必修2 遗传与进化知识点

2023高考生物:《生物学》必修2 遗传与 进化知识点 1.豌豆做遗传学材料的优点:豌豆是雌雄同株(两性 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豌豆花较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生长周期短,繁殖快,后代多。 2.对分离现象或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假说) 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②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③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3.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分离. 4.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5.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分离定律) 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彩球的组合有 3 种,各组合类型之间的数量比理论上应为DD:Dd:dd = 1:2:1。

6.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 7.同源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联会时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8.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联会后的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以交叉互换。 9.减数分裂Ⅰ的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10.减数分裂Ⅰ的后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1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Ⅰ。 12.减数分裂Ⅱ的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13.保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维持了生物遗传稳定性的是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14.、萨顿假说:假说内容:基因在染色体上;推理方法:类比推理法; 假说依据:基因和染色体在行为上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15.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实验者:摩尔根;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 果蝇眼色杂交实验结论:控制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在染色体上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

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汇编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 1.孟德尔之所以选取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是由于: (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 (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 (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 (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区分: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等;兔的长毛和黄毛;牛的黄毛和羊的白毛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如在DD×dd 杂交实验中,杂合F1代自交后形成的F2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 及Dd)和隐性性状(dd)的现象。 显性性状:在DD×dd 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表现出高茎,即高茎为显性。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 (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高茎用D表示。 隐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隐性。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 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矮茎用d表示。 (2)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DD或dd。其特点纯合子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 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如Dd。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

如:AaBbCc×AaBBCc,后代基因型数为多少? 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 Aa×Aa后代3种基因型(1AA:2Aa:1aa) Bb×BB后代2种基因型(1BB:1Bb) Cc×Cc后代3种基因型(1CC :2Cc:1cc) 所以其杂交后代有3x2x3=18种类型。 (3)表现类型问题 如:AaBbCc×AabbCc,后代表现数为多少? 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 Aa×Aa后代2种表现型 Bb×bb后代2种表现型 Cc×Cc后代2种表现型 所以其杂交后代有2x2x2=8种表现型。 3.自由组合定律 实质 ..是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 4.常见遗传学符号 符号P F1 F2 ×♀♂ 含义亲 本子一 代 子二 代 杂 交 自交母本父本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知识结构:

高中生物新课程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基因的分别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一.课本知识点:(名词看法等) 分类说明说明 交配类杂交:不一样的生物体间互订交配的过程 自交:相同的生物体间互订交配,植物体中是指自花受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受粉。自交是获取纯系的有效方法 测交:让杂种子一代与隐性种类订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正交、反交:正交和反交自由定义。若甲为母本,乙为父本间的交配方式称为正交,则以甲为父本,乙为母本的交配方式称为反交。可用正交和反交确立某遗传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 自花传粉、异花传粉 性状类性状:生物体表现出来的形态特色和生理特征的总称 显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一样表现种类 性状分别:在杂种后辈中显现不一样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别。 基因类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显性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隐性基因。 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地址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Dd) 等同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地址上的,控制着相同性状的基因,叫做等同基因。(DD或dd) 复等位基因:同一基因座出现的多个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相对应的基因座位上存在两个以上形 式的等位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如人的血型决定基因。复等位基因的产生原由:复等位基因是由基因 突变形成的。一个基因能够向不一样的方向突变,于是就形成了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非等位基因 个体类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系的基因构成。 纯合子: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纯合子自交后辈不发生性状分别。 杂合子:由含有不一样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杂合子自交后辈要发生性状分别。 孟德尔之所以采纳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资料是因为:(1)豌豆是自花传粉且是闭花受粉的植物;(2)豌豆花较大, 易于人工操作;(3)豌豆拥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1.常有遗传学符号 符号PF1F2×♀♂ 含义亲本子一代子二代杂交自交母本父本 2.孟德尔的假说: 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②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③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 分别,进入不一样的配子中。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3.两大规律 基因的分别定律:在进行减数分裂的时候,等位基因跟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别,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跟着配子遗传给后辈,这就是基因分别规律。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其余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这一规律就叫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二.课本知识点总结增补

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总结 一、遗传的基本原理 1. 遗传物质:DNA是生物遗传的基础,它由四种碱基(腺嘌呤、胸腺嘧啶、鸟嘌呤和胞嘧啶)组成的双螺旋结构,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编码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2. 遗传的基本单位:基因是DNA上特定的DNA片段,携带着控制特定遗传特征的信息。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表达为蛋白质,进而决定生物体的性状。 3. 遗传的规律:孟德尔遗传定律包括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配对定律。它们揭示了基因在遗传中的传递和表现规律,为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遗传的表现形式 1. 基因型和表现型:基因型是个体基因的组合,它决定了个体的遗传特征;表现型是基因型在外部环境作用下的表现,是个体可观察到的性状。 2. 隐性和显性:隐性基因是指在杂合子中不表现出来的基因,只有在纯合子中才能表现出来;显性基因是指在杂合子和纯合子中都能表现出来的基因。 3. 顺式和杂合性:顺式是指同一基因对的两个等位基因相同,杂合是指同一基因对的两个等位基因不同。杂合性体现在个体表现型的变异程度上,可以为进化提供变异的基础。

三、遗传的模式 1. 基因的多态性:同一位点上存在不同等位基因的现象称为基因的多态性,是种群遗传变异的基础。 2. 基因的突变:基因突变是指遗传物质发生永久性的变异,包括点突变、插入突变、缺失突变等。突变是进化的基础,通过不断积累和选择,种群可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3. 染色体的遗传: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它通过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保证基因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传递。染色体的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都会影响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4. 遗传的性别差异: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人类的性别决定机制为XY型。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了个体的性别和性状的遗传方式。 四、进化的基本概念 1. 进化的概念:进化是指生物种群在长时间内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遗传和形态上的变化。进化是生物多样性的产生和演化的根本原因。 2. 适应和选择: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它通过选择适应环境的个体和基因,推动物种朝着适应性更强的方向演化。 3. 进化的证据:进化的证据包括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分布、生物胚胎发育、比较解剖学、分子生物学等多个方面的证据,它们共同支持进化论的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