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摄像参考书目

合集下载

电视摄像教材(大学)

电视摄像教材(大学)

目录第1章数字摄像机的结构与功能 /001 (1)1.1 模拟与数字视频的区别 /001 (1)1.1.1 基本图像的形成 /001 (2)1.1.2 视频的三基色 /003 (5)1.1.3 什么是数字化 /003 (5)1.1.4 模拟与数字的区别 /003 (5)1.1.5 为什么要数字化 /003 (6)1.2 摄像机的基本功能与组成 /010 (8)1.2.1 电视摄像机概述 /010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 功能 /011 (9)1.2.3 分光仪 /012 (12)1.3 摄像机调试与功能设定 /014 (19)1.3.1 摄像镜头 /014 (20)1.3.2 内置滤光镜 /015 (22)1.3.3 分光棱镜 /015 (15)1.3.4 CCD器件及驱动脉冲形成电路 /015 (15)1.3.5 寻像器(VF)像器 (15)1.3.6 ANSI对比度测试图 (16)1.3.7电源部分 (16)1.3.8 声音信号系统 (16)1.4 摄像机的主要技术指标……………………………………………………………1.4.1图像分解力1.4.2灵敏度1.5 摄像机的种类1.5.1 ESP演播室摄像机1.5.2 ENG/EFP摄像机1.5.3 DV家用机1.5.4 按其它标准对摄像机分类第2章摄像机的操作 /027 (40)2.1 摄像机的基本运动 /027 (40)2.1.1 基本运动形式与操作 /027 (41)2.1.2 基本运动叙述特点、表现优势、适用范围和经验使用习惯 /029 452.2 摄像机平衡装置及其应用 /048 (65)2.2.1 手持与肩抗 /048 (65)2.2.2 三脚架2.2.3 演播室升降 (67)2.3 分步操作 (69)2.3.1 白平衡与黑平衡 (69)2.3.2 对焦 (71)2.3.3 变焦 (73)2.4 整机控制 (78)2.4.1 摄录一体机和ENG/EFP摄像机 (78)2.4.2 ESP演播室摄像机 (81)第3章镜像 (104)3.1 观察 (105)3.1.1 观察介质的思考 (105)3.1.2 观察逻辑方式的探索 (105)3.1.3 观察的线索与细节 (106)3.2 取景 (106)3.2.1 宽高比 (106)3.2.2 景别 (106)3.2.3 向量 (107)3.2.4 构图 (108)3.2.5 心理补足 (111)3.2.6 景深 (111)3.2.7 色彩 (112)3.2.8 声音 (112)3.3 操纵画面纵深 (113)3.3.1 确认Z轴 (113)3.3.2 镜头与Z轴长度 (114)3.4 镜头与景深 (114)3.4.1 镜头与Z轴速度 (114)3.4.2 控制摄像机与物体运动 (114)3.4.3 物体运动的控制 (115)第4章光、色彩、照明 (148)4.1 灯光设计、控制是电视摄像曝光的前提4.1.1 照度和亮度 (154)4.1.2 摄像曝光 (156)4.1.3 摄像曝光调节4.1.4电视摄像曝光监控 (156)4.2.1光4.2.3 阴影处理 (158)4.2.4照明技巧第5章录音与音响控制 (177)5.1 声音拾取原则 (178)5.1.1 话筒 (178)5.1.2 声音控制 (185)5.2 声音的录制 (188)5.2.1 模拟录音设备 (189)5.2.2 数字录音设备 (189)5.2.3 模转数 (190)5.2.4 合成声 (191)5.3 声音美学 (191)5.3.1 环境 (191)5.3.2 主体-背景关系 (192)5.3.3 透视 (192)5.3.4 连贯性 (192)5.3.5 能量 (193)第6章录像 (198)6.1 录像带录制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视摄像 第一章

电视摄像 第一章
1、内容的真实性决定了电视新闻拍摄 要采用即时的现场拍摄。 2、新闻的客观性决定了电视新闻拍摄 取材更多地采用纪实手法。 3、新闻的时效性、不可重复性、广泛 性决定了电视新闻画面质朴、平实和有效 的风格。
第二节 电视新闻摄像的性质和作用
一、电视新闻摄像界说:
电视新闻摄像是电视记者使用摄像机 在新闻现场有选择地记录新闻形象(包括 人物活动、现场环境、现场声音、事件发 展过程等)的创造性活动,是电视新闻报 道前期取材阶段最重要的环节,以画面 (带同期声)的形态出现在制作完成的报 道中。
电视新闻摄像的性质:
电视新闻摄像
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
课程简介
适用专业: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 周课时数:4节 总课时数:144节 课程特点:位于电视新闻采制的前期阶段,对 于掌握电视新闻采编与制作非常重要.

课程简介
学习方法:
第一,多操作摄像机; 第二,多观摩优秀电视新闻作品; 第三,理论与实践结合.
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活动摄影 机,并摄制了一些影片。 世界公认的第一部真正意义的纪录片是美国 导演弗拉哈迪拍摄于1922年的《北方的纳努克》。 默片时代,新闻性纪录片的代表是苏 俄的维 尔托夫的“电影眼睛派”。 电影进入有声时代后,对新闻性纪录片创作 产生最大影响的是格里尔逊模式。 20世纪60年代,小型便携式摄影机和可以同 步录音的设备出现。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范围的纪录片创作、 播出更多地依赖电视媒介了,电影新闻片衰落, 时代呼唤电视新闻的勃起。
推荐书目
《电视节目制作》梁小山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电视画面美学》朱羽君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中国应用电视学》朱羽君、王纪言、钟大年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电视摄影造型》任金州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电视新闻摄影》任金州、马莉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电视摄像教学大纲

电视摄像教学大纲

电视摄像教学大纲一、引言电视摄像作为一门重要的传媒技术,其教学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大纲旨在规划电视摄像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掌握相关的技术和知识,为他们将来从事与电视摄像相关的职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1. 掌握电视摄像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知识;2. 熟悉电视摄像的设备和工具,并能正确使用;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电视摄像创作;4. 培养学生沟通合作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1. 电视摄像基础知识a) 电视摄像的定义与历史发展;b) 影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摄像机及其操作a) 摄像机的类型与特点;b) 摄像机的基本构造和主要功能;c) 摄像机的基本操作方法;d) 摄像机参数的调整与设置;e) 常见摄像技巧和注意事项。

3. 摄像构图与镜头运用a) 构图原理和构图要素;b) 不同角度和距离的摄像构图;c) 镜头运动与运动构图。

4. 光线与色彩控制a) 光源和光线的基本知识;b) 光线对影像的影响与应用;c) 色温和色彩的概念与调节方法。

5. 摄像剪辑与后期制作a) 摄像素材的选取与整理;b) 摄像剪辑的基本原则和技巧;c) 视觉特效和颜色校正的基本操作。

6. 电视摄像创作实践a) 走进实际拍摄场景,进行实地实训;b) 完成电视摄像创作项目,包括节目制作、广告拍摄等。

7. 行业发展与就业前景a) 电视摄像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b) 相关职业技能的需求与培养;c) 就业前景及相关职业素养培养。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将电视摄像的基本知识和技术传授给学生。

2. 实践操作: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摄像设备,进行各种实验和练习,提升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

3. 课堂互动:引导学生讨论、提问和分享实践经验,促进思维碰撞和知识共享。

4. 实地实训:组织学生参与实际的摄像项目,锻炼他们的创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与考核1. 平时表现: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以及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电视新闻摄像》教学大纲

《电视新闻摄像》教学大纲

《电视新闻摄像》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电视新闻摄像【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教学学时】21(理论)+5(实践)【课程学分】3【开课专业】新闻采编与制作【开课学期】第三学期【参考教材】1、《电视新闻摄像》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第一版(主编:胡立德)2、《电视摄像实验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2月(主编:黄秋生、肖良生)3、《电视摄像艺术新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11月(主编:周毅)4、《摄像基础》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主编:王宏、陈明等)【课程性质、目的】:本课程是高职高专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新闻摄像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够熟练地使用专业摄像机、DV 机甚至是手机进行视频拍摄采集,能够完成不同的新闻类型的拍摄采访工作,并能够进行一定高度上的电视新闻专题以及纪录片的摄像工作。

【课程基本要求】:掌握新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尤其是新闻本质属性以及新闻价值,还应该了解新闻职业道德和新闻法规,对于电视新闻学有一定的基础,明白电视行业的业界基本情况,有一定的电视台实习经历。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教学内容要点】:第一部分新闻摄像专业总论一、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电视新闻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从事新闻摄像必备的新闻专业素养。

要求学生清楚地分清电视摄像与非传播摄像和艺术摄像的区别。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电视摄像与艺术摄像的区别,电视摄像的新闻本质属性2、电视新闻摄像真实性的多重真实要求(二)教学难点:1、让学生明白电视新闻摄像必须先保证拍摄内容的完整性,在此基础上再去追求其艺术性;2、新闻摄像全方位多角度的真实要求:细分每一种真实,尤其是无意间也会造成的新闻失实;3、一种抢新闻意识的培养:不去抢好的机位,永远拍不到独家头条的画面三、主要教学内容(一)主要内容1、什么是电视新闻2、电视新闻的三大基本属性3、新闻摄像简单的发展历程脉络4、电视摄像和非传播摄像以及艺术摄像的区别5、新闻摄像的真实性阐述6、新闻摄像记者的软实力分析四、考核知识、技能点1、电视新闻的概念及基本要素2、第一台摄像机发明的时间?全世界的第一家电视台是哪家?我国建立的第一个黑白电视台是?3、新闻摄像真实性是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真是要求4、学位怎样的新闻现场抢机位抢记者提问机会第二部分电视新闻记者职业操守与隐性采访一、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树立起正确的新闻从业人员尤其是电视新闻摄像记者所应当具备的专业素质之外的职业道德和良好记者责任意识、价值意识。

(完整版)第一章电视摄像概述

(完整版)第一章电视摄像概述
2、画面色彩还原力求真实、准确(除特殊需要) 3、镜头运动要力求平稳、流畅、到位(必须稳,
匀,准) 4、注意同期声的采录
1.5、摄像机的操作要领
1、持机方式 肩扛式:
将摄像机放在 肩上架稳,右 手握紧手柄, 操纵开关进行 变焦和录制。
左手轻抚遮 光罩或寻像器 罩,适时调整 光圈和焦距。
3CCD摄像机的组成框图
摄像机光电机构及处理流程
1.1.3、摄像机的分类
➢ (1)按质量性能分:广播级、专业级和家用级;
广播级
➢ (2) 、安使用方式分(制作使用场合)
• ESP:电子演播室制作Electronic Studio Production ,
演播室节目制作系统。
• EFP:电子现场制作Electronic Field Production ,多机拍
教学目标
1、了解电视摄像机组成、分类和技术特点 2、了解电视画面的主要特性,地位和作用 3、掌握电视画面取材的基本方式 4、掌握摄像机的操作要领
1.1 电视摄像机
1.1.1、什么是电视摄像 1.1.2、摄像机组成 1.1.3、摄像机分类 1.1.4、摄像机的技术特点 1.1.5、摄像机的技术指标
实验教学目的:学生通过本课程实验,至少 需要掌握一种摄像机的使用;学生能够熟练 运用摄像机进行取景、构图、固定镜头、运 动镜头的基本拍摄实践;学生能够使用摄像 机进行采访的拍摄和各类综合性的拍摄。
第一章 电视摄像概述
1.1、电视摄像机 1.2、电视画面 1.3、电视画面的造型艺术特点 1.4、电视画面取材要求 1.5、摄像机的操作要领
摄,即刻编辑。使用电视录像车和电视转播车场拍摄和制 作或实况直播。
• ENG: 电子新闻采集Electronic News Gathering ,便 携式的摄像。单机单独进行摄录。

电视摄像1教学大纲(可编辑修改word版)

电视摄像1教学大纲(可编辑修改word版)

《电视摄像(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电视摄像(一)课程编号:0104212学分/学时:4/72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考核方式:操作考、闭卷考试开课学期:第三学期先修课程:《视听语言》《新闻摄影》后续课程:《电视节目制作技术》《三维特效与影视动画》适用专业:广播电视学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明确专业毕业要求及指标点)课程性质:电视摄像广播电视专业的一门基础核心课程,也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应用型课程。

要求学生在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实际动手能力,能够把专业理论知识用于实践。

它既是一门技术课,又是一门艺术课,综合了多门学科的知识。

教学目标:本课程要求学生了解电视摄像的基本原理,电视摄像造型的要素和手段,电视摄像的表现手法,以及摄像构图的要素与原则;掌握摄像机的各种操作规程与操作方法,熟悉电视新闻消息、电视新闻专题、综艺节目、纪录片、音乐电视、剧情片等不同类型电视艺术形式的镜头语言要求和拍摄要领。

2、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含实践、自学、讨论等的内容及要求)3、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2)讲授法(3)直观演示法4、考核及成绩评定(含评分规则)本课程平时成绩(包括出勤、平时作业、实验报告)占20%实验成绩占20%结课作业占20%期未考试成级(操作考、闭卷考)占40%五、教材及参考书目(1)《电视摄像》(第三版)任金州、高波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 年1 月(2)《电视制作手册》(第七版)【美】赫伯特泽特尔等,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 年1 月拟稿(签章):年月日审定(签章):年月日《电视摄像(一)》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电视摄像(一)课程编号:104212实验学分:2实验学时:32(含课外学时4/课内学时28 )实验数量:14 个(含必开实验14 个/选开实验0 个)考核方式:实操、结课作业开课学期:第三学期适用专业:广播电视学一、实验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实验课程是广播电视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一门注重理论性、知识性和实践性的应用型课程。

《电视摄像》zz教学大纲

《电视摄像》zz教学大纲

《电视摄像》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1.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编导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专业课程学习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本课程是专业实践课程中很重要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是注重理论性,知识性,更强调实践性的应用型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了解电视摄像的基本原理,掌握摄像机的各种操作规程与操作方法,并能使用摄像机,准确地摄取指定的景物,符合我们的设想与艺术构思。

学习本课程应先修过《摄影基础》以及有关静态视觉设计方面的课程。

同时本门课的学习,又为《电视编辑》、《电视专题创作》等课程的教学和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正确认识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课程体系结构,掌握本门课程包含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包括国内外摄像活动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

(2)本课程在教学中要尽力开拓学生的知识面。

不仅讲授与编导专业相关的知识,而且可涉及社会学、传播学、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等方面的知识。

(3)本课程应重视结合实例讲授。

对国内外典型的影视作品(如经典广告、优秀影片、电视散文、电视剧等片断)及先进的拍摄方式进行搜集和分析,课堂教学与行业实际结合起来,使学生明白学有所依、学为何用。

(4)本课程强调实践环节。

在学习中要求学生在观摩优秀影视作品的同时,从中领会到电视摄像的技术和艺术手段,并能够按要求分组拍摄规定的电视画面,最终完成一部电视短片。

(5)教学要求有三个层次:了解:即做到知道,识别;熟悉:即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解释,并能归纳总结。

掌握:是本课程学习的重点,在理论掌握的基础上能熟练应用于实际3.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掌握电视摄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并能把多种学科的内容、技术和电视摄像艺术相结合。

(2)熟悉电视摄像师的创作过程,能与广播电视编导的其他环节相配合。

(3)掌握蒙太奇思维的基本思想,并能运用蒙太奇思维来指导电视摄像工作。

学习电视摄像参考书目

学习电视摄像参考书目

学习电视摄像参考书目1、《电视摄像》作者任金州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7年8月第1版2、《电视摄像艺术》作者刘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3、《电视画面创作技巧》作者黄匡宇等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4、《电视纪实与创作》作者冷冶夫等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7月第1版5、《电视摄影创作》作者刘文等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5年1月第1版6、《电视摄像造型》作者任金州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89年6月第1版7、《电视摄像》作者迟来军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0年7月第1版8、《影视摄影构图学》作者郑国恩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9、《电视画面研究》作者朱羽君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89年6月第1版10、《电视摄像的理论与实务》作者王瀚东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4年9月第1版11、《21世纪广播电视职业教育丛书-实用电视摄像》作者任金州等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12、《电视照明》作者李兴国等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13、《现代电视新闻节目的照明技术与技巧》作者张敬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14、《屏幕前的探索》作者任远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87年4月第1版15、《电视制作300问》作者任远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3年2月第1版16、《理解电视的一个角度》作者张政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17、《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作者孙玉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8月第1版18、《开机即是》作者王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2年9月第1版19、《电视纪实与电视艺术》作者冷冶夫等警官教育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20、《现代电视纪实》作者朱羽君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6月第2版21、《生活的重构》作者朱羽君等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22、《电视采访学》作者叶子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9月第1版23、《望长城》主编杨伟光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3年7月第1版24、《焦点外的时空》主编孙克文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3月第1版25、《焦点现象研究》主编胡黎明新华出版社 2004年5月第1版26、《电视记者工作》作者叶子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89年3月第1版27、《电视专题片声画语言结构》作者李佐丰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9年12月第1版28、《广播电视新闻范文评析》作者孟建等新华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29、《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2001年度新闻佳作赏析》新华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30、《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2000年度新闻佳作赏析》新华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31、《中国新闻奖作品选》(1999年?第十届)新华出版社 2000年10月第1版32、《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2001年度社教佳作赏析》主编郭宝新新华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33、《争获新闻奖指南》作者常秀英等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34、《新闻精品创作导论》主编杨连勇新疆电子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35、《电视纪实作品创作》作者高鑫学苑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关于精品课程 | 关于网站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视摄像参考书目1、电视摄像技艺教程 (1)2、摄像基础(第三版) (4)3、摄像基础教程(新版) (7)4、新闻摄像 (10)5、影视艺术摄像 (12)6、实用电视摄像——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规划专业教材 (14)7、电视摄像技术 (16)8、数字电视摄像技术 (17)9、电视摄像与高清摄像技术 (23)10、摄像与影像创作-中国美术院校新设计系列教材 (24)11、电视摄像艺术新论——高等院校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系列教材 (27)12、影视摄像技术与技巧 (29)1、电视摄像技艺教程作者:王利剑主编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2-1版次:1印刷时间:2008-2-1印次:1I S B N :9787504355348字数:337000页数:464开本:32开纸张:胶版纸包装:平装定价:26元内容简介电视摄像是一门艺术,有着自身的基本规律,这种规律就是电视记者在拍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一般原则。

电视摄像技术,是一门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课程。

只懂理论不能动手操作的学生是不合格的,而只会操作摄像机。

没有自己的思想,不会艺术性地创造发挥,也是不行的。

编写二本适合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将技术与艺术良好地结合起来的的摄像课程教材,以达到培养技艺双佳人才的目的,是我们一直以来的梦想。

本着这样的愿望,我们在编写这本教材的过程中力图体现出自己的优势和针对性。

首先,针对课程的特点和学生学习中普遍反映出来的要求。

我们竭力突出了艺术与技术的结合。

不孤立地空谈技术或艺术。

在讲解技术时,尽量指出了该技术操作在艺术表达上的各种可能性;在电视摄像的艺术创作部分,我们又相应地告之如何通过具体的操作来实现这一艺术效果。

在不少章节、一我们甚至将“如何摄像”的命题改换为“如何获得优秀的电视画面”。

思路上的这一改变,应该说对我们实现“编写的教材要更加切合实际需要”的目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其次,我们特意注重了对各种新技术新知识的介绍。

明确将数字摄录设备作为重点,不管是原理部分。

还是对各种具体操作技巧的介绍,都是以数字摄像机为蓝本,甚至在第四章还专门讨论了数码摄像机的选购和维护,体现出较高的前瞻性和实践操作价值。

再次,针对当今摄像技术随DV产品的市场扩张而被越来越多非专业用户使用的特点,以及艺术类学生理论基础相对薄弱的实际情况,我们编写这一教材,在注意理论体系完整专业概念,尽量做出相应的简要明了的解释,从而使教材既不失大学本科教育的水准,又便于学生和普通社会读者的自学。

作者简介王利剑,四川眉山人,2001年毕业于重庆师范学院影像工程专业,2005年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

近年,则有数篇学术论文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

现为广播电视编导教学部讲师,从事摄影、摄像和儿童文艺等相关课程的教学、研究工作。

目录上编电视摄像技术基础第一章对摄像机的初步认识第一节摄像机的基本组成第二节摄像机的类别第三节摄像机的发展历程第二章对录像机及电视制作系统的初步认识第一节录像机的类别第二节录像机的发展历程第三节电视制作系统概况第三章摄像机的基本操作第一节家用DV的初步使用第二节专业数码摄像机的初步使用第三节摄像机常见拍摄方式及注意事项第四章摄像机的选购与维护第一节摄像机选购前应考虑的问题第二节摄像机选购时的技巧与事项第三节摄像机购买后的维护与保养第五章电视摄录一体机的工作原理第一节摄像原理第二节视频记录原理第六章白平衡调节第一节光线与色温第二节白平衡调节及运用第七章曝光控制第一节曝光控制的基本理论第二节曝光控制的实际操作第八章摄像辅助设备第一节话筒及摄像机音频系统第二节摄像机支撑设备第三节其他常见摄像辅助设备下编电视摄像艺术创作第九章电视画面概述第一节电视画面的特征与作用第二节景别第三节拍摄角度第四节电视画面的时间第十章电视画面构图第一节电视画面构图的特点及要求第二节电视画面构图的元素及单元第三节电视画面构图的种类及技巧第十一章电视画面的光线第一节电视摄像用光的特点与作用第二节自然光条件下的拍摄第三节人工光条件下的拍摄第十二章电视画面的色彩第一节色彩的性质及其在电视画面中的作用……第十三章电视画面中的运动第十四章电视画面的声音第十五章电视摄像师的编辑意识第十六章各类电视节目的画面创作主要参考书目致谢2、摄像基础(第三版)作者:(美)泽特尔著,王宏,张晗,陈明译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5-1版次:1印刷时间:2006-8-1印次:I S B N :9787810851596字数:页数:254开本:纸张:胶版纸包装:平装定价:48元内容简介《摄像基础》)第三版)的构架几乎所有投身于视频制作的热情高涨的初学者都忽略了一件事——掌握娴熟的设备运用技巧远不如拥有有价值的内容更为重要。

为了说明鲜明的构思和高效的制作过程比利用设备进行编码重要得多,《摄像基础》(第三版)从构思制作过程入手,然后过渡到实现制作所必需的工具和技巧,最后再到制作环境以及在这个环境中工作的演播人员。

具体而言,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制作流程、制作人员以及如何产生构思;第二部分主要讲解模拟和数字图像的创作与处理,讲解创作有效图像和声音所必需的主芝工具和过程;第三部分侧重于视顿罔像的录制、转换和编辑;最后,第四部分主要探讨出镜人及演播事和现场制作环境。

作者简介赫怕特·泽特尔(Herbert Zettl),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广播和电子传播艺术教授,主讲电视制作和媒体美学。

在加盟旧金山州立大学之前,他曾就职于KOVR(萨克拉门托),并出任CBS旧金山分部KPIX的制作人兼导演。

在KPIX期问,由于在娱乐节目中的创新而荣获艾美奖(与美国电视艺术与科学学院旧金山协会的两位同仁分享)。

泽特尔不仅参与制作过许多CBS和NBC电视网的节目,并且目前仍活跃在各种试验性的电视制作工作中。

由于对电视行业的突出贡献,美国电视艺术与科学学院北加利福尼亚协会授予了他享有盛誉的协会银制奖章。

与此同时,泽特尔还担任着(美国)国内外大学和传媒行业广播运营和媒介美学方面的顾问。

泽特尔的其他著作包括《图像声音运动》(Sight Sound Motion)和《电视制作手册》(Television Production Handbook)等书。

它们与这本书一样,也已被译成了其他语言。

他所撰写的许多涉及电视制作和媒体美学方面的论文,已经在美国国内以及欧亚各国的传媒刊物上发表。

此外,他还在各种交流会议上发表过许多关于电视制作和媒体美学方面的讲演。

由他制作、Wadsworth出版公司出版发行的互动多媒体CD—ROM《泽特尔视频教室2.1》(Zettl’S Video Lab 2.1)赢得了许多重大奖项,包括Macromedia的公众奖、高等教育类多媒体教材金奖,以及继续教育多媒体教材和教材教育多媒体教材两项银奖。

目录主编的话作者简介中译版序前言致谢学习指南第一部分制作流程与制作人员第1章制作流程效果——动因制作模式基本构思预期传播效果:明确的传播讯息动因:媒介元素脚本形式实际传播效果:明确的传播讯息效果评估创意的产生发散思维头脑风暴第2章摄制组:谁在什么时候做什么摄制组成员前期制作小组制作组后期制作小组踢皮球接受并共同承担责任拍摄进度表第二部分图像制作与控制第3章数字视频基本图像的形成扫描处理数字电视扫描系统视频的三基色什么是数字化模拟与数字的区别为什么要数字化画质压缩与信号传送特技效果与图像处理第4章摄像机摄像机的基本功能和组成功能镜头分光仪成像装置寻像器摄像机的种类演播室摄像机HDTV摄像机ENG/EFP摄像机家用摄录一体机差别第5章镜头中的世界第6章摄像机的操作第7章光、色彩、照明第8章录音与音响控制第9章视频特技第三部分录制、切换和编辑第10章录像第11章切换与后期编辑第12章编辑原则第四部分出镜人与制作环境第13章出镜人、服装与化妆第14章制作环境:演播馆第15章实地制作与人造环境后记3、摄像基础教程(新版)作者:夏正达编著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6-1版次:1印刷时间:2009-6-1印次:1I S B N :9787532262809字数:页数:168开本:16开纸张:胶版纸包装:平装定价:¥29.00内容简介摄像,作为“摄编存播显”的第一环节,它决定了影像制作整体链条中最基本的也是最关键的一环。

摄像器材进入数字化高清时代,人们对视频影像的要求越来越高,摄像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数字技术在摄录器材和后期编辑中的成功运用,推动了又一次革命性的腾飞。

近几年来,存储介质的发展与更新,基本实现高清化并逐渐向无带化稳步过渡。

同时人们对影视片艺术含量的要求也相应在提高,通过实践。

逐渐认识到作为前期第一环节——摄像,在整个影像制作中的重要性。

如今,为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以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求,学习摄像已成为技术与艺术双重的时尚追求。

作者简介夏正达(1944-)毕业于上海教育学院中文系。

上海市摄影家协会教育分会影视艺术委员会顾问。

历任上海《小主人》报社、东方电视台少儿新闻摄影摄像指导老师。

近年来应聘担任上海摄影职业培训中心、上海市紧缺人才培训工程和卢湾区业余大学摄像培训部兼职教师。

作品曾获国际摄像大赛佳作奖、全国二等奖。

多次获园丁奖和最佳指导老师称号。

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影视史话第二节电视制作分类第三节摄像涉及领域第四节摄像师的素质第二章摄像器材第一节摄像机第二节摄像相关器材第三节画面像素第四节摄像器材发展前景第三章基本操作第一节持机方式第二节机位第三节取景第四节聚焦第四章画面构图第一节构图要领第二节构图方法第三节构图形式第四节透视关系第五章固定镜头第一节视觉效果第二节特性和作用第三节错误表现第四节摄录要领第六章运动镜头第八章运动镜头第一节拉镜头第二节推镜头第三节摇镜头第四节移镜头第五节跟镜头第六节复合运动镜头第七章镜头语言第一节客观镜头第二节主观镜头第三节反应镜头第四节空镜头第八章光影色彩第一节光与摄像第二节用光和影调第三节色彩综述第四节色彩情感和基调第九章镜头切分第一节镜头与时间关系第二节镜头与空间关系第三节镜头与现场声音第四节镜头切分的把握第十章画面组接第一节组接概述第二节蒙太奇简介第三节逻辑和视觉规则第四节转场技工巧第十一章影像节奏第一节节奏与心理体验第二节节奏与作品题材第三节节奏的创造第四节节奏的运用第十二章摄制体例第一节会务片第二节展演片第三节资料片第四节宣传片4、新闻摄像作者:胡立德著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6-8-1版次:1印刷时间:2006-8-1印次:I S B N :9787308048996字数:563000页数:493开本:纸张:胶版纸包装:平装定价:¥45.00内容简介本书读者应该不仅仅局限于摄像记者及憧憬于这项工作的学习者,它的读者范围应该包括所有从事新闻影片工作的编导(联合记者),甚至还应包括这方面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