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荷花淀课文知识点解析 人教版

合集下载

孙犁《荷花淀》知识要点

孙犁《荷花淀》知识要点

孙犁《荷花淀》知识要点本文是关于孙犁《荷花淀》知识要点,感谢您的阅读!孙犁《荷花淀》知识要点一、结构《荷花淀》以丈夫参军打仗为线索,精心组织了“送夫”“寻夫”“奇遇”“学夫”等情节。

作者以空行为标志,把它们分成了三大段。

作为“诗体小说”,每一部分又被安排成三层,呈现出诗歌艺术所追求的“建筑美”。

第一部分:水生参军,夫妻话别。

(开端)1.月夜编席(1─4自然段)2.夫妻话别(5─29自然段)3.水生离家(30─31自然段)第二部分:探望丈夫,归途遇敌。

(发展)1.探望丈夫(32─38自然段)2.扑空归来(39─47自然段)3.淀上遇险(48─61自然段)第三部分:伏击歼敌,战斗中成长(高潮、结局、尾声)1.伏击歼敌(62─65自然段)2.意外相见(66─84自然段)3.组织起来(85自然段)二、水生嫂等几个青年劳动妇女的形象的分析:本文选材新颖,没有集中、细致地写水生等七个青年参军和第一次参加战斗的情景,而是着重写水生嫂等迅速成长的过程。

水生嫂等具有勤劳、勇敢、质朴的品质,但也具有一般家庭妇女的特点。

她们守着自己的家庭,憧憬着幸福的生活,希望自己的丈夫不要离开。

当大敌当前,国难当前头时却能把对丈夫的爱和对祖国的爱统一起来,积极支持丈夫参军,参加抗日战争。

在经历了荷花淀的伏击战之后,她们受到了教育、鼓舞,她们认为:凡是男人能做到的,妇女也能做到。

当水生说她们是“一群落后分子”时,她们更不甘示弱,商量着回去成立队伍,参加战斗。

这种抗击敌人的侵略,保卫祖国、保卫家园的热望所激发的向上的要求,在斗争中对自己力量的坚信和具有的雄心壮志,是她们具有革命乐观主义的思想基础,展示了她们美好的精神境界,表现出她们高尚的情操,同时揭示她们迅速成长的根本原因。

结尾,形象说明她们热望参加战斗的愿望得到了实现,充分显示了劳动妇女的战斗力量和作用使她们性格更完整、突出,合乎情理的发展和结尾,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

主题:表明了党领导下的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地迅速发展壮大,充分显示了人民战争的威力,展示出抗日战争的胜利前景,使作品充满鼓舞人心的力量。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荷花淀》基础字词梳理课件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荷花淀》基础字词梳理课件
新鲜.xiān 鲜.见xiǎn 扒.手pá 扒.开bā
落.后luò 落.下là 落.不是lào
马尾.罗yǐ 尾.随wěi 衣裳.shɑnɡ 霓裳.chánɡ
二、字形辨认
白洋diàn淀 纱dìnɡ锭 dìnɡ碇石
稻yānɡ秧 江河yānɡyānɡ泱泱 yànɡyànɡ怏怏不乐
juē噘嘴 ɡuì鳜鱼 猖jué獗
《荷花淀》 基础字词梳理
1 字音辨识 2 字形辨认 3 词语辨析 4 词语释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字音辨识 (1)单音字 白洋淀.(diàn) 吮.吸(shǔn) 横.样子(hènɡ) 凫.水(fú)
柴垛.(duò) 晌.午(shǎnɡ) 摇橹.(lǔ) 围剿.(jiǎo)
(2)多音字
薄.雾bó 薄.饼báo 薄.荷bò
退出
(3)震动·振动 震动:颤动;(重大的事情、消息等)使人心不平 静。 振动: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 动。 例:凝神看着__振__动__的钟摆,他的心也_震__动___ 了一下:生命不就如同钟摆,应不停歇地工作 吗?
四、词语释义 ①修长:___细__长__的__样__子____。 ②拖尾巴:_比__喻__拖__累__,__加__重__别__人__负__担__,__也__说__ ___拖__后__腿__。___ ③打点:___收__拾__,__料__理____。 ④藕断丝连:比__喻__没__有__彻__底__断__绝__关__系__,__多__指__男_ ___女__之__间__情__思__难__断__。__ ⑤铜墙铁壁:原__比__喻__防__御__十__分__坚__固__,__不__可__摧___ __毁__。__也__比__喻__团__结__一__致__。__

高二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荷花淀

高二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荷花淀

《语文高中二年级下册》是中国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关语文的一本教科书,内容主要包括语文基础知识,文学常识和语文阅读能力等。

近几年,
该教材中的一篇课文《荷花淀》备受关注。

下面将介绍该课文的主要内容
和相关的知识点。

知识点一:修辞手法
《荷花淀》采用了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以
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

比如,“黄灿灿的如同倒悬的一轮太阳”、“荷花
与莲叶间的颜色,简直是歌声和舞蹈”等等。

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
中的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知识点二:意象描写
朱自清以饱满的情感和艺术手法描绘了荷花淀的壮丽景色。

他写道:“一批一批的白蓬蓬的,像女孩子的笑脸”、“一朵一朵像跳跃的音符”
等等。

这些意象描写,使读者通过视觉和听觉感受到了荷花的美。

知识点三:意境塑造
知识点四:人生哲理
知识点五:情感表达
总之,高二年级语文下册的《荷花淀》一文,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通过阅读和理解这篇课文,学生们
可以提高对语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并培养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荷花淀》知识梳理

《荷花淀》知识梳理

《荷花淀》知识梳理一、作者介绍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曾用笔名芸夫,河北安平人。

现当代小说家、散文家。

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村歌》、《铁木前传》;散文集《文学短论》;小说散文合集《白洋淀纪事》。

这个合集显示了作家成熟了的独特的艺术风格,这就是: 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的完美统一。

这一独特风格对当代文学发生极大的影响,造成一个数量相当可观的河北作家群,被当代文坛誉为“荷花淀派”,与“山药蛋派”(赵树理风格)齐名。

由于他这一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小说又被称为“诗体小说”。

二、创作背景本文写于1945年春,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正在不断发展壮大,抗日根据地也在不断扩大,根据地的广大群众同仇敌忾,奋起抗敌,表现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为保卫祖国、维护民族的独立与尊严,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荷花淀》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斗争生活为题材,谱写出的一曲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赞歌。

三、文学常识1.小说相关知识定义: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的描写,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2.荷花淀派:50 年代京、津、冀;人物:孙犁、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名称由来:以孙犁作品和创作地域为名;创作特色:取材于冀中平原地区的乡村生活,以孙犁为榜样,以诗的意境和散文的笔法为主要特征,描写冀中平原清新秀美的水乡风光和民风民俗,表现人性美、人情美。

艺术风格:朴素自然、清新柔美代表作品:孙犁《荷花淀》、刘绍棠《青枝绿叶》。

3.诗体小说:景美:人美:情美:散文式清新秀美的语言3.小说中的诗化(散文化)特点:①虚化人物。

淡化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塑造,对人物着墨不多,不立体、不典型②淡化情节,散化结构,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

故事性不强,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和跌宕起伏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情节。

荷花淀课文解析笔记

荷花淀课文解析笔记

荷花淀课文解析笔记
《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之一。

以下是《荷花淀》的课文解析笔记:
1. 主题与情感:小说以抗日战争时期的白洋淀为背景,通过水生嫂等女性形象的塑造,展现了根据地人民的爱国热忱和乐观主义精神。

2. 人物形象:水生嫂是一位勤劳善良、深明大义的农村妇女,她支持丈夫参军,在家里照顾老人和孩子,勇敢地面对生活的困难。

3. 环境描写:作者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白洋淀美丽的自然风光,如“月光下,那坐在水淀里的女人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为故事增添了浪漫和诗意。

4. 语言艺术:小说的语言简洁明快,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作者善于运用对话、细节等表现人物的心理和情感。

5. 结构特点:《荷花淀》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介绍水生嫂在家里等待丈夫归来的情景,然后再讲述他们在荷花淀上相遇的故事。

这种结构使得情节更加紧凑,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6. 象征意义:荷花淀象征着美好的生活和纯洁的爱情,它既是故事发生的地点,也是人物情感的寄托。

在战争的背景下,荷花淀的存在体现了人们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

高中语文荷花淀课文知识点解析 人教版

高中语文荷花淀课文知识点解析 人教版

高中语文荷花淀课文知识点解析一、内容详解《荷花淀》以丈夫参军打仗为线索,精心组织了“送夫”“寻夫”“奇遇”“学夫”等情节。

作者以空行为标志,把它们分成了三大段。

作为“诗体小说”,每一部分又被安排成三层,呈现出诗歌艺术所追求的“建筑美”。

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月亮升起来”至“上船走了”),故事的开端,写水生参军,夫妻话别。

又可分三层:第一层,月夜编席(开头至“丈夫还没有回来”)。

小说的开头,描写水生女人编席子。

作者把这个劳动场面,完全诗化了。

请看小说的头一个自然段:“月亮升起来,……在她怀里跳跃着。

”开头前三句,作者就点出了劳动的时间、空间和对象。

像诗的语言一样,简练、动听、优美。

它不仅写了环境,还反衬出环境的主人的勤快、利落。

这里是个劳动场所,但收拾得很干净,而且一切准备工作,都在白天做好了:现在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

接下来就写女人的劳动。

女人劳动得怎样呢?作者没有直接说出来,他只是写劳动的画面。

简单两句话,就把女人编席子的情景完全形象化了:那样柔滑修长的苇眉子,就在她手指上缠绞着,在她怀里跳跃着。

缠绞着,跳跃着,这两个动词用得多么好,他不仅把劳动的场面写活了,而且把女人的好手艺、女人的勤快,都有力地描绘出来了。

再请看下面这一段:“这女人编着席。

……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你看,本来是在劳动,一下子就变成了“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

这不是把劳动的场面完全诗化了、美化了吗?“她有时望望淀里”所引起的关于白洋淀雪白世界的描写,不仅让读者看到了完全诗化了的画面,闻到了“新鲜的荷叶荷花香”,而且还感受到了女人的内心活动。

她为什么“有时望望淀里”呢?因为她心里有事:天这么晚了,丈夫还没有回来,她一边劳动,一边在等待丈夫回家。

人物的心事,不采用一般小说的叙事的方式来表现,而是通过散文诗的绘画的笔法来描绘,就显得诗意盎然,引人入胜。

第二层,夫妻话别(“很晚丈夫才回来了”至“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写水生在区上报了名,回到家里同妻子的谈话。

荷花淀课文精讲

荷花淀课文精讲

荷花淀课文精讲一、章节划分《荷花淀》以丈夫参军打仗为线索,精心组织了“送夫”“寻夫”“奇遇”“学夫”等情节。

作者以空行为标志,把它们分成了三大段,具体如下:第一部分:水生参军,夫妻话别。

(开端)1. 月夜编席(第1~4自然段)2. 夫妻话别(第5~29自然段)3. 水生离家(第30~31自然段)第二部分:探望丈夫,归途遇险。

(发展)1. 探望丈夫(第32~38自然段)2. 扑空归来(第39~47自然段)3. 淀上遇险(第48~61自然段)第三部分:伏击歼敌,锻炼成长。

(高潮、结局、尾声)1. 伏击歼敌(第62~65自然段)2. 意外相见(第66~84自然段)3. 组织起来(第85自然段)每一部分又被安排成三层,呈现出诗歌艺术所追求的“建筑美”。

如需更多信息,建议阅读《荷花淀》原文或查阅相关文献。

二、文章赏析《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之一,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以下是对《荷花淀》的赏析:从艺术风格上来看,《荷花淀》展现了孙犁独特的审美追求和文学才华。

小说以荷花淀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叙述,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世界。

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和优美的语言,将荷花淀的自然风光和人物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画卷之中。

同时,小说还采用了诗意的结构和叙事方式,将情节和人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从思想内涵上来看,《荷花淀》深刻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和人民的精神面貌。

小说通过描写荷花淀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斗争和生活,展现了他们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爱国情怀。

同时,小说也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端和矛盾,如封建思想的残余、官僚主义的腐败等,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反思。

从文学价值上来看,《荷花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它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

小说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二语文荷花淀知识点

高二语文荷花淀知识点

高二语文荷花淀知识点(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高二语文荷花淀知识点高二语文荷花淀知识点大全《荷花淀》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现代小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荷花淀课文知识点解析一、内容详解《荷花淀》以丈夫参军打仗为线索,精心组织了“送夫”“寻夫”“奇遇”“学夫”等情节。

作者以空行为标志,把它们分成了三大段。

作为“诗体小说”,每一部分又被安排成三层,呈现出诗歌艺术所追求的“建筑美”。

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月亮升起来”至“上船走了”),故事的开端,写水生参军,夫妻话别。

又可分三层:第一层,月夜编席(开头至“丈夫还没有回来”)。

小说的开头,描写水生女人编席子。

作者把这个劳动场面,完全诗化了。

请看小说的头一个自然段:“月亮升起来,……在她怀里跳跃着。

”开头前三句,作者就点出了劳动的时间、空间和对象。

像诗的语言一样,简练、动听、优美。

它不仅写了环境,还反衬出环境的主人的勤快、利落。

这里是个劳动场所,但收拾得很干净,而且一切准备工作,都在白天做好了:现在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

接下来就写女人的劳动。

女人劳动得怎样呢?作者没有直接说出来,他只是写劳动的画面。

简单两句话,就把女人编席子的情景完全形象化了:那样柔滑修长的苇眉子,就在她手指上缠绞着,在她怀里跳跃着。

缠绞着,跳跃着,这两个动词用得多么好,他不仅把劳动的场面写活了,而且把女人的好手艺、女人的勤快,都有力地描绘出来了。

再请看下面这一段:“这女人编着席。

……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你看,本来是在劳动,一下子就变成了“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

这不是把劳动的场面结构网络情节⎪⎪⎩⎪⎪⎨⎧学夫奇遇寻夫送夫下月⎪⎪⎪⎪⎭⎪⎪⎪⎪⎬⎫⎪⎪⎪⎪⎩⎪⎪⎪⎪⎨⎧飘香凉风,荷茶淀水薄雾,银白的里编席月色皎洁,院面貌展现精神形象烘托人物情境引入优美女人苇眉子就在她手指上缠绕着,在她怀里跳跃着。

好手艺、勤快话别⎪⎪⎩⎪⎪⎨⎧→→→祖国爱丈夫,爱应嘱识大局,明大义赞同敏,稳重体贴,温柔,机追问完全诗化了、美化了吗?“她有时望望淀里”所引起的关于白洋淀雪白世界的描写,不仅让读者看到了完全诗化了的画面,闻到了“新鲜的荷叶荷花香”,而且还感受到了女人的内心活动。

她为什么“有时望望淀里”呢?因为她心里有事:天这么晚了,丈夫还没有回来,她一边劳动,一边在等待丈夫回家。

人物的心事,不采用一般小说的叙事的方式来表现,而是通过散文诗的绘画的笔法来描绘,就显得诗意盎然,引人入胜。

第二层,夫妻话别(“很晚丈夫才回来了”至“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写水生在区上报了名,回到家里同妻子的谈话。

请看下面的一段描写:“女人抬头笑着问……他们几个呢?”当时斗争形势很紧张,丈夫这么晚才回来,脸色神情也异常,女人立刻觉察到了,担心出了什么事。

她看到只有自己的丈夫回来,其他六个人都没有回来,所以第一句话就问:“他们几个呢?”水生没有直接把参军的事说出来,而是简单地回答:“还在区上。

”留下缓冲的余地,然后就问他的父亲和儿子小华。

当他知道父亲已经睡下了,才放了心,准备先给妻子做工作,然后再去做父亲的工作。

女人很机警,对于丈夫的回答还不满意,又紧追着问:“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水生笑了一下。

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

“怎么了,你?”这些地方都写出女人细腻的感情活动。

水生一露面,她就觉察到有异常的情况发生。

她问丈夫,回答又不得要领,有点吞吞吐吐,这就更加引起女人的疑心,她就继续追问,非弄个水落石出不可。

当水生回答:“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作品描写“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

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这里没有直接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实际上却是含蓄地描写了。

既写出女人非常关心丈夫,全丈夫工作晚归,她首先“站起来要去端饭”温柔贤惠体贴“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细节描写)依恋和关心丈夫参军,她并没有拖丈夫的后腿。

丈夫去做动员工作,她一直“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要听听丈夫的“嘱咐”。

丈夫说“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

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

她流着眼泪答应了。

深明大义感情细腻、丰富神贯注听丈夫讲话,才不留心手里的苇眉子;又写出丈夫参军的消息,在女人内心所引起的震动。

但女人是识大体的,她克制住自己对丈夫依恋的感情,不让这种感情过分流露出来,所以毫不声张,作品写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这样细腻的感情活动,就通过一个简单的细节,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这是刚听到丈夫参军的消息时的直接反应。

当丈夫比较详细地说明当时的形势,县委决定成立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时,作品描写:“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

”简单的一句话,包含着丰富、细致的感情活动,是值得我们仔细捉摸、深入体会的。

“你总是……”这种口气,本来是表示不满的。

用不满的口气说话,是为了表现女人对丈夫依恋的感情。

“总是……”什么呢?“总是很积极的”。

“很积极的”,这是对丈夫的称赞。

所以这句话是用一种不满的口气表达了女人满意的心情,写出女人的复杂的思想感情的活动。

尽管这个普通劳动妇女对丈夫的参军,还有点恋恋不舍,但她是识大体的,她没有因为留恋夫妇生活,而拉丈夫的后腿,相反,她称赞丈夫的积极,满意丈夫的行动。

实际上,当丈夫比较详细地说明斗争的形势,和自己参军的经过时,女人正式回答的第一句,就是支持丈夫的行动。

这种支持不是讲什么大道理,而是通过这样一句简单的日常生活的语言来表现。

这是非常简练的一句话,但它所包含的感情却是很细腻、很丰富的。

第三层,水生离家(“第二天”至“上船走了”)。

水生嫂等妇女们虽然委婉地流露出对丈夫们难舍之情,但还是义无反顾地为自己的丈夫打点行装,送他们上战场打击侵略者。

第二部分(“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至“是监视白洋淀识大体,顾大局,既表现妇女们的温柔贤慧,也表现她们较高的思想觉悟。

丈夫参军没几天,她们心里思念丈夫,又偷偷去看望丈夫,对丈夫可谓一往情深。

半掩欲还羞↓几个妇女的对话,传神地写出了她们的心理活动,可以说是通过语言写心理的绝妙文字,令人叹为观止。

的哨兵吧”),故事的发展,写探望丈夫,归途遇敌。

可分三层:第一层,探望丈夫(“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至“划到对面马庄去了”)。

这一段写得很有意思:“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

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表明自己不是想拖丈夫的后腿,但是有去探望丈夫的“充足理由”。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没有理由的理由,很“要紧的话”,当然必须当面嘱咐。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知道前两位的话不能“自圆其说”,只好另想办法,搬出“婆婆”作理由,最后还不忘加一句“有什么看头啊”,表白自己,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

虽然都是借口,大家心里也明白,就是心照不宣。

这样简单的几句话,就把她们的藕断丝连,写得活灵活现,充分表现这些青年妇女此时此境的复杂而细致的感情。

她们的矜持和害羞,终于敌不过对丈夫的怀念,于是“偷偷坐在一只小船上,划到对面马庄去了”。

第二层,扑空归来(“到了马庄”至“大船紧紧追过来了”)。

这一层主要写妇女们的对话,虽然没有看到丈夫,但这些不快也被这优美的荷花淀融化了。

在妇女们的对话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她们的丈夫平时训练的身影。

她们“轻轻地划着船”一段,写景很美,那“哗哗哗”的水声,那嫩嫩的乳白色的“菱角”都充满了诗情画意。

这又如这些年轻妇女的心灵那么清纯、那么美好。

写正午淀上风光:几个女人探望丈夫的归途上,有点失望,在妇女们的看似无意的埋怨的闲聊中,实际是对丈夫的无限思念和自豪。

环境描写在本文所起的作用是相当大的,一方面是写出人物所存在的空间,一方面写出人物的心理,写出人物的心灵。

有点伤心,这种辽阔而静寂的环境烘托了这种情绪,但淀上万里无云的开阔、明朗的风光,使她们受到感染,增强排遣忧郁的力量,因此,不久又欢笑起来——以景写人,情景相生。

3.淀上遇险(“大船追得很紧”至“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描写战斗的场面。

先看在战斗打响之前,日本人的大船紧追过来的描写:“幸亏是这些青年妇女,……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

”这个场面写得非常简洁、生动,是一幅十分逼真的画面。

描写她们摇的小船飞快:“活像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

”她们驶船“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

”两个地方用了三个比喻,都是写飞快。

打跳的梭鱼是形容船的飞快。

织布穿梭,缝衣透针,是形容人物动作的飞快、熟练。

这些比喻都用得好,切合当时的情景,也切合妇女的身份。

这时只听到“水在两旁大声地哗哗,哗哗,哗哗哗”,再用这样的象声词来写声音,真是有声有色,十分生动,从而也反映出这些青年妇女的沉着、勇敢、能干。

她们把船摇进了荷花淀。

对荷花淀的几笔描写是这样的:“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

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这完全可以当作散文诗来朗读。

这里只有两句话,一句写荷叶,一句写荷花,不但形象逼真,而且寄托着作者强烈的感情。

这里是荷叶荷花,也是铜墙铁壁,是监视敌人的哨兵,也就是埋葬敌人的战场。

用这样两句话,作为这一部分的收尾,也就暗示最后部分将是一场消灭敌人的战斗。

所以这两句话,从文章的结构上说,也很有意义,很有作用。

第三部分,伏击歼敌,战斗中成长。

(高潮、结局)作者驰骋想象,几笔勾画,把景物写得逼真、传神、充满寓意。

不仅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暗示着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即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写出了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理和克敌制胜的信念,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

对照下文荷叶下认出她们丈夫的情景,更会惊叹小说构思的巧妙和布局的精当。

第一层,伏击歼敌(“她们向荷花淀里摇”至“用精致盒包着的饼干”)。

作者的笔随着她们的船摇进荷花淀,开始记录当时人物的视觉和听觉:她们看见的是荷花淀“几只野鸭扑棱棱飞起,尖声惊叫,掠着水面飞走了”。

听见的是“就在她们的耳边响起一排枪”。

交火以后,对敌人几乎一句话也没有写。

作品正式展开描写的,是妇女所想到的、所听到的、所看到的:“她们想……荷花变成人了”这完全是人物的感受。

这是一场紧张的战斗,作者却在写“荷花变成人了”写这群妇女在东张西望,找自己的丈夫。

这不是把一场战争完全诗化了吗?它有力地表现这些妇女转惊为喜的紧张、愉快的感情。

通过人物的感受和体验来描写,这常常是诗歌的写法,它有利于渲染和加强感情的色彩。

作者不是用一般小说的写法来写战斗,而是用散文诗的笔调来描写。

我们常见的小说写法,总是要比较客观、具体地描写敌我双方打仗的情况。

这里却不是这样写,而是通过这些妇女的切身感受和体验来着笔。

第二层,意外相见(“妇女们带着浑身水”至“谁比谁落后多少呢”)。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们看见打仗,经了风雨,见了世面,知道打仗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用她们自己的话来说:“只要你不着慌,谁还不会趴在那里放枪呀!”“打沉了,我也会凫水捞东西,我管保比他们水式好,再深点我也不怕!”这就是说,经历了一次打仗,她们增长了见识,知道男人能做到的,妇女同样也能做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