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单元教学设计(第二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4《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单元教学设计(第二稿)

一、本单元知识框架

二、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三、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1、学生对直线、角(尤其是直角)、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对第二单元《角的度量》的学习,90%的学生能够准确画出直角。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操作能力都有了提高。

2、根据第二单元的教学经验,只有操作得多,学生对学习几何图形才会有较高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通过有趣的形式帮助学生掌握作图方法,使原本比较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和容易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既学得主动又感到有趣。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 ● 平行四边形初步认识。 ● 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角的认识,角的度量。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 垂直与平行的意义。 ● 画垂线和平行线。 ● 认识梯形,掌握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特征。 ● 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 梯形的各部分名称 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 ● 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计算。 ●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初中)

四、单元教学目标

1、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

2、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底和高。会借助工具画高。

3、理解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并用集合图表示。

4、通过观察和操作,形成空间观念,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

5、联系实际生活学习,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五、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2、教学难点:画垂线和平行线。画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底和高。

六、单元评价要点

1、垂线、平行线、平行四边形、梯形的意义。

2、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

3、判断两条直线的垂直和平行关系。

4、过直线外一点或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5、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6、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包括画出指定底相对应的高)。

七、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8节

八、各课时教学设计

《垂直与平行的概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的现象。

2、在合作探究活动中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形成判断两组线的位置关系的能力教学重点:能正确判断两组线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垂直和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位置关系。

预计教学时间:1节

教学活动

(一)基础训练

【口算】

26×30=15×60=51×90=120×80=

28×20=25×20=40×140=32×60=

【解答题】

自行车每小时行驶24千米,20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二)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展示手上的两根小木棒,并提问:

同学们,你们觉得两根小木棒在桌面上可以摆成几种情况?

2、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师要求小组合作用笔摆一摆,边摆边画,然后把画的结果用序号进行分类(师强调画出的是两条直线)。

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3)用投影展示其中一个小组的记录,要求其它小组补充。

4)通过整理,把分类情况通过电脑课件来展示。

5)师总结:刚才是按照“相交”和“不相交”的标准进行分类。

3、归纳总结,揭示新知

1)根据课件演示,师引导总结平行的意义,认识平行线。

2)根据课件演示,师引导总结垂直的意义,认识垂足、垂线,理解相交时有一个角是直角,其它三个角也是直角。

3)引导学生看书,回答学生的疑问。

(三)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出示运动场的情境,找

出平行、垂直现象。

2、P65第1题。

【提高练习】1、P68第1题。

2、P65第2题。

3、P68第2题。

4、P68第3题。

【拓展练习】

1、P69第7题。

2、图中有()组平行线?

有()组线段互相垂直?

(四)全课总结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1.填一填。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

如果两条直线,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

2、判断下列各组直线的位置关系。

()()()()

《画垂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画垂线的方法,正确使用三角板画垂线,并学会验证两条直线是否垂直。

2、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

3、培养观察能力、作图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学会用三角板准确的画垂线。

教学难点:准确地根据不同要求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预计教学时间:1节

教学活动

(一)基础训练

【口算】

46×50=45×60=65×80=56×90=85×60=

35×40=36×20=80×18=78×70=60×75=

【解答题】(只列式不计算)

学校有728名师生去游览森林公园,每张门票35元,一共应付多少元?

(二)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

1、复习导入:

1)回忆一下,你记得什么叫垂直吗?

2)看我们的数学书,每两条边都是怎样的?怎样用三角板画垂线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画垂线

板书课题:画垂线

2、探究新知

1)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三角板上有一个角是直角,通常可以用三角尺来画垂线。

①先画一条直线。

②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出的直线就是前一

条直线的垂线(直角顶点是垂足)。

强调:让三角板的直角顶点落在给定的这点上。

2)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画线前让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通过这个已知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